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扣件 / 铆钉铆接 / 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

分体式无铆钉铆接

阅读:57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分体式无铆钉铆接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分体式无 铆钉 铆接 机,其包括进油总管、换向 阀 总成、油缸总成以及铆接总成。换向阀总成包括换向阀和换向阀连接座,换向阀连接进油总管,换向阀连接座内具有与换向阀相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油缸总成包括油缸和设置于油缸内的推轴,推轴将油缸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油缸的无杆腔壁上具有连通第一油路的第一油孔,有杆腔壁上具有连通第二油路的第二油孔。铆接总成包括静铆接组件和动铆接组件,动铆接组件连接于推轴的末端;油液经换向 阀座 上的第一油路进入油缸的无杆腔并推动推轴前行,推轴带动动铆接组件向静铆接组件所在的方向运动以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换向阀切换方向,油液经换向阀座上的第二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并推动推轴后退复位。,下面是分体式无铆钉铆接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油总管;
换向总成,包括换向阀和换向阀连接座,所述换向阀连接进油总管,换向阀连接座内具有与换向阀相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
油缸总成,包括油缸和设置于油缸内的推轴,推轴将油缸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油缸的无杆腔壁上具有连通第一油路的第一油孔,有杆腔壁上具有连通第二油路的第二油孔;
铆接总成,包括静铆接组件和动铆接组件,所述动铆接组件连接于推轴的末端;油液经换向阀座上的第一油路进入油缸的无杆腔并推动推轴前行,推轴带动动铆接组件向静铆接组件所在的方向运动以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换向阀切换方向,油液经换向阀座上的第二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并推动推轴后退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铆接组件包括动铆接臂和动铆接模,所述动铆接臂包括主体部和沿主体部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转动活动连接于静铆接组件,连接处形成转动支点,主体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推轴,另一端连接动铆接模;在推轴的作用下,动铆接模绕转动支点作圆弧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动铆接臂的主体部上远离动铆接模的一侧的外侧壁上具有一倾斜的导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总成还包括连接于油缸的铆接架,所述静铆接组件包括静铆接臂和动铆接模,静铆接臂连接于铆接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铆接总成还包括设置于静铆接组件或动铆接组件上的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在铆接完成后将板材从动铆接模或静铆接模上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连接于动铆接组件上且位于待铆接板材下方的下脱模件和连接于静铆接组件且位于待铆接板材上方的上脱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模件包括上脱模压板以及连接上脱模压板和静铆接臂的压板连接臂,上脱模压板上具有与动铆接模同轴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动铆接模的最大直径,动铆接模穿射通孔铆接位于上脱模压板下方的板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模件包括连接于动铆接臂两侧的一对脱模卡爪,脱模卡爪的爪部位于板材的下方,铆接完成后,跟随推轴的后退,动铆接臂带动脱离卡爪向上运动,脱模卡爪的爪部撬起板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还包括套设于进油总管外部且连接换向阀的手柄

