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平板车 / 隧道逃生车

隧道逃生车

阅读:359发布:2021-12-08

专利汇可以提供隧道逃生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环境适应性强的隧道逃生车,包括若干节依次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逃生管道、设于逃生管道外侧的管道骨架;所述车厢上设有 车轮 装置,所述车轮装置包括分别设于管道骨架两侧的两个 支撑 架,每个所述支撑架上可旋转设有 转轴 ,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车轮机构,所述车轮机构设有车轮;本发明的管道骨架和 车顶 盖,可增加逃生管道的抗压强度,更加安全;通过车轮装置进行移动,不需要用到轨道,而且转动转轴可转动实现车厢的转弯或横移,对隧道不同地形的适应能 力 强; 悬挂装置 ,可缓冲塌方对车厢的冲击作用,减少逃生管道收到的冲击;车厢自身可通过车轮 电机 驱动,移动方便。,下面是隧道逃生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节依次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逃生管道、设于逃生管道外侧的管道骨架;所述车厢上设有车轮装置,所述车轮装置包括分别设于管道骨架两侧的两个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上可旋转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车轮机构,所述车轮机构设有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连接机构,所述柔性连接机构设于相邻两车厢之间,所述柔性连接机构包括设于一车厢端部的板、可上下转动设于另一车厢端部的活动板,所述耳板和活动板可相互左右转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上部设有车顶装置,所述车顶装置包括具有倒V形顶部的车顶盖,所述车顶盖的弯处均设有加强角,所述车顶盖的内侧间隔设有若干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下部抵在管道骨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装置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三曲柄、连杆,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车厢两侧的两个转轴上,第三曲柄的一端连接在转向电机的减速机输出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另一端端部铰接,连杆中部与第三曲柄的另一端端部铰接;所述转轴顶端可套设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牵引车厢移动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设于车厢上或隧道内;所述车轮装置包括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包括车轮机构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可上下滑动套在转轴上,所述支撑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推轴承,所述弹簧的一端顶住支撑轴、另一端顶在推力轴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车厢的两侧均设有插销装置,所述插销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车厢上的连接杆和固定在另一车厢的连接座,所述连接杆和连接座通过插销连接;相邻两车厢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环状布设在逃生管道的端部;所述车轮通过车轮电机驱动,所述车轮电机为轮毂电机或减速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装置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通管道、生存应急管道和线缆管道;所述管道骨架为由若干个的环状体和肋条构成笼状结构;所述车顶盖和管道骨架之间填充有吸能缓冲材料;第一节车厢的侧面设有用于存放工具、食物、药品工具箱;第一节车厢的逃生管道内有用于救援的小平车,所述小平板车包括3~6节板块依次连接而成,两相邻所述板块之间铰接或通过钢丝绳相接;所述逃生管道内腔的下部设有用于移动小平车的滚轮或导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上设有车厢升降装置,所述车厢升降装置为自动升降机构或手动升降机构;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设于转轴与车轮机构之间的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转轴上并滑动套设有两根导柱,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和两根导柱均固定在车轮机构上;所述手动升降机构包括设于车厢上方的横梁和与横梁螺纹连接的螺旋丝杆,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车轮装置的两支撑架上,所述螺旋丝杆的下端可旋转固定在车厢上,所述螺旋丝杆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
第一节所述车厢上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可检测第一节车厢前端距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并发出距离信息;
