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服务 / 结肠清洗 / 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

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

阅读:507发布:2020-07-2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包括可折叠护理床、通便棒、分配 块 、托盘、排便管、自动下袋盒、袋口密封隔断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等。可折叠护理床臀部开口 位置 处设有托盘,托盘中间设有排便管,排便管末端设有自动下袋盒以及袋口密封隔断装置,排便管中间设有通便棒,通便棒末端穿过排便管与分配块连接,可折叠护理床床头处设有按摩器。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智能控制,不仅对便秘有很好的清理效果,同时还可以清理直肠褶皱内部残留的宿便,清理结束后对直肠内壁 喷涂 益生菌 溶液,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胃动 力 。,下面是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包括可折叠护理床(1),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包括可折叠床板(1a)以及臀部开口(1b),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的臀部开口(1b)部位的中间设有托盘(4),所述的托盘(4)内部四周靠近中心的位置设有可调节振动频率的振动器(4a),所述的托盘(4)下部设有托板(4b),所述的托板(4b)外周设有电磁Ⅰ(4c),所述的电磁铁Ⅰ(4c)通电后可以吸附在可折叠床板(1a)下方并将托盘(4)固定在可折叠护理床(1)上,
所述的托盘(4)中间设有贯穿的排便管(5),所述的排便管(5)包括相互贯通的上端垂直管(51)、中间平管(52)以及下端垂直管(53),所述的上端垂直管(51)与托盘(4)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端垂直管(51)位于托盘(4)上方的部位设有开口肛塞(5b),所述的上端垂直管(51)位于托盘(4)下方的部位串接有波纹管Ⅱ(5c),所述的上端垂直管(51)外侧位于波纹管Ⅱ(5c)的下方设有支撑环(5d),所述的支撑环(5d)上方设有左右调整装置(6),所述的左右调整装置(6)包含有两台相对于上端垂直管(51)轴线位置对称的电机Ⅰ(6d),所述的电机Ⅰ(6d)与支撑环(5d)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Ⅰ(6d)输出端设有齿轮(6c),所述的齿轮(6c)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条(6b1),所述的齿条(6b1)末端连接有推杆(6b),所述的推杆(6b)末端穿设至上端垂直管(51)内部并设有弧形的固定(6a),
所述的中间水平管(52)底面设有贯穿的密封套管(5a),所述的密封套管(5a)轴线与上端垂直管(51)轴线重合,
所述的下端垂直管(53)侧面设有排气孔(5g),所述的排气孔(5g)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活性炭滤网(5g2)以及扇(5g1),所述的下端垂直管(53)末端向外延伸有下端沿(5e),所述的下端沿(5e)外侧设有螺纹部(5e1),
所述的下端垂直管(53)下方设有与螺纹部(5e1)螺纹连接的自动下袋盒(15),所述的自动下袋盒(15)中间设有通孔(153),所述的自动下袋盒(15)内部设有中间隔板(15a),所述的中间隔板(15a)上设有下袋孔Ⅰ(15b),所述的中间隔板(15a)将自动下袋盒(15)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放袋盒(151)以及下方的驱动盒(152),所述的放袋盒(151)内部设有折叠塑料袋(17),
所述的驱动盒(152)内部设有弧形驱动轮(15e)以及梭型驱动轮(15f),所述的弧形驱动轮(15e)为两端粗中间细的柱型,所述的弧形驱动轮(15e)中间外围设有涡轮部Ⅰ(15e2),所述的弧形驱动轮(15e)内部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中间杆(15e1),所述的中间杆(15e1)两端与驱动盒(152)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梭型驱动轮(15f)位于弧形驱动轮(15e)内侧,所述的梭型驱动轮(15f)与弧形驱动轮(15e)之间的缝隙与塑料袋厚度相同,所述的梭型驱动轮(15f)中间设有涡轮部Ⅱ(15f1),所述的涡轮部Ⅱ(15f1)外套有半开口套环(15g),所述的套环(15g)上方设有与中间隔板(15a)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5g1),
所述的弧形驱动轮(15e)外侧以及梭型驱动轮(15f)内侧各设有一个电机Ⅱ(15d),所述的电机Ⅱ(15d)输出端设有蜗杆(15d1),所述的两根蜗杆(15d1)分别与涡轮部Ⅰ(15e2)以及涡轮部Ⅱ(15f1)啮合连接,
所述的驱动盒(152)底部设有下袋孔Ⅱ(15c),所述的下袋孔Ⅱ(15c)位于下袋孔Ⅰ(15b)正下方且形状相同,
所述的自动下袋盒(15)两侧各设有一个连接杆(154),所述的连接杆(154)下方固定连接有袋口密封隔断装置(16),所述的袋口密封隔断装置(16)内部末端设有电磁铁Ⅱ(16d),所述的电磁铁Ⅱ(16d)中间设有滑杆(16a),所述的滑杆(16a)上设有隔板(16a1),所述的隔板(16a1)与电磁铁Ⅱ(16d)之间设有推弹簧(16c),所述的滑杆(16a)末端穿设至袋口密封隔断装置(16)外侧并设有长方形的密封隔断头(16b),所述的密封隔断头(16b)上下各设有一个热熔器(16b1),所述的两个热熔器(16b1)中间设有熔断器(16b2),当电磁铁Ⅱ(16d)断电后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在推力弹簧(16c)的推动下向内运动并于下端垂直管(53)轴线位置处碰触,
所述的排便管(5)内部设有通便棒(2),所述的通便棒(2)穿设于两个固定块(6a)之间,所述的通便棒(2)末端穿过密封套管(5a)至于排便管(5)外部,所述的通便棒(2)与密封套管(5a)之间设有密封件(5a1),所述的通便棒(2)下部末端设有波纹管Ⅰ(2g),所述的通便棒(2)内部中间设有电气腔(2e),所述的电气腔(2e)内部设有振动棒(2e1),所述的通便棒(2)内部位于电气腔(2e)四周设有益生菌溶液腔(2c),所述的通便棒(2)上端外壁处设有多个益生菌溶液排出孔(2b),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排出孔(2b)与益生菌溶液腔(2c)贯通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腔(2c)内部设有多根水腔(2d),所述的水腔(2d)的末端设有倾斜的喷水口(2d1),
