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脑健康认知康复训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基本国情,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规模已经超过两亿。健康是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项,人口老龄化与慢性
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具有密切联系。而在诸多慢性疾病中,近二十年来医疗卫生的发展实现了对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等的逐步防控,但在以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也称老年性痴呆)为主要类型的老年痴呆症上至今束手无策,这些疾病已经是老年人群中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危害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000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感知觉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感知觉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是指人脑对当前作用于身体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应。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是指有意识地使受训者发生生理反应,如脑细胞重塑,从而改变受训者的大脑对经历过的事物、刺激进行识别和做出正确反应的能
力。
[0004] 目前研究者不仅用手机、电脑对老年人进行感知觉训练,还使用VR设备模拟真实生活环境,改善老年人的感知觉能力。但是目前市场上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方法尚不成熟,尚未达到规模化、普遍的商业化程度,且很少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没有充分调动老年人的自主参与性和坚持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方法及系统,该认知训练方法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了老年人的自主参与性和坚持性。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第一方面,本
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方法,所述认知训练方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依据认知老化模式和痴呆疾病进展规律,利用经典神经
心理学范式,并充分考虑中国人文化特点、生活习惯因素所研发的认知干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8] 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账号注册;
[0009] 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
缺陷等级从感知觉训练库中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感知觉训练;
[0010] 将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入
数据库中;
[0011] 根据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析训练效果,并生成训练报告,所述训练报告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得分、难度等级。
[0012]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3] 在完成一个训练周期后,根据用户在该训练周期内的每次
训练数据及自我测评任务中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该用户的感知觉评估结果;
[0014] 根据评估结果生成新的感知觉训练项目,开启新的训练周期;
[0015] 将评估结果生成评估报告,显示用户的评估结果,报告用户的感知觉
水平。
[0016]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完成一个训练周期后,根据用户在此训练周期内的每次训练数据综合评估用户认知能力,得到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生成新的感知觉训练项目,开启新的训练周期。
[0017] 进一步,所述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可通过专业健康评估系统进行测评或医生诊断得到。
[0018] 进一步,所述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训练项目、训练得分、难度等级、完成程度、反应时间、正确率、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
[0019] 进一步,所述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其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包括:
[0020] 主诉
认知障碍和轻度认知障碍或疑似痴呆;
[0021] 训练模式按用户使用模式分为:自定义模式和推荐模式,所述自定义模式和推荐模式下的感知觉训练项目均存储在感知觉训练库中;
[0022] 所述自定义模式,为根据用户兴趣爱好和需求从感知觉训练库中选择相应的感知觉训练项目;
[0023] 所述推荐模式,为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向用户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且根据用户训练情况进行调整,其分为一级干预训练项目和二级干预训练项目;
[0024] 所述一级干预训练项目,用于针对主诉认知障碍的用户,以感知觉靶向训练方法为主,训练难度为中级和高级,目的在于防止脑老化
进程加速,促进脑健康;
[0025] 所述二级干预训练项目,用于针对轻度认知障碍或疑似痴呆的用户,以感知觉复合训练方法为主,感知觉复合训练针对外侧膝状体、顶叶核心脑区,是基于认知神经科学中经典实验范式所研发,包括细节辨别、视觉搜索、空间旋转;训练难度为低级和中级,目的在于降低痴呆
风险,延缓甚至阻止疾病进程。
[0026] 进一步,所述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其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包括:
