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铁路轨道 / 脱轨 / 电梯脱轨检测装置

电梯脱轨检测装置

阅读:834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梯脱轨检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电梯 脱轨 检测装置具备:导电线;上部支承装置,其支承导电线的上端部;下部支承装置,其支承导电线的下端部;触头,其搭载于升降体,由于升降体从 导轨 脱离,该触头与导电线 接触 ;以及检测部,其检测触头与导电线的接触。通过紧固 紧 固件 ,下部支承装置被固定于导轨,并且通过松开紧固件,下部支承装置能够沿着导轨上下移动。在下部支承装置设置有引导下部支承装置相对于导轨的上下移动的引导部。,下面是电梯脱轨检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梯脱轨检测装置,该电梯脱轨检测装置检测被导轨引导而升降的升降体从所述导轨的脱离,
所述电梯脱轨检测装置具备:
导电线,其与所述升降体的升降方向平行地被张紧在井道内;
上部支承装置,其支承所述导电线的上端部;
下部支承装置,其支承所述导电线的下端部;
触头,其搭载于所述升降体,由于所述升降体从所述导轨脱离,该触头与所述导电线接触;以及
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触头与所述导电线的接触,
通过紧固固件,所述下部支承装置被固定于所述导轨,并且通过松开所述紧固件,所述下部支承装置能够沿着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在所述下部支承装置设置有引导所述下部支承装置相对于所述导轨的上下移动的引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脱轨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具有:第1引导体,其配置在所述导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第2引导体,其相对于所述第1引导体在上下方向的不同位置处配置于所述导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脱轨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具有:轴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下部支承装置;以及辊,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轴部件,且外周面与所述导轨接触。

说明书全文

电梯脱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由地震等导致的升降体从导轨的脱离进行检测的电梯脱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以往的电梯脱轨检测装置中,第1及第2导电线被张紧为与对重导轨平行。在对重安装有与第1及第2导电线对置的接触臂。接触臂因对重向前后左右的移位而与第1及第2导电线接触。接触臂与第1及第2导电线的接触由检测部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此外,在以往的其他脱轨检测装置中,在对重搭载有第1及第2触头。第1触头围绕第1导电线,由于从对重导轨脱离而与第1导电线接触。第2触头围绕第2导电线,由于从对重导轨脱离而与第2导电线接触。此外,第1导电线设为正电位,第2导电线设为接地电位。并且,检测部根据第1触头与第1导电线是否导通,来检测升降体是否从导轨脱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45668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10376号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脱轨检测装置中,为了对导电线赋予张,在导电线的上端部及下端部连接有螺杆。但是,为了向导电线赋予足够大小的张力,使得导电线不因轿厢的升降而摇晃,安装时及维护时都要花费相当大的工夫。例如,在升降行程为60m的情况下,必须拉紧460mm的电线,如果使用M12的螺杆及螺母的组合,则必须使螺母旋转260圈。
[0010]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脱轨检测装置,其能够容易对导电线赋予充分的张力,能够使安装及维护的作业性提高。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 本发明的电梯脱轨检测装置检测被导轨引导而升降的升降体从导轨的脱离,电梯脱轨检测装置具备:导电线,其与升降体的升降方向平行地被张紧在井道内;上部支承装置,其支承导电线的上端部;下部支承装置,其支承导电线的下端部;触头,其搭载于升降体,由于升降体从导轨脱离,该触头与导电线接触;以及检测部,其检测触头与导电线的接触,通过紧固固件,下部支承装置被固定于导轨,并且通过松开紧固件,下部支承装置能够沿着导轨上下移动,在下部支承装置设置有引导下部支承装置相对于导轨的上下移动的引导部。
[0013] 发明效果
[0014] 本发明的电梯脱轨检测装置在下部支承装置设置有引导部,因此当松开紧固件时,能够容易沿着导轨按下下部支承装置。因此,能够容易对导电线赋予充分的张力,能够使安装及维护的作业性提高。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俯视图。
[0016] 图2是示出图1的对重与其周边设备的后视图。
