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扣件 / 紧固件 / 锁定环 / 经体表辅助定位锁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

经体表辅助定位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

阅读:468发布:2023-02-16

专利汇可以提供经体表辅助定位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经体表辅助 定位 锁 定式交锁髓内钉半 螺纹 定位装置。新型带锁髓内钉定位器为T型,末端有3mm螺纹,近端有环形限位槽,宽6mm,深1.5mm,髓内钉定位孔上孔为5mm通孔,下孔为3mm 内螺纹 孔,与定位器锁定,限位凹槽改为限位环形槽,经体表辅助定位装置为仿 手指 抓握半环状,与锁定定位瞄准装置配合使用,使定位导向器保持在所固定骨的前正中线。消除因钉体受 力 变形 ;进钉点偏差及骨弧度与髓内钉弧度不匹配等引起的偏差。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手术 精度 ,既符合现代 微创手术 原则,又缩短了手术时间。在原有髓内钉瞄准系统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仍可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广泛用于各医院 骨科手术 。,下面是经体表辅助定位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经体表辅助定位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现有的交锁髓内钉装置的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表辅助定位器为半环弧形体(1),其中,半圆弧形体(1)一端间隔开有至少两个通孔(2),另一端开有两个带内螺纹的孔(3),所述T型连杆(4)长为100mm~140 mm,直径φ8 mm~φ10 mm,末端带有φ8mm的外螺纹,所述锁定定位器(6)一端的上端部位开有限位环形槽(5),另一端连接3 mm~5mm细杆(7),细杆(7)末端连接外螺纹(8),所述锁定定位器(6)的限位环形槽(5)的槽宽为5mm~ 7mm, 槽深为
1.0 mm ~2.0mm,环形槽至螺纹根部间距为145mm~155mm,所述髓内钉末端定位孔上孔直径φ为4 mm~6 mm通孔(9),下孔直径φ为2mm~4mm的内螺纹孔(10),所述髓内钉末端通过定位孔旋入浅螺纹自攻螺钉(11)与股骨或胫骨连接。

