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表面处理和涂层 / 表面处理 / 涂层工艺 / 喷涂 / 热喷涂 / 双丝电弧喷涂 / 一种热喷涂电磁炉铝锅复合底层的方法

一种喷涂电磁炉锅复合底层的方法

阅读:617发布:2020-06-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喷涂电磁炉锅复合底层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用于食品用锅制造行业的 热 喷涂 电磁炉 铝 锅复合底层的方法,见 摘要 附图 。采用自动喷涂的方法,涂层与锅底的结合处设计为凹形内镶嵌结构形式,将导磁材料(纯 铁 、铁 合金 或430不锈 钢 )喷涂在平底铝锅的底部,形成一定厚度的导 磁性 复合层,来满足电磁炉的使用要求。根据产品的需要,可再喷涂一层或多层不同厚度或不同功能材料( 铜 、 不锈钢 、铝、镍、铬、陶瓷)的涂层,来实现电磁炉锅的美观性、实用性和功能性,使电磁炉用锅形成多样化的中高档系列产品。,下面是一种喷涂电磁炉锅复合底层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食品用锅制造行业的喷涂电磁炉锅复合底层的方法,采用自动喷涂的方法(见说明书附图4),涂层与锅底的结合处设计为凹形内镶嵌结构形式(见说明书附图
1,附图2),将导磁材料喷涂在平底铝锅的底部,形成一定厚度的导磁性复合层,以满足电磁炉的使用要求,根据产品的需要,还可以再喷涂一层或多层不同功能材料的涂层,来实现电磁炉的美观性、实用性和功能性,使电磁炉用锅形成多样化的中高档系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热喷涂技术制造电磁炉铝锅复合底层,其特征在于:①制造的复合层锅底具有涂层性能好,外型美观,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等特点;②涂层材料的选择范围广,容易制造多样化的中高档系列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涂层与锅底的结合处设计为凹形内镶嵌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①能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有保护涂层和避免涂层边缘起层脱落的效果,使用时不容易碰掉涂层;②在连续喷涂时容易控制涂层的厚度;③适宜喷涂后涂层的磨削加工,加工后的圆形涂层与锅底是一个平面,保证涂层外表的美观性;④能使涂层和锅底之间达到100%的牢固而无缝隙的结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将导磁材料喷涂在平底铝锅的底部,形成一定厚度的导磁性复合层,以满足电磁炉的使用要求,其特征在于:设计的单层涂层的结构方式,涂层材料选用430不锈丝材,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可连续喷涂成形,涂层直径比锅底小20mm,磨削后的涂层厚度≥4.5mm,锅底具有电磁炉用锅的导磁性、耐磨损、抗高温化、耐腐蚀、外表美观的效果,具有涂层质量好、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可以再喷涂一层或多层不同功能材料的涂层,来实现电磁炉的美观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其特征在于:设计的双层涂层的结构方式,①内层涂层材料选用或铁合金丝材,具有良好的导磁性、材料便宜、货源充足,涂层结合强度高等特点,采用电弧喷涂方法连续喷涂成形,涂层直径比锅底小30mm,涂层厚度为4.5mm;②外层涂层用于装饰、抗腐蚀、耐磨损、传热均匀等功能性涂层,涂层材料可选用白黄铜、纯铜、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镍、铬、陶瓷材料等,这些材料加工后的表面光亮美观,而且各有不同的色泽,铜、铝还具有传热快的功能,不锈钢、陶瓷材料具有耐腐蚀、抗高温氧化、耐磨损、保温等特点;③导电材料选用丝材,使用电弧喷涂,具有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特点,陶瓷选用粉末,使用等离子喷涂,具有涂层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的特点;④磨削后的里外层涂层总厚度≥4.7mm,设计的外层涂层要比里层涂层直径大10mm的结构,能避免里层涂层外露的缺陷;⑤这种涂层结构的复合锅底,不仅具有电磁炉用锅的导磁性,而且经过磨削、抛光后,锅底外缘与涂层为一平面,圆形的涂层像一面镜子,非常漂亮美观。

