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服务 / 结肠清洗 / 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

阅读:553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将待排 粪便 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为结肠、直肠类 疾病 提供洁净卫生的 治疗 环境。技术方案是:通过肛 门 在肠道内安放一套替代结肠、直肠储存便和排便功能的导便执行体及相关管路,由外源控制,在执行导便过程中,使粪便始终不直接 接触 肠道内壁而实现排便,保证肠道的患病部位不接触粪便,为结肠、直肠类疾病提洁净卫生的治疗条件。利用此装置,还可以向肠道患病部位输送药物,并将治疗中产生废液(需更换的药物、清洗肠道后的液体、肠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此方法和相应的装置将被治疗的肠道段与大便分开,营造一个可以对结肠表面进行独立的治疗环境,有利于药物对肠道疾病进行彻底治疗。,下面是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能通过肛放入肠道的导便执行体(1)、大便导管(2)、药物输送管路(3)、控制导管组(4)、盛便容器(5)、控制器(6),大便导管的一端连接导便执行体,另一端连接盛便容器,药物输送管路的一端随大便导管进入导便执行体的壳体并穿出壳体,开口于壳体外,药物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为药物进口,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药物输送,控制导管组的一端连接相应执行器件,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相应接口,控制器控制导便执行体和药物输送管路的工作状态,导便执行体导出的大便通过大便管路进入盛便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之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内阻囊和外阻囊,内阻囊、外阻囊是充气(液)可膨胀的囊状物;内阻囊 设置在大便导管上,能够和导便执行体一起通过肛门放入肠道,其充气(液)膨胀后的作用 是防止肠道内装置部分脱出肛门;外阻囊套在大便导管外,其充气(液)膨胀后的作用是: 一是当肠内大便导管压增加时防止肛门外的大便导管被牵拉入肛门内;二是辅助扩张肛门 作用。
3.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导便执行体可以是如下结构:包含壳体、入口单向瓣膜(或单向)、环形气囊、 出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密封囊、密封囊控制导管,壳体为圆管 状结构,两端开放,入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固定在壳体一端的进便开放口部;环形气囊 固定在壳体内部,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一端与环形气囊内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环形气囊 控制接口相连;出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与大便导管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出便开放口部, 与入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相对,密封囊固定在壳体外,密封囊控制导管一端与密封囊内 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密封囊控制接口相连;密封囊的作用是阻止待排粪便进入治疗区中 的肠道;环形囊的作用是:收縮时将肠道内的待排大便吸入导便壳体内,膨胀时将大便压出 壳体至前段大便导管。
4.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便执行体与内阻囊之间的大便导管上设有中间囊和中间囊控制导管,中间囊控 制导管一端与中间囊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中间囊控制口相连,当对结肠局部治疗时,导 便执行体和中间囊放在待治疗区肠道的两端,使肠道患病部位处于导便执行体和中间囊之间
5. 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本发明还设有废液吸收管路,废液吸收管路的一端固定在内阻囊环上,开口于内阻 囊外的肠道内,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盛便容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
6. 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对结肠和直肠的全部肠道进行治疗时,要将导便执行体放到降结肠底部 ;当需要对直肠肠道进行治疗时,要将导便执行体放到直肠上部位置或乙状结肠位置。
7. 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 程包含:通过肛门在肠道内安放一套替代结肠、直肠储存便和排便功能的导便执行体及相关 管路,由外源控制,在执行导便过程中,使粪便始终不直接接触肠道内壁而实现排便,保证 肠道的患病部位不接触粪便,为结肠、直肠类疾病提洁净卫生的治疗条件。
8. 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替代结肠、直肠储存便和排便功能的同时,可以向肠道患病部位输送药物,并将肠 道废液排出。
9. 据权利要8所述之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准备工作① 将相应器件进行消毒处理,将准备放入结肠内的装置部分做外表面涂抹润滑剂处理② 打开导便控制器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及器件开始预备工作;③ 向环形气囊内冲气(液),使其至预定压力;④ 关闭尾端大便导管卡子,并向大便导管反充液体至充盈预定压力;⑤ 将准备放入肠道内的装置部分通过肛门在监视器引导下送入预定位置(肛门过紧时 可用扩肛器,与扩阴器类似),按放操作结束后将尾端大便导管卡子松开;⑥ 打开正常工作开关,控制电路及器件开始工作;⑦ 向内阻囊充气(液)体至预定压力,并保持预定的压力;⑧ 向密封囊充气(液)体至预定压力,并保持预定的压力;⑨如果治疗为局部治疗,向中间囊充气(液)体至预定压力,并保持预定的压力;2) 大便导出过程 准备工作结束后执行以下操作:① 逐渐释放环形囊内的压力,最终至囊内为微负压。在压差的作用下,肠道内的待排 大便经入口单向瓣膜逐渐添入壳体内,壳体内压力会逐渐增加。② 当环形气囊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到达预定压力时,向外阻囊充气(液),当外阻囊 内压力到达预定压力时充气(液)停止,并保持外阻囊内的压力;③ 向环形气囊充气(液),使环形气囊膨胀,壳体内压力增加,入口单向瓣膜在压力 下关闭,大便在气囊压力作用下经出口单向瓣膜、前段大便导管、中段大便导管、末段大便 导管、进入至盛大便容器,完成一次排便控制过程。由控制部分自动检测,重复执行①至③步骤,持续完成大便导出工作。 封闭式大便导出部分的连续运行,使的待排大便与结肠内表面完全隔离,因此,为实 施肠表面治疗和取得小肠粪便标本奠定了基础;3) 输送药物至治疗区域 在封闭式大便导出部分工作状态下,可完成以下操作:① 清洗,将消毒清洗液通过药物输送管注入肠道内,到预定毫升后外力蠕动结肠,然 后打开废液管开关,将废液吸出;以上操作可反复进行;② 将治疗药品通过药物输送管注入肠道内;③ 取得小肠粪便标本。

