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 精神障碍 / 情绪障碍 / 双相障碍 / 1,4-二取代的3-氰基-吡啶酮衍生物及其作为MGLUR2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用途

1,4-二取代的3-氰基-吡啶生物及其作为MGLUR2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用途

阅读:269发布:2020-07-29

专利汇可以提供1,4-二取代的3-氰基-吡啶生物及其作为MGLUR2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新化合物,尤其是根据式(I)的新的吡啶 酮 衍 生物 ,其中所有的基团在本 申请 和 权利要求 中进行了定义。本发明的化合物是代谢型受体-2亚型(“mGluR2”)的正性变构调节剂,其可用于 治疗 或 预防 与谷 氨 酸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病症和 精神病 症,以及其中涉及代谢型受体mGluR2亚型的 疾病 。具体地,这些疾病是选自焦虑、 精神分裂症 、偏头痛、抑郁和 癫痫 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本发明还涉及药物组合物和制备这些化合物与组合物的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其中涉及mGluR2的这些疾病的用途。,下面是1,4-二取代的3-氰基-吡啶生物及其作为MGLUR2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成盐加成盐、其立体化 学异构形式、其N-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
V1 选自共价键和二价的1~6个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或支链的 基;
M1 选自氢、环C3-7烷基、芳基、烷基羰基、烷氧基、芳基氧基、芳 基烷氧基、芳基羰基、六氢噻喃基和Het1;
L  选自共价键、-O-、-OCH2-、-OCH2CH2-、-OCH2CH2O-、 -OCH2CH2OCH2-、-S-、-NR7-、-NR7CH2-、-NR7环C3-7、 -NR7CH2CH2-、-OCH2CH2N(R7)CH2-、-CH2-、-CH2CH2-、 -CH2CH2CH2、-C≡C-、-C=O-、和-C(R8)=C(R9)-,其中每个R7 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和C1-3烷基,其中R8和R9彼此独立地选自氢、 卤素和C1-3烷基;
R2和R3 各自彼此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
A 是Het2或苯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n个基团R4所取代,其中n 为等于0、1、2或3的整数;
R4 选自卤素、氰基、羟基、氧代、甲酰基、乙酰基、羧基、硝基、硫 代、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 烷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烷氧基、多卤C1-3烷基、多卤 C1-3烷氧基、多卤C1-3烷硫基、烷硫基、烷基磺酰基、Het3、Het3- 烷基、Het3-氧基、Het3-氧烷基、Het3-烷氧基、Het3-氧烷氧基、Het3- 羰基、Het3-羰基烷基、Het3-硫基、Het3-硫烷基、Het3-磺酰基、芳 基、芳基烷基、芳基氧基、芳基氧基烷基、芳基烷氧基、芳基烯基、 芳基羰基烷基、芳基硫烷基、芳基磺酰基、-NRaRb、烷基-NRaRb、 O-烷基-NRaRb、-C(=O)-NRaRb、-C(=O)-烷基-NRaRb和O-烷基 -C(=O)-NRaRb,其中Ra和Rb选自氢、烷基、烷基羰基、芳基烷基、 烷氧基烷基、Het3、Het3-烷基、烷基磺酰基、烷基-NRcRd和C(=O) 烷基-NRcRd,其中Rc和Rd选自氢、烷基和烷基羰基;
或者两个基团R4可结合形成二价基团-X1-C1-6-X2-,其中C1-6是1~6 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或支链烃基,且X1和X2各自独立 地为C、O或NH;其中所述二价基团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 个基团所取代:卤素、多卤C1-3烷基、氰基、羟基、基、氧代、 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和乙酰基;
Het1 选自四氢吡喃基和吡啶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 代基取代,所述各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3烷基、多卤 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羟基、氨基、氧代、羧基、硝 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和C1-3烷氧基;
Het2 选自哌嗪基、哌啶基、噻吩基、呋喃基、1H-吲唑基、1H-苯并咪 唑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2,5-二氮杂-二环[2.2.1]庚基、吡咯烷 基、氮杂环丁烷基、2,7-二氮杂-螺[3.5]-壬基、吡啶基、吡唑基、 二氢吲哚基、1H-吲哚基、1H-吲唑基、苯并吗啉基、噻唑基、1,2,3,4- 四氢喹啉基、3,9-二氮杂螺[5.5]十一烷基、1,2,3,4,4a,5,6,10b-八氢- 苯并[f]喹啉基、1,2,3,4,4a,10a-六氢-苯并[5,6][1,4]二氧杂芑并 [2,3-c]吡啶基、2,3,4,9-四氢-1H-茚并[2,1-c]-吡啶基、2,3,4,9-四氢 -1H-β-咔啉基、1,2,3,4-四氢-苯并[4,5]-呋喃并[2,3-c]吡啶基、 1,2,3,4-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c]吡啶基、[1,4]二氮杂环庚烷基、 异噁唑基、茚满基和吲哚基;
Het3 选自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哌啶基、吡咯基、吡咯 烷基、哌嗪基、三唑基、四唑基、吲哚基、噻吩基、呋喃基、四 氢吡喃基、四氢噻喃-1,1-二氧化物、噻唑基、噻二唑基、异噻唑 基、噁唑基、吗啉基、噁二唑基、异噁唑基、咪唑基、吡唑基、 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 基、苯并吗啉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硫代基、吲哚基、二 氢吲哚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酞嗪基、苯并[1,3]二噁 烷基和喹唑啉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基所取 代,所述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6烷基、多卤C1-3烷基、 氰基、羟基、氨基、氧代、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 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吡啶基、吗啉基、单(烷基)氨基和二(烷 基)氨基、以及C1-3烷氧基;
芳基 是萘基、苯基或联苯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 代基所取代,所述各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3烷基、多 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羟基、氨基、氧代、羧基、 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乙氧基羰基和C1-3烷氧基;
烷基 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或者是具有3~7 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或者是4~12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其 包含至少一个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和至少 一个具有3~7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其中每个碳原子可任选地 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卤素、多卤C1-3烷基、氰 基、羟基、氨基、氧代、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 氨基甲酰基、苯基和二价基团-OCH2CH2O-;和
烯基 是另外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V1选自共价键、-CH2-、 -CH2-CH2-、-CH2-CH2-CH2-、-CH2-CH=CH-、-CH2-CH2-CH2-CH2-、 -CH2-CH(CH3)-CH2-、-CH(CH3)-CH2-CH2-CH2-、 -CH2-CH(CH3)-CH2-CH2-和-CH2-CH2-CH(CH3)-CH2-。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M1选自氢、 环C3-7烷基、苯基、联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呋喃基和吡啶基;其中 任何一个所述基团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卤素、 C1-3烷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和C1-3烷氧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V1-M1选自 -CH2-CH2-CH2-CH3、-CH2-CH(CH3)-CH3、-CH(CH3)-CH2-CH2-CH3、 -CH2-CH(CH3)CH2-CH3、-CH2-CH2-CH(CH3)-CH3;或者V1选自共价 键、-CH2-、-CH2-CH2-、-CH2-CH2-CH2-和-CH2-CH=CH-;并且M1选 自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呋喃基 和吡啶基;其中每个基团M1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 代:卤素、C1-3烷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和C1-3烷氧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2和R3各自独立地 是氢或甲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选自共价 键、-O-、-OCH2-、-OCH2CH2-、-OCH2CH2O-、-OCH2CH2OCH2-、-NR7-、 -NR7CH2-、-NR7环C3-7、-OCH2CH2N(R7)CH2-、-CH2CH2-、-C≡C-、 -C=O-和-CH=CH-,其中每个R7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和C1-3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选自苯基、 哌嗪基和哌啶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4选自卤素、 氰基、羟基、乙酰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氧 基羰基烷基、烷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烷氧基、多卤C1-3烷 基、多卤C1-3烷氧基、多卤C1-3烷硫基、烷硫基、烷基磺酰基、Het3、 Het3烷基、Het3-氧基、Het3-氧烷基、Het3-烷氧基、Het3-氧烷氧基、Het3- 羰基、Het3-硫烷基、芳基、芳基烷基、芳基氧基、芳基氧基烷基、芳基 烷氧基、芳基烯基、芳基羰基烷基、芳基磺酰基、-NRaRb、烷基-NRaRb、 O-烷基-NRaRb、-C(=O)-NRaRb、-C(=O)-烷基-NRaRb和O-烷基 -C(=O)-NRaRb,其中Ra和Rb选自氢、烷基、烷基羰基、芳基烷基、烷 氧基烷基、Het3、Het3-烷基、烷基磺酰基、烷基-NRcRd和C(=O)烷基 -NRcRd,其中Rc和Rd选自氢、烷基和烷基羰基;
或者两个基团R4可结合形成二价基团-X1-C1-6-X2-,其中C1-6是1~6个 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或支链烃基,且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C 或O。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两个基团R4 可结合形成选自-CH2CH2-O-、-O-CH2-O-和-O-CH2CH2-O-的二价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Het1选自四 氢吡喃基和吡啶基,其中每个基团Het1任选地被1、2或3个多卤C1-3 烷基取代基所取代。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Het3选自 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哌啶基、吡咯烷基、哌嗪基、三唑 基、四氢吡喃基、四氢噻喃-1,1-二氧化物、噻唑基、噁唑基、吗啉基、 噁二唑基、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1,2,3,4- 四氢异喹啉基、吲哚基、二氢吲哚基、酞嗪基和苯并[1,3]二噁烷基。其 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每个取代基彼此 独立地选自卤素、C1-6烷基、多卤C1-3烷基、氰基、羟基、氧代、乙酰 基、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吡啶基、吗啉基、单(烷基)氨基和二(烷 基)氨基、以及C1-3烷氧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V1 选自共价键、-CH2-、-CH2-CH2-、-CH2-CH2-CH2-、-CH2-CH=CH-、 -CH2-CH2-CH2-CH2-、-CH2-CH(CH3)-CH2-、 -CH(CH3)-CH2-CH2-CH2-、-CH2-CH(CH3)-CH2-CH2-和 -CH2-CH2-CH(CH3)-CH2-;
M1 选自氢、环C3-7烷基、苯基、联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呋喃基 和吡啶基;其中M1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 卤素、C1-3烷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和C1-3烷氧基;
L 选自共价键、-O-、-OCH2-、-OCH2CH2-、-OCH2CH2O-、 -OCH2CH2OCH2-、-NR7-、-NR7CH2-、-NR7环C3-7、 -OCH2CH2N(R7)CH2-、-CH2CH2-、-C≡C-、-C=O-和-CH=CH-, 其中每个R7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和C1-3烷基;
R2和R3 彼此独立地是氢、卤素或烷基;
A 选自苯基、哌嗪基和哌啶基,其中每个所述基团任选地被n个基团 R4所取代,其中n为等于0或1的整数;
R4 选自卤素、氰基、羟基、乙酰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 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烷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烷基 羰基烷氧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多卤C1-3烷硫基、 烷硫基、烷基磺酰基、Het3、Het3-烷基、Het3-氧基、Het3-氧烷基、 Het3-烷氧基、Het3-氧烷氧基、Het3-羰基、Het3-硫烷基、芳基、 芳基烷基、芳基氧基、芳基氧基烷基、芳基烷氧基、芳基烯基、 芳基羰基烷基、芳基磺酰基、-NRaRb、烷基-NRaRb、O-烷基-NRaRb、 -C(=O)-NRaRb、-C(=O)-烷基-NRaRb和O-烷基-C(=O)-NRaRb, 其中Ra和Rb选自氢、烷基、烷基羰基、芳基烷基、烷氧基烷基、 Het3、Het3-烷基、烷基磺酰基、烷基-NRcRd和C(=O)烷基-NRcRd, 其中Rc和Rd选自氢、烷基和烷基羰基;或者两个基团R4可结合 形成选自-CH2CH2-O-、-O-CH2-O-和-O-CH2CH2-O-的二价基团;
Het1 选自四氢吡喃基和吡啶基,其中每个基团Het1任选地被1、2或3 个多卤C1-3烷基取代基所取代;
Het2 选自哌嗪基、哌啶基、噻吩基、呋喃基、1H-吲唑基、1H-苯并咪 唑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2,5-二氮杂-二环[2.2.1]庚基、吡咯烷 基、氮杂环丁烷基、2,7-二氮杂-螺[3.5]-壬基、吡啶基、吡唑基、 二氢吲哚基、1H-吲哚基、1H-吲唑基、苯并吗啉基、噻唑基、1,2,3,4- 四氢喹啉基、3,9-二氮杂螺[5.5]十一烷基、1,2,3,4,4a,5,6,10b-八氢 -苯并[f]喹啉基、1,2,3,4,4a,10a-六氢-苯并[5,6][1,4]二氧杂芑并 [2,3-c]吡啶基、2,3,4,9-四氢-1H-茚并[2,1-c]-吡啶基、2,3,4,9-四氢 -1H-β-咔啉基、1,2,3,4-四氢-苯并[4,5]-呋喃并[2,3-c]吡啶基、 1,2,3,4-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c]吡啶基、[1,4]二氮杂环庚烷基、 异噁唑基、茚满基和吲哚基;
Het3 选自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哌啶基、吡咯烷基、哌 嗪基、三唑基、四氢吡喃基、四氢噻喃-1,1-二氧化物、噻唑基、噁 唑基、吗啉基、噁二唑基、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吩基、 苯并呋喃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吲哚基、二氢吲哚基、酞嗪 基和苯并[1,3]二噁烷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 基所取代,所述各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6烷基、多卤 C1-3 烷基、氰基、羟基、氧代、乙酰基、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 吡啶基、吗啉基、单(烷基)氨基和二(烷基)氨基、以及C1-3烷氧基;
芳基 是苯基或联苯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基所取 代,所述各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3烷基、多卤C1-3烷基、 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硝基、乙氧基羰基和C1-3烷氧基;和
烷基 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或者是具有3~7 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或者是4~12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其包含至 少一个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和至少一个具有3~7 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其中每个碳原子可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 多个基团所取代:氰基、羟基、羧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和二价基团 -OCH2CH2O-。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
-4-(4-(N-乙酰基甲基)苯基)-3-氰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 (化合物1-179);
-4-(3,4-二甲氧基苯基)-3-氰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 (化合物1-110);
-3-氰基-4-(3-氟-4-甲氧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 (化合物1-114);
-3-氰基-4-(4-羟基丙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 (化合物1-095);
-3-氰基-4-(4-甲氧基甲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 (化合物1-103);
-3-氰基-4-(2-氟-4-甲氧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lH)-酮 (化合物1-113);
-3-氰基-4-(4-(N-吗啉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lH)-酮 (化合物1-223);
-3-氰基-1-(3-甲基丁基)-4-(苯基乙炔基)吡啶-2(1H)-酮 (化合物1-267);
-3-氰基-1-丁基-4-[4-(2-甲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吡啶-2(1H)-酮 (化合物1-064);和
-3-氰基-1-环丙基甲基-4-(4-苯基-哌啶-1-基)-吡啶-2(1H)-酮 (化合物4-047)。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作为光学异构体存 在,其中所述化合物是外消旋混合物或单一的光学异构体。
1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 一项的化合物和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用作药物的用途。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5的药 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病症的药物中的用 途,其中所述治疗或预防被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神经调节作用影 响或促进。
18.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5的药 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改善、控制或减轻哺乳动物包括人中 与谷氨酸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症的险的药物中的 用途,其中所述治疗或预防被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神经调节作用 影响或促进。
19.根据权利要求17和18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病症或疾病是 选自以下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症:焦虑症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物质相 关的病症、进食障碍情绪障碍、偏头痛、癫痫或惊厥症、童年期病症、 认知障碍、神经变性、神经毒性和缺血。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 的焦虑症:广场恐怖症、全身性焦虑症(GAD)、强迫症(OCD)、恐慌 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社交恐怖症和其它恐怖症。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 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妄想症、分裂情感障碍、分裂样障碍和物质 诱导的精神病症。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 的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样、分裂型障碍。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 的与物质相关的病症:酒精滥用、酒精依赖性、酒精戒断、酒精戒断谵 妄、酒精诱导的精神病症、安非他明依赖性、安非他明戒断、可卡因依 赖性、可卡因戒断、尼古丁依赖性、尼古丁戒断、阿片样物质依赖性和 阿片样物质戒断。
24.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 的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
25.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 的情绪障碍:双相障碍(I型和II型)、循环情感症、抑郁症、心境恶 劣障碍、重症抑郁症和物质诱导的情绪障碍。
26.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偏头痛。
27.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 下的癫痫或惊厥症:全身性非惊厥性癫痫、全身性惊厥性癫痫、癫痫小 发作持续状态、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伴有或不伴有意识损伤的部分性 癫痫、婴儿痉挛、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以及其它形式的癫痫。
28.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童年期病症是注意缺陷/多 动障碍。
29.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 下的认知障碍:谵妄、物质诱导的持续性谵妄、痴呆、由于HIV疾病 导致的痴呆、由于亨廷顿病导致的痴呆、由于帕金森氏病导致的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物质诱导的持续性痴呆和轻度认知损伤。
3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选自焦虑、 精神分裂症、偏头痛、抑郁症和癫痫。
31.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mGluR2正性变 构调节剂的EC50是约1μM或更小。
32.根据权利要求1~14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成像mGluR2受体的示 踪剂中的用途。
33.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与mGluR2邻位激动剂联 合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哺乳动物包括人中的如权利要求17~30中任一项 所引用的病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治疗或预防被mGluR2变构调节 剂的神经调节作用影响或促进。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新化合物,尤其是作为代谢型受体-2亚型(“mGluR2”) 的正性变构调节剂的新的1,4-二取代的3-氰基-吡啶生物,其可用于 治疗预防与谷酸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症,以及其中涉 及代谢型受体mGluR2亚型的疾病。本发明还涉及药物组合物和制备这 些化合物与组合物的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其中涉及 mGluR2的这些疾病的用途。

