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制动系统 / 刹车 / 摩擦制动 / 盘式制动器 / 制动盘 / 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

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

阅读:639发布:2023-02-25

专利汇可以提供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是在具有可切换的两个 制动 部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中,能尽量抑制异物向制动旋钮内部的侵入。制动机构具备第1制动部、第2制动部和切换机构。第1制动部具有:第1制动旋钮,不能前后移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的外周面上;第1推压部件, 螺纹 接合在筒状部内周面上;和第1被推压部,受第1推压部件推压;该第1制动部对卷筒轴进行制动。第2制动部具有:第2制动旋钮,不能前后移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的外周面上;第2推压部件,螺纹接合在筒状部的外周面上;和第2被推压部,受第2推压部件推压;该第2制动部在第1制动部前方制动卷筒轴。切换机构将第1制动部切换到能制动状态和不能制动状态。,下面是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配置在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 主体的后部,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1制动部,对在前部安装有卷筒的卷筒轴进行制动;
第2制动部,在上述第1制动部的前方对上述卷筒轴进行制动;
和切换机构,将上述第1制动部切换为能制动状态和不能制动状 态;
上述第1制动部具有:
第1制动旋钮,不能前后移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设于上述绕线 轮主体后部的筒状部的外周面上;
第1推压部件,能与上述第1制动旋钮一体旋转且前后移动自如 地安装在上述筒状部的内周面上,螺纹接合在上述筒状部的内周面 上;
和第1被推压部,受上述第1推压部件推压;
上述第2制动部具有:
第2制动旋钮,在上述第1制动旋钮的前方、不能前后移动且旋 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
第2推压部件,能与上述第2制动旋钮一体旋转且前后移动自如 地安装在上述筒状部的比上述第1制动旋钮靠前方的外周面上,螺纹 接合在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
和第2被推压部,受上述第2推压部件推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推压部件将上述第1被推压部朝向上述切换机构推压;
上述第2推压部件将上述第2被推压部朝向上述绕线轮主体推 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第2制动部以比上述第1制动部的制动弱的最大制动力对 上述卷筒轴进行制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
上述切换机构具有:
筒状的切换部件,向第1位置和比上述第1位置靠前方的第2位 置前后移动自如且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卷筒轴上;
带凸缘的筒状的第1卡止部件,在上述切换部件处于第1位置时 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在上述切换部件上,并且在向前方的移动受到 限制的状态下安装在上述筒状部上;
筒状的第2卡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第1卡止部件的前方,在前述 切换部件位于第2位置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在上述切换部件上, 并且在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下安装在上述筒状部上;
和切换杆,绕与上述卷筒轴交错的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绕线 轮主体上,使上述切换部件在上述第1位置与上述第2位置之间前后 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被推压部具有:
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第1卡止部件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一 个第1制动盘;和与上述第1制动盘并排地、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 第1卡止部件的外周面上且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止在上述筒状部上的 至少一个第2制动盘;
