婴儿车

阅读:562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婴儿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婴儿车 ,包括第一 脚架 、第二脚架、把手、及闩 锁 件,第一脚架包含第一侧端,第一侧端连接于第一耦合件。第二脚架包含第二侧端,第二侧端连接于第二耦合件,第二耦合件沿第一 转轴 枢接 于第一耦合件。把手包含第三侧端,第三侧端连接于第三耦合件,第三耦合件沿第二转轴枢接于第一耦合件,其中第二转轴相间隔于第一转轴。闩锁件可于锁定 位置 及释锁位置之间移动,当闩锁件处于锁 定位 置时,闩锁件锁定第一耦合件、第二耦合件、及第三耦合件以维持把手、第一脚架、及第二脚架于一展开状态;当闩锁件处于释锁位置时,第二脚架可相对于第一脚架沿第一转轴做转动,把手可相对于第一脚架沿第二转轴做转动,使婴儿车由展开状态转换为一收合状态。,下面是婴儿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脚架,包含有一第一侧端,该第一侧端连接有一第一耦合件,该第一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一凸部;
一第二脚架,包含有一第二侧端,该第二侧端连接有一第二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二凸部,且该第二耦合件以一第一转轴与该第一耦合件枢接
一把手,包含有一第三侧端,该第三侧端连接有一第三耦合件,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三凸部及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导引表面,且该第三耦合件以一第二转轴与该第一耦合件枢接,其中该第二转轴相间隔于该第一转轴;以及
一闩件,可于一锁定位置及一释锁位置之间位移,当该闩锁件处于该锁定位置时,该闩锁件锁定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以维持该把手、该第一脚架、及该第二脚架于一展开状态,当该婴儿车到达展开状态时,该第二凸部的位置介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之间且可接触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当该闩锁件处于该释锁位置时,该第二脚架可相对于该第一脚架绕该第一转轴旋转,该把手则可相对于该第一脚架绕该第二转轴旋转,藉此使得该婴儿车由该展开状态转换为一收合状态,且当该把手转动时,可使得该第二凸部进入该凹槽中而与该导引表面相接触,藉此,使得该把手及该第二脚架可相互连动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一锁定槽,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二锁定槽,该第一锁定槽及该第二锁定槽相对于该第二转轴径向地间隔设置,而该闩锁件移动地组接于该第二脚架,该闩锁件可与该第一锁定槽及该第二锁定槽卡合,以便锁定该把手、该第一脚架、及该第二脚架于该展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枢接于该第二耦合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藉由弹簧的弹而朝向与该第一锁定槽及该第二锁定槽卡合的锁定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连接于一致动件,该致动件横跨该婴儿车且靠近该婴儿车的座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件可被往上拉升以便释锁该闩锁件并将该婴儿车从地面抬起,藉此,该把手、该第一脚架、及该第二脚架将由于本身的重量而进行收折。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件以挠性材质构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脚架上装设有一滑轮,该滑轮位于该座椅的支撑面的下方,而该致动件从该闩锁件向下延伸,并缠绕于该滑轮后,再横跨于该婴儿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相间隔于该第二锁定槽,而该闩锁件还可以卡合于该挡止部,以便维持该婴儿车于该收合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外壳,该第一耦合件及该第二耦合件透过一第一枢接件相互枢接,而该第一枢接件定义出该第一转轴,该第一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透过一第二枢接件相互枢接,而该第二枢接件定义出该第二转轴,该外壳至少部份地覆盖该闩锁件、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各具有一盘体,当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相组接时,该三盘体彼此相邻,而且该第一耦合件的位置介于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脚架为前脚架,该第二脚架为后脚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外壳,其至少局部地覆盖该闩锁件及一第一、第二枢接件,其中该第一、第二枢接件分别定义该第一、第二转轴;以及