背景技术

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中主要的氨基酸递质。谷 氨酸在多种生理功能中发挥主要作用,比如学习和记忆以及感知觉、突 触发育可塑性、运动控制、呼吸和心血管功能调节。此外,谷氨酸是其 中存在谷氨酸能神经传递失衡的几种不同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核心 问题。
谷氨酸通过活化负责快速兴奋性传递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 通道、NMDA受体、AMPA受体和红藻氨酸(kainate)受体而介导突触 神经传递(Nakanishi等,(1998)Brain Res Brain Res Rev.,26:230-235)。
此外,谷氨酸活化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所述代谢型谷氨 酸受体具有有助于对突触效能进行微调的更多调节作用。
mGluR是七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与敏感性受体、 GABAb受体和信息素受体一起同属于GPCR家族3。
谷氨酸通过与mGluR的大的细胞外氨基末端区(本文中称为邻位 结合位点)结合而活化该受体。此结合诱导该受体的构象改变,导致G 蛋白和细胞内信号途径的活化。
mGluR家族由8个成员组成。根据其序列同源性、药理学特性和被 活化的细胞内信号级联性质,将它们分为三组(组I包括mGluR1和 mGluR5;组II包括mGluR2和mGluR3;组III包括mGluR4、mGluR6、 mGluR7和mGluR8)(Schoepp等(1999)Neuropharmacology, 38:1431-76)。
在mGluR成员中,mGluR2亚型通过活化Gαi-蛋白而与腺苷酸环化 酶负性偶联,并且其活化导致抑制突触中谷氨酸的释放(Cartmell & Schoepp(2000)J Neurochem 75:889-907)。在CNS中,mGluR2受体丰 富,主要分布于皮层、丘脑区、副嗅球、海、杏仁核(amygdala)、尾 壳核和伏隔核(Ohishi等(1998)Neurosci Res 30:65-82)。
在临床试验中发现活化mGluR2能有效治疗焦虑症(Levine等(2002) Neuropharmacology 43:294;Holden(2003)Science 300:1866-68;Grillon 等(2003)Psychopharmacology 168:446-54;Kellner等(2005) Psychopharmacology 179:310-15)。此外,在不同动物模型中发现活化 mGluR2是有效的,因此代表了用于治疗神经分裂症(综述于Schoepp& Marek(2002)Curr Drug Targets.1:215-25)、癫痫(综述于Moldrich等 (2003)Eur J Pharmacol.476:3-16)、偏头痛(Johnson等(2002) Neuropharmacology43:291)、成瘾性/药物依赖性(Helton等(1997)J Pharmacol Exp Ther284:651-660)、帕金森氏病(Bradley等(2000)J Neurosci.20(9):3085-94)、疼痛(Simmons等(2002)Pharmacol Biochem Behav73:419-27)、睡眠障碍(Feinberg等(2002)Pharmacol Biochem Behav73:467-74)和亨廷顿氏病(Schiefer等(2004)Brain Res 1019:246-54) 的一种可能的新治疗方法。
迄今为止,大多数可用的靶向mGluR的药理学工具是活化该家族 几个成员的邻位配体,因为其为谷氨酸的结构类似物(Schoepp等(1999) Neuropharmacology,38:1431-76)。
一种开发作用于mGluR的选择性化合物的新方法是识别通过变构机 制起作用的分子,其通过结合不同于高度保守性的邻位结合位点的位点而 调节该受体。
近来已出现了作为提供此有吸引的替代方案的新型药理实体的 mGluR正性变构调节剂。已经发现了用于几种mGluR的这类分子(综述 于Mutel(2002)Expert Opin.Ther.Patents12:1-8)。具体而言,这些分子 被表述为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Johnson MP等(2003)J Med Chem. 46:3189-92;Pinkerton等(2004)J Med Chem.47:4595-9)。
WO2004/092135(NPS & Astra Zeneca)、WO2004/018386、 WO2006/014918和WO2006/015158(Merck)以及WO2001/56990(Eli Lilly) 分别描述了作为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的苯磺酰胺、苯乙酮、2,3-二氢 -1-茚酮(indanone)和吡啶甲基磺酰胺衍生物。然而,这些具体公开的化 合物中没有在结构上与本发明的化合物相关的。
已证实,这些分子本身并不活化所述受体(Johnson MP等(2003)J Med Chem.46:3189-92;Schaffhauser等(2003)Mol Pharmacol.64:798-810)。 然而,其能够使该受体对本身诱导最小应答的谷氨酸浓度产生最大应答。 突变分析已明确证实了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结合不是在邻位发生 的,而是在位于该受体的七次跨膜区之中的变构位点发生(Schaffhauser 等(2003)Mol Pharmacol.64:798-810)。
动物数据表明,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与邻位激动剂相比,对焦虑 和精神病模型具有同样的作用。已表明mGluR2变构调节剂在恐惧增强的 惊吓(fear-potentiated startle)(Johnson等(2003)J Med Chem.46:3189-92; Johnson等(2005)Psychopharmacology 179:271-83)和应激诱导的高热 (Johnson等(2005)Psychopharmacology 179:271-83)中是有活性的。此 外,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反转氯胺酮(Govek等(2005)Bioorg Med Chem Lett 15(18):4068-72)或安非他明(Galici等(2005)J Pharm Exp Ther 315(3), 1181-1187)诱导的多动(hyperlocomotion)以及反转安非他明诱导的对 精神分裂症模型听觉惊吓效应的前脉冲抑制缺失(Galici等(2005)J Pharm Exp Ther 315(3),1181-1187)中是有活性的。
正性变构调节剂能够增强谷氨酸应答,但是其也显示出增强对邻位 mGluR2激动剂比如LY379268(Johnson等(2004)Biochem Soc Trans 32:881-87)或DCG-IV(Poisik等(2005)Neuropharmacology 49:57-69)的 应答。这些数据提供了治疗上述涉及mGluR2的神经疾病的另一种新的治 疗方法的证据,即将联合应用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与mGluR2邻位激 动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具有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调节剂活性的化合物。在其最 一般的化合物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根据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 用酸加成盐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化物形式或其 季铵盐,

其中
V1 选自共价键和二价的1~6个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或支链的 基;
M1 选自氢、环C3-7烷基、芳基、烷基羰基、烷氧基、芳氧基、芳基 烷氧基、芳基羰基、六氢噻喃基和Het1;
L 选自共价键、-O-、-OCH2-、-OCH2CH2-、-OCH2CH2O-、 -OCH2CH2OCH2-、-S-、-NR7-、-NR7CH2-、-NR7环C3-7、 -NR7CH2CH2-、-OCH2CH2N(R7)CH2-、-CH2-、-CH2CH2-、 -CH2CH2CH2、-C≡C-、-C=O-、和-C(R8)=C(R9)-,其中每个R7 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和C1-3烷基,其中R8和R9彼此独立地选自氢、 卤素和C1-3烷基;
R2和R3 各自彼此独立地为氢、卤素或烷基;
A 是Het2或苯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n个基团R4所取代,其中n 为等于0、1、2或3的整数;
R4 选自卤素、氰基、羟基、氧代、甲酰基、乙酰基、羧基、硝基、硫 代、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 烷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烷氧基、多卤C1-3烷基、多卤 C1-3烷氧基、多卤C1-3烷硫基、烷硫基、烷基磺酰基、Het3、Het3- 烷基、Het3-氧基、Het3-氧烷基、Het3-烷氧基、Het3-氧烷氧基、Het3- 羰基、Het3-羰基烷基、Het3-硫基、Het3-硫烷基、Het3-磺酰基、芳 基、芳烷基、芳氧基、芳氧基烷基、芳基烷氧基、芳基烯基、芳基 羰基烷基、芳基硫烷基、芳基磺酰基、-NRaRb、烷基-NRaRb、O- 烷基-NRaRb、-C(=O)-NRaRb、-C(=O)-烷基-NRaRb和O-烷基 -C(=O)-NRaRb,其中Ra和Rb选自氢、烷基、烷基羰基、芳基烷基、 烷氧基烷基、Het3、Het3-烷基、烷基磺酰基、烷基-NRcRd和C(=O) 烷基-NRcRd,其中Rc和Rd选自氢、烷基和烷基羰基;
或者两个基团R4可结合形成二价基团-X1-C1-6-X2-,其中C1-6是1~6 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或支链烃基,且X1和X2各自独立 地为C、O或NH;其中所述二价基团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 个基团所取代:卤素、多卤C1-3烷基、氰基、羟基、氨基、氧代、 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和乙酰基;
Het1 选自四氢吡喃基和吡啶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 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3烷基、多卤C1-3 烷基、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羟基、氨基、氧代、羧基、硝基、 硫代、甲酰基、乙酰基和C1-3烷氧基;
Het2 选自哌嗪基、哌啶基、噻吩基、呋喃基、1H-吲唑基、1H-苯并咪 唑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2,5-二氮杂-二环[2.2.1]庚基、吡咯烷 基、氮杂环丁烷基、2,7-二氮杂-螺[3.5]-壬基、吡啶基、吡唑基、 二氢吲哚基、1H-吲哚基、1H-吲唑基、苯并吗啉基、噻唑基、1,2,3,4- 四氢喹啉基、3,9-二氮杂螺[5.5]十一烷基、1,2,3,4,4a,5,6,10b-八氢- 苯并[f]喹啉基、1,2,3,4,4a,10a-六氢-苯并[5,6][1,4]二氧杂芑并 (dioxino)[2,3-c]吡啶基、2,3,4,9-四氢-1H-茚并[2,1-c]-吡啶基、 2,3,4,9-四氢-1H-β-咔啉基(carbolinyl)、1,2,3,4-四氢-苯并[4,5]-呋喃 并(furo)[2,3-c]吡啶基、1,2,3,4-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c]吡啶基、 [1,4]二氮杂环庚烷基(diazepyl)、异噁唑基、茚满基和吲哚基;
Het3 选自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哌啶基、吡咯基、吡咯 烷基、哌嗪基、三唑基、四唑基、吲哚基、噻吩基、呋喃基、四 氢吡喃基、四氢噻喃-1,1-二氧化物、噻唑基、噻二唑基、异噻唑 基、噁唑基、吗啉基、噁二唑基、异噁唑基、咪唑基、吡唑基、 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 基、苯并吗啉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硫代基(thionaphtyl)、 吲哚基、二氢吲哚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酞嗪基 (phthalazyl)、苯并[1,3]二噁烷基(benzo[1,1]dioxyl)和喹唑啉 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各取 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6烷基、多卤C1-3烷基、氰基、羟基、 氨基、氧代、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苯基、吡咯 烷基、哌啶基、吡啶基、吗啉基、单(烷基)氨基和二(烷基)氨基、 以及C1-3烷氧基;
芳基 是萘基、苯基或联苯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 代基所取代,所述各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3烷基、多 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羟基、氨基、氧代、羧基、 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乙氧基羰基和C1-3烷氧基;
烷基 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或者是具有3~7 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或者是4~12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其 包含至少一个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和至少 一个具有3~7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其中每个碳原子任选地被 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卤素、多卤C1-3烷基、氰基、 羟基、氨基、氧代、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氨基 甲酰基、苯基和二价基团-OCH2CH2O-;和
烯基 是另外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烷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可药用载体或稀释剂以及作 为活性成分的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尤其是根据式(I)化合物)、 其可药用酸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 式或其季铵盐。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用途以及在制备用于预防 和/或治疗哺乳动物(包括人)中的病况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治 疗或预防可被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神经调节作用影响或促进。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改善、 控制或减轻哺乳动物(包括人)中的与谷氨酸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神经 病症和精神病症的险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治疗或预防可被 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神经调节作用影响或促进。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V1选自共价键、-CH2-、-CH2-CH2-、-CH2-CH2-CH2-、 -CH2-CH=CH-、-CH2-CH2-CH2-CH2-、-CH2-CH(CH3)-CH2-、 -CH(CH3)-CH2-CH2-CH2-、-CH2-CH(CH3)-CH2-CH2-和 -CH2-CH2-CH(CH3)-CH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M1选自氢、环C3-7烷基、苯基、联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呋喃 基和吡啶基;其中M1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卤 素、C1-3烷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羟基、氨基、 氧代、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和C1-3烷氧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M1选自氢、环C3-7烷基、苯基、联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呋喃 基和吡啶基;其中任一个所述基团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 所取代:卤素、C1-3烷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和C1-3烷氧 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V1-M1选自-CH2-CH2-CH2-CH3、-CH2-CH(CH3)-CH3、 -CH(CH3)-CH2-CH2-CH3、-CH2-CH(CH3)-CH2-CH3、 -CH2-CH2-CH(CH3)-CH3;或者V1选自共价键、-CH2-、-CH2-CH2-、 -CH2-CH2-CH2-和-CH2-CH=CH-;并且M1选自环丙基、环戊基、环己 基、苯基、联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呋喃基和吡啶基;其中每个基团 M1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卤素、C1-3烷基、多卤 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和C1-3烷氧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V1-M1是-CH2-CH2-CH2-CH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R2和R3各自独立地是氢、氯、氟或甲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R2和R3各自独立地是氢或甲基。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R2和 R3各自是氢。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R2是甲基,R3是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L选自共价键、-O-、-OCH2-、-OCH2CH2-、-OCH2CH2O-、 -OCH2CH2OCH2-、-NR7-、-NR7CH2-、-NR7环C3-7、 -OCH2CH2N(R7)CH2-、-CH2CH2-、-C≡C-、-C=O-和-CH=CH-,其中 每个R7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和C1-3烷基。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 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 盐,其中A选自苯基、哌嗪基和哌啶基,其中每个所述基团任选地被n 个基团R4所取代,其中n为等于0、1、2或3的整数。在一个具体的 实施方案中,n等于0或1。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n等于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R4选自卤素、氰基、羟基、乙酰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 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烷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烷 氧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多卤C1-3烷硫基、烷硫基、烷 基磺酰基、Het3、Het3-烷基、Het3-氧基、Het3-氧烷基、Het3-烷氧基、 Het3-氧烷氧基、Het3-羰基、Het3-硫烷基、芳基、芳基烷基、芳基氧基、 芳基氧基烷基、芳基烷氧基、芳基烯基、芳基羰基烷基、芳基磺酰基、 -NRaRb、烷基-NRaRb、O-烷基-NRaRb、-C(=O)-NRaRb、-C(=O)-烷基 -NRaRb和O-烷基-C(=O)-NRaRb,其中Ra和Rb选自氢、烷基、烷基羰 基、芳基烷基、烷氧基烷基、Het3、Het3烷基、烷基磺酰基、烷基-NRcRd 和C(=O)烷基-NRcRd,其中Rc和Rd选自氢、烷基和烷基羰基;或者两 个基团R4可结合形成二价基团-X1-C1-6-X2-,其中C1-6是1~6个碳原子 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或支链烃基,且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C或O。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 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 盐,其中两个基团R4可结合形成选自-CH2CH2-O-、-O-CH2-O-和 -O-CH2CH2-O-的二价基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Het1选自四氢吡喃基和吡啶基,其中每个基团Het1任选地被1、2 或3个多卤C1-3烷基取代基所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 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其中Het3选自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哌啶基、吡咯烷基、 哌嗪基、三唑基、四氢吡喃基、四氢噻喃-1,1-二氧化物、噻唑基、噁唑 基、吗啉基、噁二唑基、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 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吲哚基、二氢吲哚基、酞嗪基和苯并[1,3] 二噁烷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基 所取代,所述各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6烷基、多卤C1-3烷基、 氰基、羟基、氧代、乙酰基、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吡啶基、吗啉 基、单(烷基)氨基和二(烷基)氨基、以及C1-3烷氧基。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 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 盐,其中
V1 选自共价键、-CH2-、-CH2-CH2-、-CH2-CH2-CH2-、-CH2-CH=CH-、 -CH2-CH2-CH2-CH2-、-CH2-CH(CH3)-CH2-、 -CH(CH3)-CH2-CH2-CH2-、-CH2-CH(CH3)-CH2-CH2-和 -CH2-CH2-CH(CH3)-CH2-;
M1 选自氢、环C3-7烷基、苯基、联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呋喃基 和吡啶基;其中M1任选地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 卤素、C1-3烷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和C1-3烷氧基;
L 选自共价键、-O-、-OCH2-、-OCH2CH2-、-OCH2CH2O-、 -OCH2CH2OCH2-、-NR7-、-NR7CH2-、-NR7环C3-7、 -OCH2CH2N(R7)CH2-、-CH2CH2-、-C≡C-、-C=O-和-CH=CH-, 其中每个R7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和C1-3烷基;
R2和R3 彼此独立地是氢、卤素或烷基;
A 选自苯基、哌嗪基和哌啶基,其中每个所述基团任选地被n个基团 R4所取代,其中n为等于0或1的整数;
R4 选自卤素、氰基、羟基、乙酰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 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烷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烷基 羰基烷氧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多卤C1-3烷硫基、 烷硫基、烷基磺酰基、Het3、Het3-烷基、Het3-氧基、Het3-氧烷基、 Het3-烷氧基、Het3-氧烷氧基、Het3-羰基、Het3-硫烷基、芳基、 芳基烷基、芳基氧基、芳基氧基烷基、芳基烷氧基、芳基烯基、 芳基羰基烷基、芳基磺酰基、-NRaRb、烷基-NRaRb、O-烷基-NRaRb、 -C(=O)-NRaRb、-C(=O)-烷基-NRaRb和O-烷基-C(=O)-NRaRb, 其中Ra和Rb选自氢、烷基、烷基羰基、芳基烷基、烷氧基烷基、 Het3、Het3-烷基、烷基磺酰基、烷基-NRcRd和C(=O)烷基-NRcRd, 其中Rc和Rd选自氢、烷基和烷基羰基;或者两个基团R4可结合 形成选自-CH2CH2-O-、-O-CH2-O-和-O-CH2CH2-O-的二价基团;
Het1 选自四氢吡喃基和吡啶基,其中每个基团Het1任选地被1、2或3 个多卤C1-3烷基取代基所取代;
Het2 选自哌嗪基、哌啶基、噻吩基、呋喃基、1H-吲唑基、1H-苯并咪 唑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2,5-二氮杂-二环[2.2.1]庚基、吡咯烷 基、氮杂环丁烷基、2,7-二氮杂-螺[3.5]-壬基、吡啶基、吡唑基、 二氢吲哚基、1H-吲哚基、1H-吲唑基、苯并吗啉基、噻唑基、1,2,3,4- 四氢喹啉基、3,9-二氮杂螺[5.5]十一烷基、1,2,3,4,4a,5,6,10b-八氢- 苯并[f]喹啉基、1,2,3,4,4a,10a-六氢-苯并[5,6][1,4]二氧杂芑并[2,3-c] 吡啶基、2,3,4,9-四氢-1H-茚并[2,1-c]-吡啶基、2,3,4,9-四氢-1H-β- 咔啉基、1,2,3,4-四氢-苯并[4,5]-呋喃并[2,3-c]吡啶基、1,2,3,4-四氢 苯并[4,5]噻吩并[2,3-c]吡啶基、[1,4]二氮杂环庚烷基、异噁唑基、 茚满基和吲哚基;
Het3 选自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哌啶基、吡咯烷基、哌 嗪基、三唑基、四氢吡喃基、四氢噻喃-1,1-二氧化物、噻唑基、噁 唑基、吗啉基、噁二唑基、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吩基、 苯并呋喃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吲哚基、二氢吲哚基、酞嗪 基和苯并[1,3]二噁烷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 基所取代,所述各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6烷基、多卤 C1-3烷基、氰基、羟基、氧代、乙酰基、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 吡啶基、吗啉基、单(烷基)氨基和二(烷基)氨基、以及C1-3烷氧基;
芳基 是苯基或联苯基,其中每个基团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基所取 代,所述各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3烷基、多卤C1-3烷基、 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硝基、乙氧基羰基和C1-3烷氧基;和
烷基 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或者是具有3~7 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或者是4~12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其包 含至少一个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和至少一个 具有3~7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其中每个碳原子可任选地被选自 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氰基、羟基、羧基、氨基甲酰基、 苯基和二价基团-OCH2CH2O-。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 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 盐,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以下:
-4-(4-(N-乙酰基甲基)苯基)-3-氰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化 合物1-179);
-4-(3,4-二甲氧基苯基)-3-氰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化合物 1-110);
-3-氰基-4-(3-氟-4-甲氧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化合物 1-114);
-3-氰基-4-(4-羟基丙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化合物 1-095);
-3-氰基-4-(4-甲氧基甲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化合物 1-103);
-3-氰基-4-(2-氟-4-甲氧基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酮(化合物 1-113);
-3-氰基-4-(4-(N-吗啉基(morpholyl)苯基)-1-(3-甲基丁基)吡啶-2(1H)- 酮(化合物1-223);
-3-氰基-1-(3-甲基丁基)-4-(苯基乙炔基)吡啶-2(1H)-酮(化合物1-267);
-3-氰基-1-丁基-4-[4-(2-甲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吡啶-2(1H)-酮(化 合物1-064);和
-3-氰基-1-环丙基甲基-4-(4-苯基-哌啶-1-基)-吡啶-2(1H)-酮(化合物 4-047)。
在本申请范围内,烷基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 基,或者是具有3~7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或者是4~12个碳原子的 饱和烃基,其包含至少一个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和至少一个具有3~7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其中每个碳原子任选地被 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卤素、多卤C1-3烷基、氰基、羟基、 氨基、氧代、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氨基甲酰基、苯基 和二价基团-OCH2CH2O-。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烷基是甲基、乙基、正 丙基、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和环己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碳原子任选地被选自氰基、羟基、羧基、氨基 甲酰基、苯基和二价基团-OCH2CH2O-的一个或多个基团所取代。
符号C1-6烷基定义了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比如C6烷基、C5烷基、C4烷基、C3烷基、C2烷基和C1烷基。C1-6烷 基的实例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和庚基。
符号环C3-7烷基定义了具有3~7个碳原子的饱和环烃基,比如环 C7烷基、环C6烷基、环C6烷基、环C5烷基、环C4烷基、环C3烷基 和环C3烷基。环C3-7烷基的实例是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庚基 和环己基。
符号C1-3烷基定义了具有1~3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比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和异丙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烷基是C1-6烷基;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 方案中,烷基是C3-7环烷基。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烯基是另外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烷基。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芳基是萘基、苯基或联苯基;其中每个基团任 选地被1、2或3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 C1-3烷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羟基、氨基、氧代、 羧基、硝基、硫代、甲酰基、乙酰基、乙氧基羰基和C1-3烷氧基。更优 选地,芳基是苯基或联苯基。更优选地,芳基任选地被1、2或3个取 代基所取代,所述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3烷基、多卤C1-3烷 基、多卤C1-3烷氧基、氰基、硝基、乙氧基羰基和C1-3烷氧基。更优选 地,芳基是苯基或联苯基,任选地被1、2或3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 取代基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C1-3烷基、多卤C1-3烷基、多卤C1-3烷氧 基、氰基、硝基、乙氧基羰基和C1-3烷氧基。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卤素是选自氟、氯、溴和碘的取代基。优选地, 卤素是溴、氟或氯。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多卤C1-3烷基是具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 链的饱和烃基,其中一个或多个碳原子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所取代。优 选地,多卤烷基是三氟甲基。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本发明化合物”意指通式(I)的化合物、其 可药用酸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 或其季铵盐。
可药用酸加成盐被定义为包括式(I)化合物能够形成的治疗活性的 无毒的酸加成盐形式。所述盐可通过以合适的酸处理式(I)化合物的 碱形式而得到,所述合适的酸例如无机酸,例如氢卤酸(特别是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磷酸有机酸,例如乙酸、羟乙酸、丙酸、乳 酸、丙酮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苹果酸、酒石 酸、柠檬酸、甲磺酸、乙磺酸、苯磺酸、甲苯磺酸、环己烷氨基磺酸、 杨酸、对氨基水杨酸和双羟萘酸。
反之,所述酸加成盐形式可以通过以合适的碱处理而转变为游离碱 形式。
含有酸性质子的式(I)化合物也可通过以合适的有机和无机碱处理 而转变为其治疗活性的无毒的金属加成盐或胺加成盐形式(碱加成盐)。 合适的碱盐形式包括例如铵盐,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尤其是锂盐、钠 盐、盐、镁盐和钙盐,与有机碱成的盐例如benzathine盐、N-甲基-D- 葡糖胺盐、羟基胺(hybramine)盐,与氨基酸例如精氨酸和赖氨酸成 的盐。
反之,所述盐形式可以通过以合适的酸处理而转变为游离形式。
式(I)化合物的季铵盐定义了能通过式(I)化合物的碱性氮与合 适的季铵化试剂反应而形成的所述化合物,所述季铵化试剂例如为任选 取代的卤代烷、芳基卤化物或芳基烷基卤化物,特别是碘甲烷和苄基碘。 还可使用具有良好离去基团的其它反应物,例如三氟甲磺酸烷基酯、甲 磺酸烷基酯和对甲苯磺酸烷基酯。季铵盐具有带正电荷的氮。药学上可 接受的反离子包括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三氟乙酸根离子和乙酸根 离子。
在本申请范围内使用的术语加成盐还包括式(I)化合物及其盐能够 形成的溶剂化物。这样的溶剂化物是例如水合物和醇化物。
式(I)化合物的N-氧化物形式旨在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氮原子被 氧化为所谓的N-氧化物的那些式(I)化合物,特别是其中一个或多个 (例如哌嗪或哌啶基)的叔氮被N-氧化的那些N-氧化物。这些N-氧化 物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任何创造性技术而容易地得到,它们是式 (I)化合物显而易见的替代物,因为这些化合物是在人体内吸收时通 过氧化而形成的代谢物。众所周知,氧化通常是药物代谢中所涉及到的 第一步(Textbook of Organic Medicinal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1977,pages 70-75)。还众所周知,也可代替化合物本身而向人施用所述 化合物的代谢物形式,并且具有大致相同的效果。
可以根据本领域公知的将三价氮转变为其N-氧化物形式的步骤将 式(I)化合物转变为相应的N-氧化物形式。所述N-氧化反应通常可通 过使式(I)的原料与合适的有机或无机过氧化物反应而进行。合适的 无机过氧化物包括例如过氧化氢,碱金属过氧化物或碱土金属过氧化物 例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合适的有机过氧化物可包括过氧酸例如过氧 化苯甲酸或卤素取代的过氧化苯甲酸,例如3-氯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 链烷酸例如过氧乙酸,烷基过氧化氢(alkylhydroperoxide)例如叔丁 基过氧化氢。合适的溶剂是例如水,低级链烷醇例如乙醇等,烃例如甲 苯,酮例如2-丁酮,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以及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前文中使用的术语“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定义了式(I)化合物可能 具有的所有可能的异构形式。除非另外提及或指出,化合物的化学名称 表示所有可能的立体化学异构形式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含所述基础 分子结构的所有非对映体和对映体。更具体地,立体中心(stereogenic center)可具有R-或S-构型;二价环状(部分)饱和基团上的取代基可 具有顺式或反式构型。包含双键的化合物可具有所述双键的E式或Z 式立体化学。式(I)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异构形式显而易见地旨在包含 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根据CAS命名规则,当一个分子中存在已知绝对构型的两个立体 中心时,将R或S描述符指定(基于Cahn-Ingold-Prelog顺序规则) 给最低编号的手性中心—参比中心。第二个立体中心的构型使用相对描 述符[R*,R*]或[R*,S*]进行表示,其中R*总是被指定为参比中心,[R*,R*] 表示具有同样手性的中心,[R*,S*]表示不同手性的中心。例如,如果分 子中最小编号的手性中心具有S构型且第二个中心是R,则立体描述符 将被指定为S-[R*,S*]。如果使用“α”和“β”:在具有最低环编号的环系 中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的最高优先度取代基的位置总是任意地处于由该 环系所决定的平均平面的“α”位上。在所述环系另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 最高优先度取代基的位置(式(I)化合物中的氢原子)相对于所述参 比原子上最高优先度取代基的位置而言,如果其处于由该环系所决定的 平均平面的同侧,则命名为“α”,如果其处于由该环系所决定的平均平 面的另一侧,则命名为“β”。
本发明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药理活性化合物的衍生物化合物(通常 称为“前药”),其在体内降解而产生本发明化合物。前药在靶受体处的 效力通常(但不总是)比其降解所产生的化合物效力低。当所期望的化 合物具有使其给药困难或低效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时,前药是特别有用 的。例如,所期望的化合物可能具有非常差的溶解度,其可能难以穿过 粘膜上皮,或者其可能具有不期望地短的血浆半衰期。关于前药的进一 步讨论可见于Stella,V.J.等的“Prodrugs”,Drug Delivery Systems,1985, pp.112-176和Drugs,1985,29,pp.455-473中。
根据本发明的药理活性化合物的前药形式将通常是通式(I)的化合 物、其可药用酸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及其N-氧化 物形式,所述前药形式具有被酯化或酰胺化的酸基团。这些酯化的酸基 团包括式-COORX的基团,其中Rx是C1-6烷基、苯基、苄基或以下基 团之一:

酰胺化的基团包括式-CONRyRz的基团,其中Ry是H、C1-6烷基、 苯基或苄基,Rz是-OH、H、C1-6烷基、苯基或苄基。可使用酮或(例 如甲醛)将具有氨基的本发明化合物衍生化以形成Mannich碱。该碱 在水溶液中将按照一级动力学水解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本发明化合物”意指通式(I)的化合物、其 可药用酸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 及其前药。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尤其是当涉及式(I)化合物提及时,元素一词 包括该元素的天然存在的或合成产生的、具有天然丰度或同位素富集形 式的所有同位素和同位素混合物。尤其是,当提及氢时,其应被理解为 指1H、2H、3H及其混合物;当提及碳时,其应被理解为指11C、12C、 13C、14C及其混合物;当提及氮时,其应被理解为指13N、14N、15N及 其混合物;当提及氧时,其应被理解为指14O、15O、16O、17O、18O及 其混合物;当提及氟时,其应被理解为指18F、19F及其混合物。
因此,本发明化合物还包括具有一种或多种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同位 素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放射性化合物(又称为放射性标记化合 物),其中一个或多个非放射性原子已被其放射性同位素之一所替代。 术语“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意指任何通式(I)的化合物、其N-氧化物 形式、可药用加成盐或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包含至少一个放射性原子。 例如,可通过电子或放出γ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来标记化合物。对放 射性配体结合技术(膜受体方法)而言,3H原子或125I原子是所选的被 替代的原子。对于成像而言,最常用的正电子发射(PET)放射性同位 素是11C、18F、15O和13N,所有这些都是加速器产生的并且半衰期分别 为20、100、2和10分钟。由于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如此之短, 其仅适合在其产生处具有加速器的研究机构中使用,因此限制了其使 用。这些放射性同位素中最广泛使用的是18F、99mTc、201Tl和123I。这 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处理、其产生、分离和引入分子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所公知的。
尤其是,所述放射性原子选自氢、碳、氮、硫、氧和卤素。优选地, 所述放射性原子选自氢、碳和卤素。
尤其是,所述放射性同位素选自3H、11C、18F、122I、123I、125I、131I、 75Br、76Br、77Br和82Br。优选地,所述放射性同位素选自3H、11C和 18F。
A.最终化合物的制备
实验方法1(L为共价键)
式(I-a)的最终化合物(其中L为共价键)可根据反应方案(1) 通过使式(II)的中间体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反应而制得,所述反 应在合适的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例如1,4-二噁烷)或惰性溶剂的混合物 (例如1,4-二噁烷/DMF)中,在合适的碱(例如NaHCO3或Na2CO3 水溶液)、Pd-络合物催化剂(例如Pd(PPh3)4)的存在下,在热条件下, 例如在微波辐射下在150℃,加热反应混合物例如10分钟进行。在适于 Pd介导的与酸或硼酸酯偶联的反应中,例如卤素、三氟甲磺酸酯(盐) 或吡啶鎓部分。可根据反应方案(8)、(9)和(10)制备这些中间体化 合物(参见以下)。R5和R6可以是氢或烷基,或者可以一起形成例如式 -CH2CH2-、-CH2CH2CH2-或-C(CH3)2C(CH3)2-的二价基团。
反应方案1

实验方法2(L为氧或硫)
式(I-b)的最终化合物(其中L为氧或硫)可根据反应方案(2) 通过使式(II)的中间体化合物与式(IV)化合物反应而制得,所述反 应在合适的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例如THF)中,在合适的碱(例如NaH) 存在下,在热条件下,例如在微波辐射下例如在80℃,加热反应混合物 10分钟。在反应方案(2)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R1 是V1-M1,Y是合适的离去基团,例如吡啶鎓。
反应方案2

实验方法3(L为氨基烷基)
式(I-c)的最终化合物(其中L为-NR7-、-NR7CH2-或-NR7CH2CH2-, 其中每个R7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和烷基)可根据反应方案(3)通过使式 (II)的中间体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而制得,所述反应在合适 的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例如1,4-二噁烷)中,在合适的碱(例如K3PO4)、 Pd-络合物催化剂(例如)的存在下,在热条件下,例如在80 ℃例如加热反应混合物12小时进行。在反应方案(3)中,所有的变量 均如式(I)中所定义,R1是V1-M1,Y是用于Pd介导的与胺偶联的合 适基团,例如卤素。
或者,式(I-c)化合物可根据反应方案(3)通过使式(II)的中间 体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而制得,所述反应在合适的对反应惰性 的溶剂(例如二甲氧基乙烷或乙腈)中,在合适的碱(例如Cs2CO3或 N,N-二异丙基乙胺)的存在下,在热条件下,例如在微波辐射下在160 ℃,例如加热反应混合物30分钟进行。
反应方案3

实验方法4(L为炔基)
式(I-d)的最终化合物(其中L为)可根据反应方案(4)通 过使式(II)的中间体化合物与式(VI)化合物反应而制得,所述反应 在合适的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例如THF)中,在合适的碱(例如NEt3)、 Pd-络合物催化剂(例如PdCl2(PPh3)2)、膦(例如PPh3)、盐(例如 CuI)的存在下,在热条件下,例如在80℃,例如加热反应混合物12 小时进行。在反应方案(4)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R1 是V1-M1,Y是适于Pd介导的与炔偶联的合适基团,例如卤素。
反应方案4

实验方法5(L为烯基)
式(I-e)的最终化合物(其中L为-C(R8)=C(R9)-)可通过使式(II) 的中间体与式(VII)的中间体反应而制得,所述反应在惰性溶剂(例 如1,4-二噁烷)中,在合适的碱(例如NaHCO3或Na2CO3)、Pd-络合 物催化剂(例如Pd(PPh3)4)的存在下,在热条件下,例如在85℃加热 反应混合物例如8小时进行。在反应方案(5)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 (I)中所定义,Y是适于Pd介导的与硼酸或硼酸酯偶联的基团,例如 卤素、三氟甲磺酰基或吡啶鎓部分。这样的中间体化合物可根据反应方 案(8)、(9)和(10)制备(参见下文)。R5和R6可以是氢或烷基,或 者可以一起形成例如式-CH2CH2-、-CH2CH2CH2-或-C(CH3)2C(CH3)2- 的二价基团。在反应方案(5)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 R1是V1-M1。
反应方案5

实验方法6
式(I-e2)(其中L为-CH=CH-)和式(I-f2)(其中L为-CH2CH2-) 的最终化合物可根据反应方案(6),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方法(例如式 (I-d)的最终化合物的氢化)制备。另外,式(I-f1)和式(I-f2)的 最终化合物可根据反应方案(6),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氢化方法,由式 (I-e1)和式(I-e2)的最终化合物制备。另外,式(I-e2)的最终化合 物可利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通过式(I-d)的最终化合物的叁键的部分 还原而制得。在反应方案(6)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 R1是V1-M1。
反应方案6

实验方法7
式(I)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使用合适的碱(例如 K2CO3)和碘盐(例如KI),在惰性溶剂(例如乙腈)中在适当的高温 度(例如120℃)下使式(VIII)的化合物与式(IX)的烷化剂(例如 异戊基溴)反应而制得。在反应方案(7)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 中所定义,R1是V1-M1,Z是合适的离去基团,例如卤素。
反应方案7

另外,式(I)的最终化合物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已知方法通过 对式(I-a)、(I-b)、(I-c)、(I-d)、(I-e)和(I-f)的最终化合物的进一步修饰而 制得,例如:
—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取代基或氨基取代基的式(I-a)、(I-b)、 (I-c)、(I-d)、(I-e)和(I-f)的最终化合物与合适的烷化剂在热条件下采 用合适的碱进行的烷基化。
—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烷氧基羰基官能团的式(I-a)、(I-b)、(I-c)、 (I-d)、(I-e)和(I-f)的最终化合物通过采用合适的皂化剂(例如NaOH 或LiOH)进行的皂化。
—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羧酸官能团的式(I-a)、(I-b)、(I-c)、(I-d)、(I-e) 和(I-f)的最终化合物通过采用合适的偶联剂(例如O-(7-氮杂苯并三 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与氨或伯胺或仲胺的反应, 以得到相应的在其结构中含有伯、仲或叔羧酰胺官能团的式(I)的 最终化合物。
—结构中含有伯胺或仲胺官能团的式(I-a)、(I-b)、(I-c)、(I-d)、(I-e)和 (I-f)的最终化合物通过采用合适的偶联剂(例如O-(7-氮杂苯并三唑 -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与羧酸的反应,以得到相应 的在其结构中含有伯、仲或叔羧酰胺官能团的式(I)的最终化合物。
—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氨基取代基的式(I-a)、(I-b)、(I-c)、(I-d)、(I-e) 和(I-f)的最终化合物通过采用合适的还原剂(例如氰基硼氢化钠)与 合适的醛在热条件下的还原胺化反应。
—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取代基的式(I-a)、(I-b)、(I-c)、(I-d)、(I-e) 和(I-f)的最终化合物通过采用合适的偶联体系(例如二叔丁基偶氮二 羧酸酯/三苯基膦)与醇衍生物在热条件下的反应。
—结构中含有活性双键或叁键的式(I-a)、(I-b)、(I-c)、(I-d)、(I-e)和(I-f) 的最终化合物与合适的偶极子(dipole)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以 得到相应的[3+2]加成物的最终化合物。
B.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
实验方法8
式(II-a)的中间体化合物可通过使式(X)的中间体与合适的卤化 剂(例如P(=O)Br3)反应而制得,所述反应在合适的对反应惰性的溶 剂(例如DMF)中在适当升高的温度(例如110℃)下进行。在反应方 案(8)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R1是V1-M1。
反应方案8

实验方法9
式(II-b)的中间体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通过使式(X) 的中间体与三氟甲磺酸酐(还称为三氟甲磺酸酐)反应而制得,所述反 应在合适的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中,在碱(例如吡啶) 的存在下在低温(例如-78℃)下进行。在反应方案(9)中,所有的变 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R1是V1-M1。
反应方案9

实验方法10
式(II-c)的中间体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通过使式(II-b) 的中间体化合物与吡啶在适当低的温度(例如40℃)下反应制得。在反 应方案(10)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R1是V1-M1。
反应方案10

实验方法11
式(X)的中间体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通过使式(XI) 的中间体化合物与合适的用于裂解甲醚的试剂(例如NaOH)在溶剂(例 如水)中在适当高的温度(例如100℃)下反应制得。在反应方案(11) 中,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R1是V1-M1。
反应方案11

实验方法12
式(XI)的中间体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通过使式(XII) 的中间体与式(IX)的烷化剂(例如异戊基溴),利用碱(例如K2CO3) 以及任选地碘盐(例如KI),在惰性溶剂(例如乙腈)中在适当高的温 度(例如120℃)下反应制得。在反应方案(12)中,所有的变量均如 式(I)中所定义,R1是V1-M1,Z是合适的离去基团,例如卤素。
反应方案12