说明书全文

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为结肠、直肠类疾 病提供洁净卫生的治疗环境,该方法本身不具有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背景技术:

结肠炎、结肠溃疡、直肠炎、直肠溃疡、便秘等肠道类疾病均属慢性疾病,是世界上比 较普遍、患病人数众多的疾病之一,由于慢性肠道类疾病不具备长时间脱离粪便而独立治疗 的环境,因此,很难治愈,至今为止依然被公认是世界特殊的顽症之一。它的特殊性在于: 人们每天都需要饮吃饭,因此,结肠、直肠的肠道内每天24小时或多或少存有待排粪便, 当人们患上此类疾病后,患病部位时常与粪便接触,并受粪便内细菌、病毒的侵蚀与污染, 治疗的药物由于与粪便混合在一起,使得药物浓度大大降低,因此,治疗始终不能达到治愈 目地,最后造成很多患者病情加重至肠坏死或转变发展成结肠癌、直肠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使用在此 方法基础研制生产的装置,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消化与吸收,只是将消化后产生的待排 粪便在未到达患病区域前被此装置排出,在整个存储排出粪便的过程中,能始终保持粪便不 与治疗区域的肠道内表面接触,因此,为治疗提供了一个干净卫生的肠内环境,在此环境的 基础上往患病区域注入治疗药品,会加快治疗速度、提高治疗效果,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其过程包含:通过肛在肠道内安放 一套替代结肠、直肠储存和排泄粪便的装置,此装置由外源控制,排便时粪便是通过此装置 的排便管道部分将粪便排出体外,排便管道虽经过肠道、肛门,但保证排便管道段的肠道与 粪便不接触,因此,为结肠、直肠类疾病提供了一个满足治疗要求的肠内环境。

利用此装置,还可以向肠道患病部位输送药物,并将治疗中产生废液(需更换的药物、 清洗肠道后的液体、肠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

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还包含导便执行体、大便导管、药物输 送管路、控制导管组、盛便容器、控制器,大便导管的一端连接导便执行体,另一端连接盛 便容器,药物输送管路的一端随大便导管进入导便执行体的壳体并穿出壳体,开口于壳体外,药物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为药物进口,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药物输送,控制导管组的一端连接 相应执行器件,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相应接口,控制器控制导便执行体和药物输送管路的工作 状态,导便执行体导出的大便通过大便管路进入盛便容器。

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还包含内阻囊和外阻囊,内阻囊、外阻囊是 充气(液)可膨胀的囊状物;内阻囊设置在大便导管上,能够和导便执行器一起通过肛门放 入肠道,其充气(液)膨胀后的作用是防止肠道内装置部分脱出肛门;外阻囊套在大便导管 外,其充气(液)膨胀后的作用是:1、当肠内大便导管压增加时防止肛门外的大便导管 被牵拉入肛门内;2、辅助扩张肛门作用。