说明书全文

一种喷涂电磁炉锅复合底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炊具领域中的食品用锅制造行业。采用自动热喷涂的方法,将导磁材料喷涂在平底铝锅的底部,形成一定厚度的复合层,以满足电磁炉的使用。根据产品的需要,可再喷涂一层或多层不同厚度或不同功能材料的涂层,如、不锈、铝、镍、铬、陶瓷等,来满足电磁炉的美观性、实用性和功能性,使电磁炉锅形成多样化的系列产品。背景技术:
[0002] 食品用锅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历史悠久而品种众多是众所周知的,通常按锅体的材料分为:锅、铝锅、不锈钢锅、铜锅、镁合金锅、搪瓷锅、陶瓷锅、砂锅、复合材质锅等,其中铝锅、铁锅和不锈钢锅是主导产品。随着人类生活平的提高,人们对益于健康、实用美观、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食品用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厂商对产品的更新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多年来,人们针对常用锅的特点,通过采用各种先进的方法和制造技术,创造出一系列多种用途的食品用锅,如薄壁厚底、多层材料结构的不粘锅、无锈无油烟锅、保健锅、节能锅、电磁炉锅、数码温控锅等产品。
[0003] 电磁炉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容易实现自动控温等特点,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家电产品之一,年增长率约为30%~50%,所以电磁炉用锅的需求量以更快的速度在逐年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功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目前市场需求的热点和发展的焦点。本着电磁炉锅的发展前景,本发明采用较为成熟的热喷涂技术,在平底铝锅的底部喷涂一层导磁材料,来实现电磁炉用锅的使用性能。其理由是:铝锅具有轻便、美观、耐用、加热快、导热均匀、不生锈、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另外铝锅炒菜有利于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目前的市场占有量约80%。但铝不导磁,不能直接在电磁炉上使用,于是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在平底铝锅底部复合一层导磁性材料来满足电磁炉的使用要求。经资料查新得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机械压合、锻压、压铸烧结焊接(钎焊、爆炸焊、扩散焊、压焊、点焊熔化焊等)和喷涂等,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但热喷涂更适宜于不同材料厚涂层的制备。
