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身体成分 / 挡风玻璃 / 拉杆芯轴及具有该拉杆芯轴的汽车遮阳帘

拉杆芯轴及具有该拉杆芯轴的汽车遮阳帘

阅读:0发布:2022-01-01

专利汇可以提供拉杆芯轴及具有该拉杆芯轴的汽车遮阳帘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拉杆芯轴及具有该拉杆芯轴的 汽车 遮阳帘,其中所述汽车遮阳帘包括拉杆芯轴,以及 吸盘 锁 、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帘布、 支撑 杆和拉手。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帘,由于包括吸盘锁,其固定方式简单,将所述吸盘锁固定于所述汽车前挡 风 玻璃即可,且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吸盘锁上,并将拉杆芯轴固定于所述吸盘锁上,因此本汽车遮阳帘的帘布的伸出方向是可调的,使得本汽车遮阳帘不仅能适应所有汽车,而且在所有汽车内均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固定,其固定方便,而且使用方便。,下面是拉杆芯轴及具有该拉杆芯轴的汽车遮阳帘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拉杆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转轴、第一遮阳帘固定件、第二遮阳帘固定件、扭簧和转接件;
所述壳体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圆柱状,且其侧壁上具有开口;
所述转轴、第一遮阳帘固定件、第二遮阳帘固定件、扭簧和转接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的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沉孔,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的沉孔内;
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上;
所述扭簧穿设于所述转轴上,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并抵压在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的一个端面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
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芯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和扭簧之间设置有第一热缩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芯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扭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热缩管。
4.一种汽车遮阳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杆芯轴,还包括吸盘、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帘布、支撑杆和拉手;
所述吸盘锁包括硬底座、压板、软吸盘、外盖、第一压簧和按钮;
所述硬底座包括基部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基部上的杆部,所述基部和杆部均为圆柱形,且所述基部与所述杆部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基部的底面上开设有内凹的空腔,且所述杆部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所述杆部的中空结构与所述基部的空腔相连通;
所述压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杆部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压板;且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基部上;
所述软吸盘包括吸附部和固定于所述吸附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穿过所 述基部,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杆部内,且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顶设于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另一端顶设于所述基部的内凹的表面上;
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按钮的一端,且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杆部的轴心线垂直,以通过所述按钮另一端绕所述铰接轴的旋转运动,使得所述移动杆上下运动;
所述外盖覆盖所述硬底座的杆部,固定于所述硬底座的基部上,且所述外盖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按钮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盖;
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硬底座的基部和压板之间;且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围合成一具有开口的圆柱形区域;
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围合的圆柱形区域内;
所述帘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一端卷绕于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和第二遮阳帘固定件上;另一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拉手设置于所示支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的侧壁上沿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一槽,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一槽内,且可以沿所述第一槽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底部具有三个柱状凸起,所述基部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三个柱状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压板的三个柱状凸起均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上的与所述下固定件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所述下固定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定位块均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件与所述硬底座的基部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挡块,且所述基部上开设有第二槽,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内,且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二槽的一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说明书全文

拉杆芯轴及具有该拉杆芯轴的汽车遮阳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拉杆芯轴及具有该拉杆芯轴的汽车遮阳帘。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平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随着汽车使用的普及,汽车用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大。
[0003]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遮阳帘的典型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944178U所记载,即包括固定座、帘布、以及活动套设在固定座内且外壁卷收有帘布的卷管,所述帘布的上端设有拉手,卷管内设有扭簧传动机构,所述的扭簧传动机构包括扭簧轴、扭簧轴承、扭簧、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卷管的一端与扭簧轴承连接,卷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卷管轴承,所述第二端盖的内壁上设有一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间隙配合在卷管轴承的中心孔内。这种结构的汽车遮阳帘的结构复杂,需要使用扭簧轴承,且其扭簧轴并未贯穿所述汽车遮阳帘,导致其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强的拉杆芯轴及具有该拉杆芯轴的汽车遮阳帘。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杆芯轴,包括壳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转轴、第一遮阳帘固定件、第二遮阳帘固定件、扭簧和转接件;
[0006] 所述壳体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圆柱状,且其侧壁上具有开口;
[0007] 所述转轴、第一遮阳帘固定件、第二遮阳帘固定件、扭簧和转接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08] 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0009] 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
[0010] 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的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沉孔,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的沉孔内;
