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系统

阅读:5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悬架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 悬架系统 ,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车高调节。悬架系统具备:前轮侧悬架及后轮侧悬架,其设于 车身 与车轴之间,根据 工作 流体 的供给排出进行车高调节;加压装置,其对工作流体进行加压;第一罐及第二罐,其贮存经该加压装置加压后的工作流体。通过前轮侧悬架及后轮侧悬架分别降低车高时,前轮侧悬架和后轮侧悬架中的任一方向第一罐排出工作流体,前轮侧悬架和后轮侧悬架中的另一方通过加压装置向第二罐内排出工作流体。,下面是悬架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悬架系统,其中,具备:
前轮侧悬架及后轮侧悬架,其设于车身与车轴之间,根据工作流体的供给排出进行车高调节;
加压装置,其对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加压;
第一罐及第二罐,其贮存经该加压装置加压后的所述工作流体;
通过所述前轮侧悬架及所述后轮侧悬架分别降低车高时,
所述前轮侧悬架和所述后轮侧悬架中的任一方向所述第一罐排出所述工作流体,所述前轮侧悬架和所述后轮侧悬架中的另一方通过所述加压装置向所述第二罐内排出所述工作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
所述悬架系统构成为,使用所述加压装置向所述第二罐供给所述第一罐内的所述工作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
所述悬架系统使所述前轮侧的车高和所述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
通过所述前轮侧悬架及所述后轮侧悬架分别升高车高时,
向所述前轮侧悬架和所述后轮侧悬架中的任一方供给所述第二罐内的所述工作流体,通过所述加压装置将所述第二罐内的所述工作流体加压并向所述前轮侧悬架和所述后轮侧悬架中的另一方供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
所述悬架系统使所述前轮侧的车高和所述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上升。

说明书全文

悬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例如四轮机动车等车辆上搭载的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四轮机动车等车辆中,存在搭载有用于进行车高调节的悬架系统的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现有技术的悬架系统具备:前轮侧悬架及后轮侧悬架,其夹装于车身与车轴之间,且根据工作流体的供给排出进行车高调节;加压装置,其对工作流体进行加压;罐,其贮存经该加压装置加压后的工作流体。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82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以往,具备悬架系统的车辆在使车高上升时,通常根据前轮侧、后轮侧的重量,交替进行车辆前轮侧的车高上升和车辆后轮侧的车高上升。
[0008] 而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悬架系统具有两个罐,由此,同时进行车辆前轮侧的车高上升和车辆后轮侧的车高上升。但是,由于车辆前轮侧的车高下降和车辆后轮侧的车高下降交替进行,故而,存在下降时的车高调节耗时较多的问题。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车高调节的悬架系统。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1]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悬架系统具备:前轮侧悬架及后轮侧悬架,其设于车身与车轴之间,根据工作流体的供给排出进行车高调节;加压装置,其对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加压;第一罐及第二罐,其贮存经该加压装置加压后的所述工作流体。通过所述前轮侧悬架及所述后轮侧悬架分别降低车高时,所述前轮侧悬架和所述后轮侧悬架中的任一方向所述第一罐排出所述工作流体,所述前轮侧悬架和所述后轮侧悬架中的另一方通过所述加压装置向所述第二罐内排出所述工作流体。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车高调节。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回路图;
[0014]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0015] 图3是表示使前轮侧的车高和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上升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16] 图4是表示使前轮侧的车高和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下降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17] 图5是表示使前轮侧的车高下降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18] 图6是表示使后轮侧的车高下降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19] 图7是表示使前轮侧的车高上升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20] 图8是表示使后轮侧的车高上升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21] 图9是表示不使用加压装置地使前轮侧的车高上升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22] 图10是表示不使用加压装置地使后轮侧的车高上升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23] 图11是表示从第一罐向第二罐供给工作流体时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回路图;
[0024]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以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系统适用于四轮机动车等车辆上搭载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情况为例,根据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26] 首先,图1至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车载用的空气悬架系统1构成为包括:前轮侧悬架2、后轮侧悬架7、压缩装置11、第一罐27、第二罐30、控制器33。