所述的波纹管Ⅰ(2g)下方设有分配块(3),所述的分配块(3)左侧依次设有电动升降杆(7)、水箱(8)、益生菌溶液箱(9)、控制装置(13)以及电源装置(14),
所述的分配块(3)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水槽(3a)、益生菌溶液槽(3b)以及电气槽(3c),所述的水槽(3a)左侧设有进水口(3a1),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槽(3b)左侧设有益生菌溶液入口(3b1),所述的水槽(3a)与通便棒(2)内部的水腔(2d)贯通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槽(3b)与通便棒(2)内部的益生菌溶液腔(2c)贯通连接,
所述的电动升降杆(7)、水箱(8)、益生菌溶液箱(9)、控制装置(13)以及电源装置(14)均固定设有可折叠护理床(1)底板上,
所述的电动升降杆(7)与通便棒(2)之间设有连接板(7a),所述的连接板(7a)设于波纹管Ⅰ(2g)上方,
所述的水箱(8)上方设有上盖Ⅰ(8a),所述的上盖Ⅰ(8a)与水箱(8)螺纹连接,所述的水箱(8)与分配块(3)进水口(3a1)之间设有输液管Ⅰ(8c),所述的输液管Ⅰ(8c)上设有电Ⅰ(8b),所述的电泵Ⅰ(8b)最高输出压力为100mPa,
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9)上方设有上盖Ⅱ(9a),所述的上盖Ⅱ(9a)与益生菌溶液箱(9)螺纹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9)与分配块(3)益生菌溶液入口(3b1)之间设有输液管Ⅱ(9e),所述的输液管Ⅱ(9e)上设有电泵Ⅱ(9d),所述的电泵Ⅱ(9d)最高输出压力为100mPa,所述的振动棒(2e1)、振动器(4a)、电磁铁Ⅰ(4c)、风扇(5g1)、电机Ⅰ(6d)、电动升降杆(7)、电泵Ⅰ(8b)、电泵Ⅱ(9d)、电机Ⅱ(15d)、电磁铁Ⅱ(16d)、热熔器(16b1)、熔断器(16b2)以及电源装置(14)分别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所述的通便棒(2)端头四周设有位置传感器(2h),其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盒(152)内部设有2个或4个弧形驱动轮(15e)以及梭型驱动轮(15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箱(8)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9b)以及恒温加热棒(9c),所述的电子液位计(9b)以及恒温加热棒(9c)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9)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9b)以及恒温加热棒(9c),所述的电子液位计(9b)以及恒温加热棒(9c)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便棒(2)外表面上部设有多排凸出气囊(2a),所述的每排凸出气囊(2a)均由四个沿通便棒(2)轴线方向均匀布置的凸出气囊(2a)组成,
所述的通便棒(2)外壁内部设有注排气腔(2f),所述的注排气腔(2f)与凸出气囊(2a)内部腔体贯通连接,所述的通便棒(2)外壁上设有注排气孔(2f1),所述的注排气孔(2f1)与注排气腔(2f)贯通连接,
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底板上设有电动注气泵(10),所述的电动注气泵(10)与注排气腔(2f)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的电动注气泵(10)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便棒(2)电气腔(2e)内部的振动棒(2e1)由两根分离的振动棒(2e1)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上方设有按摩器(12),所述的按摩器(12)与可折叠护理床(1)之间设有支撑杆(11),所述的支撑杆(11)设于可折叠护理床(1)床头右侧,所述的按摩器(12)包括按摩球(12a)、滑道(12b)、散热板(12c)、热烘灯(12d)以及电机(12e),
所述的按摩器(12)上设有四个或六个按摩球(12a),所述的按摩球(12a)与滑道(12b)滑动连接,所述的按摩球(12a)在滑道(12b)上每分钟可以转动十五到二十圈,所述的滑道(12b)设于按摩器(12)下端面中间的位置,所述的滑道(12b)上下两侧设有散热板(12c),所述的按摩球(12a)左侧设有中间部(12a2),所述的中间部(12a2)设于滑道(12b)内部,所述的中间部(12a2)左侧设有齿轮部(12a1),
所述的按摩器(12)内部设有电机(12e)以及热烘灯(12d),
所述的电机(12e)轴向与滑道(12b)轴线重合,所述的电机(12e)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12e1),所述的驱动齿轮(12e1)与齿轮部(12a1)啮合连接,
所述的热烘灯(12d)设于散热板(12c)左侧,
所述的电机(12e)以及热烘灯(12d)分别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节可折叠护理床(1):
调节可折叠护理床(1),使得床头部位抬起,床尾部位落下,使得患者可以以坐姿靠在可折叠护理床(1)上,同时打开可折叠护理床(1)上臀部支撑板,
电磁铁Ⅰ(4c)通电,将托盘(4)上移,使得托板(4b)紧固在可折叠护理床(1)下端面,在开口肛塞(5b)外延处涂抹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液,插入到人体肛内部,拧下自动下袋盒(15),将可折叠塑料袋(17)放入到放袋盒(151)内部,可折叠塑料袋(17)下端头插入到弧形驱动轮(15e)与梭型驱动轮(15f)之间的缝隙中,之后再将自动下袋盒(15)拧到下端沿(5e)上,
通过控制装置(13)控制电机Ⅱ(15d)开启,通过蜗杆(15d1)驱动弧形驱动轮(15e)以及梭型驱动轮(15f)转动,且两者均向两者之间缝隙的方向进行转动,带动可折叠塑料袋(17)下移并穿过下袋孔Ⅱ(15c),
将电磁铁Ⅱ(16b)断电,密封隔断头(16b)在推力弹簧(16c)的作用下向下端垂直管(53)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直到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与下端垂直管(53)轴线位置处接触将可折叠塑料袋(17)挤压在两者之间,通过控制装置(13)开启热熔器(16b1)以及熔断器(16b2),热熔器(16b1)将可折叠塑料袋(17)密封,熔断器(16b2)将可折叠塑料袋(17)断开,完成后再次将电磁铁Ⅱ(16b)通电,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分离复位;
步骤二,腹部按摩:
调节支撑杆(11),将按摩器(12)放到患者腹部,开启热烘灯(12d)以及电机(12e),驱动齿轮(12e1)带动按摩球(12a)沿滑道(12b)逆时针转动,对患者小腹部位进行按摩;
步骤三,通便:
