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卡车 / 消防车 / 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

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

阅读:466发布:2022-02-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特点是包括至少九个玩具 单体 ,每个玩具单体均由多个部件通过拼接组成而实现自身可拆卸或可转动,这九个玩具单体分别为运输机造型、 旋翼机 造型、警号指挥车造型、 云 梯车造型、救护车造型、挖泥机造型、破山机造型、爆破车造型和V翼机造型,这九个玩具单体全部可拼装组合成玩具组合总体,这九个玩具单体中至少两个可拼装组合成多个玩具组合体,各个玩具组合体的外形和 风 格均完全不同,不但体现了玩具组合的灵活性,使小孩子可根据玩耍兴趣而进行变化组合,提高该玩具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小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 力 ,而且各个玩具单体本身可以拆装重组或可以转动而实现 变形 ,因此更具独特性和可玩性。,下面是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九个玩具单体,每个玩具单体均由多个部件通过拼接组成而实现自身可拆卸或可转动,所述玩具单体分别包括运输机造型(1)、旋翼机造型(2)、警号指挥车造型(3)、梯车造型(4)、救护车造型(5)、挖泥机造型(6)、破山机造型(7)、爆破车造型(8)和V翼机造型(9),各个玩具单体分别通过拆卸和/或转动后将所有的玩具单体相互拼装组合成玩具组合总体,以上所述九个玩具单体中至少两个通过拆卸和/或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玩具组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造型(1)和旋翼机造型(2)的部件通过拆卸和/或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或大型运输机组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号指挥车造型(3)和云梯车造型(4)的部件通过拆卸和/或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消防车组合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号指挥车造型(3)、云梯车造型(4)和救护车造型(5)的部件通过拆卸和/或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泥机造型(6)和破山机造型(7)的部件通过拆卸和/或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工程车组合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泥机造型(6)、破山机造型(7)和爆破车造型(8)的部件通过拆卸和/或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号指挥车造型(3)、云梯车造型(4)、救护车造型(5)、挖泥机造型(6)、破山机造型(7)和爆破车造型(8)的部件通过拆卸和/或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第四造型机器人组合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机造型(1)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机头造型(11)、机身造型(12)、带有机器人头部造型(131)的机尾造型(13)、机翼造型(14)以及圆筒状的发动机造型(15);
所述旋翼机造型(2)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机体造型(21)以及旋翼造型(22);
所述警号指挥车造型(3)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车头造型(31)、中部造型(32)以及车尾造型(33);
所述云梯车造型(4)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车体造型(41)和云梯造型(42),所述车体造型(41)由左右两个半车体造型(410)相互对接形成;
所述救护车造型(5)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车身造型(51)和车壳造型(52);
所述挖泥机造型(6)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机架造型(61)、转臂造型(62)以及挖铲造型(63);
所述破山机造型(7)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机座造型(71)、器架造型(72)和破山器造型(73),所述机座造型(71)由左右两个半座体造型(710)相互对接形成;
所述爆破车造型(8)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车座造型(81)、枪架造型(82)和爆破枪造型(83);
所述V翼机造型(9)为一体成型的玩具单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九个玩具单体共同拼装组合成的玩具组合总体为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造型(1)的机尾造型(13)、V翼机造型(9)、警号指挥车造型(3)、爆破车造型(8)的车座造型(81)以及挖泥机造型(6)的挖铲造型(63)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身躯部分(101);所述运输机造型(1)的机头造型(11)、机翼造型(14)以及发动机造型(15)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肩甲部分(102),所述肩甲部分(102)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101)的上端;所述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破山机造型(7)的破山器造型(73)、救护车造型(5)以及爆破车造型(8)的爆破枪造型(83)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左手部分(103),所述左手部分(103)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