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压缩机 / 叶轮 / 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

后倾式斜流送叶轮

阅读:95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后倾式斜流送叶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通 风 设备领域。后倾式斜流送风 叶轮 ,包括圆环形叶 底板 、 轮毂 、导流圈和多片 叶片 ,多片叶片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和导流圈之间,上进风 角 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10.1°-25°之间,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45°之间;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的76%-83%,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76%-85%;叶片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该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风量大且噪音低。,下面是后倾式斜流送叶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后倾式斜流送叶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轮毂、导流圈和多片叶片,多片叶片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和导流圈之间,其特征在于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叶片的进风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进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进风角,上进风角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10.1°-25°之间;叶片的出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出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出风角,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45°之间;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的76%-83%,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76%-85%;叶片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叶片通过连接区与导流圈固定,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上进风角角度大于下进风角角度,上出风角角度小于下出风角角度,且上出风角角度和下出风角角度之间的差值在12°-1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进风角是18°,下进风角是11°,上出风角是25°,下出风角是40°;圆环形叶底板外径是462mm,导流圈的内径是366mm。

说明书全文

后倾式斜流送叶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

背景技术

[0002] 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是空调中的重要部件,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轮毂叶片和导流圈,叶片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和导流圈之间,轮毂与圆环形叶底板内侧连为一体,轮毂与圆环形叶底板同心,轮毂顶部的中心处设置轴套,使用时电机轴穿过轴套上轴孔带动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转动。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的使用性能主要体现在风量大小和噪音控制方面,风量大小和噪音高低是相互的,一般风量大噪音相对就高,风量小噪音自然低,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的使用性能涉及的参数很多,例如叶底板、轮毂、叶片和导流圈的形状、尺寸和连接方式等。目前市场上风量大小和噪音控制非常合理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不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的种类,公开一种结构新颖,风量大且噪音低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 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轮毂、导流圈和多片叶片,多片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和导流圈之间,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叶片的进风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进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进风角,上进风角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10.1°-25°之间;叶片的出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出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出风角,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45°之间;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的76%-83%,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76%-85%;叶片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叶片通过连接区与导流圈固定,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
[0006] 作为优选,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78%-79%;上进风角角度大于下进风角角度,上出风角角度小于下出风角角度,且上出风角角度和下出风角角度之间的差值在12°-16°之间,叶片外侧端与圆环形叶底板外侧边平齐,噪音上升不明显的情况下至少增加2%的风量。
[0007] 作为优选,上进风角是18°,下进风角是11°,上出风角是25°,下出风角是40°;圆环形叶底板外径是462mm,导流圈的内径是366mm,风量最大且噪音最低。
[0008]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上进风角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10.1°-25°之间,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45°之间,使叶片的出风沿叶片高度方向呈线性变化,可以有效减弱噪声能量叠加,降低噪声。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即能保证风叶的整体强度,又能提升风量。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的76%-83%,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76%-85%,得到很好的静压值,进风效率至少提高2%。该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风量大且噪音低。
附图说明
[0009]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安装导流圈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示意图一。
[0011]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安装导流圈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1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1、轮毂2、导流圈4和多片叶片3,多片叶片3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1和导流圈4之间,轮毂2与圆环形叶底板1内侧连为一体,轮毂2与圆环形叶底板1同心,轮毂2的顶部设有轴孔套,轮毂2上设有散热孔。圆环形叶底板1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4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1外径的76%-83%。
[0014] 叶片3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叶片3的进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4的上进风角a1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1的下进风角a2,上进风角a1和下进风角a2角度不同且均在10.1°-25°之间,上进风角a1角度大于下进风角角度a2。叶片3的出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4的上出风角b1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1的下出风角b2,上出风角b1和下出风角b2角度不同且均在20°-45°之间,上出风角b1角度小于下出风角b2角度,且上出风角b1角度和下出风角b2角度之间的差值在12°-16°之间。上进风角a1是进风面顶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进风面顶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下进风角a2是进风面底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进风面底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上出风角b1是出风面顶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出风面顶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下出风角b2是出风面底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出风面底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上进风角a1和下进风角a2角度不同,上出风角b1和下出风角b2角度不同,使叶片3的出风沿叶片高度方向呈线性变化,可以有效减弱噪声能量叠加,至少降低噪音2dB。
[0015] 叶片3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32和非连接区33构成,叶片的连接区32与导流圈4通过声波焊接固定,非连接区33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连接区32处于非连接区33的外侧,即能保证叶片3和导流圈4的连接的强度,又能适当的提升风量。
[0016] 任意相邻叶片3之间的进风口面积A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B的75%-85%,即上下方向处于圆环形叶底板1和导流圈4之间、左右方向处于相邻叶片3之间的进风口面积A和出风口面积B,且任意相邻叶片3之间的进风口面积A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B的78%-79%,可以得到最好的静压值,进风效率至少提高2%。
[0017] 叶片3一般是5片、7片、8片或9片。上进风角a1是18°,下进风角a2是11°,上出风角b1是25°,下出风角b2是40°。圆环形叶底板1外径是462mm,导流圈4的内径是366mm,风量最大且噪音最低。叶片3外侧端的底部与圆环形叶底板1外侧边平齐。目前市场上尺寸规格类似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其风量一般是2200立方米每小时,噪音一般是49分贝,采用上述参数的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其风量是2300立方米每小时,噪音是43分贝,即风量大且噪音低。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叶轮 2020-05-12 439
叶轮 2020-05-12 536
叶轮 2020-05-13 989
叶轮 2020-05-13 110
一种圆形塑料叶轮夹具 2020-05-11 961
叶轮 2020-05-13 385
后倾式叶轮 2020-05-11 631
一种用于空调上的叶轮 2020-05-11 250
叶轮 2020-05-12 751
叶轮 2020-05-12 87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