[0027] 前轮侧悬架2位于车辆的前轮侧,夹装设置于车辆的车身侧与车轴侧(均未图示)之间。具体而言,前轮侧悬架2与前侧的左、右车轮分别对应地设有两个。前轮侧悬架2通过将作为工作流体的压缩空气供给或排出,根据此时的空气的供给排出量(压缩空气量)向上、下扩张或缩小,以进行车辆的车高调节。前轮侧悬架2经由前侧分支管路3及前侧给排路4连接到压缩装置11。
[0028] 在此,前侧分支管路3的一端分别连接到左、右的前轮侧悬架2,前侧分支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在该前侧分支管路3的中途,设有前侧给排气5。
[0029] 另外,前侧给排路4的一端连接到前侧分支管路3,前侧给排路4的另一端连接到后述的压缩装置11的第一切换阀14。在前侧给排路4的中途,设有前侧切换阀6。
[0030] 前侧给排气阀5位于前轮侧悬架2与前侧切换阀6之间,且分别设于各前侧分支管路3。该前侧给排气阀5由具备螺线管(线圈)5A的两位两通的常闭式电磁阀构成,通过后述的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5A供电,前侧给排气阀5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开启位置(a),开启各前侧分支管路3而允许压缩空气相对于前轮侧悬架2的供给排出;关闭位置(b),关闭各前侧分支管路3而切断压缩空气相对于前轮侧悬架2的供给排出。
[0031] 前侧切换阀6位于前侧给排气阀5与压缩装置11之间,且设于前侧给排路4。该前侧切换阀6由具备螺线管6A的两通两位的常闭式电磁阀构成,通过后述的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6A供电,前侧切换阀6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开启位置(c),开启前侧给排路4而允许压缩空气相对于前轮侧悬架2的供给排出;关闭位置(d),关闭前侧给排路4而切断压缩空气相对于前轮侧悬架2的供给排出。
[0032] 后轮侧悬架7位于车辆的后轮侧,夹装设置于车辆的车身侧与车轴侧(均未图示)之间。具体而言,后轮侧悬架7与后侧的左、右车轮分别对应地设有两个。后轮侧悬架7通过将压缩空气供给或排出,根据此时的空气的供给排出量(压缩空气量)向上、下扩张或缩小,以进行车辆的车高调节。后轮侧悬架7经由后侧分支管路8、后侧给排路9连接到压缩装置11。
[0033] 在此,后侧分支管路8的一端连接到后侧给排路9,后侧分支管路8的另一端连接到后轮侧悬架7。在该后侧分支管路8的中途,设有后侧给排气阀10。
[0034] 另外,后侧给排路9的一端连接到后述的压缩装置11的第二切换阀15,后侧给排路9的另一端连接到后侧分支管路8。在后侧给排路9的中途,连接有后述的压传感器31。
[0035] 后侧给排气阀10位于后轮侧悬架7与压缩装置11之间,分别设于各后侧分支管路8。该后侧给排气阀10由具备螺线管10A的两通两位的常闭式电磁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10A供电,后侧给排气阀10在如下位置间选择性地切换:开启位置(e),开启各后侧分支管路8而允许压缩空气相对于后轮侧悬架7的供给排出;
关闭位置(f),关闭各后侧分支管路8而切断压缩空气相对于后轮侧悬架7的供给排出。
[0036] 作为加压装置的压缩装置11配设于前轮侧悬架2与后轮侧悬架7之间。具体而言,压缩装置11的一端(第一切换阀14的一端)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压缩装置11的另一端(第二切换阀15的另一端)连接到后侧给排路9。如图1等所示,该压缩装置11构成为包括:第一、第二通气管路12、13;第一、第二切换阀14、15;主管路16;压缩机17;电动机18;空气干燥器19;速度控制阀20;吸入管路21;排气管路22等。该压缩装置11例如构成如下的压气源:向前轮侧悬架2和后轮侧悬架7供给对空气进行压缩后得到的压缩空气。
[0037] 第一通气管路12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切换阀14,第一通气管路1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切换阀15。该第一通气管路12经由主管路16与压缩机17的吸入侧连接,并且,将前侧给排路4与后侧给排路9之间连接。该情况下,第一通气管路12由将第一切换阀14与后述的主管路16的连接点12C之间相连的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和将主管路16的连接点12C与第二切换阀15之间相连的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构成。
[0038] 在此,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的一端连接到后述的第一切换阀14。如图3及图8所示,该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在将后轮侧悬架7和压缩机17连通时,构成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向压缩机17的吸入侧引导的通气路。另外,在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的另一端,连接有后述的第二切换阀15。如图4及图6所示,该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构成如下通气路:将后轮侧悬架7经由第二切换阀15等与压缩机17的吸入侧连接。
[0039] 另一方面,第二通气管路13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切换阀14,第二通气管路1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切换阀15。该第二通气管路13经由主管路16与压缩机17的排出侧连接,并且将第一切换阀14与第二切换阀15之间连接。该情况下,第二通气管路13由将第一切换阀14与主管路16的连接点13C之间相连的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和将主管路16的连接点13C与第二切换阀15之间相连的后侧第二通气管路13B构成。
[0040] 第一切换阀14位于前侧切换阀6与压缩机17的吸入侧或排出侧之间而设置。即,第一切换阀14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的另一端与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的一端之间、或前侧给排路4的另一端与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的一端之间。第一切换阀14将前侧给排路4相对于压缩机17的吸入侧(第一通气管路12)或排出侧(第二通气管路13)选择性地连接,故而,例如,由具备螺线管14A的两位三通的电磁式方向控制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