101)的左端;所述运输机造型(1)的机身造型(12)、旋翼机造型(2)以及云梯车造型(4)的云梯造型(42)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右手部分(104),所述右手部分(104)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101)的右端;所述云梯车造型(4)的左半车体造型(410)、破山机造型(7)的左半座体造型(710)以及爆破车造型(8)的枪架造型(82)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左脚部分(105),所述左脚部分(105)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101)的左下端;所述云梯车造型(4)的右半车体造型(410)、破山机造型(7)的右半座体造型(710)以及破山机造型(7)的器架造型(72)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右脚部分(106),所述右脚部分(106)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101)的右下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包括八连接柱(901)与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Ⅰ”形扣件(903)与“Ⅱ”形扣槽(904)相扣接、方形柱(905)与方形孔(906)相插接以及“T”形插柱(907)与“T”形插槽(908)相插接的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的连接方式包括轴孔与转轴相插接的连接方式或可转动八角连接柱(901)与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的连接方式。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玩具,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玩具行业中的组合玩具种类越来越多,现有的组合式儿童玩具虽然具有变形功能,从而可变换成各种不同的造型,深得儿童喜欢,但是,现有的这类玩具具有一定缺点。比如:变形之后的各种造型都是在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做出的微小变动,例如基本造型为金刚的话,其各种变形后的造型也是不同姿态的金刚,或手持武器的金刚;又比如:其变形是通过各个玩具单体相互变换位置而实现的,单个玩具单体不具备完整的独立造型,缺乏玩耍趣味性。因此总体上给人的感觉还是略显单调和乏味,尤其是少年儿童,更容易对这种单调乏味的组合玩具失去兴趣。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玩具单体既可作为独立玩耍,又能相互组合成多种不同造型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其特点是包括至少九个玩具单体,每个玩具单体均由多个部件通过拼接组成而实现自身可拆卸或可转动,这九个玩具单体分别为运输机造型、旋翼机造型、警号指挥车造型、梯车造型、救护车造型、挖泥机造型、破山机造型、爆破车造型和V翼机造型,这九个玩具单体全部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可组合成玩具组合总体,这九个玩具单体中至少两个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可组合成玩具组合体。
[0005] 其中,所述运输机造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机头造型、机身造型、带有机器人头部造型的机尾造型、机翼造型以及圆筒状的发动机造型;所述旋翼机造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机体造型以及旋翼造型;所述警号指挥车造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车头造型、中部造型以及车尾造型;所述云梯车造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车体造型和云梯造型,所述车体造型由左右两个半车体造型相互对接形成;所述救护车造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车身造型和车壳造型;所述挖泥机造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机架造型、转臂造型以及挖铲造型;所述破山机造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机座造型、器架造型和破山器造型,所述机座造型由左右两个半座体造型相互对接形成;所述爆破车造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车座造型、枪架造型和爆破枪造型;所述V翼机造型为一体成型的玩具单体。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九个玩具单体可以通过至少两个组合成至少两种不同造型的组合体:所述运输机造型和旋翼机造型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或大型运输机组合体;所述警号指挥车造型和云梯车造型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消防车组合体;所述警号指挥车造型、云梯车造型和救护车造型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所述挖泥机造型和破山机造型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工程车组合体;所述挖泥机造型、破山机造型和爆破车造型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所述警号指挥车造型、云梯车造型、救护车造型、挖泥机造型、破山机造型和爆破车造型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第四造型机器人组合体。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各玩具单体的组合不限于上述的各种组合体。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九个玩具单体共同拼装组合成的玩具组合总体为大型机器人组合体。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大型组合体。