[0004] 热喷涂是一表面改性的新技术,由于发展迅速,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制造高中档锅时,更能体现出如下的优越性:①设备投资少,操作工艺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作业,生产效率高;②不需要特殊的操作场所,且占地面积小;③在喷涂过程中不会使锅体过热变形,更不会破坏锅体的组织、成分、性能;④喷涂材料选择范围大,凡是能导电的实心或药芯丝材都可以用于锅的喷涂,不会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影响涂层质量;⑤可实现单层材料结构、不同材料的多层结构、梯度结构的涂层;⑥涂层与锅体之间结合为一体,益于导热和利于均匀传热;⑦涂层均匀致密,结合强度好不易脱落,涂层厚度容易控制,后加工量少,废品率极小,生产成本低等,所以喷涂技术在食品锅制造行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开发。比如:专利87201364,是在低钢、不锈钢锅的受热面上喷涂了一层金属铝,制成一种铝复合底锅;专利88207926,是在铝、不锈钢和底部带有铝夹层不锈钢锅的内表面喷涂一层铁,制成一种内表面为铁的复合锅;专利CN89102330.5,是在不锈钢锅的锅底采用火焰喷涂复合铜底。工艺是采用镍一铜过渡层的处理,然后喷涂铜合金粉末。专利CN90215112.6,是在薄钢板制成的锅外表面复合一层耐蚀金属或合金涂层;专利CN90209085.2,是在铁锅表面先喷涂镍-铝底层,再喷涂镍铝金属涂层,铁-铜-锌涂层;专利CN90103060.0,是在炊具上用-乙炔气喷枪喷涂镍铝复合丝作底层,再用电弧喷枪喷涂高铜高锌铁基涂层;专利CN91221218.7,一种喷铝多功能炒锅;专利CN93211095.9,在铝或不锈钢锅体外表面用气热喷涂工艺喷涂一层黑色金属陶瓷涂层,一种金属陶瓷层的节能锅;专利CN98111628.0,是在铸铁锅体的迎火面喷涂铝层;专利CN02232592.1,一种五层结构的不粘炒锅,从锅内至外依次为:喷涂不粘层、电弧喷涂超硬不锈钢合金超硬层、炒锅主体精生铁压铸层、高效吸热层、防锈层;专利CN200620071558.X,在铁锅的内表面,喷涂一层不锈钢粉末或覆盖一层不锈钢薄层;专利CN200710019866.7,在锅体上喷涂镍铝合金粉,再喷涂梯度陶瓷粉,最后在陶瓷层上再涂覆上一层二氧化层;专利CN200510018400.6,采用电弧热喷涂或火焰线材热喷涂,将纯铝丝或铝基合金丝喷涂至炊具外底部的陶瓷材料层或玻璃材料层之上,在其上形成与其牢固结合的纯铝金属材料层或铝基合金材料层,以形成电磁感应发热层。(铝不导磁,不能形成电磁感应发热层,这个专利可能是错误的)。
[0005] 对于上述成果,不管有些专利由于当时技术还不很成熟,或条件所限而无法实现导致专利废弃,或者有错误的个别专利(专利CN200510018400.6),但可喜的是热喷涂技术涉入了食用锅制造行业,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发明是在平底铝锅的锅底喷涂一层导磁涂层来制造电磁炉用锅,该涂层可以是单层导磁材料的涂层,也可以是不同材料的双层或多层涂层,能使电磁炉锅实现具有特色的多样化系列产品。经分析认为,上述专利和本发明的共同点是采用喷涂方法在锅的表面制备涂层,但没有涉及热喷涂电磁炉铝锅复合底层的方法,所以本发明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而且能拓宽其它类型锅的开发途径。发明内容:
[0006] 1.方案
[0007] 产品类型:电磁炉用复合底铝锅。
[0008] 产品结构:薄壁厚平底铝胎锅体,锅底喷涂导磁材料涂层或导磁涂层+功能性涂层。
[0009] 产品材料:锅体材料——铝合金;
[0010] 涂层材料——导磁性材料(纯铁、铁合金、430不锈钢);
[0011] 功能性材料(铜、不锈钢、铝、镍、铬、陶瓷)。
[0012] 涂层结构:单层——导磁材料;
[0013] 双层——里层:导磁材料,外层:功能性材料。
[0014] 喷涂方法: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采用自动喷涂作业方式。
[0015] 喷涂工艺:锅底预加工-喷涂防护-喷涂部位预处理-喷涂涂层-涂层尺寸精度后加工
[0016] 2.技术关键
[0017] 本发明的一种热喷涂电磁炉铝锅复合底层的方法,采用电弧喷涂制备金属材料涂层,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陶瓷涂层。技术关键在于:①涂层结构的设计,包括涂层本身的结构和涂层与锅底结合处的结构;②涂层材料的设计与选择;③涂层喷涂工艺的设计。
