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疗法 / 抗肿瘤剂 / 具有增效减毒特点的抗肿瘤组合药物

具有增效减毒特点的抗肿瘤组合药物

阅读:364发布:2023-01-20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增效减毒特点的抗肿瘤组合药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具有增效减毒效果的抗 肿瘤 组合药物 ,该组合药物是主要由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衍 生物 组成的,这种组合药物由于在抑制特定肿瘤细胞生长时具有的增效减毒效果,适合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特别适合于制备 治疗 脑神经胶质瘤、肝癌、 宫颈 癌 的药物。,下面是具有增效减毒特点的抗肿瘤组合药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脑神经胶质瘤、肝癌和宫颈癌的抗癌肿瘤组合药物,其特征是:含有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组成的抗肿瘤组合药物,所述的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是指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其特征是:含有替尼泊苷与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组成的作为抗肿瘤活性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其特征是:在所述活性成分中替尼泊苷的质量占质量分数的1%-9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其特征是: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的质量占质量分数的1%-9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其特征是:将药物活性成分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制成药物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其特征是:在药物制剂中,至少同时含有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作为肿瘤活性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诉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物被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说明书全文

具有增效减毒特点的抗肿瘤组合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增效减毒特点的抗肿瘤组合药物,特别涉及到用于制备治疗脑神经胶质瘤、肝癌和宫颈癌的药物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属于抗癌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胶质瘤亦称胶质细胞瘤。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间无明显边界,除早期肿瘤小且位于适当部位者外,难以作到全部切除,一般都主张综合治疗,即术后配合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可延缓复发及延长生存期。神经胶质瘤是脑部肿瘤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血脑屏障的因素,主要化疗药物有替莫唑胺和替尼泊苷等化疗剂,这些化疗剂都有高脂溶性并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性质。但是,替莫唑胺(英文Temozolomide)有包括致癌、致畸和生殖毒性在内的明显毒副作用;替尼泊苷(英文Teniposide)或类似的依托泊苷(英文Etoposide)在治疗脑肿瘤中也存在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副作用,以及骨髓抑制毒性,不宜长期和大剂量使用。肝癌亦称肝细胞癌,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愈后较差,其发生发展与我国流行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由于肝癌发生时肝细胞已受到严重损害,致使治疗手段极为有限。迄今尚无正式获准有效治疗药物。现行肝癌治疗药物阿霉素、氟尿嘧啶等治疗有效率过低,且无明显延命效果。宫颈癌约占恶性肿瘤的2%,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由于单一治疗手段的局限性,宫颈癌的治疗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要手段。常用顺铂类(如卡铂)、氟尿嘧啶类(如卡培他滨)作为化疗药物,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比较明显的毒副作用。研发新型药物,增效减毒,是肿瘤化疗药物长期而艰巨工作。
[0003] 替尼泊苷是一种周期特异性的细胞毒药物,其作用机制是DNA拓扑异构酶II特异性抑制剂,临床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及转移瘤,以及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替尼泊苷是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是656.6,而且脂溶性极强,油分配系数P的对数值log10P是1.96,是其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治疗脑细胞肿瘤的关键性质。
[0004] 1993年就有青蒿素类化合物对Ehrlich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的报道:MTT法测得青蒿素的半数毒性浓度IC50是29.8μM,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和蒿乙醚等 化合物的IC50则 是12.2-19.9μM[Woerdenbag H.J.et al.Cytotoxicity of artemisinin-related endoperoxidesto Ehrlich ascites tumor cells.J.Nat.Prod.1993;56:849-56]。另有文献报道,双氢青蒿素(又名二氢青蒿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利用SRB法测得IC50为0.26μM,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是将细胞滞留在G0+G1期;青蒿素对MCF-7细胞增殖仅有微弱抑制作用,但青蒿琥酯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利用SRB法测得青蒿琥酯对MCF-7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
0.31μM,在1μM引起的细胞凋亡和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强于10μM青蒿素的作用[林芳,等.(1)二氢青蒿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中国新药杂志2002,11:
934-936;(2)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比较研究.中草药2003,34:347-349]。研究还发现,经青蒿琥酯或双氢青蒿素体外作用48小时,宫颈癌Hela细胞、子宫绒毛膜瘤JAR细胞、胚肌瘤RD细胞、卵巢癌HO-8910细胞等四种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用MTT法测得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15.4-49.7μM(青蒿琥酯)或
