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扣件 / 铆钉铆接 / 一种翼开启厢式车

一种翼开启厢式车

阅读:299发布:2023-03-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翼开启厢式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翼开启厢式车,属于无轨运输车辆技术领域。该翼开启厢式车包括翼开启厢式车主体,主体的顶翼 纵梁 上铺设有顶板,顶板与顶翼纵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层,顶板上敷贴第二密封层,第二密封层上敷设篷布条,篷布条两侧齐边敷贴第三密封层,并在第三密封层上设置压条,压条与顶翼纵梁 铆接 ,并在铆接处胶封。该翼开启厢式车可有效防止出现脱胶后渗漏的现象。,下面是一种翼开启厢式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翼开启厢式车,包括所述翼开启厢式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顶翼纵梁上铺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顶翼纵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层,所述顶板上敷贴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上敷设篷布条,所述篷布条两侧齐边敷贴第三密封层,并在所述第三密封层上设置压条,所述压条与所述顶翼纵梁铆接,并在铆接处胶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开启厢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为双面密封胶带,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第三密封层均为丁基胶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开启厢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为合金压条,并压设于所述第三密封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开启厢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压条左右两侧涂覆有易发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开启厢式车,其特征在于:铆接用铆钉孔沿所述翼开启厢式车的厢体前部至厢体尾部等间距分布,孔间距为80mm-120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翼开启厢式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翼开启厢式车,属于无轨运输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如下图1所示,翼开启厢式车左右两侧为活动飞翼,左右两侧飞翼可通过油缸实现开启和闭合动作,左右两侧飞翼之间需采用篷布连接(采用篷布连接既可以实现左右飞翼自由开关的目的还可以实现厢体的密封)。如图2所示为图1中A部放大图,现有技术中压条的内侧与篷布之间会形成一个小台阶,在这种情况下积不能迅速从厢体顶部流出,一旦此处密封胶发生脱胶后,雨水就会渗漏进压条与篷布之间的缝隙,而合金压条4是通过铆钉8与顶翼纵梁1连接,这样水会顺着铆钉孔最有可能流入下一层即顶板2与单面密封胶带6之间的夹层,此时由于顶板2与顶翼纵梁1之间采用单面密封胶带6,由于单面密封胶带6是粘贴在顶翼纵梁1上的,即单面密封胶带6与顶翼纵梁1之间是密封的,而单面密封胶带6与顶板2之间没有任何密封措施,这样水就会从该层流入箱内,最终导致在遇到下雨天气的时候容易出现厢内渗水现象。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防止脱胶后渗漏的翼开启厢式车。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翼开启厢式车,包括所述翼开启厢式车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翼纵梁上铺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顶翼纵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层,所述顶板上敷贴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上敷设篷布条,所述篷布条两侧齐边敷贴第三密封层,并在所述第三密封层上设置压条,所述压条与所述顶翼纵梁铆接,并在铆接处胶封。
[0005]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第一密封层为双面密封胶带,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第三密封层均为丁基胶带。
[0006]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压条为铝合金压条,并压设于所述第三密封层上。
[0007]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铝合金压条左右两侧涂覆有易发胶。
[0008]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通孔沿所述翼开启厢式车的厢体前部至厢体尾部等间距分布,孔间距为80mm-120mm。
[0009]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每处雨水可能进入厢内的地方至少有两道密封防线,大大提高了厢体整体密封的效果和质量,确保下雨天气厢体内部不会出现渗水现象,同时降低了产品的后期维护成本,提高了货物特别是严禁受潮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铝合金压条左右两侧易发胶发生老化开裂或其它原因开裂的情况下,雨水不能进入铝合金压条与篷布之间的夹层,即便上述密封失效,雨水也不能进入顶板与顶翼纵梁之间的夹层。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翼开启厢式车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13] 本实施例的本实施例的一种翼开启厢式车,如图1、2所示,包括翼开启厢式车主体,主体的顶翼纵梁1上铺设有顶板2,顶板2与顶翼纵梁1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层6,顶板2上敷贴有第二密封层5,第二密封层5上敷设篷布条3,篷布条3两侧齐边敷贴有第三密封层,并在第三密封层上设置压条4,压条4与顶翼纵梁1铆接,并在铆接处胶封。
[0014] 第一密封层6为双面密封胶带,第二密封层5与第三密封层均为丁基胶带。
[0015] 压条4为铝合金压条,并压设于第三密封层上。
[0016] 铝合金压条左右两侧涂覆有易发胶7。
[0017] 通孔沿翼开启厢式车的厢体前部至厢体尾部等间距分布,孔间距为80mm-120mm。
[0018] 即便在压条的内侧与篷布之间有一个小台阶导致积水不能迅速从厢体顶部迅速流出,当铝合金压条左右两侧易发胶发生老化开裂或其它原因开裂的情况下,雨水也不会渗漏进压条与篷布之间的缝隙,即便上述密封失效,雨水也不能进入篷布与顶板或顶板与顶翼纵梁之间的夹层,保证篷布与顶板之间或顶板与顶翼纵梁之间至少有两道密封防线,从而保证了在下雨的天气条件下,厢体内部不会出现渗水现象。
[0019]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