上述第2被推压部具有:
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第2卡止部件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一 个第3制动盘;
和与上述第3制动盘并排地、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第2卡止部 件的外周面上且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止在上述筒状部上的至少一个第 4制动盘。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
上述第1制动旋钮具有:
带凸缘的圆筒状的第1旋钮部件,旋转自如且不能轴向移动地安 装在上述筒状部上;
和有底筒状的第2旋钮部件,螺纹固定在上述第1旋钮部件上, 以便将上述筒状部的后端部堵住;
上述第1推压部件能一体旋转且轴向移动自如地连结在上述第2 旋钮部件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配置在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 主体后部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旋压式绕线轮上,出于防止钓线的切断等的目的,安装有对卷 筒的钓线释放方向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在这样的制动装置 中,已知有在绕线轮主体的后部具有强弱两个制动部、并能够对其切 换的制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以往的制动装置具备设在绕线轮主体后部的第1制动部、配置在 第1制动部前方的第2制动部、和将第1制动部切换到能制动状态与 不能制动状态的切换机构。第1制动部用于在鱼钩在钓钩上时,以较 强的制动制动卷筒,以使得钓线不会断开。第2制动部例如用来在 钓钩上挂着沙丁鱼等活饵并使其游动时,以较弱的力制动卷筒,使得 仅靠活饵的游动不会使钓线释放很多。
第1制动部具有螺纹接合在形成于绕线轮主体后部的筒状部上的 有底筒状的第1制动旋钮、通过螺纹部件以能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在 第1制动旋钮上的推压部件、和受推压部件推压的多个第1被推压部。 第2制动部具有在第1制动旋钮的前方螺纹接合到筒状部上的筒状的 第2制动旋钮、和受第2制动旋钮推压的多个第2被推压部。
切换机构具有:以不能旋转且能沿轴向移动到第1位置与比第1 位置靠前方的第2位置的方式安装在卷筒轴上的切换部件、卡合在切 换部件上的第1及第2卡止部件、以及使切换部件移动到第1位置和 第2位置的切换杆。第1卡止部件在外周上配置有第1被推压部,在 处于第1位置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在切换部件上。第2卡止部 件在外周上配置有第2被推压部,始终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在切换 部件上。
在这样构成的旋压式绕线轮中,如果通过切换杆使切换部件移动 到第1位置,则第1制动部动作而得到较强的制动力。此外,如果通 过切换杆使切换部件移动到前方的第2位置,则第1制动部成为不能 制动的状态,仅第2制动部动作而得到较弱的制动力。第1制动部的 制动力通过第1制动旋钮调节。例如,如果将第1制动旋钮向螺纹紧 固的方向旋转,则第1制动旋钮及第1推压部件前进而逐渐强力地推 压第1被推压部,第1制动部的制动力变强。如果反向旋转则第1制 动旋钮及第1推压部件后退、制动力变弱。同样,例如,如果将第2 制动旋钮向螺纹紧固的方向旋转,则第2制动旋钮前进而逐渐强力地 推压第2被推压部,第2制动部的制动力变强。如果反向旋转则第2 制动旋钮后退、制动力变弱。
【专利文献1】实公平8-10284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构成中,如果为了调节制动力而转动操作第1制动 旋钮及第2制动旋钮,则由于任一个制动旋钮都螺纹接合在筒状部的 外周面上,所以它们会前后地移动。因此,有时在第1制动旋钮和其 前方的第2制动旋钮之间、以及第2制动旋钮和绕线轮主体的后部之 间会产生间隙。如果产生这样的间隙,则可能污物或钓饵残渣等异物 会侵入到间隙中、进而侵入到制动旋钮的内部,第1及第2制动旋钮 变得难以旋转,而导致难以操作第1及第2制动旋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具有可切换的两个制动部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 动装置中、能够尽量地抑制异物向制动旋钮内部的侵入。
