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解剖与生理 / 经皮吸收 / 经皮吸收促进剂

经皮吸收促进剂

阅读:636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经皮吸收促进剂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使各种活性成分 经皮吸收 的经皮吸收促进剂。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至今为止可作为外用医药品及 化妆品 的基材而利用的、以溶致 液晶 作为有效成分的经皮吸收促进剂,本发明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提高高分子物质和 水 溶性物质的经皮吸收性。,下面是经皮吸收促进剂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以溶致液晶作为有效成分。
2.权利要求1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溶致液晶含 有表面活性剂5重量%~80重量%和5重量%~80重量%。
3.权利要求2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 是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及/或者卵磷脂。
4.权利要求3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非离子性表 面活性剂是选自聚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 乙烯硬化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5.权利要求2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溶致液晶还 含有油分1重量%~80重量%。
6.权利要求5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油分是鲨 烷。
7.权利要求2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溶致液晶还 含有多元醇1重量%~55重量%。
8.权利要求7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多元醇是甘 油。
9.权利要求2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溶致液晶还 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0.01重量%~10重量%。
10.权利要求9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辅助表面活 性剂是胆固醇。
11.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在溶致液晶中配合活性成分 形成的。
12.权利要求11记载的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 是选自有机化合物、肽、蛋白质、寡核苷酸、DNA、RNA中的至少一种。
13.权利要求11记载的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 是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高分子物质或者水溶性物质。
14.权利要求11记载的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 以封入2价金属无机酸盐微粒子的内部的形态进行配合。
15.权利要求11记载的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相 对于溶致液晶以重量比表示配合0.01%-50%。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用于使各种活性成分经皮吸收经皮吸收促进剂

背景技术

经皮投与与经口投与和注射投与相比较,具有简便、效持续性 和减轻副作用表现等优点,从这些优点考虑认为是优良的投与方法。 但是,为了通过经皮投与使活性成分渗透到体内,必须使活性成分透 过构成生物体的一次障碍的皮肤,所以其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到血 流中的量)原本就很低。因此,为了谋求改善活性成分的生物学的利 用能力,将如下物质作为经皮肤的吸收促进剂与外用制剂配合而进行: 二丙二醇、己二醇、异构链烷、月桂基硫酸钠、月桂醇的环乙烷 加成物、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酸丙 酯、吡咯烷羧酸钠、尿素、乳酸、乳酸钠、卵磷脂、二甲基亚砜、 吡咯烷酮羧酸酯、烟酸酯、N-甲基脯酸酯、油酸胆固醇酯、氧化胺 等。
