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金工 / 坯段 / 连铸坯导向装置和其运行方法

连铸坯导向装置和其运行方法

阅读:4发布:2020-07-04

专利汇可以提供连铸坯导向装置和其运行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使 连铸 坯在离开连铸结晶器以后在连铸设备中在连 铸坯 导向装置(100)中支承和导引。该连铸坯导向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部段,该部段具有在连铸坯宽边上的第一辊桥(114-1)和在对置的连铸坯宽边上的第二辊桥(114-2),其中在第一和第二辊桥上分别可旋转地支承至少一个辊。为了导引连铸坯且更灵活地形成连铸坯,按照本发明建议,至少一个第一调整部件(118-3),用于使第一辊桥(114-1)与第一固定范围连接并且用于使第一辊桥基于连铸坯的中性位(N)个性化地 定位 ,和至少一个第二调整部件(118-2),用于使第二辊桥(114-2)与第二固定范围连接并且用于使第二辊桥基于连铸坯的中性位(N)个性化地定位。,下面是连铸坯导向装置和其运行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连铸坯导向装置(100),用于使连铸坯在离开连铸设备中 的连铸结晶器(210)以后被支承和导引,具有至少一个部段,其中该 部段包括:
配属于连铸坯的一个宽边的第一辊桥(114-1);
配属于对置的连铸坯宽边的第二辊桥(114-2),其中在第一和第 二辊桥(114)上分别可旋转地支承至少一个辊,用于支承和导引连铸 坯;
至少一个第一调整部件(118-3,118-4),用于使第一辊桥(114 -1)与第一固定范围(112-1)连接并且用于使第一辊桥(114-1) 关于连铸坯的中性位(N)个性化地定位;和
至少一个第二调整部件(118-1,118-2),用于使第二辊桥(114 -2)与第二固定范围(112-2)连接并且用于使第二辊桥(114-2) 关于连铸坯的中性位(N)个性化地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调整部 件(118)机械地构成,用于借助于间隔体(119)静态地调整辊桥(114) 相对于中性位(N)的个性化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第一和/或第二调整 部件(118)设计成用于液压地调整辊桥(114)相对于连铸坯中性位(N) 的位置。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从属于 第一辊桥(114)的部位的四个第一调整部件,用于使第一辊桥(114 -1)关于中性位(N)个性化地定位。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 第二固定范围(112)是部段框架
6.一种用于使连铸坯在离开连铸结晶器(210)以后在具有至少一 个部段的连铸坯导向装置(100)里面支承和导引的方法,该部段包括:配 属于连铸坯的一个宽边的第一辊桥(114-1)和配属于对置的连铸坯宽 边的第二辊桥(114-2),至少一个用于使第一辊桥(114-1)与第一 固定范围(112-1)连接的第一调整部件(118-3,118-4)和至少一 个用于使第二辊桥(114-2)与第二固定范围连接的第二调整部件(118 -1,118-2),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使第一辊桥(114-1)借助于第一调整部件关于连铸坯的中性 位(N)个性化地定位实现支承和导引连铸坯;及
借助第二调整部件将第二辊桥(114-2)关于连铸坯的中性位(N) 个性化地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调整部件液压地工作 的时候,也可以在铸造运行期间改变辊桥关于连铸坯中性位(N)的个 性化定位。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称或非对称地实 现第一辊桥(114)和第二辊桥(114)关于中性位(N)的定位。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承和导引连铸坯的连铸坯导向装置和一种 用于使该装置在尤其用于板坯和薄板坯的连铸设备内部运行的方法。本 发明原则上可以应用于所有形式的铸坯导向装置,尤其是用于竖直、 平或弧形设备。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辊桥(Rollenbruecken)在连铸 坯导向装置内部的定位或调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原则上已知用于支承和导引连铸坯的具有辊桥的连 铸坯导向装置。
