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

阅读:11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X射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X射线 管具备:棒状的 阳极 ,其包含接受 电子 且产生X射线的靶,并且具有沿着管轴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 真空 框体,其收纳配置有靶的阳极的前端侧,并且利用框体连结部固定有阳极的基端侧;罩 电极 ,其配置于真空框体的内部,并且利用罩连结部连结于阳极,并包围框体连结部。阳极具有从主体部的表面向与管轴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第三扩径部。罩连结部配置于比第三扩径部更靠近阳极的基端侧的 位置 。,下面是X射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X射线管,其中,
具备:
棒状的阳极,其包含接受电子且产生X射线的靶,并且具有沿着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
真空框体,其收纳配置有所述靶的所述阳极的前端侧,并且利用框体连结部固定有所述阳极的基端侧;
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真空框体的内部,并且利用罩连结部连结于所述阳极,并包围所述框体连结部,
所述阳极具有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向与所述轴线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凸缘部,所述罩连结部配置于比所述凸缘部更靠近所述阳极的所述基端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
所述凸缘部和所述罩电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
所述凸缘部的外表面包含露出于所述真空框体的内部空间的第一主面,所述罩电极的外表面包含露出于所述真空框体的内部空间的第二主面,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包含于相同的假想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
所述罩连结部由所述罩电极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
所述罩连结部相对于所述凸缘部接合所述罩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
所述框体连结部包含固定于所述真空框体的框体连结构件、固定于所述阳极的阳极连结构件,
所述阳极连结构件相对于所述框体连结构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
所述真空框体包含沿着所述轴线向内侧延伸的内筒部,
所述内筒部的内部和所述真空框体的内部利用设置于所述内筒部的一端部的所述阳极及所述框体连结部相互隔开,
将所述阳极连结构件与所述框体连结构件接合的部分配置于所述内筒部的内部。

说明书全文

X射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X射线管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专利第4068332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71272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昭57-25660号公报公开了涉及X射线管的技术。日本专利第4068322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涉及构成X射线管的部件的组装精度的提高。日本专利第4712727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涉及X射线管结构的简单化所引起的放电产生的抑制。日本特开昭57-25660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涉及X射线量的控制的高精度化。
[0003] 日本专利第4068322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71272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昭57-25660号公报的X射线管在框体与阳极之间具有电位差。从电子枪发出的电子由于电位差向设置于阳极的靶引导。对阳极施加用于产生电位差的高的电压。当对阳极施加高的电压时,在阳极的周围产生具有强的强度的电场。其结果,容易在阳极与框体之间产生不要的放电。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放电的X射线管。
