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轴承外圈

阅读:422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车用轴承外圈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车用 轴承 外圈 。它解决了 现有技术 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圈体、第一柱形通孔、环形凸圈、第一 滚道 、第二滚道、第一锥形环体、第二锥形环体、第一止位部、第二止位部、第一环形让位槽、第二柱形通孔、第三锥形环体、第二环形让位槽、第三柱形通孔与第四锥形环体,第一滚道与第二滚道内均设有储 油槽 ,储油槽分别连接有进油通道,且进油通道分别与进油孔相连通,圈体包括第一筒状体、锥形筒体、第二筒状体,第二筒状体端部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设有安装环体,安装环体端部连接有缩口筒体,且所述的第二柱形通孔设置在缩口筒体内。本车用 轴承外圈 的优点在于: 精度 高,使用时 钢 珠滚动顺畅,强度高。,下面是车用轴承外圈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用轴承外圈,包括圈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圈体(1)的内侧中部周向设有具有第一柱形通孔(21)的环形凸圈(2),所述的第一柱形通孔(2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滚道(22),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滚道(23),且所述的第一滚道(22)与第二滚道(23)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柱形通孔(21)的两端,所述的第一柱形通孔(21)与第一滚道(22)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环体(24),所述的第一柱形通孔(21)与第二滚道(23)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环体(25),所述的第一滚道(22)连接有呈直圆柱形的第一止位部(26),所述的第二滚道(23)连接有呈直圆柱形的第二止位部(27),所述的第一止位部(26)通过第一环形让位槽(281)与第二柱形通孔(28)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柱形通孔(28)外端设有第三锥形环体(282),所述的第二止位部(27)通过第二环形让位槽(291)与第三柱形通孔(29)相连,且所述的第三柱形通孔(29)外端设有第四锥形环体(292),所述的第一环形让位槽(281)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二环形让位槽(291)的直径大小,所述的第二柱形通孔(28)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三柱形通孔(29)的直径大小,所述的第一滚道(22)与第二滚道(23)内均设有储油槽(3),所述的储油槽(3)分别连接有进油通道(4),且所述的进油通道(4)分别与设置在圈体(1)外侧的进油孔(5)相连通,所述的圈体(1)包括中心设有第三柱形通孔(29)的第一筒状体(11),所述的第一筒状体(11)通过锥形筒体(12)连接有第二筒状体(13),且所述的锥形筒体(12)与第一筒状体(11)相连的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的第二筒状体(13)端部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14)设有安装环体(15),所述的安装环体(15)端部连接有缩口筒体(16),且所述的第二柱形通孔(28)设置在缩口筒体(1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环体(15)包括若干设置在第二筒状体(13)端部的弧形凸起(151),相邻的两个弧形凸起(151)之间设有弧形体(152),且所述的弧形体(152)与弧形凸起(151)一一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筒状体(11)端部周向外侧设有与第三锥形环体(282)相对应设置的第五锥形环体(111),且所述的第五锥形环体(111)与第一筒状体(11)端面形成第一夹(α1),且所述的第一夹角(α1)的大小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用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锥形环体(282)的内锥面与缩口筒体(16)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α2),且所述的第二夹角(α2)的大小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锥形环体(24)的内锥面与环形凸圈(2)内侧之间形成第三夹角(α3),且所述的第三夹角(α3)的大小为
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凸起(151)的数量为
4个,且所述的弧形凸起(151)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筒状体(13)与第一弧形过渡部(14)之间设有倾斜过渡部(17),且所述的倾斜过渡部(17)与第二筒状体(13)之间形成第四夹角(α4),且所述的第四夹角(α4)的大小为20°。