有关技术方案1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是配置在旋压式绕 线轮的绕线轮主体后部的制动装置,包括:第1制动部、第2制动部、 和切换机构。第1制动部具有:第1制动旋钮,不能前后移动且旋转 自如地安装在设于绕线轮主体后部的筒状部的外周面上;第1推压部 件,能与第1制动旋钮一体旋转且前后移动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的内 周面上,螺纹接合在筒状部的内周面上;和第1被推压部,受第1推 压部件推压;该第1制动部对在前部安装有卷筒的卷筒轴进行制动。 第2制动部具有:第2制动旋钮,在第1制动旋钮的前方,不能前后 移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的外周面上;第2推压部件,能与第2 制动旋钮一体旋转且前后移动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的比第1制动旋钮 靠前方的外周面上,螺纹接合在筒状部的外周面上;第2被推压部, 受第2推压部件推压;该第2制动部在第1制动部前方对卷筒轴进行 制动。切换机构将第1制动部切换到能制动状态和不能制动状态。
根据该制动装置,在调节第1制动部的制动力时,将第1制动旋 钮向某一个方向旋转。如果旋转第1制动旋钮,则螺纹接合在筒状部 内周面上的第1推压部件向前后某一方向移动而使对第1被推压部作 用的推压力变化,能够调节制动力。此外,在调节第2制动部的制动 力时,将第2制动旋钮向某一个方向旋转。如果旋转第2制动旋钮, 则螺纹接合在筒状部外周面上的第2推压部件向前后某一方向移动而 使对第2被推压部作用的推压力变化,能够调节制动力。这里,第1 制动旋钮及第2制动旋钮都是不能前后移动地安装在筒状部上。因此, 不论将哪个制动旋钮旋转,制动旋钮都不前后移动而只是旋转。因而, 通过尽量减小两制动旋钮的间隙及第2制动旋钮与绕线轮主体间的间 隙,能够尽量抑制异物向两制动旋钮内部的侵入。
技术方案2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 的装置中,第1推压部件将第1被推压部朝向切换机构推压;第2推 压部件将第2被推压部朝向绕线轮主体推压。在此情况下,如果第1 推压部件朝向切换机构移动,则第1制动部的制动力变大,如果第2 推压部件朝向绕线轮主体移动,则第2制动部的制动力变大。这里, 由于不是朝向绕线轮主体而是朝向切换机构推压,所以能够使绕线轮 主体的构造简单化。
技术方案3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 所述的装置中,第2制动部以比第1制动部的制动力弱的最大制动力 对卷筒轴进行制动。在此情况下,由于最大制动力较强且大多较频繁 地调节的第1制动部配置在容易操作的后方,所以在进行钓鱼时能够 简单地调节制动力。
技术方案4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3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中,切换机构具有:筒状的切换部件,向第1位 置和比第1位置靠前方的第2位置前后移动自如且以不能旋转的方式 安装在卷筒轴上;带凸缘的筒状的第1卡止部件,在切换部件处于第1 位置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在切换部件上,并且在向前方的移动受 到限制的状态下安装在筒状部上;筒状的第2卡止部件,配置在第1 卡止部件的前方,在切换部件位于第2位置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 在切换部件上,并且在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下安装在筒状部 上;切换杆,绕与卷筒轴交错的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绕线轮主体上, 使切换部件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在此情况下,仅通 过借助切换杆使切换部件前后移动到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任一个位 置,就能够切换制动力。
技术方案5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 的装置中,第1被推压部具有: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1卡止部 件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一个第1制动盘;和与第1制动盘并排地、旋转 自如地安装在第1卡止部件的外周面上且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止在筒 状部上的至少一个第2制动盘;第2被推压部具有:以不能旋转的方 式安装在第2卡止部件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一个第3制动盘;和与第3 制动盘并排地、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第1卡止部件的外周面上且以不能 旋转的方式卡止在筒状部上的至少一个第4制动盘。在此情况下,各 被推压部由相对于绕线轮主体(筒状部)不能旋转的第2及第4制动 盘、和经由某一个卡止部件及切换部件相对于卷筒轴不能旋转的第1 及第3制动盘的各两种制动盘制动,所以制动力变强,并且能够细微 调节制动力。