一收合锁,为组接于该外壳,其中该收合锁可产生干涉,以便防止该婴儿车由该收合状态转为该展开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收合锁以弹性材质制成。
15.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脚架,包含有一第一侧端,该第一侧端连接有一第一耦合件,该第一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一凸部;
一第二脚架,包含有一第二侧端,该第二侧端连接有一第二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二凸部,且该第二耦合件透过一第一枢接件组接于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一枢接件定义出一第一转轴;
一把手,包含有一第三侧端,该第三侧端连接有一第三耦合件,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三凸部及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导引表面,且该第三耦合件透过一第二枢接件组接于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枢接件定义出一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相间隔于该第一转轴,其中,该婴儿车到达展开状态时,该第二凸部的位置介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之间且可接触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当该把手转动时,则可使得该第二凸部进入该凹槽中而与该导引表面相接触,藉此,使得该把手及该第二脚架可相互连动旋转;
一闩锁件,可锁定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于一展开状态;以及一外壳,以至少局部地覆盖该闩锁件、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当该婴儿车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二凸部的位置介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之间且接触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枢接于该第二脚架,该闩锁件可卡合于该第一耦合件以及该第三耦合件的盘体,以便锁定该展开状态。
18.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前脚架,包含有一第一侧端,该第一侧端连接有一第一耦合件,该第一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一凸部;
一后脚架,包含有一第二侧端,该第二侧端连接有一第二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二凸部,且该后脚架的该第二耦合件透过一第一枢接件与该前脚架的该第一耦合件相组接;
一把手,包含有一第三侧端,该第三侧端连接有一第三耦合件,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三凸部及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导引表面,且该把手透过一第二枢接件与该后脚架相组接,其中,该婴儿车到达展开状态时,该第二凸部的位置介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之间且可接触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当该把手转动时,则可使得该凸部进入该凹槽中而与该导引表面相接触,藉此,使得该把手及该后脚架可相互连动旋转;以及一闩锁件,该闩锁件枢接于该后脚架,该闩锁件可移离地锁定该把手及该前脚架,以便维持该婴儿车于一展开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接件与该第一枢接件相间隔。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三耦合件各具有一锁定槽,该闩锁件可分别卡合于各该锁定槽,以锁定该前脚架以及该把手相对于该后脚架的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外壳,该外壳至少局部地覆盖该闩锁件、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座椅,而该后脚架上装设有一滑轮及一致动件,该滑轮位于该座椅的支撑面的下方,而该致动件与该闩锁件连接并从该闩锁件向下延伸,缠绕于该滑轮后,再往上延伸并通过该座椅的一开口。

说明书全文

婴儿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婴儿车,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背景技术】
