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单位和数量 / 密度 / 体积密度 / 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

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

阅读:153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 电阻 率 低体积 密度 的普通功率 石墨 电极 ,包括石墨基体、电极接头和石墨保温套,所述石墨基体的内侧设置有导电 铜 排,且导电铜排的两侧填充有 炭黑 填料,所述石墨基体靠近 中轴 线的内侧安装有电极棒,且石墨基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 单层 铜线圈,所述电极接头安装于石墨基体的顶端,所述电极棒的内侧设置有中空层,且电极棒的两侧安装有导电铜杆,所述导电铜杆的两侧固定有 螺栓 ,所述电极接头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 螺纹 ,所述电极接头的内侧固定有导电铜片,且导电铜片的四周设置有贯通孔。该高电阻率低 体积密度 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设置有导电铜排使得石墨电极上的 电流 分布更加均匀。,下面是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包括石墨基体(1)、电极接头(6)和石墨保温套(15),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基体(1)的内侧设置有导电排(2),且导电铜排(2)的两侧填充有炭黑填料(3),所述石墨基体(1)靠近中轴线的内侧安装有电极棒(4),且石墨基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有单层铜线圈(5),所述电极接头(6)安装于石墨基体(1)的顶端,所述电极棒(4)的内侧设置有中空层(7),且电极棒(4)的两侧安装有导电铜杆(8),所述导电铜杆(8)的两侧固定有螺栓(9),所述电极接头(6)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环(10),且固定环(10)的外侧设置有螺纹(11),所述电极接头(6)的内侧固定有导电铜片(12),且导电铜片(12)的四周设置有贯通孔(13),所述石墨基体(1)的表面固定有抗化涂层(14),所述石墨保温套(15)安装于石墨基体(1)的外侧,且石墨保温套(15)的两侧设置有透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铜排(2)的上方与单层铜线圈(5)的下方相贴合,且导电铜排(2)关于石墨基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棒(4)呈圆柱状中空结构,且电极棒(4)的中轴线与石墨基体(1)的中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10)呈环形中空状结构,且固定环(10)的外侧呈凸起状均匀分布有螺纹(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铜片(12)的截面呈圆形状结构,且导电铜片(12)的直径与石墨基体(1)的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13)呈弧形结构,且贯通孔(13)关于导电铜片(12)的中轴线相对称。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
[0003] 现有的石墨电极稳定性较差,电流分布不均匀,通过的电流密度较小,且石墨电极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空隙造成放电的现象,并且石墨电极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造成化,以及现有的石墨电阻体积较大,而且电阻率普遍较低不适用于部分需要高电阻的通电领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石墨电极稳定性较差,电流分布不均匀,通过的电流密度较小,且石墨电极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空隙造成放电的现象,并且石墨电极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造成氧化,以及现有的石墨电阻体积较大,而且电阻率普遍较低不适用于部分需要高电阻的通电领域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包括石墨基体、电极接头和石墨保温套,所述石墨基体的内侧设置有导电排,且导电铜排的两侧填充有炭黑填料,所述石墨基体靠近中轴线的内侧安装有电极棒,且石墨基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单层铜线圈,所述电极接头安装于石墨基体的顶端,所述电极棒的内侧设置有中空层,且电极棒的两侧安装有导电铜杆,所述导电铜杆的两侧固定有螺栓,所述电极接头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电极接头的内侧固定有导电铜片,且导电铜片的四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石墨基体的表面固定有抗氧化涂层,所述石墨保温套安装于石墨基体的外侧,且石墨保温套两侧设置有透气孔。
[0006] 优选的,所述导电铜排的上方与单层铜线圈的下方相贴合,且导电铜排关于石墨基体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
[0007] 优选的,所述电极棒呈圆柱状中空结构,且电极棒的中轴线与石墨基体的中轴线重合。
[0008]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呈环形中空状结构,且固定环的外侧呈凸起状均匀分布有螺纹。
