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身体成分 / 挡风玻璃 / 车辆用挡风玻璃

车辆用挡玻璃

阅读:20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车辆用挡玻璃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挡 风 玻璃,其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其中,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 树脂 层的层叠体,对于所述车辆用 挡风玻璃 来说,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残留的气泡少而外观优异,并且,在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不易产生重影。本发明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且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表面的依照JIS B‑0601(1994)测定的凹部的沟深度(Rzg)为10~40μm,并且,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 角 度的方式进行配置。,下面是车辆用挡玻璃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辆用挡玻璃,其特征在于,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其中,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且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表面的依据JISB-0601-1994测定的凹部的沟深度以Rzg表示为10~40μm,并且,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2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1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邻接的凹部的间隔为1500μ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邻接的凹部的间隔为1000μ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的邻接的凹部平行且等间隔地并列。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构成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树脂层含有聚乙烯醇缩增塑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至少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中包含的聚乙烯醇缩醛的羟基量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包含的聚乙烯醇缩醛的羟基量不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第一树脂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含量与第二树脂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含量不同。
10.一种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其中,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隔音层层叠于2层保护层之间的层叠体,所述隔音层中,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含有增塑剂45~80质量份,所述保护层中,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含有增塑剂20~45质量份,且在至少一个保护层的与玻璃板相对的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
所述保护层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2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1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13.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邻接的凹部的间隔为
1500μm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邻接的凹部的间隔为
1000μm以下。

说明书全文

车辆用挡玻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挡风玻璃,其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对于所述车辆用挡风玻璃来说,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残留的气泡少而外观优异,并且,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不易产生重影。

背景技术

[0002] 在两张玻璃板之间夹持含有塑化聚乙烯醇缩丁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且使彼此粘接而得到的夹层玻璃尤其被广泛用作车辆用挡风玻璃。
[0003]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并不仅仅由1层的树脂层构成,也可以由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通过作为2层以上的树脂层而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且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的性质,从而能够提供具有仅1层时难以实现的各种性能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0004]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隔音层和夹持该隔音层的2层保护层所形成的3层结构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专利文献1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通过具有含有与增塑剂亲和性优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大量的增塑剂的隔音层,从而发挥出优异的隔音性。另一方面,保护层防止隔音层所含的大量的增塑剂发生渗出而降低中间膜与玻璃间的粘接性这种情况。
[0005] 然而,对于使用了如上所述的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而言,当隔着夹层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存在下述这样的问题:有时看到光线的影像为重影。这样的重影尤其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隔音性优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情况中显著地出现。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19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 本发明人等研究了使用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时的重影的产生原因。结果发现,原因在于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形成的凹凸。