实验方法13
式(III)的中间体化合物可利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通过使式(XIII) 的中间体与合适的硼源(例如双(频哪醇根合)二硼 (bis(pinacolato)diboron)),在钯催化剂(例如1,1’-双(二苯基膦基)二 茂钯(II)二氯化物)的存在下,在惰性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中在合 适的盐(例如乙酸钾)的存在下,在适当高的温度(例如110℃)下反 应例如16小时制得。此外,式(III)化合物可利用本领域已知的金属- 卤素交换和随后与来自式(XIII)化合物的合适硼源反应的方法而制得。 因此,例如式(XIII)的中间体化合物与有机锂化合物(例如正丁基锂) 在适当低的温度(例如-40℃)下在惰性溶剂(例如THF)中反应,随 后与合适的硼源(例如三甲氧基甲硼烷)反应。在反应方案(13)中, 所有的变量均如式(I)中所定义,R5和R6可以是氢或烷基,或者可一 起形成例如式-CH2CH2-、-CH2CH2CH2-或-C(CH3)2C(CH3)2-的二价基 团。
反应方案13

式(X)的原料和式(III)、(IV)、(V)、(VI)、(VII)、(IX)、(XII) 与(XIII)的中间体化合物是可商购的化合物,或者可根据本领域中公 知的常规反应方法制得。
显然,在上述和以下的反应中,可将反应产物从反应介质中分离出 来,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可根据本领域中一般公知的方法(例如萃取、 结晶和色谱法)进一步纯化。还显然,以多于一种对映体形式存在的反 应产物可通过已知的技术特别是制备色谱(例如制备HPLC)从其混合 物中分离出来。
药理学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是代谢型受体的正性变构调节剂,尤其是它们 是mGluR2的正性变构调节剂。本发明化合物似乎不与谷氨酸识别位点 -邻位配体位点结合,而是与受体的七次跨膜区域内的变构位点结合。 在谷氨酸或mGluR2激动剂的存在下,本发明化合物增加mGluR2的应 答。预期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通过其增加这些受体对谷氨酸或mGluR2 激动剂的应答的能力来对mGluR2起作用从而增强所述受体的应答。因 此,本发明涉及用作药物的化合物、以及本发明化合物或本发明药物组 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哺乳动物(包括人)中的病况的药物中的用 途,其中所述治疗或预防被mGluR2变构调节剂,特别是正性mGluR2 变构调节剂的神经调节作用影响或促进。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化合物或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 治疗或预防、改善、控制或减轻哺乳动物包括人中的与谷氨酸功能障碍 相关的各种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症的风险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治疗 或预防被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的神经调节作用影响或促进。
在本发明所言涉及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在制备用于例如治疗 哺乳动物的药物中的用途的情况下,应作理解这些用途被解释为在某些 管辖区域内用作例如治疗哺乳动物的方法,包括给需要该例如治疗的哺 乳动物施用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
尤其是,与谷氨酸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病症或精神病症包括以下病 况或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急性神经和精神病症,例如心脏旁路手术和 移植继发的脑缺陷、中风、脑缺血、脊髓挫伤、头部创伤、围产期缺氧、 心脏骤停、低血糖性神经损伤、痴呆(包括滋病诱导的痴呆)、阿尔 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眼损伤、视网膜病、 认知障碍、特发性和药物诱导的帕金森氏病,肌肉痉挛和与肌肉强直相 关的病症,包括震颤、癫痫、惊厥,偏头痛(包括偏头痛(migranie headache),尿失禁,物质耐受(substance tolerance),物质戒断 (substance withdrawal)(包括例如阿片、尼古丁、烟草制品、酒精、 苯二氮类、可卡因、镇静剂、安眠药等的物质),精神病,精神分裂 症,焦虑(包括全身性焦虑症、恐慌症和强迫症),情绪障碍(包括抑 郁症、躁狂症、双相障碍),三叉神经痛,听力丧失,鸣,眼黄斑变 性,呕吐,脑水肿,疼痛(包括急性和慢性状态、剧烈疼痛、难治性疼 痛、神经性疼痛和创伤后疼痛),迟发性运动障碍,睡眠病症(包括嗜 睡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以及品行障碍。
尤其是,所述病况或疾病是选自以下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症:焦虑症、 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物质相关的病症、进食障碍、情绪障碍、偏头痛、 癫痫或惊厥症、童年期病症、认知障碍、神经变性、神经毒性和缺血。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的焦虑症:广场恐怖症、 全身性焦虑症(GAD)、强迫症(OCD)、恐慌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社交恐怖症和其它恐怖症。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的精神病症:精神分裂 症、妄想症、分裂情感障碍、分裂样障碍(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和物质诱导的精神病症。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的人格障碍:强迫型人 格障碍和精神分裂样(schizoid),分裂型(schizotypal)障碍。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的与物质相关的病症: 酒精滥用、酒精依赖性、酒精戒断、酒精戒断谵妄、酒精诱导的精神病 症、安非他明依赖性、安非他明戒断、可卡因依赖性、可卡因戒断、尼 古丁依赖性、尼古丁戒断、阿片样物质依赖性和阿片样物质戒断。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的进食障碍:神经性厌 食和神经性贪食。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的情绪障碍:双相障碍 (I型和II型)、循环情感症、抑郁症、心境恶劣障碍、重症抑郁症和 物质诱导的情绪障碍。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偏头痛。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的癫痫或惊厥症:全身 性非惊厥性癫痫、全身性惊厥性癫痫、癫痫小发作持续状态、癫痫大发 作持续状态、伴有或不伴有意识损伤的部分发作癫痫、婴儿痉挛、部分 性癫痫持续状态、以及其它形式的癫痫。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优选地,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是选自以下的认知障碍:谵妄、物 质诱导的持续性谵妄、痴呆、由于HIV疾病导致的痴呆、由于亨廷顿 病导致的痴呆、由于帕金森氏病导致的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物 质诱导的持续性痴呆和轻度认知损伤。
在上述病症中,对于焦虑、精神分裂症、偏头痛、抑郁症和癫痫的 治疗是尤其重要的。
目前,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第4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提供 了用于确定本文中所描述的病症的诊断工具。本领域技术人员公认存在 本文中所述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症的替代命名法、疾病分类学和分类体 系,并且其随医学和科学进展而演变。
因为包含式(I)化合物的这些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增强了 mGluR2对谷氨酸的应答,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内源性谷氨酸是有利 的。
因为包含式(I)化合物的mGluR2的正性变构调节剂增强了 mGluR2对激动剂的应答,应当理解,本发明通过施用有效量的包含式 (I)化合物的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并联用mGluR2激动剂而扩展 至治疗与谷氨酸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
本发明化合物可与一种或多种其它药物联合用于治疗、预防、控制、 改善或减轻疾病或病症的风险,其中式(I)化合物或所述其它药物可 对所述疾病或病症具有效用,其中所述药物联用比起单独任何一种药物 来说都更安全或更有效。
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可药用载体或稀释剂以及作为活性成分的治疗 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本发明化合物尤其是式 (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 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
本发明的化合物,尤其是式(I)的化合物、其可药用酸加成盐或 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物形式或其季铵盐、或其 任何亚组或组合的可被配制成用于施用目的的各种药物形式。只要组合 物合适,可采用所有通常用于全身性施用药物的组合物。
为制备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将有效量的具体化合物(任选加成 盐形式)作为活性成分与可药用载体组合于均一混合物中,所述载体可 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取决于施用所需的制剂的形式。这些药物组合物 采取单位剂型(unitary dosage form)是理想的,特别是适于口服、直 肠、经皮、胃肠外注射施用或通过吸入施用的单位剂型。例如,在制备 口服剂型的组合物时,可使用任何常用的药物介质,例如水、糖醇、油、 醇等(在口服液体制剂例如混悬液、糖浆、酏剂、乳剂和溶液剂的情况 下);或者固体载体,例如淀粉、糖、高岭土、稀释剂、润滑剂、粘合 剂、崩解剂等(在粉末、丸剂、胶囊和片剂的情况下)。由于片剂和胶 囊施用方便,其代表了最有利的口服剂量单位形式,因此在此情况下显 而易见使用固体药物载体。对于胃肠外组合物而言,载体通常包含至少 大部分的无菌水,尽管还可包含其它成分例如用以增加溶解度的成分。 例如,可制备其中载体包含盐水溶液、葡萄糖溶液或盐水与葡萄糖溶液 的混合物的注射溶液。也可制备其中可使用合适的液体载体、助悬剂等 的注射混悬液。还包括旨在在使用前不久转化成液体形式制剂的固体形 式制剂。在适于经皮施用的组合物中,载体任选地包含渗透促进剂和/ 或合适的润湿剂,并任选地与较小比例的任何性质的合适添加剂组合, 所述添加剂不引起对皮肤的明显有害效应。所述添加剂可促进对皮肤的 施用和/或可有助于制备所希望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可以各种方式施 用,例如作为透皮贴剂、作为喷滴剂(spot-on)、作为软膏剂。
为了方便施用和剂量均一性,以单位剂型配制前述药物组合物是 特别有利的。本文中所用的单位剂型指适于作为单一剂量的物理上离散 的单元,每个单元含有经计算以与所需的药物载体一起产生所期望之疗 效的预定量的活性成分。这样的单位剂型的实例是片剂(包括刻痕片或 包衣片)、胶囊、丸剂、粉末产品袋(powder packet)、薄片(wafer)、 栓剂、注射溶液或混悬液等,以及其分开的多种组合(segregated multiple)。由于本发明化合物是有效的可口服施用的多巴胺拮抗剂,因 此包含所述化合物的用于口服施用的药物组合物是特别有利的。
已经提及,本发明涉及治疗、预防、控制、改善或减轻疾病或病 况风险的包含本发明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其它药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 式(I)化合物或所述其它药物对所述疾病或疾病风险可具有效用,本 发明还涉及这样的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
下述实施例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验部分
以下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用于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的几种方法。除 非另外指明,所有的起始原料均由商购得到且不经进一步纯化而使用。 具体地,在实施例和说明书通篇中可使用以下缩略语:
  AcOEt(乙酸乙酯) M(摩尔) AcOH(乙酸) MeOH(甲醇) BBr3(三溴化硼) mg(毫克) BINAP(±)-1,1’-二(2-萘酚) MgSO4(硫酸镁) Br2(溴) MHz(兆赫) CDCl3(氘代氯仿) min(分钟) CCl4(四氯化碳) μl(微升) DCM(二氯甲烷) ml(毫升) MCPBA(3-氯过苯甲酸) mmol(毫摩尔) DEAD(偶氮二羧酸二乙酯) m.p.(熔点)
  DIBAL(二异丁基氢化) NaBH(OAc)3(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 DME(二甲氧基乙烷) Na2CO3(碳酸钠) DMF(二甲基甲酰胺) NaH(氢化钠) DMSO(二甲基亚砜) NaHCO3(碳酸氢钠) Dppf(1,1’-双(二苯基phosphanyl)二茂铁) NaHMDS(六甲基二氮烷钠) EDCI.HCl(1-3(二甲基氨基丙基)-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NaI(碘化钠) Et3N(三乙胺) NaOtBu(叔丁醇钠) Et2O(乙醚) Na2SO4(硫酸钠) EtOH(乙醇) NBS(N-溴代琥珀酰亚胺) g(克) NH4Cl(氯化铵) 1H(质子) NH4OH(氢氧化铵) H2(氢) NMR(核磁共振) HCl(盐酸) Pd2(dba)3(二亚苄基丙酮钯(II)) HPLC(高压液相色谱法) PdCl2(dppf)2(双(二苯基phosphanyl) 二茂铁钯(II)二氯化物)             Hz(赫兹) PdCl2(PPh3)2(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 (II)二氯化物)                      KBr(溴化钾) Pd(OAc)2(乙酸钯) K2CO3(碳酸钾) Pd(PPh3)4          (四(三苯基膦)钯(0)) KOAc(乙酸钾) P(=O)Br3(磷酰溴) KI(碘化钾) PPh3(三苯基膦) KOtBu(叔丁醇钾) TFA(三氟乙酸) KOH(氢氧化钾) THF(四氢呋喃) K3PO4(磷酸钾) TLC(薄层色谱法) LCMS(液相色谱质谱) Tf2O(三氟甲磺酸酐) LiAlH4(氢化锂铝) Xantphos(4,5-双(二苯基膦基)-9,9- 二甲基呫吨)                       

凡是提及盐水时均意指NaCl的饱和水溶液。除非另有说明,所 有的温度均以℃(摄氏度)表示。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反应均在非惰 性气氛和室温下进行。
在单模反应器:EmrysTM Optimizer微波反应器(Personal ChemistryA.B.,现在是Biotage)(仪器的说明可见于 www.personalchemistry.com)中,以及在多模反应器:MicroSYNTH Labstation(Milestone,Inc.)(仪器的说明可见于www.milestonesci.com) 中进行微波辅助的反应。
A.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
A1.中间体化合物1

                          中间体化合物1
反应在N2气氛下进行。向可商购的4-甲氧基-2-氧代-1,2-二氢-吡 啶-3-腈(1.00g,6.60mmol,1当量)在乙腈(45ml)中的溶液中加入 K2CO3(2.73g,19.8mmol,3当量)和异戊基溴(441mg,8.65mmol,1.3 当量)。在100℃加热所得溶液12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通过 硅藻土层过滤。然后真空下浓缩滤液。随后将由此得到的粗残留物通过 快速色谱(SiO2,以0-2%的在DCM中的MeOH进行梯度洗脱)纯化 而得到乳脂状固体的中间体化合物1(82%,5.40mmol)。
A2.中间体化合物2和2’

                      中间体化合物2
将中间体化合物1(1.5g,6.81mmol)在NaOH水溶液(0.1N,75 ml)和THF(20ml)中的溶液加热至100℃1小时。将反应冷却至0 ℃并加入1M HCl进行酸化,调节pH至约3,在此时白色固体沉淀出 来。过滤固体并在真空下干燥而得到白色固体的N-异戊基取代的中间 体化合物2(1.3g,6.30mmol)。以同等方式制备N-正丁基取代的中间 体化合物2’。
A3.中间体化合物3、3’和3”

                               中间体化合物3
反应在N2气氛下进行。向中间体化合物2(2.00g,9.66mmol,1 当量)在DMF(10ml)中的溶液中小心加入P(=O)Br3(5.54g,19.0mmol, 2当量),然后将所得的溶液在密封管中在100℃加热2小时。然后将反 应冷却至室温并以H2O(30ml)稀释,随后所得溶液用AcOEt(3×30ml) 进行萃取。将有机层以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而得到油。通过快 速色谱(SiO2,以DCM洗脱)纯化粗产品而得到乳脂状固体的N-异戊 基取代的中间体化合物3(2.13g,82%,7.92mmol)。以同等方式制备 N-正丁基取代的中间体化合物3’和N-甲基环丙基取代的中间体3”。
A4.中间体化合物4

                             中间体化合物4
在容纳有在DCM(5ml)中的中间体化合物2(100mg,0.48mmol) 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当量的吡啶(0.118ml,1.44mmol)。将混合物冷却 至-78℃并缓慢加入Tf2O(0.217ml,0.528mmol)。将溶液温热至室温并 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以冷水水解,以DCM(3×10ml)萃取,以盐 水清洗两次,以Na2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蒸发而得到中间体4(133 mg)。
A6.中间体化合物6

                       中间体化合物6
反应在氮气氛下进行。向N-(2-溴-苄基)-乙酰胺(468mg,2.02 mmol)在乙腈(45ml)中的溶液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34g,6.15 mmol)和N,N-二甲基氨基吡啶(501mg,4.1mmol)。然后在室温下搅 拌反应混合物20分钟,然后将其以AcOEt(40ml)稀释并以饱和的 NaHCO3溶液(2×40ml)和饱和的NH4Cl(3×40ml)溶液清洗。然后 将有机层以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而得到粗固体。通过短的开口 柱色谱(SiO2,以2%的在DCM中的MeOH进行洗脱)纯化此粗固体 而得到黄色油的中间体化合物6(590.00mg,89%,1.79mmol)。
A7.中间体化合物7

                         中间体化合物7
向中间体化合物6(200mg,0.61mmol)在DMSO(4ml)中的 溶液中加入双(频哪醇根合)二硼(bis(pinacolato)diboron)(232mg,0.913 mmol)和乙酸钾KOAc(180mg,1.83mmol),然后利用氮气流将溶液 脱气,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钯(II)二氯 化物(1,1’-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palladium(II)dichloride)、 DCM(20.0mg,0.0183mmol)。然后在氮气氛下在110℃加热反应混合物 16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以AcOEt(30ml)稀释,将所得溶液 以水(3×15ml)清洗,然后以Na2SO4干燥有机级分并在真空下浓缩, 得到所期望的化合物。将产物通过短的开口柱色谱(SiO2,以DCM洗脱) 纯化而得到黄色油的中间体化合物7(149.0mg,89%,0.054mmol)。
A8.中间体化合物8

                              中间体化合物8
反应在N2气氛下进行。在室温下向1,4-二噁烷(5.88ml)和DMF (0.12ml)的混合物中加入4-溴苯硼酸频哪醇环酯(300mg,1.06 mmol)、N-乙酰基乙二胺(0.155ml,1.59mmol)、Xantphos(123mg,0.21 mmol)和Cs2CO3(518mg,1.59mmol),并用N2吹洗混合物5分钟。 加入Pd(OAc)2(24mg,0.1mmol)并在微波条件下在170℃辐照密封管中 的混合物10分钟。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通过硅藻土层过滤。真空 下蒸发挥发物,并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短的开口柱色谱(SiO2,以 DCM/MeOH(NH3)洗脱)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8(80mg)。
A9.中间体化合物9

                              中间体化合物9
向4-吡啶硫醇(149mg,1.35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5ml)中 的溶液中加入K2CO3(186mg,1.35mmol);搅拌所得的溶液12分钟, 随后向其中加入2-(4-溴甲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 烷(400mg,1.35mmol)的溶液,并搅拌所得的溶液2小时。然后通过加 入水(30ml)稀释混合物并以AcOEt(3×15ml)萃取;然后将有机 层以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而得到粗产物。随后通过Biotage纯化 法(以DCM洗脱)将粗反应混合物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9(406.0 mg,1.24mmol,92%)。
A10.中间体化合物10

                    中间体化合物10
将可商购的4-甲氧基-2-氧代-1,2-二氢-吡啶-3-腈(4.70g,31.29 mmol,1当量)、4-(三氟甲氧基)苄基溴(5.44ml,32.86mmol,1.05当量) 和K2CO3(12.9g,93.8mmol,3当量)在乙腈(200ml)中混合。将混 合物在密封管中于140℃加热16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在真空 下蒸发溶剂。将所得的残留物溶解在DCM中并通过硅藻土层过滤。然 后在真空下浓缩滤液。随后,用乙醚研磨由此得到的白色固体而得到白 色固体的中间体化合物10(9.20g,91%)。
A11.中间体化合物11

                    中间体化合物11
向中间体化合物10(9.20g,28.37mmol)在THF(100ml)中的 溶液中加入NaOH水溶液(0.1N,300ml)。将反应混合物在100℃加热 4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在真空下蒸发THF。通过加入2N HCl 将所得的碱性水相酸化,调节pH至约3,在此点时白色固体沉淀出来。 过滤出固体,以乙醚清洗并在真空下干燥而得到白色固体的中间体化合 物11(8.05g,91%)。
A12.中间体化合物12