技术方案6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5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中,第1制动旋钮具有:带凸缘的圆筒状的第1 旋钮部件,旋转自如且不能轴向移动地安装在筒状部上;有底筒状的 第2旋钮部件,螺纹固定在第1旋钮部件上,以便将筒状部的后端部 堵住;第1推压部件能一体旋转且轴向移动自如地连结在第2旋钮部 件上。在此情况下,由于将第1制动旋钮分割为两个部件,所以能够 实现易于将旋转自如且不能轴向移动的部分(第1旋钮部件)与推压 推压部件的部分(第2旋钮部件)组装到筒状部上的简单结构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第1及第2制动旋钮都是不能前后移动地安装在筒 状部上。因此,不论将哪个制动旋钮旋转,制动旋钮都不前后移动而 只是旋转。因而,通过尽量减小两把手的间隙及第2制动旋钮与绕线 轮主体之间的间隙,能够尽量抑制异物向制动旋钮内部的侵入。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剖视图。
图2是其分解立体局部图。
图3是绕线轮后部的剖视放大图。
图4是切换部件处于第1位置时的制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切换部件处于第2位置时的制动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在图1中,采用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旋压式绕线轮具备手柄1、 旋转自如地支承手柄1的绕线轮主体2、转动体3和卷筒4。转动体3 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绕线轮主体2的前部。卷筒4是将钓线卷绕在外周 面上的部件,前后移动自如地配置在转动体3的前部。
绕线轮主体2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安装各种机构的绕线轮体 2a、和拆装自如地安装在绕线轮体2a上并能够在与绕线轮体2a之间 形成收纳各种机构的机构收纳空间的盖部件2b(参照图2)。
如图2所示,绕线轮体2a例如是合金等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 部件。在绕线轮体2a的后部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筒状部2d。在筒状部 2d上,如图2及图3所示,形成有贯通内外周面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 一对卡止槽2e,并且形成有用来安装后述挡圈39a~39c的多个环状槽 2f。此外,在筒状部2d的基端部,形成有以1/3圆左右的度沿前后 方向按适当的尺寸呈圆弧状切口的切口部2g。在切口部2g的周向中央 部形成有沿径向贯通内外周的卡止孔(未图示)。在切口部2g的外周 侧,安装有遮盖切口部2g的遮盖部件47。进而,在筒状部2d的基端 侧外周面上形成有阳螺纹部2h,在末端侧内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部 2i。此外,在绕线轮体2a上,通过螺纹件等适当的固定机构固定有向 盖部件2b侧弯曲地形成的金属板材制安装基座2k。安装基座2k遍及 上下地设置,并且中央部朝向后方延伸。盖部件2b如图2所示,例如 是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在盖部件2b上,在上部一体形成有沿前后 延伸的T字形的钓竿安装腿2c。
在机构收纳空间内,如图1所示,设有使转动体3与手柄1的旋 转联动地旋转的转动体驱动机构5、用来使卷筒4前后移动而均匀地卷 绕钓线的摆动机构6、和以强弱两种制动力将卷筒4制动的制动机构(本 发明的制动装置的一例)7。
转动体驱动机构5具有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手柄1的手柄轴 10、与手柄轴10一起旋转的由平面齿轮构成的主齿轮11、和啮合在主 齿轮11上的小齿轮12。主齿轮11具有手柄轴10以能一体旋转的方式 与其卡合的主齿轮轴11a、和设在主齿轮轴11a上的圆板状的平面齿轮 部11b。小齿轮12沿前后方向配置,内部以卷筒轴15能贯通的方式形 成为筒状。小齿轮12的前部12a贯通转动体3的中心部,通过螺母13 与转动体3固定。小齿轮12的轴向中间部与后端部分别经由轴承14a、 14b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绕线轮主体2上。
摆动机构6是用来使末端连结有卷筒4的卷筒轴15沿前后方向移 动而使卷筒4向同向移动的机构。卷筒轴15沿与手柄轴10交错的方 向配置。摆动机构6具有与小齿轮12联动地旋转的螺纹轴20、和在螺 纹轴20的作用下前后移动的滑21。滑块21旋转自如且不能沿轴向 移动地连结在卷筒轴15上。
转动体3如图1所示,具有圆筒部3a、和一体形成在圆筒部3a的 后端并与圆筒部3a隔开间隔地向前方延伸的第1及第2转动体臂3b、 3c。在两转动体臂3b、3c的末端摆动自如地安装有放线环臂3d。放线 环臂3d是为了通过转动体3的旋转将钓线引导并卷绕到卷筒上而设置 的。
在转动体3的圆筒部3a的内部,配置有用来禁止/允许转动体3的 反转的防反转机构22。防反转机构22具有辊型的单向离合器,借助摆 动自如地安装在绕线轮主体的前部下表面上的切换杆23将单向离合器 切换成作用状态和非作用状态,由此禁止/允许转动体3的反转。