说明书全文

车用轴承外圈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轴承外圈

背景技术

[0002] 轴承是机械工程或汽车中应用最广的部件之一,大部分轴承主要包括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内圈组成,外圈通常在轴承座内或机械部件壳体内起支承作用,常见的轴承外圈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加工后的轴承的质量,但是常见的轴承外圈存在着:结构强度低,精度低,不易加工,装配后的轴承转动不够顺畅等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外圈粗车件由于外壁直径是相同的,在机械设备上安装使用这种轴承时,会造成轴承的受点不是很牢固,受力强度也不够的问题。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申请号:201220391543.7],包括外圈本体,所述外圈本体的内壁周向设置有供滚珠滚动的滚道,所述外圈主体在滚道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便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滚道上设置有润滑衬垫,新型的轴承外圈,其滚道内侧设置有润滑衬垫。
[0004]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尤其是润滑度低,但是该方案的未能彻底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强度低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无形中降低了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为合理的车用轴承外圈。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车用轴承外圈,包括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圈体的内侧中部周向设有具有第一柱形通孔的环形凸圈,所述的第一柱形通孔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滚道,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滚道,且所述的第一滚道与第二滚道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柱形通孔的两端,所述的第一柱形通孔与第一滚道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环体,所述的第一柱形通孔与第二滚道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环体,所述的第一滚道连接有呈直圆柱形的第一止位部,所述的第二滚道连接有呈直圆柱形的第二止位部,所述的第一止位部通过第一环形让位槽与第二柱形通孔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柱形通孔外端设有第三锥形环体,所述的第二止位部通过第二环形让位槽与第三柱形通孔相连,且所述的第三柱形通孔外端设有第四锥形环体,所述的第一环形让位槽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二环形让位槽的直径大小,所述的第二柱形通孔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三柱形通孔的直径大小,所述的第一滚道与第二滚道内均设有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分别连接有进油通道,且所述的进油通道分别与设置在圈体外侧的进油孔相连通,所述的圈体包括中心设有第三柱形通孔的第一筒状体,所述的第一筒状体通过锥形筒体连接有第二筒状体,且所述的锥形筒体与第一筒状体相连的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的第二筒状体端部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设有安装环体,所述的安装环体端部连接有缩口筒体,且所述的第二柱形通孔设置在缩口筒体内。该结构中的圈体内两端直径不同,使得本外圈使用时受力点不易集中,结构强度高,第一止位部与第二止位部具有防止珠脱离的作用,预留的储油槽使得组装好的轴承内的钢珠滚动顺畅。
[0007] 在上述的车用轴承外圈中,所述的安装环体包括若干设置在第二筒状体端部的弧形凸起,相邻的两个弧形凸起之间设有弧形体,且所述的弧形体与弧形凸起一一交错设置。这里的弧形凸起上设有安装孔,使得本轴承外圈便于安装。
[0008] 在上述的车用轴承外圈中,所述的第一筒状体端部周向外侧设有与第三锥形环体相对应设置的第五锥形环体,且所述的第五锥形环体与第一筒状体端面形成第一夹,且所述的第一夹角的大小为30°。
[0009] 在上述的车用轴承外圈中,所述的第三锥形环体的内锥面与缩口筒体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且所述的第二夹角的大小为30
[0010] °。
[0011] 在上述的车用轴承外圈中,所述的第一锥形环体的内锥面与环形凸圈内侧之间形成第三夹角,且所述的第三夹角的大小为30°。在上述的车用轴承外圈中,所述的弧形凸起的数量为4个,且所述的弧形凸起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0012] 在上述的车用轴承外圈中,所述的第二筒状体与第一弧形过渡部之间设有倾斜过渡部,且所述的倾斜过渡部与第二筒状体之间形成第四夹角,且所述的第四夹角的大小为20°。