[0005]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X射线管具备:棒状的阳极,其包含接受电子且产生X射线的靶,并且具有沿着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真空框体,其收纳配置有靶的阳极的前端侧,并且利用框体连结部固定有阳极的基端侧;罩电极,其配置于真空框体的内部,并且利用罩连结部连结于阳极,并包围框体连结部。阳极具有从主体部的表面向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凸缘部。罩连结部配置于比凸缘部更靠近阳极的基端侧的位置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表示X射线管的结构的截面图;
[0007] 图2是将框体连结部及罩连结部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0008] 图3是将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框体连结部及罩连结部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0009] 图4是将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框体连结部及罩连结部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0010] 图5是将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框体连结部及罩连结部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X射线管具备:棒状的阳极,其包含接受电子且产生X射线的靶,并且具有沿着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真空框体,其收纳配置有靶的阳极的前端侧,并且利用框体连结部固定有阳极的基端侧;罩电极,其配置于真空框体的内部,并且利用罩连结部连结于阳极,并包围框体连结部。阳极具有从主体部的表面向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凸缘部。罩连结部配置于比凸缘部更靠近阳极的基端侧的位置。
[0012] 产生于真空框体的内部的电场的状态受到各构件的固定部的表面形状的影响。X射线管的框体连结部将阳极固定于真空框体。框体连结部由罩电极包围。另一方面,罩电极利用罩连结部固定于阳极。罩连结部配置于比设置于阳极的凸缘部更靠近阳极的基端侧。其结果,这些固定部由电极覆盖。因此,能够缓和固定部对电场造成的影响。其结果,抑制电场强度局部变强。即,能够抑制放电。
[0013] 上述的X射线管中,凸缘部和罩电极也可以抵接。根据该结构,凸缘部及罩电极接近。其结果,凸缘部及罩电极的周围的电场容易稳定。
[0014] 上述的X射线管中,凸缘部的外表面也可以包含露出于真空框体的内部空间的第一主面。罩电极的外表面也可以包含露出于真空框体的内部空间的第二主面。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也可以包含于相同的假想曲面。根据该结构,凸缘部与罩电极的边界变得光滑。因此,能够缓和边界部分对电场造成的影响。其结果,进一步抑制电场强度局部变强。即,能够进一步抑制放电。
[0015] 上述的X射线管中,罩连结部也可以由罩电极包围。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罩连结部的周围的电场更稳定化。
[0016] 上述的X射线管中,罩连结部也可以相对于凸缘部接合罩电极。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凸缘部覆盖罩连结部。再有,能够稳定地固定罩电极。
[0017] 上述的X射线管中,框体连结部也可以包含固定于真空框体的框体连结构件和固定于阳极的阳极连结构件。阳极连结构件也可以相对于框体连结构件固定。当连结真空框体和阳极时,有时产生内部应。根据该结构,可利用框体连结构件及阳极连结构件担载该内部应力。因此,能够抑制真空框体及阳极中产生不需要的变形及应力。
[0018] 上述的X射线管中,真空框体也可以包含沿着轴线向内侧延伸的内筒部。内筒部的内部和真空框体的内部也可以利用设置于内筒部的一端部的阳极及框体连结部相互隔开。将阳极连结构件与框体连结构件接合的部分也可以配置于内筒部的内部。根据该结构,将阳极连结构件与框体连结构件接合的部分配置于内筒部的内部。因此,来自外部的冷却介质容易进入到内筒部的内部。其结果,能够高效地排出产生于阳极的热。
[0019]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可抑制放电的X射线管。
[0020]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21] 对X射线管3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X射线管3是所谓反射型X射线管。X射线管3具备真空框体10、电子枪11、靶T。真空框体10是将内部保持成真空的真空外围器。电子枪11是电子产生单元。电子枪11具有阴极C。阴极C具有例如由高熔点金属材料等构成的基体和含侵于该基体的易电子放射物质。靶T的形状为板状。靶T利用例如钨等的高熔点金属材料形成。靶T的中心的位置与X射线管3的管轴AX重复。电子枪11及靶T收纳于真空框体10的内部。从电子枪1出射的电子入射于靶T。其结果,靶T产生X射线。产生的X射线经由X射线出射窗33a向外部照射。
