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大篷车和拖车 / 挂车 / 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

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

阅读:391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半 挂车 的甩箱运输方法,用 牵引车 拖带 半挂车 ,将利用半挂车上设置的 定位 装置和 锁 紧装置固定在半挂车上的载货 箱体 运输到目的地后,将载货箱体通过半挂车上设置的升降装置以及 支撑 机构卸下,然后,在该目的地,再通过支撑机构和半挂车的升降装置将另一个需运输的载货箱体安放到半挂车上,并利用半挂车上设置的定位装置和锁紧装置固定,将装完的新载货箱体运往另一个目的地。本发明由于甩挂的是载货箱体,极大的减少了成本投入,实现了先装后卸均衡作业,减轻了场地压 力 ;降低物流企业管理成本的同时更大幅度地减少了政府监督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了物流运输的安全性,推动交通物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下面是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牵引车拖带半挂车,将利用半挂车上设置的定位装置和紧装置固定在半挂车上的载货箱体运输到目的地后,将载货箱体通过半挂车上设置的升降装置以及支撑机构卸下,然后,在该目的地,再通过支撑机构和半挂车的升降装置将另一个需运输的载货箱体安放到半挂车上,并利用半挂车上设置的定位装置和锁紧装置固定,将装完的新载货箱体运往另一个目的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挂车由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下的车轮组成,其中车架内设置有通过气囊控制升降的举升臂;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车架上的定位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臂设置两组,位于车架两端的车轮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和锁紧装置设置六个,呈长方形排列在车架的前、中、后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由脊骨管状梁,位于脊骨管状梁两端,将脊骨管状梁、边梁连成一体的变截面贯通横梁,一端与脊骨管状梁咬合连接并设置在脊骨管状梁两侧的若干根变截面横梁及用于将位于脊骨管状梁两侧的若干根变截面横梁另一端连接的边梁共同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至少由四根可伸缩或折叠的支撑腿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载货箱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采用集装箱旋锁、集装箱件的标准件设置,通过半挂车上设置的集装箱旋锁与载货箱体上设置的集装箱角件实现任意互换连接;所述载货箱体不论外观形式及功用有多大差异,其底部结构完全一致,采用标准的通用型底架,均带有符合规定尺寸的集装箱角件。

说明书全文

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属于物流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甩挂运输是指半挂汽车、列车按照预定的运行计划,在货物装卸作业点甩下所拖的挂车,再换上其它挂车继续运行的运输组织方式。甩挂运输相对于传统的定挂运输具有六大优势:(一)降低物流成本。(二)提高运输效率。(三)提高集约化程度。(四)提高技术平。(五)实现节能减排。(六)发展现代物流。
[0003] 但在我国,甩挂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在国内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推广,主要是受到政策制度、基础设施、企业经营规模、社会诚信水平低等方面的制约等。如: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两制约”。首先是法规制度的制约,美、德、日以及我国香港地区,普遍将挂车排除在“机动车”范畴之外,而将其纳入“被牵引车”,作为特殊车辆进行管理,因此,甩挂运输车辆的交强险缴纳和理赔主体被定位在牵引车,而挂车则无需单独投保交强险,且挂车的牌证管理、安检、报废等要求也不同于机动车,相对而言较为简化。但我国目前的车辆管理制度基本上建立在传统单体车的基础上,按照现行法规制度,挂车被纳入“机动车”范畴,需要单独缴纳交强险、商业险等保险费用,对挂车的使用年限,中国目前还尚无单独规定,与牵引车同样,按照10年计算。甩挂运输需要采用一拖多挂的组织形式,挂车轮流上路,挂车的总行驶时间和里程远远少于牵引车,使用寿命也比牵引车长很多。另外,在中国,牵引车拖带挂车运营需要办理的证件多且繁琐。因甩挂运输技术标准未健全,车主还常因"超限"受罚,这些都成为甩挂运输快速发展的瓶颈
[0004] 甩挂运输要“甩”起来,需要运输企业之间能够联营合作,实现运输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同时还需要拥有较为完善的挂车租赁经营市场,以实现企业之间的挂车互换和共享。甩挂运输对信息化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国道路货运业的信息化已得到较大发展,但距离全面甩挂运输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整个道路货运行业尚未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没有得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整个行业中的应用水平较低;推行甩挂运输势必要涉及到运输企业之间的合作,即甲运输企业的牵引车拖乙运输企业的挂车,而乙运输企业的牵引车拖丙运输企业的挂车,实际情况可能比这更加复杂。道路货运市场中小企业居多,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这些可能会造成挂车以及货物丢失的情况,也影响企业间的财务结算,进而影响了各企业之间的合作。
[0005] 甩箱运输是相对于甩挂运输而言的一种运输方式。“甩箱运输”货车会拖挂一节车厢(也有拖挂两节及以上的),这些货车将随车携带的货箱甩留(卸交)在目的地后,再装上其他货箱返回原地或驶向新的目的地。但现有的甩箱运输存在以下劣势:第一、货物的尺寸及密度受到限制:目前欧洲流行“交换箱体”基本都为封闭式箱体,且箱体长度尺寸通常为6~9.5米;载荷基本在20吨/箱以下。这样就限定了箱体的容积和满载质量;同时也限定了所承运的货物的体积不能超出车厢、密度及装卸方式只能都是后装卸。第二、运输车型及运行条件受到制约:所有承运“交换箱体”基本都为底盘车或全挂车,为接驳“交换箱体”升降箱体的需要,都必须配备空气悬挂(底盘可升降)和升降装置(一般为气囊),造价都较高;且其车架本身高度就在1.2米左右,这样再“背负”上“交换箱体”后,整体重心较高,行驶速度及路况就要受到限制;这样又制约着“交换箱体”的外廓尺寸及容积。第三、配套的装卸设备设施要求高:由于“交换箱体”的结构所限,对所承运的货物的装卸方式基本为机械化作业,前期设备投入较大。第四、运输距离受到限制:由于“交换箱体”的结构及载荷能力所限,该种模式只适用于城际间的中短途物流,不适合省际间的长途运输。

