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

阅读:396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喷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用于附接到干发器的 喷嘴 ,该喷嘴包括本体和空气流引导构件。该喷嘴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空气 流管 道,空气流管道从用于接收空气流的空气入口端部延伸到本体的槽形空气出口端部。该内表面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区段和相对的第二表面区段,该第一表面区段朝向空气出口端部向内成锥形,该第二表面区段朝向空气出口端部向外成锥形。该空气流引导构件引导接收到的空气流的第一部分朝向第二表面区段中的一个,且引导接收到的空气流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表面区段中的另一个。,下面是喷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附接到干发器的空气流出口端部的喷嘴,所述喷嘴包括:
本体,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空气流管道,所述空气流管道从空气入口端部延伸到槽形空气出口端部,所述内表面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表面区段和一对相对的第二表面区段,所述第一表面区段朝向空气出口端部向内成锥形,且所述第二表面区段朝向空气出口端部向外成锥形;以及
空气流引导构件,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空气流管道内,所述空气流引导构件用于引导接收到的空气流的第一部分朝向第二表面区段中的一个,且引导接收到的空气流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表面区段中的另一个,
其中,所述空气流引导构件具有垂直于所述槽形空气出口端部的长度取向的空气流引导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空气入口端部为大致圆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空气流引导构件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空气流管道的空气入口端部内,且与本体一起限定喷嘴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包括至少一个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包括环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空气流引导构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空气出口端部向内成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空气流引导构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大体鸭嘴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空气流引导叶片被定位在第一平面内,且其中在沿垂直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截取的横截面中,第二表面区段的每个相对于第一平面倾斜5°至15°的范围的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嘴,其中,在沿第一平面截取的横截面中,第一表面区段的每个相对于第二平面倾斜0°和20°之间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8,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所述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延伸跨过空气流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大体垂直于空气流引导构件的空气流引导叶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嘴,其中所述空气流引导构件的空气流引导叶片包括用于接收第二空气流引导构件的一部分的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围绕本体延伸,且所述套筒限定空气流通道,环境空气通过空气从本体的空气出口端部的发射而被抽吸穿过所述空气流通道。

说明书全文

喷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干发器的喷嘴。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干发器被提供具有一个或多个喷嘴,该喷嘴用于选择性地附接到干发器的空气流出口端部以改变从干发器发射的空气流的轮廓。喷嘴的一个形式是会聚器,其用于将空气朝向用户的头发的选择出的部分会聚,用于局部定型或干燥。一般而言,会聚器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圆形空气入口,用于接收来自干发器的空气流,和槽形空气出口,用于发射空气流。喷嘴的另一形式是扩散器,其用于在空气流入射到用户的头发上之前减小从干发器发射的空气流的速度。扩散器通常包括挡板和被连接到挡板的格栅。该挡板包括空气入口和向外成锥形的壁,该壁从空气入口延伸到格栅。该格栅提供了空气出口,空气从该空气出口从扩散器发射。一组突出物或尖状物通常从格栅直立以在干燥期间接触用户的头发。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附接到干发器的空气流出口端部的喷嘴,该喷嘴包括本体和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空气流管道内的空气流引导构件,该本体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空气流管道,该空气流管道从空气入口端部延伸到槽形空气出口端部,该内表面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表面区段和一对相对的第二表面区段,该第一表面区段朝向空气出口端部向内成锥形,该第二表面区段朝向空气出口端部向外成锥形,该空气流引导构件用于引导接收到的空气流的第一部分朝向第二表面区段中的一个,且引导接收到的空气流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表面区段中的另一个。
