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行走装置和悬架 / 减振器 / 气囊支座、汽车悬架和汽车

气囊支座、汽车悬架和汽车

阅读:736发布:2022-12-28

专利汇可以提供气囊支座、汽车悬架和汽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支座、 汽车 悬架和汽车。该气囊支座包括:安装面板,安装面板具有固定于汽车悬架的基准面;本体,本体与安装面板相连,本体设置有气囊安装部、转换 支架 安装部、第一推 力 杆安装部、第二推力杆安装部、第三推力杆安装部和稳定杆安装部;其中,转换支架安装部包括承载转换支架的安装平面;安装平面相对于基准面在空间X轴、Y轴、Z轴方向上均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面为具有预设倾 角 的倾斜面,安装平面在空间上与基准面呈预设角度的平面内延伸,根据 减振器 不同安装 位置 的需求,可以调节转换支架的形状,可以使得减振器的位置不同,可以实现减振器在空间内的位置调节。(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气囊支座、汽车悬架和汽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支座(1)为一体成型铸件,包括:
安装面板(10),所述安装面板(10)具有固定于汽车悬架的基准面(101);
本体(20),所述本体(20)与所述安装面板(10)相连,所述本体(20)设置有气囊安装部(201)、转换支架安装部(202)、第一推杆安装部(203)、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5)和稳定杆安装部(206);
其中,所述转换支架安装部(202)包括承载转换支架(30)的安装平面(202a);所述安装平面(202a)相对于所述基准面(101)在空间X轴、Y轴、Z轴方向上均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0)开设有减重槽(2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支架安装部(202)的所述安装平面(202a)开设有销钉安装孔(202b),所述转换支架(30)通过销钉安装于所述销钉安装孔(202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安装部(201)位于所述本体(20)的顶部,所述气囊安装部(201)包括对气囊提供支撑面积的支撑板(201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1a)开设有用于气囊安装定位螺纹孔(201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包括沿所述气囊支座(1)高度方向并排设置并沿所述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销轴孔(203a),第一推力杆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销轴孔(203a)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包括沿所述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所述气囊支座(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销轴孔(204a),第二推力杆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销轴孔(204a)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5)包括沿所述气囊支座(1)厚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所述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销轴孔(205a),第三推力杆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三销轴孔(205a)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安装部(206)与所述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位于所述本体(20)的同侧,且所述稳定杆安装部(206)位于所述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安装部(206)包括沿所述气囊支座(1)厚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所述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延伸的稳定杆安装孔(206a),稳定杆安装于所述稳定杆安装孔(206a)内。
11.一种汽车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气囊支座;
所述气囊支座(1)对称设置于汽车悬架的左右两侧。
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悬架。

说明书全文

气囊支座、汽车悬架和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安装气囊的支座、汽车悬架和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气囊支座安装于汽车悬架上,用于为气囊、减振器提供安装空间,将气囊和减振器固定于悬架上,并且,气囊支座还需要与推杆相连,作为悬架的重要连接件,进行力的传递。
[0003] 气囊支座作为重要的连接件,由于其连接的部件多,因而自身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并且气囊支座多为铸件,整体重量大,搬运及安装困难;减振器安装位置不可调,导致减振器灵活性差。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支座,包括:
[0005] 安装面板,安装面板具有固定于汽车悬架的基准面;
[0006] 本体,本体与安装面板相连,本体设置有气囊安装部、转换支架安装部、第一推力杆安装部、第二推力杆安装部、第三推力杆安装部和稳定杆安装部;
[0007] 其中,转换支架安装部包括承载转换支架的安装平面;安装平面相对于基准面在空间X轴、Y轴、Z轴方向上均倾斜设置。
[0008] 进一步地,本体开设有减重槽。
[0009] 进一步地,转换支架安装部的安装平面开设有销钉安装孔,转换支架通过销钉安装于销钉安装孔。
[0010] 进一步地,气囊安装部位于本体的顶部,气囊安装部包括对气囊提供支撑面积的支撑板。
[0011] 进一步地,支撑板开设有用于气囊安装定位螺纹孔。
[0012] 进一步地,第一推力杆安装部包括沿气囊支座高度方向并排设置并沿气囊支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销轴孔,第一推力杆铰接于两个第一销轴孔之间。
[0013] 进一步地,第二推力杆安装部包括沿气囊支座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气囊支座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销轴孔,第二推力杆铰接于两个第二销轴孔之间。
[0014] 进一步地,第三推力杆安装部包括沿气囊支座厚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气囊支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销轴孔,第三推力杆铰接于两个第三销轴孔之间。
[0015] 进一步地,稳定杆安装部与第一推力杆安装部位于本体的同侧,且稳定杆安装部位于第一推力杆安装部的下方。
[0016] 进一步地,稳定杆安装部包括沿气囊支座厚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气囊支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稳定杆安装孔,稳定杆安装于稳定杆安装孔内。
[0017]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该汽车悬架包括上述的气囊支座;
[0018] 气囊支座对称设置于汽车悬架的左右两侧。
[0019]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悬架。
[0020]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面为具有预设倾的倾斜面,安装平面在空间上与基准面呈预设角度的平面内延伸,根据减振器不同安装位置的需求,可以调节转换支架的形状,可以使得减振器的位置不同,可以实现减振器在空间内的位置调节。附图说明
[0021]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支座立体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支座侧视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中C向视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支座安装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支座安装于悬架示意图。
[0027] 其中:1-气囊支座、2-气囊、3-减振器、4-第一推力杆、5-第三推力杆;
[0028] 10-安装面板、20-本体、30-转换支架
[0029] 101-基准面、102-定位销孔、103-凹槽、104-通孔;
[0030] 201-气囊安装部、202-转换支架安装部、203-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4-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5-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6-稳定杆安装部、207-减重槽;
[0031] 201a-支撑板、201b-螺纹孔
[0032] 202a-安装平面、202b-销钉安装孔;
[0033] 203a-第一销轴孔、204a-第二销轴孔、205a-第三销轴孔、206a-稳定杆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0035]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0036]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0037]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0038]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0039]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0040]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气囊支座加工难度大、减振器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支座1,该气囊支座1为一体成型铸件,现有技术中气囊支座1为结构件,通过钢坯件加工成型,但由于气囊支座1本身需要与汽车悬架相连,连接关系多,致使气囊支座1本身的结构复杂,因而加工时加工难度大,并且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拆装,重新定位,致使加工完成后的气囊支座1精度差,而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可简化加工工序,铸造成型的支座已经基本成型,省去了粗加工的过程,只需要精加工即可,使得加工难度极大,并且铸造时成型的基本形状有利于精加工过程的装卡与固定,减少了加工过程的拆装次数,提高了加工精度。