控制装置(13)控制电动升降杆(7)、电泵Ⅰ(8b)、振动棒(2e1)、恒温加热器(9c)启动工作,恒温加热器(9c)将水箱(8)内部的水加热到39℃后,通便棒(2)向上移动进入到人体直肠内部,波纹管Ⅰ(2g)相应延长,
电泵Ⅰ(8b)将水箱(8)内部的水注入到通便棒(2)水腔(2d)内部,并通过喷水口(2d1)喷入身体直肠内部,清理直肠内部的粪便
位置传感器(2h)可以感应到通便棒(2)前端与直肠内壁之间的距离,当通便棒(2)前端头离直肠内壁2~3mm时,位置传感器(2h)向控制装置(13)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13)控制电动升降杆(7)停止上移,避免便棒(2)前端头触碰到直肠内壁,给人体带来不适,当通便棒(2)上移过程中行程发生偏离时,位置传感器(2h)向控制装置(13)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13)控制电机Ⅰ(6d)开启,通过齿轮(6e)的转动带动齿条(6b1)左右移动,进而通过推杆(6b)、固定块(6a)推动通便棒(2)左右移动,调整通便棒(2)位置,当患者出现便秘的症状时,通便棒(2)前端喷出的水流会对粪便进行一定的软化,之后通便棒(2)插入到粪便内部,通过振动棒(2e1)的振动,使得粪便进一步松软,根据患者的便秘程度,振动棒(2e1)的振动频率有高、中、低三档可调,
同时开启电动注气泵(10),电动注气泵(10)向注排气腔(2f)内部注入空气,使得凸出气囊(2a)凸出通便棒(2)外表面,插入到粪便当中,使得粪便进一步松软,振动棒(2e1)可以加强通便棒(2)前端喷出水流的清洗效果,能有效的清理直肠褶皱处残留的宿便,
当通便棒(2)抵达直肠末端时,一定压力的水流会通过倾斜的喷水口(2d1)喷入到乙状结肠中,对乙状结肠进行清理;
步骤四,排便:
当通便棒(2)进入人体直肠内部进行清理时,通过控制装置(13)开启风扇(5g1),风扇(5g1)将排便管(5)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排便管(5)内部形成负压,能够更好的对人体直肠内部清理出来的粪便进行引流,使得粪便通过排便管(5)进入到塑料袋内部,风扇(5g1)抽出的气体经过活性炭滤网(5g2)消除异味后,排入到空气中;
步骤五,护理:
排便过程结束后,将电磁铁Ⅱ(16b)断电,密封隔断头(16b)在推力弹簧(16c)的作用下向下端垂直管(53)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直到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与下端垂直管(53)轴线位置处接触将可折叠塑料袋(17)挤压在两者之间,通过控制装置(13)开启热熔器(16b1)以及熔断器(16b2),上方的热熔器(16b1)将可折叠塑料袋(17)底部密封,下方的热熔器(16b1)将已经使用的可折叠塑料袋(17)上部密封,熔断器(16b2)将两个可折叠塑料袋(17)断开,完成后再次将电磁铁Ⅱ(16b)通电,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分离复位,通过控制装置(13)开启电泵Ⅱ(9d),电泵Ⅱ(9d)将益生菌溶液箱(9)内部的益生菌溶液注入到通便棒(2)益生菌溶液腔(2c)内部,在通过益生菌排出孔(2b)均匀的喷洒到人体直肠表面,用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便秘对人体有很多危害,人体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表现;较硬的粪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并且波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脑出血,中猝死等;由于每次长时间用力排便,使直肠疲劳,肛门收缩过紧及盆腔底部痉挛性收缩,导致不射精或性欲减退,性生活没有高潮等;易使妇女发生痛经,阴道痉挛,并生产尿潴留,尿路感染等症状;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0003] 保持大便通畅是医疗护理的重点,保持大便通畅不仅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增进患者食欲,而且能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上,为了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一方面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果、蔬菜等,进行预防;必要时会采取通便措施,如腹部按摩和热敷、使用通便液等。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协助患者用手指掏大便。这样的通便措施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心理负担,也给医护人员加大了工作量,造成不便。
[0004] 2015年4月16日,中国专利公布了申请号为201510191648.6的消化内科通便器专利,该专利包括通便器主体、灌肠通便桶和水温控制桶,在通便器主体下侧设有支撑腿,支撑腿上侧设有电源线孔,电源线孔上设有电源线,电源线上设有变压器,变压器下侧设有电源插头,电源线孔上侧设有按压式开关,按压式开关右侧设有固定温度显示屏,固定温度显示屏上设有当前温度显示区,当前温度显示区右侧设有调节温度显示区,调节温度显示区右侧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温度调节旋钮下侧设有一键恒温键。该专利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持肛门插入头插入患者肛门进行通便,无法有效的控制肛门插入头不碰触到患者直肠壁,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心里不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智能控制,不仅对便秘有很好的清理效果,同时还可以清理直肠褶皱内部残留的宿便,清理结束后对直肠内壁喷涂益生菌溶液,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胃动力。
[0006]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包括可折叠护理床,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包括可折叠床板以及臀部开口。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臀部开口部位的中间设有托盘,所述的托盘内部四周靠近中心的位置设有可调节振动频率的振动器,所述的托盘下部设有托板,所述的托板外周设有电磁Ⅰ,所述的电磁铁Ⅰ通电后可以吸附在可折叠床板下方并将托盘固定在可折叠护理床上。所述的托盘中间设有贯穿的排便管,所述的排便管包括相互贯通的上端垂直管、中间水平管以及下端垂直管,所述的上端垂直管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端垂直管位于托盘上方的部位设有开口肛塞,所述的上端垂直管位于托盘下方的部位串接有波纹管Ⅱ。所述的上端垂直管外侧位于波纹管Ⅱ的下方设有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上方设有左右调整装置。