8.5-32.9μM(双氢青蒿素)(Chen H.H.,et al.Inhibition of human cancer cellline growth an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angiogenesis by artemisinin derivatives invitro.Pharmacol Res 2003;48:231-236)。说明青蒿素的衍生物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0005] 青蒿素的衍生物,特别是已经被开发成为药物的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不论是口服制剂,还是注射剂和栓剂,都已经被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是当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是这类药物还有两个方面的特性——脂溶性和安全性尚未被充分应用于抗肿瘤组合药物的研究开发。第一方面的特点是,青蒿素衍生物属于小分子化合物并且具有特别强的脂溶性。例如,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的分子量依次是282.3、284.3、298.4,油水分配系数P的对数值log10P依次是1.68、1.78和2.24,确保使其能够顺利通过血脑屏障,由循环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脑细胞,有助于其抑制脑部肿瘤细胞的生长,成为为数有限的抗脑肿瘤药物之一。第二方面的特点在于,本发明涉及的青蒿素的衍生物药物的使用,不论在细胞水平,还是在整体动物包括临床患者治疗水平;不论是按照疟疾治疗规范给药还是按照癌症治疗规范要求,在所使用的治疗用量下,都已经被证明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毒副作用都远比常规抗肿瘤化疗药带来的毒性和毒副作用都要小很多。
因此,在证明青蒿素的衍生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与某种常规肿瘤化疗药联用时能够产生药效相加或药效协同作用的情况下,就有理由说明二者合用对该常规肿瘤化疗药的抗肿瘤治疗具有增效作用或减毒作用,或者具有既增效又减毒的比较理想的作用。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已说明青蒿素的衍生物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本发明所说的青蒿素的衍生物,即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因为都有与青蒿素相同的倍半萜母核和过桥基本结构,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作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增效减毒特点的抗肿瘤组合药物。这种组合药物是由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组成,不仅具有增强抗肿瘤的效果,而其还可以降低药物对人体的毒害。
[0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具有增效减毒特点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它是由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作为活性成分组成,在药物制剂中同时含有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作为抗肿瘤活性成分,其中替尼泊苷的质量占质量分数的1%-99%,优选10%-50%;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的质量占质量分数的1%-99%,优选50%-90%。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是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中的一种;优选使用双氢青蒿素。将药物活性成分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制成药物制剂。
[0009] 抗肿瘤组合药药物制剂中,至少同时含有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作为抗肿瘤活性成分,也就是说,还可以含有其他抗肿瘤活性成分。
[0010] 本发明还公开该抗肿瘤组合物用于制备恶性肿瘤即癌症,特别是脑神经胶质瘤、肝癌和宫颈癌药物的用途。
[0011] 以本发明公开的抗肿瘤组合药物作为活性成分,可以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颗粒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和纳米制剂,应用于临床。
[0012] 本发明的发明人证实了青蒿素的衍生物对宫颈癌、脑神经胶质瘤、肝癌、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这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0013] 将青蒿素的衍生物与抗肿瘤药替尼泊苷联合使用,可以在一些肿瘤细胞上产生抑制作用“相加”和“协同”的效应。
[0014] 不同类型的肿瘤,其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机理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本发明公开了由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组成的抗肿瘤组合药物,优选开发成为治疗宫颈癌、脑肿瘤特别是神经胶质瘤和肝细胞肿瘤的药物制剂,最适于在治疗中表现出增效减毒效果。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在人和动物体内都经过代谢和生物转化形成双氢青蒿素,因此,本发明所说的抗肿瘤组合药物是指替尼泊苷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中的任意一种衍生物组成的药物。
[0015]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替尼泊苷和青蒿素的衍生物组成的抗肿瘤组合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时具有增效减毒效果;可以用于制造恶性肿瘤即癌症,特别是脑神经胶质瘤、肝癌和宫颈癌的治疗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7] 实施例1肿瘤细胞种类及其细胞培养方法
[0018]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实验所用细胞包括宫颈癌Hela细胞、脑神经胶质瘤SWO-38细胞、肝癌HepG2细胞、肺癌LAC细胞和乳腺癌MCF-7细胞。所有细胞的培养条件如下:在二氧化细胞培养箱中(37℃、饱和湿度、CO2含量5%),生长于含10%胎血清和100U/mL抗生素的RPMI-1640培养液中。每3到4天细胞传代一次。
[0019] 实施例2双氢青蒿素及替尼泊苷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0020] 药物作用: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在培养液中分散成每毫升含5×104细胞的单个细胞悬液。细胞悬液按每孔100微升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于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弃去原有培养液,按每3个孔为一个检测浓度加入含有待测试药物的培养液100微升,继续培养72小时,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作用。实验中另设培养液空白对照及未加药处理的细胞对照。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
[0021] 所用的MTT法基本操作:96孔板中的细胞经药物处理68小时后,每孔加入浓度为5毫克/毫升的MTT溶液10微升,于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中反应4小时。取出96孔细胞培养板,小心吸出培养液弃去,孔中残留的色素沉淀用150微升二甲基亚砜溶解后,在490纳米处用酶标仪测定光密度值。此时每孔的光密度值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
[0022] 细胞存活率(%)=(实验孔光密度值-培养空白组光密度值)/(细胞对照组光密度值-培养液空白组光密度值)×100%
[0023] 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即细胞存活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
[0024] 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抗肿瘤剂 2020-05-11 294
抗肿瘤剂 2020-05-11 416
抗肿瘤剂 2020-05-11 116
抗肿瘤效果增强剂和抗肿瘤剂 2020-05-12 360
抗肿瘤天然营养剂 2020-05-13 667
占吨硫蒽酮抗肿瘤制剂 2020-05-13 570
抗肿瘤效果增强剂和抗肿瘤剂 2020-05-12 881
抗肿瘤剂 2020-05-11 818
抗肿瘤剂 2020-05-12 89
一种抗肿瘤注射剂组合包装 2020-05-12 58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