[0041] 在此,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14A供电,第一切换阀14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通电位置(g),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及主管路16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排出;非通电位置(h),将各悬架2、7内的压缩空气经主管路16及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向第二罐30内供给(送出)。即,第一切换阀14是变更压缩空气流动方向的切换阀。
[0042] 第二切换阀15位于后侧给排气阀10与压缩机17的吸入侧或排出侧之间而设置。即,第二切换阀15连接到后侧给排路9的一端与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的另一端之间、或后侧给排路9的一端与后侧第二通气管路13B的另一端之间。第二切换阀15将第一通气管路12或第二通气管路13相对于后侧给排路9选择性地连接,故而,例如,由具备螺线管15A的两位三通的电磁式方向控制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
[0043] 在此,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15A供电,第二切换阀15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通电位置(i),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主管路16、后侧第二通气管路13B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排出;非通电位置(j),将各悬架2、7内的压缩空气经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主管路16、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向第二罐30内供给(送出)。
[0044] 主管路16将第一通气管路12与第二通气管路13之间连接。即,主管路16的上游侧的一端连接到第一通气管路12的连接点12C(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与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之间),主管路16的下游侧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通气管路13的连接点13C(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与后侧第二通气管路13B之间)。主管路16构成相对于各悬架2、7进行压缩空气的供给排出的给排管路。在主管路16,设有:压缩机17、空气干燥器19、速度控制阀20。
[0045] 压缩机17位于主管路16,例如由往复运动式压缩机或涡旋式压缩机等构成。压缩机17由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18驱动,将从第一通气管路12侧或吸入管路21侧吸入的空气压缩而产生压缩空气,并将该压缩空气向空气干燥器19供给。
[0046] 空气干燥器19位于主管路16,设于压缩机17与速度控制阀20之间。该空气干燥器19内置有吸剂(未图示)等,在从压缩机17供给的压缩空气向速度控制阀20顺向流通时,通过内部的吸水剂吸附水分。然后,空气干燥器19将干燥后的压缩空气(干燥空气)向各悬架2、7供给。另一方面,从各悬架2、7或第二罐30向后述的排气管路22逆向流通的压缩空气(排气)在空气干燥器19内逆流,由此,夺走被吸水剂吸附的水分,将该吸水剂再生。
[0047] 速度控制阀20位于主管路16,设于空气干燥器19与第二通气管路13之间。该速度控制阀20由节流部20A和止回阀20B的并联回路构成,相对于顺向流动,止回阀20B开阀而不对压缩空气的流量进行节流。但是,相对于逆向流动,止回阀20B闭阀,就此时的压缩空气而言,其流量由节流部20A节流,故而,在空气干燥器19内缓缓地以小流量逆流。
[0048] 吸入管路21位于压缩机17的吸入侧的上游而设置。具体而言,吸入管路21的一端经由吸入口21A与外部连通,吸入管路21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通气管路12。通过压缩机17工作,该吸入管路21将从吸入口21A吸入的外气或大气经由过滤器21B向压缩机17供给。在吸入管路21设有止回阀21C,该止回阀21C防止从吸入口21A吸入的空气的逆流。
[0049] 排气管路22设于压缩机17的排出侧与速度控制阀20之间。具体而言,排气管路22的一端连接到主管路16,排气管路22的另一端经由排气口22A与外部连通。该排气管路22是用于将各悬架2、7内及罐27、30内的压缩空气向外部的大气中排出的管路。在排气管路22的中途,设有排气阀23。
[0050] 排气阀23是使连接到主管路16的排气管路22相对于大气连通、切断的阀。该排气阀23由具备螺线管23A的两通两位的常闭式电磁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23A供电,排气阀23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开启位置(k),开启排气管路22并允许压缩空气从排气口22A排出;关闭位置(l),关闭排气管路22而将压缩空气从排气口22A的排出切断。即,排气阀23始终闭阀而将排气管路22相对于排气口22A切断。继而,在排气阀23开阀的情况下,使排气管路22与排气口22A连通,将排气管路22内的压缩空气向大气中排出(释放)。
[0051] 旁通管路24绕过压缩装置11而设置。具体而言,旁通管路24的一端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旁通管路24的另一端连接到后侧给排路9。该旁通管路24绕过压缩装置11,从前侧给排路4向后侧给排路9或从后侧给排路9向前侧给排路4送出压缩空气。在旁通管路24的中途,设有旁通阀25。
[0052] 旁通阀25是使旁通管路24连通、切断的阀。该旁通阀25由具备螺线管25A的两通两位的常闭式电磁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25A供电,旁通阀25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开启位置(m),开启旁通管路24而使前侧给排路4与后侧给排路9之间连通;关闭位置(n),关闭旁通管路24而将前侧给排路4与后侧给排路9之间切断。
[0053] 第一罐管路26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的中途。具体而言,第一罐管路26的一端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与旁通管路24的连接点,第一罐管路26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罐27。
[0054] 第一罐27是低压罐,其贮存经压缩机17加压至超过大气压的压缩空气。第一罐27和压缩机17经由第一罐管路26、前侧给排路4、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主管路16等连接。由此,从压缩机17供给的压缩空气经主管路16、前侧第二通气管路