[0008] 具体的,所述运输机造型的机尾造型、V翼机造型、警号指挥车造型、爆破车造型的车座造型以及挖泥机造型的挖铲造型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玩具组合总体的身躯部分;所述运输机造型的机头造型、机翼造型以及发动机造型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玩具组合总体的肩甲部分,所述肩甲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的上端;所述挖泥机造型的机架造型、破山机造型的破山器造型、救护车造型以及爆破车造型的爆破枪造型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玩具组合总体的左手部分,所述左手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的左端;所述运输机造型的机身造型、旋翼机造型以及云梯车造型的云梯造型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玩具组合总体的右手部分,所述右手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的右端;所述云梯车造型的左半车体造型、破山机造型的左半座体造型以及爆破车造型的枪架造型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玩具组合总体的左脚部分,所述左脚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的左下端;所述云梯车造型的右半车体造型、破山机造型的右半座体造型以及破山机造型的器架造型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所述玩具组合总体的右脚部分,所述右脚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的右下端。
[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所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为八连接柱与八角连接孔相插接、“Ⅰ”形扣件与“Ⅱ”形扣槽相扣接、方形柱与方形孔相插接以及“T”形插柱与“T”形插槽相插接的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又如:所述可转动的连接方式为轴孔与转轴相插接的连接方式或可转动八角连接柱与八角连接孔相插接的连接方式。
[0010]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九个具有独立形状的玩具单体中的至少两个玩具单体组合成组合体,比如上述的各种造型的机器人组合体和运输类组合体,各个组合体的外形和格均完全不同,因此不但体现了玩具组合的灵活性,使小孩子可根据玩耍兴趣而进行变化组合,提高该玩具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小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而且各个玩具单体本身可以拆装重组或可以转动而实现变形,因此更具独特性和可玩性,从而提高了小孩子的玩耍乐趣,能够获得家长和小孩的青睐。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玩具组合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玩具组合总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输机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翼机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警号指挥车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云梯车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救护车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挖泥机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9为本实用新型破山机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爆破车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V翼机造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运输机造型和旋翼机造型组合成大型运输机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警号指挥车造型和云梯车造型组合成消防车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挖泥机造型和破山机造型组合成工程车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运输机造型和旋翼机造型组合成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警号指挥车造型、云梯车造型和救护车造型组合成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挖泥机造型、破山机造型和爆破车造型组合成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玩具组合总体身躯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玩具组合总体肩甲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玩具组合总体左手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玩具组合总体右手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玩具组合总体左脚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玩具组合总体右脚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的玩具组合总体,包括有至少九个玩具单体,每个玩具单体均由多个部件通过拼接组成而实现自身可拆卸或可转动,所述玩具单体包括运输机造型1、旋翼机造型2、警号指挥车造型3、云梯车造型4、救护车造型5、挖泥机造型6、破山机造型7、爆破车造型8和V翼机造型9,这九个玩具单体全部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可组合成玩具组合总体,这九个玩具单体中至少两个