[0011] 夹层玻璃的制造中,通常,将至少在2张玻璃板之间层叠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层叠体通过夹持辊而进行捋撸(排气脱气法)、或放入橡胶袋而进行减压抽吸(真空脱气法),一边对在玻璃板与中间膜之间残留的空气进行脱气,一边进行压接。接着,将上述层叠体例如在高压釜内进行加热加压而进行压接,从而制造夹层玻璃。夹层玻璃的制造工序中,重要的是将玻璃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层叠时的脱气性。出于确保制造夹层玻璃时的脱气性的目的,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尤其是通过制成该凹凸中的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以下也称为“刻线状”)、且邻接的该刻线状的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形成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发挥出极其优异的脱气性。
[0012] 通常,在夹层玻璃制造工序中的压接时,形成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的凹凸会坍塌,因此,在所得到的夹层玻璃中基本不会成为问题。
[0013] 然而,本发明人等发现对于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言,在经过夹层玻璃制造工序而得的夹层玻璃中残留着凹凸的影响,成为了产生重影的原因。
[0014] 即,可认为使用压花辊等在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形成凹凸时,不仅在中间膜的表面形成凹凸,而且因加工时的压而直至树脂层的层间的界面为止均会转印凹凸,界面变得不平滑。可认为:尤其是在表面形成刻线状的凹部时,该刻线状的凹部在层间的界面也被牢牢地转印。可认为:虽然在夹层玻璃制造工序中的压接时,中间膜的表面的凹凸会坍塌,但转印于层间的界面的凹凸仍会残留,因此,由该形成于层间界面的凹凸而产生的光干涉现象成为了发生重影的原因。可认为:尤其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隔音性优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在硬的保护层表面形成凹凸,此时,凹凸很容易被转印至该保护层与软的隔音层之间的层间,因此特别地产生重影。
[0015] 如果不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形成凹凸,则能够防止重影的产生。然而,若不形成凹凸,则无法在夹层玻璃的制造时充分进行脱气,这将导致在玻璃与中间膜之间产生气泡,损害夹层玻璃的外观。
[0016]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挡风玻璃,其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对于所述车辆用挡风玻璃来说,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残留的气泡少而外观优异,并且,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不易产生重影。
[0017]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8] 本发明为一种车辆用挡风玻璃,其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且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表面的依照JISB-0601(1994)测定的凹部的沟深度(Rzg)为10~40μm,并且,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0019]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00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还意指“在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还意指“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形成”,“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还意指“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形成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0021]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控制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凸的图案的方向,从而能够提供下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即使在使用了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情况下,也会在夹层玻璃的制造时充分地脱气而不会在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残留气泡,因而外观优异,并且,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不易产生重影,从而完成本发明。
[0022] 本发明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
[0023] 上述玻璃板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透明板玻璃。例如,可以举出浮法板玻璃(float plate glass)、磨光板玻璃(polished plate glass)、模塑板玻璃(molded plate glass)、夹丝玻璃(wired glass)、线填充板玻璃(wire-reinforced plate glass)、被着色的板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生玻璃(green glass)等无机玻璃。另外,还可以使用在玻璃的表面具有紫外线屏蔽涂层的紫外线屏蔽玻璃。还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酸酯、聚丙烯酸酯等的有机塑料板。
[0024] 作为上述玻璃板,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玻璃板。例如,可以举出在透明浮法板玻璃与生玻璃之类的被着色的玻璃板之间层叠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另外,作为上述玻璃板,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厚度不同的玻璃板。
[0025] 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由此,能够确保夹层玻璃的制造时的脱气性。
[0026] 可以仅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个表面具有上述凹凸,但从显著提高脱气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两面都具有上述凹凸。
[0027] 上述凹凸的形状只要至少具有沟形状即可,例如,可以采用刻线状、格子状等通常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赋予的凹凸的形状。上述凹凸的形状也可以是转印了压花辊的形状。
[0028] 另外,上述凸部也可以如图1所示,顶部为平面形状,也可以如图2所示,为非平面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部的顶部为平面形状的情况下,可在该顶部的平面进一步施以微细的凹凸。
[0029] 进而,各凹凸的凸部的高度可以为同一高度,也可以为不同高度,若与这些凸部对应的凹部的底边连续,则该凹部的深度可以是同一深度,也可以是不同深度。
[0030] 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在上述至少一个表面所具有的凹凸的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刻线状),且邻接的上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一般而言,将在两张玻璃板之间层叠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体压接时的空气的排出容易度与上述凹部的底部的连通性及平滑性密切相关。通过使中间膜的至少一面的凹凸的形状成为刻线状的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的形状,从而使上述底部的连通性更优异,脱气性显著提高。
