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齿轮 / 行星齿轮组 / 行星轮 / 多档变速器

多档变速器

阅读:384发布:2023-01-20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档变速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了一种 变速器 ,具有输入元件、输出元件、四个行星 齿轮 组、多个联接元件和多个 扭矩 传递装置。每个 行星齿轮组 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扭矩传递机构包括 离合器 和 制动 器。,下面是多档变速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变速器,具有带前壁和后壁的壳体,所述变速器包括:
与所述前壁相邻的输入元件;
与所述后壁相邻的输出元件;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具有第一、 第二和第三元件;
第一互连元件,该第一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 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二互连元件,该第二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 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三互连元件,该第三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 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四互连元件,该第四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 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持续地互连;和
五个扭矩传递机构,这五个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元件和固定 元件中的另一个互连;
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前壁相邻,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与所 述后壁相邻,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 行星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所述 第四行星齿轮组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扭矩传递机构可以在至少三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组合中有 选择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建立至少8个前进 档和至少一个倒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一 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行 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之中的至少一 个互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所述 第一个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二 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所述输入元 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 轮组的第一元件之中的至少一个互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所述 第二个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三 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与所述第三行 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互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所述 第三个位于所述前壁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四 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与所述固定元 件互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所述 第四个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径向外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 五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一 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元件互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所 述第五个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径向外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为中心齿轮, 所述第二元件为行星轮架元件,所述第三元件为齿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行 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持续地互连,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二元件持续地互连。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中的两个 为制动器,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中的三个为离合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固定元件为变速器壳体。
16.一种变速器,具有带前壁和后壁的壳体,所述变速器包括:
与所述前壁相邻的输入元件;
与所述后壁相邻的输出元件;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具有第一、 第二和第三元件,其中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 持续地互连,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持续地互 连;
第一互连元件,该第一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 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二互连元件,该第二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 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三互连元件,该第三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 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四互连元件,该第四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 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一扭矩传递机构,该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所 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之中的至少一个互连;
第二扭矩传递机构,该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所述输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 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之中的至 少一个互连;
第三扭矩传递机构,该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互连;
第四扭矩传递机构,该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与所述固定元件互连;和
第五扭矩传递机构,该第五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中的 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元件接合;