发明内容

[0006]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流设备的,适宜长途运输的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该方法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设计合理,贴合中国物流现实情况及长远发展需求;在提升物流运输的安全性、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为物流智能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促进物流智能化管理的快速实施,提升物流智能化管理的水平;适合各种货物的运输需要,极大地降低物流设备设施的投入,减少管理项目和环节,降低管理难度,提升了车辆标准化、连接标准化、运输标准化、管控标准化的程度。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用牵引车拖带半挂车,将利用半挂车上设置的定位装置和紧装置固定在半挂车上的载货箱体运输到目的地后,将载货箱体通过半挂车上设置的升降装置以及支撑机构卸下,然后,在该目的地,再通过支撑机构和半挂车的升降装置将另一个需运输的载货箱体安放到半挂车上,并利用半挂车上设置的定位装置和锁紧装置固定,装完的新载货箱体运往另一个目的地。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半挂车由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下的车轮组成,其中车架内设置有通过气囊控制升降的举升臂;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车架上的定位杆。
[0009] 更进一步的,所述举升臂设置两组,位于车架两端的车轮上方。
[0010]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和锁紧装置设置六个,呈长方形排列在车架的前、中、后位置上。
[0011]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由脊骨管状梁,位于脊骨管状梁两端,将脊骨管状梁、边梁连成一体的变截面贯通横梁,一端与脊骨管状梁咬合连接并设置在脊骨管状梁两侧的若干根变截面横梁及用于将位于脊骨管状梁两侧的若干根变截面横梁另一端连接的边梁共同组成。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至少由四根可伸缩或折叠的支撑腿组成。
[0013]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载货箱体上。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采用集装箱旋锁、集装箱件的标准件设置,通过半挂车上设置的集装箱旋锁与载货箱体上设置的集装箱角件实现任意互换连接;所述载货箱体不论外观形式及功用有多大差异,其底部结构完全一致,采用标准的通用型底架,均带有符合规定尺寸的集装箱角件。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由于甩挂的是载货箱体而非半挂车,运输模式为一拖一,相对于甩挂运输而言,极大的减少了设备设施投入,实现了“先装后卸”均衡作业,且载货箱体可以充作临时仓库,减轻了场地压力;由于不存在与现行法律法规有任何冲突的可能,极大地减少了重复性审验和检查,在降低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的同时更大幅度地减少了政府执法监察监督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了物流运输的安全性,改善了社会交通安全环境;能促进改善“多小散弱”的行业困境,推动交通物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由于甩箱运输的网络化布点需求,也将促进物流配送中心和港站枢纽等物流节点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物流节点体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一种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方法,用牵引车拖带半挂车,将利用半挂车上设置的定位装置和锁紧装置固定在半挂车上的载货箱体运输到目的地后,将载货箱体通过半挂车上设置的升降装置以及支撑机构卸下,然后,在该目的地,再通过支撑机构和半挂车的升降装置将另一个需运输的载货箱体安放到半挂车上,并利用半挂车上设置的定位装置和锁紧装置固定,装完的新载货箱体运往另一个目的地。
[0017] 所述半挂车由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下的车轮组成,其中车架内设置有通过气囊控制升降的举升臂;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车架上的定位杆。
[0018] 所述举升臂设置两组,位于车架两端的车轮上方。
[0019] 所述定位装置和锁紧装置设置六个,呈长方形排列在车架的前、中、后位置上。
[0020] 所述车架由脊骨管状梁,位于脊骨管状梁两端,将脊骨管状梁、边梁连成一体的变截面贯通横梁,一端与脊骨管状梁咬合连接并设置在脊骨管状梁两侧的若干根变截面横梁及用于将位于脊骨管状梁两侧的若干根变截面横梁另一端连接的边梁共同组成。
[0021] 所述支撑机构至少由四根可伸缩或折叠的支撑腿组成。
[0022] 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载货箱体上。
