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铁路轨道 / 脱轨 / 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

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

阅读:442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铁 路车辆 脱轨 检测装置,在壳体内设置气室A、气室B、气室C、气室D、气室E、气室F,由通路a、通路b、通路c、通路d、通路e连通;在正常时,列车管的气压和 弹簧 a、弹簧c使 阀 芯a、阀芯b压住阀口a和阀口b,弹簧b压住阀杆;列车脱轨时, 加速 度使 质量 块 产生向下的作用 力 ,当该作用力足以克服弹簧c向上的作用力一即加速度超过设定的域值时,阀口b打开,此时气室C的压力空气迅速经阀口b、通路d、通路e,从排气口c排入大气,造成气室D压力空气高于气室C压力空气,从而推动阀杆,打开阀口a,使气室A(或列车管)压力空气迅速经气室B、排气口b排入大气,从而达到迅速使列车产生紧急 制动 的目的。,下面是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进气口(2)、 排气口a(3),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气室A(4)、气室B (5)、气室C(6)、气室D(7)、气室E(25)、气室F(26)、 口a(8)、阀口b(9)、通路a(10)、通路b(11)、通路c(12)、 通路d(13)、通路e(14)、弹簧a(15)、弹簧b(16)、弹簧c (17)、阀杆(18)、质量(19)、膜板(21)、阀芯a(22)、 阀芯b(23)、排气口b(24);所述壳体(1)固定在列车的车体 上;所述进气口(2)设置在壳体(1)上部,一端连通列车的列 车管,另一端连通气室A(4);所述排气口a(3),设置在壳体 (1)上,一端连通气室B(5),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气室A (4)与气室B(5)设置在壳体(1)内的上部;所述壳体(1) 的中部设置为空腔,所述膜板(21)设置在空腔内,膜板(21) 一端固定在空腔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阀杆(18)的底部侧面 四周,将空腔隔成不相联通的两个气室,上边为气室C(6),下 边的为气室D(7);所述气室E(25)设置在气室D(7)的下方; 所述气室F(26)设置在壳体(1)内的下部,在气室E(25)的 下方;所述气室A(4)与气室C(6)通过通路a(10)连通; 所述气室C(6)与气室E(25)通过通路c(12)连通;所述气 室A(4)与气室D(7)通过通路b(11)连通;所述质量块(19) 设置在气室F(26)内,其外壁与气室F(26)内壁相吻合,将 气室F(26)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气室E(25)与气室F(26) 的上部分通过阀口b(9)连通;所述气室F(26)的上下两部分 通过通路d(13)连通;所述排气口b(24)设置在壳体(1)的 下部,一端连通大气,另一端通过通路e(14)连通气室F(26) 的下部;所述气室A(4)与气室B(5)通过阀口a(8)连通; 所述气室E(25)与气室F(26)通过阀口b(9)连通;所述阀 芯a(22)设置在阀口a(8)上,与阀口a(8)相吻合;所述 弹簧a(15)设置在壳体(1)内,一端固定在壳体(1)的顶部, 另一端固定在阀芯a(22)上,将阀芯a(22)压在阀口a(8) 上;所述阀芯b(23)设置在气室F(26)的上腔内,固定在质 量块(19)上,与阀口b(9)相吻合;所述弹簧c(17)设置在 气室F(26)的下腔内,一端固定在气室F(26)的下腔的下部, 另一端固定在质量块(19)的下部,将阀芯b(23)顶在阀口b (9)上;所述弹簧b(16)设置在气室C(6)内,一端固定在 气室C(6)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阀杆(18)的底部,将阀杆 (18)下压;所述阀杆(18)穿过气室B(5)和气室C(6),其 一端固定连接在膜板(21)上,另一端对着阀芯a(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气室C(6)加气室E(25)体积之和大于气室D(7) 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通路a(10)、通路b(11)、通路c(12)、通路d(13)、 通路e(14)的孔径大于等于0.5毫米,小于等于2.5毫米;所 述阀口a(8)的孔径大于等于20毫米;阀口b(9)的孔径大于 等于2毫米;所述排气口a(3)的孔径大于等于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通路a(10)的孔径小于等于通路d(13)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阀杆(18)底部到气室C(6)的顶部的距离大于阀 杆(18)的顶部到阀芯a(22)下部的距离1毫米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31)、下壳体(30)、上盖(27) 