[0008] 所述的左右调整装置包含有两台相对于上端垂直管轴线位置对称的电机Ⅰ,所述的电机Ⅰ与支撑环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Ⅰ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的齿轮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的齿条末端连接有推杆,所述的推杆末端穿设至上端垂直管内部并设有弧形的固定块。
[0009] 所述的中间水平管底面设有贯穿的密封套管,所述的密封套管轴线与上端垂直管轴线重合。所述的下端垂直管侧面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活性炭滤网以及风扇。
[0010] 所述的下端垂直管末端向外延伸有下端沿,所述的下端沿外侧设有螺纹部。所述的下端垂直管下方设有与螺纹部螺纹连接的自动下袋盒,所述的自动下袋盒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的自动下袋盒内部设有中间隔板,所述的中间隔板上设有下袋孔Ⅰ,所述的中间隔板将自动下袋盒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放袋盒以及下方的驱动盒,所述的放袋盒内部设有折叠塑料袋。
[0011] 所述的驱动盒内部设有弧形驱动轮以及梭型驱动轮,所述的弧形驱动轮为两端粗中间细的柱型,所述的弧形驱动轮中间外围设有涡轮部Ⅰ,所述的弧形驱动轮内部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中间杆,所述的中间杆两端与驱动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梭型驱动轮位于弧形驱动轮内侧,所述的梭型驱动轮与弧形驱动轮之间的缝隙与塑料袋厚度相同,所述的梭型驱动轮中间设有涡轮部Ⅱ,所述的涡轮部Ⅱ外套有半开口套环,所述的套环上方设有与中间隔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杆。
[0012] 所述的弧形驱动轮外侧以及梭型驱动轮内侧各设有一个电机Ⅱ,所述的电机Ⅱ输出端设有蜗杆,所述的两根蜗杆分别与涡轮部Ⅰ以及涡轮部Ⅱ啮合连接。所述的驱动盒底部设有下袋孔Ⅱ,所述的下袋孔Ⅱ位于下袋孔Ⅰ正下方且形状相同。
[0013] 所述的自动下袋盒两侧各设有一个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袋口密封隔断装置,所述的袋口密封隔断装置内部末端设有电磁铁Ⅱ,所述的电磁铁Ⅱ中间设有滑杆,所述的滑杆上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与电磁铁Ⅱ之间设有推力弹簧,所述的滑杆末端穿设至袋口密封隔断装置外侧并设有长方形的密封隔断头,所述的密封隔断头上下各设有一个热熔器,所述的两个热熔器中间设有熔断器,当电磁铁Ⅱ断电后两侧的密封隔断头在推力弹簧的推动下向内运动并于下端垂直管轴线位置处碰触。
[0014] 所述的排便管内部设有通便棒,所述的通便棒穿设于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的通便棒末端穿过密封套管至于排便管外部,所述的通便棒与密封套管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的通便棒下部末端设有波纹管Ⅰ,所述的通便棒内部中间设有电气腔,所述的电气腔内部设有振动棒,所述的通便棒内部位于电气腔四周设有益生菌溶液腔,所述的通便棒上端外壁处设有多个益生菌溶液排出孔,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排出孔与益生菌溶液腔贯通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腔内部设有多根水腔,所述的水腔的末端设有倾斜的喷水口。所述的波纹管Ⅰ下方设有分配块,所述的分配块左侧依次设有电动升降杆、水箱、益生菌溶液箱、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所述的分配块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水槽、益生菌溶液槽以及电气槽,所述的水槽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槽左侧设有益生菌溶液入口,所述的水槽与通便棒内部的水腔贯通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槽与通便棒内部的益生菌溶液腔贯通连接。
[0015] 所述的电动升降杆、水箱、益生菌溶液箱、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均固定设有可折叠护理床底板上。所述的电动升降杆与通便棒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设于波纹管Ⅰ上方。所述的水箱上方设有上盖Ⅰ,所述的上盖Ⅰ与水箱螺纹连接,所述的水箱与分配块进水口之间设有输液管Ⅰ,所述的输液管Ⅰ上设有电Ⅰ,所述的电泵Ⅰ最高输出压力为100mPa。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上方设有上盖Ⅱ,所述的上盖Ⅱ与益生菌溶液箱螺纹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与分配块益生菌溶液入口之间设有输液管Ⅱ,所述的输液管Ⅱ上设有电泵Ⅱ,所述的电泵Ⅱ最高输出压力为100mPa。所述的振动棒、振动器、电磁铁Ⅰ、风扇、电机Ⅰ、电动升降杆、电泵Ⅰ、电泵Ⅱ、电机Ⅱ、电磁铁Ⅱ、热熔器、熔断器以及电源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6] 优选的,所述的所述的通便棒端头四周设有位置传感器,其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7]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盒内部设有2个或4个弧形驱动轮以及梭型驱动轮。
[0018] 优选的,所述的水箱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以及恒温加热棒,所述的电子液位计以及恒温加热棒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9] 优选的,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以及恒温加热棒,所述的电子液位计以及恒温加热棒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20] 优选的,所述的通便棒外表面上部设有多排凸出气囊,所述的每排凸出气囊均由四个沿通便棒轴线方向均匀布置的凸出气囊组成。所述的通便棒外壁内部设有注排气腔,所述的注排气腔与凸出气囊内部腔体贯通连接,所述的通便棒外壁上设有注排气孔,所述的注排气孔与注排气腔贯通连接。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底板上设有电动注气泵,所述的电动注气泵与注排气腔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电动注气泵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21] 优选的,所述的通便棒电气腔内部的振动棒由两根分离的振动棒组成。