[0002] 当照顾者在行走时,通常会仰赖婴儿车来帮助他们运载体型较小的孩童。婴儿车大体上由一金属支架及一织物所构成,其中金属支架为金属件及塑胶件的组合,而织物连接或缠绕于金属支架。当照顾者不使用婴儿车时,可以折叠婴儿车以方便收藏或搬运。有关婴儿车的设计,其中折叠结构扮演重要的色,折叠机构必须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安全及方便地操作。举例来说,有些情况下,折叠后的婴儿车需要能垂直地站立,另一些情况下,照顾者可以方便地单手折叠及搬运婴儿车。
[0003] 因此,有需要一种改良式婴儿车,其可以方便地折叠,还可克服上述的缺失。【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收合、展开的婴儿车。该婴儿车的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脚架,包含有一第一侧端,该第一侧端连接有一第一耦合件;一第二脚架,包含有一第二侧端,该第二侧端连接有一第二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以一第一转轴与该第一耦合件枢接;一把手,包含有一第三侧端,该第三侧端连接有一第三耦合件,该第三耦合件以一第二转轴与该第一耦合件枢接,其中该第二转轴相间隔于该第一转轴;以及一闩件,可于一锁定位置及一释锁位置之间位移,当该闩锁件处于该锁定位置时,该闩锁件锁定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以维持该把手、该第一脚架、及该第二脚架于一展开状态;当该闩锁件处于该释锁位置时,该第二脚架可相对于该第一脚架绕该第一转轴旋转,该把手则可相对于该第一脚架绕该第二转轴旋转,藉此使得该婴儿车由该展开状态转换为一收合状态。
[0005]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一锁定槽,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二锁定槽,该第一锁定槽及该第二锁定槽相对于该第二转轴径向地间隔设置,而该闩锁件移动地组接于该第二脚架,该闩锁件可与该第一锁定槽及该第二锁定槽卡合,以便锁定该把手、该第一脚架、及该第二脚架于该展开状态。
[0006]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枢接于该第二耦合件。
[0007]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藉由弹簧的弹而朝向与该第一锁定槽及该第二锁定槽卡合的锁定位置。
[0008]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连接于一致动件,该致动件横跨该婴儿车且靠近该婴儿车的座椅。
[0009]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件可被往上拉升以便释锁该闩锁件并将该婴儿车从地面抬起,藉此,该把手、该第一脚架、及该第二脚架将由于本身的重量而进行收折。
[0010]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件以挠性材质构成。
[0011]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脚架上装设有一滑轮,该滑轮位于该座椅的支撑面的下方,而该致动件从该闩锁件向下延伸,并缠绕于该滑轮后,再横跨于该婴儿车。
[0012]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相间隔于该第二锁定槽,而该闩锁件还可以卡合于该挡止部,以便维持该婴儿车于该收合状态。
[0013]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一凸部,该第二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二凸部,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三凸部,当该婴儿车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二凸部的位置介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之间且接触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
[0014]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导引表面,当该把手与该第二脚架相对彼此转动时,可使得该第二凸部进入该凹槽中而与该导引表面相接触,藉此,使得该把手及该第二脚架可相互连动旋转。
[0015]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外壳,该第一耦合件及该第二耦合件透过一第一枢接件相互枢接,而该第一枢接件定义出该第一转轴,该第一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透过一第二枢接件相互枢接,而该第二枢接件定义出该第二转轴,该外壳至少部份地覆盖该闩锁件、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0016]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各具有一盘体,当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相组接时,该三盘体彼此相邻,而且该第一耦合件的位置介于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之间。