[0013]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车用轴承外圈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精度高,使用时轴承内的钢珠滚动顺畅,强度高,各部件连接牢固,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7] 图4是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8] 图中,圈体1、第一筒状体11、第五锥形环体111、锥形筒体12、第二筒状体13、第一弧形过渡部14、安装环体15、弧形凸起151、弧形体152、缩口筒体16、倾斜过渡部17、环形凸圈2、第一柱形通孔21、第一滚道22、第二滚道23、第一锥形环体24、第二锥形环体25、第一止位部26、第二止位部27、第二柱形通孔28、第一环形让位槽281、第三锥形环体282、第三柱形通孔29、第二环形让位槽291、第四锥形环体292、储油槽3、进油通道4、进油孔5、第一夹角α1、第二夹角α2、第三夹角α3、第四夹角α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如图1-4所示,本车用轴承外圈,包括圈体1,圈体1的内侧中部周向设有具有第一柱形通孔21的环形凸圈2,第一柱形通孔2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滚道22,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滚道23,且第一滚道22与第二滚道23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柱形通孔21的两端,第一柱形通孔21与第一滚道22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环体24,第一柱形通孔21与第二滚道23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环体25,第一滚道22连接有呈直圆柱形的第一止位部26,第二滚道23连接有呈直圆柱形的第二止位部27,第一止位部26通过第一环形让位槽281与第二柱形通孔28相连,且第二柱形通孔28外端设有第三锥形环体282,第二止位部27通过第二环形让位槽291与第三柱形通孔29相连,且第三柱形通孔29外端设有第四锥形环体292,第一环形让位槽281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二环形让位槽291的直径大小,第二柱形通孔28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三柱形通孔29的直径大小,第一滚道22与第二滚道23内均设有储油槽3,储油槽3分别连接有进油通道4,且进油通道4分别与设置在圈体1外侧的进油孔5相连通,圈体1包括中心设有第三柱形通孔29的第一筒状体11,第一筒状体11通过锥形筒体12连接有第二筒状体13,且锥形筒体12与第一筒状体11相连的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第二筒状体13端部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14设有安装环体15,安装环体15端部连接有缩口筒体16,且第二柱形通孔28设置在缩口筒体16内,该结构中的圈体1内两端直径不同,使得本外圈使用时受力点不易集中,结构强度高,第一止位部26与第二止位部27具有防止钢珠脱离的作用,预留的储油槽3使得组装好的轴承内的钢珠滚动顺畅。
[0021]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环体15包括若干设置在第二筒状体13端部的弧形凸起151,相邻的两个弧形凸起151之间设有弧形体152,且弧形体152与弧形凸起151一一交错设置,这里的弧形凸起151上设有安装孔,使得本轴承外圈便于安装。进一步地,这里的第一筒状体11端部周向外侧设有与第三锥形环体282相对应设置的第五锥形环体111,且第五锥形环体111与第一筒状体11端面形成第一夹角α1,且第一夹角α1的大小为30°。另外,第三锥形环体282的内锥面与缩口筒体16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α2,且第二夹角α2的大小为30°。
[0022] 更一步地,这里的第一锥形环体24的内锥面与环形凸圈2内侧之间形成第三夹角α3,且第三夹角α3的大小为30°。优选地,这里的弧形凸起151的数量为4个,且弧形凸起151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更具体地,这里的第二筒状体13与第一弧形过渡部14之间设有倾斜过渡部17,且倾斜过渡部17与第二筒状体13之间形成第四夹角α4,且第四夹角α4的大小为20°。
[002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4]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圈体1、第一筒状体11、第五锥形环体111、锥形筒体12、第二筒状体13、第一弧形过渡部14、安装环体15、弧形凸起151、弧形体152、缩口筒体16、倾斜过渡部17、环形凸圈2、第一柱形通孔21、第一滚道22、第二滚道23、第一锥形环体24、第二锥形环体25、第一止位部26、第二止位部27、第二柱形通孔28、第一环形让位槽281、第三锥形环体282、第三柱形通孔29、第二环形让位槽291、第四锥形环体292、储油槽3、进油通道4、进油孔5、第一夹角α1、第二夹角α2、第三夹角α3、第四夹角α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轴承外圈自动检测装置 2020-05-12 719
轴承外圈辅助加工装置 2020-05-12 850
一种双外圈满球轴承 2020-05-13 471
内圈、外圈及球轴承 2020-05-13 562
轴承及其外圈 2020-05-11 420
车轴承外圈锻件 2020-05-11 970
车用异型轴承外圈锻件 2020-05-13 46
轴承外圈 2020-05-12 633
轴承外圈 2020-05-11 412
轴承外圈 2020-05-12 25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