[0022] 优选的,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上方设有按摩器,所述的按摩器与可折叠护理床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设于可折叠护理床床头右侧。所述的按摩器包括按摩球、滑道、散热板、热烘灯以及电机。所述的按摩器上设有四个或六个按摩球,所述的按摩球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的按摩球在滑道上每分钟可以转动十五到二十圈。所述的滑道设于按摩器下端面中间的位置,所述的滑道上下两侧设有散热板,所述的按摩球左侧设有中间部,所述的中间部设于滑道内部,所述的中间部左侧设有齿轮部。所述的按摩器内部设有电机以及热烘灯。所述的电机轴向与滑道轴线重合,所述的电机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齿轮部啮合连接。所述的热烘灯设于散热板左侧。所述的电机以及热烘灯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23] 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步骤一,调节可折叠护理床:
[0025] 调节可折叠护理床,使得床头部位抬起,床尾部位落下,使得患者可以以坐姿靠在可折叠护理床上,同时打开可折叠护理床上臀部支撑板。电磁铁Ⅰ通电,将托盘上移,使得托板紧固在可折叠护理床下端面。在开口肛塞外延处涂抹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液,插入到人体肛门内部。拧下自动下袋盒,将可折叠塑料袋放入到放袋盒内部,可折叠塑料袋下端头插入到弧形驱动轮与梭型驱动轮之间的缝隙中,之后再将自动下袋盒拧到下端沿上。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Ⅱ开启,通过蜗杆驱动弧形驱动轮以及梭型驱动轮转动,且两者均向两者之间缝隙的方向进行转动,带动可折叠塑料袋下移并穿过下袋孔Ⅱ。
[0026] 将电磁铁Ⅱ断电,密封隔断头在推力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端垂直管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直到两侧的密封隔断头与下端垂直管轴线位置处接触将可折叠塑料袋挤压在两者之间,通过控制装置开启热熔器以及熔断器,热熔器将可折叠塑料袋密封,熔断器将可折叠塑料袋断开,完成后再次将电磁铁Ⅱ通电,两侧的密封隔断头分离复位;
[0027] 步骤二,腹部按摩:
[0028] 调节支撑杆,将按摩器放到患者腹部,开启热烘灯以及电机,驱动齿轮带动按摩球沿滑道逆时针转动,对患者小腹部位进行按摩;
[0029] 步骤三,通便:
[0030] 控制装置控制电动升降杆、电泵Ⅰ、振动棒、恒温加热器启动工作,恒温加热器将水箱内部的水加热到39℃后,通便棒向上移动进入到人体直肠内部,波纹管Ⅰ相应延长。电泵Ⅰ将水箱内部的水注入到通便棒水腔内部,并通过喷水口喷入身体直肠内部,清理直肠内部的粪便。位置传感器可以感应到通便棒前端与直肠内壁之间的距离,当通便棒前端头离直肠内壁2~3mm时,位置传感器向控制装置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控制电动升降杆停止上移,避免便棒前端头触碰到直肠内壁,给人体带来不适。
[0031] 当通便棒上移过程中行程发生偏离时,位置传感器向控制装置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控制电机Ⅰ开启,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齿条左右移动,进而通过推杆、固定块推动通便棒左右移动,调整通便棒位置。
[0032] 当患者出现便秘的症状时,通便棒前端喷出的水流会对粪便进行一定的软化,之后通便棒插入到粪便内部,通过振动棒的振动,使得粪便进一步松软,根据患者的便秘程度,振动棒的振动频率有高、中、低三档可调。同时开启电动注气泵,电动注气泵向注排气腔内部注入空气,使得凸出气囊凸出通便棒外表面,插入到粪便当中,使得粪便进一步松软。振动棒可以加强通便棒前端喷出水流的清洗效果,能有效的清理直肠褶皱处残留的宿便。
当通便棒抵达直肠末端时,一定压力的水流会通过倾斜的喷水口喷入到乙状结肠中,对乙状结肠进行清理;
[0033] 步骤四,排便:
[0034] 当通便棒进入人体直肠内部进行清理时,通过控制装置开启风扇,风扇将排便管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排便管内部形成负压,能够更好的对人体直肠内部清理出来的粪便进行引流,使得粪便通过排便管进入到塑料袋内部,风扇抽出的气体经过活性炭滤网消除异味后,排入到空气中;
[0035] 步骤五,护理:
[0036] 排便过程结束后,将电磁铁Ⅱ断电,密封隔断头在推力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端垂直管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直到两侧的密封隔断头与下端垂直管轴线位置处接触将可折叠塑料袋挤压在两者之间,通过控制装置开启热熔器以及熔断器,上方的热熔器将可折叠塑料袋底部密封,下方的热熔器将已经使用的可折叠塑料袋上部密封,熔断器将两个可折叠塑料袋断开,完成后再次将电磁铁Ⅱ通电,两侧的密封隔断头分离复位。
[0037] 通过控制装置开启电泵Ⅱ,电泵Ⅱ将益生菌溶液箱内部的益生菌溶液注入到通便棒益生菌溶液腔内部,在通过益生菌排出孔均匀的喷洒到人体直肠表面,用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003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39] (1)患者可以依靠在床位上进行排便操作,提高了舒适性。
[0040] (2)排便管上设有托盘,如果发生粪便侧漏,流出的粪便会进入到托盘上,避免弄脏其他部位。
[0041] (3)托盘上设有振动器,在患者排便的过程可以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振动按摩,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排便。
[0042] (4)通便棒可以振动并且前端有水流喷出,对粪便的清理有很强的效果,同时能有效的清理直肠褶皱内部的宿便。
[0043] (5)清理结束后,通便棒会向直肠内壁喷涂益生菌溶液,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胃动力。
[0044] (6)通便棒前端设有位置传感器,可以有效的避免通便棒碰触到直肠内壁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0045] (7)可以自动更换塑料袋,方便卫生。
[0046] (8)塑料袋上下均自动封口,避免异味散出。附图说明