[0031] 需要说明的是,“规则地并列”是指,可以是邻接的上述刻线状的凹部平行且等间隔地并列,也可以是邻接的上述刻线状的凹部平行地并列,但并非所有的邻接的上述刻线状的凹部的间隔为等间隔。
[0032] 图1和图2中,示出了表示刻线状的凹部等间隔且平行地并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0033] 图3中,示出了表示刻线状的凹部并非为等间隔但平行地并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中,凹部1与凹部2的间隔A、与凹部1与凹部3的间隔B不同。
[0034] 本发明的车辆用挡风玻璃中,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0035] 本发明中的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利用图4来进行说明。
[0036] 图4(a)是从前方观察安装有车辆用挡风玻璃11的车辆的示意图。本说明书中,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是指,将车辆用挡风玻璃安装于车辆时,在画出通过车辆用挡风玻璃的中心且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言垂直的线时,该垂直的线的方向。即,图4(a)中,点划线21所表示的方向为车辆用挡风玻璃11的垂直方向。
[0037] 另一方面,图4(c)中,用虚线31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刻线状)的凹部。本发明中的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与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以图4(c)中的点划线21所示的方向与虚线31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C来表示。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图4(b)中,示出了从横向观察安装有车辆用挡风玻璃11的车辆的示意图。在此,车辆用挡风玻璃11的安装角度D为20~90°左右,普通轿车中为30~50°左右。安装角度D越小,则光的干涉现象越强,因此重影的产生变得越显著。
[0039] 通过将上述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图4(c)中的角度C)设为30°以下,从而可以得到在夹层玻璃的制造时发挥出充分的脱气性而在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不残留气泡因而外观优异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并且能够防止在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产生重影。可认为:这是由于搭乘者所看到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接近于垂直方向,由此能够降低光干涉的影响的缘故。上述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特别优选为5°以下。
[0040]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切实地防止重影的产生,优选:在车辆用挡风玻璃的整个面,其纵向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为30°以下。即,在实际的车辆中,使图4所示那样的梯形形状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弯曲而进行安装,因此,随着由车辆用挡风玻璃的中心偏离,车辆用挡风玻璃的纵向(依存于玻璃的弯曲而将上边与下边的最短连结的线)由垂直方向发生一些偏离。为了在车辆用挡风玻璃的整个面防止重影的产生,优选在车辆用挡风玻璃整个面的各个位置,车辆用挡风玻璃的纵向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为30°以下。然而,对于通常类型的车辆而言,实际上,通过将上述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设为30°以下,从而能够基本在整个面防止重影的产生。
另外,用梯形形状的两张玻璃夹持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时,通过将中间膜的底边伸展成梯形状后再夹持,从而能够在更宽的范围内使车辆用挡风玻璃的纵向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为30°以下。
[0041] 上述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表面的凹部的沟深度(Rzg)为10~40μm。通过将上述沟深度(Rzg)设为10μm以上,从而能够发挥极其优异的脱气性,通过设为40μm以下,从而能够降低制造夹层玻璃时的温度。上述沟深度(Rzg)的优选下限为15μm、优选上限为35μm,更优选下限为20μm、更优选上限为30μm。
[0042]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凹部的沟深度(Rzg)是指,将JIS B-0601(1994)“表面粗糙度-定义及表示”所规定的基准长度设为2.5mm,算出以粗糙度曲线的平均线(按照至粗糙度曲线为止的偏差的平方和成为最小的方式来设定的线)为基准的沟深度,由此所测得的沟数的沟深度的平均值。上述沟数是将基准长度除以上述凹部的间隔而得的值的小数点以下进到个位后的整数。沟数为5以上时,以在基准长度上存在的凹部的最深的顺序算出5处的沟深度,将其平均值作为每个基准长度中的沟深度。在沟数为4以下时,以在基准长度上存在的凹部的最深的顺序算出沟数个数的沟深度,将其平均值作为每个基准长度中的沟深度。至少测定5处上述每个基准长度中的沟深度,将其平均值作为凹部的沟深度(Rzg)。另外,上述沟深度(Rzg)可通过对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器(小坂研究所公司制、SE1700α)而测定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而容易地获得。
[0043] 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邻接的上述凹部的间隔的优选上限为1500μm。通过将邻接的凹部的间隔设为1500μm以下,从而可以得到脱气性特别优异、没有气泡的残留的外观优异的车辆用挡风玻璃。上述邻接的凹部的间隔的更优选上限为1000μm。关于上述邻接的凹部的间隔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赋予凹凸的加工上的问题出发,实质的下限为10μm左右。
[0044]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凹部的间隔是指,在邻接的为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凹部中,该两个凹部的最底部间的最短距离。具体而言,对于上述凹部的间隔来说,使用光学显微镜(例如,SONIC公司制、BS-8000III)来观察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观察范围20mm×20mm),测定所有的被观察的邻接的凹部的最底部间的最短距离。接着,算出所测定的最短距离的平均值,从而获得凹部的间隔。另外,也可以将所测得的最短距离的最大值设为凹部的间隔。凹部的间隔可以是最短距离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短距离的最大值,但优选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0045] 本发明中,作为在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压花辊法、压延辊法、异型挤压法、利用了熔体破裂的挤压拍打压花法(extrusion lip embossing method)等。其中,从能够容易地得到邻接的该刻线状的凹部平行地并列的形状的方面出发,优选压花辊法。