所述车轮通过车轮电机驱动,所述转轴通过转向电机驱动转向,所述车厢上设有为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供电的电路,所述电路上设有检相器,所述检相器可对电路进行相序检测或缺相检测并发出检相信息;
第一节所述车厢的车轮装置的转轴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车轮上设有增量式编码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可检测转轴的转动角度并发出角度信息,所述增量式编码器可检测车轮的位移大小并发出位移信息;
还包括,
指示灯、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连接距离传感器、车轮电机、转向电机、检相器、角度传感器、增量式编码器、指示灯;所述PLC控制器可接收距离信息并根据距离信息判断是否通过指示灯发出警报;所述PLC控制器可控制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的正反转;所述PLC控制器可接收检相信息并根据检相信息判断是否通过指示灯发出警报;所述PLC控制器可接收角度信息和位移信息,并根据角度信息控制第一节后面的车厢的转向电机的转向角度、根据位移信息控制车轮电机的转动量;
所述车厢上设有用于显示车厢号的显示器;
所述电路上设有漏电保护器。
还包括,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连接有监控器、PLC控制器和所有车厢的电路,所述总控制器可将距离信息、PLC控制器的判断信息在监控器上显示,所述总控制器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可控制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的正反转和转动量,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路开启或关闭的总开关、用于切断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电源的急停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逃生车,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车厢采用承插式结构连接,所述承插式结构包括一车厢的端部设有承口、另一车厢的端部设有与承口匹配的插口,所述承口与插口接;所述承口和插口的上部通过铰接件连接,所述承口和插口之间通过钢丝绳束缚,所述承口和插口之间通过螺栓锁紧,所述车厢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锲形防震吸能垫。

说明书全文

隧道逃生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安全逃生装置,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矿或隧道施工的隧道逃生车。

背景技术

[0002] 在煤矿采掘和隧道挖掘中容易发生隧道坍塌,如果没有事前先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坍塌,将给工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公告号CN201078241Y、申请号200720064316.2、名称为用于隧道施工中的逃生装置,其逃生通道为若干个金属管套接而成,其通过滑轮和轨道进行移动。金属管要达到承载塌方的能壁厚要厚,导致逃生通道重量很大;逃生通道通过轨道移动,安装时需要先架设轨道,增加工程量,而且安装速度较慢;
而且其逃生通道的金属管之间为刚性连接,无法进行转向和吸能作用,环境适应能力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环境适应性强的隧道逃生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隧道逃生车,包括若干节依次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逃生管道、设于逃生管道外侧的管道骨架;所述车厢上设有车轮装置,所述车轮装置包括分别设于管道骨架两侧的两个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上可旋转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车轮机构,所述车轮机构设有车轮。逃生管道外侧设有管道骨架,强度高、安全可靠,旋转转轴可转向车轮,实现车厢拐弯。
[0005] 优选的,还包括柔性连接机构,所述柔性连接机构设于相邻两车厢之间,所述柔性连接机构包括设于一车厢端部的板、可上下转动设于另一车厢端部的活动板,所述耳板和活动板可相互左右转动铰接。采用柔性连接机构,其具有两个自由度,当上方物体砸下来时,该机构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0006] 优选的,所述车厢的上部设有车顶装置,所述车顶装置包括具有倒V形顶部的车顶盖,所述车顶盖的弯处均设有加强角,所述车顶盖的内侧间隔设有若干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下部抵在管道骨架上。倒V形顶部的车顶盖可使塌方物向两侧排开减少车顶盖收到的冲击,车顶盖的弯角位置设有加强角钢可加强顶盖的刚性,加强肋板可将车顶盖收到的冲击力传递到管道骨架上,并由管道骨架传递到车轮装置上,可保证逃生管道的完整性;缓冲吸能材料可缓冲和吸附车顶盖收到的冲击。
[0007] 优选的,所述车轮装置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三曲柄、连杆,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车厢两侧的两个转轴上,第三曲柄的一端连接在转向电机的减速机输出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另一端端部铰接,连杆中部与第三曲柄的另一端端部铰接;所述转轴顶端可套设手柄。转向电机可通过三曲柄机构同时驱动车厢两侧的转轴转向车轮,当转向电机出故障时可在转轴顶端套入转向手柄,实现临时手工转向功能。