[0011] 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上;
[0012] 所述扭簧穿设于所述转轴上,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并抵压在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的一个端面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
[0013] 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上。
[0014] 可选的,在所述转轴和扭簧之间设置有第一热缩管。
[0015] 可选的,在所述扭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热缩管。
[0016]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遮阳帘,包括上述的拉杆芯轴,还包括吸盘、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帘布、支撑杆和拉手;
[0017] 所述吸盘锁包括硬底座、压板、软吸盘、外盖、第一压簧和按钮;
[0018] 所述硬底座包括基部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基部上的杆部,所述基部和杆部均为圆柱形,且所述基部与所述杆部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基部的底面上开设有内凹的空腔,且所述杆部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所述杆部的中空结构与所述基部的空腔相连通;
[0019] 所述压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杆部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压板;且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基部上;
[0020] 所述软吸盘包括吸附部和固定于所述吸附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穿过所述基部,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杆部内,且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顶设于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另一端顶设于所述基部的内凹的表面上;
[0021] 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按钮的一端,且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杆部的轴心线垂直,以通过所述按钮另一端绕所述铰接轴的旋转运动,使得所述移动杆上下运动;
[0022] 所述外盖覆盖所述硬底座的杆部,固定于所述硬底座的基部上,且所述外盖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按钮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盖;
[0023] 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硬底座的基部和压板之间;且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围合成一具有开口的圆柱形区域;
[0024] 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围合的圆柱形区域内;
[0025] 所述帘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一端卷绕于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和第二遮阳帘固定件上;另一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拉手设置于所示支撑杆上。
[0026] 可选的,所述杆部的侧壁上沿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一槽,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一槽内,且可以沿所述第一槽滑动。
[0027] 可选的,所述压板底部具有三个柱状凸起,所述基部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三个柱状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压板的三个柱状凸起均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0028] 可选的,所述上固定件上的与所述下固定件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所述下固定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定位块均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0029] 可选的,所述下固定件与所述硬底座的基部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挡块,且所述基部上开设有第二槽,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内,且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二槽的一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003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帘,由于包括吸盘锁,其固定方式简单,将所述吸盘锁固定于所述汽车前挡玻璃即可,且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吸盘锁上,并将拉杆芯轴固定于所述吸盘锁上,因此本汽车遮阳帘的帘布的伸出方向是可调的,使得本汽车遮阳帘不仅能适应所有汽车,而且在所有汽车内均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固定,其固定方便,而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锁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锁去除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帘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帘的另一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帘去除吸盘锁和壳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遮阳帘固定件和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帘布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和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中标记示意为:1-硬底座;2-压板;3-软吸盘;4-外盖;6-按钮;7-基部;8-杆部;9-吸附部;10-移动杆;11-铰接轴;12-底板;13-侧板;14-圆弧部;15-直线部;
16-第一槽;17-上固定件;18-下固定件;19-壳体;20-第一端盖;21-第二端盖;22-转轴;
23-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4-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6-转接件;27-帘布;28-第二槽;29-肾形孔;30-支撑杆;31-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43] 实施例1
[0044] 参考图4-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杆芯轴,包括壳体19、第一端盖20、第二端盖21、转轴22、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3、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扭簧和转接件26;
[0045] 所述壳体19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圆柱状,且其侧壁上具有开口;
[0046] 所述转轴22、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3、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扭簧和转接件26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47] 所述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21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19的两端;
[0048] 所述转轴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20,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22的另一端;
[0049] 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的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沉孔,所述转接件26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的沉孔内;
[0050] 所述转接件26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21上;
[0051] 所述扭簧(图中未示出)穿设于所述转轴22上,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22上,并抵压在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的一个端面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3;
[0052] 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22上。