[0041] 示例性地,该气囊支座1包括:
[0042] 安装面板10,安装面板10安装于汽车悬架,安装面板10具有固定于安装于汽车悬架的基准面101,安装面板10作为安装底座,实现将整个气囊支座1固定于汽车悬架;
[0043] 本体20,本体20与安装面板10相连,也就是本体20固定于安装面板,并且本体20垂直安装于安装面板10,一方面,本体20与安装面板10垂直,则在本体20两侧至安装面板10之间的位置提供了各连杆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垂直安装的形式保证了本体20上端可以为气囊2的安装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
[0044] 本体20设置有气囊安装部201、转换支架安装部202、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5和稳定杆安装部206;
[0045] 其中,安装面板10包括基准面101,可以理解的是,该基准面101并不是气囊支座1的真正基准,而是认为设定的作为基准;转换支架安装部202包括承载转换支架30的安装平面202a,转换支架30安装于安装平面202a;安装平面202a相对于基准面101在空间X轴、Y轴、Z轴方向上均倾斜设置,也就是安装平面202a与基准面101的空间X轴呈第一预设角度、Y轴呈第二预设角度、Z轴呈第三预设角度,基准面101与安装平面202a在空间上具有一定角度,安装平面202a为具有预设倾角的倾斜面。
[0046] 现有技术中,用于承载减振器3的转换支架30焊接固定于气囊支座1,这就导致当减振器3安装完成后,减振器3相对于气囊支座1是固定的,减振器3的位置不可调,也就是对于不同的车型,减振器3不能根据位置的需要进行变动,不能适应不同车型对于减震的不同位置需求,而本申请中转换支架30的安装平面202a与基准面101在空间上具有一定角度,也就是转换支架30的安装平面202a在空间上与基准面101呈预设角度的平面内延伸,而转换支架30安装完成后也将在该平面内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减振器3不同安装位置的需求,可以调节转换支架30的形状,也就是转换支架30在该安装平面202a所在面内延伸,其延伸的长度不同,可以使得减振器3的位置不同,可以实现减振器3在空间内的位置调节,并且这种调节的距离不会受到气囊支座1的位置影响,只要车身内空间位置允许,减振器3的位置可以随意进行变换,以适应不同车型的需要。
[0047] 另外,本体20的气囊安装部201、转换支架安装部202、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5和稳定杆安装部206各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相互之间并不受影响,在保证气囊支座1连接功能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得结构紧凑,减少对车身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减轻铸件本身的重量,便于拆装。
[0048] 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20开设有减重槽207,由于铸件本身的重量大,使得整个气囊支座1运输和安装不方便,因而开设减重槽207可减轻铸件的重量,方便运输和安装。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减重槽207的尺寸为90×78×5mm。
[0049] 具体地,本体20为垂直于安装面板10的腹板,腹板左右两侧可安装连杆,并且腹板的后侧也提供了连杆安装面,转换支架安装部202位于本体20侧面,图中示例性地可以看出,转换支架安装部202位于本体20的右侧,本体20的右侧与安装面板10是圆弧过渡的连接关系,因而为转换支架30的倾斜的安装平面202a提供可以实现的过渡曲面,转换支架安装部202设置于该过渡曲面,一方面过渡曲面加工出一个平面易于实现,另一方面,过渡曲面的平面没有其它零部件阻挡,易于实现转换支架30的安装。
[0050] 更为具体地,转换支架安装部202的安装平面202a开设有销钉安装孔202b,优选地,该销钉安装孔202b数量为两个,两个销钉同时安装可以实现将转换支架3安装于销钉安装孔202b,并且是两点固定,这样转换支架30安装完成后与安装平面202a完全贴合,也就是转换支架30在安装平面202a所在的平面内延伸,转换支架30在空间范围内与基准面101之间有倾斜角,改变转换支架30的尺寸,可以实现减振器3的位置调整。
[0051] 气囊安装部201位于本体20的顶部,也就是气囊安装部201位于腹板的顶部,并且气囊安装部201包括对气囊提供支撑面积的支撑板201a,支撑板201a提供气囊的支撑面,并且该气囊2的支撑面是平面,平面有利于气囊的安装。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气囊安装部201为圆柱板,也就是支撑板201a为气囊2提供圆形支撑面,可以理解的是,圆形支撑面与气囊2的截面相匹配,在规格一定的情况下,圆形支撑面可以提供与气囊2更大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气囊2安装的稳定性,作为一个实施例,支撑板201a的直径为120mm,此时支撑板201a为气囊2所提供的安装空间直径为360mm,实际气囊2的最大外直径为325mm,可见支撑板
201a提供圆形支撑面的情况下,可支撑外直径远大于支撑板201a的直径的气囊2。
[0052] 进一步地,支撑板201a开设有用于气囊安装定位的螺纹孔201b,支撑板201a所提供的支撑面为平面,因而只要将气囊2放置于支撑板201a的支撑面定位紧固即可,本申请中支撑板201a开设有螺纹孔201b,一方面螺纹孔201b起定位的作用,当气囊2放置于支撑板201a时,气囊2的定位销进入相应的螺纹孔201b即可实现气囊2的定位,另一方面,气囊2的定位销可同时安装于螺纹孔201b,也就是通过螺纹孔201b和定位销实现对气囊2的固定,结构简单,并且易于实现气囊2的安装,节省人力。