[0004] 该喷嘴结合了现有的会聚器和扩散器喷嘴的方面。本体的内表面被成形以在本体的空气出口端部处形成槽形开口以允许用户引导从喷嘴发射的空气流朝向头发的选择出的部分,例如缠绕到刷子用于定型的一部分头发。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空气流管道内的空气流引导构件的提供促使接收到的空气流分为两个相应的部分,其每个被引导朝向第二表面区段的相应的一个,该第二表面区段朝向本体的空气出口端部向外成锥形。空气流的每个部分的一部分可被附着到它的相关的第二表面区段,其可由此用于引导空气流的一部分朝向本体的槽形空气出口端部的侧向端部。这可导致空气流从喷嘴的发射具有始终狭窄(到空气流的宽度大于空气流的高度的程度)且向外张开的轮廓。我们发现对于在本体的空气入口端部处接收的给定空气流,该空气流通过喷嘴成形为狭窄,但向外张开的空气流分布可相比较于当同样狭窄的空气流在没有这样的向外张开的分布的情况下从喷嘴发射时提高在头发定型期间用户的舒适度。该向外张开降低空气流从喷嘴发射的速度,提高用户舒适度和头发定型性能。内表面的会聚的第一表面区段确保空气流的一些被引导朝向空气出口端部的中央部分以便该空气流沿本体的空气出口端部均匀地发射。
[0005] 本体的空气入口端部优选为大体圆形形状。该空气入口端部可包括单个圆形空气入口,其与喷嘴的纵向轴线是同轴的。优选地,空气流引导构件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空气流管道的空气入口端部内且与本体一起限定喷嘴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优选地,该空气入口从喷嘴的纵向轴线间隔开。该空气入口可包括至少一个槽。优选地,该喷嘴包括单个空气入口,该空气入口是环形槽的形式。这样的喷嘴适于与描述在WO2015/001306中的干发器的类型一起使用,其内容通过参考被合并在这里,其中热空气流从位于干发器的空气出口端部处的环形槽发射。作为对提供环形槽形式的空气入口的替代,该喷嘴可包括多个弯曲的槽形空气入口,多个圆形空气入口,其被以圆形图案布置在喷嘴的空气入口端部中或单个圆形开口。
[0006] 该空气流引导构件优选包括空气流引导叶片,后文中称为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该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优选被定位于第一平面内。在空气出口端部处,那个第一平面优选与第一表面区段直相交。在沿垂直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截取的横截面中,第二表面区段的每个优选相对于第一平面倾斜从5至15°的范围的角度。角度的这个范围被选择出以最优化从喷嘴发射的空气流的传播,且由此最优化从喷嘴发射的空气流的平均速度和最大速度。在沿第一平面截取的横截面中,第一表面区段的每个优选相对于第二平面倾斜0和20°之间的角度。这些角度还被选择出以最优化喷嘴的声学性能,因为在喷嘴内的空气流方向中的任何突变(其可在空气流中产生湍流)被避免。
[0007] 空气流引导构件可被成形以致空气流引导构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空气出口端部向内成锥形。例如,该空气流引导构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大体鸭嘴形形状。换句话说,该空气流引导构件可具有大体锥形外表面,其中平面形的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从该表面的末端向前突出。
[0008] 该空气流引导构件可与本体一体形成。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空气流引导构件被连接本体,例如使用粘合剂或使用焊接技术,比如声波焊接。在装配期间,该空气流引导构件可通过空气入口端部至少部分地插入本体且被连接到本体。该空气流引导构件可被连接到支撑构件,其进而被连接到本体或与本体一体形成。替代地,空气流引导构件可被连接到空气流引导叶片(其在后文中被称为第二空气引导叶片,被定位于空气流管道内)例如,该本体可包括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其用于促进空气流管道内层状空气流的产生。这样的叶片可延伸跨过空气流管道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空气流引导构件优选是平面形叶片,该叶片被定位于第二平面内以致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大体垂直于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该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可从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间隔开,但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包括用于接收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的一部分,优选中央部分的槽。该槽优选被定位于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的末端处。
[0009] 在使用期间,热空气流穿过空气流管道,其将导致本体的外表面的温度上升。为了防护用户接触该外表面,该喷嘴优选包括套筒,该套筒围绕本体延伸。该套筒优选限定空气流通道,环境空气通过从本体的空气出口端部的空气的发射而被抽吸穿过该空气流通道。那个空气流通道优选被定位在套筒的内表面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以便环境空气经过本体的外表面以允许热量从本体传输到环境空气流。
附图说明
[0010] 仅作为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特征进行描述,其中:
[0011] 图1是喷嘴的从上方观察的左侧前部透视图;
[0012] 图2是喷嘴的从上方观察的右侧后部透视图;
[0013] 图3是喷嘴的后视图;
[0014] 图4是喷嘴的侧视图;
[0015] 图5是喷嘴的正视图;
[0016] 图6是喷嘴的分解图;
[0017] 图7(a)是沿图5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7(b)是沿图5中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7(c)是沿图5中的线C-C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7(d)是沿图5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0018] 图8是示例的干发器从上方观察的左侧前部透视图,其中喷嘴可被连接到该干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1到图5是喷嘴10的外部视图。喷嘴10包括空气入口12(用于接收来自干发器的空气流出口的空气流)和空气出口14(用于发射空气流)。该空气入口12通常为环形形状,且是环形槽的形式,该环形槽位于喷嘴10的一个端部处。该空气出口14是细长的槽的形式,该槽位于喷嘴10的另一端部处。
[0020] 还参考图6,喷嘴的空气入口12由喷嘴10的本体16部分地限定。该本体16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喷嘴10的空气流管道18。该空气流管道18从本体16的空气入口端部20延伸到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本体16的空气入口端部20是大体圆形形状,而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是槽形,且在这个实施例中是细长的槽的形式,其具有大于它的高度的宽度。该本体16的空气出口22具有与喷嘴10的空气出口14相似的形状,该喷嘴10的空气出口14从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向前(沿从喷嘴10发射空气的方向)突出。