导便执行体可以是如下结构:包含壳体、入口单向瓣膜(或单向)、环形囊、出口单 向瓣膜(或单向阀)、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密封囊、密封囊控制导管,壳体为圆管状结构 ,两端开放,入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固定在壳体一端的进便开放口部;环形囊固定在壳 体内部,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一端与环形囊内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环形囊控制接口相连 ;出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与大便导管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出便开放口部,与入口单向瓣 膜(或单向阀)相对,密封囊固定在壳体外,密封囊控制导管一端与密封囊内相通,另一端 与控制器的密封囊控制接口相连。密封囊的作用是阻止待排粪便进入治疗区中的肠道;环形 囊的作用是:收縮时将肠道内的待排大便吸入导便壳体内,膨胀时将大便压出壳体至前段大 便导管。

内阻囊设有内阻囊控制导管,内阻囊控制导管一端与内阻囊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内 阻囊控制口相连。外阻囊固定在大便导管外部,外阻囊的贴近肛门部位并设有外阻囊控制导 管,外阻囊控制导管一端与外阻囊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外阻囊控制口相连。

当需要对结肠和直肠的全部肠道进行治疗时,要将导便执行体放到降结肠底部。 当需要对直肠肠道进行治疗时,要将导便执行体放到直肠上部位置或乙状结肠位置。 当需要对结肠的局部肠道进行治疗时,需要增加中间囊和中间囊控制导管,中间囊和中 间囊控制导管设在导便执行体与内阻囊之间的大便导管上,导便执行体和中间囊放在待治疗 区肠道的两端,使肠道患病部位处于导便执行体和中间囊之间,中间囊控制导管一端与中间 囊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中间囊控制口相连。

本发明还设有废液吸收管路,废液吸收管路的一端固定在内阻囊环上,开口于内阻囊外 的肠道内,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盛便容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

控制导管组包含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内阻囊控制导管、外阻囊控制导管、密封囊控制 导管、中间囊控制导管等。本发明所说的控制器由控制器外壳电池或外接电源、控制电路机构、压力传感器、气 (液)压力控制组件、气体(液)体输出接口、显示控制面板调节扭等组成,都是人们 常用的电路、机件、开关等常规控制手段。

本发明所说的由外源控制导便执行体动作,还包括通过导线直接用电能控制和驱动导便 执行体内的器件,执行导便中的各种动作。

当预备过程或治疗期间需要可视条件下进行操作或观察时,可将相关的肠内照相、摄影 设备,安装在特定部位,如:导便壳体上、中间囊上或内阻囊上,通过线路,连接到外部监 视器或存储设备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不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利用此方法和相应的装置将被治疗 的肠道段与大便分开,营造一个可以对结肠表面进行独立的治疗环境,有利于药物对肠道疾 病进行彻底治疗。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中:导便执行体l、大便导管2、药物输送管路3、控制导管组4、盛便容器5、控制器 6、内阻囊7、外阻囊8、中间囊9、管路连接器IO、管路卡子ll、废液吸收管路12、排液管 13。

图2为导便执行体之环形囊收縮状态图。 图3为导便执行体之环形囊膨胀状态图。 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壳体15、入口单向瓣膜16、环形囊17、出口单向瓣膜18、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 19、密封囊20、密封囊控制导管21、防堵罩22、摄像头及光源23、大便导管2。 图6为中间囊示意图。