[004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48]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侧视图,
[0049]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0050] 图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图,
[0051] 图4为本发明通便棒结构图,
[0052] 图5为本发明按摩器外形图,
[0053] 图6为本发明A-A面剖视图,
[0054] 图7为本发明B-B面剖视图,
[0055] 图8为本发明C-C面剖视图,
[0056] 图9为本发明D-D面剖视图,
[0057] 图10为本发明E处局部放大图,
[0058] 图11为本发明F-F面剖视图,
[0059] 图12为本发明G-G面剖视图,
[0060] 图13为本发明H-H面剖视图,
[0061] 图14为本发明I处局部放大图,
[0062] 图15为本发明袋口密封隔断装置结构图,
[0063] 图16为本发明J-J面剖视图,
[0064] 图17为本发明K处局部放大图。
[0065] 图中:1-可折叠护理床、1a-可折叠床板、1b-臀部开口;
[0066] 2-通便棒、2a-凸出气囊、2b-益生菌溶液排出孔、2c-益生菌溶液腔、2d-水腔、2d1-喷水口、2e-电气腔、2e1-振动棒、2f-注排气腔、2f1-注排气孔、2g-波纹管Ⅰ、2h-位置传感器;
[0067] 3-分配块、3a-水槽、3a1-进水口、3b-益生菌溶液槽、3b1-益生菌溶液入口、3c-电气槽;
[0068] 4-托盘、4a-振动器、4b-托板、4c-电磁铁Ⅰ;
[0069] 5-排便管、51-上端垂直管、52-中间水平管、53-下端垂直管、5a-密封套管、5a1-密封件、5b-开口肛塞、5c-波纹管Ⅱ、5d-支撑环、5e-下端沿、5e1-螺纹部、5g-排气孔、5g1-风扇、5g2-活性炭滤网;
[0070] 6-左右调整装置、6a-固定块、6b-推杆、6b1-齿条、6c-齿轮、6d-电机Ⅰ;
[0071] 7-电动升降杆、7a-连接板;
[0072] 8-水箱、8a-上盖Ⅰ、8b-电泵Ⅰ、8c-输液管Ⅰ;
[0073] 9-益生菌溶液箱、9a-上盖Ⅱ、9b-电子液位计、9c-恒温加热棒、9d-电泵Ⅱ、9e-输液管Ⅱ;
[0074] 10-电动注气泵;
[0075] 11-支撑杆;
[0076] 12-按摩器、12a-按摩球、12a1-齿轮部、12a2-中间部、12b-滑道、12c-散热板、12d-热烘灯、12e-电机、12e1-驱动齿轮;
[0077] 13-控制装置;
[0078] 14-电源装置;
[0079] 15-自动下袋盒、15a-中间隔板、151-放袋盒、152-驱动盒、153-通孔、154-连接杆、15b-下袋孔Ⅰ、15c-下袋孔Ⅱ、15d-电机Ⅱ、15d1-蜗杆、15e-弧形驱动轮、15e1-中间杆、
15e2-涡轮部Ⅰ、15f-梭型驱动轮、15f1-涡轮部Ⅱ、15g-套环、15g1-固定杆;
[0080] 16-袋口密封隔断装置、16a-滑杆、16a1-隔板、16b-密封隔断头、16b1-热熔器、16b2-熔断器、16c-推力弹簧、16d-电磁铁Ⅱ;
[0081] 17-折叠塑料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82] 附图为该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83] 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包括可折叠护理床1,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包括可折叠床板1a以及臀部开口1b,可折叠床板1a为铁制床板。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为目前在售的多功能护理床,该床床位可以手动或电动折叠,使得床头部位抬起,床尾部位落下,人体能以坐姿依靠在床上,同时该床患者臀部部位有较大的开孔,方便患者在床上排便。
[0084] 由附图1所示,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的臀部开口1b部位的中间设有托盘4,所述的托盘4内部四周靠近中心的位置设有可调节振动频率的振动器4a,振动器4a的振动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所述的托盘4下部设有托板4b,所述的托板4b外周设有电磁铁Ⅰ4c,所述的电磁铁Ⅰ4c通电后可以吸附在可折叠床板1a下方并将托盘4固定在可折叠护理床1上。
[0085] 所述的托盘4中间设有贯穿的排便管5,由附图3所示,所述的排便管5包括相互贯通的上端垂直管51、中间水平管52以及下端垂直管53。所述的上端垂直管51与托盘4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端垂直管51位于托盘4上方的部位设有开口肛塞5b,开口肛塞5b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中间为贯通的开口,将开口肛塞5b插入患者肛门后,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卡在开口肛塞5b下沿处,避免患者排便时,开口肛塞5b从肛门处脱落。所述的上端垂直管51位于托盘4下方的部位串接有波纹管Ⅱ5c。波纹管是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通过波纹管Ⅱ5c的延长以及缩短实现托盘4的上下移动。
[0086] 所述的上端垂直管51外侧位于波纹管Ⅱ5c的下方设有支撑环5d,所述的支撑环5d上方设有左右调整装置6。
[0087] 所述的左右调整装置6包含有两台相对于上端垂直管51轴线位置对称的电机Ⅰ6d,所述的电机Ⅰ6d与支撑环5d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Ⅰ6d输出端设有齿轮6c,所述的齿轮6c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条6b1,所述的齿条6b1末端连接有推杆6b,所述的推杆6b末端穿设至上端垂直管51内部并设有弧形的固定块6a。
[0088] 所述的中间水平管52底面设有贯穿的密封套管5a,所述的密封套管5a轴线与上端垂直管51轴线重合,密封套管5a与水平管52固定连接。
[0089] 所述的下端垂直管53侧面设有排气孔5g,所述的排气孔5g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活性炭滤网5g2以及风扇5g1。活性炭滤网5g2内部含有大量的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因此排便管5内部气体排入到空气的气体能够很好地去除异味,避免污染空气,给人带来不适。
[0090] 所述的下端垂直管53末端向外延伸有下端沿5e,所述的下端沿5e外侧设有螺纹部5e1,