[0053] 本实用新型的拉杆芯轴包括贯穿所述壳体19的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20,所述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22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3也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22上,即当帘布固定于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3和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时,且抽拉所述帘布时,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3和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旋转,转轴22固定,此时帘布对扭簧施加,以当抽拉帘布27的力撤除时,扭簧带动帘布27复位;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拉杆芯轴结构简单,且由于所述转轴
22贯穿所述壳体19,因此,其稳定性较好。
[0054]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在所述转轴22和扭簧之间设置有第一热缩管(图中未示出);以当抽拉帘布时,降低本汽车遮阳帘的噪音;更进一步,在所述扭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热缩管(图中未示出),以当抽拉帘布时,降低本汽车遮阳帘的噪音。
[0055] 实施例2
[0056] 参考图1-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阳帘,包括上述的拉杆芯轴,还包括吸盘锁、上固定件17、下固定件18、帘布27、支撑杆30和拉手31;
[0057] 所述吸盘锁包括硬底座1、压板2、软吸盘3、外盖4、第一压簧和按钮6;
[0058] 所述硬底座1包括基部7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基部7上的杆部8,所述基部7和杆部8均为圆柱形,且所述基部7与所述杆部8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基部7的底面上开设有内凹的空腔,且所述杆部8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所述杆部的中空结构与所述基部7的空腔相连通;
[0059] 所述压板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杆部8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压板2;且所述压板2设置于所述基部7上;
[0060] 所述软吸盘3包括吸附部9和固定于所述吸附部9的移动杆10,所述移动杆10穿过所述基部7,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杆部8内,且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顶设于所述移动杆10的一端,另一端顶设于所述基部7的内凹的表面上;
[0061] 所述移动杆10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按钮6的一端,且所述铰接轴11与所述杆部8的轴心线垂直,以通过所述按钮6另一端绕所述铰接轴11的旋转运动,使得所述移动杆10上下运动;
[0062] 所述外盖4覆盖所述硬底座1的杆部8,固定于所述硬底座1的基部7上,且所述外盖4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按钮6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盖4。
[0063] 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硬底座1的基部7和压板2之间;且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围合成一具有开口的圆柱形区域;
[0064] 所述壳体19的开口与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围合的开口相对应,以通过所述开口将所述帘布27从所述壳体19内抽出,并设置于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所围合的圆柱形区域内;
[0065] 所述帘布27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一端卷绕于所述第一遮阳帘固定件23和第二遮阳帘固定件24上;另一端固定有支撑杆30,所述拉手31设置于所示支撑杆30上,以通过所述拉手31将所述帘布27抽出。
[0066]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吸附部9的材质为PVC或橡胶;且所述吸附部9具有拉手,以通过所述拉手将所述吸附部9从所述被吸附物上取下。
[0067]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压板2的底部具有三个柱状凸起,所述基部7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三个柱状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压板2的三个柱状凸起均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以通过所述柱状凸起与所述凹槽的配合,对所述压板的位置进行准确限定。
[0068]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杆部8的中空结构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移动杆10的横截面为与所述中空结构相配合的方形,以通过方形的中空结构对所述移动杆10进行导向。
[0069]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移动杆10远离所述吸附部9的一端开设有铰接孔;所述按钮包括底板12和与所述底板12垂直的两个侧板13,所述两个侧板13设置于所述底板12的两侧,所述两个侧板13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两个侧板13形状相同,且远离所述底板
12的部分包括圆弧部14和直线部15,以通过所述圆弧部14方便将所述按钮6按下,并通过所述直线部15将所述按钮卡住。
[0070]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杆部8的侧壁上沿所述杆部8的轴线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一槽16,所述铰接轴11位于所述第一槽16内,且可以沿所述第一槽16滑动。
[0071]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上固定件17上的与所述下固定件18的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块,所述下固定件18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定位块均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以通过所述定位块和所述通孔的配合,实现所述上固定件17和所述下固定件18的相对位置的固定。更进一步,所述下固定件18与所述硬底座1的基部7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挡块(图中未示出),且所述基部7上开设有第二槽28,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槽28内,且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二槽28的一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以通过所述挡块在所述第二槽28内的滑动实现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旋转限位,且通过设置于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二槽28的一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能实现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的自动复位。
[0072]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上固定件17和所述下固定件18上均开设有三个肾形孔29,当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安装在所述硬底座1的基部7和压板2之间时,所述压板2的柱状凸起分别位于所述肾形孔29内,并可以沿所述肾形孔29滑动,因此,可以通过肾形孔29的孔壁实现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绕所述杆部8旋转时的限位。
[0073]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在所述转轴22和扭簧之间设置有第一热缩管(图中未示出);以当抽拉帘布时,降低本汽车遮阳帘的噪音;更进一步,在所述扭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热缩管(图中未示出),以当抽拉帘布时,降低本汽车遮阳帘的噪音。
[0074]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帘布27呈圆台的展开图状,在所述帘布的内凹的一侧开设有一开口。
[0075]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帘,由于包括吸盘锁,其固定方式简单,将所述吸盘锁固定于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即可,且所述上固定件17和下固定件18均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吸盘锁上,并将拉杆芯轴固定于所述吸盘锁上,因此本汽车遮阳帘的帘布27的伸出方向是可调的,使得本汽车遮阳帘不仅能适应所有汽车,而且在所有汽车内均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固定,其固定方便,而且使用方便。
[0076]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帘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固定所述拉手31的吸盘,所述吸盘可以固定于所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或者车窗玻璃上,所述拉手31将所述帘布抽出后,固定于所述吸盘上。
[0077]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7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