和下盖(28);所述上盖(27)设置在上壳体(31)顶部中间, 与上壳体(31)密闭连接;所述下盖(28)设置在下壳体(30) 的底部,与下壳体(30)连接;所述下壳体(30)的顶部与上壳 体(31)的底部密闭连接;所述气室E(25)是气室D(7)的底 部、上壳体(31)的下部和下壳体(30)的上部所围成的空腔, 或为气室D(7)的底部与下壳体(30)的上部所围成的空腔; 所述弹簧a(15)的一端固定在上盖(27)的下部;所述排气口 b(24)设置在下盖(28)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阀杆(18)设置阀杆底座(20);所述膜板(21)固 定在阀杆底座(20)的侧面四周;所述阀杆(18)固定在阀杆底 座(20)上;所述弹簧b(16)的一端固定在阀杆底座(20)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列车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列车脱轨自动停车

技术领域技术。

背景技术

列车脱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造成脱轨的原因是多种多 样的,往往是由于包括车辆状况、货物装载、线路状态及运行状 况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列车速度提高的情况 下,容易发生。脱轨后的车辆继续运行会造成颠覆事故,不仅使 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还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国际影 响。
目前,国际、国内上关于货车脱轨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急措 施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案:
1、分析机车运行状态的参数来预报车辆脱轨。据2004年4 月6至8日在美国Maryland Baltimare召开的2004年ASME/ IEEE路年会的最新资料表明: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平的美国 取得的目前能够准确检测、预报机后的十辆以内的车辆脱线,而 机后10辆以外的车辆脱线了无法准确预报;尤其是在空、重车 混编的情况下更是难以表现,而且该方案目前处于实验室科学理 论研究阶段,不能实用。
2、安装车辆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TPDS)。该系统集 车辆运行状态检测、超载检测、偏载检测、踏面擦伤检测于一体。 其方案的不足之处有三点:其一、TPDS安装在固定的地点,只 能检测通过此处车辆的状态,而列车脱线颠覆是随机的,谁也掌 握不了其脱轨的地点;其二、TPDS系统不仅投资大,而且涉及 通讯、工务、车辆、电等部,协调起来比较困难;其三、采 用遥测系统,系统本身不会引起紧急制动,而仅仅是把不确定的 状态告诉司机,让司机确认状态后再采取措施,这样以来即延误 时机又打扰了行车秩序。
3、地面固定式的列车脱轨自动报警装置。由于经济和实际 操作的原因除了大瑶山隧道等特殊固定行车区段有针对性地安 装地面固定式的列车脱轨自动报警装置外,其它绝大部分行车轨 道上没有安装自动检测装置。在目前阶段,除加强安全设施和管 理之外,尚无周全的防止列车脱轨的办法。
4、货车车辆本身加装脱轨检测器。利用列车本身的制动系 统,在车厢上安装气压脱轨检测器。但是,目前的产品检测状态不 稳定,响应时间长,列车的放气、制动过程达不到列车脱轨后立即 停车的要求。
发明的技术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列车,特别是适用 于铁路货车车辆脱轨检测装置,该装置对车辆脱轨状态的检测准 确,检测状态稳定,响应时间短,列车的放气、制动过程短,达到列 车脱轨后立即停车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车 辆脱轨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进气口、排气口a,还包括气室A、 气室B、气室C、气室D、气室E、气室F、口a、阀口b、通 路a、通路b、通路c、通路d、通路e、弹簧a、弹簧b、弹簧c、 阀杆、质量、膜板、阀芯a、阀芯b、排气口b;壳体固定在 列车的车体上;进气口设置在壳体上部,一端连通列车的列车管, 另一端连通气室A;排气口a,设置在壳体上,一端连通气室B, 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气室A与气室B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壳体 的中部设置为空腔,膜板设置在空腔内,膜板一端固定在空腔的 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阀杆的底部侧面四周,将空腔隔成不相联 通的两个气室,上边为气室C,下边的为气室D;气室E设置在 气室D的下方;气室F设置在壳体内的下部,在气室E的下方; 气室A与气室C通过通路a连通;气室C与气室E通过通路c连 通;气室A与气室D通过通路b连通;质量块设置在气室F内, 其外壁与气室F内壁相吻合,将气室F分成上下两部分;气室E 