发明人一直以来很大精力地对用于使活性成分经皮吸收进行了 研究开发,作为其成果,发现:可以通过在纳米级的胶囊(纳米粒子) 中封入视黄酸而涂于皮肤表面,能够不配合经皮肤的吸收促进剂,有 效且缓慢地经皮肤吸收视黄酸,所述的视黄酸具有通过促进化细胞 的分化·增殖而促进皮肤的再生的作用。(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 2)。

发明内容

上述的封入视黄酸的纳米粒子,可以期待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为视 黄酸所有的对皮肤刺激小、使视黄酸经皮吸收的方法,对于用于使各 种活性成分经皮吸收的方法的探求有意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使各种活性成分经皮吸收的 经皮吸收促进剂。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的要点,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作 为外用医药品和化妆品的基材公知的溶致液晶(例如专利第2547151 号和专利第3459253号等)对于各种活性成分具有经皮吸收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知识进行的本发明涉及:
[1]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以溶致液晶作为有效成分。
[2]前述第1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溶致液晶 含有表面活性剂5重量%~80重量%和5重量%~80重量%。
[3]前述第2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 剂是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及/或者卵磷脂。
[4]前述第3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非离子性 表面活性剂是选自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 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5]前述第2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溶致液晶 还含有油分1重量%~80重量%。
[6]前述第5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油分是角 鲨烷。
[7]前述第2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溶致液晶 还含有多元醇1重量%~55重量%。
[8]前述第7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多元醇是 甘油。
[9]前述第2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溶致液晶 进一步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0.01重量%~10重量%。
[10]前述第9项记载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辅助表 面活性剂是胆固醇。
[11]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在溶致液晶中配合活性 成分形成的。
[12]前述第11项记载的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 分是选自有机化合物、肽、蛋白质、寡核苷酸、DNA、RNA中的至少一 种。
[13]前述第11项记载的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 分是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高分子物质或者水溶性物质。
[14]前述第11记载的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 以封入2价金属无机酸盐微粒子的内部的形态配合。
[15]前述第11项记载的经皮吸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 分相对于溶致液晶以重量比表示配合0.01%-50%。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至今为止可作为外用医药品及化妆品的基 材而利用的溶致液晶的新的医药用途的经皮吸收促进剂,本发明的经 皮吸收促进剂可以使各种活性成分经皮吸收。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实施例1中血中视黄酸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2]表示实施例2中分别涂布4种类的样品时的HB-EGF产 生量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3]表示实施例3中分别涂布4种类的样品时的HB-EGF产 生量的变化和什么也没有涂布的皮肤的HB-EGF产生量的曲线图。