[0046] 作为在上述压花辊法中使用的压花辊,例如可举出使用、氧化等的研磨材料对金属辊表面进行喷丸处理,接着为了减少表面的过大的峰而使用立式研磨等进行摩擦,从而使辊表面具有微细的压花纹路(凹凸纹路)的压花辊。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出使用雕刻磨(mother mill)而将压花纹路(凹凸纹路)转印到金属辊表面,从而使辊表面具有微细的压花纹路(凹凸纹路)的压花辊。还可以举出通过蚀刻(chemical engraving)而使辊表面具有微细的压花纹路(凹凸纹路)的压花辊等。
[0047] 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结构。例如,作为两层以上的树脂层,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并且,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性质,由此可以提供具有仅1层难以实现的各种性能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一方面,在将具有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结构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用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情况下,会产生重影的问题。
[0048] 上述树脂层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
[0049]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三氟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酯、聚醚、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其中,上述树脂层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更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
[0050] 上述树脂层优选包含聚乙烯醇缩醛和增塑剂。
[0051] 作为上述增塑剂,若为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通常使用的增塑剂,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一元有机酸酯、多元有机酸酯等有机增塑剂、有机磷酸化合物、有机磷酸化合物等磷酸增塑剂等。
[0052] 作为上述有机增塑剂,例如,可以举出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四乙二醇-二-正庚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正庚酸酯等。其中,上述树脂层优选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或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更优选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
[0053] 上述树脂层优选含有粘接力调节剂。特别是在制造夹层玻璃时,与玻璃接触的树脂层优选含有上述粘接力调节剂。
[0054] 作为上述粘接力调节剂,例如优选使用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作为上述粘接力调节剂,例如可以举出、钠、镁等的盐。
[0055] 作为构成上述盐的酸,例如可以举出辛酸、己酸、2-乙基丁酸、丁酸、乙酸、甲酸等羧酸的有机酸、或盐酸硝酸无机酸。从在制造夹层玻璃时能够容易地调节玻璃与树脂层的粘接力的方面出发,与玻璃接触的树脂层优选包含镁盐作为粘接力调节剂。
[0056] 上述树脂层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抗氧剂、光稳定剂、作为粘接力调节剂的改性硅油、阻燃剂、抗静电剂、耐湿剂、热辐射反射剂、热辐射吸收剂等添加剂。
[0057] 对于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来说,优选作为两层以上的树脂层而至少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且上述第一树脂层中包含的聚乙烯醇缩醛(以下称为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与上述第二树脂层中包含的聚乙烯醇缩醛(以下称为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不同。
[0058] 因为聚乙烯醇缩醛A与聚乙烯醇缩醛B的性质不同,所以可以提供具有仅1层难以实现的各种性能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例如,在两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有上述第一树脂层,并且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低于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而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的倾向。其结果,上述第一树脂层变得比上述第二树脂层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隔音性变高。另外,在两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有上述第一树脂层,并且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高于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而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变高的倾向。其结果,上述第一树脂层变得比上述第二树脂层硬,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穿性变高。
[0059] 进而,在上述第一树脂层和上述第二树脂层包含增塑剂的情况下,优选上述第一树脂层中的增塑剂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而言的含量(以下称为含量A)与上述第二树脂层中的增塑剂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而言的含量(以下称为含量B)不同。例如,在两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有上述第一树脂层,并且上述含量A多于上述含量B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而言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的倾向。其结果,上述第一树脂层变得比上述第二树脂层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隔音性变高。另外,在两层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有上述第一树脂层,并且上述含量A少于上述含量B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而言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变高的倾向。其结果,上述第一树脂层变得比上述第二树脂层硬,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穿性变高。
[0060] 作为构成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组合,例如,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可以举出作为上述第一树脂层的隔音层与作为上述第二树脂层的保护层的组合。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提高的方面出发,优选:上述隔音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X和增塑剂,上述保护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Y和增塑剂。进而,在两层上述保护层之间层叠有上述隔音层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隔音性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也称隔音中间膜)。本申请发明中,即使如上述隔音层和上述保护层那样地层叠有性质不同的树脂层,也可以得到能够防止重影的产生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对于隔音中间膜,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0061] 上述隔音中间膜中,上述隔音层具有赋予隔音性的作用。