[0023] 所述锁紧装置采用集装箱旋锁、集装箱角件的标准件设置,通过半挂车上设置的集装箱旋锁与载货箱体上设置的集装箱角件实现任意互换连接;所述载货箱体不论外观形式及功用有多大差异,其底部结构完全一致,采用标准的通用型底架,均带有符合规定尺寸的集装箱角件。
[0024] 所述半挂车其上固定有气囊举升装置和固定集装箱的旋锁;不仅可以将满载的箱体轻松而稳固的实现升降和装卸,而且可以与箱体实现准确而牢固的连接和锁定。通过集装箱旋锁、集装箱角件实现半挂车与不同载货箱体的百分之百任意互换。
[0025] 载货箱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各具特色的,其外观形状更是形态各异,功能五花八门。从外形上可以分为罐式、密封箱式、开顶箱式、框架式、桁架式、仓栏式、栏板式、侧帘布式、侧翼开启式、侧翼升降式等形式;从功能上分为:危化品类的罐式;鲜活食品、花卉及医药类的保温箱式、冷藏箱式;零担包裹、日用百货类的密封箱式;成品烟草类的特种密封箱式,饮料类的侧帘布式;五金配件、工具类的侧翼开启式、侧翼升降式等等。箱体上的集装箱角件不论载货箱体外观形式及功用有多大差异,所有箱体的底部结构是完全一致的,一律是标准的通用型底架,均带有符合规定尺寸的集装箱角件。载货箱体带有四条可折叠的“支腿”,使得箱体在半挂车上装卸或独立放在均非常简单。
[0026]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半挂甩箱”运输模式,解决现有“甩挂运输”中前期投入大,挂车管控及使用维修成本高并受到制度法规的制约、设备设施落后的制约和“甩箱运输”中的只适用于中短途和货物种类适应性差等问题。
[0027] 半挂车的甩箱运输是长中短途均适用的货运模式,其模式概括而言就是用牵引车拖带满载的箱体到达目的地后,将箱体通过本发明公开的半挂车的升降装置卸下,然后,在该目的地,再通过半挂车的升降装置连接并固定上一个已经装完货物的新的箱体运往另一个目的地。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是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物流行业现状,运用标准化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将半挂车与载货箱体通过集装箱角件和旋锁相连接并固定而实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半挂甩箱”物流模式。这种物流模式兼具“甩挂运输”和“甩箱运输”两者的优势,同时又有效规避了两种模式的不足和缺陷。更符合现代物流的需要和中国特色,是中国物流业有序而健康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0028] 相比甩挂运输,首先是具备了甩挂运输的一切优点;同时,规避了甩挂运输中必须购置足够甩挂所用的半挂车的需求,相应的也就省略了半挂车的一切相关费用(半挂车购置费、购置附加费、上牌费、年审费、交强险、商业险等保险费用,以及半挂车本身必须的维修费、养护费等);自然规避了由于甩挂半挂车所带来的一切法律法规及各级权力执法机构的监督检查甚至名目繁多的“管理”的险。甩挂运输牵引车经常需要更换不同的半挂车,而半挂车的功能及其稳定性制动性能是否良好、轮胎气压是否正常、电气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与牵引车挂接后的匹配效果)以及上路运行后与牵引车的协调性、稳定性均是未知且不确定的,这必然就增加了安全隐患。而本发明由于使用固定的牵引车和专用半挂车来甩箱运输,实际上是在甩货物,在实际运行当中其一切隐患均在可控的范围内,也就根本就不存在甩挂运输的这些弊端。
[0029] 相比甩箱运输,首先是具备了甩箱运输的一切优点;同时,本申请采用了公开的结构和方法,与甩箱运输中专用的底盘车(加装空气悬挂且底盘可升降)相比,承载能力(载荷能力超出一倍,满载总质量可达40吨)及结构尺寸均远大于甩箱运输车,使得本发明能够适应范围更广,长中短途均可,投入小,产出高,物流成本更低,运输效率自然高出甩箱运输。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极大的减少了设备设施投入,节省了设备设施的一切相关费用,相对于甩挂运输而言,本发明由于甩挂的是作为货物的交换箱体而非半挂车,运输模式为一拖一(一辆牵引车配一辆专用半挂车),而非甩挂运输的一拖N(一辆牵引车配N辆半挂车),节省了半挂车的购置费用;没有了多余的半挂车,相应的也就没有了多余的半挂车的一切相关费用:半挂车购置费、购置附加费、上牌费、年审费、交强险、商业险等保险费用,以及多余的半挂车本身必须的维修费、养护费等;相对于甩箱运输而言,本发明并不需要购置专用的底盘车,节省了底盘车的购置费用及一切相关费用。
[0031] 2、规避了法律法规及执法机构行政管理的制约和风险,在降低了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更大幅度地降低了政府管控的成本。本发明由于甩挂的是作为货物的交换箱体而非半挂车,只对作为运输主体的牵引车及其牵引的半挂车每年进行一次综合审验和检查即可,不存在与现行法律法规及执法机构行政管理有任何冲突的可能。节省了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由于极大地减少了法律法规规定的重复性的综合审验和检查,自然也就更大幅度地减少了政府执法监察监督的人力物力投入。
[0032] 3、提升了物流运输的安全性,改善了社会交通安全环境。本发明由于甩挂的是作为货物的交换箱体而非半挂车,每次上路行驶的都是与牵引车匹配优良且保养在最佳状态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