[0008]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牵引车厢移动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设于车厢上或隧道内;所述车轮装置包括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包括车轮机构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可上下滑动套在转轴上,所述支撑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推力轴承,所述弹簧的一端顶住支撑轴、另一端顶在推力轴承上。卷扬机设置在车厢上时,卷扬机的拉绳固定在隧道内的固定物后,启动卷扬机可拉动车厢移动,实现自牵引;卷扬机固定在隧道内时,卷扬机的拉绳固定在第一节或最后一节车厢上,启动卷扬机可拉动车厢移动,实现外力牵引;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弹簧伸缩使支撑轴能上下活动,提高车轮对地面的附着效果,而且悬挂装置可缓冲车厢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
[0009] 优选的,相邻两车厢的两侧均设有插销装置,所述插销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车厢上的连接杆和固定在另一车厢的连接座,所述连接杆和连接座通过插销连接;相邻两车厢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环状布设在逃生管道的端部;所述车轮通过车轮电机驱动,所述车轮电机为轮毂电机或减速电机。当逃生车停止运行后,相邻两车厢需用插销装置住,限制两车厢之间转向的自由度,从而防止塌方时来自侧向的力使车厢的节与节之间偏转过大角度;通过车轮电机可实现车厢的移动。
[0010] 优选的,所述车顶装置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通管道、生存应急管道和线缆管道;所述管道骨架为由若干个的环状体和肋条构成笼状结构;所述车顶盖和管道骨架之间填充有吸能缓冲材料;第一节车厢的侧面设有用于存放工具、食物、药品工具箱;第一节车厢的逃生管道内有用于救援的小平车,所述小平板车包括3~6节板块依次连接而成,两相邻所述板块之间铰接或通过钢丝绳相接;所述逃生管道内腔的下部设有用于移动小平车的滚轮或导轨。通道可为通风、通电、通信提供通道;管道骨架可增加逃生管道的强度;工具箱可提供逃生工具、食品、药品等;小平车可通过多块板块组装,用于运送伤员。
[0011] 优选的,所述车厢上设有车厢升降装置,所述车厢升降装置为自动升降机构或手动升降机构;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设于转轴与车轮机构之间的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转轴上并滑动套设有两根导柱,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和两根导柱均固定在车轮机构上;所述手动升降机构包括设于车厢上方的横梁和与横梁螺纹连接的螺旋丝杆,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车轮装置的两支撑架上,所述螺旋丝杆的下端可旋转固定在车厢上,所述螺旋丝杆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车厢升降装置可在车厢停止移动后降低车厢高度,减少塌方时车厢受到较大的弯矩。
[0012] 优选的,第一节所述车厢上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可检测第一节车厢前端距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并发出距离信息;所述车轮通过车轮电机驱动,所述转轴通过转向电机驱动转向,所述车厢上设有为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供电的电路,所述电路上设有检相器,所述检相器可对电路进行相序检测或缺相检测并发出检相信息;
第一节所述车厢的车轮装置的转轴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车轮上设有增量式编码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可检测转轴的转动角度并发出角度信息,所述增量式编码器可检测车轮的位移大小并发出位移信息;
还包括,指示灯、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连接距离传感器、车轮电机、转向电机、检相器、角度传感器、增量式编码器、指示灯;所述PLC控制器可接收距离信息并根据距离信息判断是否通过指示灯发出警报;所述PLC控制器可控制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的正反转;
所述PLC控制器可接收检相信息并根据检相信息判断是否通过指示灯发出警报;所述PLC控制器可接收角度信息和位移信息,并根据角度信息控制第一节后面的车厢的转向电机的转向角度、根据位移信息控制车轮电机的转动量;
所述车厢上设有用于显示车厢号的显示器;
所述电路上设有漏电保护器。
[0013] 还包括,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连接有监控器、PLC控制器和所有车厢的电路,所述总控制器可将距离信息、PLC控制器的判断信息在监控器上显示,所述总控制器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可控制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的正反转和转动量,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路开启或关闭的总开关、用于切断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电源的急停按钮。可手动控制第一节车厢的转向,PLC控制器记录角度信息和位移信息,并根据记录的信息控制后面的车厢的转动角度和位移量实现后面车厢的自动转弯;当隧道发生意外情况时,可能引起电路发生故障产生漏电到车厢上,此时,漏电保护器进行自动跳闸;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为三相交流电进行控制,通过三相交流电的相序直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如果相序不正常的话,要前进时,它后退;要后退时,它前进,就容易出事故;通过检相器可让PLC控制器判断检测的相序是否正确,如果相序不正常,启动警报。