[0018] 3.涂层结构的设计及实施方案
[0019] 涂层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涂层的总厚度、层数、每层的厚度、各层之间的匹配、涂层与工件结合处的结构等参数的设计。涂层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涂层的质量,尤其对涂层的结合强度高、涂层开裂脱落至关重要。
[0020] 涂层的厚度与涂层材料的种类、涂层的用途类型、使用环境条件、使用寿命及性能指标、经济性等有关,设计时要综合考虑。
[0021] 众所周知,电磁炉锅体应有一定的导磁性能才能满足电磁炉的使用,因此需要导磁材料来保证。铝锅无磁性,通常在锅底复合一层导磁材料就能成为电磁炉用锅,但锅底导磁材料层的磁性强度、厚度和面积的大小决定了电磁炉铝锅的导磁能,所以设计导磁涂层的结构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目前的复合底电磁炉铝锅产品,复合底一般采用不锈铁或430不锈钢,厚度为4mm。本发明参考了这一有用参数,并且对喷涂后的锅进行了试验,确定涂层的设计面积比锅底直径小20mm,导磁涂层的厚度在4~5mm时比较理想,如果涂层太厚会使成本增高。
[0022] 涂层与锅底的结合处设计为凹形内镶嵌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可避免涂层边缘起层脱落,在连续喷涂时容易控制涂层的厚度,适宜喷涂后涂层的后加工,而且加工后的锅底外形比较美观。单层导磁涂层设计的结构方式见附图1所示(以锅底直径Ф150mm为例),用车床将锅底加工成形,深度为4.7mm,喷涂的涂层厚度≥4.8mm,磨削后的涂层厚度≥4.5mm。两层涂层设计的结构方式见附图2所示,里层为导磁涂层,厚度为4.5mm,外层为功能涂层,喷涂的涂层总厚度≥5mm,磨削后的涂层总厚度≥4.7mm。设计的外层涂层要比里层涂层直径大,如果里外涂层直径一样大时,在喷涂完里层涂层后,里圈边缘不可避免地会喷涂上一层涂层,这层涂层很难处理掉,如果继续喷涂外层涂层,经磨削加工后,会显露出一圈里层涂层,影响锅的美观性,所以设计的外层涂层比里层涂层直径大10mm,通过外加防护的办法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0023] 4.涂层材料的设计及实施方案
[0024] 涂层材料的设计实际上是涂层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应用,与被喷涂工件的使用条件、工作环境、技术指标要求、使用寿命、经济性等有关,不同工作环境条件下的工件所要求的性能是不同的,如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抗氧化、减摩、防滑、减振、抗冲击、热障、绝缘、导电、导磁性等不同的性能。
[0025] 本产品的电磁炉锅,是在铝质平底锅的锅底喷涂涂层,实现导磁、装饰、耐用等功能。考虑到成本和喷涂质量问题,导磁材料选择纯铁、铁合金就能满足电磁炉铝锅的使用要求,这些材料不仅价位低,货源充足,而且涂层结合强度也比较高,430不锈钢也是电磁炉锅常用的导磁材料,但价位偏高,选择它的另一目的是不易生锈,耐磨蚀,磨削后表面更美观些。
[0026] 功能材料的设计是根据人们的偏爱和市场的需求量而选择的,本发明选择白铜、黄铜、纯铜、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镍、铬、陶瓷材料。这些材料磨削后表面比较光亮美观,而且各有不同的色泽,铜、铝还具有传热快的功能,不锈钢、陶瓷材料具有保温、耐磨损等特点,对锅的使用性能都有益处。
[0027] 5.喷涂方法的选择
[0028] 热喷涂方法很多,各有其特长,本发明的涂层材料选择了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两种类型,考虑到喷涂质量和喷涂成本问题,选择电弧喷涂方法喷涂金属材料(丝材),其特点是:设备投资小,技术成熟,喷涂质量稳定,喷涂效率高,喷涂成本低。选择等离子喷涂方法喷涂陶瓷材料(粉料),其特点是:由于陶瓷材料熔点较高,与其它几种能喷涂陶瓷的方法相比,技术成熟,涂层质量好,喷涂效率高。
[0029] 6.喷涂工艺的设计及实施方案