[0022] 真空框体10具有绝缘管(bulb)12和金属部13。绝缘管12利用绝缘性材料形成。作为绝缘性材料,例如可举出玻璃。金属部13具有X射线出射窗33a。金属部13具有主体部31(金属框体部)和电子枪收纳部32。主体部31收纳成为阳极的靶T。电子枪收纳部32收纳成为阴极的电子枪11。
[0023] 主体部31的形状为筒状。主体部31具有内部空间S。在主体部31的一端部(外侧端部)固定有盖板33。盖板33具有X射线出射窗33a。X射线出射窗33a的材料为X射线透射材料。作为X射线透射材料,例如可举出铍及等。盖板33封闭内部空间S的一端侧。主体部31具有凸缘部311和圆筒部312。凸缘部311设置于主体部31的外周。凸缘部311固定于未图示的X射线产生装置。圆筒部312形成于主体部31的一端部侧。圆筒部312的形状为圆筒状。
[0024] 电子枪收纳部32的形状为圆筒。电子枪收纳部32固定于主体部31的一端部侧的侧部。主体部31的中心轴线与电子枪收纳部32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换言之,X射线管3的管轴AX与电子枪收纳部32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在电子枪收纳部32的主体部31侧的端部设置有开口32a。电子枪收纳部32的内部经由开口32a与主体部31的内部空间S连通。
[0025] 电子枪11具备:阴极C、加热器111、第一栅电极112、第二栅电极113。电子枪11能够缩小通过构成部件的协作而产生的电子束的束直径。换言之,电子枪11可进行电子束的微小焦点化。阴极C、加热器111、第一栅电极112及第二栅电极113经由多个供电销114而安装于管座基板115。多个供电销114相互平行地延伸。阴极C、加热器111、第一栅电极112及第二栅电极113经由与各自对应的供电销14而从外部接受电力。
[0026] 绝缘管12的形状为大致筒状。绝缘管12的一端侧与主体部31接合。在绝缘管12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内筒部12a。内筒部12a向绝缘管12的内侧延伸。另外,内筒部12a的形状为圆筒。绝缘管12的另一端部以在从Z方向观察的绝缘管12的中央部划分有孔部的方式,遍及整周向内侧折回。
[0027] 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经由框体连结部15(固定部)保持阳极61(靶支撑部60)。在靶支撑部60的前端侧固定有靶T。靶支撑部60的形状为棒形状。另外,靶支撑部60的形状为圆柱状。靶支撑部60利用例如材料等形成。靶支撑部60向Z方向延伸。在靶支撑部60的前端侧形成有倾斜面60a。倾斜面60a以随着从绝缘管12侧朝向主体部31侧而远离电子枪11的方式倾斜。靶T埋设于靶支撑部60的端部。靶T与倾斜面60a为同一面。
[0028] 靶支撑部60的基端部60b比绝缘管12的下端部更向外侧突出。靶支撑部60的基端部60b为基端侧的前端部。阳极61的基端部60b比折回位置更向外侧突出。靶支撑部60(阳极61)的基端部60b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真空框体10(金属部13)为接地电位。
因此,金属部13为接地电位。阳极61(靶支撑部60)从电源接受正的高的电压。此外,阳极61也可以从电源接受与正的高的电压不同的方式的电压。
[0029] 在靶支撑部60(阳极61)的基端侧,基端部60b、圆柱部60c、第一扩径部60d、第二扩径部60e及第三扩径部60f按该顺序形成。圆柱部60c、第一扩径部60d、第二扩径部60e及第三扩径部60f的形状分别为圆柱状。靶支撑部60的基端侧也可以规定为阳极61的基端侧。第三扩径部60f也可以规定为是凸缘部。靶支撑部60的基端侧连接至延伸部60k。延伸部60k向前端侧(倾斜面60a侧)延伸。靶支撑部60的基端侧也可以规定为阳极61的基端侧。前端侧也可以规定为倾斜面60a侧。第一扩径部60d的形状为圆筒。第一扩径部60d的形状也可以为环状。第一扩径部60d的外径比圆柱部60c的外径扩大。第一扩径部60d的外径是与管轴AX垂直的方向的截面的直径。第二扩径部60e的形状为圆筒状。第二扩径部60e的形状也可以为环状。第二扩径部60e的外径比第一扩径部60d的外径进一步扩大。第三扩径部60f的形状为圆筒状。第三扩径部60f的形状也可以为环状。第三扩径部6f的外径比第二扩径部60e的外径进一步扩大。第三扩径部60f的外径在靶支撑部60(阳极61)的外径中最大。第三扩径部60f的外径比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的内径大。内筒部12a的内径是设置于绝缘管12的中央部的孔部的直径。靶支撑部60的基端侧插通于绝缘管12。靶支撑部60的基端侧也可以规定为阳极6X的基端侧。此外,第三扩径部60f的外径也可以比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的内径变小。
[0030] 框体连结部15由金属等构成。框体连结部15具有第一固定部16和第二固定部17。第一固定部16及第二固定部17将阳极61(靶支撑部60)固定于绝缘管12的另一端部。第一固定部16的形状为圆筒状。第一固定部16的内径与第一扩径部60d的外径大致一致。第一固定部16的外径与第二扩径部60e的外径大致一致。在第一固定部16的一端部插通有第一扩径部60d。第一固定部16固定于靶支撑部60(阳极61)。