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可组合成如图1所示的玩具组合体,即一个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而这九个玩具单体中的至少两个玩具单体也可组合成组合体,如图12至图17就是分别采用两个或三个的玩具单体组合成的玩具组合体,可以组合成机器人造型,也可以组合成车造型、飞机造型等,各个组合体的外形和风格均完全不同,因此不但体现了玩具组合的灵活性,使小孩子可根据玩耍兴趣而进行变化组合,提高该玩具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小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0036]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运输机造型1包括有机头造型11、机身造型12、带有机器人头部造型131的机尾造型13、机翼造型14以及圆筒状的发动机造型15。其中,机头造型11的前端设有“Ⅱ”形扣槽904,机头造型11的两侧、后端以及下端均设有八角连接孔902,机身造型12的上端设有五角星造型体,机身造型12前端设有八角连接柱901,该八角连接柱901与机头造型11后端的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而实现机身造型12与机头造型11可拆卸连接,机身造型12的后端设有一对“Ⅱ”形扣槽904,机身造型12的下端设有方形孔906,机身造型12的其中一侧面设有八角连接孔902;机尾造型13的前端设有一对“Ⅰ”形扣件903,该“Ⅰ”形扣件903与机身造型12后端的“Ⅱ”形扣槽904相扣接而实现机尾造型13与机身造型12可拆卸连接,机尾造型13下端设有方形柱905,该方形柱905可以与机身造型12上的方形孔906相插接,该机尾造型13的后端设有一对“Ⅱ”形扣槽904;机翼造型14的连接端设有八角连接柱901,该八角连接柱901可转动的设置在机翼造型14上,该八角连接柱901与机头造型11的两侧的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而实现机翼造型14与机头造型11可拆卸连接,两机翼造型14连接后形成运输机造型1的两个机翼。同时该机翼造型14还可相对机头造型11转动,机翼造型
14的下端设有八角连接孔902;发动机造型15的尾端八角连接柱901,该八角连接柱901可转动的设置在发动机造型15上,该八角连接柱901与机翼造型14的下端的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而实现发动机造型15与机翼造型14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的组装后就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运输机造型1。
[0037]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旋翼机造型2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其上设有机器人头部造型的机体造型21以及旋翼造型22。其中机体造型21的两侧设有可相对中部转动的转动板23,旋翼造型22对称设有两个且分别可转动连接在两侧的转动板23上,该旋翼造型22是通过联动转杆24与转动板23连接的,该联动转杆24可相对转动板23转动,该旋翼造型22又可相对联动转杆24转动。该实施例采用的转动连接是通过设置轴柱与轴孔相配合的连接方式,故此该旋翼造型22可相对机体造型21多重转动。另外在机体造型21的后端设有一个“Ⅰ”形扣件903,其下端设有一对“Ⅰ”形扣件903,机体造型21的两侧设有八角连接孔902。将转动板23向下转动到贴在机体造型21两侧,联动转动杆24同样相对转动板23向上转到贴在转动板23上,而旋翼造型22转动到与联动转动杆23垂直的状态,通过这样的转动就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旋翼机造型2。
[0038]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警号指挥车造型3包括有车头造型31、带有机器人头部造型321的中部造型32以及车尾造型33,其中该车头造型31由左右两个车头半体造型310组成,这两个车头半体造型310各自通过其后端设置的轴孔与中部造型12前端两侧设置的轴柱相连接,从而实现这两个车头半体造型310可相对中部造型32转动;为了保持稳定的车头造型31状态,在两个车头半体造型310的对接面处分别设有“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904,通过“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904相扣接后两个车头半体造型310牢固靠拢形成车头造型31;在每个车头半体造型310的前端设有一个横向设置的“Ⅰ”形扣件903,在其外侧端设有一个八角连接孔902。该实施例的车尾造型13的前端下部设有轴柱与中部造型12下端的轴孔相连接,故该车尾造型13可相对中部造型12转动,进一步为了保证车尾造型13与中部造型12相靠拢后能保持稳固状态,该车尾造型13和中部造型12在转动对接后通过扣接结构相互扣紧,具体是:该实施例在车尾造型13的前端面设有一对“Ⅱ”形扣槽904,对应在中部造型12的后端面设有一对“Ⅰ”形扣件903,故相靠拢后通过“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
904相扣合后而保持靠拢状态;该车尾造型13在其两侧设有八角连接孔902,在其后端面设有两个方形柱905,除此之外在车尾造型13前端面,即与中部造型12对接的面上还设有一个方形孔906,对应的在中部造型12后端面上设有一个八角连接柱901。通过将两个车头半体造型310对接扣合以及车尾造型13与中部造型12扣合后即可变形成如图5所示的警号指挥车造型3。
[0039]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云梯车造型4包括有车体造型41以及云梯造型42,其中该车体造型41包括左右对称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半车体造型410,在左边的半车体造型410的对接面上设有一对“Ⅱ”形扣槽904,在右边的半车体造型410的对接面上对应设有一对“Ⅰ”形扣件903,将两个半车体造型410的对接面对接并使“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904相扣合而实现将两个半车体造型410组合成云梯车造型4的车体造型41;该实施例在每个半车体造型410的后端设有一个可相对该半车体造型410转动的转动件411,该转动件411上设一个可转动隐藏在转动件411上开设的凹位中的方形柱905;在每个半车体造型410的前端设有一个方形孔906,在每个半车体造型410的上端设有一个“Ⅱ”形扣槽904,在每个半车体造型410的外侧面设有一个“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904。该实施例的云梯造型42包括有云梯架421和云梯422,该云梯422可转动的连接在云梯架421上端,该云梯造型42上设有八角连接柱901,具体是设置在云梯架421的后端,且该八角连接柱901是可转动的连接在云梯架
