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齿轮 / 齿轮 / 非圆齿轮 / 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

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

阅读:804发布:2020-05-18

专利汇可以提供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非圆 齿轮 传动式 汽车 转向装置,其特征是,采用一对 非圆齿轮 配合,左、右非圆齿轮分别通过左、右传动装置带动左、右转向轮转向,可以保证两前转向轮在转向时都始终处于纯滚动运行,并且使前两转向轮在左、右转向时,转 角 连续变化最大可到达90°,可以使汽车增加弯道的 稳定性 ,减少轮胎磨损,节约 能量 ,增加灵活性,特别是在很短小的场地也可方便的停车、提车和调头。,下面是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其特征是,采用一对非圆齿轮配合,左、右非圆齿轮分别通过左、右传动装置带动左、右转向轮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传动齿轮箱(1)、左传动轴(2a)、右传动轴(2b)、左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右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在传动齿轮箱(1)内设有一对啮合配合的非圆齿轮(1a、1b),主动非圆齿轮(1a)安装在方向盘转向机输出传动轴(1c)伸入在传动齿轮箱(1)内的轴端上,从动非圆齿轮(1b)通过转轴安装在传动齿轮箱(1)内并与主动非圆齿轮(1a)啮合配合,在传动齿轮箱(1)内还设有左侧伞齿轮组(3a)和右侧伞齿组(3b),左侧伞齿轮组(3a)的主动伞齿轮(3a1)与主动非圆齿轮(1a)同轴并联, 从动伞齿轮(3a2)与左传动轴(2a)连接,右侧伞齿轮组(3b)的主动伞齿轮(3b1)与从动非圆齿轮(1b)同轴并联,从动伞齿轮(3b2)与右传动轴(2b)连接,左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的主动伞齿轮(4a1)与左传动轴(2a)安装连接、从动伞齿轮(4a2)与左转向轮的转向轴(5a)安装连接,右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的主动伞齿轮(4b1)与右传动轴(2b)安装连接、从伞齿轮(4b2)与右转向轮的转向轴(5b)安装连接,左侧的侧伞齿组(3a)、左侧传动轴(2a)、左侧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构成的左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与右侧的侧伞齿组(3b)、右侧传动轴(2b)、右侧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构成的右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其特征是,非圆齿轮与转向轮的转比是q时,左侧传动装置、右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是1/q。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其特征是,在左传动轴(2a)和右传动轴(2b)上设有万向节

说明书全文

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汽车转向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汽车上广泛使用的是梯形四连杆式转向传动机构,如附图1所示。
[0003] 梯形四连杆传动机构由转向横拉杆1-2、左腰1-1、右腰1-3、梯形底1-4构成,A为左转向轮Ⅰ的转向轴心,D为右转向轮Ⅱ的转向轴心。
[0004] 左腰1-1与左转向轮Ⅰ一体,右腰1-3与右转向轮Ⅱ一体。
[0005] 当左转向轮Ⅰ向右方转动时,转向横拉杆1-2向右移动推动右腰1-3,即使右转向轮Ⅱ向右转,因转向横拉杆1-2比梯形底1-4短,故右转向轮Ⅱ的转大于左转向轮Ⅰ。向左转向时反之,以此方式满足转向要求。
[0006] 汽车在转向时,两前转向轮轮轴的延长线必须在后轮轴延长线交汇于一点P,否则前转向轮会出现与地面摩擦,即不是纯滚动,不仅影响汽车转弯时的稳定性,还有损轮胎,也浪费能量
[0007] 梯形四连杆式转向传动机构易于制造,造价低。不足之处是不能保证在所有转角时,两前转向轮是处于纯滚动,并且转动角度受到结构的限制,不能转动太大,一般45度以内。若转角过大转向轮的摩擦就无法忽略,转向矩也会因角度变大而变小,甚至无法转动。
[0008] 目前,前驱动车因驱动轴万向节传动,传动折角不能太大,故也限制了前驱汽车前转向轮的大角度转向。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以保证两前转向轮在转向时都始终处于纯滚动运行,并且使前两转向轮在左、右转向时,转角连续变化最大可到达90°。
[0010] 本发明非圆齿轮传动式汽车转向装置,其特征是,采用一对非圆齿轮配合,左、右非圆齿轮分别通过左、右传动装置带动左、右转向轮转向。
[0011] 本发明包括传动齿轮箱1、左传动轴2a、右传动轴2b、左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右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在传动齿轮箱1内设有一对啮合配合的非圆齿轮1a、1b,主动非圆齿轮1a安装在方向盘转向机输出传动轴1c伸入在传动齿轮箱1内的轴端上,从动非圆齿轮1b通过转轴安装在传动齿轮箱1内并与主动非圆齿轮1a啮合配合,在传动齿轮箱1内还设有左侧伞齿轮组3a和右侧伞齿组3b,左侧伞齿轮组3a的主动伞齿轮3a1与主动非圆齿轮
1a同轴并联, 从动伞齿轮3a2与左传动轴2a连接,右侧伞齿轮组3b的主动伞齿轮3b1与从动非圆齿轮1b同轴并联,从动伞齿轮3b2与右传动轴2b连接,左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的主动伞齿轮4a1与左传动轴2a安装连接、从动伞齿轮4a2与左转向轮的转向轴5a安装连接,右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的主动伞齿轮4b1与右传动轴2b安装连接、从伞齿轮4b2与右转向轮的转向轴5b安装连接,左侧的侧伞齿组3a、左侧传动轴2a、左侧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构成的左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与右侧的侧伞齿组3b、右侧传动轴2b、右侧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构成的右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相等。
[0012] 本发明一对啮合配合的非圆齿轮1a、1b,是根据两前转向轮转向轴的距离B(即A-D间距)和前轮轴与后轮轴的轴距L设计非圆齿轮1a、1b的相关参数,确定相互配合时两者转动的角度关系,即主动非圆齿轮1a转角与从动非圆齿轮1b转角间的关系。以保证在向左/右从0-90度连续转向时,两前转向轮均是纯滚动运行,即两前转向轮轮轴的延长线必须与后轮轴延长线交汇于一点。
[0013] 参见附图3。前左转向轮Ⅰ的转向轴心A与前右转向轮Ⅱ的转向轴心D间的距离设为 B;汽车前轮与后轮的轴距为L。
[0014] 前左转向轮Ⅰ的转角为 ,前右转向轮Ⅱ的转角为 , 和 必需遵循以下关系时,才能保证前左转向轮Ⅰ的轮轴延长线和前右转向轮Ⅱ的轮轴延长线在后轮轴延长线上始终交汇于一点P。
[0015] 设变量PE为 ; PC=E是前右转向轮Ⅱ转向轴心D在后轮轴线上的垂点;
C是前左转向轮Ⅰ转向轴心A在后轮轴线上的垂点;
PE为P点与E点间的间距;
PC为P点与C点间的间距;
∵ =