图中:中间囊9、中间囊内环24、中间囊控制导管出口25。 图7为内阻囊示意图。

图中:内阻囊7、内阻囊内环26、药品出口27、内阻囊控制导管出口28。

图8为外阻囊示意图。

图9为图8A-A的剖视图。

图中:外阻囊8、大便导管2。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l, 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包含一个能通过肛门放入 肠道的导便执行体l、大便导管2、药物输送管路3、控制导管组4、盛便容器5、控制器6,大 便导管的一端连接导便执行体,另一端连接盛便容器,药物输送管路的一端随大便导管进入 导便执行体的壳体并穿出壳体,开口于壳体外,药物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为药物进口,并通过 控制器控制,控制导管组的一端连接相应执行器件,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相应接口,控制器控 制导便执行体和药物输送管路的工作状态,导便执行体导出的大便通过大便管路进入盛便容 器。还包含内阻7囊和外阻囊8,内阻囊设置在大便导管2上,能够和导便执行器一起通过肛 门放入肠道,外阻囊套在大便导管2外。参照附图2、 3、 4、 5,导便执行体是如下结构:包含壳体15、入口单向瓣膜16、环形囊 17、出口单向瓣膜18、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19、密封囊20、密封囊控制导21,壳体为圆管状 结构,两端开放,入口单向瓣膜固定在壳体一端的进便开放口部;环形囊固定在壳体内部, 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一端与环形囊内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环形囊控制接口相连;出口单 向瓣膜与大便导管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出便开放口部,与入口单向瓣膜相对,密封囊固定在 壳体外,密封囊控制导管一端与密封囊内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密封囊控制接口相连。密 封囊的作用是阻止待排粪便进入治疗区中的肠道;环形囊的作用是:收縮时将肠道内的待排 大便吸入导便壳体内,膨胀时将大便压出壳体至前段大便导管。在导便执行体的前部还设有 防堵罩22、摄像头及光源23。参照附图7、 8、 9,内阻囊7设有内阻囊控制导管出口28,内阻囊控制导管一端与内阻囊 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内阻囊控制口相连,内阻囊内环26套在大便导管上,设有药品出口 27。外阻囊8固定在大便导管2外部,外阻囊的贴近肛门部位并设有外阻囊控制导管,外阻囊 控制导管一端与外阻囊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外阻囊控制口相连。参照附图6,在导便执行体与内阻囊之间的大便导管上设有中间囊9和中间囊控制导管, 中间囊控制导管出口25—端与中间囊9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中间囊控制口相连。对结肠 或直肠局部治疗时,使肠道患病部位于导便执行体和中间囊之间。参照附图l,本发明还设有废液吸收管路12,废液吸收管路的一端固定在内阻囊环上, 开口于内阻囊外的肠道内,另一端通过排液管13连接盛便容器5,并通过控制器6控制。在大 便导管2的末端还设有管路卡子11,便于将导便执行体放入肠道。控制导管4组包含导便执行 体控制导管、内阻囊控制导管、外阻囊控制导管、密封囊控制导管、中间囊控制导管等。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准备工作① 将相应器件进行消毒处理,将准备放入结肠内的装置部分做外表面涂抹润滑剂处理;② 打开导便控制器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及器件开始预备工作;③ 向环形气囊内冲气(液),使其至预定压力;④ 关闭尾端大便导管卡子,并向大便导管反充液体至充盈预定压力;⑤ 将准备放入肠道内的装置部分通过肛门在监视器引导下送入预定位置(肛门过紧时可 用扩肛器,与扩阴器类似),按放操作结束后将尾端大便导管卡子松开;◎打开正常工作开关,控制电路及器件开始工作;⑦ 向内阻囊充气(液)体至预定压力,并保持预定的压力;⑧ 向密封囊充气(液)体至预定压力,并保持预定的压力;⑨ 如果治疗为局部治疗,向中间囊充气(液)体至预定压力,并保持预定的压力;2) 大便导出过程 准备工作结束后执行以下操作:① 逐渐释放环形囊内的压力,最终至囊内为微负压。在压差的作用下,肠道内的待排大 便经入口单向瓣膜逐渐添入壳体内,壳体内压力会逐渐增加。② 当环形气囊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到达预定压力时,向外阻囊充气(液),当外阻囊内 压力到达预定压力时充气(液)停止,并保持外阻囊内的压力;③ 向环形气囊充气(液),使环形气囊膨胀,壳体内压力增加,入口单向瓣膜在压力下 关闭,大便在气囊压力作用下经出口单向瓣膜、前段大便导管、中段大便导管、末段大便导 管、进入至盛大便容器,完成一次排便控制过程。由控制部分自动检测,重复执行①至③步骤,持续完成大便导出工作。 封闭式大便导出部分的连续运行,使的待排大便与结肠内表面完全隔离,因此,为实施 肠表面治疗和取得小肠粪便标本奠定了基础。3) 输送药物至治疗区域 在封闭式大便导出部分工作状态下,可完成以下操作:① 清洗,将消毒清洗液通过药物输送管注入肠道内,到预定毫升后外力蠕动结肠,然后 打开废液管开关,将废液吸出。以上操作可反复进行;② 将治疗药品通过药物输送管注入肠道内;③ 取得小肠粪便标本。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