421的后端位置的;该云梯架421的下端面设有一对“Ⅰ”形扣件903,该实施例是将这对“Ⅰ”形扣件903设置在该八角连接柱901的转动连接部上的,通过这对“Ⅰ”形扣件903与相对接后的两个半车体造型410上端面的两个“Ⅱ”形扣槽904相扣接,从而实现该云梯造型42可拆卸地连接到车体造型41上。通过上述的连接可形成如图6所示的云梯车造型4。
[0040] 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救护车造型5包括有车身造型51和车壳造型52,其中该车壳造型52包括有顶壳造型521和两个侧壳造型522,两个侧壳造型522可转动连接在顶壳造型521的两侧,这两个侧壳造型522向下翻转后盖在车身造型51的两侧而形成救护车造型3的两侧轮廓形状;该顶壳造型521的下端面凸设有圆孔,该圆孔内插接有可自转的八角连接柱901,对应的在车身造型51的顶面设有八角连接孔902,通过八角连接柱901与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而实现车壳造型52与车身造型51可拆卸连接,且该车壳造型52可绕其下端的八角连接柱901转动;该顶壳造型521上还有一个盖板523,该盖板523通过自身可转动的转动件与顶壳造型521的前端边缘转动连接,因此该盖板523转动盖合在顶壳造型521上,而当该盖板523转动到顶壳造型521前端时,该盖板523还可通过该转动件524自身的转动而以该转动件524为轴芯转动;车身造型51的后端设有八角连接柱901,同样该八角连接柱901可转动地连接在车身造型51后端位置;该车身造型5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八角连接孔902。将侧壳造型522向下翻转到车身造型51两侧后,同时使盖板523盖合在顶壳造型521的顶面,如此形成如图7所示的救护车造型5。
[0041] 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挖泥机造型6包括带有机器人头部造型611的机架造型61、转臂造型62以及挖铲造型63;其中,该机架造型61的上端中间设有轴孔座,该转臂造型62由两个间隔放置的弧弯臂621和连接在这两弧弯臂621一端之间连接臂622组成,两个弧弯臂621的另一端设有轴孔,将轴孔与机架造型61的轴孔座对齐后插入连接轴而实现转臂造型
62可相对机架造型61转动,该转臂造型62的连接臂622可转到机架造型61的前下方位置,也可转到机架造型61的上方位置;该机器人头部造型611同样也是可以转动的连接在机架造型61上端,当其向后翻转时形成机器人的头部;该实施例在弧弯臂621靠近连接臂622的端部位置设有一个“Ⅰ”形扣件903,该挖铲造型13上对应设有一对“Ⅱ”形扣槽904,通过该“Ⅰ”形扣件903与“Ⅱ”形扣槽904相扣接而实现挖铲造型63固定在转臂造型62上,该挖铲造型63的前端设有一对挖钳,这对挖钳的下钳631可相对上钳632转动。该实施例的机架造型6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八角连接孔902,机架造型61的后端设有八角连接柱901,该八角连接柱901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造型61上,可转到后端,也可转动上端,且在该八角连接柱901的转动位处还设有一个八角连接孔902;该机架造型61的后端还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设的“Ⅰ”形扣件903;该机架造型61的底部设有一个八角连接柱901。将转臂造型62转到连接臂622朝机架造型61上方的位置,并将挖铲造型6插接到转臂造型62上,从而形成如图8所示的挖泥机造型6。
[0042] 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的破山机造型7包括有机座造型71、器架造型72和破山器造型73,该机座造型71由左右两个半座体造型710相互对接形成,在其中一个半座体造型710的对接面上设有一个“Ⅱ”形扣槽904,在另一个半座体造型710的对接面上设有一个“Ⅰ”形扣件903,通过该“Ⅰ”形扣件903与“Ⅱ”形扣槽904相扣接而实现两个半座体造型710可拆卸地对接,另外在设有“Ⅰ”形扣件903的半座体造型710的对接面上还设有一个向上竖起八角连接柱901,该八角连接柱901可转动地安装在对接面靠上的位置;在每个半座体造型710的前端设有一个方形孔906;该半座体造型710又由可相对转动的两半部分组成,这两半部分的对接面通过“Ⅰ”形扣件903与“Ⅱ”形扣槽904相扣接固定,两半部分可转动成平行状态;在每个半座体造型710的后端设有机器人脚掌造型711,该机器人脚掌造型块711上设有“T”形插槽,对应的在半座体造型710的后端面上设有“T”形插板,通过“T”形插槽与“T”形插板插接的方式连接在半座体造型710上;在该“T”形插槽所在的面上设有一个“Ⅰ”形扣件903;该机器人脚掌造型块711的脚底设有“Ⅱ”形扣槽904。该实施例的器架造型72下端设有八角连接孔902与半座体造型710上的向上竖起的八角连接柱901相插接,该器架造型72的其中一侧面设有可转动的八角连接柱901,该八角连接柱901转到朝上,也可以转到朝侧边位置;
其另一个侧面上设有一个“Ⅱ”形扣槽904。该实施例的破山器造型73可转动地连接在器架造型72前端,具体是在破山器造型73后端设有一个连接件74,该连接件74的前端与破山器造型73的后端转动连接,同时该连接件74的后端设有八角连接柱901,对应的器架造型72的前端设有八角连接孔902,通过八角连接柱901与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而实现该连接件74和破山器造型73可拆卸地与器架造型72相连接。该实施例的破山器造型73由左右两半体对接组成,这两半体可相对转动打开。将两半座体造型710对接,同时将器架造型72插接到机座造型71上端,破山器造型73连接到器架造型72前端,从而形成如图9所示的破山机造型7。
[0043] 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爆破车造型8包括有车座造型81、枪架造型82和爆破枪造型83,在该车座造型81后端设有一个八角连接孔902和一个“Ⅱ”形扣槽904,而在枪架造型82的前端对应设有一个八角连接柱901和一个“Ⅰ”形扣件903,通过“Ⅰ”形扣件903与“Ⅱ”形扣槽904相扣接以及八角连接柱901与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从而实现枪架造型82固接在车座造型81后端;该车座造型81的前端左右各设有一个方形柱905;该车座造型81的底面靠后的位置设有一对“Ⅰ”形扣件903;该车座造型81的后端设有两个方形孔906。当枪架造型82与车座造型81拆开后,为了不让枪架造型82前端的八角连接柱901和一个“Ⅰ”形扣件903露在外面,在该枪架造型82的前端两侧位置设有可转动盖合的半腔盒,当两个半腔盒相盖合后可将八角连接柱901和一个“Ⅰ”形扣件903隐藏在两半腔盒内;该枪架造型82的上端设有一个方形孔906;该枪架造型82的其中一个侧面还设有一个八角连接柱901,该八角连接柱