                  中间体化合物12
将中间体化合物11(6.57g,21.19mmol,1当量)和P(=O)Br3 (12.15g,42.39mmol,2当量)在DMF(125ml)中混合,然后将所得的 混合物在110℃加热1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以H2O(200ml) 稀释,随后以AcOEt(3×75ml)萃取所得的溶液。将有机层以MgSO4干 燥并在真空下浓缩。通过快速色谱(SiO2,以DCM洗脱)纯化粗产物而 得到白色固体的中间体化合物12(6.75g)。以类似方法制备中间体化合 物12’,其中苯基部分的对位被氟取代而不是被三氟甲氧基部分取代。
A13.中间体化合物13

                         中间体化合物13
在0℃下,向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苯酚 (500mg,2.27mmol)、N-(2-羟乙基)吗啉(330.8mg,2.72mmol)和聚 合物键合(载荷量2.15mmol/g)的PPh3(2.11g,4.54mmol)在无水 DCM(30ml)中的混合物中加入偶氮二羧酸二叔丁酯(784.0mg,3.40 m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2小时。然后,过滤出树脂,以DCM 清洗并在真空下浓缩滤液。将残留物(756.45mg)不经进一步纯化而 用于下一步反应步骤中。
A14.中间体化合物14

                   中间体化合物14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3(200mg,0.74mmol)、1-叔丁氧基羰 基哌嗪(151mg,0.81mmol)、K3PO4(236mg,1.1mmol)和催化剂 [577971-19-8]CAS(10mg)在1,4-二噁烷(3ml)中混合。将相应的混 合物在密封管中在85℃下加热1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通过硅 藻土层过滤并以DCM清洗。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将由此得到的残留 物通过快速色谱法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14(200mg,72%)。
A16.中间体化合物16

                       中间体化合物16
将5-(4-溴苯基)-1,3-噁唑(220mg,0.98mmol)、双(频哪醇根合) 二硼(372mg,1.47mmol)、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钯(II)二氯化物、 DCM(24mg,0.0294mmol)、KOAc(288mg,2.93mmol)在DMSO (7ml)中的混合物在110℃下加热1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以 AcOEt(30ml)稀释并以水(3×15ml)清洗。将合并的有机层以Na2SO4 干燥,真空下蒸发,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200mg)不经进一步纯化而 用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A17.中间体化合物17

              中间体化合物17
将可商购的4-甲氧基-2-氧代-1,2-二氢-吡啶-3-腈(4.0g,0.0266 mol)、β-溴苯乙醚(5.62g,0.0279mol)和K2CO3(11.0g,0.0799mol) 在CH3CN(150ml)中的溶液在回流下加热16小时。然后过滤出反应 混合物并在真空下浓缩滤液。将残留物从乙醚中重结晶而得到中间体化 合物17(7g,97%)。
A18。中间体化合物18

                 中间体化合物18
向中间体化合物17(7.0g,0.0259mol)在MeOH(100ml)中的 溶液中加入NaOH水溶液(0.1N,200ml)。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00 ℃ 3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在真空下蒸发MeOH。加入2N HCl 酸化所得的碱性水相,调节pH至约3,在此时白色固体沉淀出来。使 用烧结漏斗收集所述固体,以乙醚清洗并在真空下干燥而得到白色固体 的中间体化合物18(5.78g,87%)。
A19.中间体化合物19

               中间体化合物19
将中间体化合物18(7.10g,0.027mol)和P(=O)Br3(15.886g, 0.055mol)在DMF(150ml)中混合,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在110℃加 热3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以水(100ml)稀释,随后将所得 的溶液以AcOEt(3×150ml)萃取。将有机层以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 浓缩。将粗产品以快速色谱(SiO2,以DCM洗脱)纯化而得到中间体 化合物19(7.67g,89%)。
A20.中间体化合物20

                 中间体化合物20
向盛有在DCE(20-30ml)中的3-(三氟甲基)苯甲醛([454-89-7] CAS)(0.872ml,0.0065mol)和4-哌啶甲醇(0.5g,0.0043mol)以及 几滴AcOH的圆底烧瓶中加入NaBH(OAc)3(2.2g,0.0107mol)。将混 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随后以饱和NaHCO3溶液清洗并以DCM萃取。 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将粗产物通过快速 色谱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20(0.610g,56%)。
A23.中间体化合物23

                             中间体化合物23
向盛有在DCE(20ml)中的4-甲酰基苯甲酸甲酯(5.6g,0.034 mol)和吗啉(2g,0.023mo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几滴AcOH和分子筛 (4A)。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0分钟并加入NaBH(OAc)3(5g, 0.023mo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然后再加入等量的 NaBH(OAc)3(5g,0.023mo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随后以 HCl(1N)清洗并以DCM萃取。最后用饱和NaHCO3溶液清洗有机层。 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将粗产物通过快速 色谱(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23(3g,60 %)。
A24.中间体化合物24

                                 中间体化合物24
在N2气氛下进行反应。向中间体化合物23(2g,0.0085mol)在 THF(12ml)中的溶液中缓慢加入氢化锂铝(1M,在THF中)(17ml, 0.017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小心加入饱和 NaHCO3溶液并以DCM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 真空下浓缩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24(1.75g,100%),其不经进一步纯 化而用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A28.中间体化合物28

                                中间体化合物28
将中间体化合物3(250mg,0.93mmol)、三丁基(乙烯基)(0.325 ml,1.11mmol)和Pd(PPh3)4(22mg,0.0186mmol)在脱气的甲苯(10ml) 中的混合物在130℃用微波处理2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在 真空下蒸发溶剂。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DCM/MeOH(NH3)混 合物)纯化而得到淡黄色固体的中间体化合物28(100mg,50%)。
A29.中间体化合物29

                    中间体化合物29
向4-吡啶基甲醇(15g,137.4mmol)在DCM(200ml)中的溶 液中加入亚硫酰氯(43.6ml),并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 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将残留物以DCM稀 释并以饱和NaHCO3溶液清洗。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 真空下浓缩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29(17.18g,99%)。
A30.中间体化合物30

                   中间体化合物30
向NaH(60%,在矿物油中)(0.718g,17.96mmol)在THF(20ml) 中的混合物中滴加5-溴吲哚(2.34g,11.8mmol)在THF(17ml)中的 溶液。将所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加入中间体化合物29 (1.81g,14.2mmol)并将混合物在80℃加热过夜。将冷却的反应混合 物以H2O清洗并以AcOEt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 在真空下蒸发。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DCM/MeOH混合物)纯 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30(2.73g,80%)。
A31.中间体化合物31

                                  中间体化合物31
向中间体化合物30(2.73g,9.5mmol)在DMSO(27ml)中的 溶液中加入双(频哪醇根合)二硼(2.414g,9.5mmol)和KOAc(2.8g,28.5 mmol)。然后使用氮气流将溶液脱气,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1’-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钯(II)二氯化物、DCM(0.23g,0.28mmol)。然 后将反应混合物在110℃在氮气氛下加热过夜。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 并加入额外量的双(频哪醇根合)二硼)(1.63g,6.4mmol)、KOAc(1.89 g,19.2mmol)、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钯(II)二氯化物和DCM(0.155 g,0.19mmol),并将混合物在130℃加热过夜。将冷却的反应混合物以 AcOEt稀释,通过硅藻土层过滤,以水清洗滤液。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 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31(4.5g,定量),其 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A32.中间体化合物32

               中间体化合物32
向(N-叔丁氧基羰基)-1,2,3,6-四氢吡啶-4-硼酸频哪醇酯 ([286961-14-6]CAS)(1.5g,4.8mmol)在1,4-二噁烷(8ml)和DMF (2ml)中的混合物中加入4-氯-2-甲基吡啶(0.308g,2.4mmol)、1,1’-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钯(II)二氯化物、DCM(0.293g,0.36mmol)和 碳酸钾(0.993g,7.2mmol)。然后利用氮气流将混合物脱气,然后在160 ℃进行微波处理90分钟。将冷却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将 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DCM/MeOH(NH3) 混合物)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32(0.5g,38%)。
A33.中间体化合物33

                     中间体化合物33
将中间体化合物32(0.5g,1.82mmol)在TFA在DCM中的20% 的溶液(10ml)中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然后蒸发溶剂。将残 留物(0.5g)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A35.中间体化合物35

中间体化合物2’               中间体化合物35
向中间体化合物2’(1.5g,7.8mmol)在乙腈(13ml)中的溶液 中,加入(4-溴甲基苯基)硼酸频哪醇酯(3.0g,9.76mmol)([138500-85-3] CAS)和碳酸铯(5.92g,15.6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160℃进行微波 处理30分钟。然后,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并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 DCM/MeOH混合物)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35(2.93g,92%)。
A36.中间体化合物36

                          中间体化合物36
将中间体化合物3(0.366g,1.361mmol)、(US 2005187277A1中所描述的化合物)(0.436g,1.63mmol)、Pd(PPh3)4 (0.157g,0.136mmol)在1,4-二噁烷(2ml)和饱和Na2CO3溶液(2ml) 的混合物在150℃下用微波处理10分钟。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 硅藻土层过滤并在真空下蒸发滤液。随后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 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36(0.55g,98%)。
A39.中间体化合物39

                                中间体化合物39
在室温下向4-氨基甲基苯基硼酸频哪醇酯(CAS 138500-88-6) (1.2g,5.14mmol)和Et3N(1.42ml,10.28mmol)在DCM(50ml) 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68g,7.72mmol)。在室温下搅 拌混合物2小时。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得到残留物,以乙醚处理所述残留 物得到中间体化合物39(1.7g,固体,99%),其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 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A40.中间体化合物40

                              中间体化合物40
向中间体化合物39(1.7g,5.14mmol)在1,4-二噁烷(3ml)和 饱和Na2CO3溶液(3ml)中的溶液中加入中间体化合物3(1.15g,4.28 mmol)。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485.0 mg,0.42mmol)。然后在150℃下将反应在密封管中进行微波处理10分 钟。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将滤液在真空下浓 缩。然后将粗反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DCM/MeOH(NH3)9:1) 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40(1.3g,77%)。
A41.中间体化合物41

                             中间体化合物41
在0℃下向中间体化合物40(0.125g,0.316mmol)在DMF(无 水,5ml)中的溶液中加入NaH(60%,矿物油;0.019mg,0.474mmol)。 在0℃(氮气氛)下搅拌所得的悬浮液30分钟。然后加入3-氟苄基溴 (0.059ml,0.474m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3小时。然后,加 入水并用AcOEt萃取所得的含水混合物。用饱和NaCl溶液清洗有机层。 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然后将粗反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 (SiO2,DCM/MeOH(NH3)9:1)纯化而得到黄色油的中间体化合物41 (0.082g,51%)。
A42.中间体化合物42

                       中间体化合物42
向4-溴-2-氟苯胺(0.6g,3.15mmol)、四氢-4H-吡喃-4-酮(0.68g, 6.31mmol)和NaBH(OAc)3(0.96g,4.72mmol)在DCE(20ml)中 的混合物中加入分子筛(4A)(1g)。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6小时。然 后再加入额外量的四氢-4H-吡喃-4-酮(0.34g,3.15mmol)和 NaBH(OAc)3(0.66g,3.15mmol),并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48小时。然 后,将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以DCM清洗。将滤液在真空下 浓缩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42(0.86g,定量),其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于 下一反应步骤中。
A43.中间体化合物43

                          中间体化合物43
向中间体化合物42(0.86g,3.15mmol)在DMSO(3ml)中的 溶液中加入双(频哪醇根合)二硼(0.80g,3.15mmol)和KOAc(0.93g, 9.45mmol)。然后利用氮气流将溶液脱气,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 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钯(II)二氯化物、DCM(0.07g,0.09mmol)。 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120℃在氮气氛下加热16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 室温并以水(50ml)稀释,将所得的溶液以AcOEt萃取,然后将有机 级分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43(1.01g, 100%),其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A44.中间体化合物44

                        中间体化合物44
向NaH(60%,在矿物油中)(0.13g,3.25mmol)在DMF(5ml) 中的溶液中加入可商购的4-溴苯酚(0.50g,2.89mmol),并将反应在室 温下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4-氯-2-甲基吡啶(0.30g,2.40mmol),然 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在150℃进行微波处理10分钟。冷却后,将混合 物以水稀释并以Et2O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 下浓缩。将所得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DCM)纯化而得到中间体化 合物44(0.52g,81%)。
A45.中间体化合物45

                            中间体化合物45
向中间体化合物44(0.50g,1.89mmol)在DMSO(5ml)中的 溶液中加入双(频哪醇根合)二硼(0.72g,2.84mmol)和KOAc(0.56g, 5.68mmol)。然后利用氮气流将溶液脱气,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 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钯(II)二氯化物、DCM(0.05g,0.06mmol)。 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110℃在氮气氛下加热16小时。然后将反应冷却至 室温并以水稀释,将所得的溶液以AcOEt萃取,将有机级分通过Na2SO4 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而得到中间体化合物45(0.58g,100%),其不经 进一步纯化而用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B.最终化合物的制备
B1.最终化合物1-110

最终化合物1-110
向3,4-二甲氧基苯基硼酸(740.0mg,4.08mmol)在1,4-二噁烷(14 ml)和NaHCO3饱和溶液(14ml)中的溶液中加入中间体化合物3(1.00 g,3.70mmol)。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 (641.0mg,0.55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50℃用微波处理10 分钟。然后通过硅藻土层过滤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并在真空下浓缩滤液。 然后将粗反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以MeOH在DCM中的0-2%的溶 剂梯度洗脱)纯化而得到所期望的化合物。然后从乙醚中重结晶所述化 合物而得到最终化合物1-110(940.0mg,2.88mmol,78%)。
B2.最终化合物1-179

最终化合物1-179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4(150mg,0.44mmol)和4-(乙酰氨基 甲基)苯基-硼酸(129mg,0.67mmol)在1,4-二噁烷(5ml)和Et3N(0.12 ml,0.89mmol)中混合,并用N2冲洗混合物5分钟。加入Pd(PPh3)4 (77mg,0.067mmol)并将所得的混合物在90℃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 冷却至室温,以AcOEt和盐水稀释。以AcOEt(3×20ml)萃取水相。 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蒸发,将由此得到的残留 物通过柱色谱(SiO2,DCM/AcOEt)纯化而得到16mg白色固体的最终 化合物1-179。
B3.最终化合物1-114

最终化合物1-114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4(150mg,0.44mmol)、3-氟-4-甲氧基 苯基硼酸(110mg,0.67mmol)在1,4-二噁烷(5ml)和Et3N(0.12ml, 0.89mmol)中混合,并以N2冲洗混合物5分钟。加入Pd(PPh3)4(77mg, 0.067mmol)并将所得的混合物在90℃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 温,以AcOEt和盐水稀释。以AcOEt(3×20ml)萃取水相。将合并的 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蒸发,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柱 色谱(SiO2,DCM/AcOEt)纯化而得到43mg黄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 1-114。
B4.最终化合物1-095

最终化合物1-095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4(150mg,0.44mmol)、4-(3-羟基丙基)- 苯基硼酸(120mg,0.67mmol)在1,4-二噁烷(5ml)和Et3N(0.12ml, 0.89mmol)中混合,并以N2冲洗混合物5分钟。加入Pd(PPh3)4(77mg, 0.067mmol)并将所得的混合物在90℃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 温,以AcOEt和盐水稀释。以AcOEt(3×20ml)萃取水相。将合并的 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蒸发,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柱 色谱(SiO2,DCM/AcOEt)纯化而得到40mg白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 1-095。
B5.最终化合物1-103

最终化合物1-103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4(150mg,0.44mmol)、4-(甲氧基甲基)- 苯基硼酸(110mg,0.67mmol)在1,4-二噁烷(5ml)和Et3N(0.12ml, 0.89mmol)中混合,并以N2冲洗混合物5分钟。加入Pd(PPh3)4(77mg, 0.067mmol)并将所得的混合物在90℃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 温,以AcOEt和盐水稀释。以AcOEt(3×20ml)萃取水相。将合并的 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蒸发,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柱 色谱(SiO2,DCM/AcOEt)纯化而得到52mg白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 1-103。
B6.最终化合物1-178

最终化合物1-178
向中间体化合物7(220.0mg,0.58mmol)在1,4-二噁烷(6ml) 和饱和Na2CO3溶液(6ml)中的溶液中加入中间体化合物3(173mg, 0.65mmol)。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 (101.0mg,0.088mmol)。然后将反应在150℃用微波处理10分钟。然 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然后 通过制备HPLC纯化粗反应混合物而得到纯的最终化合物1-178(51mg, 0.15mmol,26%)。
B7.最终化合物1-097

最终化合物1-097
向4-羟基苯基硼酸(336mg,2.44mmol)在1,4-二噁烷(20ml) 和饱和NEt3溶液(0.615ml,4.43mmol)中的溶液中加入最终化合物 5-052(750mg,1.79mmol)。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 入Pd(PPh3)4(384mg,0.33mmol)。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90℃加热2 小时。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以水和盐水稀释并以AcOEt 萃取。通过Na2SO4干燥有机层并在真空下浓缩。然后通过快速色谱 (SiO2,以庚烷/AcOEt的混合物洗脱)将粗反应混合物纯化而得到最终 化合物1-097(230mg,45%)。
B8.最终化合物1-274

最终化合物1-274
在室温下向苯酚(0.042ml,0.48mmol)在无水THF(3ml)中 的溶液中加入NaH(60%,在矿物油中,13.83mg,0.96mmol)。在室 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5分钟。加入最终化合物5-052(100mg,0.24 mmol)。将混合物在密封管中在80℃微波处理10分钟。将混合物冷却 至室温,真空下蒸发溶剂,并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柱色谱(SiO2, 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而得到55mg白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 1-274。
B9.最终化合物1-298

最终化合物1-298
将中间体化合物3(100mg,0.371mmol)、苯胺(0.067ml,0.743 mmol)、K3PO4(158mg,0.745mmol)和催化剂[577971-19-8]CAS(10 mg)在室温下于1,4-二噁烷(15ml)中混合。将相应的混合物在80℃ (油浴温度)在密封管中搅拌1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向反应 混合物中加入AcOEt(30ml)和NaHCO3(10ml,饱和水溶液)。分 离出层并将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真空下蒸发溶剂,并将由此得到 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而得到最终化合物1-298(50mg)。
B10.最终化合物1-267

最终化合物1-267
在氮气氛下进行反应。将中间体化合物3(150mg,0.557mmol)、 苯乙炔(0.064ml,0.580mmol)、PdCl2(PPh3)2(19.6mg,0.028mmol)、 PPh3(3.7mg,0.014mmol)和NEt3(0.078ml,2.23mmol)在室温下于 THF(6ml)中混合,并用N2吹洗混合物5分钟。加入CuI(1.3mg,0.007 mmol)并将所得混合物在90℃(油浴温度)在密封管中加热10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加入Na2S2O4水溶液(饱和溶液)。加入DCM (30ml)并分离层。将有机层用NaHCO3水溶液(饱和溶液)洗涤, 通过Na2SO4干燥并真空浓缩。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 (SiO2,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而得到最终化合物1-267(57 mg)。
B11.最终化合物1-260