13A、前侧给排路4、第一罐管路26等贮存于第一罐27内。
[0055] 该情况下,贮存于第一罐27(即,低压罐)内的压缩空气比贮存于后述的第二罐30(即,高压罐)内的压缩空气低压,例如设定为比向悬架2、7内供给的空气压低压(例如,1~3个气压)。该第一罐27是如下的低压罐:在前轮侧悬架2降低前轮侧的车高时,向该第一罐27排出前轮侧悬架2内的压缩空气。在此,就第一罐27而言,其内部所贮存的压缩空气的压力高时,将无法将前轮侧悬架2内的压缩空气向第一罐27内排出。为了消除这种情况,第一罐27内的压缩空气经第一罐管路26、旁通管路24、后侧给排路9、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主管路16、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前侧给排路4、第二罐管路29向第二罐30内输送(供给)。
[0056] 第一罐阀28是使第一罐管路26连通、切断的阀。该第一罐阀28由具备螺线管28A的两通两位的常闭式电磁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28A供电,第一罐阀28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开启位置(o),开启第一罐管路26而允许压缩空气相对于第一罐27的供给排出;关闭位置(p),关闭第一罐管路26而切断压缩空气相对于第一罐27的供给排出。
[0057] 第二罐管路29位于前侧切换阀6与第一切换阀14之间,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的中途。具体而言,第二罐管路29的一端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第二罐管路29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罐30。
[0058] 第二罐30是高压罐,其贮存由压缩机17加压至超过大气压的压缩空气。第二罐30和压缩机17经由第二罐管路29、前侧给排路4、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主管路16等连接。由此,从压缩机17供给的压缩空气经主管路16、前侧第二通气管路
13A、前侧给排路4、第二罐管路29等贮存于第二罐30内。
[0059] 该情况下,贮存于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比贮存于第一罐27内的压缩空气高压,例如设定为比向悬架2、7内供给的空气压高压(例如,10~15个气压)。继而,贮存于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前侧给排路4及前侧分支管路3向前轮侧悬架2供给,并经后侧给排路9及后侧分支管路8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
[0060] 压力传感器31位于后侧给排气阀10与第二切换阀15之间,设于后侧给排路9的中途。该压力传感器31检测后侧给排路9的压力,由此,检测各悬架2、7、第一罐27、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0061] 在各悬架2、7,分别设有作为车高检测器的车高传感器32(参照图2)。该车高传感器32检测各悬架2、7扩张或缩小的方向的位移(上下方向的位移),并将该检测信号向后述的控制器33输出。
[0062] 控制器33作为对压缩空气相对于各悬架2、7的供给排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由微机等构成。如图2所示,该控制器33的输入侧连接到压力传感器31、车高传感器32等,控制器33的输出侧连接到电动机18、各阀5、6、10、14、15、23、25、28的各螺线管5A、6A、10A、14A、15A、23A、25A、28A等。
[0063] 控制器33控制电动机18的驱动、停止,或切换控制各阀5、6、10、14、15、23、25、28。即,控制器33通过各阀5、6、10、14、15、23、25、28的控制,对作为车高调节机构的各悬架2、7进行控制,调节车辆的前、后的车高。控制器33基于从压力传感器31、车高传感器32等输入的检测信号,控制电动机18的驱动及停止,并且,例如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向各阀5、6、10、14、15、23、25、28供给的电流
[0064]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系统1具有如上述的结构,接着,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0065] 首先,在第二罐30内未充分贮存有压缩空气的情况(即,第二罐30内的压力低于基准设定压力的情况)下,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非通电位置(h)、(j)。另外,将前侧给排气阀5、前侧切换阀6、后侧给排气阀10、排气阀23、旁通阀25、第一罐阀28保持在关闭位置(b)、(d)、(f)、(l)、(n)、(p)。然后,通过电动机18使压缩机17工作(即,压缩运转)。
[0066] 由此,压缩机17经吸入管路21的吸入口21A、过滤器21B、止回阀21C及主管路16将外气吸入到压缩机17内,对该空气进行加压(压缩、升压)而将压缩空气向空气干燥器19排出。从压缩机17排出的压缩空气由空气干燥器19干燥之后,经由速度控制阀20、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前侧给排路4、第二罐管路29而贮存于第二罐30内。然后,例如第二罐30内的压力达到规定的设定压力(例如,10~15个气压)时,使压缩机17停止。由此,能够在第二罐30内充填足量的压缩空气加以贮存。
[0067] 接着,如图3所示,在通过各悬架2、7同时升高前轮侧的车高和后轮侧的车高的情况下,将前侧给排气阀5及前侧切换阀6从关闭位置(b)、(d)切换至开启位置(a)、(c)。由此,使前轮侧悬架2与第二罐30之间连通,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前侧给排路4及前侧分支管路3向前轮侧悬架2供给。
[0068] 另一方面,将后侧给排气阀10从关闭位置(f)切换至开启位置(e),并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通电位置(g)、(i),由此,使第二罐30与压缩机17的吸入侧之间、以及压缩机17的排出侧与后轮侧悬架7之间连通。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17工作,由此,使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罐管路29、前侧给排路4、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主管路16向压缩机17的吸入侧流动。继而,通过压缩机17(压缩装置11)对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进行加压,将该压缩空气经由主管路16、后侧第二通气管路13B、后侧给排路9、后侧分支管路8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