与气室F的上部分通过阀口b连通;气室F的上下两部分通过通 路d连通;排气口b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一端连通大气,另一端 通过通路e连通气室F的下部;气室A与气室B通过阀口a连通; 气室E与气室F通过阀口b连通;阀芯a设置在阀口a上,与阀 口a相吻合;弹簧a设置在壳体内,一端固定在壳体的顶部,另 一端固定在阀芯a上,将阀芯a压在阀口a上;阀芯b设置在气 室F的上腔内,固定在质量块上,与阀口b相吻合;弹簧c设置 在气室F的下腔内,一端固定在气室F的下腔的下部,另一端固 定在质量块的下部,将阀芯b顶在阀口b上;弹簧b设置在气室 C内,一端固定在气室C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阀杆的底部,将 阀杆下压;阀杆穿过气室B和气室C,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膜板上, 另一端对着阀芯a;
气室C加气室E体积之和大于气室D体积;
通路a、通路b、通路c、通路d、通路e的孔径大于等于 0.5毫米,小于等于2.5毫米;阀口a的孔径大于等于20毫米; 阀口b的孔径大于等于2毫米;排气口a的孔径大于等于20毫 米;
通路a的孔径小于等于通路d的孔径;
杆底部到气室C的顶部的距离大于阀杆的顶部到阀芯a下 部的距离1毫米以上;
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盖和下盖;上盖设置在上壳体 顶部中间,与上壳体密闭连接;下盖设置在下壳体的底部,与下 壳体连接;下壳体的顶部与上壳体的底部密闭连接;气室E是气 室D的底部、上壳体的下部和下壳体的上部所围成的空腔,或为 气室D的底部与下壳体的上部所围成的空腔;弹簧a的一端固定 在上盖的下部;排气口b设置在下盖上;
阀杆设置阀杆底座;膜板固定在阀杆底座的侧面四周;阀杆 固定在阀杆底座上;弹簧b的一端固定在阀杆底座上。
本发明提供的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正常位时列车管压力空气经进气口进入气室A,并经通路 a、通路b分别进入气室C和气室D,同时经通路c进入气室E。 此时在弹簧c的作用下,阀口b关闭;在弹簧b的作用下,阀杆 位于下部;在弹簧a的作用下,阀口a关闭;在这种状态下,B 气室经排气口b,气室F经排气口c均与大气相连。
列车脱轨时,其产生的加速度使质量块产生向下的作用力, 当该作用力足以克服弹簧c向上的作用力—即加速度超过设定 的域值时,阀口b打开,此时气室C的压力空气迅速经阀口b、 通路d、通路e,从排气口c排入大气,造成气室D压力空气高 于气室C压力空气,从而推动阀杆,打开阀口a,使气室A(或 列车管)压力空气迅速经气室B、排气口b排入大气,从而达到 迅速使列车产生紧急制动的目的。
气室C加气室E体积之和大于气室D体积,是在正常状态下, 防止气室意外漏气,气室C气压减小过快,产生不稳状态,使整 个装置不稳定;通路a、通路b、通路c、通路d、通路e的孔径 大于等于0.5毫米,小于等于2.5毫米和阀口b的孔径大于等于 2毫米保证了装置的瞬间状态的实现;阀口a的孔径大于等于20 毫米和排气口a的孔径大于等于20毫米保证了装置放气速度; 通路a的孔径小于等于通路d的孔径,使瞬间动作时,保证气室 C气压低于气室D的气压;阀杆底部到气室C的顶部的距离大于 阀杆的顶部到阀芯a下部的距离1毫米以上,以保证迅速地打开 阀口a。
列车停车以后,列车管压力降为零,在弹簧c的作用下, 阀口b关闭;在弹簧b的作用下,阀杆下移;在弹簧a的作用下, 阀口a关闭,该装置自动恢复到正常位,可再次经进气口向该装 置充,进入下一个动作循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对列 车脱轨状态的检测准确,检测状态稳定,响应时间短,列车的放 气、制动过程短,达到列车脱轨后立即停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正常位时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铁路车辆脱轨检测装置工作位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以货车脱轨检测装置为例:因为货车的车 体没有电力支持
该装置,包括壳体1、进气口2、排气口a3,还包括气室A4、 气室B5、气室C6、气室D7、气室E25、气室F26、阀口a8、阀 口b9、通路a10、通路b11、通路c12、通路d13、通路e14、弹 簧a15、弹簧b16、弹簧c17、阀杆18、质量块19、膜板21、阀 芯a22、阀芯b23、排气口b24;壳体1为铸制成,固定在列 车的车体上,每节车厢的前后各一个;壳体1包括上壳体31、 下壳体30、上盖27和下盖28;上盖27设置在上壳体31顶部中 间,直径为40毫米,与壳体1用螺扣密闭连接;下盖28设置在 下壳体30的底部,直径为50毫米,与下壳体30螺扣连接;下 壳体30的顶部与上壳体31的底部密闭连接;进气口2设置在壳 体1上部,直径30毫米,一端连通列车的列车管,另一端连通 气室A4;排气口a3,直径24毫米,设置在壳体1上,一端连通 气室B5,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气室A4与气室B5设置在壳体1 内的上部;壳体1的中部设置为空腔,膜板21设置在空腔内, 膜板21一端固定在空腔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阀杆18的底部 