[0017]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脚架为前脚架,该第二脚架为后脚架。
[0018]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壳,其至少局部地覆盖该闩锁件及一第一、第二枢接件,其中该第一、第二枢接件分别定义该第一、第二转轴;以及一收合锁,为组接于该外壳,其中该收合锁可产生干涉,以便防止该婴儿车由该收合状态转为该展开状态。
[0019]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收合锁以弹性材质制成。
[0020] 依据其它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脚架,包含有一第一侧端,该第一侧端连接有一第一耦合件;一第二脚架,包含有一第二侧端,该第二侧端连接有一第二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透过一第一枢接件组接于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一枢接件定义出一第一转轴;一把手,包含有一第三侧端,该第三侧端连接有一第三耦合件,该第三耦合件透过一第二枢接件组接于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枢接件定义出一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相间隔于该第一转轴,其中当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的装设使得该把手及该第二脚架可以同时转动;一闩锁件,可锁定该第一耦合件、该第二耦合件及该第三耦合件于一展开状态;以及一外壳,以至少局部地覆盖该闩锁件、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0021]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一凸部,该第二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二凸部,该第三耦合件包含有一第三凸部,该第三耦合件还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导引表面,当该把手与该第二脚架相对彼此转动时,可使得该第二凸部进入该凹槽中而与该导引表面相接触。
[0022]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当该婴儿车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二凸部的位置介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之间且接触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三凸部。
[0023]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枢接于该第二脚架,该闩锁件可卡合于该第一耦合件以及该第三耦合件的盘体,以便锁定该展开状态。
[0024] 此外,依据又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脚架;一后脚架,该后脚架透过一第一枢接件与该前脚架相组接;一把手,该把手透过一第二枢接件与该后脚架相组接;以及一闩锁件,该闩锁件枢接于该后脚架,该闩锁件可移离地锁定该把手及该前脚架,以便维持该婴儿车于一展开状态。
[0025]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接件与该第一枢接件相间隔。
[0026]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前脚架及该把手分别固接有二个耦合件,各该耦合件具有一锁定槽,该闩锁件可卡合于该二锁定槽,以锁定该前脚架以及该把手相对于该后脚架的位置。
[0027]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外壳,该外壳至少局部地覆盖该闩锁件、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0028] 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座椅,而该后脚架上装设有一滑轮及一致动件,该滑轮位于该座椅的支撑面的下方,而该致动件与该闩锁件连接并从该闩锁件向下延伸,缠绕于该滑轮后,再往上延伸并通过该座椅的一开口。【附图说明】
[0029]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车的前侧立体图。
[0030] 图2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车的后侧立体图。
[0031] 图3绘示婴儿车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0032] 图4绘示连接结构的三个耦合件与闩锁件的组接示意图。