[0031] 第二固定部17具有内筒部17a、外筒部17b、连接部17c。内筒部17a的内径与第一固定部16的外径大致一致。外筒部17b的直径与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的直径大致一致。连接部17c将内筒部17a的上端连接于外筒部17b的上端。连接部17c的形状从Z方向观察为圆环状。外筒部17b的下端部以插入绝缘管12的另一端部的端面的方式熔接。该另一端部是内筒部12a的上端部。内筒部17a固定于第一固定部16。在内筒部17a插通有第一固定部16。内筒部17a的下端的位置与第一固定部16的下端的位置大致一致。第一固定部16固定于靶支撑部60(阳极61)。第一固定部16与内筒部17a接合。阳极61(靶支撑部60)经由第一固定部16及第二固定部17固定于绝缘管12的另一端部。
[0032] 框体连结部15具有第三固定部18(罩连结部)。第三固定部18将罩电极19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罩电极19是电极构件。罩电极19从外侧覆盖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熔接于第二固定部17的外筒部17b的部分。熔接的部分也可以规定为内筒部12a与外筒部17b接合的部分。罩电极19防止绝缘管12的损伤。绝缘管12的损伤起因于向熔接部分的放电。罩电极19具有环部19a和外周部19b。环部19a抵接于第三扩径部60f的下表面。外周部19b构成罩电极19的包围面。包围面也可以规定为外周面。环部19a的内径与第二扩径部6e的外径大致一致。在环部19a插通有第二扩径部60e。第三固定部18的形状为圆筒状。第三固定部18的内径与第二扩径部60e的外径大致一致。第三固定部18嵌入第二扩径部60e及第一固定部16的一部分。第二扩径部60e及第一固定部16的一部分插通于第三固定部18。环部19a利用第三固定部18相对于第三扩径部60f压入。罩电极19经由第三固定部18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
[0033] 以下,参照图2更详细地说明框体连结部15。框体连结部15连结阳极61和真空框体10。以下的说明中,内周面是管轴AX侧的面。外周面设为管轴AX侧的相反侧的面。
[0034] 框体连结部15具有第一固定部16(阳极连结构件)和第二固定部17(框体连结构件)。第一固定部16利用接合部B1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接合部B1通过钎焊或熔接等形成。第二固定部17固定于绝缘管12。第一固定部16利用接合部B2固定于第二固定部17。接合部B2通过钎焊或熔接等形成。阳极61(靶支撑部60)经由第一固定部16及第二固定部17固定于绝缘管12。根据框体连结部15,能够延长露出于真空框体10的外部的圆柱部60c的长度。圆柱部60c中,从外部提供的冷却介质接触。冷却介质是例如绝缘油。根据该结构,有助于热移动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能够从阳极61(靶支撑部)高效地移动热。
[0035] 第一固定部16的形状为圆筒形状。在第一固定部16的端部16a插入有第一扩径部60d。端部16a与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端面60g抵接。通过端部16a与端面60g的抵接,决定管轴AX的方向上的第一固定部16相对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位置。在第一固定部16与第一扩径部60d之间设置有接合部B1。接合部B1通过钎焊或熔接等形成。第一固定部16固定于第一扩径部60d。
[0036] 沿着管轴AX的第一固定部16的长度比沿着管轴AX的第一扩径部60d的长度长。第一固定部16比端面60h更向基端部60b侧突出。第一固定部16的内周面包含与第一扩径部60d面对面的部分和与圆柱部60c面对面的部分。圆柱部60c的外径比第一扩径部60d的外径小。在第一固定部16与圆柱部60c之间形成有间隙D1。根据间隙D1,阳极1(靶支撑部60)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加。冷却介质是例如绝缘油。因此,热容易从阳极61(靶支撑部)向冷却介质移动。
[0037] 第二固定部17为一体的部件。第二固定部17具有内筒部17a、外筒部17b、连接部17c。
[0038] 内筒部17a的形状为圆筒形状。端部17a1与连接部17c连续。在内筒部17a插入有第一固定部16。第一固定部16的端部16b从内筒部17a的端部17a1插入。第一固定部16的端部16b与内筒部17a的端部17a2大致为同一面。内筒部17a的内周面的整个面与第一固定部16的外周面进行面对面。内筒部17a的外周面与外筒部17b和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进行面对面。例如,内筒部17a的外径比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的内径小。因此,在内筒部17a与绝缘管
12的内筒部12a之间形成有间隙D2。
[0039] 外筒部17b的形状为圆筒形状。外筒部17b的一端部17b1与连接部17c连续。绝缘管12的端部12a1连接于端部17b2。外筒部17b的径向的大小与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的大小对应。外筒部17b的端部17b2与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的端部12a1面对面。端部17b2熔接于绝缘管12。端部17b2以埋入绝缘管12的端面的方式固定。因此,外筒部17b的壁厚比绝缘管12的壁厚薄。