901是可转动地连接侧面的,其另一个侧面上设有一个“Ⅱ”形扣槽904。该实施例的爆破枪造型83可转动地连接在枪架造型82的上端,具体是在爆破枪器造型83后端设有一个连接件
84,该连接件84的上端与爆破枪造型83中部下端转动连接,同时该连接件84的下端设有八角连接柱901,对应的枪架造型82的上端设有八角连接孔902,通过八角连接柱901与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而实现该连接件84和爆破枪造型83可拆卸地与枪架造型82相连接;该爆破枪造型83的侧面设有一个八角连接孔902。将两半腔盒打开后,将枪架造型82插接到车座造型81后端,同时将爆破枪造型83插接到枪架造型82上端,从而形成如图10所示的爆破车造型8。
[0044] 如图11所示,该实施例的V翼机造型9包括有一个V形机翼造型91和位于V形机翼造型91下端的主体造型92,这两者为一体成型设计,该V翼机造型9的底部设有一对“Ⅰ”形扣件903。
[0045] 如图12所示,在保持运输机造型1的形态以及旋翼机造型2的形态下,将运输机造型1的机头造型11前端的“Ⅱ”形扣槽904与旋翼机造型2的机体造型21后端的“Ⅰ”形扣件903相扣接,从而组合成大型运输机组合体。
[0046] 如图15所示,该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组装过程如下:先将旋翼机造型2的机体造型21翻转大约180°,使机器人头部211朝前,同时将其两旋翼造型22略微向上转动使两旋翼造型22呈微翘状态,此时的旋翼机造型2就变形成了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头部和肩膀;接着将运输机造型1的机尾造型13和两个发动机造型15拆卸下来,然后将机身造型12和机头造型11以机头造型11朝下的方向竖起,从而形成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身躯,此时机身造型12后端的一对“Ⅱ”形扣槽904处于上端位置,将旋翼机造型2的机架造型21下端的一对“Ⅰ”形扣件903与该对“Ⅱ”形扣槽904相扣接,从而实现将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头部和肩膀与身躯相连接;再将两个机翼造型14向下转动,即机翼造型14绕其上的八角连接柱901转动,同时保持该八角连接柱901与机头造型11的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两机翼造型14转动后形成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双脚;由于机身造型12竖起后其下端的方形孔906恰好处于机器人的后背上,此时将拆卸下来的机尾造型13的方形柱905朝前与该机身造型
12的方形孔906相插接,从而使该机尾造型13形成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背包;最后将拆下来的两个发动机造型15的八角连接柱901相对发动机造型15转动呈相互垂直状态,然后将八角连接柱901插接到旋翼机造型2的机体造型21两侧的八角连接孔902上,从而形成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双手。通过上述的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即可组装变形成如图13所示的第一造型机器人组合体。
[0047] 如图13所示,在保持警号指挥车造型3的形态以及云梯车造型4的形态下,将警号指挥车造型3的车尾造型33后端的方形柱905与云梯车造型4的两个半车体造型410前端的方形孔906相插接,从而组合成消防车组合体。
[0048] 如图16所示,该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警号指挥车造型3保持其车形态以车头造型31朝上的方向竖起,再将车头造型31的两个车头半体造型310分别向左右两侧转动打开,从而露出中部造型32上的机器人头部造型321,即为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头部,同时两个打开的车头半体造型310则形成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肩膀,而该警号指挥车造型1的中部造型32和车尾造型33共同形成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身躯,此状态下的车尾造型33上的两个方形柱905位于身躯下方;接着将云梯车造型4拆分成两个半车体造型410和云梯造型42三个独立部分,然后将云梯造型42后端的八角连接柱901转到朝车底的方向,接着将该八角连接柱901插接到警号指挥车造型3的车尾造型33左侧的八角连接孔902上,再将云梯造型42的云梯422翻转出来,至此该云梯造型42变形成了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左手;另外拆下来的两个半车体造型410分别将其上的方形孔906插入到警号指挥车造型3的车尾造型33的两个方形柱905上,从而形成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双脚,再将半车体造型410上的转动件411转至半车体造型410的端部与其呈垂直状态,从而使转动件411形成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双脚的脚部;最后将救护车造型5的侧壳造型522向上转起至与顶壳造型521平齐,接着将整个车壳造型52绕着其下端的八角连接柱901转动180°同时将盖板523翻转到顶壳造型521前端且该盖板523自身转动180°,然后将车身造型
51上的八角连接柱901转到朝向车底的方向后与插接到警号指挥车造型3的车尾造型33右侧的八角连接孔902上,从而形成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右手。通过上述的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即可组装变形成如图15所示的第二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组合体。