[0027] 主诉认知障碍和轻度认知障碍或疑似痴呆;
[0028] 所述训练模式按感知觉领域分为:空间感知觉训练、时间感知觉训练和运动感知觉训练,均基于多种经典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所研发的记忆任务;
[0029] 所述空间感知觉训练包括:奇妙拼图、灵猴过河、向鱼而行、有始有终、一路
云天、我形我塑、旋转空间、绝世高手、数字神探训练;
[0030] 所述时间感知觉训练包括:凌云直上训练;
[0031] 所述运动感知觉训练包括:滴水不漏和百发百中训练。
[0032]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系统,所述系统基于上述所述的方法,其包括:
[0033] 账号注册模
块,用于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账号注册;
[0034] 训练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从感知觉训练库中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感知觉训练;
[0035] 存储模块,用于将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0036] 训练报告模块,用于根据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析训练效果,并生成训练报告,所述训练报告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得分、难度等级。
[0037] 进一步,还包括:
[0038] 评估模块,用于在完成一个训练周期后,根据用户在该训练周期内的每次训练数据及自我测评任务中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该用户的感知觉评估结果;
[0039] 训练更新模块,用于根据评估结果生成新的感知觉训练项目,开启新的训练周期;
[0040] 评估报告模块,用于将评估结果生成评估报告,显示用户的评估结果,报告用户的感知觉水平。
[0041] 本申请
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4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依据认知老化模式和痴呆疾病进展规律,利用经典
神经心理学范式,并充分考虑中国人文化特点、生活习惯因素所研发的认知干预方法,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从感知觉训练库中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0043] 提供个性化定制感知觉提升方案,有效改善感知觉衰退,
预防痴呆;
[0044] 基于“大脑可塑性”内涵,紧密联系心理学范式;
[0045] 训练内容趣味性强,在感知觉提升的同时体味闲暇乐趣;
[0046] 训练内容丰富,画面精美,难度等级设置合理,并可根据训练者水平自动调整;
[0047] 提供科学化训练分级体系,设置合理的难度等级,满足认知能力层级化需求;
[0048] 差异化面向患者人群、便携式载体适用各类场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0049] 通过移动端的设置,携带方便,容易使用,可以及时更新现有数据,方便快捷;
[0050]
跟踪用户训练数据,了解用户脑健康和认知功能状况,可为医生提供丰富的参考信息。
附图说明
[005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方法
流程图;
[005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54] 实施例一
[0055] 本实施例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认知训练很少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没有充分调动老年人的自主参与性和坚持性,认知训练尚不成熟,尚未达到规模化、普遍的商业化程度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方法,所述方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依据认知老化模式和痴呆疾病进展规律,利用经典神经心理学范式,并充分考虑中国人文化特点、生活习惯因素所研发的认知干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56] 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账号注册;
[0057] 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从感知觉训练库中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感知觉训练;
[0058] 将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0059] 将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入数据库中,所述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训练项目、训练得分、难度等级、完成程度、反应时间、正确率、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
[0060] 根据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析训练效果,并生成训练报告,所述训练报告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得分、难度等级。
[0061] 在完成一个训练周期后,根据用户在该训练周期内的每次训练数据及自我测评任务中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该用户的感知觉评估结果;
[0062] 根据评估结果生成新的感知觉训练项目,开启新的训练周期;
[0063] 将评估结果生成评估报告,显示用户的评估结果,报告用户的感知觉水平。
[0064] 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手机号。
[0065] 所述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可通过专业健康评估系统进行测评或医生诊断得到。本认知训练方法使用这些个人信息可以查到用户在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平台的测评结果,并根据测评结果提供个性化认知训练方案。如果用户没有进行脑健康体检,则建议用户先完成脑健康体检测评。
[0066] 所述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其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包括:
[0067] 主诉认知障碍和轻度认知障碍或疑似痴呆;