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前壁相邻,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与所 述后壁相邻,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 行星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所述 第四行星齿轮组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扭矩传递机构可在至少三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组合中有选 择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建立至少8个前进档 和至少一个倒档。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位于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位于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位于 所述前壁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位于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径向外侧。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五扭矩传递机构位于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径向外侧。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为中心齿轮, 所述第二元件为行星轮架元件,所述第三元件为齿圈。
23.一种变速器,包括:
具有前壁和后壁的壳体;
由所述前壁支撑的输入元件;
由所述后壁支撑的输出元件;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具有中心 齿轮、行星轮架元件和齿圈,其中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 的行星轮架元件持续地互连,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 星轮架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一互连元件,该第一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 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持续地互连;
第二互连元件,该第二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 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持续地互连;
第三互连元件,该第三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 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持续地互连;
第四互连元件,该第四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 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一扭矩传递机构,该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所述第 三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之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其中所述第一扭矩传递 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
第二扭矩传递机构,该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元件和所述输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 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之中的至 少一个互连,其中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和所 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
第三扭矩传递机构,该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 元件互连,其中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位于所述前壁和第二行星齿轮组 之间;
第四扭矩传递机构,该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壳体互连,其中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 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径向外侧;和
第五扭矩传递机构,该第五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 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中的 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互连,其中所述第五扭矩传递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行 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径向外侧;
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前壁相邻,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与所 述后壁相邻,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 行星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所述 第四行星齿轮组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扭矩传递机构可在至少三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组合中有选 择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建立至少8个前进档 和至少一个倒档。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总地涉及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的多档 变速器,尤其涉及具有8个或更多的档位、4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 递装置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这部分的内容仅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 术。
典型的多档变速器使用摩擦离合器、行星齿轮装置及固定互相连接 的组合来获得多个传动比。行星齿轮组的数量和物理布置通常根据封 装、成本和所需的传动比来确定。
尽管现有的变速器实现了它们的预期目的,但是对具有改进的性能 (尤其是根据效率、响应性和平顺性的观点来看)以及改进封装(主要 是减小尺寸和重量)的新型和改进的变速器结构的需求实质上是不变 的。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节省成本的紧凑型多档变速器。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变速器,具有输入元件、输出元件、4个行星齿轮组、多 个联接元件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包括第一、第二和 第三元件。扭矩传递装置为例如离合器和制动器。
变速器的实施例包括:与前壁相邻的输入元件;与后壁相邻的输出 元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具有第 一、第二和第三元件;第一互连元件,该第一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 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第二 互连元件,该第二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与所述第 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第三互连元件,该第三互连元件 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 持续地互连;及第四互连元件,该第四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三元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持续地互连。五个扭矩传 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中的一个与所 述第一、第二、第三元件和固定元件中的另一个互连。第二行星齿轮组 与所述前壁相邻,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与所述后壁相邻,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 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之间。所述 扭矩传递机构可以在至少三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组合中有选择地接合,以 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建立至少8个前进档和至少一个倒 档。