卷筒4配置在转动体3的第1转动体臂3b与第2转动体臂3c之 间,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卷筒轴15的末端。卷筒4具有外周上卷 绕钓线的卷线躯干部4a、一体形成在卷线躯干部4a的后部的裙摆部 4b、和一体形成在卷线躯干部4a的前端的凸缘部4c。在卷线躯干部4a 的前部,设有具有按钮24a的单触拆装机构24,卷筒4能通过单触拆 装机构24的按钮24a的单触操作,容易地从卷筒轴15拆下。另外,卷 筒轴15延伸到配置有制动机构7的绕线轮主体2的筒状部2d的内部。 在卷筒轴15的后端部形成有用来安装制动机构7的相互平行的面加工 部15a。
<制动机构的结构>
制动机构7如图2及图3所示,具备将卷筒轴15制动的第1制动 部25、比第1制动部25靠前方而将卷筒轴15制动的第2制动部26、 和将第1制动部25切换到能制动状态和不能制动状态的切换机构27。 第2制动部26以比第1制动部25弱的最大制动力经由卷筒轴15将卷 筒4制动。
<第1制动部的结构>
第1制动部25具有:不能前后移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2d 的外周面上的有底筒状的第1制动旋钮30、能与第1制动旋钮30一体 旋转且前后移动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2d的内周面上并螺纹接合在筒状 部2d的内周面上的第1推压部件31、和受第1推压部件31推压的第1 被推压部32。
第1制动旋钮30具有:旋转自如且不能沿轴向移动地安装在筒状 部2d上的带凸缘的圆筒状第1旋钮部件40、和以将筒状部2d的后端 部堵塞的方式螺纹固定在第1旋钮部件40上的有底筒状第2旋钮部件 41。第1旋钮部件40是构成旋转自如且不能轴向移动地连结在筒状部 2d上的第1制动旋钮30的功能部分的部件。第1旋钮部件40的凸缘 部40a的前端部及圆筒部40b的后端部由C型挡圈39b、39c和垫片39d 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所述C型挡圈39b、39c安装在环状槽2f中, 由弹簧线材制成,所述垫片39d由C型挡圈39c限制向后方的移动。 在圆筒部40b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来固定第2旋钮部件41的阳螺纹 部40c。
第2旋钮部件41构成第1制动旋钮30的操作部分及与第1推压部 件31连结的部分。第2旋钮部件41具有朝向后方逐渐缩径的操作用 的外周面。在第2旋钮部件4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螺纹接合到阳螺纹 部40c上的阴螺纹部41a。此外,在底部41b的中心部内表面上,形成 有用来能一体旋转且轴向移动自如地连结第1推压部件31的槽形凹部 41c。
在第2旋钮部件41与筒状部2d的后端面之间,配置有通过第1 制动旋钮30的转动操作而发声的发声针方式的第1发声机构33。第1 发声机构33具有进退自如地安装在第2旋钮部件41上的发声针33a、 和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第1旋钮部件40上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结在筒 状部2d的后端面上的发声环33b。发声环33b被C型挡圈33c保持在 第1旋钮部件40上。发声针33a由螺旋弹簧33d朝向发声环33b施力。
第1推压部件31是具有第1筒部31a和直径比第1筒部31a大的 第2筒部31b的带阶梯的筒状部件。在第1筒部31a的外周面上,形成 有可一体旋转且轴向移动自如地卡合在槽形凹部41c中的相互平行的 面加工部31c(参照图2)。在第2筒部31b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形 成于筒状部2d的内周面上的阴螺纹部2i螺纹接合的阳螺纹部31d。第 1推压部件31对应于第1制动旋钮30的转动而前后地移动。在第1推 压部件31与第1被推压部32之间,以压缩状态配置有对应于推压力 伸缩的螺旋弹簧34。螺旋弹簧34是为了精确地增减第1制动部25的制 动力而使用的。
第1被推压部32如图2所示,安装在后述第1卡止部件51的外周 面上。第1被推压部32具有:卡止在筒状部2d的卡止槽2e中而不能 相对于筒状部2d旋转的两片第1制动垫圈42a、42b、经由第1卡止部 件51而处于不能相对于卷筒轴15旋转的状态的第2制动垫圈43、和 配置在两制动垫圈42a、42b、43之间等处且相对于筒状部2d及卷筒 轴15均旋转自如的5片制动垫片44a~44e。第1制动垫圈42a、42b 在外周部上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卡合在筒状部2d的卡止槽2e中而 阻止旋转的1对部42c。第2制动垫圈43在内周面上具有以不能旋 转的方式卡合在第1卡止部件51上的长圆形的槽缝43a。螺旋弹簧34 接触在后侧的第1制动垫圈42b上,前侧的制动垫片44a抵接在第1 卡止部件51的凸缘部51a上。
<第2制动部的结构>
第2制动部26具有:在第1制动旋钮30的前方不能前后移动且旋 转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2d的外周面上的第2制动旋钮35、能与第2制 动旋钮35一体旋转且前后移动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2d的比第1制动 旋钮30靠前方的外周面上并螺纹接合到筒状部2d的外周面上的第2 推压部件36、和受第2推压部件36推压的第2被推压部37。