DE 1 583 620 A1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轧制处理连铸坯的装置,在该 装置中连铸坯导向部件配有辊桥,它们在一端铰接地固定而在另一端可 以径向偏移,由此使辊桥相对于中性位或者也相对于连铸坯的中心轴线 v形地调整。
EP 0 834 364 B1公开了一种用于连铸设备的具有铸坯减厚装置的 装置,在该装置中设有对置的辊,其中辊在一端刚性地设置,而辊在对 置的另一端可以相对于刚性辊加载。在此向着结晶器最近的辊桥铰接在 其结晶器最近的端部上,其中辊桥的另一端可偏移。衔接第一辊桥的辊 桥相互耦联地连接并且在考虑耦联时可以受限地偏移,其中总是使辊桥 的一端与相邻辊桥的另一端共同地偏移。
由EP 0 545 104 B1公开了一种用于连铸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具有固 定设置的辊组和可以相对于第一辊组夹紧的另一第二辊组。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或者已知连铸设备,它们具有一端固定的辊结构 或者它们设有对称的辊结构,由此得到v形的辊隙。在此缺陷是,对于 连铸坯由于单端固定的辊结构产生固定的几何形状,因为固定端是松动 端的基准点。在另一端上对于对称的v形结构根据第一辊的固定导入结 构存在辊隙,对置的辊的刚性结构对于铸坯导向和铸坯形状不允许任意 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装置和方法,它导引连铸坯并且更灵活 地成形连铸坯。
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内容得以实现。因此按照本发明的连铸 坯导向装置尤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整部件,用于使第一辊桥与第一固 定范围连接并且用于使第一辊桥关于连铸坯的中性位(Phase)个性化地 定位,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调整部件,用于使第二辊桥与第二固定范围 连接并且用于使第二辊桥关于连铸坯的中性位个性化地定位。
中性位在还未完全固化的连铸坯内部描述这样的虚拟的线,它使 (在连铸坯的横截面中看)最热点在连铸坯纵向上相互连接。它可以、 但是不必一定与连铸坯的几何中心线重合,尤其是在非对称冷却的时 候。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容能够有利地使部段的在连铸坯两侧上的两 个辊桥相互独立地关于连铸坯的中性位调整。按照本发明用于使连铸坯 导向装置或辊桥调整和定向的参考点不再象现有技术那样是固定端的 辊道,而是连铸坯的中性位。而基于本发明实现的辊桥在连铸坯两(宽) 侧上关于连铸坯中性位或者也可以选择关于其各自的固定范围的个性 化的、即独立的定位或调整形成用于在连铸时、尤其是在产生板坯时明 显改善质量基础。因此通过本发明在工艺技术上特别改善连铸,如果 其能够通过可个性化调整的辊道实现连铸坯的个性化支承,其中可以在 尽可能最佳的固化过程方面、但是也可以在所期望的柔和减薄方面和/ 或在要进行的液核减薄(Liquid-Core-Reduction)方面实现独立且灵 活的支承。
按照第一实施例使调整部件机械地构成并且能够借助于间隔体、即 所谓的spacern静态地调整辊桥相对于连铸坯中性位的个性化位置
也可以选择使调整部件由液压部件构成。其优点是,例如也可以由 远离设置的控制室在连铸坯导向装置运行期间实现辊桥定位的调整或 变化。
如果辊桥分别通过四个位于其各自的部位中的调整部件定位,则 实现辊桥向连铸坯特别稳定的定位或调整。尤其是以α>0的相对于连铸 坯中性位的确定角度定位。
分别对置的辊桥可以固定在同一个或者不同的固定范围上。有利的 是固定范围是部段的部段框架。但是这一点不是强制必需的;而是固定 范围也可是连铸设备的任意位置固定的结构部件或者在连铸设备周围 例如墙壁