最终化合物1-260
在室温下向最终化合物1-267(45mg,0.155mmol)和1,4-环己二 烯(0.22ml,2.32mmol)在MeOH(5ml)中的溶液中加入10%Pd/C (10mg)。将所得的混合物在密封管中搅拌12小时。过滤出催化剂并 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将所得的残留物置于MeOH(15ml)中并加入10% Pd/C(10mg)。将所得的混合物用氢(20psi)氢化3小时。过滤出催 化剂并蒸发溶剂。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 DCM/MeOH(NH3)混合物)并然后通过反相HPLC色谱纯化,得到白色 固体的最终化合物1-260(1.63mg)。
B12.最终化合物1-182

最终化合物1-182
向中间体化合物8(80mg,0.62mmol)在1,4-二噁烷(1ml)和 饱和Na2CO3溶液(1ml)中的溶液中加入中间体化合物3(64.34mg, 0.239mmol)。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此溶液中加入 Pd(PPh3)4(41.4mg,0.035mmol)。然后将反应在140℃下进行微波处理 5分钟。随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加入AcOEt(10 ml)。加入H2O(10ml)并分离层。将有机层以Mg2SO4干燥并真空浓 缩。然后将所得的残留物通过柱色谱(SiO2,DCM/MeOH(NH3)混合物) 纯化,得到亮黄色固体的纯的最终化合物1-182(28mg)。
B13.最终化合物1-258

最终化合物1-258
向中间体化合物9(121mg,0.371mmol)在1,4-二噁烷(3ml) 和饱和NaHCO3溶液(3ml)中的溶液中加入中间体化合物3(100g,3.71 mmol)。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此溶液中加入Pd(PPh3)4 (64.0mg,0.056mmol)。然后将反应在150℃下进行微波处理10分钟。 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然 后将粗反应混合物通过HPLC纯化,得到最终化合物1-258(13.0mg, 0.034mmol,10%)。
B14.最终化合物1-239

最终化合物1-239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4(150mg,0.44mmol)和4-(3-丙酸甲 酯(methyl-3-propanoate)苯基-硼酸(140mg,0.67mmol)在1,4-二噁烷 (5ml)和Et3N(0.12ml,0.89mmol)中混合,并用N2冲洗混合物5 分钟。向混合物中加入Pd(PPh3)4(77mg,0.06mmol)并将所得的混合 物在90℃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以AcOEt和盐水稀释。 用AcOEt(3×20ml)萃取水相。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真 空下蒸发并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柱色谱(SiO2,DCM/AcOEt)纯化, 得到63mg黄色固体的最终混合物1-239。
B15.最终化合物1-240

最终化合物1-14
在0℃下向最终化合物1-239(20mg,0.057mmol)在THF/H2O1:1 (4ml)中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锂(24mg,0.57mmol)。搅拌反应混合 物30分钟并将溶液浓缩。用1N的HCl溶液将pH调节至pH=2,并 将由此形成的沉淀滤出并干燥,得到10mg白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 1-240。
B16.最终化合物2-043

最终化合物2-043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12(300mg,0.804mmol)、1-(2-苯基乙 基)哌嗪(0.176ml,0.964mmol)、K3PO4(341mg,1.60mmol)和催化 剂[577971-19-8]CAS(10mg)在1,4-二噁烷(6ml)中混合。将相应 的混合物在密封管中在110℃加热1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通过 硅藻土层过滤并以AcOEt洗涤。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将由此得到的 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过滤,得到浅黄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2-043(349mg, 90%)。
B17.最终化合物1-037

最终化合物1-037
将中间体化合物12(350mg,0.938mmol)和中间体化合物13(375 mg,1.12mmol)在1,4-二噁烷(3ml)和饱和Na2CO3溶液(3ml)中 混合。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108.3mg, 0.093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50℃微波处理10分钟。然后 将所得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以AcOEt洗涤。将滤液在真空 下浓缩,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得到最终化合物1-037 (305.6mg,65%)。
B18.最终化合物2-022

最终化合物2-022
将最终化合物2-056(150mg,0.55mmol)、3-氯-4-(三氟甲氧基) 苄基溴(0.16ml,0.55mmol)和K2CO3(150mg,1.1mmol)在DMF (2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 硅藻土层过滤并以AcOEt洗涤。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并将由此得到 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而得到所期望的化合物。然后将所述化合物 从乙醚中重结晶,得到最终化合物2-022(170mg,64%)。
B19.最终化合物1-250

最终化合物1-250
将中间体化合物3(198mg,0.74mmol)和中间体化合物16(200 mg,0.74mmol)在1,4-二噁烷(5ml)和饱和Na2CO3溶液(5ml)中 混合。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128mg, 0.115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50℃微波处理10分钟。然后 将所得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以AcOEt洗涤。将滤液在真空 下浓缩,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得到最终化合物1-250 (63.9mg,26%,基于随后两步反应而计算的产率)。
B20.最终化合物1-223

最终化合物1-223
将中间体化合物3(727mg,2.70mmol)和可商购的4-(吗啉基) 苯基硼酸(560mg,2.70mmol)在1,4-二噁烷(10ml)和饱和Na2CO3 溶液(10ml)中混合。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 Pd(PPh3)4(468mg,0.405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50℃微波 处理10分钟。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以水(10 ml)洗涤滤液。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蒸发。然 后将粗反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而得到所期望的化合物。然后将所 述化合物从乙醚中重结晶,得到最终化合物1-223(620mg,65%)。
B21.最终化合物1-049

最终化合物1-049
将中间体化合物19(250mg,0.783mmol))和3-氯-4-异丙氧基- 苯基硼酸(159mg,0.86mmol)在1,4-二噁烷(2.5ml)和饱和NaHCO3 溶液(2.5ml)中混合。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 Pd(PPh3)4(130mg,0.11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50℃微波 处理10分钟。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在真空下 蒸发滤液。然后将粗反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而得到所期望的化合 物。然后将所述化合物从乙醚中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 1-049(65mg,21%)。
B22.最终化合物4-020

最终化合物4-020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3(100mg,0.37mmol)、4-(3-三氟甲基 苄基氧基)-哌啶(115.11mg,0.444mmol)、K3PO4(150mg,0.70mmol) 和催化剂[577971-19-8]CAS(10mg)在1,4-二噁烷(5ml)中混合。 将相应的混合物在密封管中在85℃加热1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 并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在真空下浓缩滤液并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 速色谱纯化,得到白色胶状固体的最终化合物4-020(90mg,55%)。
B23.最终化合物4-044

最终化合物4-044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3(150mg,0.406mmol)、4,4-(苯基哌 啶-4-基)-吗啉(113.3mg,0.46mmol)、K3PO4(200mg,0.94mmol)和 催化剂[577971-19-8]CAS(10mg)在1,4-二噁烷(4ml)中混合。将 相应的混合物在密封管中在85℃加热3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 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在真空下浓缩滤液并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制备 HPLC纯化,得到浅黄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4-044(123mg,51%)。
B24.最终化合物2-028

最终化合物2-028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化合物3(226mg,0.84mmol)、1-(2-嘧啶基) 哌嗪二盐酸盐(228mg,0.96mmol)、K3PO4(612mg,2.88mmol)和 催化剂[577971-19-8]CAS(10mg)在1,4-二噁烷(5ml)中混合。将 相应的混合物在密封管中在85℃加热3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 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在真空下浓缩滤液并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 色谱纯化,得到浅奶油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2-028(258mg,87%)。
B25.最终化合物3-009

最终化合物3-009
将中间体化合物20(0.223g,0.00081mol,1.1当量)和NaH(60%, 分散于矿物油中,0.035g,0.00088mol,1.2当量)在DME(1.5ml)中 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然后缓慢加入中间体化合物3(0.20g, 0.00074mol,1当量)。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用微波在130℃处理20分钟。 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将残留物混悬于DCM中, 过滤并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然后将粗反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 得到最终化合物3-009(146mg,47%)。
B26.最终化合物3-008

最终化合物3-008
向最终化合物3-016(346mg,1.19mmol)和3-(三氟甲基)苯甲醛 ([454-89-7]CAS)(262mg,1.5mmol)在DCE(40ml)中的溶液中 分批次加入NaBH(OAc)3(760mg,3.6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 搅拌3小时。然后,用NH4Cl水溶液猝灭混合物。将合并的有机层在 真空下浓缩。将粗产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得到浅棕色固体的最终化合 物3-008(370mg)。
B27.最终化合物1-271

最终化合物1-271
向中间体化合物11(200mg,0.64mmol)、中间体化合物24(267 mg,1.28mmol)和PPh3(309mg,1.15mmol)在THF(5ml)中的混 合物中加入偶氮二羧酸二叔丁酯(279mg,1.21mmol)。将反应混合物 在120℃下进行微波处理20分钟。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在真 空下浓缩。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以10-20%DCM/MeOH(NH3)的溶 剂梯度洗脱)纯化,得到最终化合物1-271(219.7mg,70%)。
B28.最终化合物3-014

最终化合物3-014
向最终化合物3-018(191mg,0.70mmol)和3-(三氟甲基)苯甲醛 ([454-89-7]CAS)(174mg,1mmol)在DCE(16ml)中的溶液中分 批次加入NaBH(OAc)3(443mg,2.1mmo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 小时,此后用饱和NH4Cl溶液将其猝灭。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 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将粗产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得到白色固体的最 终化合物3-014(270mg,89%)。
B29.最终化合物2-036

最终化合物2-036
向中间体化合物2(0.2g,0.971mmol)、K2CO3(0.268g,1.942 mmol)和NaI(催化量)在乙腈(12ml)中的混合物中加入1-(2-氯乙 基)-4-吡啶-2-基-哌嗪(0.393g,1.748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150℃下 进行微波处理10分钟两次。然后加入DCM并过滤混合物。以饱和 NaHCO3溶液洗涤滤液。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 浓缩。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得到 近白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2-036(152.5mg,40%)。
B30.最终化合物5-007

最终化合物1-131
向中间体化合物28(35mg,0.161mmol)在DCM(6ml)中的 溶液中加入一滴TFA。然后缓慢加入N-(甲氧基甲基)-N-(三甲基甲硅烷 基甲基)-苄胺(46mg,0.193mmol),并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 拌2小时。然后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并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 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得到最终化合物1-131(6mg,10%)。
B31.最终化合物2-055

最终化合物2-055
将中间体化合物12’(250mg,0.81mmol)、1-(2-吡啶基)-哌嗪 (0.129ml,0.85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0.416ml,2.4mmol)在乙腈 (5ml)中的混合物在160℃下进行微波处理30分钟。将混合物冷却至 室温并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 DCM/MeOH混合物)纯化,得到白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2-055(192mg, 61%)。
B32.最终化合物5-020

最终化合物5-020
将中间体化合物3(0.6g,2.20mmol)和中间体化合物31(3.69g, 3.79mmol)在1,4-二噁烷(7ml)和饱和Na2CO3溶液(6ml)中混合。 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0.39g,0.33 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40℃微波处理5分钟。然后将所得 的反应混合物用AcOEt稀释,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将滤液用水(10ml) 洗涤。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蒸发。然后将粗反 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得到所期望的化合物。然后将所述化合物 从乙醚中重结晶而得到最终化合物5-020(0.39g,44%)。
B33.最终化合物4-047

最终化合物4-047
将中间体化合物3”(0.3g,1.18mmol)、4-苯基哌啶(0.286g,1.77 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0.615ml,3.54mmol)在乙腈(5ml)中的混 合物在150℃下进行微波处理20分钟。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在真空下 蒸发溶剂。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DCM/MeOH(NH3) 混合物)纯化,得到所期望的化合物。然后将所述化合物从乙醚中重结 晶而得到最终化合物4-047(0.29g,73%)。
B34.最终化合物4-003

最终化合物1-196
将最终化合物5-054(0.37g,1.05mmol)和钯(10%,在活性炭 上)(催化量)在EtOH(10ml)中的混合物在50psi的氢气氛下搅拌 3小时。然后过滤出催化剂并在真空下蒸发滤液。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 通过快速色谱(SiO2,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得到最终化合 物4-003(0.21g,57%)。
B35.最终化合物1-306

最终化合物1-306
将中间体化合物35(0.25g,0.61mmol)和可商购的2-溴-6-甲基 吡啶(0.158g,0.92mmol)在1,4-二噁烷(2ml)和饱和NaHCO3溶液 (2ml)中混合。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 (0.10g,0.09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50℃下进行微波处理 10分钟。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用水(10ml)洗涤 滤液。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蒸发。然后将粗反 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得到最终化合物1-306(0.078g,34%)。
B36.最终化合物5-015

最终化合物5-015
向通过反应途径B1制得的最终化合物5-014(0.04g,0.130mmol) 和二异丙基乙胺(0.068ml,0.392mmol)在DCM(2ml)中的溶液中 加入乙酰氯(0.014ml,0.196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 时。然后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并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 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得到最终化合物5-015(0.045g,99%)。
B37.最终化合物1-198

最终化合物1-198
向中间体化合物41(0.082mg.0.163mmol)在DCM(10ml)中 的溶液中加入TFA(5ml)。将所得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然后 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并将残留物溶于DCM中,以NaHCO3和NaCl饱和 溶液洗涤。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将残留 物通过快速色谱(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得到白色固体的最 终化合物1-198(17mg,26%)。
B38.最终化合物1-185

最终化合物1-185
向最终化合物1-308(0.2g,0.533mmol)在1,4-二噁烷(10ml) 中的混合物中加入N-甲基-2-甲氧基乙胺(0.0711mg,0.8mmol)、二乙 酸钯(0.0118mg,0.053mmol)和Xantphos(0.0616mg,0.8mmol)。 将反应混合物在密封管中在120℃搅拌16小时。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 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以AcOEt洗涤。将滤液以饱和NaCl溶液洗涤。 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将残留物通过快速 色谱(DCM/MeOH9:1)纯化,得到黄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1-185(24mg, 12%)。
B39.最终化合物1-226

最终化合物1-226
在0℃向最终化合物1-224(0.147mg,0.385mmol)在DCM(2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BBr3(0.182ml,1.92mmol)。将所得溶液温热至 室温并搅拌16小时。然后加入NH4OH水溶液。将所得的水溶液以二 氯甲烷萃取,以饱和NaCl溶液洗涤。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MgSO4干燥 并在真空下浓缩。将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DCM/MeOH(NH3)9:1)纯 化,得到黄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1-226(28mg,20%)。
B40.最终化合物5-052

最终化合物5-052
所述反应在N2气氛下进行。将中间体化合物4(26mg,0.077 mmol)溶于吡啶(1ml,12.26mmol)中。将所得的溶液在40℃加热1 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在真空下蒸发溶剂。以1,4-二噁烷处理由 此得到的残留物,得到白色固体,将其过滤、在真空下干燥,鉴定为最 终化合物5-052(25mg;白色固体)。
B41.最终化合物2-056

最终化合物2-056
将中间体化合物14(200mg,0.53mmol)在TFA/DCM混合物(20 %)(5ml)中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通过加入K2CO3(饱和溶液) 将混合物碱化。然后将有机层通过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残留 物被鉴定为最终化合物2-056(150mg),其不经进一步纯化用于下一反 应步骤中。
B42.最终化合物3-015

最终化合物3-015
向1-叔丁氧基羰基-4-羟基哌啶(447mg,2.22mmol)在DME(8 ml)中的混合物中加入NaH(60%,在矿物油中),并将反应混合物在 室温下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中间体化合物3(500mg,1.85mmol)并 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在130℃用微波处理30分钟。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 温并过滤。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得到褐色油的最终化合物3-015(460 mg)。
B43.最终化合物3-016

最终化合物3-016
向最终化合物3-015(460mg,1.18mmol)在MeOH(50ml)中 的溶液中加入聚合物键合的amberlyst-15(载荷量4.6mmol/g)(0.77g, 3.54mmol)。将所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摇动12小时。然后过滤出树脂 并将溶剂弃掉。将所述树脂悬于MeOH/NH3(50ml)中并在室温下摇 动3小时。过滤出树脂并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而得到浅褐色固体的最终 化合物3-016(350mg)。
B44.最终化合物5-053

最终化合物5-053
将中间体化合物3(1g,3.71mmol)、(N-叔丁氧基羰基)-1,2,3,6- 四氢吡啶-4-硼酸频哪醇酯(1.26g,4.08mmol)和Pd(PPh3)4(0.642g, 0.556mmol)在1,4-二噁烷(6ml)和饱和NaHCO3溶液(6ml)中的 混合物在150℃用微波处理10分钟。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 土层过滤并在真空下蒸发滤液。然后将粗反应混合物通过快速色谱 (SiO2,DCM/MeOH(NH3)混合物)纯化,得到白色固体的最终化合物 5-053(0.57g,41%)。
B45.最终化合物3-017

最终化合物3-017
将最终化合物5-053(530mg,1.42mmol)和钯(10%,在活性 炭上)(催化量)在AcOEt(50ml)中的混合物在50psi的氢气氛下搅 拌4小时。过滤出催化剂并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得到无色油的最终化 合物3-017(540mg,定量)。将由此得到的化合物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 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B46.最终化合物3-018

最终化合物3-018
向最终化合物3-017(540mg,1.44mmol)在MeOH(50ml)中 的溶液中加入amberlyst-15(载荷量4.6mmol/g)(1g,4.6mmol)。将 所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摇动12小时。然后过滤出树脂并将溶剂弃掉。 将树脂悬于MeOH/NH3(50ml)中并在室温下摇动3小时。过滤出树 脂并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得到黄色油的最终化合物3-018(198mg)。
B47.最终化合物5-054

最终化合物5-054
将中间体化合物3’(0.34g,1.33mmol)、中间体化合物33(0.5g, 1.73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0.925ml,5.32mmol)在乙腈(3ml)中 的混合物在150℃用微波处理20分钟。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在真空下 蒸发溶剂。将由此得到的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SiO2,DCM/MeOH(NH3) 混合物)纯化而得到最终化合物5-054(0.37g,79%)。
B48.最终化合物1-307

最终化合物1-307
向中间体化合物36(0.55mg,1.76mmol)在DCM(20ml)中 的溶液中加入TFA(10ml)。将所得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 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并将残留物溶于DCM中,以NaHCO3和NaCl的饱 和溶液洗涤。将合并的有机层以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得到最 终化合物1-307(0.310g,74%),其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于下一反应步 骤中。
B49.最终化合物1-308

最终化合物1-308
在0℃下在5分钟内向溴化铜(II)(0.2g,0.89mmol)和亚硝酸 叔丁酯(0.178ml,1.48mmol)在乙腈(29ml)中的悬浮液(0℃)中 滴加最终化合物1-307(0.31g,0.99mmol)。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1 小时,然后温热至室温并逐步在65℃加热1小时。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 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以乙腈洗涤并在真空下蒸发滤液,得到最终化 合物1-308(0.464g),其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于下一反应步骤中。
B50.最终化合物1-190

最终化合物1-190
将中间体化合物43(0.30g,1.11mmol)和中间体化合物3(0.43 g,1.33mmol)在1,4-二噁烷(3ml)和饱和Na2CO3溶液(3ml)中混 合。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0.12g,0.1 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50℃进行微波处理10分钟。然后将 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以AcOEt洗涤。以盐水洗涤滤 液。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将由此得到的 残留物通过制备HPLC纯化而得到最终化合物1-190(0.04g,9%)。
B51.最终化合物1-064

