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压缩机 / 压气机 / 涡流式压气机

涡流压气机

阅读:479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涡流压气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可供给足够的 润滑油 且不会发生轨道涡壳的 轴承 咬住的 涡流 式 压气机 ,在该压气机中,有一个环形轴套从轨道涡壳向下延伸, 转轴 的偏心杆通过轴承和偏 心轴 衬与上述轴套相配合,在偏心杆与偏心轴衬之间有一个间隙,在偏心轴衬与轴承之间有一条供油道,从设置在转轴和偏心杆内的供油孔流出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道供给到轴承等。为了使润滑油充分供给到供油道中,将从偏心轴衬上端面伸出的弧形部分做成比另一个平坦部分高的凸部。,下面是涡流压气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涡流压气机,含有:一个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封闭 壳体;一个固定在该壳体内的机架;一个涡流式压缩机构,具有没置在上 述机架上、并且互相接合的一个固定涡壳和一个轨道涡壳,上述固定涡 壳紧固一上述机架上,但通过使上述轨道涡壳与上述机架呈滑动接触的 方式来支承上述的轨道涡壳;一根置于上述涡流式压缩机构下面的转 轴,该转轴穿过上述机架向上延伸,其上端的偏心杆部分通过一个偏心 轴衬和一个轴承与上述轨道涡壳的轴套相配合;一个通过上述转轴带动 上述轨道涡壳的电动达;和一个置于上述转轴之下端的油
上述的转轴和上述的偏心杆部分做成带有一个供油孔,该供油孔与 油泵连通,并在上述偏心杆部分的上端面上敞开,所以,启动上述油泵 时可使润滑油流过上述供油孔,并供给轴承;
上述的涡流式压气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偏心轴衬的上端面的一部分 做成带有一个凸部,该凸部在轴向上比上述偏心轴衬上端面上位于上述 转轴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其他平坦部分高,而位于上述转轴的转动方 向的上游侧的外圆周供油道的圆周端几乎处于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涡流式压气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 凸部做成基本上跨过上述偏心轴衬的上端面的半个圆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涡流式压气机,其特征在于, 它还在上述偏心杆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上述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之间 设置一个间隙,以便使上述轨道涡壳可沿轨道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涡流式压气机,其特征在于, 它还在上述的偏心杆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上述的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 之间设置一个间隙,以使上述的轨道涡壳可沿轨道运行,而且,在上述 的偏心轴衬的外圆周表面与上述轴承的内圆周表面之间设有上述的沿轴 向延伸的供油道,所以,从上述供油孔流出的润滑油可通过上述供油道 供给上述的轴承,并供入上述机架与上述轨道涡壳之间的空间。
(5)一种涡流式压气机,含有:一个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封闭 壳体;一个固定在该壳体内的机架;一个涡流式压缩机构;该机构具有 设置在上述机架上并且互相接合的一个固定涡壳和一个轨道涡壳,上述 固定涡壳固紧在上述机架上,但通过使上述轨道涡壳与上述机架呈滑动 接触的方式来支承上述的轨道涡壳;一根置于上述涡流式压缩机构下面 的转轴,该转轴穿过上述机架向上延伸,其上端的偏心杆部分通过一个 偏心轴衬和一个轴承与上述轨道涡壳的轴套相配合;一个通过上述转轴 带动上述轨道涡壳的电动马达;和一个置于上述转轴之下端的油泵。
上述的转轴和上述的偏心杆部分做成带有一个供油孔,该供油孔与 油泵连通,并在上述偏心杆部分的上端面上敞开,所以,启动上述油泵 时可使润滑油流过上述供油孔,并供给轴承;
上述的涡流式压气机的特征在于,上述的偏心轴衬的上端面沿其内 圆周表面之上缘做出一个内圆周部分,该部分构成在轴向上比沿上述偏 心轴衬的外圆周表面之上缘的平坦外圆周部分高并大致跨越整个圆周的 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涡流式压气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在 上述偏心杆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上述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之间设置一 个间隙,以便使上述轨道涡壳可沿轨道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涡流式压气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在 上述偏心杆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上述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之间设置一 个间隙,以使上述轨道涡壳可沿轨道运行,而且,在上述偏心轴衬的外 圆周表面与上述轴承之内圆周表面之间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油道,所 以,从上述供油孔流出的润滑油可通过上述供油道供给上述轴承,并供 给到上述机架与上述轨道涡壳之间的空间。
(8)上种涡流式压气机,含有:一个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封闭 壳体;一个固定在该壳体内的机架;一个涡流式压缩机构,该机构具有 设置在上述机架上并且互相接合的一个固定涡壳和一个轨道涡壳,上述 固定涡壳固紧在上述机架上,但通过使上述轨道涡壳与上述机架呈滑动 接触的方式来支承上述的轨道涡壳;一根置于上述涡流式压缩机构下面 的转轴,该转轴穿过上述机架向上延伸,其上端的偏心杆部分通过一个 偏心轴衬和一个轴承与上述的轨道涡壳的轴套相配合;一个通过上述转 轴带动上述轨道涡壳的电动马达;和一个置于上述转轴之下端的油泵;
上述的转轴和上述的偏心杆部分做成带有一个供油孔,该供油孔与 油泵连通,并在上述偏心杆部分的上端面上敞开,所以,启动上述油泵 时可使润滑油流过上述的供油孔,并供给轴承,
上述的涡流式压气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偏心轴衬的下端面与上述 转轴的上端面之间设置一个环形的平板件,用以从下侧盖住上述的间 隙。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涡流式压气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在 上述偏心杆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上述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之间设置一 个间隙,以便使上述的轨道涡壳可沿轨道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涡流式压气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在 上述偏心杆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上述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之间设置一 个间隙,以使上述的轨道涡壳可沿轨道运行,而且,在上述偏心轴衬的 外表面与上述轴承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了沿轴向延伸的供油道,所以,从 上述供油孔流出的润滑油可通过该供油道供给上述的轴承,并供给到上 述机架与上述轨道涡壳之间的空间。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止轨道涡壳的轴承咬住的机构的涡流式压气 机。