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有选择地接 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 元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之中的至少一个互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有选择地 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所述输入元件中的至少一 个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 件之中的至少一个互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有选择地 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 二元件互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有选择地 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与所述固定元件互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所述第四个位于所 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径向外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有选择地 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 一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元件互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元件为中心齿轮,所述第二元件为 行星轮架元件,所述第三元件为齿圈。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 元件持续地互连,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持续 地互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中的两个为制动器,所述 扭矩传递机构中的三个为离合器。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所述固定元件为变速器壳体。
变速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具有前壁和后壁的壳体;由所述前壁 支撑的输入元件;由所述后壁支撑的输出元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 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具有中心齿轮、行星轮架元件和齿圈, 其中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元件持续地互连, 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元件持续地互连;第一 互连元件,该第一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与所述第 四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持续地互连;第二互连元件,该第二互连元件 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持续 地互连;第三互连元件,该第三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 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持续地互连;及第四互连元件,该第 四互连元件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 星轮架元件持续地互连。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所述第三 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之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其中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 构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第二扭矩传递机构 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元件和所述输入 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 组的中心齿轮之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其中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位于所 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有 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轮架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的行星轮架元件互连,其中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位于所述前壁 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 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壳体互连,其中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位 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径向外侧;和第五扭矩传递机 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和所述第一行 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互连,其中所述第五扭矩 传递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径向外侧。第二行 星齿轮组与所述前壁相邻,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与所述后壁相邻,所述 第三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之间,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位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之间。所述扭矩传递机构可在至少三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组合中有选择地 接合,以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建立至少8个前进档和至 少一个倒档
参考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可清楚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方面和优 点,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组件、元件或特征。

附图说明

这里所述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目的,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 范围。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8档变速器实施例的杆状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8档变速器实施例的简图;和
图3为示出图1和2中所示变速器的各可用前进档和倒档或传动比 中,各种扭矩传递元件的接合状态的真值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实质上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本公开、应用或其 使用。
首先,应当理解,本发明的8档自动变速器在4个行星齿轮组共用的 元件之间具有永久性的机械连接布置。这些机械连接通常连接或涉及传 动实施方式。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组件或元件永久性地联接到第二行 星齿轮组的第一组件或元件。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组件或元件永久性 地联接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组件或元件。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组 件或元件永久性地联接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组件或元件。最后,第 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组件或元件永久性地联接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 二组件或元件。