[0033] 图5及图6绘示操作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4] 图7及图8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为储藏用的独立收合锁的组装示意图。
[0035] 图9至图12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为储藏用的独立收合锁的组装示意图。
[0036] 100婴儿车 102支架
[0037] 104座椅 106前护件
[0038] 110第一脚架 112第二脚架
[0039] 114把手 110A、112A、114A
[0040] 第一、二、三侧端
[0041] 114B横端 116车轮
[0042] 118餐盘 120连接结构
[0043] 122外壳 122A半盖
[0044] 122B通道 124延伸部
[0045] 126致动件 132第一耦合件
[0046] 134第二耦合件 136第三耦合件
[0047] 138、150、160延伸部 140、152、162盘体
[0048] 142、143、154、156、164 144、166
[0049] 孔洞 锁定槽
[0050] 146、158、169 165凹槽
[0051] 第一、第二、第三凸部
[0052] 165A导引表面 168挡止部
[0053] 170、172、178 174弹簧
[0054] 枢接件
[0055] 176闩锁件 176A插销
[0056] 180套筒
[0057] 180A半盖 182空腔
[0058] 184开口 186滑轮
[0059] 202、302锁定件 204连接部
[0060] 206弹簧 208垫体
[0061] 208A外表面 208B抵接面
[0062] 210舌部 210A穿孔
[0063] 304端部 306卡合部
[0064] 310开槽 312凸肋
[0065] 314限制槽 318【具体实施方式】
[0066] 图1及图2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车100的前侧立体图及后侧立体图。婴儿车100可包含有一支架102、一座椅104、及一前护件106,而座椅104及前护件106分别与支架102组接。在此实施例中,前护件106例如为餐盘。
[0067] 支架102可包含有一第一脚架110、一第二脚架112及一把手114。第一脚架110及第二脚架112分别为前脚架及后脚架,可由一个或多个管体所所组成。第一脚架110包含左、右两个第一侧端110A,而第二脚架112亦包含有左、右两个第二侧端112A。
[0068] 把手114为U形体,且可由一个或多个管体所组成。把手114包含有左、右两个第三侧端114A以及一横端114B,而第三侧端114A之间连接横端114B。第一脚架110及第二脚架112的下端部分别设有数个车轮116,把手的第三侧端114A之间连接有一餐盘118,而餐盘118处于较高位置以方便大人使用。
[0069] 在支架102的左、右两侧,第一脚架110的第一侧端110A的上端及第二脚架112的第二侧端112A的上端部分别透过连接结构120与把手114的第三侧端114A的下端相组接。各连接结构120含有一外壳122以及一前延伸部124,该前延伸部124位于该连接结构120的前侧且固接于前护件106。
[0070] 第一脚架110、第二脚架112及把手114可藉由连接结构120枢接,使第一脚架110、第二脚架112及把手114能彼此之间相对地转动,以便支架102加以折叠或展开。此外,各连接结构120可分别包含有一闩锁件176(参阅图3)。透过闩锁件176,可锁定把手
114、第一脚架110、及第二脚架112于使用的展开状态、或于方便收藏的收合状态。如图1及图2所示,当婴儿车100在展开状态时,第一脚架110的第一侧端110A及把手114的第三侧端114A可大约沿着相同的倾斜方向延伸。此外,第二脚架112的第二侧端112A与第一脚架110的第一侧端110A之间形成有一夹角,以使得婴儿车可以稳定地站立。
[0071] 座椅104的附近设有一致动件126,以便对闩锁件176释锁。在一实施例中,致动件126可由挠性或软性材料所制成,例如织物、皮带、绳子等等。致动件126横跨于第二脚架112的第二侧端112A之间,而且致动件126的相对两端部分别连接于该二连接结构120的闩锁件176(参阅图3)。大人可往上拉动致动件126,以便同时对两个致动件126作释锁,接着便可拉起整个支架102,使得把手114、第一脚架110、及第二脚架112因本身的重量而产生旋转,进而折叠婴儿车100。
[0072] 图3绘示使用于婴儿车100的连接结构120的分解图。连接结构120用以将第一脚架110的第一侧端110A与把手114的第三侧端114A、第二脚架112的第二侧端112A相互组接。连接结构120包含有一第一耦合件132、一第二耦合件134、及一第三耦合件136。第一脚架110的第一侧端110A的上端部与第一耦合件132相固接,第二脚架112的第二侧端112A的上端部与第二耦合件134相固接,而把手114的第三侧端114A的下端部与第三耦合件136相固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耦合件132、第二耦合件134、及第三耦合件136可为金属制的盘状体。