现在已有许多与本发明有关的涡流式压气机,图8示出其中的一个 实例。在该图中,一个涡流式压缩机构C安装在一个封闭壳体8内的上 部,在封闭壳体的下部有一个电动达M。压缩机构C通过转轴5与电 动马达M相连接,以便由电动马达M带动。这种涡流式压缩机构C含 有:一个固定涡壳1;一个轨道涡壳2;一个防转机构3例如欧氏环(它 可使轨道涡壳2沿轨道运行,但制止其转动);一个安装固定涡壳1的 机架6;和一个可转动地支承转轴5的上轴承71。

上述的固定涡壳1是有一个端板11和一个从该端板11的下表面向 下伸出的螺旋圈12,端板11上带有穿通它的排气孔13和一个用来开启 /关闭排气孔13的排气17。轨道涡壳2具有一个端板21和一个从该端 板21向上伸出的螺旋圈22。两个螺旋圈12和22沿径向重叠。通过一 个轨道轴承73将一个偏心轴衬54可转动地插入从端板21之下表面向下 延伸的圆筒形轴套23内,一根从转轴5之上端伸出的偏心杆53可转动 地安装在上述偏心轴衬54中的孔55内。通过螺旋圈12和22的相互接 合,使涡壳1和轨道涡壳2偏心一定的距离,并且偏离180°,而形成 多个封闭的空间24。在例如日本公开特许No.7-63174 (no.63174/1995)的图7中示出了形成上述封闭空间24的螺旋形圈12 和22。

机架6在封闭壳体8内,由它的上表面形成的推面65与轨道涡壳 2的下表面滑动接触,从而使机架6支承轨道涡壳2。在推力面65上做 出一个环形油槽66。轨道涡壳2的下表面封闭住机架6的上表面中央处 形成的横面为圆形的孔,从而形成一个储油器61,在构成该储油器61 的机架6的内壁表面之下部设置了一个倾斜向下并沿径向向外的排油孔 62。

在转轴5的下端安装了一个正排量51。吸管56与油泵51的吸 孔(未示出)相连接,吸管56的末端与封闭壳体8底部的贮油槽81相 连通。油泵51的排油孔(未示出)与转轴5内轴向延伸的供油孔52相 连接。

启动电动马达M时,就通过由转轴5、偏心杆53、偏心轴衬54、 轴套23等组成的轨道运行机构带动轨道涡壳2,该轨道涡壳2在具有一 定轨道半径的环形轨道上进行轨道运动,并由防转机构3制止其转动。