[0068] 训练模式按用户使用模式分为:自定义模式和推荐模式,所述自定义模式和推荐模式下的感知觉训练项目均存储在感知觉训练库中;
[0069] 所述自定义模式,为根据用户兴趣爱好和需求从感知觉训练库中选择相应的感知觉训练项目;
[0070] 所述推荐模式,为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向用户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且根据用户训练情况进行调整,其分为一级干预训练项目和二级干预训练项目;
[0071] 所述一级干预训练项目,用于针对主诉认知障碍的用户,以感知觉靶向训练方法为主,训练难度为中级和高级,目的在于防止脑老化进程加速,促进脑健康;
[0072] 所述二级干预训练项目,用于针对轻度认知障碍或疑似痴呆的用户,以感知觉复合训练方法为主,感知觉复合训练针对外侧膝状体、顶叶核心脑区,是基于认知神经科学中经典实验范式所研发,包括细节辨别、视觉搜索、空间旋转;训练难度为低级和中级,目的在于降低痴呆风险,延缓甚至阻止疾病进程。
[0073] 综上,用户注册后输入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并根据脑健康体检测评结果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训练流程可以为:以周为训练单位,一周训练四次,隔天训练,每次训练5分钟左右,完成一个训练周期(28天)后,评估训练效果,更新训练计划。
[0074] 用户可以选择自定义模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从已经开放的感知觉训练库中自主选择一些训练项目;也可根据推荐的训练项目进行训练,本认知训练方法会记录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用户在训练过程中的训练得分、难度等级、完成程度、反应时、正确率、训练时间、训练次数等数据。可以导出所有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用户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便于进行
大数据分析和研究。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训练报告,训练报告会呈现用户的训练分数、达到的难度等级、何时训练等信息。根据脑健康体检测评结果,感知觉训练可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认知训练相结合,比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执行功能训练等。
[0075] 实施例二
[007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方法,所述方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依据认知老化模式和痴呆疾病进展规律,利用经典神经心理学范式,并充分考虑中国人文化特点、生活习惯因素所研发的认知干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77] 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账号注册;
[0078] 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从感知觉训练库中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感知觉训练;
[0079] 将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0080] 将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入数据库中,所述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训练项目、训练得分、难度等级、完成程度、反应时间、正确率、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
[0081] 根据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析训练效果,并生成训练报告,所述训练报告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得分、难度等级。
[0082] 在完成一个训练周期后,根据用户在该训练周期内的每次训练数据及自我测评任务中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该用户的感知觉评估结果;
[0083] 根据评估结果生成新的感知觉训练项目,开启新的训练周期;
[0084] 将评估结果生成评估报告,显示用户的评估结果,报告用户的感知觉水平。
[0085] 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手机号。
[0086] 所述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可通过专业健康评估系统进行测评或医生诊断得到。本认知训练方法使用这些个人信息可以查到用户在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平台的测评结果,并根据测评结果提供个性化认知训练方案。如果用户没有进行脑健康体检,则建议用户先完成脑健康体检测评。
[0087] 所述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其认知功能缺陷等级包括:
[0088] 主诉认知障碍和轻度认知障碍或疑似痴呆;
[0089] 所述训练模式按感知觉领域分为:空间感知觉训练、时间感知觉训练和运动感知觉训练;感知觉训练中尤为重要的一种训练是对视空间能力的训练,视空间能力是指能准确掌握及表现视觉空间的能力,是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远近等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良好的视空间能力有助于准确
定位目标,判断距离的远近,熟识生活中的方位、路线等。鉴于老年人的视空间能力很可能出现衰退,比如找不到熟悉的路,因此对老年人进行感知觉训练至关重要。
[0090] 所述空间感知觉训练包括:奇妙拼图、灵猴过河、向鱼而行、有始有终、一路云天、我形我塑、旋转空间、绝世高手、数字神探训练;
[0091] 所述时间感知觉训练包括:凌云直上训练;
[0092] 所述运动感知觉训练包括:滴水不漏和百发百中训练。
[0093] 空间感知觉是指识别物与物、物与观察者的空间方位关系,是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远近等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良好的空间感知觉有助于准确定位目标,判断距离的远近,熟识生活中的方位、路线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视空间定位异常,他们认不出经常走的路,找不到自己的卧室,看不懂时钟、地图。空间感知觉与大脑顶上小叶、内侧枕回、扣带回后部、海