[0040] 端部17a2与第一固定部16的端部16b连接。在端部17a2与端部16b相互连接的部分形成有例如接合部B2。连接的部分在绝缘管12的内筒部12a的内侧中位于开口侧。根据该位置,连接作业的操作性提高。
[0041] 经由基端部60b从外部的电源对阳极61(靶支撑部)施加高的电压。起因于该电压,在阳极61(靶支撑部)的周围产生强的电场。第一固定部16及第二固定部17为金属制的部件。因此,对第一固定部16及第二固定部17也施加高的电压。其结果,在框体连结部15的周围产生容易放电的状态。电场的分布受到框体连结部15等的形状的影响。例如,在直状的角部,电场的强度容易变高。因此,在框体连结部15具有的角部的附近,电场的强度容易变高。例如,在第二固定部17的外筒部17b与连接部17c的角部附近,电场的强度容易变高。当电场的强度变高时,放电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为了缓和产生于这些形状的周围的电场的强度,设置有罩电极19。罩电极19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另外,罩电极19与阳极61(靶支撑部60)电连接。因此,罩电极19的电位与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电位及框体连结部15的电位相同。
[0042] 罩电极19的形状为圆筒形状。罩电极19的外形中,圆筒形状的基端侧与缩径成大致圆锥状的前端侧光滑地连接。罩电极19具有大致相同形状的内部空间S1。罩电极19的前端部与阳极61(靶支撑部60)抵接。环部19a利用罩连结部70固定于阳极1(靶支撑部60)。
[0043] 与环部19a相反侧的基端部19c具有开口19c1。另一基端部19c的位置在管轴AX的方向上是比第一固定部16的端部16b更靠近基端部60b侧。基端部19c的位置在管轴AX的方向上是比第二固定部1的端部17a2更靠近基端部60b侧。第一固定部16及第二固定部17位于罩电极19的内部空间S1。框体连结部15的整体位于罩电极19的内部空间S1。
[0044] 罩电极19覆盖框体连结部15。
[0045] 罩电极19具有设置于环部19a的开口19a1。在开口19a1插入有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第二扩径部60e。包围开口19a1的环部19a的主面19a2为环状的平面。主面19a2抵接于第三扩径部60f的背面60f1。即,主面19a2与第三扩径部60f的背面60f1面接触。第三扩径部
60f的背面60f1是靶支撑部60的基端侧的面。通过环部19a向背面60f1的抵接,决定管轴AX的方向上的罩电极19相对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位置。第三扩径部60f的背面60f1是罩电极19的定位部。
[0046] 从管轴AX的方向观察背面60f1。背面60f1的形状是包围第二扩径部60e的环状的平面。从管轴AX的方向观察环部19a。环部19a的形状与背面60f1的形状对应。背面60f1的内径与环部19a的内径大致相等。换言之,第二扩径部60e的外径与开口19a1的内径大致相等。背面60f1的外径与环部19a的外径大致相等。即,第三扩径部60f的最大外径与环部19a的外径大致相等。环部19a的外径是指,从管轴AX到环部19a与罩电极19的表面19f连续的部分的长度。环部19a朝向与管轴AX交叉的方向,未从第三扩径部60f突出。第三扩径部60f具有表面60f2。表面60f2在与罩电极19的边界形成与罩电极19的表面19f大致连续的光滑面。换言之,第三扩径部60f在与罩电极19的边界具有第一主面。第一主面包含于与罩电极19的表面
19f相同的假想曲面。第三扩径部60f的表面60f2(第一主面)在沿着管轴AX的方向的截面上,从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延伸部60k的表面突出。换言之,第三扩径部60f的第一主面在沿着管轴AX的方向的截面中,从靶支撑部60的延伸部60k的表面突出。于是,表面60f2是直到到达背面60f1的形状变化大致连续的光滑面。另外,表面60f2的形状是将从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表面平滑地突出的突起沿着其突出方向,在所期望的位置割断的形状。换言之,表面60f2的形状是在所期望的位置对从靶支撑部60的表面平滑地突出的突起进行剖视的形状。
[0047] 对罩连结部70进行说明。罩连结部70将罩电极19安装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罩电极19利用构成罩连结部70的第三固定部18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第三固定部18的形状为圆筒形状。在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a插入有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第二扩径部60e。端部18a抵接于环部19a的背面19a3。
