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行走装置和悬架 / 减振器 / 抗蛇行减振器 / 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

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组件

阅读:121发布:2020-05-2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组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 蛇行 油压 减振器 的底 阀 组件,包括:底 阀座 、芯阀座,所述底阀座与所述芯阀座一体式连接,所述底阀座上套接有补偿阀片与塔形 弹簧 ,所述底阀座上还设置有弹簧止挡和 卡簧 ,用于将所述补偿阀片与所述塔形弹簧固定在所述底阀座上。本实用新型对减振器的底阀组件整体结构改变较少,增加了较少的生产成本,能有效地解决原底阀组件内泄露的问题,且优化了底阀组件的装配工艺,保证了 抗蛇行减振器 阻尼性能的 稳定性 。(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组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组件,包括:底阀座、芯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座与所述芯阀座一体式连接,所述底阀座上套接有补偿阀片与塔形弹簧,所述底阀座上还设置有弹簧止挡和卡簧,用于将所述补偿阀片与所述塔形弹簧固定在所述底阀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座外侧开设有周向方向的凹槽,所述卡簧卡接于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部的所述底阀座外径小于所述卡簧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止挡为“T”形结构的柱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止挡的上部外径大于所述卡簧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座内设置有底芯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芯阀内部设置有底阀弹簧,在所述底阀弹簧下端设置有垫片,在所述底阀弹簧处还设置有调整螺钉。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动车液压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减振器用底阀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油压减振器是轨道车辆上的关键零部件,尤其是抗蛇行减振器,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轨道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与安全性。在列车上安装抗蛇行油压减振器,已成为一种趋势,且路总公司规定在速度高于160Km/h的列车上必须安装抗蛇形减振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轨道车辆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对抗蛇行减振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科研机构对抗蛇行减振器的研究也不断加深。
[0003] 在以往的研究中,影响抗蛇行阻尼性能不受控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内泄露,观察以往抗蛇行减振器底阀结构,会发现两个单向阀系通过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胶实现密封。该密封结构能满足普通减振器(一垂、二横及二垂)的使用,但该结构在抗蛇行减振器中使用时,因为抗蛇行减振器的阻尼系数较大,在压缸内部产生的压强较高。因此,如何减少或杜绝抗蛇行减振器出现的内泄露一直是减振器生产厂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包括:底阀座、芯阀座,所述底阀座与所述芯阀座一体式连接,所述底阀座上套接有补偿阀片与塔形弹簧,所述底阀座上还设置有弹簧止挡和卡簧,用于将所述补偿阀片与所述塔形弹簧固定在所述底阀座上。
[0005] 进一步地,所述底阀座外侧开设有周向方向的凹槽,所述卡簧卡接于凹槽内。
[0006] 优选地,所述凹槽上部的所述底阀座外径小于所述卡簧的外径。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止挡为“T”形结构的柱状体。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止挡的上部外径大于所述卡簧的外径。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底阀座内设置有底芯阀。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底芯阀内部设置有底阀弹簧,在所述底阀弹簧下端设置有垫片,在所述底阀弹簧处还设置有调整螺钉。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对减振器的底阀组件整体结构改变较少,增加了较少的生产成本,能有效地解决原底阀组件内泄露的问题,且优化了底阀组件的装配工艺,保证了抗蛇行减振器阻尼性能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改进前底阀座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改进前芯阀座结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底阀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底阀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弹簧止挡的结构示意图。
[0017] 1-底阀座、2-补偿阀片、3-塔形弹簧、4-芯阀座、5-底芯阀、6-调整螺钉、7-垫片、8- 底阀弹簧、9-卡簧、10-弹簧止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现有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改变原有阀系的一些结构,在保证满足原有底阀组件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优化底阀组件的结构。从而,减少甚至是杜绝由于底阀组件造成的内泄漏,进而造成的减振器阻尼性能的变化。
[0019]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底阀组件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0] 所述底阀座1与所述芯阀座4是装配连接的,如图1所示的改进前底阀座结构示意图以及如图2是改进前芯阀座结构结构示意图,正是因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振器内泄露问题,因此,将所述底阀座1与所述芯阀座4做成一体式结构能够极大地解决内泄露的问题。而所述的补偿阀片2与塔形弹簧3将无法装配,因此,需要对底阀座1做进一步的改进。
[0021]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底阀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以及如图4所示的本发明改进后底阀座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底阀组件,包括:底阀座、芯阀座,所述底阀座1与所述芯阀座4一体式连接,所述底阀座1上套接有补偿阀片2与塔形弹簧3,所述底阀座1上还设置有弹簧止挡10和卡簧9,用于将所述补偿阀片2与所述塔形弹簧3固定在所述底阀座1 上。
[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底阀座1外侧开设有周向方向的凹槽,所述卡簧9卡接于凹槽内。优选地,所述凹槽上部的所述底阀座1外径小于所述卡簧9的外径。
[0023] 如图5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弹簧止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所述弹簧止挡10为“T”形结构的柱状体。如图3所示的,所述弹簧止挡10的上部外径大于所述卡簧9的外径。
[0024] 如图3所示的,所述底阀座1内设置有底芯阀5。所述底芯阀5内部设置有底阀弹簧 8,在所述底阀弹簧下端设置有垫片7,在所述底阀弹簧8处还设置有调整螺钉6。所述调整螺钉6用于调节底阀弹簧8的压力大小进而改变此处工作阀的大小,从而改变通过阀门的液体流量大小。对于工作阀门与所述底阀弹簧之间的结构设置属于现有技术,再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的发明创新主要是在于原有底阀座与芯阀座的一体设置,并在保证满足原有底阀组件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优化底阀组件的结构。从而,减少甚至是杜绝由于底阀组件造成的内泄漏,进而造成的减振器阻尼性能的变化。
[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