[0062] 上述隔音层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X和增塑剂。
[0063]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利用醛进行缩醛化而制备。上述聚乙烯醇通常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
[0064] 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的优选下限为200、优选上限5000。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设为200以上,从而能够提高所得到的隔音中间膜的耐贯穿性,通过设为5000以下,从而能够确保隔音层的成形性。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的更优选下限为
500、更优选上限为40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通过依照JIS K6726“聚乙烯醇试验方法”的方法而求出。
[0065] 用于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化的醛的碳原子数的优选下限为4、优选上限为6。通过将醛的碳原子数设为4以上,从而能够稳定地含有足够量的增塑剂,能够发挥优异的隔音性能。另外,能够防止增塑剂的渗出。通过将醛的碳原子数设为6以下,从而能够容易地合成聚乙烯醇缩醛X,并确保生产率。
[0066] 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4~6的醛,可以为直链状的醛,也可以为支链状的醛,例如可以举出正丁醛、正戊醛等。
[0067]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的优选上限为30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设为30摩尔%以下,能够使其含有发挥出隔音性所需量的增塑剂,能够防止增塑剂的渗出。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的更优选上限为28摩尔%、进一步优选上限为26摩尔%、特别优选上限为24摩尔%、优选下限为10摩尔%、更优选下限为15摩尔%、进一步优选下限为20摩尔%。
[0068]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是将羟基所键合的乙烯基量除以主链的总乙烯基量而求得的摩尔分率以百分率(摩尔%)加以表示的值。上述羟基所键合的乙烯基量例如可通过利用依照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来测定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所键合的乙烯基量而求出。
[0069]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的优选下限为60摩尔%、优选上限为85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设为60摩尔%以上,能够提高隔音层的疏性,能够使其含有发挥出隔音性所需量的增塑剂,能够防止增塑剂的渗出、白化。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设为85摩尔%以下,能够容易地合成聚乙烯醇缩醛X,并确保生产率。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的下限更优选为6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8摩尔%以上。
[0070] 上述缩醛基量可以通过利用依照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来测定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所键合的乙烯基量而求出。
[0071]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的优选下限为0.1摩尔%、优选上限为30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设为0.1摩尔%以上,能够使其含有发挥出隔音性所需量的增塑剂,能够防止渗出。另外,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设为30摩尔%以下,能够提高隔音层的疏水性,并防止白化。上述乙酰基量的更优选下限为1摩尔%、进一步优选下限为5摩尔%、特别优选下限为8摩尔%、更优选上限为25摩尔%、进一步优选上限为20摩尔%。上述乙酰基量是将从主链的总乙烯基量中减去缩醛基所键合的乙烯基量和羟基所键合的乙烯基量而得的值除以主链的总乙烯基量而求得的摩尔分率以百分率(摩尔%)加以表示的值。
[0072] 特别是,从使上述隔音层中容易地含有发挥出隔音性所需量的增塑剂的方面出发,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优选为上述乙酰基量为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或上述乙酰基量少于8摩尔%且缩醛基量为65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另外,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更优选为上述乙酰基量为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或上述乙酰基量少于8摩尔%且缩醛基量为6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
[0073] 上述隔音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100质量份的优选下限为45质量份、优选上限为80质量份。通过将上述增塑剂的含量设为45质量份以上,能够发挥出高的隔音性,通过设为80质量份以下,能够防止因发生增塑剂的渗出而导致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粘接性降低的情况。上述增塑剂的含量的更优选下限为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下限为55质量份、更优选上限为7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上限为70质量份。
[0074] 上述隔音层的厚度的优选下限为0.05mm。通过将上述隔音层的厚度设为0.05mm以上,能够发挥出充分的隔音性。上述隔音层的厚度的更优选下限为0.08mm。需要说明的是,上限并没有特别限定,但若考虑到作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厚度,则优选上限为0.3mm。
[0075] 上述保护层具有下述作用:防止因隔音层所含的大量的增塑剂的渗出而使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与玻璃的粘接性下降的情况,并且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赋予耐贯穿性。
[0076] 上述保护层优选例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Y和增塑剂,更优选含有羟基量比聚乙烯醇缩醛X多的聚乙烯醇缩醛Y和增塑剂。
[0077]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利用醛来缩醛化而制备。
[0078] 上述聚乙烯醇通常通过使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
[0079] 另外,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的优选下限为200、优选上限为5000。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设为200以上,能够提高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穿性,通过设为5000以下,能够确保保护层的成形性。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的更优选下限为500、更优选上限为4000。