[0091] 所述的下端垂直管53下方设有与螺纹部5e1螺纹连接的自动下袋盒15,所述的自动下袋盒15中间设有通孔153,所述的自动下袋盒15内部设有中间隔板15a,所述的中间隔板15a上设有下袋孔Ⅰ15b,所述的中间隔板15a将自动下袋盒15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放袋盒151以及下方的驱动盒152,所述的放袋盒151内部设有折叠塑料袋17,所述的驱动盒152内部设有弧形驱动轮15e以及梭型驱动轮15f,所述的驱动盒152内部设有2个或4个弧形驱动轮15e以及梭型驱动轮15f。所述的弧形驱动轮15e为两端粗中间细的柱型,所述的弧形驱动轮15e中间外围设有涡轮部Ⅰ15e2,所述的弧形驱动轮15e内部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中间杆
15e1,所述的中间杆15e1两端与驱动盒152内壁固定连接,
[0092] 所述的梭型驱动轮15f位于弧形驱动轮15e内侧,所述的梭型驱动轮15f与弧形驱动轮15e之间的缝隙与塑料袋厚度相同,所述的梭型驱动轮15f中间设有涡轮部Ⅱ15f1,所述的涡轮部Ⅱ15f1外套有半开口套环15g,所述的套环15g上方设有与中间隔板15a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5g1,
[0093] 所述的弧形驱动轮15e外侧以及梭型驱动轮15f内侧各设有一个电机Ⅱ15d,所述的电机Ⅱ15d输出端设有蜗杆15d1,所述的两根蜗杆15d1分别与涡轮部Ⅰ15e2以及涡轮部Ⅱ15f1啮合连接,
[0094] 所述的驱动盒152底部设有下袋孔Ⅱ15c,所述的下袋孔Ⅱ15c位于下袋孔Ⅰ15b正下方且形状相同,
[0095] 所述的自动下袋盒15两侧各设有一个连接杆154,所述的连接杆154下方固定连接有袋口密封隔断装置16,所述的袋口密封隔断装置16内部末端设有电磁铁Ⅱ16d,所述的电磁铁Ⅱ16d中间设有滑杆16a,所述的滑杆16a上设有隔板16a1,所述的隔板16a1与电磁铁Ⅱ16d之间设有推力弹簧16c,所述的滑杆16a末端穿设至袋口密封隔断装置16外侧并设有长方形的密封隔断头16a,所述的密封隔断头16a上下各设有一个热熔器16b1,所述的两个热熔器16b1中间设有熔断器16b2,当电磁铁Ⅱ16d断电后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在推力弹簧
16c的推动下向内运动并于下端垂直管53轴线位置处碰触。
[0096] 所述的排便管5内部设有通便棒2,所述的通便棒2穿设于两个固定块6a之间。所述的通便棒2末端穿过密封套管5a至于排便管5外部,所述的通便棒2与密封套管5a之间设有密封件5a1,密封件5a1可以实现动密封,在通便棒2上下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很好的密封效果,避免粪便通过通便棒2以及密封件5a1之间的空隙流出排便管5。
[0097] 所述的通便棒2下部设有波纹管Ⅰ2g,由附图4所示,所述的通便棒2端头四周设有位置传感器2h,所述的通便棒2内部中间设有电气腔2e,所述的电气腔2e内部设有振动棒2e1,所述的通便棒2电气腔2e内部的振动棒2e1由两根分离的振动棒2e1组成。振动棒2e1可以产生振动,并将振动传导到通便棒2的外表面。所述的通便棒2内部位于电气腔2e四周设有益生菌溶液腔2c,所述的通便棒2上端外壁处设有多个益生菌溶液排出孔2b,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排出孔2b与益生菌溶液腔2c贯通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腔2c内部设有多根水腔
2d,所述的水腔2d的末端设有倾斜的喷水口2d1。水会通过喷水口2d1喷出,起到灌肠的作用。
[0098] 所述的通便棒2外表面上部设有多排凸出气囊2a,所述的每排凸出气囊2a均由四个沿通便棒2轴线方向均匀布置的凸出气囊2a组成。所述的通便棒2外壁内部设有注排气腔2f,所述的注排气腔2f与凸出气囊2a内部腔体贯通连接,所述的通便棒2外壁上设有注排气孔2f1,所述的注排气孔2f1与注排气腔2f贯通连接。
[0099] 所述的波纹管Ⅰ2g下方设有分配块3。所述的分配块3左侧依次设有电动升降杆7、水箱8、益生菌溶液箱9、控制装置13以及电源装置14。所述的电动升降杆7、水箱8、益生菌溶液箱9、控制装置13以及电源装置14均固定设有可折叠护理床1底板上。
[0100] 所述的分配块3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水槽3a、益生菌溶液槽3b以及电气槽3c,所述的水槽3a左侧设有进水口3a1由图7所示,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槽3b左侧设有益生菌溶液入口3b1由图6所示。所述的水槽3a与通便棒2内部的水腔2d贯通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槽3b与通便棒2内部的益生菌溶液腔2c贯通连接。
[0101] 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底板上设有电动注气泵10,所述的电动注气泵10与注排气腔2f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电动注气泵10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0102] 所述的电动升降杆7与通便棒2之间设有连接板7a,所述的连接板7a设于波纹管Ⅰ2g上方。电动升降杆7又称推杆电机、电动缸及线性致动器。电动升降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可用于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工艺流程中做为执行机械使用,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或自动控制。电动升降杆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负荷而设计不同推力的电动升降杆,一般其最大推力可达6000N,空载运行速度为4mm~35mm/s,电动推杆以24V/12V直流永磁电机为动力源,把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
[0103] 所述的水箱8上方设有上盖Ⅰ8a,所述的上盖Ⅰ8a与水箱8螺纹连接,所述的水箱8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9b以及恒温加热棒9c,所述的电子液位计9b以及恒温加热棒9c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恒温加热棒9c可以确保水箱8内部水温在39℃左右,当温度过高时,恒温加热棒9c停止加热,当温度过低时,恒温加热棒9c开始加热。电子液位计9b可以显示水箱8内部水位的高度,当水位低于一定值时,电子液位计9b可以进行报警。所述的水箱8与分配块3进水口3a1之间设有输液管Ⅰ8c,所述的输液管Ⅰ8c上设有电泵Ⅰ8b,所述的电泵Ⅰ8b最高输出压力为100mPa,100mPa相当于正常体内大肠压力的1/3,这个压力的水流冲击大肠表面可以使人体更加愉悦。
[0104] 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9上方设有上盖Ⅱ9a,所述的上盖Ⅱ9a与益生菌溶液箱9螺纹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9内部设有电子液位计9b以及恒温加热棒9c,所述的电子液位计9b以及恒温加热棒9c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所述的益生菌溶液箱9与分配块3益生菌溶液入口3b1之间设有输液管Ⅱ9e,所述的输液管Ⅱ9e上设有电泵Ⅱ9d,所述的电泵Ⅱ9d最高输出压力为100mPa。