[0014] 优选的,两相邻所述车厢采用承插式结构连接,所述承插式结构包括一车厢的端部设有承口、另一车厢的端部设有与承口匹配的插口,所述承口与插口接;所述承口和插口的上部通过铰接件连接,所述承口和插口之间通过钢丝绳束缚,所述承口和插口之间通过锁紧螺栓锁紧,所述车厢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锲形防震吸能垫。承插式结构使车厢的节与节之间的安装更简便,安装时允许节与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高低位置差及左右位置差,路面工况适应性更强;逃生车停止运行后,将锲形防震吸能垫塞在车厢底下,防止塌方时逃生管道产生较大弯矩,并可吸收一定冲击能量
[0015]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管道骨架和车顶盖,可增加逃生管道的抗压强度,更加安全;通过车轮装置进行移动,不需要用到轨道,而且转动转轴可转动实现车厢的转弯或横移,对隧道不同地形的适应能力强;悬挂装置,可缓冲塌方对车厢的冲击作用,减少逃生管道收到的冲击;车厢自身可通过车轮电机驱动,移动方便。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车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柔性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小平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小平车在逃生管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 PLC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自动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带有卷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手动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带有卷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承插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4榫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7]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逃生管道1;承口11;插口12;管道骨架2;环状体21;肋条22;车轮装置3;支撑架31;
转轴32;悬挂装置33;支撑轴331;弹簧332;推力轴承333;车轮机构34,车轮341;车轮架
342;减速电机343;链条344;轮毂电机345;转向机构35;第一曲柄351;连杆352;第二曲柄353;第三曲柄354;转向电机355;手动升降机构36;手柄361;螺旋丝杆362;横梁363;
自动升降机构37;油缸371;导柱372;柔性连接机构4;耳板41;螺栓42;活动板43;钢丝绳44;插销装置45;插销451;连接座452;连接杆453;铰接件46;锁紧螺栓47;车顶装置
5;加强角钢51;缓冲吸能材料52;车顶盖53;加强肋板54;通道6;通风管道61;生存应急管道62;电缆管道63;工具箱71;楔形防震吸能垫72;卷扬机73;小平车74;卷扬机75;滚轮76;PLC控制器81;显示器82;指示灯83;检相器84;距离传感器85;角度传感器86;增量式编码器8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9] 实施例1:如图1-8所示,本发明的隧道逃生车,包括十一节依次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逃生管道1、设于逃生管道1外侧的管道骨架2;所述车厢上设有车轮装置3,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分别设于管道骨架2两侧的两个支撑架31,每个所述支撑架31上可旋转设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的下端设有车轮机构34,所述车轮机构34设有车轮341,转动转轴32可转向车轮341;还包括柔性连接机构4,所述柔性连接机构4设于相邻两车厢之间,所述柔性连接机构4包括设于一车厢端部的耳板41、可上下转动设于另一车厢端部的活动板43,所述耳板
41和活动板43可相互左右转动铰接,铰接轴为螺栓42;
所述车厢的上部设有车顶装置5,所述车顶装置5包括具有倒V形顶部的车顶盖53,所述车顶盖53的弯角处均设有加强角钢51,所述车顶盖53的内侧间隔设有若干块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下部抵在管道骨架2上;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转向机构35,所述转向机构
35包括转向电机、第一曲柄351、第二曲柄353、第三曲柄354、连杆352,所述第一曲柄351和第二曲柄35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车厢两侧的两个转轴32上,第三曲柄354的一端连接在转向电机355的减速机输出轴,所述连杆3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曲柄351和第二曲柄353的另一端端部铰接,连杆352中部与第三曲柄354的另一端端部铰接;所述转轴32顶端可套设手柄;
相邻两车厢的两侧均设有插销装置45,所述插销装置45包括铰接在一车厢上的连接杆453和固定在另一车厢的连接座452,所述连接杆453和连接座452通过插销451连接;