通过上述运动,吸入的气体通过吸管82进入封闭壳体8,并通过气 道85引入吸气道15,并被吸入上述的封闭空间24中。吸入的气体到达 螺旋圈12、22的中央部分,并由于轨道涡壳2的轨道运动而使封闭空 间24的体积减小而受到压缩,并通过推动和开启排气阀17从排气孔13 排出,而进入排气腔14,最后通过排气管83从排气腔14排出去。

另一,由于电动马达M启动的同时也带动油泵51运行,故贮存在 封闭壳体8底部的贮油槽81内的润滑油经由吸管56而吸出,并被送入 供油孔52中。润滑油在供油孔52内向上流动,一部分在半道中从主流 道分流出去润滑下轴承72和上轴承71,而主流则从偏心杆53顶端上的 供油孔52的开口喷出,以润滑偏心杆53和轨道轴承73,随后进入储油 器61。然后,润滑油通过油槽66而润滑滑动部位如推力面65和防转机 构3,而且进入储油器61的润滑油有一部分通过排油孔62下滴而流入 电动马达M的静子的外圆周与封闭壳体8之间形成的油道9,然后贮存 在贮油槽81内。

图9是用来说明在上述的涡流式压气机中偏心轴衬54与偏心杆53 之间的关系上的视图。图10是说明上述关系的侧向剖视图。在图中,偏 心轴衬54的平坦部分紧靠在偏心杆53的外圆周的平坦部分上,所以, 偏心轴衬54与偏心杆53一起转动。从供油孔52流出的润滑油供给到由 图中所示的偏心轴衬54的外圆周的平坦部分与轨道轴承73之间形成的 供油道57中。有一些润滑油也供给到由偏心杆53的外圆周与偏心轴衬 54的内圆周之间形成的间隙58(该间隙58是轨道涡壳2进行轨道运动 所必需的)中,并从间隙58流入储油器61中。

在上述的涡流式压气机中,从偏心杆53内的供油孔52流出的润滑 油可分布到供油道57和间隙58内。从偏心杆53顶端面上的供油孔52 流出的润滑油进入偏心杆53的上外圆周表面与偏心轴衬54的内圆周边 缘之间形成的凹槽53a内,一些润滑油从该凹槽53a流向供油道57,一 些润滑油进入间隙58。分布到供油道57的润滑油供给到具有高滑动速 度速度的轨道轴承73,而流到间隙58的润滑油则供给到低速滑动的偏 心杆53的平坦部分,但是,大部分润滑油则滴落入储油器61中,因此, 对于具有高滑动速度的轨道轴承来说,在供油道57内的油量便少于所需 的量,所以有可能发生轴承73咬住的情况。

本发明就是从上述情况出发提出的,其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解决上 述问题并能供给足够润滑油而使轴承不发生咬住情况的涡流式压气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涡流式压气机,该压气机含有: 一个带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封闭壳体;一个安装在上述封闭气体内的机 架;一个含有安置在上述机架上、且互相啮合的一个固定涡壳和一个轨 道涡流的涡流式压缩机构,上述的固定涡壳固紧在机架上,但通过使轨 道涡壳与机架滑动接触来支承轨道涡壳;一根设置在上述涡流式压缩机 构之下方、并穿过支架向上延伸、且借助于一个偏心轴衬和一个轴承将 其上端的偏心杆部分安装到轨道涡壳的轴套内的转轴;一个通过上述转 轴带动轨道涡壳的电动马达;和一个置于上述转轴之下端的油泵,其特 征在于,在偏心杆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之间形成 一个间隙,而使轨道涡壳可进行轨道运动,在偏心轴衬的外圆周表面与 轴承的内圆周表面之间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油道,上述转轴和偏心杆部 分做成带有一个供油孔,该供油孔与油泵连通,并在偏心杆部分的上端 面上敞开,所以,启动油泵时,润滑油便可流过供油孔,并供给轴承, 从供油孔流出的润滑油通过上述供油道供给轴承,并供给到机架与轨道 涡壳之间的空间内。