[0009] 优选的,所述导电铜片的截面呈圆形状结构,且导电铜片的直径与石墨基体的长度相等。
[0010] 优选的,所述贯通孔呈弧形结构,且贯通孔关于导电铜片的中轴线相对称。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设置有导电铜排使得石墨电极上的电流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石墨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炭黑填料使得导电铜排内外密度均匀,并且能够减少石墨电极高温氧化导致的石墨损耗的问题,电极棒用于导电,电极接头起到连接的作用,导电铜杆使得导电性更加稳定,避免通过的电流密度小,螺栓用于固定导电铜杆,固定环能够紧固电极接头,一定程度上减少石墨电极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空隙,造成放电的现象,螺纹提高了摩擦,使得扣能力提高,便于电极接头的安装,单层铜线圈和导电铜片能够加强导电性能,贯通孔便于通气散热,能够带走石墨基体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热量,避免石墨基体热量过高造成电路损害,抗氧化涂层能够防止石墨基体的氧化,避免了石墨电极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热量容易造成氧化的问题,延长了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石墨保温套具有给石墨基体保温的作用,石墨基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电阻率越高。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石墨基体,2、导电铜排,3、炭黑填料,4、电极棒,5、单层铜线圈,6、电极接头,7、中空层,8、导电铜杆,9、螺栓,10、固定环,11、螺纹,12、导电铜片,13、贯通孔,14、抗氧化涂层,15、石墨保温套,1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包括石墨基体1、导电铜排2、炭黑填料3、电极棒4、单层铜线圈5、电极接头6、中空层7、导电铜杆8、螺栓9、固定环10、螺纹11、导电铜片12、贯通孔13、抗氧化涂层14、石墨保温套15和透气孔16,石墨基体1的内侧设置有导电铜排2,且导电铜排2的两侧填充有炭黑填料3,导电铜排2的上方与单层铜线圈5的下方相贴合,且导电铜排2关于石墨基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导电铜排2的上方与单层铜线圈5的下方相贴合便于导电,使得石墨基体1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铜排2关于石墨基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使得石墨电极上的电流分布更加均匀,石墨基体1靠近中轴线的内侧安装有电极棒4,且石墨基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有单层铜线圈5,电极棒4呈圆柱状中空结构,且电极棒4的中轴线与石墨基体1的中轴线重合,使得电极棒4位于石墨基体1的正中心位置,能够便于均匀导电,电极接头6安装于石墨基体1的顶端,电极棒4的内侧设置有中空层7,且电极棒4的两侧安装有导电铜杆8,导电铜杆8的两侧固定有螺栓9,电极接头6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环10,且固定环10的外侧设置有螺纹11,固定环10呈环形中空状结构,且固定环10的外侧呈凸起状均匀分布有螺纹11,固定环10呈环形中空状结构便于固定环10安装在电极接头6的外侧,固定环10的外侧呈凸起状均匀分布有螺纹11提高了摩擦力,使得锁扣能力提高,电极接头6的内侧固定有导电铜片12,且导电铜片12的四周设置有贯通孔13,导电铜片12的截面呈圆形状结构,且导电铜片12的直径与石墨基体1的长度相等,导电铜片12的截面呈圆形状结构能够与电极接头6的形状相吻合,导电铜片12的直径与石墨基体1的长度相等使得石墨电极电阻率提高,因为电阻率与导线的长度成反比,与横截面积成正比,贯通孔13呈弧形结构,且贯通孔13关于导电铜片12的中轴线相对称,贯通孔13便于通气散热,能够带走石墨基体1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热量,避免石墨基体1热量过高造成电路损害,石墨基体1的表面固定有抗氧化涂层14,石墨保温套15安装于石墨基体1的外侧,且石墨保温套15的两侧设置有透气孔16。
[0018]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在使用时首先去除石墨基体1外侧的石墨保温套15,然后检查螺纹11是否完整,再用不含油和的压缩空气清理石墨基体1表面,避免用丝团或金属刷砂布清理,将电极接头6小心的旋入需要使用石墨电极的位置,防止固定环10松脱或碰撞,在最后安装固定石墨基体1时,不可过猛,否则因猛烈碰撞,会导致电极棒4和电极接头6的螺纹11受损,最后用力矩扳手拧动石墨基体1,直到石墨电极与固定位置的的端面紧密接触为止,然后接通电源,开始给石墨基体1通电,电流首先通过导电铜片12然后导入至单层铜线圈5,再传导给电极棒4,同时导电铜排2使得石墨电极上的电流分布更加均匀,导电铜杆8使得导电性更加稳定,避免通过的电流密度小,在石墨基体1运行的同时,贯通孔13能够通气散热,带走石墨基体1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热量,避免石墨基体1热量过高造成电路损害,最后电流通过整个石墨基体1,并且使得通过的电阻率提高,就这样完成整个高电阻率低体积密度的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的使用过程。
[001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