[图4]表示实施例4中分别涂布5种类的样品时的皮肤的断面 照片和什么也没有涂布的皮肤的断面照片。
[图5]表示实施例5中血中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6]表示实施例6中相对于投与量的全血中的烟酰胺的比例 的经时变化的曲线图。
[图7]表示实施例7中5种类的样品的视黄酸的残存率的经时 变化的曲线图。
[图8]表示实施例8中4种类的样品的视黄醇棕榈酸酯的残存 率的经时变化的曲线图。
[图9]实施例9中涂布配合了SOD的溶致液晶的皮肤的断面照 片。
[图10]实施例9中涂布在水中分散了SOD的分散液的皮肤的断 面照片。
[图11]实施例9中只涂布水的皮肤的断面照片。
[图12]实施例10中分别涂布6种类的样品时的皮肤的断面照 片。
[图13]实施例11中涂布配合了用FITC荧光标记的寡DNA的溶 致液晶的皮肤的荧光断面照片。
[图14]实施例11中涂布将用FITC荧光标记的寡DNA分散在水 中的分散液的皮肤的荧光断面照片。
[图15]实施例12中涂布配合了用FITC荧光标记的葡聚糖(分 子量4000)的溶致液晶的皮肤的荧光断面照片。
[图16]实施例13中涂布配合了用FITC荧光标记的葡聚糖(分 子量70000)的溶致液晶的皮肤的荧光断面照片,以及涂布将用FITC 荧光标记的葡聚糖(分子量70000)分散在水中的分散液的皮肤的荧 光断面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其特征在于,以溶致液晶为有效成分。 本发明中的溶致液晶(lyotropic liquid crystal),是指在表面活性 剂(分子内具有亲水性部分和疏水性(亲油性)部分的两亲媒性分子)和 水的共存系中,按照两者的混合比率和温度,形成液晶状态(如结晶那 样地在其分子排列中保持一定的规则性、同时兼备液体那样的流动性 的状态)的液晶。溶致液晶在原理上可以理解为下述的液晶,当在规定 的温度范围内、在采用使疏水性部分(烷基等疏水性基团)彼此相对的 结晶结构的固体状态的表面活性剂中加入水时,该部分由于热运动失 去规则性而形成成为液体状态,下一次采用亲水性部分利用氢键相互 作用,维持长周期而形成缔合结构(六角柱状结构及层状结构)(必要 时,参照铃木敏幸、液晶、第2卷、194页-201页、1998年)。
成为溶致液晶的结构成分的表面活性剂,只要是在与水共存系中 可以根据与水的混合比率和温度形成液晶状态(特别优选面间隔为 10nm~800nm的周期结构),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非离子性型,阴 离子性型、阳离子性型、两性型的任意型的表面活性剂,另外,也可 以是卵磷脂(卵黄卵磷脂及大豆卵磷脂等)及皂角苷等来自天然的表面 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单一的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混合使 用多种。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 基苯酚醚、烷基葡糖苷、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糖 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脂肪酸烷醇酰胺、聚 氧乙烯硬化蓖麻油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肥皂(脂肪酸 的钠盐及盐等)、烷基苯磺酸盐(钠盐等)、高级乙醇硫酸酯盐(钠盐 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钠盐等)、α-磺基脂肪酸酯、α-烯烃磺 酸盐(钠盐等)、单烷基磷酸酯盐(钠盐等)、链烷磺酸盐(钠盐等)等。 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烷基三甲基铵盐(氯化物等)、二烷 基二甲基铵盐(氯化物等)、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氯化物等)、胺盐(醋 酸盐及氯酸盐等)等。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烷基氨基脂肪酸盐 (钠盐等)、烷基甜菜、烷基氧化胺等。溶致液晶中所占的表面活性 剂的比例优选为5重量%~80重量%,更优选为7重量%~70重量%,进 一步优选为10重量%~65重量%。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优选8以上, 更优选10以上,进一步优选12以上。
成为溶致液晶的构成成分的水可以使用蒸馏水等。在水中也可以 含有与水有相溶性的乙醇及异丙醇等有机溶剂。溶致液晶中所占的水 的比例优选为5重量%~80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60重量%,进 一步优选为13重量%~50重量%。