[0017] 图3是示出图2的对重与其周边设备的俯视图。
[0018] 图4是示出图2的对重与其周边设备的侧视图。
[0019] 图5是示出图2的对重与其周边设备的立体图。
[0020] 图6是放大示出图5的第1上部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0021] 图7是示出图5的第1及第2下部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0022] 图8是放大示出图7的第1下部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0023] 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
[0024]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脱轨检测装置的第1及第2下部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0025] 图11是放大示出图10的第1下部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0027] 实施方式1
[0028]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俯视图。在图中,轿厢1及对重2由悬挂体(未图示)悬吊在井道3内。使用多根绳索或多条带作为悬挂体。
[0029] 在井道3的上部设置有使轿厢1及对重2升降的曳引机4。曳引机4具有:驱动绳轮5;使驱动绳轮5旋转的达(未图示);以及对驱动绳轮5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器(未图示)。
此外,曳引机4配置在对重2的正上方。
[0030] 在轿厢1的下部设置有第1及第2轿厢吊轮6a、6b。第1及第2轿厢吊轮6a、6b在轿厢1的宽度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0031] 在对重2的上部设置有第1及第2对重吊轮7a、7b。第1及第2对重吊轮7a、7b在对重2的宽度方向、即图1的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0032] 悬挂体具有与井道3的上部连接的第1及第2悬挂体端部。此外,悬挂体从第1悬挂体端部侧依次卷绕于第1轿厢吊轮6a、第2轿厢吊轮6b、驱动绳轮5、第1对重吊轮7a、以及第2对重吊轮7b,到达第2悬挂体端部。即,轿厢1及对重2以2:1绕绳方式悬吊。
[0033] 在井道3内设置有:第1及第2轿厢导轨11、12,它们引导轿厢1的升降;和第1及第2对重导轨13、14,它们引导对重2的升降。
[0034] 图2是示出图1的对重2与其周边设备的后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对重2与其周边设备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图2的对重2与其周边设备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图2的对重2与其周边设备的立体图。
[0035] 对重2具有金属制的框体15和层叠在框体15内的多个配重主体16。第1及第2对重吊轮7a、7b设置在框体15的上部。
[0036] 第1及第2导电线21、22被张紧在井道3内。第1及第2导电线21、22在对重2的升降行程的整个长度范围,与对重2的升降方向平行、即铅直地配置。分别使用电线作为第1及第2导电线21、22。
[0037] 此外,第1导电线21与第1对重导轨13并列地配置在对重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附近。第2导电线22与第2对重导轨14并列地配置在对重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附近。
[0038] 在框体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有第1触头23。第1触头23具有第1圆筒部。第1导电线21穿过第1圆筒部的中心。即,第1触头23围绕第1导电线21。
[0039] 在框体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固定有第2触头24。第2触头24具有第2圆筒部。第2导电线22穿过第2圆筒部的中心。即,第2触头24围绕第2导电线22。
[0040] 第1及第2触头23、24分别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此外,第1触头23经由框体15与第2触头24电连接。
[0041] 对重2从对重导轨13、14脱离而向平方向移位,由此第1触头23与第1导电线21接触,第2触头24与第2导电线22接触。
[0042] 在电梯通常运行时,第1导电线21设为正电位,第2导电线22设为接地电位。仅图2中用方框示出,在第1导电线21连接有检测第1触头23与第1导电线21的接触的检测部25。
[0043] 检测部25根据第1触头23与第1导电线21是否导通,来检测对重2是否从对重导轨13、14脱离。此外,例如使用检测第1导电线21的电位的电位检测器作为检测部25。
[0044] 在第1对重导轨13的上端部固定有支承第1导电线21的上端部的第1上部支承装置26。在第2对重导轨14的上端部固定有支承第2导电线22的上端部的第2上部支承装置27。
[0045] 在第1对重导轨13的下端部固定有支承第1导电线21的下端部的第1下部支承装置28。在第2对重导轨14的下端部固定有支承第2导电线22的下端部的第2下部支承装置29。