关于非圆齿轮对的节曲线计算:
非圆齿轮对的节曲线半径 、 应符合下列关系:

=
其中:为从动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半径;
为主动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半径;
为两非圆齿轮的轴心距,其为常量;
用复合函数求导的公式可得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整理后: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出:


于是可得出一对非圆齿轮节曲线半径 和 的节曲线图,其为点对称图形。
[0016] 设轴距 为3米,两转向轮的转向轴心间距B为1.8米,得出的一对非圆齿轮节曲线半径 和 的节曲线图,参见图4所示,图中横数轴的0、20两点分别为配合的两非圆齿轮的轴心。
[0017] 按上述关系制造的非圆齿轮对,在主动非圆齿轮1a转动角= 时,从动非圆齿轮1b转角必然= 。
[0018] 证明方法如下:在主动非圆齿轮1a转动角= 时,则其转过的节曲线长度 必须等于从动非圆齿轮
1b转动角= 所转过的节曲线长度 。
[0019] ∵代入

根据上下限随变量变化的要求得出:



所以,在主动非圆齿轮1a转动角= 时,从动非圆齿轮1b转角必然= 。所以可保证两前转向轮在转向时都始终处于纯滚动运行。
[0020] 本发明当转动方向盘,转向机带动啮合配合的主动非圆齿轮1a和被动非圆齿轮1b,两个非圆齿轮的轴转动角度不同,其角度关系已经在前面进行了详细描述,主动非圆齿轮1a和被动非圆齿轮1b分别带动左侧伞齿轮组3a和右侧伞齿组3b,左侧伞齿组3a的从动伞齿轮3a2带左传动轴2a,左传动轴2a带动左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的主动伞齿轮4a1,从伞齿轮4a2带左转向轮的转向轴5a转动;右侧伞齿组3b的从动伞齿轮3b2带右传动轴
2b,右传动轴2b带动右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的主动伞齿轮4b1,从伞齿轮4b2带右转向轮的转向轴5b转动。由于左侧的侧伞齿组3a、左侧传动轴2a、左侧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构成的左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与右侧的侧伞齿组3b、右侧传动轴2b、右侧伞齿驱动转向机构
4b构成的右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是相等的,即两者传动比的比值是1比1的关系,所以主动非圆齿轮1a和被主动非圆齿轮1b的转角是被等比传动,分别传动前左转向轮Ⅰ转角和前右转向轮Ⅱ转角,实现转向轮纯滚动的要求。
[0021] 非圆齿轮转动角度等于转向轮实际转角,左侧传动装置、右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是1。当非圆齿轮设计的转角大于转向轮转角时,即非圆齿轮与转向轮的转角比是q时,左侧传动装置、右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是1/q,同样保证两转向轮与非圆齿轮的对应转角关系,即保证两转向轮是纯滚动。
[0022] 对于前驱独立悬挂车辆,在左传动轴2a和右传动轴2b上设有万向节,即传动轴是由万向节连接的左右两段轴构成。
[0023] 本发明可以使汽车增加弯道的稳定性,减少轮胎磨损,节约能量,增加灵活性,特别是在很短小的场地也可方便的停车、提车和调头。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前转向轮转动角度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非圆齿轮对的节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发明包括传动齿轮箱1、左传动轴2a、右传动轴2b、左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右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在传动齿轮箱1内设有一对啮合配合的非圆齿轮1a、1b,主动非圆齿轮1a安装在方向盘转向机输出传动轴1c伸入在传动齿轮箱1内的轴端上,从动非圆齿轮1b通过转轴安装在传动齿轮箱1内并与主动非圆齿轮1a啮合配合,在传动齿轮箱1内还设有左侧伞齿轮组3a和右侧伞齿组3b,左侧伞齿轮组3a的主动伞齿轮3a1与主动非圆齿轮
1a同轴并联, 从动伞齿轮3a2与左传动轴2a连接,右侧伞齿轮组3b的主动伞齿轮3b1与从动非圆齿轮1b同轴并联,从动伞齿轮3b2与右传动轴2b连接,左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的主动伞齿轮4a1与左传动轴2a安装连接、从动伞齿轮4a2与左转向轮的转向轴5a安装连接,右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的主动伞齿轮4b1与右传动轴2b安装连接、从伞齿轮4b2与右转向轮的转向轴5b安装连接,左侧的侧伞齿组3a、左侧传动轴2a、左侧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a构成的左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与右侧的侧伞齿组3b、右侧传动轴2b、右侧伞齿驱动转向机构4b构成的右侧传动装置的传动比相等。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