[0073] 第一耦合件132可包含有一延伸部138及一盘体140,盘体140连接于延伸部138。延伸部138可插入并固定于第一脚架110的对应第一侧端110A,至于盘体140则位于第一侧端110A以外。第一耦合件132也可以包含有二个孔洞142、143、一锁定槽144、及一第一凸部146。该二孔洞142、143相间隔地设于盘体140,锁定槽144形成于盘体140的边缘,第一凸部146则凸出于盘体140的一侧。锁定槽144及第一凸部146相对于孔洞142、143的所在位置几乎位于盘体140的相对两侧。此外,第一凸部146可以为一与盘体140间呈大约垂直角度的片体。
[0074] 第二耦合件134可包含有一延伸部150及一盘体152,盘体152连接于延伸部150。延伸部150可插入并固定于第二脚架112的对应第二侧端112A,至于盘体152则位于第二侧端112A以外。在一实施例中,可透过一接合件151来帮助延伸部150固定于第二侧端
112A中。此外,第二耦合件134可包含两个孔洞154、156及一第二凸部158。该二孔洞154、
156相间隔地设于盘体152,而第二凸部158凸设于盘体152的一端且朝向盘体140延伸。
第二凸部158可以为一与盘体152间呈大约垂直角度的片体。
[0075] 第三耦合件136可包含有一延伸部160及一盘体162,盘体162连接于延伸部160而且盘体162的部分边缘具有圆形轮廓。延伸部160可插入并固定于把手114的对应第三侧端114A中,至于盘体162则位于第三侧端114A以外。第三耦合件134还包含有一孔洞164及一凹槽165。孔洞164及凹槽165分别设于盘体162,且凹槽165于盘体162的边缘形成有开口。第三耦合件134也包含有一锁定槽166及一挡止部168,其中锁定槽166及挡止部168分别设于盘体162的圆形边缘。凹槽165由盘体162的边缘朝向孔洞164延伸,而且凹槽165的一内缘形成一导引表面165A。盘体162的一侧还设有一第三凸部169,而且第三凸部169朝向第一耦合件132的盘体140延伸。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凸部169可以为一与盘体162间呈大约垂直角度的片体,且第三凸部169的位置接近于凹槽165的开口处并几乎位于延伸部160的纵向方向。
[0076] 图4绘示第一耦合件132、第二耦合件134、及第三耦合件136相组接的示意图。第一耦合件132、第二耦合件134、及第三耦合件136为彼此相邻组接,第一耦合件132位于第二耦合件134及第三耦合件136之间。透过一枢接件170(例如轴体、插销、铆钉等等)穿设于孔洞142、154,可使得第一耦合件132及第二耦合件134沿着一第一转轴X1相互枢接。透过一枢接件172(例如轴体、插销、铆钉等等)穿设于孔洞143、164,可使得第一耦合件132及第三耦合件136沿着一第二转轴X2相互枢接,而且第二转轴X2平行于第一转轴X1。如此一来,第一脚架110及第二脚架112透过枢接件170枢接在一起而可绕着第一转轴X1作相对转动,至于第一脚架110及把手114则透过枢接件172枢接在一起而可绕着第二转轴X2做相对转动。第一耦合件132、第二耦合件134、及第三耦合件136枢接后,第一凸部146与第二转轴X2之间的径向距离大约相等于第三凸部169与第二转轴X2之间的径向距离,且第二凸部158与第一转轴X1之间的径向距离分别大于第一凸部146、149与第二转轴X2之间的径向距离。此外,第二凸部158可跨越第一耦合件132的盘体140而进入第三耦合件136对应其凹槽165的区域中。藉此,第二凸部158可与凹槽165的导引表面165A间产生相抵接作用,使第二脚架112与把手114可连动旋转,,换句话说,当把手114转动位移时,可以同时带动二脚架112转动位移。如此一来,可帮助把手114及第二脚架112相对于第一脚架110位移。
[0077] 再次参阅图3及图4,连接结构120也可设有一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含弹簧174及闩锁件176。闩锁件176为相对于第一耦合件132、第二耦合件134及第三耦合件136活动地组接。在一实施例中,枢接件178(例如轴体、插销或铆钉等等)可穿设于闩锁件176及孔洞156,使闩锁件176与第二耦合件134沿着一第三转轴X3相互枢接,而第三转轴X3平行于第一转轴X1以及第二转轴X2。如此,闩锁件176枢接于该第二脚架112,且闩锁件
176可以跨越第一耦合件132的盘体140及第三耦合件136的盘体162的方式装设。此外,闩锁件176的一端设有一插销176A,而设有插销176A的部位与设有枢接件178的部位分别位于闩锁件176的相对两端。插销176A可分别卡合于第一耦合件132的锁定槽144以及第三耦合件136的锁定槽166、或挡止部168。
[0078] 弹簧174可为扭簧,其弹力施于闩锁件176,以促使闩锁件176朝向一锁定位置,以便卡合于第一耦合件132及第三耦合件136,例如卡合于锁定槽144、166以便锁定支架102于展开状态,或卡合于挡止部168以便使支架102维持于收合状态。
[0079] 致动件126的一部份可固接于闩锁件176,且致动件126可被导引伸出于连接结构120以外。因致动件126与闩锁件176连接,故致动件126可视为设置于第二脚架112。藉由拉动致动件126便可带动闩锁件176绕着第三转轴X3旋转,并给弹簧174预压力,且将闩锁件176释锁脱离第一耦合件132及第三耦合件136的卡合。
[0080] 参阅图3,第二脚架112的第二侧端112A可固接有一套筒180,其中套筒180可由二个半盖180A组成。套筒180的内部可定义出一空腔182,在空腔182中便可容置至少部分第一耦合件132、第二耦合件134、及第三耦合件136,尤其盘体140、152、162。如图2及图9所示,套筒180的内侧(亦即位于支架102的内侧)可包含有一开口184,开口184的位置上设有一滑轮186。开口184及滑轮186可位于座椅104的上支撑面的下方。致动件126可由闩锁件176的固定点沿着套筒180的内部向下延伸,缠绕于滑轮186并穿过开口184后,往上延伸由座椅104的一开口(图未示)穿出以利于操作,并横跨婴儿车100,以便以相同的方式连接至婴儿车100另一侧的闩锁件176。