溶致液晶除表面活性剂和水以外,也可以含有油分。通过含有油 分,液晶结构成为近似于形成角质层的细胞间脂质的层状结构的液晶 结构,在涂于皮肤表面时,容易引起细胞间脂质结构的相转移,其结 果为发挥优异的皮肤再生促进作用。油分可列举例如:小麦胚芽油、 玉米油、向日葵油及大豆油植物油;油、异丙基十四碳烷酸酯、 甘油基三辛酸酯、二甘醇一丙烯季戊四醇酯(エ一テル)、季戊四醇 四辛酸酯等酯油;角鲨烷、角鲨烯、液体石蜡、聚丁烯等。油分可以 单独使用单一的油分,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溶致液晶中所占的油分 的比例优选为1重量%~8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70重量%,进一 步优选为10重量%~65重量%。
另外,溶致液晶也可以含有多元醇。可以通过含有多元醇来谋求 液晶结构的容易形成(相领域的扩大)及稳定化。多元醇可列举:聚乙 二醇及聚亚烷基二醇等聚亚烷基二醇、甘油、丙二醇、1,3-丙二醇、 2-丁烯-1,4-二醇、戊烷-1,5-二醇、2,2-二甲基丙烷-1,3-二醇、3- 甲基戊烷-1,5-二醇、戊烷-1,2-二醇、2,2,4-三甲基戊烷-1,3-二醇、 2-甲基丙烷-1,3-二醇、己二醇、1,3-丁二醇、二丙二醇、二甘醇、三 甘醇等。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单一的多元醇,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 溶致液晶中所占的多元醇的比例优选为1重量%~55重量%,更优选为 3重量%~52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50重量%。
另外,溶致液晶也可以含有胆固醇等作为辅助表面活性剂。可以 通过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即使在使用了多种多样的表面活性剂的情 况下,也可以实现界面膜曲率的降低,因此,可以实现液晶结构的容 易形成及稳定化。溶致液晶中所占的辅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优选为 0.01重量%~10重量%。
溶致液晶可以通过在规定的温度下、以规定的比率进行混合来制 备成为其构成成分的表面活性剂及水。根据需要在将构成成分混合前 及混合后也可以进行临时加温这样的操作。
本发明的经皮吸收促进剂不依赖于活性成分的物理化学的特性, 可以使各种活性成分经皮吸收。这里,所谓“活性成分”,表示谋求 对包括人的哺乳动物的各种的疾患的予防和治疗、维持和改善健康· 美容的药剂,具体地,可举出以维生素类、前列腺素类、抗癌剂、生 长激素类、各种成长因子、疫苗抗原、编码有用蛋白质的基因为代表 的、有机化合物、肽、蛋白质、寡核苷酸、DNA、RNA等。对于本发明 的经皮吸收促进剂要特笔的事项是:分子量在1000以上的高分子物质 (分子量的上限不作制限,例如为50万~100万)、以及,烟酰胺(尼 克酸酰胺)等的水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可以定义为例如“在水中 分散时,在波长450nm下透光度(1/吸光度)在70%~100%的范围 内,在外观观察中,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的分离”)等、在此之前不能 透过皮肤渗透到体内、或者、难于透过皮肤渗透到体内的、可以经皮 吸收的成分。
本发明的经皮吸收促进剂,由于其以可作为迄今为止外用医药品及 化妆品的基材而利用的溶致液晶为有效成分,所以通过在溶致液晶中配 合活性成分可以制成经皮吸收促进剂。活性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溶致液 晶以重量比表示例如为0.01%-50%。例如,通过在溶致液晶中配合具有 角化细胞的分化·增殖促进作用的物质、具有黑色素色素产生抑制作用 的物质、具有角质层的细胞间脂质的合成促进作用的物质等,可以制成 可以有效抑制皮肤的老化和斑点的发生等的皮肤再生促进组合物。在 此,作为具有角化细胞的分化·增殖促进作用的物质,可列举例如:视 黄、3-脱氢视黄醛、视黄酸、3-脱氢视黄酸、视黄酸类似物、视黄醇、 视黄醇脂肪酸酯、3-脱氢视黄醇脂肪酸酯等。具有黑色素色素产生抑制 作用的物质可列举例如:抗坏血酸葡糖苷、熊果苷、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作为具有角质层的细胞间脂质的合成促进作用的物质,可举 出烟酰胺等。这些物质可以通过使其本身均匀地分散于溶致液晶而进入 液晶结构的相间而配合,也可以通过封入2价金属无机酸盐微粒子、例 如直径为100nm~1000nm的碳酸微粒子、碳酸镁微粒子、碳酸锌微粒 子、磷酸钙微粒子、磷酸镁微粒子、磷酸锌微粒子等的内部(如果需要, 该方法参照国际公开第02/096396号小册子)、且使封入了这些物质的 微粒子(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于溶致液晶而进入液晶结构的相间来配 合。另外,通过在溶致液晶的面上(界面膜)吸附2价金属离子和其反荷 离子而使膜的粘弹性上升,可以提高进入液晶结构的相间的物质的物理 化学稳定性。予以说明,本发明的经皮吸收促进剂也可以预先涂敷在皮 肤表面,然后在该表面添加活性成分,由此经皮吸收。