[0048] 沿着管轴AX的第三固定部18的长度比沿着管轴AX的第二扩径部60e的长度长。第三固定部18的内周面包含与第二扩径部60e的外周面相接的部分和与第一固定部16的外周面相接的部分。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b利用接合部B3固定于第一固定部16。接合部B3通过钎焊或熔接等形成。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b比第一扩径部60d的下端面更向基端部60b侧突出。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b不与第二固定部17相接。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b从连接部17c向管轴AX的方向分开。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b未必需要比第一扩径部60d的下端面更向基端部60b侧突出。例如,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b也可以处于与第一扩径部60d相对的位置。
[0049] 第三固定部18的内径与环部19a的开口19a1的内径大致相等。第三固定部18的外径比环部19a的开口19a1的内径大。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a抵接于环部19a的背面19a3。环部19a的开口19a1侧的缘部夹持于第三扩径部60f的背面60f1与第三固定部18的端部18a。罩电极19通过该夹持结构,在比第三扩径部60f(凸缘部)更靠近阳极61的基端侧(基端部
60b侧)固定于靶支撑部60。换言之,罩电极19在比凸缘部更靠近阳极61的基端部60b侧固定于靶支撑部60。罩连结部70的罩电极19未通过钎焊或熔接等的接合而直接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罩连结部70不限定于该结构。罩连结部70的其它结构在后面叙述。
[0050] [作用效果]以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管3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51] X射线管3具备:棒状的阳极61(靶支撑部60),其包含接受电子且产生X射线的靶T,并且具备沿着管轴AX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真空框体10,其收纳配置有靶T的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前端侧,并且利用框体连结部15固定有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基端侧;罩电极19,其配置于真空框体10的内部,并且利用罩连结部70连结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并包围框体连结部15。阳极61(靶支撑部60)具备从主体部的表面向与管轴AX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第三扩径部60f(凸缘部)。罩连结部70配置于比第三扩径部60f更靠近阳极61的基端侧。
[0052] 产生于真空框体10的内部的电场的状态受到各构件的固定部的表面形状及表面状态等的影响。在此,X射线管3的框体连结部15将阳极61固定于真空框体10。框体连结部15被罩电极19包围。另一方面,罩电极9利用罩连结部70固定于阳极61。罩连结部70配置于比设置于阳极61的第三扩径部60f更靠近阳极61的基端侧。其结果,用于将阳极61固定于真空框体10的固定部即框体连结部15、及用于将罩电极19固定于阳极61的固定部即罩连结部70配置于由相同电位的电极覆盖的位置。相同电位的电极是例如罩电极19及第三扩径部60f。因此,能够缓和对真空框体10的内部的电场造成的影响。其结果,抑制电场强度局部变强。
即,能够抑制放电。
[0053] 第三扩径部60f抵接于罩电极19。根据该结构,第三扩径部60f及罩电极19接近。其结果,凸缘部及罩电极的周围的电场容易稳定。另外,能够可更靠近地定位罩电极19。
[0054] 第三扩径部60f的外表面包含露出于真空框体10的内部空间的表面60f2。罩电极19的外表面包含露出于真空框体10的内部空间的表面19f(第二主面)。表面60f2及表面19f包含于相同的假想曲面。根据该结构,第三扩径部60f与罩电极19的边界变得光滑。因此,能够缓和对电场造成的边界部分的影响。其结果,进一步抑制电场强度局部变强。即,能够进一步抑制放电。
[0055] 罩连结部70被罩电极19包围。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罩连结部70的周围的电场更稳定化。
[0056] 框体连结部15包含固定于真空框体10的第二固定部17、固定于阳极6(靶支撑部60)的第一固定部16。第一固定部16相对于第二固定部17固定。根据该结构,可利用第一固定部16及第二固定部17担载真空框体10与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连结所引起的内部应力。
因此,能够抑制在真空框体10及阳极61(靶支撑部60)产生不需要的变形及应力。