[0081]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脚架110的侧端110A可固接有一外壳122。依据一实施例,外壳122可包含有二个半盖122A。外壳122可至少局部地覆盖第一耦合件132、第二耦合件134、第三耦合件136、闩锁件176及部分套筒180。依据一实施例,外壳122可包含圆柱形筒体,盘体140、152、162、枢接件170、172、及闩锁件176则可分别容置于外壳122内。外壳122还包含有一通道122B,以便第二脚架112的第二侧端112A穿过。通道122B为长形,当支架102在收合或展开时,第二脚架112的第二侧端112A可沿着通道122B的延伸方向作移动。
[0082] 配合图1至图4,图5及图6绘示操作连接结构120的放大示意图。为了图式清楚,图5及图6仅显示连接结构120的部份组件(例如第一耦合件132、第二耦合件134、第三耦合件136)。此外,图5及图6所显示的连接结构120一侧,刚好是图4所显示的连接结构120的相对侧。
[0083] 如图5所示,当婴儿车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脚架110的第一侧端110A以及把手114的第三侧端114A大约朝向相同方向延伸。此外,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46、158、169可以几乎沿着第一侧端110A、第三侧端114A的延伸方向彼此对齐,且第二凸部158位于第一及第三凸部146、169之间并与第一及第三凸部146、169相接触。第二凸部158的位置可接近于凹槽165的开口,而凹槽165的开口位于第三耦合件136的周缘。此外,闩锁件
176的插销176A因受到弹簧174的弹力,可以与对齐的锁定槽144、166相卡合。藉此,第一脚架110、第二脚架112、及把手114可维持于展开状态以供孩童使用。
[0084] 图6绘示连接结构120在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为了折叠支架102,大人可拉动致动件126(参阅图1及图2),使得闩锁件176可绕着第三转轴X3转动,以便脱离锁定槽144、166的卡合。接着,可以往上拉动致动件126,以将婴儿车100从地面抬起。因此,把手
114、第一脚架110、第二脚架112由于本身的重量,而可以相对彼此分别绕着第一转轴X1及第二转轴X2转动。例如,第二脚架112及把手114可相对于第一脚架110朝向相同的方向R1转动,以相对折叠。当支架102在收合时,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46、158、169为远离彼此位移。尤其,第二耦合件134的第二凸部158可以沿着导引表面165A而进入凹槽165中,而第三耦合件136的挡止部168则可朝向闩锁件176旋转。
[0085] 当婴儿车100处于收合状态时,大人便可释放致动件126(参阅图1及图2),而闩锁件176因弹簧174的弹力作用,可以与第三耦合件136的挡止部168卡制,以便阻止把手114反转。在一实施例中,挡止部168可为一凸勾,该凸勾可以勾住闩锁件176的插销176A,以便阻止把手114反转。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挡止部168亦可为凹槽(例如类似锁定槽144、166)。因此,闩锁件176可以使支架102稳固地维持于收合状态。
[0086] 折叠后的婴儿车100可以站立于地面。依据使用需求,大人亦可以单手抓住致动件126以搬运处于收合状态的婴儿车100。
[0087] 当大人需要使用婴儿车100时,可以拉动致动件126以使得闩锁件176脱离挡止部168的卡合。接着,把手114、第一耦合件110、第二耦合件112可分别绕着第一转轴X1及第二转轴X2相对转动而展开。当支架102展开时,第二耦合件134的第二凸部158可以沿着导引表面165A离开凹槽165。当婴儿车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46、158、169相互接近且对齐。特别的是,第二耦合件134的第二凸部158可以接触于第一耦合件132的第一凸部146以及第三耦合件134的第三凸部169,以便阻止把手114、第一脚架110及第二脚架112进一步的转动。同时,弹簧174的弹力驱使闩锁件176卡合于相互对齐的锁定槽144、166。
[0088] 上述的实施例为利用相同的锁定机构维持婴儿车的展开状态及收合状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亦可分开提供另一独立收合锁的机构,其可独立地锁定婴儿车的收合状态。当婴儿车处于收合状态时,该独立收合锁可产生干涉,以便防止婴儿车由收合状态反转为展开状态。以下参照图7至图12说明该独立锁定机构的不同实施例。
[0089] 图7及图8绘示可锁定婴儿车100于收合状态的收合锁202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外壳122的部份以虚线表示,以更清楚显示容置于连接结构120中的收合锁202的结构。收合锁202可包含有一连接部204、一弹簧206、一垫体208、及一挡止用的舌部210。连接部204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而弹簧206及垫体208分别连接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舌部210位于连接部204的偏心位置,且包含有一穿孔210A。在一实施例中,收合锁