[0069] 该情况下,通过压缩机17,使从第二罐30朝向前轮侧悬架2的压缩空气、和从第二罐30朝向后轮侧悬架7的压缩空气分流。由此,使朝向前轮侧悬架2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与朝向后轮侧悬架7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不同,使前轮侧悬架2内的压力和后轮侧悬架7内的压力不对彼此造成影响。即,朝向后轮侧悬架7的压缩空气经由压缩机17,因而,压力比朝向前轮侧悬架2的压缩空气高。需要说明的是,在使前、后的车高同时上升的情况下,为了不使压缩机17从前轮侧悬架2吸入空气,事先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设定得足够高即可。
[0070] 车高的升高动作完成后,将前侧给排气阀5及后侧给排气阀10切换至关闭位置(b)、(f),并分别关闭前侧分支管路3及后侧分支管路8。由此,切断压缩空气相对于各悬架2、7的流通,各悬架2、7能够保持伸张状态,并保持将车高升高后的状态。
[0071] 接着,如图4所示,在通过各悬架2、7同时降低前轮侧的车高和后轮侧的车高的情况下,将前侧给排气阀5及第一罐阀28从关闭位置(b)、(p)切换至开启位置(a)、(o)。另外,将前侧切换阀6及旁通阀25保持在关闭位置(d)、(n)。由此,使前轮侧悬架2与第一罐27之间连通,将前轮侧悬架2内的压缩空气向第一罐27排出,前轮侧悬架2转到缩小状态,由此,能够降低前轮侧的车高。
[0072] 另一方面,将后侧给排气阀10从关闭位置(f)切换至开启位置(e),且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非通电位置(h)、(j),由此,使压缩机17的吸入侧与后轮侧悬架7之间连通,并且,使压缩机17的排出侧与第二罐30之间连通。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17工作,由此,使后轮侧悬架7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后侧分支管路8、后侧给排路9、后侧第一通气管路
12B、主管路16向压缩机17的吸入侧流通。继而,通过压缩机17将后轮侧悬架7内的压缩空气吸入,并且将该压缩空气经由主管路16、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前侧给排路4、第二罐管路
29向第二罐30供给。其结果,后轮侧悬架7通过压缩装置11将压缩空气向第二罐30内排出,后轮侧悬架7转到缩小状态,由此,能够降低后轮侧的车高。
[0073] 接着,如图5所示,在仅降低前轮侧的车高的情况下,将前侧给排气阀5及旁通阀25切换至开启位置(a)、(m),将前侧切换阀6、后侧给排气阀10、第一罐阀28保持在关闭位置(d)、(f)、(p)。另外,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非通电位置(h)、(j)。该状态下,开始启动压缩机17,如此,前轮侧悬架2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前侧分支管路3、前侧给排路4、旁通管路24、后侧给排路9、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主管路16向压缩机17的吸入侧流通。
然后,通过压缩机17将前轮侧悬架2内的压缩空气吸入,并且将该压缩空气经由主管路16、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前侧给排路4、第二罐管路29向第二罐30供给。其结果,压缩空气从前轮侧悬架2被排出,前轮侧悬架2转到缩小状态,由此,能够降低车高。
[0074]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仅降低后轮侧的车高的情况下,将后侧给排气阀10切换至开启位置(e),将前侧给排气阀5、前侧切换阀6、旁通阀25、第一罐阀28保持在关闭位置(b)、(d)、(n)、(p)。另外,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非通电位置(h)、(j)。该状态下,开始启动压缩机17,如此,后轮侧悬架7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后侧分支管路8、后侧给排路9、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主管路16向压缩机17的吸入侧流通。然后,通过压缩机17将后轮侧悬架7内的压缩空气升压,而将该压缩空气经由主管路16、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前侧给排路4、第二罐管路29向第二罐30供给。其结果,压缩空气从后轮侧悬架7被排出,后轮侧悬架7转到缩小状态,由此,能够降低车高。
[0075] 接着,如图7所示,在通过前轮侧悬架2仅升高前轮侧的车高的情况下,将前侧给排气阀5及旁通阀25从关闭位置(b)、(n)切换至开启位置(a)、(m)。另外,将前侧切换阀6、后侧给排气阀10、第一罐阀28保持在关闭位置(d)、(f)、(p)。进一步地,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从非通电位置(h)、(j)切换至通电位置(g)、(i),由此,使第二罐30与压缩机17的吸入侧之间、以及压缩机17的排出侧与前轮侧悬架2之间连通。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17工作,由此,使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罐管路29、前侧给排路4、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主管路16向压缩机17的吸入侧流通。然后,通过压缩机17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主管路16、后侧第二通气管路13B、后侧给排路9、旁通管路24、前侧给排路4、前侧分支管路3向前轮侧悬架2供给。
[0076]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通过后轮侧悬架7仅升高后轮侧的车高的情况下,将后侧给排气阀10从关闭位置(f)切换至开启位置(e)。另外,将前侧给排气阀5、前侧切换阀6、旁通阀25、第一罐阀28保持在关闭位置(b)、(d)、(n)、(p)。进一步地,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非通电位置(h)、(j),由此,使第二罐30与压缩机17的吸入侧之间、以及压缩机17的排出侧与后轮侧悬架7之间连通。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17工作,由此,使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罐管路29、前侧给排路4、前侧第一通气管路12A、主管路16向压缩机17的吸入侧流通。即,通过压缩机17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主管路16、后侧第二通气管路13B、后侧给排路9、后侧分支管路8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