[0049] 如图14所示,该工程车组合体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破山机造型7上端的破山器造型73连同器架造型72从机座造型71上拆出来,然后调转180°后重新插接到机座造型71的八角连接柱901上,即将破山器造型73朝向机座造型71的后端,接着将破山器造型73转动到差不多平的角度,故此该破山机造型7变形成了工程车组合体的后半部分;接着将挖泥机造型6的挖铲造型63从转臂造型62上拆卸下来,然后将转臂造型62转到使其连接臂622位于机架造型61的前下端位置,然后将挖铲造型63翻转到上端朝下后再将其插到转臂造型62上,故此挖泥机造型6变形成了工程车组合体的前半部分,而挖铲造型63形成工程车组合体的挖铲部分;最后,将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后端的两个“Ⅰ”形扣件903与破山机造型7的机座造型71上两个机器人脚掌造型块711的脚底的“Ⅱ”形扣槽904相扣接,从而组合成完整的工程车组合体。
[0050] 如图17所示,该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挖泥机造型6的挖铲造型63从转臂造型62上拆卸下来,然后将转臂造型62转到使其连接臂622位于机架造型61的前下端位置,此时该机架造型61和转臂造型62共同形成机器人组合体的上半身;将机架造型61上的机器人头部造型611向后转动使其脸面朝前,即为该第三造型机器机器人组合体的头部;接着将爆破车造型8的车座造型81与枪架造型82拆分开来,然后将车座造型81前端朝下竖起来,将该竖起来的车座造型81通过其后端(竖起来后处于朝上方向)的八角连接孔902与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下端的八角连接柱901(图中未示出)相插接,从而使该车座造型81变形成第三造型机器机器人组合体的下半身;从挖泥机造型6上拆下来的挖铲造型63通过其上的一对“Ⅱ”形扣槽904与爆破车造型8的车座造型81(此时为第三造型机器机器人组合体的下半身)底面(此时处于后背方向)的一对“Ⅰ”形扣件903相扣接,从而使该挖铲造型63变形成第三造型机器机器人组合体的背包;再将破山机造型7的两个半座体造型710拆下来并分开,每个半座体造型710使其后端朝下竖起,然后将其前端(竖起来后处于朝上方向)的方形孔906与爆破车造型7的车座造型71前端(此时处于朝下方向)的方形柱
905相插接,从而使两个半座体造型710变形成第三造型机器机器人组合体的双脚,同时机器人脚掌造型块711刚才成为该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脚掌部分;最后,将破山机造型7上拆分出来的破山器造型72连同器架造型73,通过器架造型73侧面的八角连接柱901与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此时为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上半身)右侧的八角连接孔902上而形成该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右手;将爆破车造型8上拆分出来的爆破枪造型83连同枪架造型82,通过枪架造型82侧面的八角连接柱901与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左侧的八角连接孔902上而形成该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的左手。通过上述的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即可组装变形成如图17所示的第三造型机器人组合体。
[0051] 另外,该实施例的警号指挥车造型3、云梯车造型4、救护车造型5、挖泥机造型6、破山机造型7和爆破车造型8通过拆卸和转动后相互拼装,还可以组合成第四造型机器人组合体。
[0052]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玩具组合总体为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其具体组装过程如下:
[0053] 如图18所示,该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身躯101是由运输机造型1的机尾造型13、V翼机造型9、警号指挥车造型3、爆破车造型8的车座造型81以及挖泥机造型6的挖铲造型63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的:将运输机造型1的机尾造型13拆卸下来,然后将其调整到其上的机器人头部造型131朝上且朝前的位置,使该机器人头部造型131作为该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头部,此时机尾造型13的后端朝向前方;接着将V翼机造型9底部的一对“Ⅰ”形扣件903与机尾造型13后端的一对“Ⅱ”形扣槽904相扣接;将警号指挥车3的车尾造型33相对中部造型32转动180°,从车尾造型33的方形孔906露出来,同时也使中部造型32的八角连接柱
901露出来,接着将该警号指挥车3以车尾造型朝前、露出来的方形孔906和八角连接柱901朝上的方向竖立起来,然后将运输机造型1的机尾造型13下端的方形柱905与该车尾造型33的方形孔906相插接;将爆破车造型8的车座造型81拆卸下来,然后将其前端朝下、底部朝前的方向竖立起来,接着将车座造型81后端的两个方形孔906与警号指挥车造型3的车尾造型
33后端面的两个方形柱905(此时处于朝下状态)相插接;最后,将从挖泥机造型6上拆卸下来的挖铲造型63以铲头朝下竖立起来,并将其上的一对“Ⅱ”形扣槽904与爆破车造型8的车座造型81底部的一对“Ⅰ”形扣件903(此时处于朝前状态)相扣接。通过如上连接,即可组装成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身躯部分101。
[0054] 如图19所示,该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肩甲部分102是由运输机造型1的机头造型11、机翼造型14以及发动机造型15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的:保持运输机造型1的机翼造型14与机头造型11相连接的状态,接着将两个机翼造型14略微向上转动翘起;接着将从运输机造型1上拆卸下来的两个发动机造型15,将其上的八角连接柱901插接到运输机造型
1的机翼造型14上的八角连接孔902中。通过如上连接,即可组装成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肩甲部分102。
[0055] 如图20所示,该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左手部分103是由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破山机造型7的破山器造型73、救护车造型5以及爆破车造型8的爆破枪83造型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的:将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拆卸下来,然后将其后端的八角连接柱