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本发明,将偏心轴衬上端面的一部 分做成沿轴向高出从转轴的转动方向看位于上游侧的另一个平坦 部分的凸部,而位于转轴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外圆周供油道的圆周 端部几乎处于最低点。如果以这种方式有限地设置一个凸部,那么 从偏心轴衬的上端面上的供油孔流出的润滑油便很容易在离心力 的作用下在上端面的平坦部分上向外圆周方向流动,所以可增加流 到供油道的润滑油量,这就可防止轴承咬住。正如权利要求(2) 规定的那样,最好是将上述凸部做成大致越过偏心杆部分上端面的 半个圆周。

而且,根据权利要求(5)规定的本发明,在上述的涡流式压 气机中,偏心轴衬的上端面沿其内圆周表面的上缘做出一个内圆周 部分,该内圆周部分形成一个在轴向方向上比沿偏心轴衬外圆周表 面的上边缘的平坦的外圆周部分高且大致跨越整个圆周的凸部。如 果上述凸部以这种方式形成,那么从偏心轴衬上端面的供油孔流出 的润滑油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到上述的凸部之外,随后进入上 述凸部与轴承之间形成的凹槽中,并且一定从此处直接流到供油 道,这就可防止轴承咬住。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8)规定的本发明,在偏心轴衬的下端 面与转轴的上端面之间设置一个环形的平板件,用来从下侧盖住上 述间隙。由于间隙的底部基本上由上述平板件盖住,所以进入该间 隙的润滑油量处于恒定的最小值,故可进一步增加流入供油道的油 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本发明,流入偏心杆的 外圆周与偏心轴衬的内圆周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对于轨道涡壳进行 轨道运动是必需的)内的润滑油量受到限制,所以供给供油道用于 润滑轨道轴承的润滑油量明显增加,故可有效地防止轨道轴承和偏 心轴衬发生咬住的情况。

特别是,如果像权利要求(2)规定的本发明那样,将凸部做 成大致跨过偏心轴衬的上端面的半个圆周,那么,到达上述凸部的 润滑油就可被有效地导引至供油道内,从而使供油量进一步增加, 而防止上述的咬住现象。

而且,如果像权利要求(5)所规定的本发明那样,将偏心轴 衬的上端面做成带有一个沿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的上边缘的内 圆周部分,该部分形成了一个在轴向方向上比沿偏心轴衬的外圆周 表面的上边缘的平坦外圆周部分高,且大致跨越整个圆周的凸部, 那么,供给到供油道的油量就会进一步增加,因而可进一步达到防 止上述咬住现象的目的。

再者,如果像权利要求(8)规定的本发明那样,在偏心轴衬 的下端面与转轴的上端面之间设置一个环形平板件,以便从下侧盖 住偏心杆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偏心轴衬的内圆周表面之间形成的 间隙,那么,即使润滑油流入上述间隙,也基本上不会滴落到储油 器中,因此,进入该间隙的润滑油量将处于最小值,从而使进入供 油道的油量进一步增加,这样,便可更好地防止上述的咬住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表示涡流式压气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 图,所述的涡流式压气机具有按照本发明的防止轨道涡壳的轴承咬 住的机构;

图2是与图1所示的上述防止咬住的机构相关的偏心轴衬、偏 心杆等的局部剖切的上视平面图;

图3是上述的防止咬住的机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涡流式压气机的与图2相对 应的平面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涡流式压气机的与图3相对 应的侧剖视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涡流式压气机的与图2相对 应的平面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涡流式压气机的与图3相对 应的侧剖视图;

图8是与本发明相关的涡流式压气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 图;

图9是与图8所示涡流式压气机相关的偏心轴衬,偏心杆等的 局部剖切的上视平面图;

图10是图8所示涡流式压气机的与图3相对应的侧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在附图(包括表示相关 技术的图8-10)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或相应的零件。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带有防止咬住的机构的立式 涡流型压气机的纵剖视图。在圆柱形的封闭壳体8内的上部安装一 个涡流式压缩机构C,在壳体8内的下部或中部安装一个电动马达 M。压缩机构C通过转轴5与电动马达M相连接,使电动马达M 带动压缩机构C。如日本公开特许No7-63174(No.63174/1995) 所公开的,上述的涡流式压缩机构C含有:一个固定的涡壳1;一 个机轨涡壳2;一个防转机构例如欧氏环3(它允许轨道涡壳2作 轨道运行,但制止其转动);一个安装固定涡壳1的机架6;和一 个转动地支承转轴5的上轴承71,上述的欧氏环在例如日本公开 特许No.8-35495(No.35495/1996)中公开过。