[0077] 接着,如图9所示,在仅使前轮侧的车高通过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上升的情况下,将前侧给排气阀5及前侧切换阀6切换至开启位置(a)、(c),将后侧给排气阀10、旁通阀25、第一罐阀28保持在关闭位置(f)、(n)、(p)。另外,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非通电位置(h)、(j)。由此,能够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罐管路29、前侧给排路4、前侧分支管路3仅向前轮侧悬架2供给。
[0078]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仅使后轮侧的车高通过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上升的情况下,将前侧切换阀6、后侧给排气阀10及旁通阀25切换至开启位置(c)、(e)、(m),将前侧给排气阀5、第一罐阀28保持在关闭位置(b)、(p)。另外,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非通电位置(h)、(j)。由此,能够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罐管路29、前侧给排路4、旁通管路24、后侧给排路9、后侧分支管路8仅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
[0079] 接着,如图11所示,在为了调节压力而将第一罐27内的压缩空气向第二罐30供给(输送)的情况下,将旁通阀25、第一罐阀28从关闭位置(n)、(p)切换至开启位置(m)、(o)。另外,将前侧给排气阀5、前侧切换阀6、后侧给排气阀10、第一切换阀14、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关闭位置(b)、(d)、(f)及非通电位置(h)、(j)。由此,使第一罐27与压缩机17的吸入侧之间、以及压缩机17的排出侧与第二罐30之间连通。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17工作,由此,使第一罐27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一罐管路26、旁通管路24、后侧给排路9、后侧第一通气管路12B、主管路16向压缩机17的吸入侧流通。即,通过压缩机17将第一罐27内的压缩空气经由主管路
16、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前侧给排路4、第二罐管路29向第二罐30供给。由此,将第一罐27内的压缩空气向第二罐30转移,能够将第一罐27保持在低压状态。
[0080] 接着,在使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情况下,将前侧给排气阀5、前侧切换阀6、后侧给排气阀10、旁通阀25、第一罐阀28保持在关闭位置(b)、(d)、(f)、(n)、(p),将排气阀23切换至开启位置(k)。另外,将第一切换阀14及第二切换阀15保持在非通电位置(h)、(j)。由此,能够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罐管路29、前侧给排路4、前侧第二通气管路13A、主管路16、速度控制阀20的节流部20A、空气干燥器19、排气管路22从排气口22A直接排出到外部。该情况下,从第二罐30排出的压缩空气经由空气干燥器19流向排气管路22,因而,能够从充填于空气干燥器19内的干燥剂将水分去除,使干燥剂再生。
[0081] 于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系统1,构成为,在通过各悬架2、7降低车高时,前轮侧悬架2向第一罐27排出压缩空气,在后轮侧悬架7,通过压缩装置11向第二罐30内排出压缩空气。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车高调节。
[0082] 即,降低车高时,前轮侧悬架2和后轮侧悬架7构成为,向各罐排出压缩空气。由此,能够使从前轮侧悬架2排出的压缩空气、和从后轮侧悬架7排出的压缩空气分流,因而,从前轮侧悬架2排出的压缩空气和从后轮侧悬架7排出的压缩空气不相互干涉,能够使其不对彼此造成影响。
[0083] 因此,即使在前轮侧悬架2内的压力与后轮侧悬架7内的压力不同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彼此造成影响,因而,能够抑制压缩空气从压力高的悬架流向压力低的悬架。其结果,能够使前轮侧的车高和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下降,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车高调节。
[0084]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一罐27比第二罐30低压,如图11所示,在不进行车高调节的待机状态下,能够将第一罐27内的压缩空气以使用压缩装置11转移到第二罐30的方式予以供给。由此,能够将第一罐27内的压力保持在低压状态,例如能够抑制在前轮侧的车高下降的速度降低。其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车高调节。
[0085]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构成为,使前轮侧的车高和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下降。由此,能够使车高下降时的车辆动作形态稳定。即,能够减轻车辆下降时的倾斜,因而,车辆行驶中前灯的度难以变化,同时能够提高车辆外观性能。
[0086]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构成为,在通过各悬架2、7升高车高时,向前轮侧悬架2供给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经压缩装置11加压后的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由此,能够使向前轮侧悬架2供给的压缩空气和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的压缩空气分流,因而,能够使向前轮侧悬架2供给的压缩空气和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的压缩空气不造成影响。其结果,能够使前轮侧的车高和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上升,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车高调节。
[0087] 另外,空气悬架系统1构成如下闭回路(封闭系统):能够将经压缩机17压缩后的压缩空气贮存于第二罐30,且将该第二罐30中贮存的压缩空气向各悬架2、7供给。由此,空气悬架系统1难以受到外部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的影响,因而,能够进行稳定的悬架控制。
[0088] 另外,空气悬架系统1在仅降低前轮侧的车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压缩装置11将前轮侧悬架2内的压缩空气向第二罐30内排出。另外,在仅降低后轮侧的车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压缩装置11将后轮侧悬架7内的压缩空气向第二罐30内排出。由此,即使不使用第一罐27也能够降低车高,因而,能够在第一罐27与第二罐30之间省去压力调节。