侧面四周,将空腔隔成不相联通的两个气室,上边为气室C6, 直径为85毫米,高为顶部到膜板21连接处12毫米,下边的为 气室D7,直径90毫米,高30毫米;阀杆18设置阀杆底座20, 膜板21固定在阀杆底座20的侧面四周,阀杆18固定在阀杆底 座20上;阀杆18为圆柱体,长60毫米、直径8毫米,穿过气 室B5和气室C6,和两气室密闭连接;在气室D7内设凸台,其 孔径为70毫米,阀杆底座20厚5毫米,直径80毫米,不工作 时搭在凸台上,其上表面距气室C6的下表面7毫米;气室E25 设置在气室D7的下方,气室E25为气室D7的底部与下壳体b30 的上部所围成的空腔,直径95毫米,高26毫米;气室F26设置 在壳体1内的下部,下壳体30内,在气室D7的下方,内径90 毫米,高100毫米气,在气室E25的下方;气室A4与气室C6通 过通路a10连通;气室C6与气室E25通过通路c12连通;气室 A4与气室D7通过通路b11连通;质量块19为不锈圆柱体, 设置在气室F26内,其外径等于气室F26内径,高25毫米,将 气室F26分成上下两部分;气室E25与气室F26的上部分通过阀 口b9连通;气室F26的上下两部分通过通路d13连通;排气口 b24设置在下盖28上,直径8毫米,一端连通大气,另一端通 过通路e14连通气室F26的下部;气室A4与气室B5通过阀口 a8连通,阀口a8直径24毫米;气室E25与气室F26通过阀口 b9连通,阀口b9直径8毫米;阀芯a22设置在阀口a8上,与 阀口a8相吻合;弹簧a15设置在壳体1内,一端固定在上盖27 的下部,另一端固定在阀芯a22上,将阀芯a22压在阀口a8上; 阀芯b23设置在气室F26的上腔内,固定在质量块19上,与阀 口b9相吻合;弹簧c17设置在气室F26的下腔内,一端固定在 气室F26的下腔的下部,另一端固定在质量块19的下部,将阀 芯b23顶在阀口b9上;阀杆18穿过气室B5和气室C6,其一端 固定连接在阀杆底座20上,另一端对着阀芯a22;弹簧b16设 置在气室C6内,一端固定在气室C6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阀杆 底座20上,将阀杆18下压;阀杆18的顶部到阀芯a22下部的 距离1毫米;通路a10、通路b11、通路c12、通路d13、通路 e14的孔径均经过防化处理,加装防氧化套,孔径均为1毫 米。
该列车脱轨自动停车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正常位时列车管压力空气经进气口进入气室A,并经通路 a、通路b分别进入气室C和气室D,同时经通路c进入气室E。 此时在弹簧c的作用下,阀口b关闭;在弹簧b的作用下,阀杆 位于下部;在弹簧a的作用下,阀口a关闭;在这种状态下,B 气室经排气口b,气室F经排气口c均与大气相连。
列车脱轨时,其产生的加速度使质量块产生向下的作用力, 当该作用力足以克服弹簧c向上的作用力—即加速度超过设定 的域值-5g(米/秒2)时,阀口b打开,此时气室C的压力空气 迅速经阀口b、通路d、通路e,从排气口c排入大气,造成气 室D压力空气高于气室Cc压力空气,从而推动阀杆,打开阀口 a,使气室A(或列车管)压力空气迅速经气室B、排气口b排入 大气,从而达到迅速使列车产生紧急制动的目的。
气室C加气室E体积之和大于气室D体积,是在正常状态下, 防止气室意外漏气,气室C气压减小过快,产生不稳状态,使整 个装置不稳定;通路a、通路b、通路c、通路d、通路e的孔径 为1毫米和阀口b的孔径8毫米保证了装置的瞬间状态的实现; 阀口a的孔径24毫米和排气口a的孔径24毫米保证了装置放气 速度;通路a的孔径小于等于通路d的孔径,使瞬间动作时,保 证气室C气压低于气室D的气压;阀杆底部到气室C的顶部的距 离大于阀杆的顶部到阀芯a下部的距离6毫米,以保证迅速地打 开阀塞。
列车停车以后,列车管压力降为零,在弹簧c的作用下,阀 口b关闭;在弹簧b的作用下,阀杆下移;在弹簧a的作用下, 阀口a关闭,该装置自动恢复到正常位,可再次经进气口向该装 置充风,进入下一个动作循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对列 车脱轨状态的检测准确,检测状态稳定,响应时间小于等于3秒, 列车的放气、制动过程短,达到列车脱轨后立即停车的要求。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 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 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 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中。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起重机防脱轨装置 2020-05-12 995
一种防脱轨抽屉 2020-05-11 275
电梯脱轨检测装置 2020-05-12 692
一种防脱轨的车床轴承 2020-05-13 836
脱轨器 2020-05-11 478
转动块式脱轨器装置 2020-05-13 328
脱轨器防上脱装置 2020-05-13 948
一种脱轨检测装置 2020-05-12 354
脱轨控制系统 2020-05-11 555
脱轨检测控制器及脱轨判断方法 2020-05-11 29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