[0046] 实施方式1的脱轨检测装置具有第1导电线21、第2导电线22、第1触头23、第2触头24、检测部25、第1上部支承装置26、第2上部支承装置27、第1下部支承装置28、以及第2下部支承装置29。此外,作为脱轨检测对象的升降体是对重2。
[0047] 图6是放大示出图5的第1上部支承装置26的立体图。第1上部支承装置26具有上部支承件31、一对上部紧固件32、上部杆33、上部弹簧支座34、以及上部弹簧35。
[0048] 通过紧固上部紧固件32,上部支承件31被固定在第1对重导轨13的上端部。上部支承件31具有水平部31a。
[0049] 在上部杆33的下端部连接有第1导电线21的上端部。上部杆33的中间部贯通水平部31a。上部杆33的上端部贯通上部弹簧支座34。在上部杆33的上端部设置有螺纹部,并紧固有作为上部弹簧支座34的防脱件的多个螺母。
[0050] 上部弹簧35介于水平部31a与上部弹簧支座34之间,且被压缩。第2上部支承装置27的结构与第1上部支承装置26的结构相同。
[0051] 图7是示出图5的第1及第2下部支承装置28、29的立体图,图8是放大示出图7的第1下部支承装置28的立体图,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第1下部支承装置28具有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两对下部紧固件42、下部杆43、下部弹簧支座44、以及下部弹簧45。
[0052] 通过紧固下部紧固件42,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被固定在第1对重导轨13的下端部附近。各下部紧固件42具有:导轨夹46,其在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之间夹持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端部;以及紧件47,其将导轨夹46锁紧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使用螺栓及螺母的组合作为锁紧件47。
[0053] 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具有水平部41a。在下部杆43的上端部连接有第1导电线21的下端部。下部杆43的中间部贯通水平部41a。下部杆43的下端部贯通下部弹簧支座44。在下部杆43的下端部设置有螺纹部,并紧固有作为下部弹簧支座44的防脱件的多个螺母。
[0054] 下部弹簧45介于水平部41a与下部弹簧支座44之间,并被压缩。
[0055] 通过松开下部紧固件42,第1下部支承装置28能够沿着第1对重导轨13上下移动。此外,在第1下部支承装置28设置有引导第1下部支承装置28相对于第1对重导轨13的上下移动的引导部48。
[0056] 引导部48允许第1下部支承装置28的上下移动,并且阻止向水平方向的移动、以及相对于第1对重导轨13的旋转。
[0057] 引导部48具有:第1引导体51,其配置在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第2引导体52,其相对于第1引导体51在上下方向的不同位置处配置在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0058] 在该例中,第2引导体52配置在比第1引导体51靠下方的位置。即,靠近第1导电线21的第1引导体51配置在比远离第1导电线21的第2引导体52靠上方的位置。此外,第1及第2引导体51、52配置在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的与第1对重导轨13重合的矩形部分的对位置。
[0059] 并且,第1引导体51在比安装有下部紧固件42的区域靠上方的位置处安装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并且此外,第2引导体52在比安装有下部紧固件42的区域靠下方的位置处安装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
[0060] 如图9所示,第1引导体51具有作为轴部件的引导螺栓53、第1垫圈54、圆筒状的辊55、第2垫圈56、以及螺母57。引导螺栓53从第1对重导轨13侧被拧入到设置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的螺纹孔41b内。
[0061] 辊55以能够以引导螺栓53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引导螺栓53。辊55的外周面与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的端面接触。第1垫圈56介于引导螺栓53的头与辊55之间。此外,第1垫圈56与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对重2侧的面接触。引导螺栓53的进出量被调整成使得辊55与垫圈56能够旋转。
[0062] 螺母57相对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在与第1对重导轨13相反的一侧被紧固于引导螺栓53。由此,引导螺栓53固定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第2垫圈56介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与引导螺栓53之间,作为防松件。
[0063] 第2引导体52的结构与第1引导体51相同。此外,第2下部支承装置29的结构与第1下部支承装置28的结构相同,在第2下部支承装置29也设置有同样的引导部48。
[0064] 在这样的电梯脱轨检测装置中,在下部支承装置28、29设置有引导部48,因此当松开下部紧固件42时,能够容易沿着对重导轨13、14按下下部支承装置28、29。