[0089] 另外,空气悬架系统1在升高车高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不经压缩装置11地向悬架2、7供给。由此,不使用电动机18,因而,能够实现节电、低噪声。
[0090] 接着,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压缩装置相比,变更了其回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091] 在图12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系统1同样地,车载用的空气悬架系统41构成为包括:前轮侧悬架2、后轮侧悬架7、第一罐27、第二罐30、控制器33及压缩装置42。但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系统41中,在如下点与第一实施方式存在差异:将压缩装置42的回路结构变更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装置11的回路结构。
[0092] 作为加压装置的压缩装置42配设于前轮侧悬架2与后轮侧悬架7之间。具体而言,压缩装置42的一端连接到前侧给排路4,压缩装置42的另一端连接到后侧给排路9。如图12所示,该压缩装置42构成为包括:通气管路43;主管路44;给排通路45;第一、第二切换阀46、47;压缩机48;电动机49;空气干燥器50;速度控制阀51;吸入管路52;排气管路53等。该压缩装置42构成如下压气源:例如将对空气进行压缩后得到的压缩空气向前轮侧悬架2和后轮侧悬架7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压缩机48、电动机49、空气干燥器50及速度控制阀51,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压缩机17、电动机18、空气干燥器19及速度控制阀20同样结构即可。
[0093] 通气管路43的一侧连接到第一切换阀46,通气管路43的另一侧连接到第二切换阀47。该通气管路43经由主管路44与压缩机48的吸入侧连接,并且将前侧给排路4与后侧给排路9之间连接。该情况下,通气管路43由将第一切换阀46与后述的主管路44的连接点43C之间相连的前侧通气管路43A、和将主管路44的连接点43C与第二切换阀47之间相连的后侧通气管路43B构成。
[0094] 在此,在前侧通气管路43A的一侧,连接有后述的第一切换阀46。该前侧通气管路43A例如在将后轮侧悬架7与压缩机48连通时,构成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向压缩机48的吸入侧引导的通气路。另外,在后侧通气管路43B,设有后述的第二切换阀47。该后侧通气管路43B构成将后轮侧悬架7经由第二切换阀47等与压缩机48的吸入侧连接的通气路。
[0095] 主管路44将通气管路43与第一切换阀46之间连接。即,主管路44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到通气管路43的连接点43C(前侧通气管路43A与后侧通气管路43B之间),主管路44的下游侧的端部连接到第一切换阀46。主管路44构成相对于各悬架2、7供给排出压缩空气的给排管路。在主管路44,设有压缩机48、空气干燥器50、速度控制阀51。
[0096] 给排通路45位于主管路44与第二切换阀47之间而设置。具体而言,给排通路45的一侧连接到主管路44,给排通路45的另一侧连接到第二切换阀47。该给排通路45将压缩机48的排出侧与第二切换阀47之间连接。
[0097] 第一切换阀46位于前侧切换阀6与压缩机48的吸入侧或排出侧之间,设于前侧通气管路43A的一侧。第一切换阀46例如由具备螺线管46A的两位三通的电磁式方向控制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以便将前侧给排路4相对于压缩机48的吸入侧(通气管路43)或排出侧(主管路44)选择性地连接。
[0098] 在此,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46A供电,第一切换阀46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通电位置(q),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前侧通气管路43A、主管路44、给排通路45相对于后轮侧悬架7供给排出;非通电位置(r),将各悬架2、7内的压缩空气经主管路44及前侧通气管路43A向第二罐30内供给(送出)。即,第一切换阀46是变更压缩空气流动方向的切换阀。
[0099] 第二切换阀47位于后侧给排气阀10与压缩机48的吸入侧或排出侧之间,设于后侧通气管路43B的另一侧。第二切换阀47例如由具备螺线管47A的两位三通的电磁式方向控制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以便相对于后侧给排路9选择性地连接通气管路43或给排通路45。
[0100] 在此,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47A供电,第二切换阀47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通电位置(s),将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经前侧通气管路43A、主管路44、给排通路45相对于后轮侧悬架7供给排出;非通电位置(t),将各悬架2、7内的压缩空气经后侧通气管路43B、主管路44、前侧给排路4向第二罐30内供给(送出)。
[0101] 压缩机48位于主管路44,例如由往复运动式压缩机或涡旋式压缩机等构成。压缩机48由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49驱动,将从通气管路43侧或吸入管路52侧吸入的空气压缩而产生压缩空气,且将该压缩空气向空气干燥器50供给。
[0102] 空气干燥器50位于主管路44,设于压缩机48与速度控制阀51之间。该空气干燥器50内置有吸水剂等,在从压缩机48供给的压缩空气向速度控制阀51顺向流通时,通过内部的吸水剂吸附水分。另一方面,从各悬架2、7或第二罐30向后述的排气管路53逆向流通的压缩空气在空气干燥器50内逆流,由此,夺走被吸水剂吸附的水分,将该吸水剂再生。
[0103] 速度控制阀51位于主管路44,设于空气干燥器50与第一切换阀46之间。该速度控制阀51由节流部51A和止回阀51B的并联回路构成,相对于顺向流动,止回阀51B开阀而不对压缩空气的流量进行节流。但是,相对于逆向流动,止回阀51B闭阀,就此时的压缩空气而言,其流量由节流部51A节流,故而,在空气干燥器50内缓缓地以小流量逆流。
[0104] 吸入管路52位于压缩机48的吸入侧的上游而设置。具体而言,吸入管路52的一侧经由吸入口52A与外部连通,吸入管路52的另一侧连接到通气管路43。通过压缩机48工作,该吸入管路52使从吸入口52A吸入的外气或大气经由过滤器52B向压缩机48流通。在吸入管路52,在连接点43C与过滤器52B之间设有止回阀52C,该止回阀52C防止从吸入口52A吸入的空气逆流。