现在参考图1,以杆状图形式示出了8档变速器10的实施例。杆状图 为机械装置(例如自动变速器)的组件的示意图。每个单独的杆表示一 个行星齿轮组,其中行星齿轮组的3个基本机械组件各由节点表示。因 此,一个杆包含三个节点:一个表示中心齿轮,一个表示行星轮架,一 个表示齿圈。各杆节点之间的相对长度可用来表示各齿轮组的齿圈相对 于中心齿轮的传动比。而这些杆长比用来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以获得 适当的传动比和传动比级数。各行星齿轮组的节点之间的机械联接或互 连由细平线表示,扭矩传递装置(例如,离合器和制动器)显示为层 叠状的指形物。如果该装置为制动器,那么该指形物的一边接地。在SAE Paper 810102中、Benford和Leising的“The Lever Analogy:A New Tool in Transmission Analysis”内可找到杆图的形式、目的及使用的进一步说明, 其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变速器10包括输入轴或元件12、第一行星齿轮组14(具有三个节点: 第一节点14A、第二节点14B和第三节点14C)、第二行星齿轮组16(具 有三个节点:第一节点16A、第二节点16B和第三节点16C)、第三行星 齿轮组18(具有三个节点:第一节点18A、第二节点18B和第三节点18C)、 第四行星齿轮组20(具有三个节点:第一节点20A、第二节点20B和第三 节点20C)、和输出轴或元件22。
输入轴12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14的第二节点14B上。输出轴22联 接到第三行星齿轮组18的第二节点18B上。第一行星齿轮组14的第一节 点14A联接到第二行星齿轮组16的第一节点16A上。第一行星齿轮组14 的第三节点14C联接到第四行星齿轮组20的第三节点20C上。第二行星齿 轮组16的第三节点16C联接到第三行星齿轮组18的第三节点18C上。第三 行星齿轮组18的第一节点18A联接到第四行星齿轮组20的第二节点20B 上。
第一离合器26将第一行星齿轮组14的第一节点14A和第二行星齿轮 组16的第一节点16A有选择地连接到第二行星齿轮组16的第三节点16C 上。第二离合器28将第一行星齿轮组14的第二节点14B有选择地连接到 第二行星齿轮组16的第三节点16C上。第三离合器30将第二行星齿轮组 16的第二节点16B有选择地连接到第三行星齿轮组18的第二节点18B上。 第一制动器32将第四行星齿轮组20的第一节点20A有选择地连接到地、 固定元件或变速器壳体40上。第二制动器34将第四行星齿轮组20的第三 节点20C有选择地连接到地、固定元件或变速器壳体40上。
现在参考图2,符号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8档变速器10的实施例的 示意布局。在图2中,继续使用图1中杆图的编号。离合器、制动器及联 接对应地表示,而行星齿轮组的节点现在显示为行星齿轮组的组件,例 如中心齿轮、齿圈、行星齿轮和行星轮架。
行星齿轮组14、16、18和20连接在输入元件12与输出元件22之间, 并定位在变速器壳体23内。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壳体23,当然,本发 明可预计变速器壳体23具有不同的形状,以适应特定的车辆应用。另外, 变速器壳体23具有前壁25和后壁27。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行星齿 轮组16位于前壁25附近,行星齿轮组20位于后壁27附近,行星齿轮组14 和18位于行星齿轮组16与20之间。更具体地,行星齿轮组14布置在行星 齿轮组20附近,行星齿轮组18布置在行星齿轮组14与行星齿轮组16之 间。在本实施例中,变速器10的前壁25定义为变速器壳体23支撑输入元 件12或与其相邻的壁,变速器10的后壁27为变速器壳体23支撑输出元件 14或与其相邻的壁。
第一行星齿轮组14包括中心齿轮元件14C、可旋转地支撑一组行星 齿轮14D的行星轮架元件14B、和齿圈元件14A。各行星齿轮14D构造成 与中心齿轮元件14C和齿圈元件14A互相啮合。中心齿轮元件14C与第一 轴或互连元件42连接以共同旋转。行星轮架元件14B与输入元件12连接 以共同旋转。齿圈元件14A与第二轴或互连元件44连接以共同旋转。
第二行星齿轮组16包括中心齿轮元件16A、可旋转地支撑一组互相 啮合的行星齿轮16D的行星轮架元件16B、和齿圈元件16C。行星齿轮16D 构造成与中心齿轮元件16A和齿圈元件16C互相啮合。中心齿轮元件16A 与第二互连元件44和第三轴或互连元件46连接以共同旋转。行星轮架元 件16B与第四轴或互连元件48连接以共同旋转。齿圈元件16C与第五轴或 互连元件50连接以共同旋转。
第三行星齿轮组18包括中心齿轮元件18C、可旋转地支撑一组行星 齿轮18D的行星轮架元件18B、和齿圈元件18A。各行星齿轮18D构造成 与中心齿轮元件18C和齿圈元件18A互相啮合。中心齿轮元件18C与第五 互连元件50连接以共同旋转。行星轮架元件18B与第六轴或互连元件52 和输出元件22连接以共同旋转。齿圈元件18A与第七轴或互连元件54连 接以共同旋转。
第四行星齿轮组20包括中心齿轮元件20C、可旋转地支撑一组行星 齿轮20D的行星轮架元件20B、和齿圈元件20A。各行星齿轮20D构造成 与中心齿轮元件20C和齿圈元件20A互相啮合。中心齿轮元件20C与第一 互连元件42连接以共同旋转。行星轮架元件20B与第七互连元件54连接 以共同旋转。齿圈元件20A与第八轴或互连元件56连接以共同旋转。
输入轴或元件12优选持续地连接到发动机(未示出)或变矩器 (未示出)的涡轮上。输出轴或元件22优选持续地连接到主减速器单元 或分动箱(未示出)上。
扭矩传递机构或离合器26、28、30和制动器32、34允许轴或互连元 件、行星齿轮组元件和变速器壳体40的选择性互相连接。如图2中所示, 第一离合器26和第二离合器28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组16与第三行星齿 轮组18之间。第三离合器30布置在前壁25与第二行星齿轮组16之间。第 一和第二制动器32和34布置在第一和第四行星齿轮组14和20的径向外 侧。第一离合器26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第三互连元件连接到第五互连 元件50上。第二离合器28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输入元件12连接到第五 互连元件50上。第三离合器30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第四互连元件48连 接到第六互连元件52上。第一制动器32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第八互连 元件56接地或连接到变速器壳体40上,从而限制齿圈20A相对于地或变 速器壳体40的旋转。第二制动器34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第一互连元件 42接地或连接到变速器壳体40上,从而限制中心齿轮20C和中心齿轮14C 相对于地或变速器壳体40的旋转。
现在参考图2和3,描述8档变速器10的实施例的操作。应当理解, 变速器10能够以至少8个前进档或前进扭矩比及至少一个倒档或倒车扭 矩比将扭矩从输入轴或元件12传递到输出轴或元件22。各前进档和倒档 或扭矩比通过一个或多个扭矩传递机构(即,第一离合器26、第二离合 器28、第三离合器30、第一制动器32和第二制动器34)的接合来实现, 如下所述。图3为示出被起用或接合以获得各种档位状态的扭矩传递机 构或元件各种组合的真值表。还示出了各种档位状态的实际数值传动比 和档步长,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数值仅仅是示意性的,它们可在很大范 围上调整,以适应变速器10的各种应用和操作标准。图3中还示了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可获得的传动比的实例。当然,依据所选的齿轮直径、齿 轮齿数和齿轮构造,可获得其它传动比。
为建立倒档,接合或起用第一制动器32、第二制动器34和第三离合 器30。第一制动器32将第八互连元件56接地或连接到变速器壳体40上, 以限制齿圈20A相对于地或变速器壳体40的旋转。第二制动器34将第一 互连元件42接地或连接到变速器壳体40上,以限制中心齿轮20C和中心 齿轮14C相对于地或变速器壳体40的旋转。第三离合器30将第四互连元 件48连接到第六互连元件52上。同样,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的不同 组合,可获得8个前进档,如图3中所示。
应当理解,前面8档变速器10的操作和齿轮状态的描述假定,首先, 在给定档位状态中未明确引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停用或分离,其次,在 换档期间,即改变档位状态期间,在至少相邻的档位状态之间,在两个 档位状态中都接合或起用的离合器或离合器将保持接合或起用。
本发明的描述实质上仅仅是示意性的,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变形也 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这种变形并不认为脱离了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
申请要求于2007年2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91,186的 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行星轮套件 2020-05-11 868
行星齿轮盖 2020-05-11 195
行星齿轮系 2020-05-11 251
行星齿轮箱 2020-05-12 996
行星齿轮组 2020-05-12 164
行星齿轮组 2020-05-11 426
行星齿轮 2020-05-11 111
行星齿轮架 2020-05-12 552
行星齿轮系 2020-05-13 899
一种行星齿轮 2020-05-13 91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