第2制动旋钮35是具有朝向后方逐渐缩径的操作用的外周面的大 致筒状的部件。作为第2制动旋钮35的小径侧的后端部的外径与第1 旋钮部件40的凸缘部40a的外径大致相等。因此,第1制动旋钮30 与第2制动旋钮35平滑相连地配置。第1制动旋钮30与第2制动旋钮 35的轴向间隙为0.2mm~1.5mm,优选为0.3mm~0.8mm。此外,第2 制动旋钮35与切口部2g的前侧壁部2m的间隙为0.2mm~1.5mm,优 选为0.3mm~0.8mm。在第2制动旋钮35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大径部 35a和配置在大径部35a的后方的小径部35b。在大径部35a与小径部 35b的边界部分的大径部35a侧的内周面上,向径向内侧突出地形成有 不能转动且轴向移动自如地连结第2推压部件36的多个内周突起 35c。内周突起35c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大径部35a配置在筒状部 2d的切口部2g的外周侧,小径部35b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筒状部2d的 外周面上。第2制动旋钮35受垫片38限制向后方的移动。垫片38受 安装在前侧的环状槽2f中的C型挡圈39a限制向后方的移动。此外, 第2制动旋钮35的向前方的移动受绕线轮体2a的筒状部2d的切口部 2g的前侧壁面2m限制。结果,第2制动旋钮35也与第1制动旋钮30 同样,向前后哪个方向基本上都不能移动。在第2制动旋钮35与筒状 部2d的基端侧的绕线轮体2a的壁面之间,配置有通过第2制动旋钮 35的转动操作而发声的发声针方式的第2发声机构45。
第2推压部件36是大致筒状的部件,在其末端外周面上,向径向 外侧突出并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不能旋转且不能轴向移动地卡合 在内周突起35c上的多个外周突起36a。此外,在内周面上,形成有与 筒状部2d的阳螺纹部2h螺纹接合的阴螺纹部36b。第2推压部件36 对应于第2制动旋钮35的转动而前后移动。在第2推压部件36与第2 被推压部37之间,在筒状部2d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筒状的间隔件46。 间隔件46是用来将第2推压部件36的推压力传递给第2被推压部37 的部件。
第2被推压部37如图2所示,安装在后述的第2卡止部件52上。 第2被推压部37具有不能转动地卡止在切口部2g中而相对于筒状部 2d不能旋转的两片第3制动垫圈55a、55b、经由第2卡止部件52而处 于不能相对于卷筒轴15旋转的状态的第4制动垫圈56、和配置在两制 动垫圈55a、55b、56之间等处并相对于筒状部2d及卷筒轴15均旋转 自如的3片制动垫片57a~57c。第3制动垫圈55a、55b在外周部上具 有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卡合在切口部2g及其卡止孔中从而被阻止旋转的 以放射状配置的多个(例如3个)耳部55c。间隔件46接触在后侧的 第3制动垫圈55b的耳部55c上,由第2推压部件36推压第2被推压 部37。第4制动垫圈56在内周面上具有以能一体旋转的方式卡合在第 2卡止部件52上的多个(例如4个)内侧突起部56a。在第4制动垫圈 56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在卷筒轴15旋转从而制动机 构7动作时发声的制动发声机构(未图示)用的发声突起56b。前侧的 制动垫片57a能够接触切口部2g的前侧壁面2m(图2)。
<切换机构的结构>
切换机构27具有向图4所示的第1位置、和比第1位置靠前方的 图5所示第2位置前后移动自如且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卷筒轴15 上的切换部件50、配置在切换部件50的外周侧的第1及第2卡止部件 51、52、和用来进行使切换部件50移动到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操作 的切换杆53。此外,切换机构27具有通过切换杆53的摆动而使切换 部件50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54、和在切换部件50处于第2位置时通 过手柄1向钓线卷取方向的旋转而使移动机构54动作来使切换部件50 回到第1位置的复位机构58。
切换部件50如图2及图3所示,是卡合在卷筒轴15的面加工部 15a上、能够与卷筒轴15一体旋转且沿卷筒轴方向在第1位置与第2 位置之间前后移动自如的大致筒状的部件。切换部件50在处于图4所 示的第1位置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与第1及第2卡止部件51、52连 结,在处于第2位置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仅与第2卡止部件52连结。 结果,在切换部件50处于第2位置时,第1卡止部件51相对于卷筒轴 15旋转自如。由此,即使卷筒轴15旋转,第1卡止部件51也不会一 体旋转,第1制动部25成为不能制动的状态。在切换部件50的内周 面上,前后并排地形成有具有卡合在面加工部15a上的平行面的长孔 50a、和长孔50a前方的能够超过面加工部15a向前方移动的圆孔50b。 借助该长孔50a,切换部件50能够始终与卷筒轴15一体旋转。在切换 部件5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卡合在移动机构54上的大径的凸缘部 50c、和与凸缘部50c隔开间隔向后方以放射状突出且以不能旋转的方 式卡合在第1及第2卡止部件52上的多个(例如4个)止转突起50d。