[0105] 排气管路53设为从后侧给排气阀10与第二切换阀47之间分支。具体而言,排气管路53的一侧连接到后侧给排路9,排气管路53的另一侧经由排气口53A与外部连通。该排气管路53是用于将各悬架2、7内及罐27、30内的压缩空气向外部的大气中排出的管路。在排气管路53的中途,设有排气阀54。
[0106] 排气阀54是将连接到主管路44的排气管路53相对于大气连通、切断的阀。该排气阀54由具备螺线管54A的两通两位的常闭式电磁阀构成,通过控制器33进行切换控制。通过从控制器33向螺线管54A供电,排气阀54选择性地在如下位置间进行切换:开启位置(u),开启排气管路53而允许压缩空气从排气口53A排出;关闭位置(v),关闭排气管路53而切断压缩空气从排气口53A的排出。即,排气阀54始终闭阀而将排气管路53相对于排气口53A切断。继而,在排气阀54开阀的情况下,使排气管路53与排气口53A连通,将排气管路53内的压缩空气向大气中排出(释放)。
[0107] 于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作用效果。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切换阀46连接于前侧通气管路43A和主管路44。另外,第二切换阀47连接于后侧通气管路43B和给排通路45。由此,能够使前轮侧的车高和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上升及下降,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车高调节。
[010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降低车高时,前轮侧悬架2向第一罐27排出压缩空气,后轮侧悬架7使用压缩装置11向第二罐30内排出压缩空气。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前轮侧悬架使用压缩装置向第二罐30内排出压缩空气,后轮侧悬架向第一罐27排出压缩空气。这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0109]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向前轮侧悬架2供给第二罐30内的压缩空气,向后轮侧悬架7供给使用压缩装置11升压后的压缩空气。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向前轮侧悬架供给使用压缩机升压后的压缩空气,向后轮侧悬架供给罐内的压缩空气。这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0110]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压缩装置11构成为具备一个压缩机17。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压缩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两个以上的压缩机。这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0111] 另外,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将压缩空气用作工作流体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作为工作流体,使用混合油液、添加剂而成的水等液体。该情况下,设为使用液压等代替压缩机、并且省去空气干燥器的结构即可。
[0112] 作为基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系统,例如考虑下述方面。
[0113] 作为悬架系统的第一方面,悬架系统具备:前轮侧悬架及后轮侧悬架,其设于车身与车轴之间,根据工作流体的供给排出进行车高调节;加压装置,其对上述工作流体进行加压;第一罐及第二罐,其贮存经该加压装置加压后的上述工作流体。通过上述前轮侧悬架及上述后轮侧悬架分别降低车高时,上述前轮侧悬架和上述后轮侧悬架中的任一方向上述第一罐排出上述工作流体,上述前轮侧悬架和上述后轮侧悬架中的另一方通过上述加压装置向上述第二罐内排出上述工作流体。
[0114] 作为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上述悬架系统构成为,使用上述加压装置向上述第二罐供给上述第一罐内的上述工作流体。
[0115] 作为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上述悬架系统使上述前轮侧的车高和上述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下降。
[0116] 作为第四方面,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通过上述前轮侧悬架及上述后轮侧悬架分别升高车高时,向上述前轮侧悬架和上述后轮侧悬架中的任一方供给上述第二罐内的上述工作流体,通过上述加压装置将上述第二罐内的上述工作流体加压并向上述前轮侧悬架和上述后轮侧悬架中的另一方供给。
[0117] 作为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上述悬架系统使上述前轮侧的车高和上述后轮侧的车高同时上升。
[0118]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作出的,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中包含其等同物。另外,在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或实现效果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内,可对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记载的各构成要素加以任意组合或省略。
[0119] 本申请要求了基于2017年1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012304号的优先权。2017年1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012304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照作为整体编入本申请。
[0120] 标记说明
[0121] 1、41空气悬架系统(悬架系统);2前轮侧悬架;7后轮侧悬架;11、42压缩装置(加压装置);14、46第一切换阀;15、47第二切换阀;17、48压缩机;18、49电动机;19、50空气干燥器;24旁通管路;25旁通阀;27第一罐;30第二罐。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自行车悬架系统 2020-05-12 32
汽车悬架系统 2020-05-12 104
车辆悬架系统 2020-05-13 505
悬架系统 2020-05-11 674
悬架系统 2020-05-11 88
悬架系统 2020-05-11 851
矿用车悬架系统 2020-05-13 443
车辆用悬架系统 2020-05-13 292
车辆悬架系统 2020-05-12 36
车辆用悬架系统 2020-05-13 72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