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传感器

阅读:14发布:2022-12-26

专利汇可以提供爆震传感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爆震 传感器 ,其包括 基座 、压电元件、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以及 配重 块 。基座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连接的上部设有卡持部的管状部。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分别与压电元件相 接触 ,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分别位于压电元件的两侧。第一绝缘片与第一导电片相接触,第二绝缘片与第二导电片相接触,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分别位于压电元件的两侧。配重块与卡持部相配合、带有弹性 力 地依次将第一绝缘片、第一导电片、压电元件、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绝缘片固定在配重块与底座之间。第一绝缘片、第一导电片、压电元件、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绝缘片均设有供管状部穿过的通孔。如此设置,组装方便。,下面是爆震传感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爆震传感器,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连接的管状部,所述管状部上设有卡持部;
压电元件;
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压电元件相接触
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与压电元件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分别位于压电元件的两侧;
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与第一导电片相接触;
第二绝缘片,所述第二绝缘片与第二导电片相接触,所述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分别位于压电元件的两侧;
配重,所述配重块与卡持部相配合、带有弹性地依次将第一绝缘片、第一导电片、压电元件、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绝缘片固定在配重块与底座之间,所述第一绝缘片、第一导电片、压电元件、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绝缘片均设有供管状部穿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为自管状部向外延伸的凸起部,所述配重块上设有供凸起部穿过的凹槽以及可与凸起部相卡持的延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以及凹槽均至少为两个、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配重块为线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设有中心轴,所述配重块的外表面包括中心在中心轴上的第一圆锥面和中心在中心轴上的第二圆锥面,所述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的夹为锐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设有中心轴,所述延伸部的内表面包括中心在中心轴上的第三圆锥面和中心在中心轴上的第四圆锥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设有中心轴,所述凹槽的底面与中心轴相平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与管状部之间设有开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与第一绝缘片为线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与卡持部为一体式。