[0053] 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位于本体20的左侧,并且位于气囊安装部201的下方,并且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包括沿气囊支座1高度方向并排设置并沿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销轴孔203a,第一推力杆4铰接于两个第一销轴孔203a之间。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用于安装第一推力杆4,第一销轴孔203a是并列开设,并且沿气囊支座1高度方向布置,安装时,第一推力杆4通过球面销与安装于第一销轴孔203a内的销轴铰接,实现第一推力杆的安装。
[0054] 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位于本体20的后侧,即位于腹板的后侧,较为优选地,腹板的后侧设置有翼板,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位于该翼板。具体地,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包括沿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气囊支座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销轴孔204a,第二推力杆铰接于两个第二销轴孔204a之间。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用于安装第二推力杆,第二销轴孔204a是并列开设,并且沿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布置,安装时,与第一推力杆4类似,第二推力杆通过球面销与安装于第二销轴孔204a内的销轴铰接,实现第二推力杆的安装。
[0055] 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5位于本体20的左侧,并且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5与安装面板10抵接,也就是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5位于安装面板10的左侧,并且第三推力杆安装部205包括沿气囊支座1厚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销轴孔205a,第三推力杆5铰接于两个第三销轴孔205a之间。示例性地,第三销轴孔205a突出于安装面板10的前侧和后侧,也就是第三销轴孔205a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面板10之间没有干涉,这就为第三推力杆5的安装提供了足够的安装空间,使得安装面板10不会阻碍第三推力杆5的安装,与第一推力杆4和第二推力杆的安装类似,第三推力杆5通过球面销与安装于第三销轴孔205a内的销轴铰接,实现第三推力杆5的安装。
[0056] 稳定杆安装部206与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位于本体20的同侧,且稳定杆安装部206位于第一推力杆安装部203的下方,并且,可选地,稳定杆安装部206与第二推力杆安装部204位于同一平面。
[0057] 稳定杆安装部206包括沿气囊支座1厚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延伸的稳定杆安装孔206a,稳定杆安装于稳定杆安装孔206a内。稳定杆安装部206具体可以是设置于本体20左侧的柱状凸起,该凸起沿气囊支座1厚度方向并列设置并沿气囊支座1宽度方向延伸,柱状凸起开设有稳定杆安装孔206a,该稳定杆安装孔206a可以是螺纹孔,稳定杆的螺纹端旋入稳定杆安装孔206a内,即可实现稳定杆的安装。
[0058] 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安装面板10的基准面101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α,该夹角α在1-5°之间,安装面板10倾斜一定夹角α,可以实现多种车型的安装,并且更有利于减振器3发挥阻尼作用,较为优选的,夹角α为2.5°,该夹角时安装面板10能够很容易的安装,并且不会对气囊2产生影响,同时能够使得减振器3发挥最好的阻尼效果。
[0059] 并且,如图3和4所示,安装面板10的底面,即安装面板10与悬架的接触面,开设有定位销孔102,气囊支座1安装时,定位销一端位于悬架的定位销孔,另一端位于定位销孔102,实现气囊支座1的定位,进一步地,定位销孔102的周向设置有凹槽103,一方面,凹槽
103减轻了气囊支座1的整体重量,使得气囊支座1便于运输和安装,另一方面,凹槽103便于定位销孔102的加工时进行定位和装卡。
[0060] 安装面板10的凹槽103的周向开设有通孔104,当气囊支座1通过定位销定位完成后,使用螺栓螺母穿过通孔104,将气囊支座1固定于悬架,保证车辆使用过程中气囊支座1的位置稳固。
[0061]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包括上述的气囊支座1,气囊支座1对称设置于汽车悬架的左右两侧。
[0062]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悬架。
[0063]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64]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磁浮式减振器 2020-05-12 252
电动车减振器 2020-05-12 917
一种汽车减振器 2020-05-11 549
硅油减振器散热装置 2020-05-12 881
一种减振器的外缸筒 2020-05-13 422
一种汽车减振器 2020-05-11 687
硅油减振器用止推轴承 2020-05-13 967
一种核电风机减振器 2020-05-13 758
一种汽车减振器 2020-05-11 104
减振器双动寿命试验台 2020-05-12 75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