马旁回、视觉系统中的where通路(枕顶区)有关。
[0094] 空间感知觉训练包括奇妙拼图、灵猴过河、向鱼而行、有始有终、一路云天、我形我塑、旋转空间、绝世高手、数字神探等。
[0095] 在奇妙拼图感知觉训练中,将所有的零件图形拖拽至
框架内,填满整个空间。
[0096] 在灵猴过河感知觉训练中,截取合适长度的树干,搭桥帮助猴子过河。树干的长度与河流的宽度越接近,则得分越高。长期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对长度/距离的感知能力,降低患老年性痴呆或其他神经性疾病的风险。
[0097] 在向鱼而行感知觉训练中,根据任务要求找出中间的鱼,判断其游向,并忽略周边的鱼。
[0098] 在有始有终感知觉训练中,观察页面底部的箭头方向,找出圆点将到达的终点
位置。本训练可以改善对空间方位、方向的感知。
[0099] 在一路云天感知觉训练中,通过点击两个方向性的按键,帮助猴子不断前进,避免踏空。
[0100] 在我形我塑感知觉训练中,点击消除立方体中多余的方块,使当前操作物体和目标物体完全重合。
[0101] 在旋转空间感知觉训练中,识记黄色方块的初始位置,当画面进行旋转后,判断黄色方块对应的位置。
[0102] 在绝世高手感知觉训练中,判断迎面而来的手掌是左掌还是右掌。本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空间方位知觉,预防大脑感知能力的退化和痴呆的发生。
[0103] 在数字神探感知觉训练中,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点击随机排列的数字。本训练能够有效锻炼您的视觉搜索能力,提高您对空间位置的感知。
[0104] 时间感知觉是指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是对时间信息进行感知和判断,时间信息包括时间间隔、时间
节点、事情发生先后等。基底神经节、小脑和前额叶在时间信息加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0105] 时间感知觉训练包括凌云直上等训练。
[0106] 在凌云直上感知觉训练中,点击屏幕,帮助猴子从一朵云跳到另一朵云上。按住屏幕的时间与猴子跳的距离呈正相关关系,长期训练可以提高对时间、距离的感知能力,预防大脑感知能力的退化和痴呆的发生。
[0107] 运动感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运动特性的感知,
视网膜上的一种特殊细胞可以通过感知
辐射流来感知运动。良好的运动感知觉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在动态变化的生活环境中做出合适的反应,完成各种肢体动作,比如写字、过马路。
[0108] 运动感知觉训练包括滴水不漏、百发百中等训练。
[0109] 在滴水不漏感知觉训练中,同时判断杯子移动和咖啡下落的速度,使咖啡落入杯子里。长期训练能有效改善您对速度的感知能力,预防大脑感知能力的退化和痴呆的发生。
[0110] 在百发百中感知觉训练中,靶子在不停地移动,开枪打中圆形靶心,同时避免击中人形靶。长期训练可以提高对运动的感知和注意能力,预防大脑感知能力的退化和痴呆的发生。
[0111] 综上,用户注册后输入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并根据脑健康体检测评结果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训练流程可以为:以周为训练单位,一周训练四次,隔天训练,每次训练5分钟左右,完成一个训练周期(28天)后,评估训练效果,更新训练计划。
[0112] 本认知训练方法记录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用户在训练过程中的训练得分、难度等级、完成程度、反应时、正确率、训练时间、训练次数等数据。可以导出所有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用户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便于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研究。比如,比如,分析某位用户在灵猴过河感知觉训练中的得分随时间发生的变化,或者比较各位用户在灵猴过河感知觉训练中的得分平均值。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训练报告,训练报告会呈现用户的训练分数、达到的难度等级、何时训练等信息。根据脑健康体检测评结果,感知觉训练可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认知训练相结合,比如注意力训练、感知觉训练、感知觉训练等。
[0113] 实施例三
[0114] 如图2所示,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认知训练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系统,其包括:
[0115] 账号注册模块,用于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账号注册;
[0116] 训练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认知功能缺陷等级从感知觉训练库中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进行感知觉训练;
[0117] 存储模块,用于将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0118] 训练报告模块,用于根据每次感知觉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析训练效果,并生成训练报告,所述训练报告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得分、难度等级。
[0119] 评估模块,用于在完成一个训练周期后,根据用户在该训练周期内的每次训练数据及自我测评任务中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该用户的感知觉评估结果;
[0120] 训练更新模块,用于根据评估结果生成新的感知觉训练项目,开启新的训练周期;
[0121] 评估报告模块,用于将评估结果生成评估报告,显示用户的评估结果,报告用户的感知觉水平。
[0122] 由于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认知训练方法,因此其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0123] 本发明根提供的提高感知觉的认知训练方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依据认知老化模式和痴呆疾病进展规律,利用经典神经心理学范式,并充分考虑了中国人文化特点、生活习惯等因素所研发的认知干预方案,通过大量的AD高危人群的训练,证明了训练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AD转化率。
[01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