固定涡壳1具有一个端板11和一个从上述端板11的下表面向 下延伸的螺旋圈12。端板11带有一个穿透它的排气孔13,并设 有一个用来开启/关闭排气孔13的排气阀17。轨道涡壳2具有一个 端板21和一个从该端板2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螺旋圈22。两个 螺旋圈12和22沿径向重叠。在从端板2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圆 筒形轴套23内,通过轨道轴承(轴承)73可转动地插入一个偏心 轴衬54。一根从转动轴5的上端凸出并相对于轴5的轴线偏心的 偏心杆53可转动地插入上述偏心轴衬54形成的孔55中。通过螺 旋圈12和22的相互接合,使固定涡壳1和轨道涡壳2彼此偏心一 定距离,且高度相差180°,而形成多个封闭空间24。形成这种空 间24的螺旋圈12和22可参见例如日本公开特许No.7- 63174(No.63174/1995)中的图7。

机架6固定在封闭壳体8内,由机架6的上表面形成的推力面 65与轨道涡壳2的下表面呈滑动接触,从而使机架6支承轨道涡壳 2。在推力面65上做出一个环形油槽66。机架6的上表面中央处 形成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孔的上开口由轨道涡壳2的下表面封闭 之,从而形成一个储油器61。在形成上述储油器61的机架6中的 孔的内壁表面的下部设有一个排油孔道62,该孔道向下倾斜并沿 径向向外延伸。

在转轴5的下端安装一个正排量油泵51,有一根吸管56与该 油泵51的吸入口(未示出)相连接,其末端向着封闭壳体8底部 上的贮油槽81敞开。油泵51的排油口(未示出)与转轴5内沿其 轴向的供油孔52相连通。该供油孔52穿过转轴5向上延伸,并且 也穿过偏心杆53,在偏心杆53的顶端敞开。

启动电动马达M时,便通过由转轴5、偏心杆53、偏心轴衬 54、轴套23等组成的轨道运行机构带动轨道涡壳2。该轨道涡壳 2在具有轨道半径的环形轨道上沿轨道运行,而防转机构3则制止 其转动。

通过上述运动,吸入的气体通过一个吸管(进气)82进入封 闭壳体8中,并通过设在机架6上的气道85引入轨道涡壳2中的 吸气道15,并被吸入上述的封闭空间24内。吸入的气体到达螺旋 圈12、22的中央部分,与此同时,由于轨道涡壳2的轨道运动而 使封闭空间24的容积减小而受到压缩,之后,通过推动和开启排 气阀17从端板11上的排气孔13排出而进入涡流式压缩机构C内 形成的排气空腔14中,而后通过一个与涡流式压缩机构C相连接 而使排气空腔14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出气口)83排到机外。

另一方面,由于在电动马达M启动的同时也带动油泵51转 动,故储存在密封壳体8底部中的贮油槽81内的润滑油可通过吸 管56吸送至供油孔52中。润滑油在供油孔52内向上流动,有一 部分润滑油在半道上从主流分流出去润滑下轴承72和上轴承71, 而主流则从偏心杆53的顶端上的供油孔52的开口流出,以润滑偏 心杆53和轨道轴承73,并进入储油器61内。随后,润滑油通过 油槽66以润滑滑动部位例如推力面65和防转机构3。而且,一部 分进入储油器61的润滑油通过排油孔62向下流过电动马达M的 静子外圆周与密封壳体8之间的通道9,最后流回贮油槽81内, 储存起来。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离心式压气机中的偏心轴衬54与偏 心杆53之间的关系的上视图。图3是说明上述关系的侧剖视图。 这两个图分别与说明相关技术的图9和10相对应。构成孔55的内 圆周表面的偏心轴衬54的圆周表面的一部分做成平坦部分54a, 该平坦部分54a紧靠着在部分偏心杆3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的平坦 部分53b,所以偏心轴衬54与偏心杆53一起转动。在偏心轴衬54 上与上述平坦部分54a大致呈径向相对并沿圆周方向相隔大约 180°的外圆周部分上做出一个平坦部分54b。该平坦部分54b与轨 道轴承73一起共同构成一条沿轴向延伸的供油道(供油孔)57, 该供油道57的上端在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敞开,其下端与储油器 61连通。