本发明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直接作为外用制剂涂在皮肤表面, 也可以分散在软膏基质,霜基质或洗液基质中涂在皮肤表面。予以说 明,在制剂化时,当然也可以适当添加防腐剂保湿剂和抗氧剂等公 知的成分。
实施例
实施例1:
(工序1)
作为由表1记载的3种类的处方构成的活性成分,按照如下调制 封入了视黄酸(全反式体,以下相同)的纳米粒子。
在烧杯中加入视黄酸、乙醇、1N氢氧化钠水溶液,使视黄酸均一 溶解。然后,添加甘油和花王株式会社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商品 名:エマルゲン 2020G-HA(聚氧乙烯辛基十二烷基醚),搅拌约10 分钟。然后,添加蒸馏水继续搅拌约10分钟,得到视黄酸和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的混合胶束。然后,添加5M氯化镁水溶液或者5M氯化钙水 溶液,继续搅拌约1小时。最后添加1M碳酸钠水溶液,搅拌约1小时, 得到在直径为100nm~1000nm的碳酸镁薄膜或者碳酸钙薄膜中封入视 黄酸的纳米粒子。
[表1]
处方1  处方2  处方3 视黄酸 140mg  280mg  560mg 乙醇 400μL  800μL  1600μL 1N氢氧化钠水溶液 560μL  1120μL  2240μL 甘油 5mL  5mL  5mL 蒸馏水 17.72mL  16.76mL  14.28ml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2ml  2mL  2mL 5M的MgCl2或者CaCl2的水溶液 46.5μL  93μL  186μL 1M碳酸钠水溶液 46.5μL  93μL  186μL
(工序2)
在加入了17mL的蒸馏水的烧杯中添加31mL的甘油,将其均一溶 解。然后加入28mL的エマルゲン2020G-HA,使其均一分散。此时, 由于液体的粘性上升,所以以该现象作为各原料均一分散的目标。然 后,添加20mL的角鲨烷,将其均一混合后,进一步添加10mL的角鲨 烯,继续搅拌约5分钟。进一步添加5mL的角鲨烷,继续搅拌,则溶 液的粘性慢慢上升,瞬间凝胶化。以该现象作为液晶形成的目标。其 后还是搅拌数分钟,得到溶致液晶(表面活性剂28.0重量%,水16.0 重量%,油分25.0重量%,多元醇31.0重量%)。对于该溶致液晶, 配合工序1得到的纳米粒子,使视黄酸的配合量达到相对于溶致液晶 以重量比表示为0.1%(组成1),0.2%(组成2),0.4%(组成3), 得到封入了视黄酸的纳米粒子没有分解的均一分散了的溶致液晶。予 以说明,以上的操作全部在遮光下进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在约60 ℃融解后使用(以下,相同)。
将Wistar大鼠(7周龄,雄)的背部剃毛,将剃毛了的部分用温 水洗涤后,在2cm×5cm的面积上分别涂布上述的组成1的配合了封入 视黄酸的纳米粒子的溶致液晶(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配合液晶 和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配合液晶)各30mg,测定血液中的视黄 酸浓度。此外,作为比较例,皮下注射相同投与量的视黄酸,测定血 液中视黄酸浓度。进一步,替代配合封入了视黄酸的纳米粒子的溶致 液晶,分别涂布配合了与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同的封入 视黄酸的纳米粒子(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的凡士林,以及配 合了与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同的视黄酸自身的凡士林, 测定血液中视黄酸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予以说明,图1的(A)~ (E)如以下所示。
(A)涂布配合了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溶致液晶的结果
(B)涂布配合了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的溶致液晶的结果
(C)皮下注射视黄酸的结果
(D)涂布配合了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的凡士林的结果
(E)涂布配合了视黄酸自身的凡士林的结果
从图1可知,在涂布配合了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溶致液 晶和配合了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的溶致液晶的场合的血中视黄 酸浓度,与皮下注射视黄酸的场合的血中视黄酸浓度相匹敌,由此可 知溶致液晶具有经皮吸收促进作用。
实施例2:
将ddY小鼠(7周龄,雄)的背部剃毛,剃毛的部分用温水洗涤 后,在1.5cm×1.5cm的面积分别涂布以下的4种类的样品30mg,从 涂布日开始,测定1天后、2天后、3天后担负皮肤再生机能的HB- EGF(heparin-binding EGF-like growth factor)的产生量的变化 (测定方法的详细说明,必要的话,参考非专利文献2),评价各自 的视黄酸经皮吸收性的效果。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配合了 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以及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的溶致液 晶的场合,与配合在凡士林中的场合比较,从涂布日开始的2天后和 3天后的HB-EGF产生量多,由此可知,通过溶致液晶的经皮吸收促 进作用,视黄酸的经皮吸收性提高了。
(a)配合了实施例1的组成1的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溶 致液晶(Mg-atRA/液晶)
(b)配合了实施例1的组成1的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的溶 致液晶(Ca-atRA/液晶)
(c)配合了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凡士林,其中,与实施 例1的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同(Mg-atRA/凡士林)
(d)配合了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的凡士林,其中,与实施 例1的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同(Ca-atRA/凡士林)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同样,通过涂布以下的4种类的样品,测定HB-EGF 的产生量的变化,由此评价各自的视黄酸的经皮吸收性的效果。其结 果和什么也没有涂布的皮肤的HB-EGF产生量一起表示在图3中。从 图3可知,通过在溶致液晶中配合视黄酸,不依赖于其配合形态,视 黄酸的经皮吸收性提高了,HB-EGF产生量增加了。此外可知,溶致 液晶本身也发现了增加HB-EGF产生的作用,溶致液晶能作为皮肤再 生促进剂的有效成分。
(a)配合了实施例1的组成1的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溶 致液晶(Mg-atRA/液晶)
(b)配合了在实施例1的工序1中调制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 子时得到的视黄酸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胶束的溶致液晶,其中, 与实施例1的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同(atRA胶束/液晶)
(c)配合了与实施例1的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同的 视黄酸本身的溶致液晶(atRA/液晶)
(d)实施例1的工序2得到的溶致液晶(只有液晶)
实施例4:
将具有黑色素色素产生细胞的有色豚鼠(Weiser Maples,5周龄, 雄)的背部剃毛,剃毛的部分用温水洗涤后,在2cm×5cm的面积上分 别涂布以下的5种类的样品30mg。在UVA,UVB,UVA和UVB二者的任 意一个的照射下,采取从涂布日开始的3天后、涂布了样品的部分的 皮肤,用福尔林固定切片后,用石蜡包埋,用使黑色素色素染成黑 色的Fontana-Masson法进行染色,评价皮肤再生促进作用。将涂布各 自的样品的皮肤的断面照片和什么也没有涂布的皮肤的断面照片一起 表示在图4中。从图4可知,在涂布以各种形态配合了视黄酸的溶致 液晶的场合以及涂布溶致液晶本身的场合中,发现了表皮的肥厚。
(a)配合了实施例1的组成1的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溶 致液晶(Mg-atRA/液晶)
(b)配合了在实施例1的工序1调制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 时获得的视黄酸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胶束的溶致液晶,其中与 实施例1的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同(atR胶束/液晶)
(c)配合了视黄酸本身,且与实施例1的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 的配合量相同的溶致液晶(atRA/液晶)
(d)在实施例1的工序2中获得的溶致液晶(只有液晶)
(e)与实施例1的组成1的液晶的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同地配合封 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凡士林(Mg-atRA/凡士林)
实施例5:
调制以0.5%,1%,3%的比例(重量比)配合胰岛素的溶致液 晶(溶致液晶本身是调制实施例1的工序2所得的),与实施例1同 样,测定血中胰岛素浓度。作为比较例,将胰岛素0.2mg/200μL皮 下注射,测定血中胰岛素浓度。结果表示在图5中。予以说明,图5 的(A)~(D)如以下所述。
(A)将以0.5%的比例(重量比)配合胰岛素的溶致液晶涂布的 结果
(B)将以1%的比例(重量比)配合胰岛素的溶致液晶涂布的结 果
(C)将以3%的比例(重量比)配合胰岛素的溶致液晶涂布的结 果
(D)将胰岛素0.2mg/200μL皮下注射的结果
从图5可知,将配合了胰岛素的溶致液晶涂布的场合的初期的血 中胰岛素浓度虽然不及将胰岛素皮下注射的场合的初期的血中胰岛素 浓度,但是其后,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场合,血中胰岛素浓度急剧减 少,而涂布配合了胰岛素的溶致液晶的场合,血中胰岛素浓度维持在 比较高的浓度。从该结果,可以理解通过将胰岛素配合在溶致液晶中, 胰岛素缓可以慢释放地经皮吸收。
实施例6:
将Wistar大鼠(7周龄,雄)的背部剃毛,剃毛的部分用温水洗 涤后,在2cm×2cm的面积上涂布(A)以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 14C烟酰胺的溶致液晶(溶致液晶本身是由实施例1的工序2获得的)、 (B)以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14C烟酰胺的水性凝胶(羧乙烯聚 合物,日光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的商品名:卡波普(“カ一ボポ一ル”) 的2种类的样品分别涂布30mg。涂布后在15分后~6小时后采血,测 定血液200μL中所含的14C的放射活性,由此算出相对于投与量的全 血中的烟酰胺的比例(%)。结果表示在图6。从图6可知,通过将 烟酰胺配合在溶致液晶中,烟酰胺容易进入血中,其血中浓度在长时 间内可以维持比较高的浓度。以上的结果,认为是如下原因:由于烟 酰胺是水溶性物质,所以通常经皮吸收是非常困难的物质,通过溶致 液晶的经皮吸收促进作用,从皮肤表面浸透,通过真皮内的毛细血管 进入血中。
实施例7:
将以下的5种类的样品在40℃保存的场合,考察视黄酸的残存率 的经时变化。结果表示在图7中。从图7可知,通过将封入视黄酸的 2价金属无机酸盐微粒子配合在溶致液晶中,即使在调制后经过60天 的时点,视黄酸也稳定地残存。
(A)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对于溶致液晶以重量比表示为0.1%的配 合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锌微粒子的溶致液晶
(B)与(A)同样配合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钙微粒子的溶致液晶
(C)与(A)同样配合封入视黄酸的磷酸钙微粒子的溶致液晶
(D)与(A)同样配合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溶致液晶
(E)视黄酸的配合量相对于溶致液晶以重量比表示为0.1%的配 合视黄酸自身的凡士林
注:(B)的样品相当于配合实施例1的组成1的封入视黄酸的碳 酸钙微粒子的溶致液晶,(D)的样品相当于配合实施例1的组成1 的封入视黄酸的碳酸镁微粒子的溶致液晶。(A)和(C)的样品根据 (B)和(D)的样品的调制方法进行调制。
实施例8:
将以下的4种类的样品在40℃保存的场合,考察视黄醇棕榈酸酯 的残存率的经时变化。结果如图8表示。从图8可知,通过将视黄醇 棕榈酸酯配合到溶致液晶中,即使在调制后经过30天的时点,视黄醇 棕榈酸酯也能稳定地残存。
(A)视黄醇棕榈酸酯以0.1%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的溶致液晶 (溶致液晶自身是实施例1的工序2获得的)
(B)视黄醇棕榈酸酯的0.1%(w/w)乙醇溶液
(C)(B)的乙醇溶液中加入抗氧剂(BHT)的乙醇溶液
(D)根据实施例1的工序1的封入了视黄酸的纳米粒子的调制方 法,调制封入了视黄醇棕榈酸酯的纳米粒子(视黄醇棕榈酸酯含量0.1 重量%)
实施例9:
将具有黑色素色素产生细胞的有色豚鼠(Weiser Maples,5周龄, 雄)的背部剃毛,剃毛的部分用温水洗涤后,在1.5cm×1.5cm的面积 上涂布配合了具有黑色素色素产生抑制作用的SOD(分子量32000)0.1 %的比例(重量比)的溶致液晶30mg,用实施例4记载的方法考察对 表皮的影响。皮肤的断面照片(Fontana-Masson染色)表示在图9中。 进一步,将SOD以0.1%的比例(重量比)分散在水中的分散液涂布 30μL的场合的皮肤的断面照片(Fontana-Masson染色)表示在图10 中,将只涂布水30μL的场合的皮肤的断面照片(Fontana-Masson染 色)表示在图11中。由图9~图11可知,在涂布配合了SOD的溶致 液晶的场合,与涂布将SOD分散在水中的分散液和只涂布水的场合相 比较,表皮内的黑色素色素量显著减少(通过黑色的斑点和区域减少 少判定)。这认为是SOD透过角质层到达表皮内的原因。予以说明, 在涂布配合了SOD的溶致液晶的场合发现的表皮的肥厚考虑是由溶致 液晶自身的皮肤再生促进作用引起的。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9同样,考察以下的6种类的样品对表皮的影响。皮肤 的断面照片(Fontana-Masson染色)表示在图12中。从图12可知, 通过将具有黑色素色素产生抑制作用的熊果苷配合在溶致液晶中,表 皮内的黑色素色素量显著减少。此外,在只涂布溶致液晶的场合,也 发现了表皮的肥厚,由此可以确认溶致液晶自身具有皮肤再生促进作 用。