[0065] 具体而言,在松开下部紧固件42的状态下,即使作业者通过脚等按下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也不会相对于对重导轨13、14旋转、摇晃,能够稳定地按下下部支承装置28、29。
[0066] 因此,能够容易对导电线21、22赋予充分的张力,能够使安装及维护的作业性提高。
[0067] 此外,将左右的引导体51、52上下错开地配置在对角位置,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同时能够容易沿着对重导轨13、14按下下部支承装置28、29。
[0068] 并且,使用了具有引导螺栓53及辊55的引导部48,因此仅通过在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设置螺纹孔41b,就能够容易设置引导部48。因此,也能够容易对现有的脱轨检测装置增加引导部48。
[0069] 实施方式2
[0070] 接下来,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脱轨检测装置的第1及第2下部支承装置28、29的立体图,图11是放大示出图10的第1下部支承装置28的立体图。在第1下部支承装置28设置有引导第1下部支承装置28相对于第1对重导轨13的上下移动的引导部49。
[0071] 引导部49允许第1下部支承装置28的上下移动,并且阻止向水平方向的移动、以及相对于第1对重导轨13的旋转。
[0072] 引导部49具有:作为第1引导体的L字形的第1引导板61;以及作为第2引导体的L字形的第2引导板62。第1引导板61配置在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第2引导板62相对于第1引导板61在上下方向的不同位置处配置在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0073] 在该例中,第2引导板62配置在比第1引导板61靠下方的位置。即,靠近第1导电线21的第1引导板61配置在比远离第1导电线21的第2引导板62靠上方的位置。此外,第1及第2引导板61、62配置在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的与第1对重导轨13重合的矩形部分的对角位置。
[0074] 在实施方式2的下部支承装置主体41的上下端部设置有水平的弯曲部41c、41d。第1及第2引导板61、62分别利用多个螺栓63固定于弯曲部41c、41d。第1引导板61与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面接触。第2引导板62与第1对重导轨13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面接触。在第2下部支承装置29也设置有同样的引导部49。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0075] 在使用这样的具有引导板61、62的引导部49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松开下部紧固件42时,容易沿着对重导轨13、14按下下部支承装置28、29。因此,能够容易对导电线21、22赋予充分的张力,能够使安装及维护的作业性提高。此外,能够使引导部49的结构简单。
[0076] 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将引导体51、52、61、62配置在对角位置,但例如在使用了在上下方向的一定程度的区域内与对重导轨13、14接触的引导体等情况下,如果能够稳定地引导下部支承装置28、29,则也可以将左右的引导体配置在相同的高度。
[0077] 此外,例如在使用了将平板弯曲成截面コ字形而成的引导体等情况下,引导部可以仅由一个引导体构成。
[0078] 并且,还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引导体构成引导部。例如,可以在图8的未使用的两个螺纹孔41b也设置引导体51、52。
[0079] 并且此外,引导部可以一体地设置于下部支承装置主体。
[0080] 此外,在实施方式1、2中,使用了两根导电线21、22,但如果能够仅通过一根导电线检测脱轨,则导电线也可以仅为一根。
[0081] 并且,作为实施方式1的脱轨检测装置的检测对象的升降体是对重2,但作为检测对象的升降体也可以是轿厢。
[0082] 并且此外,电梯整体的布局不限于图1的布局。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例如1:1绕绳方式的电梯、曳引机配置在井道的下部的电梯、以及使用两个以上的对重的电梯等。
[0083] 此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机房的电梯、无机房电梯、双层电梯、多个轿厢配置在共同的井道内的单井道多轿厢式电梯等任何类型的电梯装置。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防脱轨排障装置 2020-05-12 383
防火车脱轨的装置 2020-05-12 697
一种防火车脱轨的导轨 2020-05-12 302
脱轨检测器 2020-05-11 841
一种防脱轨紧急阀 2020-05-13 451
转动块式脱轨器装置 2020-05-13 328
煤矿运输防脱轨矿车 2020-05-12 835
脱轨控制系统 2020-05-11 555
脱轨阀拆卸装置 2020-05-11 311
脱轨检测控制器及脱轨判断方法 2020-05-12 70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