[0080] 用于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化的醛的碳原子数的优选下限为3、优选上限为4。通过将醛的碳原子数设为3以上,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穿性变高。通过将醛的碳原子数设为4以下,聚乙烯醇缩醛Y的生产率提高。
[0081] 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3~4的醛,可以为直链状的醛,也可以为支链状的醛,例如可以举出正丁醛等。
[0082]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的优选上限为33摩尔%、优选下限为28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设为33摩尔%以下,能够防止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白化。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设为28摩尔%以上,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穿性变高。
[0083]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缩醛基量的优选下限为60摩尔%、优选上限为80摩尔%。通过将上述缩醛基量设为60摩尔%以上,能够使其含有发挥出充分的耐贯穿性所需量的增塑剂。通过将上述缩醛基量设为80摩尔%以下,能够确保上述保护层与玻璃的粘接力。上述缩醛基量的更优选下限为65摩尔%、更优选上限为69摩尔%。
[0084]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乙酰基量的优选上限为7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乙酰基量设为7摩尔%以下,能够提高保护层的疏水性,并防止白化。上述乙酰基量的更优选上限为2摩尔%,优选下限为0.1摩尔%。需要说明的是,聚乙烯醇缩醛A、B、和Y的羟基量、缩醛基量、和乙酰基量可以利用与聚乙烯醇缩醛X同样的方法测定。
[0085] 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100质量份而言的优选下限为20质量份、优选上限为45质量份。通过将上述增塑剂的含量设为20质量份以上,能够确保耐贯穿性,通过设为45质量份以下,能够防止增塑剂的渗出,并防止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粘接性的降低。上述增塑剂的含量的更优选下限为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下限为35质量份、更优选上限为43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上限为41质量份。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更进一步提高的方面出发,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优选少于上述隔音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
[0086] 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更进一步提高的方面出发,优选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大于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更优选大出1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大出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大出8摩尔%以上。通过调节聚乙烯醇缩醛X和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能够控制上述隔音层和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上述隔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其结果,夹层玻璃的隔音性更进一步提高。
[0087] 另外,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更进一步提高的方面出发,优选上述隔音层中的增塑剂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X100质量份而言的含量(以下也称含量X)多于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Y100质量份而言的含量(以下也称含量Y),更优选多出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多出15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多出20质量份以上。通过调节含量X和含量Y,上述隔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低。其结果,夹层玻璃的隔音性更进一步提高。
[0088] 上述保护层的厚度的优选下限为0.2mm、优选上限为3mm。通过将上述保护层的厚度设为0.2mm以上,能够确保耐贯穿性。
[0089] 上述保护层的厚度的更优选下限为0.3mm、更优选上限为1.5mm、进一步优选上限为0.5mm、特别优选上限为0.4mm。
[0090] 作为制造上述隔音中间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将上述隔音层与保护层通过挤压法、压延法、冲压法等通常的制膜法制成片状,其后进行层叠的方法等。
[0091] 如下的车辆用挡风玻璃也是本发明之一,所述车辆用挡风玻璃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其中,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含有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为45~8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隔音层在含有相对于两层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为20~45质量份的增塑剂的保护层之间层叠的层叠体,在至少一个保护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上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上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上述保护层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009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在至少一个保护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还意指“在至少一个保护层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和”,“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还意指“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形成”,“保护层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还意指“在保护层的表面形成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0093] 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以往公知的制造方法。例如,首先,在至少两张玻璃板之间层叠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制作夹层玻璃结构体。此时,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将所得的夹层玻璃结构体通过夹持辊而进行捋撸(排气脱气法)、或放入橡胶袋而进行减压抽吸(真空脱气法),一边对在玻璃板与中间膜之间残留的空气进行脱气,一边进行压接。接着,将上述夹层玻璃结构体例如在高压釜内进行加热加压而进行压接,从而得到车辆用挡风玻璃。