[0105] 所述的振动棒2e1、振动器4a、电磁铁Ⅰ4c、风扇5g1、电机Ⅰ6d、电动升降杆7、电泵Ⅰ8b、电泵Ⅱ9d、电机Ⅱ15d、电磁铁Ⅱ16d、热熔器16b1、熔断器16b2以及电源装置14分别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0106] 所述的可折叠护理床1上方设有按摩器12,所述的按摩器12与可折叠护理床1之间设有支撑杆11,所述的支撑杆11设于可折叠护理床1床头右侧。
[0107] 所述的按摩器12包括按摩球12a、滑道12b、散热板12c、热烘灯12d以及电机12e。所述的按摩器12上设有四个或六个按摩球12a,所述的按摩球12a与滑道12b滑动连接。
[0108] 所述的滑道12b设于按摩器12下端面中间的位置,所述的滑道12b上下两侧设有散热板12c,所述的按摩球12a左侧设有中间部12a2,所述的中间部12a2设于滑道12b内部,所述的中间部12a2左侧设有齿轮部12a1。所述的按摩器12内部设有电机12e以及热烘灯12d,所述的电机12e轴向与滑道12b轴线重合,所述的电机12e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12e1,所述的驱动齿轮12e1与齿轮部12a1啮合连接。
[0109] 所述的热烘灯12d设于散热板12c左侧。所述的电机12e以及热烘灯12d分别与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
[0110] 按摩器12上的按摩球12a可以沿着滑道12b逆时针旋转对患者小腹部位进行按摩,所述的按摩球12a在滑道12b上每分钟可以转动十五到二十圈,通过按摩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对老年人尤其需要。在按摩的过程中热烘灯12d为患者的腹部提供了一定的热量,进一步加快了血液循环,提高按摩效果。
[0111] 一种自动换袋排便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2] 步骤一,调节可折叠护理床1:
[0113] 调节可折叠护理床1,使得床头部位抬起,床尾部位落下,使得患者可以以坐姿靠在可折叠护理床1上,同时打开可折叠护理床1上臀部支撑板,电磁铁Ⅰ4c通电,将托盘4上移,使得托板4b紧固在可折叠护理床1下端面,在开口肛塞5b外延处涂抹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液,插入到人体肛门内部。拧下自动下袋盒15,将可折叠塑料袋17放入到放袋盒151内部,可折叠塑料袋17下端头插入到弧形驱动轮15e与梭型驱动轮15f之间的缝隙中,之后再将自动下袋盒15拧到下端沿5e上,
[0114] 通过控制装置13控制电机Ⅱ15d开启,通过蜗杆15d1驱动弧形驱动轮15e以及梭型驱动轮15f转动,且两者均向两者之间缝隙的方向进行转动,带动可折叠塑料袋17下移并穿过下袋孔Ⅱ15c,
[0115] 将电磁铁Ⅱ16b断电,密封隔断头16b在推力弹簧16c的作用下向下端垂直管53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直到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与下端垂直管53轴线位置处接触将可折叠塑料袋17挤压在两者之间,通过控制装置13开启热熔器16b1以及熔断器16b2,热熔器16b1将可折叠塑料袋17密封,熔断器16b2将可折叠塑料袋17断开,完成后再次将电磁铁Ⅱ16b通电,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分离复位;
[0116] 步骤二,腹部按摩:
[0117] 调节支撑杆11,将按摩器12放到患者腹部,开启热烘灯12d以及电机12e,驱动齿轮12e1带动按摩球12a沿滑道12b逆时针转动,对患者小腹部位进行按摩。
[0118] 步骤三,通便:
[0119] 控制装置13控制电动升降杆7、电泵Ⅰ8b、振动棒2e1、恒温加热器9c启动工作。恒温加热器9c将水箱8内部的水加热到39℃后,通便棒2向上移动进入到人体直肠内部,波纹管Ⅰ2g相应延长。
[0120] 电泵Ⅰ8b将水箱8内部的水注入到通便棒2水腔2d内部,并通过喷水口2d1喷入身体直肠内部,清理直肠内部的粪便。
[0121] 位置传感器2h可以感应到通便棒2前端与直肠内壁之间的距离,当通便棒2前端头离直肠内壁2~3mm时,位置传感器2h向控制装置13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13控制电动升降杆7停止上移,避免便棒2前端头触碰到直肠内壁,给人体带来不适。
[0122] 当通便棒2上移过程中行程发生偏离时,位置传感器2h向控制装置13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13控制电机Ⅰ6d开启,通过齿轮6e的转动带动齿条6b1左右移动,进而通过推杆6b、固定块6a推动通便棒2左右移动,调整通便棒2位置。
[0123] 当患者出现便秘的症状时,通便棒2前端喷出的水流会对粪便进行一定的软化,之后通便棒2插入到粪便内部,通过振动棒2e1的振动,使得粪便进一步松软,根据患者的便秘程度,振动棒2e1的振动频率有高、中、低三档可调。
[0124] 同时开启电动注气泵10,电动注气泵10向注排气腔2f内部注入空气,使得凸出气囊2a凸出通便棒2外表面,插入到粪便当中,使得粪便进一步松软。振动棒2e1可以加强通便棒2前端喷出水流的清洗效果,能有效的清理直肠褶皱处残留的宿便。当通便棒2抵达直肠末端时,一定压力的水流会通过倾斜的喷水口2d1喷入到乙状结肠中,对乙状结肠进行清理。
[0125] 步骤四,排便:
[0126] 当通便棒2进入人体直肠内部进行清理时,通过控制装置13开启风扇5g1,风扇5g1将排便管5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排便管5内部形成负压,能够更好的对人体直肠内部清理出来的粪便进行引流,使得粪便通过排便管5进入到塑料袋16内部,风扇5g1抽出的气体经过活性炭滤网5g2消除异味后,排入到空气中。
[0127] 步骤五,护理:
[0128] 排便过程结束后,将电磁铁Ⅱ16b断电,密封隔断头16b在推力弹簧16c的作用下向下端垂直管53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直到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与下端垂直管53轴线位置处接触将可折叠塑料袋17挤压在两者之间,通过控制装置13开启热熔器16b1以及熔断器16b2,上方的热熔器16b1将可折叠塑料袋17底部密封,下方的热熔器16b1将已经使用的可折叠塑料袋17上部密封,熔断器16b2将两个可折叠塑料袋17断开,完成后再次将电磁铁Ⅱ
16b通电,两侧的密封隔断头16b分离复位。
[0129] 通过控制装置13开启电泵Ⅱ9d,电泵Ⅱ9d将益生菌溶液箱9内部的益生菌溶液注入到通便棒2益生菌溶液腔2c内部,在通过益生菌排出孔2b均匀的喷洒到人体直肠表面,用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013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