最终化合物1-064
将中间体化合物3(0.48g,1.89mmo)和中间体化合物45(0.59g, 1.89mmol)在1,4-二噁烷(4ml)和饱和NaHCO3溶液(4ml)中混合。 利用氮气流将所得的溶液脱气,并向其中加入Pd(PPh3)4(0.22g,0.19 mmol)。然后将反应在密封管中在150℃进行微波处理10分钟。然后将 所得的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层过滤并以AcOEt洗涤。以盐水洗涤滤 液。将合并的有机层通过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将由此得到的 残留物通过快速色谱(DCM/MeOH混合物)纯化而得到最终化合物 1-064(0.16g,25%)。
已根据前述实施例(其示于标以“实施例编号”的列中)合成了 下表中的最终化合物。打星号的化合物已在实施例中举例说明。
表1A:其中L是共价键的化合物。
























表1B:其中L是饱和或不饱和的烷基链的化合物。



表1C:其中L包含O原子的化合物。




表1D:其中L包含N原子的化合物。



表2:根据其中A为哌嗪基的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






表3:根据其中A为4-哌啶基的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



表4:根据其中A为1-哌啶基的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







表5:根据其中A为含N的杂环的实施例制备的其它化合物。

a--A--b:a是R4部分的一侧;b是L部分的一侧









表6:根据其中R2不是氢的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


C.物理化学数据
LCMS-方法:
LCMS-一般方法A
HPLC梯度由Alliance 2795XE提供,包括带脱气装置的四元、 自动进样器、柱温箱、光电二级管阵列检测器(PDA 2996)和以下各方 法中所具体描述的柱。柱的流出液分流进入MS检测器中。MS检测器 配有电喷雾电离源。使用氮气作为雾化气体。在0.5秒钟内获取50到 600的质谱图。毛细管针孔电压(needle voltage)是3.5kV,源温度保 持在140℃。利用Waters-Micromass MassLynx-Openlynx数据系统获 取数据。
LCMS-一般方法B
HPLC梯度由Agilent Technologies的HP 1100提供,包括带脱气 装置的泵(四元或二元)、自动进样器、柱温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和以下各方法中所具体描述的柱。柱的流出液分流进入MS检测器中。 MS检测器配有电喷雾电离源。使用氮气作为雾化气体。源温度保持在 140℃。利用MassLynx-Openlynx软件获取数据。
LCMS-一般方法C
LC梯度由Acquity UPLC(Waters)system提供,包括二元泵、样 品组织器(sample organizer)、柱加热器(设定在55℃)和二极管阵列 检测器(DAD)。柱的流出液分流进入MS检测器中。MS检测器配有 电喷雾电离源。采用0.02秒的保留时间(dwell time)在0.18秒内通过 扫描获取从100到1000的质谱。毛细管针孔电压是3.5kV,源温度保 持在140℃。使用氮气作为雾化气体。利用Waters-Micromass MassLynx-Openlynx数据系统获取数据。
方法1
除一般方法A以外,利用Agilent Technologies的Zorbax-C18柱 (cartridge)(3.5μm,4.6×50mm)进行反相HPLC,流速为1ml/分钟。 柱温箱设定在25℃。使用两种流动相(流动相A:水+0.5%甲酸;流动 相B:乙腈+0.5%甲酸)。首先,进行95%A和5%B0.1分钟。然后 在5分钟时将梯度调整至100%B,保持到6.0分钟,并在6.5至7.0分 钟平衡至初始条件下。使用5-20μL的典型进样体积。使用ES MS检测 器,获取正电离模式和负电离模式的数据。对正电离模式而言,锥孔电 压为30V;对负电离模式而言,锥孔电压为63V。
方法2
除一般方法A以外,利用Agilent Technologies的Zorbax-C18柱 (1.8μm,4.6×30mm)进行反相HPLC,流速为1.5ml/分钟。柱温箱设 定在30℃。使用两种流动相(流动相A:水+0.05%甲酸;流动相B: 乙腈+0.05%甲酸)。使用的梯度条件为:在3.5时从90%A和10%B 到100%B,保持到3.7分钟时,在3.8至4.5分钟时平衡至初始条件。 使用5-20μL的典型进样体积。使用ES MS检测器,获取正电离模式和 负电离模式的数据。对正电离模式而言,锥孔电压为30V;对负电离模 式而言,锥孔电压为63V。
方法3
除一般方法B以外,利用Advanced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ies的ACE-C18柱(3.0μm,4.6×30mm)进行反相HPLC, 40℃,流速为1.5ml/分钟。使用的梯度条件为:6.5分钟内由80%A(0.5 g/l乙酸铵溶液)、10%B(乙腈)、10%C(甲醇)到50%B和50%C, 到7分钟时的100%B,在7.5至9.0分钟时平衡至初始条件。进样体积 为5μl。采用0.1秒的保留时间,在0.5秒内仅以正电离模式通过扫描 获取从100到750的高分辨质谱(飞行时间,TOF)。对正电离模式而 言,毛细管针孔电压为2.5kV,锥孔电压为20V。亮氨酸-脑啡肽是用 于质量校正(lock mass calibration)的标准物质。
方法4
除一般方法B以外,与方法3相同,但使用10μL进样体积。
方法5
除一般方法B以外,利用Advanced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ies的ACE-C18柱(3.0μm,4.6×30mm)进行反相HPLC,40 ℃,流速为1.5ml/分钟。使用的梯度条件为:6.5分钟内由80%A(0.5 g/l乙酸铵溶液)、10%B(乙腈)、10%C(甲醇)到50%B和50%C, 7分钟时100%B,在7.5至9.0分钟时平衡至初始条件。进样体积为5μl。 采用0.3秒的保留时间,在1.0秒内通过扫描获取从100到1000的低分 辨质谱(ZQ检测器,四级杆)。毛细管针孔电压为3kV。对正电离模 式而言,锥孔电压为20V和50V,对负电离模式而言,锥孔电压为20 V。
方法6
除一般方法C以外,利用桥接的乙基硅氧烷/二氧化硅(BEH) C18柱(1.7μm,2.1×50mm)进行反相UPLC,流速为0.8ml/分钟。使 用两种流动相(流动相A:0.1%甲酸在H2O/甲醇95/5中;流动相B: 甲醇)进行梯度条件:在1.3分钟内由95%A到5%A、95%B并维 持0.2分钟。使用0.5μl的进样体积。对正电离模式和负电离模式而言, 锥孔电压分别为10V和20V。
方法7
除一般方法B以外,利用Agilent的XDB-C18柱(1.8μm,2.1×30 mm)进行反相HPLC,60℃,流速为1ml/分钟。使用的梯度条件为: 6.5分钟内由90%A(0.5g/l乙酸铵溶液)、5%B(乙腈)、5%C(甲 醇)到50%B和50%C,到7分钟时的100%B,在7.5至9.0分钟 时平衡至初始条件。进样体积为2μl。采用0.1秒的保留时间,在0.5 秒内仅以正电离方式通过扫描获取从100到750的高分辨质谱(飞行时 间,TOF)。毛细管针孔电压为2.5kV,锥孔电压为20V。亮氨酸-脑啡 肽是用于锁定质量校正的标准物质。
方法8
除一般方法B以外,利用Agilent的XDB-C18柱(1.8μm,4.6×30 mm)进行反相HPLC,60℃,流速为1.5ml/分钟。使用的梯度条件 为:6.5分钟内由80%A(0.5g/l乙酸铵溶液)、20%B(乙腈/甲醇的 混合物,1/1)、到100%B,保持到7分钟,在7.5至9.0分钟时平衡至 初始条件。进样体积为5μl。采用0.3秒的保留时间,在1.0秒内通过 扫描获取从100到1000的低分辨质谱(ZQ检测器,四级杆)。毛细管 针孔电压为3kV。对正电离模式而言,锥孔电压分别20V和50V,对 负电离模式而言,锥孔电压为20V。
方法9
除一般方法B以外,利用Advanced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ies的ACE-C18柱(3.0μm,4.6×30mm)进行反相HPLC,40 ℃,流速为1.5ml/分钟。使用的梯度条件为:6.5分钟内由80%A(0.5 g/l乙酸铵溶液)、10%B(乙腈)、10%C(甲醇)到50%B和50%C, 到7分钟时的100%B,在7.5至9.0分钟时平衡至初始条件。进样体积 为5μl。采用0.3秒的保留时间,在0.5秒内通过扫描获取从100到750 的高分辨质谱(飞行时间,TOF)。对于正电离模式和负电离模式而言, 毛细管针孔电压分别为2.5kV和2.9kV。对正电离模式和负电离模式 而言,锥孔电压均为20V。亮氨酸-脑啡肽是用于锁定质量校正的标准 物质。
在开口毛细管中或在Buchi B-540或Mettler FP62上进行熔点测 定。
表7: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数据。对于盐形式而言,报告了游离碱 的[MH+]。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003 339 4.38 方法3 白色固体 1-004 378 4.00 方法3 白色固体 1-005 413 4.54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006 427 4.43 方法8 淡黄色固体 1-007 159 363 2.92 方法2 浅黄色固体 1-008     148     299      4.59 方法1 白色固体 1-009     149     293      4.43 方法3 黄色固体 1-010 分解 336 5.00 方法5 黄色固体 1-011    60     323      4.43 方法3 黄色固体 1-012 分解 323 4.55 方法3 黄色固体 1-013 128 337 2.95 方法2 白色固体 1-014 143 391 3.22 方法2 黄色固体 1-015     307 方法1 固体 1-016 331 2.56 方法2 浅黄色固体 1-017 331 2.60 方法2 浅褐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018     155     291      4.19 方法1 黄色固体 1-019     118     307      4.45 方法1 白色固体 1-021 331 2.59 方法2 浅黄色固体 1-022 335 3.92 方法3 浅褐色固体 1-023     295      1.15 方法6 米黄色固体 1-024 181 385 2.70 方法2 浅黄色固体 1-025 397 4.92 方法3 浅褐色固体 1-026 351 2.62 方法2 白色固体 1-027 351 2.63 方法2 浅黄色固体 1-028     180     327      4.54 方法1 粉红色固体 1-030 153 371 2.76 方法2 白色固体 1-031 167 468 4.62 方法3 白色固体 1-032 190 456 2.70 方法2 黄色固体 1-033 97 470 4.47 方法3 白色固体 1-034 498 4.53 方法8 白色固体 1-035 136 498 4.52 方法8 白色固体 1-036 498 5.19 方法3 白色固体 1-037 184 500 4.47 方法3 白色固体 1-038 140 514 4.64 方法3 白色固体 1-039 169 401 2.78 方法2 白色固体 1-040 180 429 2.47 方法2 白色固体 1-041 155 463 3.17 方法2 米黄色固体 1-042 185 363 2.90 方法2 白色固体 1-043     185     288      2.71 方法1 米黄色固体 1-044     141     288      3.34 方法1 白色固体 1-045     160     288      2.81 方法1 固体 1-046     185     362      3.96 方法1 白色固体 1-047     317      4.09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048 188 347 4.20 方法4 白色固体 1-049 分解 409 5.13 方法3 白色固体 1-050     135     245      3.85 方法1 黄色固体 1-051     305      4.29 方法1 黄色固体 1-052     118     321      4.40 方法1 黄色固体 1-053 分解 315 4.25 方法3 白色固体 1-055 123 337 2.73 方法2 白色固体 1-056 195 352 3.64 方法7 亮黄色固体 1-057 136 371 4.04 方法3 白色固体 1-058 122 336 4.72 方法7 黄色固体 1-059     103     259      4.18 方法1 黄色固体 1-060 347 3.00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1-061 346 3.93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062 346 3.61 方法7 白色固体 1-063 102 374 4.16 方法3 白色固体 1-064 121 360 3.97 方法7 白色固体 1-065 360 4.22 方法7 白色固体 1-066 364 3.79 方法3 白色固体 1-067 414 4.68 方法7 白色固体 1-068 分解 414 4.67 方法7 近白色固体 1-069 414 4.40 方法7 近白色固体 1-070 380 4.10 方法7 近白色固体 1-071 371 3.86 方法7 白色固体 1-072 371 3.90 方法7 白色固体 1-073 431 4.32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1-074 347 3.32 方法7 白色固体 1-075 347 3.36 方法7 白色固体 1-076 347 3.55 方法7 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077     108     259      3.92 方法1 米黄色固体 1-078 170 346 3.06 方法8 白色固体 1-079     103     273      4.22 方法1 白色固体 1-080     149     267      4.45 方法1 白色固体 1-081     257      4.13 方法1 黄色固体 1-082     123     273      4.29 方法1 黄色固体 1-083     307      4.66 方法4 黄色固体 1-084     142     267      4.25 方法1 白色固体 1-085     102     281      2.72 方法2 白色固体 1-086 168 323 3.16 方法2 橙色固体 1-087     125 285 3.97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088     161     285      4.09 方法4 白色固体 1-089 分解 285 4.07 方法3 白色固体 1-090 123 301 2.74 方法2 白色固体 1-091 137 301 2.76 方法2 黄色固体 1-092 423 5.01 方法3 白色固体 1-093 172 343 3.05 方法2 近白色固体 1-094 131 343 3.03 方法2 浅黄色固体 1-095    85     325      3.76 方法1 白色固体 1-096     201     283      3.72 方法1 浅褐色固体 1-097     210     283      3.66 方法1 白色固体 1-098     145     297      2.04 方法2 白色固体 1-099 327 3.35 方法3 米黄色固体 1-100     297      4.11 方法5 黄色油 1-101    96     297      4.31 方法1 白色固体 1-102    99     270      4.07 方法1 浅黄色固体 1-103    91     311      4.22 方法1 白色固体 1-104 311 4.52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105 107 325 2.96 方法2 浅橙色固体 1-106 339 4.54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107 67 311 2.51 方法2 浅黄色固体 1-108 313 3.51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109 357 3.35 方法3 白色固体 1-110    52     327      4.03 方法3 黄色固体 1-111 129 325 2.89 方法2 浅黄色固体 1-112 149 331 4.33 方法7 白色固体 1-113    65     315      4.35 方法1 白色固体 1-114     133     315      4.30 方法1 黄色固体 1-115 154 357 3.06 方法2 白色固体 1-116 333 2.69 方法2 白色油 1-117 166 359 5.21 方法5 白色固体 1-118 分解 339 3.68 方法3 白色固体 1-119 分解 333 4.39 方法5 奶油色固体 1-120     122     351      4.74 方法3 黄色固体 1-121 363 4.67 方法3 白色固体 1-122 131 381 4.61 方法3 白色固体 1-123 189 399 4.92 方法3 白色固体 1-124 385 5.88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125 355 4.00 方法3 白色固体 1-126 分解 353 4.08 方法5 奶油色固体 1-127     156     354      3.52 方法1 白色固体 1-128     107     368      2.05 方法1 白色固体 1-129 384 3.23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130     159     340      3.06 方法3 白色固体 1-131 132 322 2.42 方法2 粉红色固体 1-132 336 3.98 方法3 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133 337 4.72 方法7 白色固体 1-134 294 371 5.40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135 351 5.33 方法4 白色固体 1-136 397 4.64 方法5 奶油色固体 1-137 411 4.78 方法3 白色固体 1-138 441 4.70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139 396 3.95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1-140 359 5.13 方法3 白色固体 1-141 373 5.38 方法3 白色固体 1-142 403 5.01 方法3 白色固体 1-143 118 389 3.07 方法2 白色固体 1-144 100 403 3.03 方法2 白色固体 1-145     212 403 3.02 方法2 白色固体 1-146     139 391 3.07 方法2 白色固体 1-147 146 391 3.07 方法2 白色固体 1-148 173 391 3.06 方法2 黄色固体 1-149 120 407 3.23 方法2 白色固体 1-150     177 407 3.18 方法2 白色固体 1-151 154 398 2.89 方法2 白色固体 1-152     193 384 2.86 方法2 白色固体 1-153 171 398 2.89 方法2 黄色固体 1-154 360 4.23 方法3 白色固体 1-155 132 360 4.07 方法7 近白色固体 1-156 139 360 4.09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1-157 162 374 4.36 方法5 白色固体 1-158 142 374 4.23 方法5 奶油色固体 1-159 171 374 4.25 方法5 白色固体 1-160 374 4.18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161 378 4.17 方法3 白色固体 1-162 156 392 4.21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1-163 202 442 2.94 方法2 白色固体 1-164 165 408 2.82 方法2 白色固体 1-165 408 2.15 方法2 白色固体 1-166 404 4.05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167 404 4.05 方法3 白色固体 1-168 分解 364 3.27 方法5 冻干的 1-169 144 3.94 2.62 方法2 米黄色固体 1-170 282 3.10 方法3 黄色固体 1-171     189 296 3.97 方法3 亮黄色固体 1-172     137     310      4.51 方法1 绿色固体 1-173 130 324 1.81 方法2 灰色固体 1-174 340 4.02 方法9 黄色固体 1-175    75     324      3.54 方法1 褐色固体 1-176     198     324      3.55 方法1 白色固体 1-177 112 352 2.13 方法2 白色固体 1-178     157     338      3.39 方法1 米黄色固体 1-179     144     338      3.39 方法1 白色固体 1-180 黄色固体 1-181 分解 353 2.79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182     367      3.31 方法3 亮黄色固体 1-183 354 5.04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184 368 3.30 方法3 白色固体 1-185 384 4.45 方法4 黄色固体 1-186 269 321 3.47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1-187 322 4.52 方法3 黄色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188 364 5.66 方法3 亮黄色固体 1-189 384 4.22 方法3 黄色固体 1-190 384 4.21 方法7 黄色固体 1-191 分解 400 4.48 方法7 淡黄色固体 1-192 119 亮黄色固体 1-193 358 5.21 方法3 褐色固体 1-194 372 5.17 方法3 黄色固体 1-195 372 5.35 方法3 亮黄色油 1-196 386 5.33 方法3 黄色固体 1-197 418 5.47 方法3 白色固体 1-198 404 4.71 方法3 白色固体 1-199 136 390 2.93 方法2 黄色固体 1-200 162 390 2.94 方法2 黄色固体 1-201 342 3.35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202 146 406 3.07 方法2 黄色固体 1-203 173 402 2.90 方法2 黄色固体 1-204 157 397 2.75 方法2 黄色固体 1-205 456 5.69 方法3 黄色固体 1-206 209 397 2.74 方法2 黄色固体 1-207 379 2.68 方法3 黄色固体 1-208 359 3.35 方法7 淡黄色固体 1-209 373 4.08 方法3 黄色固体 1-210 73 373 4.01 方法3 黄色固体 1-211 142 401 4.53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212 294 401 4.44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213 96 401 1.61 方法2 白色固体 1-214     326      4.26 方法3 褐色固体 1-215    70     360      3.70 方法1 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216     191     360      3.67 方法1 白色固体 1-217 414 3.49 方法7 亮黄色固体 1-218 336 5.10 方法3 黄色固体 1-219 350 5.32 方法5 亮黄色固体 1-220 213 366 3.79 方法3 黄色固体 1-221 380 4.60 方法4 黄色固体 1-222 352 4.17 方法5 黄色固体 1-223     171     352      4.09 方法3 黄色固体 1-224 分解 368 3.67 方法4 黄色固体 1-225 151 382 4.08 方法3 黄色固体 1-226 118 430 4.80 方法3 黄色固体 1-227 162 380 4.79 方法3 黄色固体 1-228 148 400 5.19 方法3 亮黄色固体 1-229 148 366 3.94 方法3 白色固体 1-230 143 393 3.98 方法3 黄色固体 1-231 分解 393 3.68 方法3 黄色固体 1-232 391 4.77 方法3 黄色固体 1-233 427 5.45 方法4 橙色固体 1-234 428 3.94 方法3 橙色固体 1-235 151 333 3.57 方法5 白色固体 1-236 分解 334 3.50 方法5 淡黄色固体 1-237 黄色固体 1-238     130     309      4.02 方法1 米黄色固体 1-239     120     353      4.34 方法1 黄色固体 1-240     169     339      3.73 方法1 白色固体 1-241 172 338 1.94 方法2 白色固体 1-242 (油) 325 2.54 方法2 黑色油 1-243 166 338 2.05 方法2 近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244 122 352 2.10 方法2 白色固体 1-245 135-140 414 2.62 方法2 白色固体 1-246 350 3.50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247 217 587 5.02 方法8 白色固体 1-248 347 3.44 方法3 白色固体 1-249 350 3.68 方法7 黄色固体 1-250 334 3.89 方法3 白色固体 1-251 117 309 4.09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1-252         120-121     311      4.24 方法1 米黄色固体 1-253 325 4.14 方法3 白色固体 1-254 122 306 2.37 方法2 白色固体 1-255 233 494 2.78 方法2 黄色固体 1-256     128     313      4.55 方法1 黄色固体 1-257     181     345      3.69 方法1 白色固体 1-258     390      4.35 方法4 无色油 1-259 323 4.62 方法3 淡灰色固体 1-260     295      4.46 方法4 白色固体 1-261 293 4.70 方法3 黄色固体 1-262 338 4.75 方法3 白色固体 1-263 分解 338 4.83 方法5 奶油状绿色固体 1-264 325 4.46 方法3 白色固体 1-265 88 325 4.52 方法5 白色固体 1-266 323 4.51 方法3 黄色固体 1-267     291      4.78 方法3 褐色固体 1-268 321 4.85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269 334 5.24 方法3 白色固体 1-270 166 334 5.24 方法5 橙色固体 1-271 500 4.41 方法3 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272 401 4.78 方法3 白色固体 1-273 347 4.15 方法7 白色固体 1-274 分解 283 4.05 方法3 白色固体 1-275 174 297 4.10 方法5 白色固体 1-276 311 4.33 方法5 白色 1-277 365 4.65 方法3 白色固体 1-278 375 4.54 方法3 白色固体 1-279 116 381 4.69 方法3 白色固体 1-280 327 4.18 方法5 白色固体 1-281 83 341 4.21 方法5 白色固体 1-282 153 313 4.12 方法3 白色固体 1-283 345 4.08 方法3 淡粉色固体 1-284 190 363 4.32 方法5 白色固体 1-285 200 381 4.83 方法5 白色固体 1-286 322 3.73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287 397 4.99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288 169 323 4.30 方法3 白色固体 1-289 403 5.02 方法3 淡黄 1-290 148 445 5.24 方法3 白色固体 1-291 352 5.16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1-292 154 396 3.82 方法3 白色固体 1-293 209 372 4.43 方法3 白色固体 1-294 306 3.97 方法3 白色固体 1-295 359 3.31 方法3 黄色固体 1-296 151 361 3.57 方法7 近白色固体 1-297 350 4.78 方法7 淡黄色固体 1-298 分解 282 3.97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1-299 296 4.00 方法3 淡褐色油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1-300 分解 367 3.91 方法3 白色固体 1-301 分解 374 5.13 方法3 黄色固体 1-302 375 4.01 方法3 黄色固体 1-303 310 4.14 方法3 白色固体 1-304 322 4.51 方法7 白色固体 1-306 374 4.22 方法7 2-001 183 437 4.95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02     127 469 5.26 方法3 白色固体 2-003 134 455 5.13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04 338 3.36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05 367 4.07 方法3 白色固体 2-006 379 4.08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07 369 3.76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2-008 382 3.45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09 424 3.34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10 112 469 5.21 方法3 白色固体 2-011 351 4.40 方法3 黄色固体 2-012 365 4.44 方法3 白色固体 2-013 381 4.32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14 433 5.04 方法3 白色固体 2-015 分解 401 4.66 方法3 米黄色固体 2-016 409 4.33 方法3 白色固体 2-017 379 4.55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2-018 391 4.75 方法3 淡黄色油 2-019 413 4.49 方法3 黄色胶 2-020 463 5.05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21 379 4.99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22 256 483 5.49 方法3 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2-023 366 3.32 方法3 黄色胶 2-024 352 3.83 方法3 黄色固体 2-025 366 4.17 方法3 黄色固体 2-026 135 420 4.69 方法3 白色固体 2-027 377 3.72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2-028 353 3.56 方法3 淡奶油色固体 2-029 155 421 4.71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2-030 353 2.80 方法3 黄色固体 2-031 245 387 3.38 方法3 黄色固体 2-032 383 3.40 方法3 黄色固体 2-033 429 4.23 方法3 黄色胶 2-034 分解 417 3.89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35 288 392 4.15 方法3 白色固体 2-036 159 396 3.67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2-037 223 白色固体 2-038 140 435 4.73 方法3 白色固体 2-039 125 467 5.05 方法3 白色固体 2-040 157 淡黄色固体 2-041 分解 365 3.38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2-042 分解 469 4.91 方法3 白色固体 2-043 110 483 4.97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44 156 487 4.93 方法4 白色固体 2-045 分解 519 5.47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2-046 92 497 3.96 方法8 黄色固体 2-047 470 3.94 方法3 黄色固体 2-048 258 524 5.04 方法3 白色固体 2-049 403 4.27 方法4 浅褐色固体 2-050 421 4.39 方法3 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2-051 239 439 4.49 方法3 白色固体 2-052 439 4.59 方法3 白色固体 2-053 415 4.48 方法3 白色固体 2-054 429 4.42 方法3 黄色油 2-055 390 3.59 方法3 白色固体 3-001 124 338 3.57 方法7 淡黄色固体 3-002 白色固体 3-003 125 379 4.41 方法3 白色固体 3-004 188 434 4.90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3-005 393 4.47 方法3 白色固体 3-006 131 461 5.22 方法3 白色固体 3-007 208 380 4.35 方法3 白色固体 3-008 448 5.10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3-009 117 462 5.20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3-010 187 白色固体 3-011 分解 351 2.55 方法3 白色固体 3-012 432 4.60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3-013 211 497 4.95 方法3 白色固体 3-014 432 5.35 方法3 白色固体 4-001 337 3.28 方法3 白色固体 4-002 337 3.22 方法7 白色固体 4-003 132 351 3.33 方法7 4-004 188 353 3.20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4-005 353 3.87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4-006 367 3.94 方法7 白色固体 4-007 367 3.51 方法7 淡黄色固体 4-008 381 3.79 方法7 白色固体 4-009 377 3.91 方法7 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4-010 342 4.19 方法3 白色固体 4-012 296 378 4.48 方法3 白色固体 4-013 350 5.06 方法3 白色固体 4-014 分解 350 4.76 方法3 白色固体 4-015 364 5.33 方法3 黄色油 4-016 112 418 5.09 方法7 白色固体 4-017 380 5.18 方法3 白色固体 4-018 384 4.94 方法3 白色固体 4-019 100 412 5.18 方法3 白色固体 4-020 448 5.43 方法3 白色胶状固体 4-021 分解 410 4.82 方法3 白色固体 4-022 464 5.30 方法3 白色固体 4-023 365 4.43 方法3 米黄色固体 4-025 283 447 4.63 方法3 白色固体 4-026 393 4.41 方法3 褐色固体 4-027 113 411 4.57 方法3 白色固体 4-028 461 5.25 方法3 白色固体 4-029 91 461 5.28 方法3 白色固体 4-030 425 5.09 方法3 白色泡沫 4-031 141 447 5.31 方法3 白色固体 4-032 475 5.02 方法3 4-033 475 5.03 方法3 黄色固体 4-034 253 405 4.4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4-035 389 4.93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4-036 405 5.29 方法3 褐色胶状油 4-037 78 407 4.86 方法3 黄色固体 4-038 214 391 4.35 方法3 米黄色固体 4-039 123 408 5.09 方法3 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4-040 113 412 4.91 方法3 淡奶油色固体 4-041 418 4.82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4-042 分解 433 4.13 方法7 黄色固体 4-043 138 379 4.64 方法3 白色固体 4-044 435 4.53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4-045 380 4.93 方法3 白色固体 4-046 282 414 3.73 方法3 白色固体 4-047 128 334 4.05 方法7 白色固体 4-048 378 4.38 方法7 近白色固体 4-049 138 497 4.89 方法3 白色固体 4-050 分解 491 4.20 方法3 白色固体 4-051 分解 509 4.88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4-052 499 4.39 方法7 淡褐色固体 4-053 485 3.85 方法7 黄色固体 4-054 奶油色固体 4-055 155 435 3.85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4-056 431 4.16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4-057 242 449 4.54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4-058 499 5.05 方法3 白色固体 4-059 157 475 5.27 方法3 白色固体 4-060 96 近白色固体 4-061 175 447 4.20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4-062 139 454 5.06 方法3 白色固体 4-063 471 3.56 方法7 近白色固体 4-064 159 443 4.43 方法3 白色固体 4-065 511 5.24 方法3 白色固体 4-066 400 4.83 方法3 白色固体 5-001 分解 384 3.31 方法3 近白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5-002 164.7 398 3.24 方法3 白色固体 5-003 分解 322 4.33 方法3 白色固体 5-004 377 4.2 方法3 淡奶油色胶 5-005 96 447 5.16 方法3 白色固体 5-006 100 397 4.71 方法3 白色固体 5-007 350 4.75 方法3 无色油 5-008 102 436 5.11 方法3 白色固体 5-009 473 4.97 方法3 白色固体 5-010     118     298      2.37 方法2 白色固体 5-011 326 2.96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5-012 257 2.72 方法3 白色固体 5-013 347 4.26 方法3 白色固体 5-014 308 3.92 方法5 橙色固体 5-015 350 3.75 方法5 淡黄色固体 5-016 分解 306 3.93 方法3 淡褐色固体 5-017 分解 306 3.84 方法3 淡绿色固体 5-018 281 320 4.37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5-019 382 5.31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5-020 232 397 4.21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5-021 分解 307 3.31 方法3 浆 5-022 307 2.93 方法3 米黄色固体 5-023 分解 384 3.51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5-024 284 398 3.53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5-025 398 3.72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5-026 分解 338 4.43 方法5 亮黄色固体 5-027 分解 347 4.08 方法7 白色固体 5-028 364 4.87 方法3 白色固体 5-029 234 307 3.89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化合物        编号   熔点      (℃) [MH+]       RT            (分钟) LCMS      法            物理形态 5-030 324 4.4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5-031 134 322 4.72 方法3 黄色固体 5-032 382 4.04 方法3 白色固体 5-033 376 5.35 方法3 白色固体 5-034 421 4.44 方法3 淡奶油色固体 5-035 169 406 5.04 方法3 白色固体 5-036 394 4.96 方法3 白色固体 5-037 217 380 4.57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5-038 141 奶油色固体 5-039 276 361 4.52 方法3 白色固体 5-040 111 393 4.87 方法3 奶油色固体 5-041 130 362 4.85 方法3 白色固体 5-042 412 5.73 方法3 淡黄色 5-043 分解 365 4.57 方法3 淡黄色固体 5-044 395 4.51 方法3 褐色胶状固体 5-045 378 4.06 方法3 白色固体 5-046 370 4.08 方法4 白色固体 5-047 349 4.37 方法3 白色固体 5-048 441 5.22 方法3 无色油 5-049 318 4.39 方法3 淡灰色固体 5-050 407 3.66 方法3 白色固体 5-051 166 410 2.63 方法2 灰色固体 6-001     175     341      5.54 方法2 米黄色固体
分解=产品在测定过程中分解
D.药理学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是mGluR2的正性变构调节剂。这些化合物 似乎通过与不同于谷氨酸结合位点的变构位点结合而增强谷氨酸应答。 当存在式(I)化合物时,mGluR2对谷氨酸浓度的应答增强。预计式(I) 化合物基本上通过其增强受体功能的能力而发挥其对mGluR2的作用。 利用下述适于鉴定这些化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根据式(I)的化合物, 如表4所示)的[35S]GTPγS结合测定方法检测正性变构调节剂对 mGluR2的特性。
[ 35 S]GTPγS结合试验
[35S]GTPγS结合是一种基于膜的功能试验,其用于通过测量引入 的不可水解形式的GTP即[35S]GTPγS(5’-三磷酸苷,用放射出γ射 线的35S标记)而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功能。G蛋白α亚 单位通过三磷酸鸟苷(GTP)催化5’-二磷酸鸟苷(GDP)的转变,并 在通过激动剂活化GPCR时,[35S]GTPγS被引入并且不能被裂解从而 不能继续所述转变循环(Harper(1998)Current Protocols in Pharmacology2.6.1-10,John Wiley & Sons,Inc.)。放射性[35S]GTPγS 的结合量是G蛋白活性的直接测量值,因此可测定激动剂的活性。 mGluR2受体显示出优选与Gαi蛋白偶联,优选用于此方法的偶联,并 因此其广泛用于研究重组细胞系和组织中mGluR2受体的受体活化 (Schaffhauser等2003,Pinkerton等2004,Mutel等(1998)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71:2558-64;Schaffhauser等(1998)Molecular Pharmacology53:228-33)。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35S]GTPγS结合试验 用于检测本发明化合物的正性变构调节(PAM)性质的用途,所述 [35S]GTPγS结合试验利用来自用人mGluR2受体转染的细胞膜,以及 该试验来自Schaffhauser等((2003)Molecular Pharmacology 4:798-810) 并进行调整。
膜的制备
培养CHO细胞至预满度(pre-confluence),在PBS中清洗之前以 5mM的丁酸盐刺激24小时,然后在匀浆缓冲液(50mM Tris-HCl缓 冲液,pH7.4,4℃)中通过打碎(scrap)而进行收集。利用ultra-turrax 匀浆器将细胞裂解物短暂匀浆(15秒)。将匀浆以23500×g离心10分 钟并弃去上清。将团重新悬于5mM Tris-HCl(pH7.4)中并再次离 心(30000×g,20分钟,4℃)。将最终团块重新悬于50mM HEPES(pH 7.4)中,并在使用之前以合适的等份存贮于-80℃。以血清白蛋白为 标准品,通过Bradford方法(Bio-Rad,USA)测定蛋白浓度。
[35S]GTPγS结合试验
利用冻的膜(在96孔微孔板中进行预孵育(15μg/测试孔,30 分钟,30℃)之前进行解冻和短暂匀浆)在测试缓冲液(50mM HEPES pH7.4、100mM NaCl、3mM MgCl2、50μM GDP、10μg/ml皂苷) 中进行含有人mGluR2的膜中的mGluR2正性变构调节剂的测定,其中 所述缓冲液中含有越来越高浓度的正性变构调节剂(从0.3nM到50 μM)或最小预测定浓度的谷氨酸(PAM法)或不加入谷氨酸。对于PAM 法而言,将膜与EC25浓度(即给出25%最大应答的谷氨酸的浓度)的 谷氨酸一起预先孵育,并与公开的数据一致(Pin等(1999)Eur.J. Pharmacol.375:277-294)。在加入[35S]GTPγS(0.1nM,f.c.)以达到 200μl的总反应体积后,将微孔板短暂摇动并进一步孵育以允许在活化 (30分钟,30℃)时引入[35S]GTPγS。通过在玻璃纤维滤板(Unifilter 96孔GF/B滤板,Perkin-Elmer,Downers Grove,USA)微孔板上使用 96孔板细胞收集器(Filtermate,Perkin-Elmer,USA)进行快速真空过 滤,然后通过以300μl冰冻的清洗缓冲液(Na2PO4.2H2O10mM, NaH2PO4.H2O10mM,pH=7.4)清洗三次而停止反应。然后将过滤器 晾干,并向每孔加入40μl液体闪烁液(liquid scintillation cocktail) (Microscint-O),并在96孔闪烁板读数仪(Top-Count,Perkin-Elmer, USA)上测定膜结合的[35S]GTPγS。在存在10μM冷的GTP的情况下 测定非特异性的[35S]GTPγS结合。利用在11个浓度下的每个数据点的 双份样品创建每条曲线,每条曲线创建至少一次。
数据分析
在存在加入的EC25的mGluR2激动剂谷氨酸以测定正性变构调 节(PAM)的情况下,利用Prism GraphPad(Graph Pad Inc,San Diego, USA)软件产生了本发明代表性化合物的浓度-响应曲线。将曲线拟合 成四参数逻辑方程(Y=底部+(顶部-底部)/(1+10^((LogEC50-X)*Hill斜 率),使得可测定EC50值。
表8.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理学数据
在预定的EC25浓度的mGluR2激动剂谷氨酸的存在下,对所有化 合物进行测试以测定正性变构调节作用(GTPγS-PAM)。所示值为来自 至少一个实验的11个浓度响应曲线的成对值的平均值。所有的化合物 都显示出大于5.0的pEC50值,从5.1(弱活性)到7.6(极高活性)。对 单个实验而言,pEC50值的测量误差估计为约0.3个对数单位。