[0094] 发明效果
[0095]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车辆用挡风玻璃,其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其中,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对于所述车辆用挡风玻璃来说,在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残留的气泡少而外观优异,并且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不易产生重影。附图说明
[0096] 图1是表示作为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凹部为等间隔、且邻接的凹部平行地并列于表面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0097] 图2是表示作为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凹部为等间隔、且邻接的凹部平行地并列于表面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0098] 图3是表示作为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凹部并非等间隔、但邻接的凹部平行地并列于表面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0099] 图4是说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0]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0101] (实施例1)
[0102] (1)隔音层用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0103] 相对于通过将平均聚合度为2400的聚乙烯醇利用正丁醛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12摩尔%、缩丁醛基量66摩尔%、羟基量22摩尔%)100质量份,添加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60质量份作为增塑剂,利用分散辊充分混炼,得到隔音层用树脂组合物。
[0104] (2)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0105] 相对于通过将平均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利用正丁醛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1摩尔%、缩丁醛基量69摩尔%、羟基量30摩尔%)100质量份,添加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40质量份作为增塑剂,用分散辊充分混炼,得到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
[0106] (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作
[0107] 使用共挤出机将所得到的隔音层用树脂组合物和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共挤出,由此得到依次层叠有由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厚度350μm的A层(保护层)、由隔音层用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厚度100μm的B层(隔音层)以及由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厚度350μm的C层(保护层)这3层结构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隔音中间膜)。
[0108] (4)凹凸的赋予
[0109] 作为第一工序,以下述顺序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面转印了无规则的凹凸形状。首先,使用磨料辊表面施以无规则的凹凸,然后对该铁辊进行立式研磨,进而使用更微细的磨料对研磨后的平坦部施以微细的凹凸,从而得到了带有粗大的主压花和微细的副压花的相同形状的1对辊。将该1对辊作为凹凸形状转印装置来使用,对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面转印无规则的凹凸形状。作为此时的转印条件,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温度设为80℃、上述辊的温度设为145℃、线速设为10m/min、冲压线压设为10~200kN/m。对于赋形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粗糙度而言,利用JIS B 0601(1994)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来进行测定,其结果为20μm。测定是通过将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器(小坂研究所公司制,SE1700α)而测得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而进行的。测定方向设为相对于刻线的垂直方向,在截止值(cut-off value)=2.5mm、基准长度=2.5mm、评价长度=12.5mm、触针的尖端半径=2μm、尖端角度=60°、测定速度=0.5mm/s的条件下进行了测定。
[0110] 作为第二工序,通过下述的顺序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赋予了底部连续的沟形状(刻线状)的凹凸。将由使用三角形斜线型磨机(YURIROLL Co.,Ltd.制)对表面施以了碾磨加工后的金属辊、和具有45~75的JIS硬度的橡胶辊构成的一对辊作为凹凸形状转印装置来使用,使经第一工序而转印有无规则的凹凸形状的、所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通过该凹凸形状转印装置,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A层的表面赋予了为底部连续的沟形状(刻线状)的凹部平行且等间隔地并列的凹凸。作为此时的转印条件,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温度设为常温,辊温度设为130℃,线速设为10m/min,膜宽设为1.5m,冲压压力设为500kPa。
[0111] 接着,除了使用凹凸形状不同的金属辊以外,实施与上述同样的操作,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C层的表面赋予了底部连续的沟形状(刻线状)的凹部。
[0112] 使用光学显微镜(SONIC公司制、BS-8000III),观察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A层和C层的表面(观察范围20mm×20mm),测定邻接的凹部的间隔,并算出邻接的凹部的最底部间的最短距离的平均值,由此得到凹部的间隔。A层的表面的凹部的间隔为750μm,C层的表面的凹部的间隔为500μ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最短距离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均相同。
[0113] 另外,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A层和C层的表面的凹部的沟深度(Rzg)如下:
[0114] 算出JIS B-0601(1994)“表面粗糙度-定义及表示”规定的、将基准长度设为2.5mm、以粗糙度曲线的平均线(按照至粗糙度曲线为止的偏差的平方和成为最小的方式来设定的线)为基准的沟深度,将测定的沟数的沟深度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基准长度中的沟深度,算出每个基准长度中的沟深度的5处的平均值。上述A层的沟数为4,上述C层的沟数为5。