202(包含连接部204、弹簧206及垫体208)可为一体成形的塑胶件。
[0090] 收合锁202的连接部204可枢接于外壳122,使得弹簧206的一端接触于外壳122的内侧壁。此外,外壳122的内侧壁可突设有一锚体212,舌部210可接触于锚体212(例如锚体212穿设于穿孔210A),以便限制收合锁202的旋转范围。垫体208可具有一外表面208A,该外表面208A的轮廓大约与外壳122弯曲的轮廓相符而且暴露于外壳122以外。垫体208远离连接部204的一端可设有一抵接面208B,而该抵接面208B用于接触把手114的第三侧端114A的端部216。此外,若连接结构设有收合锁202时,第三耦合件136的挡止部168(参阅图3)是可以省略的。
[0091] 当支架102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7所示的实线),把手114的端部216位于收合锁202的前方。此外,弹簧206的弹力作用可促使锁定件202朝向一最外侧的位置[0092] 当把手114沿方向F旋转至收合状态时(参阅图7的虚线),把手114的端部216可经过垫体208的上方并按压垫体208的外表面208A。因此,收合锁202(尤其垫体208)可往内转动并促使弹簧206变形。当端部216超过垫体208的外表面208A后,弹簧206可驱使收合锁202回复起初位置。因此,抵接面208B可偏移至可接触端部216的边缘的位置,以便阻止把手114朝向展开状态反转。因此,把手114、第一脚架110、及第二脚架112可以被锁定于收合状态,以便稳固地储藏。
[0093] 当支架102需展开时,大人可按压垫体208,以便去除抵接面208B所造成的干涉。随后,可转动把手114以展开支架102。
[0094]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亦可由其他的收合锁实现上述的功能。图9至图12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收合锁302,其中收合锁302可由弹性材料所制成,而且固接于外壳122的内侧在邻近第三耦合件136处。为便说明收合锁302的设计,图9是从外侧绘示收合锁302装设于外壳122的示意图,图10为从内侧绘示收合锁302装设于外壳122的示意图,而图11则为绘示收合锁302的示意图。为了清楚地显示出收合锁302与外壳122的组接关系,图10未显示第三耦合件136。收合锁302可为一体成形的弹性材料,而且其外形大约呈瘦长形。收合锁302具有一端部304,该端部304大约固接于外壳122的中央。此外,收合锁302具有一卡合部306,卡合部306暴露于外壳202以外,而且位于外壳202的圆柱状部份的周缘。依据一实施例,卡合部306可包含一操作部306A,以方便收合锁302的操作。
[0095] 参照图10,外壳122的外表面设有二个开槽310,而且开槽310与外壳122中容置有第一、第二、及第三耦合件132、134、136的中空内部相连通。卡合部306内侧可包含有二个凸肋312,该二凸肋312相互间隔而且可分别通过该二开槽310装设。该二凸肋312可分别透过该二凹槽310朝向外壳122的内部伸出,以便靠近盘体162。因此,位于外壳122内的该二凸肋162之间可定义出一限制槽314,其中限制槽314相对于把手114的第二转轴X2处于一偏心位置。
[0096] 图12为绘示卡合部306的凸肋312所邻近对应的盘体162一侧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盘体162可包含有一凸块318,凸块318相对于把手114的第二转轴X2处于一偏心位置。当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9、图10及图12所示),凸块318处于限制槽314以外。当婴儿车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收合状态时,凸块318可转动至卡合于限制槽314的位置。透过凸肋312的结构,卡合部306可产生干涉作用以便维持把手114于收合状态。为了释锁收合锁302,收合锁302的卡合部306可以弹性地朝外侧做扳动(例如箭头A的方向),以便移除凸肋312的干涉并使卡合部306脱离凸块318。接着,可以转动把手114至展开状态,使得凸块318朝离开卡合部306的方向转动。
[0097] 本发明所提供的婴儿车,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大人可以方便地单手折叠婴儿车。折叠后的婴儿车可以直立于地面,而且可藉由抓住致动件方便地搬运婴儿车。此外,本发明亦可提供独立、分离的收合锁,以便锁定婴儿车于收合状态,使婴儿车方便收藏。
[0098]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婴儿车 2020-05-11 38
婴儿车 2020-05-11 257
婴儿车 2020-05-12 517
婴儿车 2020-05-12 800
婴儿车 2020-05-13 274
婴儿车 2020-05-13 653
婴儿车 2020-05-11 819
婴儿车 2020-05-11 613
婴儿车 2020-05-12 658
婴儿车 2020-05-13 4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