说明书全文

分体式无铆钉铆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接机,且特别涉及一种无铆钉铆接机。

背景技术

[0002] 无铆钉铆接工艺简单,不需要预先或事后处理(如冲孔、表面处理)。这种铆接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工艺不能对、镁、等金属材质进行连接的难题。进一步的,对于表面有层或漆层的工件,铆接后表面不会损坏;且可以对多层或有夹层的材料进行连接。此外,相比传统的铆接工艺,无铆钉铆接工作还具有效率高、工作中无噪音、无烟尘污染、低成本、操作简单、连接处质量佳等优点,在国际市场倍受青睐。
[0003] 随着技术的不段发展,目前轻型材料和材之间的连接可采用铆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气动铆接机。气动铆接机是采用铆钉将两种材料进行铆接,无污染且不会损坏钣金件。现有的气动铆接机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气动铆接机,其气动压大但其机器大型且笨重,在很多场合无法使用,如建筑场地或家装钣金件的现场实施。而小型的气动铆接机其气动的作用力偏小,不利于厚钣金件连接装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其包括进油总管、换向总成、油缸总成以及铆接总成。换向阀总成包括换向阀和换向阀连接座,换向阀连接进油总管,换向阀连接座内具有与换向阀相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油缸总成包括油缸和设置于油缸内的推轴,推轴将油缸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油缸的无杆腔壁上具有连通第一油路的第一油孔,有杆腔壁上具有连通第二油路的第二油孔。铆接总成包括静铆接组件和动铆接组件,动铆接组件连接于推轴的末端;油液经换向阀座上的第一油路进入油缸的无杆腔并推动推轴前行,推轴带动动铆接组件向静铆接组件所在的方向运动以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换向阀切换方向,油液经换向阀座上的第二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并推动推轴后退复位。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动铆接组件包括动铆接臂和动铆接模,动铆接臂包括主体部和沿主体部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转动活动连接于静铆接组件,连接处形成转动支点,主体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推轴,另一端连接动铆接模;在推轴的作用下,动铆接模绕转动支点作圆弧运动。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动铆接臂的主体部上远离动铆接模的一侧的外侧壁上具有一倾斜的导向面。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铆接总成还包括连接于油缸的铆接架,静铆接组件包括静铆接臂和动铆接模,静铆接臂连接于铆接架。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铆接总成还包括设置于静铆接组件或动铆接组件上的脱模组件,脱模组件在铆接完成后将板材从动铆接模或静铆接模上脱离。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脱模组件包括连接于动铆接组件上且位于待铆接板材下方的下脱模件和连接于静铆接组件且位于待铆接板材上方的上脱模件。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脱模件包括上脱模压板以及连接上脱模压板和静铆接臂的压板连接臂,上脱模压板上具有与动铆接模同轴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动铆接模的最大直径,动铆接模穿射通孔铆接位于上脱模压板下方的板材。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下脱模件包括连接于动铆接臂两侧的一对脱模卡爪,脱模卡爪的爪部位于板材的下方,铆接完成后,跟随推轴的后退,动铆接臂带动脱离卡爪向上运动,脱模卡爪的爪部撬起板材。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还包括套设于进油总管外部且连接换向阀的手柄
[0014]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中,进油总管、换向阀总成以及油缸总成实现了铆接总成的液压式驱动。相比传统的气动式驱动方式,在相同体积下,液压式的驱动方式能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从而大大提高无铆钉铆接的牢固度。换向阀连接座内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则实现了换向阀和油缸之间的油路连接且两条油路内的油液运动方向是跟随换向阀的驱动而变化,油液运动方向的改变使得油缸内推轴实现往复运动,油缸内无需设置任何泄油触发开关,大大简化了油路的结构,从而进一步的减小了铆接机的体积,实现铆接机的小型化。
[0015] 进一步的,动铆接部活动连接于推轴且动铆接臂上的延伸部亦活动连接静铆接臂,该设置使得在推轴的作用下,动铆接臂的末端作圆弧运动,其运动方向与推轴的运动方向不同轴。该设置大大减小了铆接机的轴向长度,从而使得其结构更加的紧凑。此外,铆接总成还包括脱模组件,脱模组件可在铆接后将包材从动铆接模或静铆接模上脱离下来,实现自动脱模,使用更加的方便。
[0016]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无铆钉铆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所示为图1的主视图。
[0019] 图3所示为图1的侧视图。
[0020] 图4所示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1] 图5所示为图1的剖视图。
[0022] 图6所示为铆接时油液的流动示意图。
[0023] 图7所示为推轴复位时油液的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包括进油总管1、换向阀总成2、油缸总成3以及铆接总成4。换向阀总成2包括换向阀21和换向阀连接座22,换向阀21连接进油总管1,换向阀连接座22内具有与换向阀21相连通的第一油路221和第二油路222。油缸总成3包括油缸31和设置于油缸31内的推轴32,推轴32将油缸分为有杆腔31a和无杆腔31b,油缸的无杆腔壁上具有连通第一油路的第一油孔311,有杆腔壁上具有连通第二油路的第二油孔312。铆接总成4包括静铆接组件41和动铆接组件42,动铆接组件41连接于推轴