说明书全文

爆震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震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压电式的爆震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 爆震传感器是一种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装在发动机气缸体上。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一个压电元件。发动机气缸体的振动通过传感器内的质量传递到压电元件上。压电元件由于受配重块振动产生的压在两个极面上产生电压,把振动信号转变成交变的电压信号输出。
[0003] 以往的爆震传感器包括碟形弹簧和配重块。其中,碟形弹簧变形用于产生对配重块的卡持力。比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6807863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爆震传感器,其包括碟形弹簧和配重块。碟形弹簧在螺母挤压下发生变形以产生弹性力,从而压紧配重块。将碟形弹簧和配重块分开设置,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同时增加了爆震传感器的组装复杂性和零部件的加工成本。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爆震传感器,以克服上述中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零部件数量进而降低组装复杂性的爆震传感器。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爆震传感器,其包括:
[0007]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连接的管状部,所述管状部上设有卡持部;
[0008] 压电元件;
[0009] 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压电元件相接触
[0010] 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与压电元件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分别位于压电元件的两侧;
[0011] 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与第一导电片相接触;
[0012] 第二绝缘片,所述第二绝缘片与第二导电片相接触,所述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分别位于压电元件的两侧;
[0013] 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卡持部相配合、带有弹性力地依次将第一绝缘片、第一导电片、压电元件、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绝缘片固定在配重块与底座之间,所述第一绝缘片、第一导电片、压电元件、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绝缘片均设有供管状部穿过的通孔。
[0014] 优选地,所述卡持部为自管状部向外延伸的凸起部,所述配重块上设有供凸起部穿过的凹槽以及可与凸起部相卡持的延伸部。
[0015]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以及凹槽均至少为两个、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0016]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与配重块为线接触。
[0017]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设有中心轴,所述配重块的外表面包括中心在中心轴上的第一圆锥面和中心在中心轴上的第二圆锥面,所述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的夹为锐角。
[0018]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设有中心轴,所述延伸部的内表面包括中心在中心轴上的第三圆锥面和中心在中心轴上的第四圆锥面。
[0019]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设有中心轴,所述凹槽的底面与中心轴相平行。
[0020]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与管状部之间设有开口。
[0021]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与第一绝缘片为线接触。
[0022] 优选地,所述管状部与卡持部为一体式。
[0023]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配重块设置为弹性件,在卡持部的卡持下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产生抵持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配重块和碟形弹簧组合在一起,减少零部件数量进而降低组装复杂性。附图说明
[0024]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震传感器的立体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震传感器的部分部件的分解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震传感器的部分部件的主视图。
[0028]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0029] 图5为配重块的立体图。
[0030] 图6为配重块的主视图。
[0031] 图7为配重块的俯视图。
[0032] 图8为图7中B-B向的剖视图。
[0033] 图9为配重块未卡持时的立体图。
[0034] 图10为配重块被卡持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36]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爆震传感器100,其包括主体部1以及自主体部1向一侧延伸的接插口2,接插口2内设有与其它电子设备相连接的端子3。
[0037] 参见图2所示,爆震传感器100包括基座17、压电元件14、第一导电片13、第二导电片15、第一绝缘片12、第二绝缘片16以及配重块11。第一导电片13与压电元件14相接触,第二导电片15与压电元件14相接触,第一导电片13、第二导电片15分别位于压电元件14的两侧。第一绝缘片12与第一导电片13相接触,第二绝缘片16与第二导电片15相接触,第一绝缘片12、第二绝缘片16分别位于压电元件14的两侧。
[0038] 基座17包括底座171以及与底座171相连接的管状部172,管状部172上设有卡持部1721。管状部172的自由端处和底座171上设有凹凸部1722,1711,该设置用于在注塑橡胶时,可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0039] 配重块11与卡持部1721相配合、带有弹性力地依次将第一绝缘片12、第一导电片13、压电元件14、第二导电片15和第二绝缘片16固定在配重块11与底座 171之间。第一绝缘片12、第一导电片13、压电元件14、第二导电片15和第二绝缘片16均设有供管状部172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配重块11与卡持部1721相配合,在卡持部1721的卡持下,配重块
11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产生抵持抵持力,使第一绝缘片12、第一导电片13、压电元件14、第二导电片15和第二绝缘片16固定在一起。优选的,配重块11设为碟形弹簧状。将配重块11设为碟形弹簧状,在配重块11受到挤压时,配重块11可以产生弹性变形力。
[0040] 卡持部1721为自管状部172向外延伸的凸起部,配重块11上设有供凸起部穿过的凹槽(114,116)以及可与凸起部相卡持的延伸部(115,1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槽(114,116)略大于凸起部,可供凸起部穿过。通过该设计,可以取消传统设计的螺纹加工,降低了零部件的加工成本并且可以取消传统上的零部件螺母。
[004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凸起部以及凹槽(114,116)均至少为两个、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通过该设置,在配重块11与卡持部1721配合时,可以使配重块11受力较均匀。
[0042] 参阅图3及图4所示,在理想状态下,凸起部1721与配重块11为线接触。配重块11与第一绝缘片12为线接触。在配重块11受到挤压时,配重块11发生变形,配重块11与凸起部1721和第一绝缘片12的接触变为很小的面接触。
[0043]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管状部172与卡持部1721为一体式。
[0044] 参阅图5至图8所示,配重块11设有中心轴a,配重块11的外表面包括中心在中心轴a上的第一圆锥面111和中心在中心轴上a的第二圆锥面112,第一圆锥面111和第二圆锥面112的夹角为锐角。
[0045] 延伸部113的内表面包括中心在中心轴a上的第三圆锥面1131和中心在中心轴a上的第四圆锥面1132。
[0046] 延伸部115的内表面包括中心在中心轴a上的第五圆锥面1151和中心在中心轴a上的第六圆锥面115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圆锥面1131和第五圆锥面 1151在同一个面上,第四圆锥面1132和第六圆锥面1152在同一个面上。
[0047] 凹槽(114,116)的底面与中心轴a相平行。
[0048] 参阅图9至图10所示,在依次将将第一绝缘片12、第一导电片13、压电元件14、第二导电片15和第二绝缘片16放置在基座17上后,结构如图9所示。接着,旋转配重块11,使配重块11卡持到卡持部1721的下方,此时,结构如图10 所示。在旋转配重块11到预定位置后,配重块11与管状部172之间形成开口。当注塑橡胶时,橡胶自开口处流入爆震传感器100的内部。
[0049]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电机传感器 2020-05-11 396
一种两维传感器 2020-05-13 480
电化学传感器 2020-05-13 690
环境传感器系统 2020-05-13 641
测量传感器 2020-05-11 509
倾角传感器 2020-05-11 281
传感器焊接工装 2020-05-12 194
超声波传感器 2020-05-12 796
氧传感器 2020-05-11 463
热气性质传感器 2020-05-13 56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