相邻两车厢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44,所述钢丝绳44交叉环状布设在逃生管道1的端部;所述车轮341通过车轮电机驱动,所述车轮电机为减速电机343,所述车轮机构34包括车轮架342,所述车轮341和减速电机343均固定在车轮架342上,所述减速电机343通过链条
344与车轮341的转轴连接;
所述车顶装置5内设有通道6,所述通道6包括通风管道61、生存应急管道62和线缆管道63;所述管道骨架2为由若干个的环状体21和肋条22构成笼状结构;所述车顶盖53和管道骨架2之间填充有吸能缓冲材料52;第一节车厢的侧面设有用于存放工具、食物、药品工具箱71;第一节车厢的逃生管道1内有用于救援的小平车74,所述小平板车74包括
3~6节板块依次连接而成,两相邻所述板块之间铰接或通过钢丝绳相接;所述逃生管道1内腔的下部设有用于移动小平车74的滚轮76,小平车74可放置滚轮76上在逃生管道1中移动;
第一节所述车厢上设有距离传感器85,所述距离传感器85可检测第一节车厢前端距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并发出距离信息;
所述车轮通过车轮电机驱动,所述转轴通过转向电机驱动转向,所述车厢上设有为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供电的电路,所述电路上设有检相器84,所述检相器84可对电路进行相序检测或缺相检测并发出检相信息;
第一节所述车厢的车轮装置3的转轴32上设有角度传感器86,所述车轮341上设有增量式编码器87,所述角度传感器86可检测转轴32的转动角度并发出角度信息,所述增量式编码器87可检测车轮341的位移大小并发出位移信息;
还包括,指示灯83、PLC控制器81,所述PLC控制器81连接距离传感器85、车轮电机、转向电机35、检相器84、角度传感器86、增量式编码器87、指示灯83;所述PLC控制器81可接收距离信息并根据距离信息判断是否通过指示灯83发出警报;所述PLC控制器81可控制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35的正反转;所述PLC控制器81可接收检相信息并根据检相信息判断是否通过指示灯83发出警报;所述PLC控制器81可接收角度信息和位移信息,并根据角度信息控制第一节后面的车厢的转向电机35的转向角度、根据位移信息控制车轮电机的转动量;所述车厢上设有用于显示车厢号的显示器82;所述电路上设有漏电保护器;
还包括,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连接有监控器、PLC控制器81和所有车厢的电路,所述总控制器可将距离信息、PLC控制器81的判断信息在监控器上显示,所述总控制器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可控制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35的正反转和转动量,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路开启或关闭的总开关、用于切断车轮电机和转向电机35电源的急停按钮。
[0020]实施例2:
如图1-6、9、10所示,本发明的隧道逃生车,包括十二节依次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逃生管道1、设于逃生管道1外侧的管道骨架2;所述车厢上设有车轮装置3,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分别设于管道骨架2两侧的两个支撑架31,每个所述支撑架31上可旋转设有转轴
32,所述转轴32的下端设有车轮机构34,所述车轮机构34设有车轮341,转动转轴32可转向车轮341;还包括柔性连接机构4,所述柔性连接机构4设于相邻两车厢之间,所述柔性连接机构4包括设于一车厢端部的耳板41、可上下转动设于另一车厢端部的活动板43,所述耳板41和活动板43可相互左右转动铰接,铰接轴为螺栓42;
所述车厢的上部设有车顶装置5,所述车顶装置5包括具有倒V形顶部的车顶盖53,所述车顶盖53的弯角处均设有加强角钢51,所述车顶盖53的内侧间隔设有若干块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下部抵在管道骨架2上;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转向机构35,所述转向机构
35包括转向电机、第一曲柄351、第二曲柄353、第三曲柄354、连杆352,所述第一曲柄351和第二曲柄35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车厢两侧的两个转轴32上,第三曲柄354的一端连接在转向电机355的减速机输出轴,所述连杆3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曲柄351和第二曲柄353的另一端端部铰接,连杆352中部与第三曲柄354的另一端端部铰接;所述转轴32顶端可套设手柄;
相邻两车厢的两侧均设有插销装置45,所述插销装置45包括铰接在一车厢上的连接杆453和固定在另一车厢的连接座452,所述连接杆453和连接座452通过插销451连接;
相邻两车厢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44,所述钢丝绳44交叉环状布设在逃生管道1的端部;所述车轮341通过车轮电机驱动,所述车轮电机为轮毂电机345;
所述车顶装置5内设有通道6,所述通道6包括通风管道61、生存应急管道62和线缆管道63;所述管道骨架2为由若干个的环状体21和肋条22构成笼状结构;所述车顶盖53和管道骨架2之间填充有吸能缓冲材料52;第一节车厢的侧面设有用于存放工具、食物、药品工具箱71;第一节车厢的逃生管道1内有用于救援的小平车74,所述小平板车74包括
3~6节板块依次连接而成,两相邻所述板块之间铰接或通过钢丝绳相接;
所述车厢上设有车厢升降装置,所述车厢升降装置为自动升降装置37;所述自动升降装置37包括设于转轴32与车轮机构34之间的升降油缸371,所述升降油缸371的缸体固定在转轴32上并滑动套设有两根导柱372,升降油缸371的活塞杆和两根导柱372均固定在车轮机构34上;升降油缸371的伸缩可带动车厢升降;
还包括用于牵引车厢移动的卷扬机75,所述卷扬机75设于车厢上,卷扬机75的拉绳固定在隧道内的固定物后,启动卷扬机可拉动车厢移动,实现自牵引;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悬挂装置33,所述悬挂装置33包括车轮机构34上设有支撑轴331,所述支撑轴331的上端可上下滑动套在转轴32上,所述支撑轴331上套设有弹簧332,所述支撑架32上设有推力轴承333,所述弹簧332的一端顶住支撑轴331、另一端顶在推力轴承333上。