另外,A层和C层的表面的上述凹部的沟深度(Rzg)通过对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器(小坂研究所公司制、SE1700α)测得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测定方向设为相对于刻线的垂直方向,在触针的尖端半径=2μm、尖端角度=60°、测定速度=0.5mm/s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A层的表面的凹部的沟深度(Rzg)为22μm,C层的表面的凹部的沟深度(Rzg)为18μm。
[0115] (5)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制造
[0116] 使用所得的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如以下所述地利用减压脱气法进行预压接,然后进行主压接,从而制作出车辆用挡风玻璃。
[0117]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方向调整)
[0118] 将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在两张车辆挡风玻璃用透明玻璃板(图4所示的形状、厚度2.5mm)之间,切去突出的部分,得到夹层玻璃结构体。
[0119] 此时,按照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A层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0°的角度的方式,按照C层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10°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0120] (减压脱气法)
[0121] 将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结构体移到橡胶袋内,将橡胶袋连接于抽吸减压机,在进行加热的同时,在-60kPa(绝对压力16kPa)的减压下保持10分钟,加热至夹层玻璃结构体的温度(预压接温度)达到70℃后,恢复至大气压而结束预压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压接时的脱气开始温度是在40℃、50℃以及60℃这3个条件下进行的。
[0122] (主压接)
[0123] 将利用上述方法进行预压接后的夹层玻璃结构体放入高压釜中,在温度140℃、压力1300kPa的条件下保持10分钟后,降温至50℃,并恢复至大气压而结束主压接,制作了车辆用挡风玻璃。
[0124] (实施例2~11)
[0125] 在凹凸的赋予中替换三角形斜线型磨机的种类,按照A层和C层的表面的凹部的配置间隔以及凹部的沟深度(Rzg)成为表1所示的值的方式变更,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0126] 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制造中,按照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表1所示的角度的方式配置,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车辆用挡风玻璃。
[0127] (实施例12~15)
[0128] 保护层及隔音层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乙酰基量、缩丁醛基量及羟基量、和增塑剂的含量如表1所示变更,在凹凸的赋予中代替三角形斜线型磨机的种类,按照A层和C层的表面的凹部的配置间隔及凹部的沟深度(Rzg)成为表1所示的值的方式变更,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层及隔音层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是通过将平均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利用正丁醛缩醛化而得到的。
[0129] 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制造中,按照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表1所示的角度的方式配置,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车辆用挡风玻璃。
[0130] (比较例1~4)
[0131] 在凹凸的赋予中代替三角形斜线型磨机的种类,按照A层和C层的表面的凹部的配置间隔及凹部的沟深度(Rzg)成为表2所示的值的方式变更,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0132] 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制造中,按照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表2所示的角度的方式配置,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车辆用挡风玻璃。
[0133] (评价)
[0134] 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0135] 将结果示于表1、2。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Bu化度表示缩丁醛基量,OH化度表示羟基量,Ac化度表示乙酰基量,增塑剂份数表示增塑剂相对于聚乙烯醇缩丁醛100质量份而言的含量。
[0136] (1)外观的评价
[0137] 将所得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在140℃的烘箱中加热2小时。接着,从烘箱中取出自然冷却3小时后,以目视观察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外观。对于各20张,检查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产生发泡(气泡)的张数,在所有条件下将发泡张数为5张以下的情况评价为“○”,将发泡张数为6张以上的情况评价为“×”。
[0138] (2)重影产生的评价
[0139] 光源使用了10W石英灯泡(旭光电机公司制、PS55 E 26 110V-10W、总光通量70 1m)。将上述10W石英电灯泡假定为能够射入汽车、飞机、建筑物等的窗户玻璃的一般亮度的光源。通过基于JIS R 3212(2008)的方法,评价了所得到的车辆用挡风玻璃有无重影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将发生了大于6.5分的影像的情况判断为发生了重影,将发生了6.5分以下的影像的情况判断为发生了单一影像。其结果是,将观察到3.5分以下的单一影像的情况评价为“○○”,观察到大于3.5分且6.5分以下的单一影像的情况评价为“○”,将发生了重影的情况评价为“×”。
[0140] 需要说明的是,将实际车辆安装角度设定为20°而进行了测定。
[0141] [表1]
[0142]
[0143] [表2]
[0144]
[014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6]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车辆用挡风玻璃,其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其中,在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残留的气泡少而外观优异,并且,在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不易产生重影。
[0147] 符号说明
[0148] 1、任选的一个凹部
[0149] 2、与任选的一个凹部邻接的凹部
[0150] 3、与任选的一个凹部邻接的凹部
[0151] A、凹部1与凹部2的间隔
[0152] B、凹部1与凹部3的间隔
[0153] 11、车辆用挡风玻璃
[0154] 21、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
[0155] 31、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刻线状)的凹部[0156] C、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与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的角度
[0157] D、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安装角度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