[0021] 该本体16的内表面包括多个表面区段。参考图7(a)至7(d),该内表面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表面区段24(其朝向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向内成锥形)。在空气出口端部22处,第一表面区段24大体平行,且限定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的周边的平行、细长部分26。图7(b)是喷嘴10沿第一平面P1截取的横截面图,该平面在空气出口端部22处与空气出口端部22的周边的细长部分26的中点垂直地相交。在该横截面中,第一表面区段24的每个相对于第二平面P2倾斜0和20°之间的角度(在这个实施例中倾斜15°的角度),该第二平面P2垂直于第一平面P1且在细长部分26之间的中途处。
[0022] 本体16的内表面还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二表面区段28,该第二表面区段28位于第一表面区段24之间,且其朝向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向外成锥形。在空气出口端部22处,第二表面区段28限定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的半圆端部部分30。图7(a)是喷嘴10沿第二平面P2截取的横截面图。在该横截面中,第二表面区段28的每个相对于第一平面P1倾斜5至15°的范围的角度,在这个实施例中倾斜10°的角度。
[0023] 空气流引导构件40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空气流管道18内。在这个实施例中,空气流引导构件40从本体16的空气入口端部20向后突出。该空气入口12被定位于本体16和空气流引导构件40之间,该本体16限定喷嘴10的空气入口12的外部圆形周边,而空气流引导构件40限定空气入口12的内部圆形周边。
[0024] 该空气流引导构件40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面向本体16的内表面。该外表面具有后部区段42(其是圆柱形形状)和前部区段(其具有大体鸭嘴形形状)。该前部区段具有锥形外表面44和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50,该叶片50从锥形外表面44的前部或远端向前突出。该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50是平面形状且具有弯曲的前部边缘52。该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50被定位于第一平面P1中,且由此被定位于本体16的内表面的第二表面区段28之间的中途处。
[0025] 该空气流引导构件40被连接到被定位于空气流管道18内的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该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被连接到本体16的内表面,且被成形以便延伸跨过空气流管道18。该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是平面形状。该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被定位于第二平面P2中,且由此被定位于本体16的内表面的第一表面区段24之间的中途处。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50的末端包括槽56和沟槽58,该槽用于接收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的中心部分,该沟槽用于接收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的后部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在装配期间,为了将空气流引导构件40连接到本体16,空气流引导构件40通过空气入口端部20被插入空气流管道18,以致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的中心部分进入槽56且直到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的后部边缘60接合沟槽58。这可确保第一空气流引导叶片50在装配好的喷嘴10中垂直于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该空气流引导构件40被不可动地连接到本体16,例如使用粘合剂或使用超声波焊接。
[0026] 当热的空气流穿过喷嘴10时,本体16的外表面的温度将上升。为了在喷嘴10的操作期间将用户从本体16屏蔽开,该喷嘴10还包括套筒70,该套筒70围绕本体16。套筒70的一个端部限定喷嘴10的空气出口14。套筒70被连接到翼片72,该翼片72被定位于本体16的外表面上。为了阻止套筒70的外表面的温度在使用期间接近本体16的温度,该套筒70与本体的外表面16一起限定空气流通道74,周围空气通过空气从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的发射而被抽吸穿过该空气流通道74。这允许热量被传输到在本体16的外表面上经过的环境空气。该空气流通道74包括空气入口76(其定位为邻近本体16的空气入口端部20)和空气出口78(其围绕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以便环境空气流在喷嘴10的空气出口14上游与从本体16发射的空气流合并)。
[0027] 在使用中,该喷嘴10被附接到干发器的空气流出口端部。例如,该喷嘴10可通过磁体90(其位于本体16的空气入口端部20处)被附接到干发器。喷嘴10可被附接的干发器100的实例被示出在图8中。这样的干发器100被描述在WO2015/001306中,其内容通过参考被合并在这里,其中热空气流从位于干发器的空气出口端部104处的环形槽102发射。该槽102围绕干发器100的孔106延伸。空气流穿过喷嘴10的空气入口12进入空气流管道18。在空气流管道18内,空气引导构件40用于引导空气流的第一部分朝向第二表面区段28的第一个,且引导空气流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表面区段28的第二个。空气流的每个部分的至少一些可被附到它的相应的第二表面区段28,其可允许第二表面区段28引导空气流朝向本体16的空气出口端部22的半圆形端部部分30。这可使喷嘴10发射具有向外张开轮廓的空气流。该第二空气流引导叶片54促使相对狭窄的层状空气流从喷嘴10发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喷嘴 2020-05-13 873
喷雾喷嘴 2020-05-11 113
喷嘴 2020-05-11 690
喷嘴 2020-05-12 610
喷嘴 2020-05-12 496
喷嘴 2020-05-12 653
一种多用途截流喷嘴 2020-05-11 182
喷嘴 2020-05-12 32
喷嘴 2020-05-12 413
喷嘴 2020-05-11 5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