从图2和9相比较可以看出,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被切出或 者说除去一部分而形成一个标号为54d的平坦部分,该部分跨越偏 心轴衬54径向方向的整个厚度,从平坦部分54b位于转轴5的转 动方向(箭头所示)的上游侧的一端54c延伸至与平坦部分54a的 圆周方向上的大致为中间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图2的左侧部分), 换句话说,就是跨越沿圆周方向大约180°的角度范围。该切割区与 图9相比要大。因此,从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上的供油孔52中排 出的润滑油就被平坦部分54d上的离心力推向偏心轴衬54的外圆 周,并且有效地流入由轨道轴承73封闭的供油道57中,这样,流 入供油道57中的油量显著增多。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按照近似于 图9所示的方式从位于平坦部分54b相对于转轴5的转动分向(箭 头所示)的上游侧的一端54c至与相对的平坦部分54a在圆周方向 上大致的中点处相对应的部位切开,在外圆周一侧便出现一个弧形 凸部54f(图2的有侧部分)。该凸部54f的上端面与偏心杆53 的上端面齐平,但是它的位置也可以是稍高于或稍低于偏心杆53 的上端面。

第二实施例

下面仅说明示于图4和5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 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从图5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偏心轴衬54的上 端面上沿孔55的内圆周的整个上缘有一个环形的凸部54g,而该 上端面的其他部分则被切掉而形成一个低于凸部54g的平坦部分 (外圆周部分)54h(该平坦部分因此与周围的轨道轴承73共同 形成一个环形凹槽)。上述环形凸部54g的上端面与偏心杆53的 上端面齐平。由于形成了环形凸部54g,故从偏心轴衬54的上端 面的供油孔52中流出的润滑油不能进入间隙58,而进入由平坦部 分54h与轨道轴承73构成的凹槽内,并被有效地从凹槽导入供油 道57中。因此,流入供油道57的油量显著增加。

第三实施例

下面仅说明示于图6和7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 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偏心轴衬54的整个上端面都做成平的,所以, 润滑油可流入间隙58内。但是,为了阻止流入间隙58的润滑油落 入储油器61内,在偏心轴衬54的下端面与转轴5的上端凸肩5a 之间插入一厚度和大小合适的环形平板(平板件)59,基本上 盖住间隙58的下端。因此,从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处的供油孔52 中流出的一部分润滑油流入间隙58内并在间隙58内储存起来而不 会流入储油器61内。当由于偏心杆53的运动而使间隙58的体积 减小时,润滑油就从间隙58向上排出,并与供油孔52流到偏心轴 衬54的上端面的润滑油一起流至供油道57。于是,排至供油道57 的油量明显增加。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与偏心杆 53的上端面齐平,但不一定总是这样,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可以 处在低于或高于偏心杆53上端面的位置上。

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 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可以进行各种改型,例如:

(1)本发明具有防止轨道轴承咬住的特征,因此,与为此设 置的结构关系不大的零件就不受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结构的限制,

(2)在上述实施例中,相互依靠着的偏心轴衬54的平坦部 分和偏心杆53的平坦部分处在与供油道57径向相对并沿圆周方向 与其相隔约180°的位置上,但是,上述平坦部分可做成与供油道 57相隔小于或大于180°的角度,

(3)在此情况下,在第一实施例中,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 的外圆周边缘一侧上的弧形凸部54f就从偏心轴衬54的平坦部分 54b的一端54c延伸到与平坦部分54a的圆周方向大致中间的位置 相对应的部位。但是,凸部54f的端接位置可在大约180°的角度范 围内变化,而不总是与中间位置相对应的部分位,和

(4)在第三实施例中,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与偏心杆53的 上端面齐平,但不一定总是这样。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可以处在 低于或高于偏心杆53的上端面的位置。而且,像第一实施例和第 二实施例那样,偏心轴衬54的上端面可做成带有凸部54f,54g 或平坦部分54d、54h。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膜卷压气机 2020-05-11 477
连续增压压气机 2020-05-13 310
连续增压压气机 2020-05-13 419
压气机壳体及压气机 2020-05-11 779
一种压气机转子 2020-05-12 100
圆筒式压气机 2020-05-12 623
离心压气机 2020-05-11 472
压气机翼型 2020-05-11 275
压气机 2020-05-11 176
压气机 2020-05-11 30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