(a)α-熊果苷(分子量272,江崎グリコ株式会社)以2%的比 例(重量比)配合的溶致液晶
(b)β-熊果苷(分子量272,株式会社林原)以2%的比例(重 量比)配合的溶致液晶
(c)只有溶致液晶
(d)α-熊果苷以2%的比例(重量比)分散在水中的分散液
(f)β-熊果苷以2%的比例(重量比)分散在水的分散液
(g)只有水
实施例11:
将ddY小鼠(7周龄,雄)的背部剃毛,剃毛的部分用温水洗涤 后,在1.5cm×1.5cm的面积上涂布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荧光 标记的寡DNA(分子量8899)以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的溶致液 晶30mg。从涂布开始2小时后,采取涂布了样品的部分的皮肤,调制 冻结切片,进行荧光观察。皮肤的荧光断面照片表示在图13中。此外, 涂布用FITC荧光标记的寡DNA以2%的比例(重量比)分散在水中分 散液30μL,将该场合的皮肤的荧光断面照片表示在图14中。从图13 和图14可知,通过寡DNA配合在溶致液晶中进行涂布,从涂布开始2 小时后渗透到表皮内。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1同样,在涂布用FITC荧光标记的葡聚糖(分子量 4000)以5%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的溶致液晶的场合,考察皮肤透 过性。皮肤的荧光断面照片表示在图15中。从图15可知,通过葡聚 糖配合在溶致液晶中进行涂布,在15分后浸透到表皮内,随着时间经 过进一步浸透到内部。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1同样,将用FITC进行荧光标记的葡聚糖(分子量 70000)以5%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的溶致液晶进行涂布,考察该场 合的皮肤透过性。另外,将用FITC荧光标记的葡聚糖(分子量70000) 以5%的比例(重量比)分散在水中的分散液涂布30μL,还考察该场 合的皮肤透过性。各自的皮肤的荧光断面照片如图16所示。从图16 可知,通过将葡聚糖配合在溶致液晶进行涂布,在15分后浸透到表皮 内,随着时间经过进一步浸透到内部。
实施例14:
调制由角鲨烷16.819重量%、大豆卵磷脂8.931重量%、胆固醇 4.466重量%、POE(60)硬化蓖麻油15.026重量%、甘油38.897重 量%、蒸馏水15.860重量%构成的溶致液晶。将该溶致液晶预先涂布 在皮肤表面,在此,通过后添加视黄酸,可以提高视黄酸的经皮吸收 性。
制剂例1:
在实施例14的溶致液晶中添加市售的防腐剂,调制制剂。
制剂例2:
将实施例14的溶致液晶配合到自己调制的洗剂基质(乳液),添 加市售的防腐剂,调制成洗剂制剂。洗剂基质通过混合大豆卵磷脂、 胆固醇、PEG4000、环状有机硅、卡波普(高分子凝胶化剂)、ケルト ロ一ル(高分子凝胶化剂)、蒸馏水进行乳化调制的。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提供以前一直作为外用医药品和化妆品的基材利用的 溶致液晶的新型的医药用途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在这一点上具有产业 上的利用可能性。
非专利文献1:用于经皮肤输送的新型纳米技术(经皮デリバリ 一のための新規ナノテクノロジ一)、山口叶子、Bio Venture、第4 卷、第6号、62页-64页、2004年
非专利文献2:Y.Yamaguchi,T.Nagasawa,N.Nakamura, M.Takenaga,M.Mizoguchi,S.Kawai,Y.Mizushima,R.Igarashi,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hoto-damaged skin of nano-scale atRA particles using a novel transdermal delivery,104,29-40,2005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经皮吸收型药物制剂 2020-05-18 462
经皮吸收制剂 2020-05-13 263
经皮吸收型制剂 2020-05-13 338
经皮吸收贴剂 2020-05-11 187
经皮吸收制剂 2020-05-14 857
经皮吸收型制剂 2020-05-15 94
经皮吸收型制剂 2020-05-14 455
经皮吸收类制剂 2020-05-14 740
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 2020-05-17 680
经皮吸收制剂 2020-05-11 27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