第1卡止部件51是在切换部件50处于第1位置时以不能旋转的方 式卡合在切换部件50上、并且在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下安装 在筒状部2d上的部件。第1卡止部件51是在轴向的中央部具有凸缘 部51a的带凸缘的筒状部件,在筒状部2d的内部配置在切换部件50 的外周侧。在第1卡止部件51的内周面上,沿轴向并排地形成有卡合 在切换部件50的止转突起50d上的截面为十字状的卡止孔51b、和形 成在卡止孔51b的后方的安装孔51c。在该凸缘部51a的后方的外周面 上安装有第1被推压部32,配置在第1被推压部32的最前列的制动垫 片44a被朝向凸缘部51a推压而接触凸缘部51a的后表面。凸缘部51a 的前表面经由垫片部件48接触在形成于筒状部2d的比切口部2g靠后 方的内周面上的壁部2j上。
第2卡止部件52是配置在第1卡止部件51的前方、在切换部件 50处于第2位置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在切换部件50上、并且在向 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下安装在筒状部2d上的部件。另外,在该 实施方式中,第2卡止部件52在切换部件50处于第1位置时也以不能 旋转的方式卡合在切换部件50上。由此,如果在第1制动部25及第2 制动部26的某一个作用下实施制动而卷筒轴15旋转,则第4制动垫 圈56一直旋转,所以如果实施制动则能够一直发声。在第2卡止部件 52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第2推压部37。此外,在外周面的前部形成有卡 合在第4制动垫圈56的内侧突起部56a上的多个(例如4个)卡止凹 部52a。此外,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卡合在切换部件50的止转突起50d 上的截面为十字状的卡止孔52b。由此,第4制动垫圈56能够经由第2 卡止部件52与卷筒轴15一体旋转。
切换杆53如图2及图4所示,绕与卷筒轴15交错的轴摆动自如地 安装在绕线轮体2a上。切换杆53具有:绕与卷筒轴15交错的轴转动 自如地安装在绕线轮体2a及盖部件2b上的切换轴60、和能一体转动 地安装在切换轴60的两端的杆体61。切换轴60具有与手柄轴10平行 地配置的轴部60a、用来连结构成复位机构58的后述的复位板70的连 结臂60b、和用来使构成移动机构54的后述移动部件65摆动的凸轮臂 60c。这两个臂60b、60c从轴部60a向径向突出而形成。切换轴60由 一端卡止于切换轴60上而另一端卡止于安装基座2k上的图2所示肘 形弹簧62施力,而被分配到对应于图4所示切换部件50的第1位置的 后位置、与对应于图5所示切换部件50的第2位置的前位置这两个位 置。
杆体61具有左右1对的杆部件61a、61b、和将两个杆部件61a、 61b在末端部分连结的连结部件61c。通过借助该杆体61使切换轴60 转动到后位置和前位置,能够将切换部件50分别配置在第1位置和第 2位置上。由此,能够将第1制动部25切换到能制动状态和不能制动 状态。
移动机构54具有向对应于第1位置的第3位置、和对应于第2位 置的第4位置摆动自如地安装在绕线轮体2a后部的移动部件65。移动 部件65具有矩形的主体部65a、从主体部65a的4角向下方延伸的4 条腿部65b、65e、和从主体部65a向前方延伸的动作部65c。腿部65b、 65e中,配置在后方的1条腿部65e比另一腿部65b更向下方延伸而摆 动自如地安装在绕线轮体2a上。前后配置的1对腿部65b分别具有夹 着切换部件50的凸缘部50c而对置配置的突起部65d。通过用该突起 65d夹着凸缘部50c摆动,移动部件65使切换部件50移动到第1位置 和第2位置。动作部65c接触在凸轮臂60c上,受凸轮臂60c推压,移 动部件65从第3位置朝向第4位置摆动。此外,移动部件65受扭转螺 旋弹簧63朝向第3位置施力,如果凸轮臂60c绕图5所示的顺时针摆 动,则在扭转螺旋弹簧63的作用力作用下从第4位置朝向第3位置摆 动。
复位机构58具有向主齿轮11的背面突出而形成的复位突起69、 和通过切换杆53的从后位置向前位置的摆动而从图4所示的远离位置 向图5所示的卡止位置移动的复位板70。复位突起69在主齿轮11的 平面齿轮部11b的背面侧从主齿轮轴11a向径向突出地形成。复位突 起69沿旋转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例如4个)。复位板70移动 到与复位突起69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从复位突起69远离的远离位置。 复位板70具有能够接触复位突起69的复位爪70a、转动自如地连结在 连结臂60b的末端的连结部70b、和形成在复位爪70a的下方的位置限 制开口70c。复位爪70a朝向手柄轴10突出地形成,在处于卡合位置 时能够接触复位突起69的上表面。位置限制开口70c是为了与安装在 安装基座2k上的限制销68卡合,限制复位板70的位置以将复位板70 维持在远离位置和卡合位置而设置的。复位板70受肘形弹簧66施力 而被分配到远离位置与卡合位置。如果切换杆53被从图4所示的后位 置操作到图5所示的前位置,则复位板70从图4所示的远离位置移动 到图5所示的卡合位置。此外,如果反之切换杆53被从图5所示的前 位置操作到图4所示的后位置,则复位板70从图5所示的卡合位置移 动到图4所示的远离位置。进而,在处于卡合位置时,如果手柄1向 钓线卷取方向旋转、主齿轮11向图5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复位突起 69推压复位板70的复位爪70a,在肘形弹簧66的作用下摆动到远离位 置。