32的末端;油液经换向阀座上的第一油路221进入油缸的无杆腔31a并推动推轴31前行,推轴31带动动铆接组件41向静铆接组件42所在的方向运动以进行铆接,如图6所示,图中箭头的方向为油液的运动方向。铆接完成后,换向阀21切换方向,油液经换向阀座上的第二油路
222进入油缸的有杆腔31b并推动推轴后退复位,如图7所示,图中箭头的方向为油液的运动方向。
[0025]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以液压的方式为铆接总成提供动力,相比传统的气动式,其铆接的力非常的大,大大提高无铆钉铆接的牢固度。而换向阀座22内分别连接换向阀21和油缸的两个油腔的两条油路则实现了推轴的往复运动,无需在油缸或者是推轴上设置泄油开关,大大简化了油路的结构,从而也大大减小了铆接机的体积,实现铆接机的小型化。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换向阀总成2、油缸总成3以及铆接总成4均为分体式可拆连接,该结构使得各个部件的跟换和维护非常的方便。
[0026] 为方便用户对换向阀21的操作,于本实施例中,分体式无铆钉铆接机还包括套设于进油总管1外部且连接换向阀21的手柄5。手柄5的外部设置有多条沿周向分布的防滑条。
[0027] 于本实施例中,动铆接组件41包括动铆接臂411和动铆接模412,动铆接臂411包括主体部4111和沿主体部4111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4112,延伸部4112转动活动连接于静铆接组件42,连接处形成转动支点A,主体部4112的一端活动连接推轴32,另一端连接动铆接模412。在推轴32的作用下,动铆接模412绕转动支点作圆弧运动。该设置使得,当推轴前行时,主体部4112绕支点转动,主体部的一端受推轴32的推力向上抬起,而其末端则带动动铆接模412向下运动。
[0028] 在传统的铆接机中,铆接的方向是沿推轴的方向,该设置一方面使得整个铆接机的轴向长度非常的长;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用户在操作时只能沿轴向进行铆接,而对于其它度和方向的固定板材则无法实现铆接,使用非常的不方便。而本实施例中,动铆接臂411和推轴32的活动连接以及延伸部4112和静铆接臂的活动连接则使得铆接方向和推轴的方向呈一角度;这不仅减小了铆接机在轴向上的长度,而且用户可以通过转动铆接机来实现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板材的铆接,很好地解决了轴向传统铆接机的问题。
[0029] 进一步的,于本实施例中,动铆接臂的主体部4111上远离动铆接模412的一侧的外侧壁上具有一倾斜的导向面4111a。设置大大减小了动铆接臂的主体部4111的体积,使得其可深入空间较小的区域对物料进行铆接。
[0030] 于本实施例中,铆接总成4还包括连接于油缸31的铆接架43,静铆接组件42包括静铆接臂421和动铆接模422,静铆接臂421连接于铆接架43。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定位销轴10穿射静铆接臂421和动铆接臂上的延伸部4112并将两者固定于铆接架43上。铆接架43的前端还连接有一圆弧形端盖45,该圆弧形端盖44设置于动铆接臂411和推轴32的连接处的上方,对铆接臂411和推轴32的连接处进行保护。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0031] 本实施例提供的以液压为动力的无铆钉铆接机的铆接力要远远大于传统的气动式铆接机。因此,动铆接模412和静铆接模422施加在板材上的铆接力越大,则其越难与板材分离,板材很可能会粘附于静铆接模422上或者是粘附于动铆接模412。为解决这一问题,于本实施例中,设置铆接总成4还包括设置于静铆接组件42和动铆接组件41上的脱模组件44,脱模组件44在铆接完成后将板材从动铆接模412和静铆接模422上脱离。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脱模组件44可只设置于静铆接组件;或者是只设置于动铆接组件。如图4和5所示,脱模组件44包括连接于动铆接组件41上且位于待铆接板材下方的下脱模件441和连接于静铆接组件42且位于待铆接板材上方的上脱模件442。
[0032] 于本实施例中,上脱模件442包括上脱模压板4421以及连接上脱模压板4421和静铆接臂421的压板连接臂4422,上脱模压板4421上具有与动铆接模412同轴的通孔4421a,通孔的直径大于动铆接模412的最大直径,动铆接模412穿射通孔4421a铆接位于上脱模压板4421下方的板材。下脱模件441包括连接于动铆接臂411两侧的一对脱模卡爪,脱模卡爪的爪部4411位于板材的下方,铆接完成后,跟随推轴32的后退,动铆接臂411带动脱离卡爪向上运动,脱模卡爪的爪部4411撬起板材。然而,本发明对上脱毛组件和下脱模组件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定。
[0033] 在铆接时,将待铆接的板材放置于两个脱模卡爪的爪部4411上,此时板材位于静铆接模422的上方且并未与静铆接模422相接触。当油液按照图6所示的方向从第一油路221进入油缸的无杆腔31a时,推轴32带动动铆接臂411、动铆接模412、下脱模件441以及待铆接的板材向下运动,当板材接触到静铆接模422后则放置于其上,下脱模件441继续跟随推轴32向下运动。之后,动铆接模412穿过上脱模压板4421上的通孔4421a抵接待铆接的板材并将其铆接。铆接完成后,油液按照图7所示的方向从第二油路223进入油缸的有杆腔31b,推轴32在油压的作用下后退复位,动铆接臂411、动铆接模412以及下脱模件441,跟随推轴32向上运动。当位于待铆接下方的爪部4411接触板材时,将静铆接模422上的板材翘起;而位于板材上方的上脱模压板4421则下压跟随爪部4411上升的板材,脱离板材和上铆接模412,从而实现自动脱模且脱模非常的方便。
[0034]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无铆钉铆接中,进油总管、换向阀总成以及油缸总成实现了铆接总成的液压式驱动。相比传统的气动式驱动方式,在相同体积下,液压式的驱动方式能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从而大大提高无铆钉铆接的牢固度。换向阀连接座内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则实现了换向阀和油缸之间的油路连接且两条油路内的油液运动方向是跟随换向阀的驱动而变化,油液运动方向的改变使得油缸内推轴实现往复运动,油缸内无需设置任何泄油触发开关,大大简化了油路的结构,从而进一步的减小了铆接机的体积,实现铆接机的小型化。
[0035] 进一步的,动铆接部活动连接于推轴且动铆接臂上的延伸部亦活动连接静铆接臂,该设置使得在推轴的作用下,动铆接臂的末端作圆弧运动,其运动方向与推轴的运动方向不同轴。该设置大大减小了铆接机的轴向长度,从而使得其结构更加的紧凑。此外,铆接总成还包括脱模组件,脱模组件可在铆接后将包材从动铆接模或静铆接模上脱离下来,实现自动脱模,使用更加的方便。
[0036] 虽然本发明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