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温淬火球墨 铸 铁 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包括装置 箱体 ,所述装置箱体的两侧内壁靠近底部 位置 焊接 有同一个 底板 ,所述装置箱体内填充有砂体,所述砂体内设有型腔,且型腔的顶部开有注液孔,所述砂体内设有随型冷铁,且随型冷铁位于底板和型腔之间,所述随型冷铁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导热板,且导热板的底面均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导 热管 ,且导热管的底端均位于底板的下方,所述导热管的内壁涂有 石墨 烯导 热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新颖,可用于对等温淬火球墨 铸铁 材料的成型降温,且装置 散热 效果好,散热效率高,提高了 铸造 件的生产效率。,下面是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包括装置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体(4)的两侧内壁靠近底部位置焊接有同一个底板(10),所述装置箱体(4)内填充有砂体(1),所述砂体(1)内设有型腔(3),且型腔(3)的顶部开有注液孔(2),所述砂体(1)内设有随型冷铁(11),且随型冷铁(11)位于底板(10)和型腔(3)之间,所述随型冷铁(11)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导热板(14),且导热板(14)的底面均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导热板(14)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导热管(13),且导热管(13)的底端均位于底板(10)的下方,所述导热管(13)的内壁涂有石墨烯导热层(19),所述装置箱体(4)的两侧外壁均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四个固定杆(6),且四个固定杆(6)的一端焊接在装置箱体(4)上,四个所述固定杆(6)远离装置箱体(4)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扩风斗(7),所述扩风斗(7)的一侧外壁开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壁焊接有通风管(9),且通风管(9)远离扩风斗(7)的一端位于装置箱体(4)内,所述装置箱体(4)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焊接有温度传感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散热装置的扩风斗(7)的底部内壁分别焊接有进风扇(8)和出风扇(16),且出风扇(16)和进风扇(8)的规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体(4)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四个支撑柱(15),且四个支撑柱(15)分别位于靠近装置箱体(4)的四个拐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体(4)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四个水平放置的安装杆,且四个安装杆远离装置箱体(4)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控制箱(17),控制箱(17)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7)的一侧外壁开有矩形孔和等距离分布的插接孔,且矩形孔和等距离分布的插接孔内分别插接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体(4)的两侧外壁中间位置均焊接有吊耳(5),且两个吊耳(5)分别位于靠近装置箱体(4)的顶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用随型冷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和温度传感器(12)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且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进风扇(8)、出风扇(16)和显示屏(18)连接。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铁道用车轴 | 2020-05-13 | 389 |
炼铁高炉铁沟防漏装置 | 2020-05-12 | 927 |
铁路货车 | 2020-05-11 | 772 |
一种地铁矿山铁路平车 | 2020-05-12 | 558 |
出铁口装置 | 2020-05-13 | 113 |
铁道车辆 | 2020-05-11 | 205 |
铁芯铝铁复合脱氧剂 | 2020-05-12 | 943 |
变压器铁芯 | 2020-05-13 | 833 |
低硅钛铁 | 2020-05-11 | 715 |
铁锅的制造方法及铁锅 | 2020-05-12 | 734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