         化合物 编号   GTPgS -hR2  PAM   pEC50 1-108 5.2 5-011 5.2 2-019 5.2 1-173 5.2 5-030 5.2 5-031 5.2 1-244 5.2 4-024 5.2 3-007 5.2 2-027 5.2 1-061 5.2 2-009 5.2 5-002 5.2 1-062 5.2 1-084 5.1 1-050 5.1 5-010 5.1 1-127 5.1 1-098 5.1 1-181 5.1 1-281 5.1 1-222 5.1 1-235 5.1 5-029 5.1 1-129 5.1 1-229 5.1 1-213 5.1 3-011 5.1
E.组合物实施例
所有这些实施例中所用的“活性成分”(a.i.)指式(i)的最终化 合物、其可药用酸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N氧化 物形式、其季铵盐及其前药。
本发明制剂处方的典型实施例如下:
1.片剂
活性成分              5~50mg
磷酸二钙              20mg
乳糖                  30mg
滑石                  10mg
硬脂酸镁              5mg
马铃薯淀粉            加至200mg
在本实施例中,活性成分可用相同量的本发明的任何化合物进行 替代,特别是相同量的任何示例性的化合物。
2.混悬剂
制备用于口服施用的水混悬剂,使得每1毫升含有1~5mg的一种 活性化合物、50mg羧甲基纤维素钠、1mg苯甲酸钠、500mg山梨醇 和水(加至1ml)。
3.注射剂
通过将1.5%(以重量计)的本发明活性成分在10%(以体积计) 的丙二醇和水中搅拌而制备胃肠外组合物。
4.软膏
活性成分      5~1000mg
硬脂醇        3g
羊毛脂          5g
白凡士林        15g
水              加至100g
在本实施例中,活性成分可用相同量的本发明的任何化合物进行 替代,特别是相同量的任何示例性的化合物。
合理的改变并非视为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可以多种方式改变如此描 述的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