<制动机构的动作>
在调节第1制动部25的制动力时,旋动第1制动旋钮30。如果旋 动第1制动旋钮30,则与形成在筒状部2d的内周面上的阴螺纹部2i 螺纹接合的第1推压部件31一边旋转一边前后移动,经由螺旋弹簧34 对第1被推压部32作用的推压力变化,第1制动部25的制动力变化。 具体而言,如果使第1制动旋钮30从后方观察顺时针旋转,则第1推 压部件31前进(向图1左方移动),制动力变强。此外,如果逆时针 旋转,则第1推压部件31后退,制动力变弱。此时,由于第2旋钮部 件41被限制了前后方向的移动,所以第1制动旋钮30在前后方向上 不移动。
在调节第2制动部26的制动力时,旋动第2制动旋钮35。如果旋 动第2制动旋钮35,则与形成在筒状部2d的外周面上的阳螺纹部2h 螺纹接合的第2推压部件36一边旋转一边前后移动,对第2被推压部 37作用的推压力变化,第2制动部26的制动力变化。具体而言,如果 使第2制动旋钮35从后方观察顺时针旋转,则第2推压部件36前进(向 图1左方移动),制动力变强。此外,如果逆时针旋转,则第2推压 部件36后退,制动力变弱。此时,由于第1制动旋钮部30被限制了 前后方向的移动,所以第2制动旋钮35在前后方向上不移动。
这里,第1及第2制动旋钮30、35都是不能前后移动地安装在筒 状部2d上。因此,不论使哪个制动旋钮30、35旋转,制动旋钮30、 35都不前后移动而只是旋转。因而,通过尽量减小两制动旋钮30、35 的间隙及第2制动旋钮35与绕线轮主体2之间的间隙,能够尽量抑制 异物向制动旋钮30、35内部的侵入。
在进行钓鱼时,在如上述那样调节两个制动部25、26的制动力后, 通过投掷等而将挂着活饵的钓钩投下到中。并且,使切换杆53从图 4所示的后位置摆动到图5所示的前位置。如果使切换杆53朝向前位 置摆动,则切换轴60摆动,通过凸轮臂60c推压移动部件65的动作部 65c,移动部件65沿图4的逆时针方向从第3位置摆动到第4位置,切 换部件50向前方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由此,解除了第1卡止 部件51与切换部件50的连结,第1制动部25成为不能制动的状态。 因此,作用在卷筒4上的制动力是由第2制动部26产生的制动力。第 2制动部26的制动力通过上述的调节而成为较弱制动力:不会因活饵 游动等使卷筒4向钓线释放方向旋转,而如果鱼挂在钓钩上则被释放。 在该状态下等待鱼的上钩。
如果鱼挂在钓钩上,则卷筒4向钓线释放方向旋转,制动发声机 构发声。于是,钓鱼者使手柄1向钓线卷取方向旋转,使转动体3旋 转而卷取钓线。于是,主齿轮11向钓线卷取方向(图5的逆时针方向) 旋转,复位突起69撞击复位板70a,复位板70a从卡合位置回到远离 位置。结果,切换轴60向图5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移动部件65从第4 位置回到第3位置,切换部件50从第2位置回到第1位置。由此,第 1卡止部件51与切换部件5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结,第1制动部25 成为能制动的状态,使得钓线不会断开的程度的较强的制动力作用在 卷筒4上。由此,能够将挂在钓钩上的鱼卷起。
这种在绕线轮主体的后部具有强弱两个制动部、并能够对它们进 行切换的旋压式绕线轮中,根据本发明,构成为第1制动旋钮30与第 2制动旋钮35都不前后移动,所以不论哪个制动旋钮30、35旋转,制 动旋钮30、35都不前后移动而只是旋转。因而,通过尽量减小两制动 旋钮30、35的间隙以及第2制动旋钮35与绕线轮主体2的间隙,能够 尽量抑制异物向两制动旋钮30、35内部的侵入。
<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1制动部25的最大制动力比第2 制动部26强,但制动力也可以相反,还可以相同。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切换部件50配置在第1位置 上的情况下也使第2制动部26成为能制动状态,不论哪个制动部25、 26动作都发声,但也可以在切换部件50配置在第1位置上时第2制动 部26是不能制动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优选地设置对应于各个制动部 25、26的动作的两个制动发声机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通风制动盘 2020-05-12 72
制动盘 2020-05-11 90
复合制动盘 2020-05-13 635
制动盘 2020-05-12 641
制动盘 2020-05-12 371
制动盘 2020-05-12 947
制动盘 2020-05-12 735
制动盘 2020-05-12 803
制动盘 2020-05-12 968
一种制动盘 2020-05-13 51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