901的转动位处的八角连接孔902转到朝上的位置,接着保持前端朝前将其侧立起来;将破山机造型7的破山器造型73连通其上的连接件74一起从器架造型72上拆卸下来,然后将连接件74上的八角连接柱901插接到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转动朝上位置的八角连接孔
902(此时处于朝外侧状态)上,同时将破山器造型73的左右两半体相对转动打开;接着将救护车造型5的侧壳造型522向上转起至与顶壳造型521平齐,再将整个车壳造型52绕着其下端的八角连接柱901转动180°,同时将盖板523翻转到顶壳造型521前端且该盖板523自身转动180°,然后将车身造型51上的八角连接柱901转到朝向车底的方向,将整个救护车造型5以该八角连接柱901朝上的方向竖起,使该八角连接柱901与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侧面的八角连接孔902(此时处于朝下状态)相插接;最后将爆破枪造型83连同连接件84从爆破车造型83上拆卸下来,然后将连接件84上的八角连接柱901插接到救护车造型5的车身造型51侧面的八角连接孔902上。通过如上连接,即可组装成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左手部分
103。
[0056] 如图21所示,该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右手部分104是由运输机造型1的机身造型12、旋翼机造型2以及云梯车造型4的云梯造型42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的:首先将运输机造型1的机身造型12拆卸下来,然后将其上端五角星造型朝前、前端八角连接柱901朝内侧的方向侧立起来;接着将旋翼机造型2的转动板23向上转动到与机体造型21相垂直的位置,联动转动杆24同样相对转动板23向上转到与转动板23平行的位置,而旋翼造型22转动到与联动转动杆24垂直的状态,然后通过机体造型21下端的一对“Ⅰ”形扣件903与运输机造型1的机身造型12后端的一对“Ⅱ”形扣槽904(此时处于朝外侧状态)相扣接;最后将云梯车造型5的云梯造型52拆卸下来后,将其后端的八角连接柱901与运输机造型1的机身造型
12侧面的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通过如上连接,即可组装成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右手部分104。
[0057] 如图22所示,该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左脚部分105是由云梯车造型4的左半车体造型410、破山机造型7的左半座体造型710以及爆破车造型8的枪架造型82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的:首先将云梯车造型4的车体造型41的左半车体造型410拆卸下来,将转动件411转动到左半车体造型410的端部位置,同时将隐藏的方形柱905转出来;然后将破山机造型4的左半座体造型410拆卸下来,并将其两半部分转动成平行状态,使两半部分相互扣接的“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904露出来,并将露出来的“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904分别与云梯车造型4的左半车体造型410的外侧面的一个“Ⅱ”形扣槽904和“Ⅰ”形扣件903相扣接;接着将爆破车造型8的枪架造型82拆卸下来,然后将其上端的方形孔906与云梯车造型4的转动件411上的方形柱905相插接;最后将左半座体造型710上连接的机器人脚掌造型块
711拆下来后侧立起来,然后通过“T”形插槽所在的面上的“Ⅰ”形扣件903与爆破车造型8的枪架造型82侧面的“Ⅱ”形扣槽904相扣接。通过如上连接,即可组装成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左脚部分105。
[0058] 如图23所示,该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右脚部分106是由云梯车造型4的右半车体造型410、破山机造型7的右半座体造型710以及破山机造型7的器架造型72通过转动后相互拼装组合成的:首先将云梯车造型4的车体造型41的右半车体造型410拆卸下来,将转动件411转动到左半车体造型410的端部位置,同时将隐藏的方形柱905转出来;然后将破山机造型4的右半座体造型410拆卸下来,并将其两半部分转动成平行状态,使两半部分相互扣接的“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904露出来,并将露出来的“Ⅰ”形扣件903和“Ⅱ”形扣槽904分别与云梯车造型4的右半车体造型410的外侧面的一个“Ⅱ”形扣槽904和“Ⅰ”形扣件903相扣接;接着将破山机造型7的器架造型72拆卸下来,然后将其上端的方形孔905与云梯车造型4的转动件411上的方形柱905相插接;最后将右半车体造型710上连接的机器人脚掌造型块
711拆下来后侧立起来,然后通过“T”形插槽所在的面上的“Ⅰ”形扣件903与破山机造型7的器架造型72侧面的“Ⅱ”形扣槽904相扣接。通过如上连接,即可组装成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的右脚部分106。
[0059] 如图2所示,各部分各自组装好后,将肩甲部分102通过运输机造型1的机头造型11下端的八角连接孔902与身躯部分101的警号指挥车造型3的中部造型32上的八角连接柱901相插接,从而实现肩甲部分102可拆卸地插接在身躯部分101的上端;接着将左手部分
103通过挖泥机造型6的机架造型61底部的八角连接柱901(此时处于朝内侧状态)与身躯部分101的运输机造型1的机尾造型13左侧的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从而实现左手部分103可拆卸地插接在身躯部分101的左端;然后将右手部分104通过运输机造型1的机身造型12前端的八角连接柱901(此时处于朝内侧状态)与身躯部分101的运输机造型1的机尾造型13右侧的八角连接孔902相插接,从而实现右手部分104可拆卸地插接在身躯部分101的右端;再将左脚部分105通过云梯车造型4的左半车体造型410前端的方形孔906(此时处于朝上状态)与身躯部分101的爆破车造型8的车座造型81前端的左侧方形柱905(此时处于朝下状态)相插接,从而实现左脚部分105可拆卸地插接在身躯部分101的左下端;最后将右脚部分
106通过云梯车造型4的右半车体造型410前端的方形孔906(此时处于朝上状态)与身躯部分101的爆破车造型8的车座造型81前端的右侧方形柱905(此时处于朝下状态)相插接,从而实现右脚部分106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身躯部分101的右下端。通过如上连接,即可组装成完整的如图1所示的大型机器人组合体10。
[0060]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