上述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使上述的连铸坯导向装置运行的方法得 以实现。这种方法的优点对应于上面基于装置所述的优点。
此外特别有利的是,按照本发明的连铸坯导向装置和所主张的方法 不仅能够对称地而且能够非对称地关于连铸坯中性位调整辊桥。在对称 调整时辊桥对称地、即分别以与热连铸坯的中性位相同的距离调整。通 过对称的调整进行自然的固化过程,前提是,在连铸坯两侧也相同程度 地实现其它工艺技术过程、例如辅助冷却。对称的调整或定位也明确地 包括辊桥在连铸坯两侧以α>0的相对于连铸坯中性位的角度对称地调 整。
所述辊桥关于连铸坯中性位的非对称调整尤其在连铸运行期间在 最佳的部段锥度/锥形方面、在要进行的液核减薄方面或者在柔和减薄方 面也都是有意义的。
通过本发明实现的辊桥在连续的铸造运行期间对称或非对称调整 的变化能够使辊桥的位置总是最佳地匹配于对于实际铸造过程与质 量有关和与铸造速度有关的参数调整。
对本发明示出总共三个附图,其中
图1具有以用于调整辊桥的第一变型方案示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连 铸坯导向装置的连铸设备,
图2具有以用于调整辊桥调整的第二变型方案示出按照第二实施例 的连铸坯导向装置的连铸设备,
图3具有以用于调整辊桥的第三变型方案示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连 铸坯导向装置的连铸设备。
下面以利用附图以实施例的形式详细描述本发明。在所有附图中相 同的元素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一种连铸设备,具有连铸结晶器210和连铸坯导向装置 100。该连铸坯导向装置100包括两个部段110,它们在连铸方向(箭头 方向)上置于结晶器210后。两个部段110中的每个部段包括在连铸坯 的一个宽边上的第一辊桥114-1和在连铸坯对置宽边上的第二辊桥114 -2。在图1-3中通过竖直的点划线表示连铸坯。两个辊桥114-1,114 -2中的每个辊桥分别包括许多用于支承和导引连铸坯的辊116-1,116 -2。第一辊桥114-1最好通过四个调整部件118可改变定位地、即以 可变化的距离固定在第一固定范围112-1上。在图1中仅仅示出四个 第一调整部件中的两个调整部件并且在那里以附图标记118-3和118 -4表示。类似地使第二辊桥114-2借助于最好四个调整部件可改变定 位地固定在第二固定范围112-2上;在图1也仅仅示出这些调整部件 中的两个调整部件并且在那里以附图标记118-1和118-2表示。所有 调整部件用于关于连铸坯中性位N个性化定位或调整配属于它们的辊 桥。
在图1中按照第一实施例固定部件机械地构成。即,借助于间隔体 119实现辊桥关于连铸坯中性位的个性化调整,间隔体在调整部件部位 设在辊桥与相应的固定范围之间。通过间隔体定义的辊桥向连铸坯的调 定或调整由于在铸造运行期间在连铸坯导向装置附近产生的高温在连 续铸造运行期间是不可变化的并因此是静态的。
在图1所示的辊桥114关于连铸坯中性位N的调整按照第一变型方 案是对称的,因为分别成对对置的辊桥或单个辊与中性位的距离在各处 都是数值相同大小的。
图2与图1的不同之处是,在这里按照第二实施例调整部件以液压 缸118’-1,...,118’-4的形式构成。如上所述,这种调整部件的结构也 能够实现辊桥在连续的铸造运行期间的调整的变化。这一点尤其有利于 使辊桥调整最好连续地匹配于连铸坏的可能由于冷却过程引起的材料 厚度缺陷(Materialdickschund)或者匹配于在连续铸造运行期间的其它 铸造参数如钢质量和铸造速度。
此外在图2中与图1有差别地示出辊桥向连铸坯的非对称调整(第 二变型方案);这一点在图2中由此表示,左边的辊桥114-1与其配属 的辊比对置的辊桥114-2与其配属的辊具有更小的到连铸坯中性位的 距离。
在图3中连铸坯导向装置且尤其是调整部件与图2类似地液压地构 成。但是与图2的差别是,在图3中示出辊桥向连铸坯中性位的对称调 整。但是与图1不同,在图3中辊桥114-1和114-2不是平行于中性 位,而是以相对于中性位的两侧的α>0的角度调整。这在图3中也适用 于直接置于结晶器后的部段;但是对于在铸造方向上后置的第二部段, 辊桥114-1,114-2仍然平行于中性位设置。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