说明书全文

经体表辅助定位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具,具体涉及股骨和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时经体表辅助定位锁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股骨及胫骨带锁髓内钉系统是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最常用的手术器械及内置物。临床已广泛使用。定位是否准确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在长期临床手术中发现现有交锁髓内钉系统的设计对于髓内钉在打入骨折的髓腔中因受方向不同发生多种弹性变形致瞄准定位发生偏差。医生只能靠个人经验调整,准确性差,导致定位误差,使手术无法完成。只能借助X光机,扩大定位孔等手段完成手术,增加了X线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损害,加大了手术的创伤。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手术技术槛。
[0003] 本实用新型在申请前检索到由周志坚于2001年12月29日申请的“带远端定位螺孔的交锁髓内钉”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申请号为01278592.X,另一篇由冀原于2004年2月18日申请的“骨折内固定弹性动力交锁髓内钉”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申请号为200420003282.2,上述两专利和现有由常洲南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交锁髓内钉,均存在定位器稳定和准确性差及髓内钉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和骨与髓内钉弧度不匹配发生变形或操作技术难度大等因素引起锁钉失败。较高的技术门坎,众多低年资医师短期内不易掌握,且骨折愈合后取出困难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原带锁髓内钉及定位瞄准装置结构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定位锁定杆锁定后,髓内钉与瞄准器成为一整体的经体表辅助定位锁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经体表辅助定位锁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现有的交锁髓内钉装置的零部件,本实用新型的特殊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体表辅助定位器为半环弧形体,其中,半圆弧形体一端间隔开有至少两个通孔,另一端开有两个带内螺纹的孔,所述T型连杆长为100mm~140 mm,直径φ8 mm~φ10 mm,末端带有φ8mm的外螺纹,所述锁定定位器一端的上端部位开有限位环形槽,另一端连接3 mm~5mm细杆,细杆末端连接外螺纹,所述锁定定位器的限位环形槽的槽宽为5mm~ 7mm, 槽深为1.0 mm ~2.0mm,环形槽至螺纹根部间距为
145mm~155mm,所述髓内钉末端定位孔上孔直径φ为4 mm~6 mm的通孔,下孔直径φ为2mm~4mm的内螺纹的孔,所述髓内钉锁定孔经导向管钻孔后旋入浅螺纹自攻螺钉与股骨或胫骨锁定。
[000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交锁髓内钉定位准确性差和钉体受力后发生轻微扭曲,变形,手术中进行钉点偏差,骨弧度与髓内钉弧度不匹配等导致骨折远端锁钉困难的不足,并具有以下特点:
[0007] 1、髓内钉远端定位孔半螺纹设计,既有利于方便准确定位,又允许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细小的偏差。
[0008] 2、体表辅助定位器可保证髓内钉定位孔位于股骨及胫骨远端的中轴线上,并能直观判断交锁髓内钉末端位置
[0009] 3、减少了患者及医务人员x光线的伤害,降低了交锁髓内钉操作技术难度,简单实用,容易掌握,降低了技术门槛。
[0010] 4、解决了对陈旧性骨折,股骨弧度与髓内钉弧度不匹配,进钉点偏差等引起的偏差,采用改进后的装置能轻松直观调整,准确锁住远端锁钉。
[0011] 5、锁钉改用5mm浅螺纹自攻螺钉,既防止锁钉松动滑脱又便于日后轻松取出,减小组织损伤。
[0012] 6、定位孔用5mm钻,定位锁定杆通过骨孔处为4mm,留有调整空隙。
[0013] 7、髓内钉定位孔由原来平台或凹槽改为髓内钉末端定位孔上孔直径φ为4 mm~6 mm的通孔,下孔直径φ为2mm~4mm的内螺纹孔,与定位锁定杆锁定后,髓内钉与瞄准器成为一整体,导向更准确。
[0014] 8、锁钉孔为5mm,导钻为4mm,轻微偏差不会影响导钻通过锁钉孔。
[0015]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广泛用于各医院骨科手术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体表辅助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俯视放大图;
[0018] 图3为体表辅助定位器的T型连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改进后的锁定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改进后的锁钉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改进后的髓内钉末端定位孔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参照图1~图6所示,一种经体表辅助定位锁定式交锁髓内钉半螺纹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现有的交锁髓内钉装置的零部件,也就是说在不改变现有常洲南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交锁髓内钉各部件连接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体表辅助定位器为半环弧形体1,其中,半圆弧形体1一端间隔开有至少两个通孔2,另一端开有带内螺纹的孔3,T型调节杆4的长度为100mm~140 mm,直径φ8 mm~φ10 mm,末端带有φ8mm的外螺纹,所述锁定定位器6一端的上端部的位开有限位环形槽5,另一端连接3 mm~5mm细杆7,细杆7末端连接外螺纹8,所述锁定定位器6的限位凹槽改为限位环形槽5,限位环形槽5的槽宽为5mm~7mm, 槽深为1.0 mm ~2.0mm,环形槽至螺纹根部间距为145mm~155mm,环形槽的改进使得图3定位杆能360℃旋转,保证限位器在任何方位都可以安装,又能作上下方向微调所述髓内钉末端定位孔上孔直径φ为4 mm~6 mm的通孔9,下孔直径φ为2mm~4mm的内螺纹的孔10,所述髓内钉锁定孔经导向管钻孔后旋入浅螺纹自攻螺钉11与股骨或胫骨锁定。
节省了原锁钉的攻丝程序,又不易松脱,且骨折愈合后取出方便。
[0025] 综上所述,体表辅助定位装置为半环形仿拇指及中指捏住腿形状,可调整大小,一侧有螺孔8mm,与末端带8mm螺纹的T型杆9mm连接,通过远端锁钉定位装置,调节股骨及胫骨远端与瞄准器臂的距离度,保证定位杆导向管位于股骨或胫骨的前正中线上。
[0026] 定位孔用5mm钻,锁钉定位杆通过骨孔部分为4mm,末端螺纹为3mm,留有调整空隙细小偏差,用细克氏针探查后利用体表辅助定位装置可轻松调整并锁定。让带锁髓内钉手术变得简单易行,初学者更易掌握,手术更为安全可靠。
[0027] 锁钉改为5mm浅螺纹自攻螺钉,不易松脱,勿需攻丝,节省手术时间,且后取出容易。改用经体表辅助半螺纹锁定式定位方法,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失败效率高的难题。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