[0021]实施例3: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的隧道逃生车,包括十二节依次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逃生管道1、设于逃生管道1外侧的管道骨架2;所述车厢上设有车轮装置3,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分别设于管道骨架2两侧的两个支撑架31,每个所述支撑架31上可旋转设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的下端设有车轮机构34,所述车轮机构34设有车轮341,转动转轴32可转向车轮341;
所述车厢上设有车厢升降装置,所述车厢升降装置为手动升降装置36,所述手动升降机构36包括设于车厢上方的横梁363和与横梁363螺纹连接的螺旋丝杆362,所述横梁36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车轮装置3的两支撑架31上,所述螺旋丝杆362的下端可旋转固定在车厢上,所述螺旋丝杆362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361;通过手柄361旋转螺旋丝杆362可升降车厢。
[0022]实施例4:
如图1-6、12-15所示,本发明的隧道逃生车,包括十二节依次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逃生管道1、设于逃生管道1外侧的管道骨架2;所述车厢上设有车轮装置3,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分别设于管道骨架2两侧的两个支撑架31,每个所述支撑架31上可旋转设有转轴
32,所述转轴32的下端设有车轮机构34,所述车轮机构34设有车轮341,转动转轴32可转向车轮341;还包括柔性连接机构4,所述柔性连接机构4设于相邻两车厢之间,所述柔性连接机构4包括设于一车厢端部的耳板41、可上下转动设于另一车厢端部的活动板43,所述耳板41和活动板43可相互左右转动铰接,铰接轴为螺栓42;
所述车厢的上部设有车顶装置5,所述车顶装置5包括具有倒V形顶部的车顶盖53,所述车顶盖53的弯角处均设有加强角钢51,所述车顶盖53的内侧间隔设有若干块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下部抵在管道骨架2上;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转向机构35,所述转向机构
35包括转向电机、第一曲柄351、第二曲柄353、第三曲柄354、连杆352,所述第一曲柄351和第二曲柄35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车厢两侧的两个转轴32上,第三曲柄354的一端连接在转向电机355的减速机输出轴,所述连杆3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曲柄351和第二曲柄353的另一端端部铰接,连杆352中部与第三曲柄354的另一端端部铰接;所述转轴32顶端可套设手柄;
相邻两车厢的两侧均设有插销装置45,所述插销装置45包括铰接在一车厢上的连接杆453和固定在另一车厢的连接座452,所述连接杆453和连接座452通过插销451连接;
相邻两车厢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44,所述钢丝绳44交叉环状布设在逃生管道1的端部;所述车轮341通过车轮电机驱动,所述车轮电机为轮毂电机345;
所述车顶装置5内设有通道6,所述通道6包括通风管道61、生存应急管道62和线缆管道63;所述管道骨架2为由若干个的环状体21和肋条22构成笼状结构;所述车顶盖53和管道骨架2之间填充有吸能缓冲材料52;第一节车厢的侧面设有用于存放工具、食物、药品工具箱71;第一节车厢的逃生管道1内有用于救援的小平车74,所述小平板车74包括
3~6节板块依次连接而成,两相邻所述板块之间铰接或通过钢丝绳相接;
所述车厢上设有车厢升降装置,所述车厢升降装置为自动升降装置37;所述自动升降装置37包括设于转轴32与车轮机构34之间的升降油缸371,所述升降油缸371的缸体固定在转轴32上并滑动套设有两根导柱372,升降油缸371的活塞杆和两根导柱372均固定在车轮机构34上;升降油缸371的伸缩可带动车厢升降;
还包括用于牵引车厢移动的卷扬机75,所述卷扬机75设于车厢上,卷扬机75的拉绳固定在隧道内的固定物后,启动卷扬机可拉动车厢移动,实现自牵引;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悬挂装置33,所述悬挂装置33包括车轮机构34上设有支撑轴331,所述支撑轴331的上端可上下滑动套在转轴32上,所述支撑轴331上套设有弹簧332,所述支撑架32上设有推力轴承333,所述弹簧332的一端顶住支撑轴331、另一端顶在推力轴承333上;
两相邻所述车厢采用承插式结构连接,所述承插式结构包括一车厢的端部设有承口
11、另一车厢的端部设有与承口11匹配的插口12,所述承口11与插口12榫接;所述承口
11和插口12的上部通过铰接件46连接,所述承口11和插口12之间通过钢丝绳44束缚,所述承口11和插口12之间通过锁紧螺栓47锁紧,所述车厢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锲形防震吸能垫72。
[0023]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全铝电动平板车 2020-05-11 141
双箱体轨道平板车 2020-05-13 916
电动式平板车 2020-05-11 86
可拆装式平板车 2020-05-11 45
透析液运送平板车 2020-05-13 369
平板车盘式制动桥 2020-05-13 668
一种可延展平板车 2020-05-13 299
一种自平衡电动平板车 2020-05-13 205
一种物流平板车 2020-05-12 910
减震的平板车 2020-05-12 46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