[0057] 真空框体10包含沿着管轴AX向内侧延伸的内筒部12a。内筒部12a的内部和真空框体10的内部利用设置于内筒部12a的一端部的阳极61(靶支撑部60)及框体连结部15相互隔开。将第二固定部17与第一固定部16接合的部分配置于内筒部12a的内部。根据该结构,将第二固定部17与第一固定部16接合的部分配置于内筒部12a的内部。将第二固定部17与第一固定部16接合的部分是例如接合部B2。因此,从外部提供的冷却介质容易进入到圆筒部12a的内部。其结果,能够高效地排出产生于阳极61的热。
[0058]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0059]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管3的罩电极19夹持于第三扩径部60f与第三固定部18。通过该结构,罩电极19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将罩电极19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
60)的结构也可以是第一变形例的X射线管3A具有的罩连结部70A。另外,固定结构也可以是第二变形例的X射线管3B具有的罩连结部70B。另外,固定结构也可以是第三变形例的X射线管3C具有的罩连结部70C。
[0060] [第一变形例]如图3所示,第一变形例的X射线管3A具有罩连结部70A。罩连结部70A通过钎焊或熔接等将环部19a与第三扩径部60f的背面60f1直接接合。
[0061] 具体而言,罩电极19A具有圆筒部19d。圆筒部19d从环部19a沿着管轴AX的方向延伸。圆筒部19d的形状与例如第三固定部18相同。圆筒部19d的内周面与第二扩径部60e及第一固定部16相接。与阳极61(靶支撑部60)及第一固定部16相接的罩电极19A的长度变长。例如,在不具有圆筒部19d的情况下,罩电极19与第二扩径部60e相接的长度为环部19a的壁厚长度。根据圆筒部19d,能够将罩电极19A稳定地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
[0062] 罩连结部70A将环部19a的主面19a2与第三扩径部60f的背面60f1接合。罩连结部70A的主面19a2利用接合部B4与背面60f1接合。接合部B4通过钎焊或熔接等形成。接合部B4不露出于表面60f2与表面19f的边界。罩连结部70A的圆筒部19d的内周面也可以利用接合部B4等与第二扩径部60e直接接合。圆筒部19d的内周面也可以与第一固定部16的外周面进一步接合。根据该结构,罩连结部70A将罩电极19A与阳极61(靶支撑部60)接合。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0063] [第二变形例]如图4所示,第二变形例的X射线管3B具有罩连结部70B。罩连结部70B与第一变形例的罩连结部70相同,将罩电极19B直接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罩连结部70B通过弹簧结构将罩电极19B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罩电极19B具有圆筒部
19e。圆筒部19e具有设置于内周面的阴螺纹19e1。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第二扩径部60e具有设置于外周面的阳螺纹60e1。圆筒部19e的阴螺纹19e1与阳螺纹60e1螺合。其结果,阳极
61(靶支撑部60)固定于罩电极19B。根据罩连结部70B,能够将罩电极19B容易地安装至阳极
61(靶支撑部60)。
[0064] [第三变形例]如图5所示,第三变形例的X射线管3C具有罩连结部70C。罩连结部70C如第二变形例的罩电极19B那样,不将罩电极19C直接固定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X射线管3C在使用固定用的部件的方面与X射线管3相共同。第三变形例的罩连结部70C包含所谓C环71和槽60e2。槽60e2设置于第二扩径部60e。C环71嵌入槽60e2。根据该嵌入,决定管轴AX的方向上的C环71相对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的位置。C环71的外周缘比环部19a的内径大。C环71的主面与环部19a的背面19a3面对面。C环71的内侧嵌入槽60e2。因此,C环71相对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不沿着管轴AX的方向移动。环部19a夹持于第三扩径部60f的背面
60f1与C环71的主面。利用罩连结部70C,也能够将罩电极19C容易地安装于阳极61(靶支撑部60)。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X射线机 2020-05-11 836
组合共焦X射线荧光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系统和方法 2020-05-11 589
X射线检查装置 2020-05-11 649
X射线管 2020-05-12 951
X射线管 2020-05-12 11
X射线管 2020-05-13 746
X射线仪 2020-05-11 153
X射线管 2020-05-12 330
X射线管 2020-05-12 736
X射线管 2020-05-13 69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