[0030] 喷涂工艺是保证涂层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涂层的各个性能指标,产品结构形状不同而喷涂工艺是不同的,针对电磁炉铝锅复合底的喷涂,喷涂工艺设计如下:
[0031] 锅底预加工-喷涂防护-喷涂部位预处理-喷涂涂层-涂层尺寸精度后加工[0032] 6.1锅底预加工
[0033] 按照附图1,附图2加工尺寸要求加工,喷涂部位不许有油或其它污物,表面是粗糙的细螺纹形态,这种形态能有效地镶嵌喷涂金属粒子,益于分散涂层的应力,利于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能有效地避免涂层开裂和起层。要求圆边加工成45°斜形,这种结构便于喷涂操作,能有效地避免喷涂束流被遮蔽而造成边缘涂层缺肉的缺陷
[0034] 6.2喷涂防护
[0035] 为防止喷砂处理和喷涂过程中损伤锅的其它部位,在喷涂前要对锅进行必要的防护。用2mm厚的钢板,压制成如附图3所示的防护胎具,底部留有喷砂和喷涂用的圆形通孔,通孔边缘加工成45°,将锅固定在防护胎具内,即可进行喷砂或喷涂工作。喷砂防护胎具的通孔直径Ф与设计的锅底涂层直径大小一样,可避免喷砂时损伤锅底的不喷涂部位。里层涂层喷涂防护胎具的通孔直径Ф与设计的锅底里层涂层直径大小一样,可避免喷涂时喷涂在外层涂层的喷涂部位。外层涂层喷涂防护胎具的通孔直径Ф比设计的锅底外层涂层直径大5mm,可避免涂层边缘缺肉等缺陷,通过锅底平面磨削后,可将多余的涂层加工掉。
[0036] 6.3喷涂部位表面预处理
[0037] 喷涂前必须对喷涂部位进行净化和粗化处理,由于锅底预加工后要求无污物,所以本工艺采用喷砂处理的方法一次实现净化和粗化工作。喷砂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涂层与基体的“锚勾效应”,分散涂层应力的集中,减少涂层的收缩应力,增大涂层与基体的结合面积,进一步净化表面,并且起到表面活化的作用,从而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所以喷砂面必须是清洁的,并有一定的粗糙度,本工艺要求喷砂后的效果达到有金属光泽,凸凹坑分布均匀并呈菱形状。喷砂部位不许用手摸,不许弄脏,喷完砂的锅应尽快喷涂,间隔不得超过1小时。
[0038] 将锅固定在喷砂防护胎具(附图3)中进行喷砂工作,锅底喷砂选用25目的棕刚玉砂,压缩空气压力为0.8MPa。
[0039] 6.4喷涂及参数的设定
[0040] 锅底涂层的喷涂是采用专用自动喷涂设备进行喷涂的,见附图4,实施方案如下:
[0041] (1)将锅1固定在防护胎具2内,装在吸盘转台3上,通过真空4将锅吸牢。
[0042] (2)启动转动装置5,带动吸盘转台3转动,根据锅底的喷涂直径大小,设定旋转速度。
[0043] (3)调节喷涂枪6与锅底的喷涂距离,电弧喷涂为150mm,等离子喷涂为100mm。喷涂角度为90°。
[0044] (4)根据喷涂材料的规格类型设置喷涂参数,电弧喷涂:喷涂电压、喷涂电流、雾化气体压力和流量;等离子喷涂:喷涂电流、主气(Ar)压力和流量、辅气(H2)压力和流量、送粉气体压力和流量、送粉速度。
[0045] (5)启动喷涂机7和喷涂枪行走机构8,带动喷涂枪6横向运动,喷涂运动轨迹是从锅底外边缘开始向锅底中心行走,速度是从慢线性增快,喷涂枪到中心后再自动返回到边缘,速度是从快线性减慢,喷涂枪按此轨迹反复行走喷涂,直到涂层达到设计的厚度时会自动停止喷涂(根据每次喷涂的厚度,计算出行走的次数来控制)。吸盘转台3内有对锅的冷却系统,能保证锅底连续喷涂不变形,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0046] 7.锅底涂层的后续加工
[0047] 喷涂后的锅底表面虽然平整,但向细砂纸一样粗糙,需要加工,本发明先用磨削的方法将涂层表面磨削到设计的尺寸,然后用抛光的方法再将表面抛光,使锅底表面呈光亮状态。
[0048] 8.涂层质量指标
[0049] 根据相关标准和电磁炉锅的使用要求,涂层应达到如下指标:
[0050] (1)涂层空隙率≤5%;
[0051] (2)涂层结合强度>20MPa;
[0052] (3)涂层无裂纹、脱落、损伤等缺陷;
[0053] (4)涂层与锅体之间为100%的牢固结合面;
[0054] (5)锅体在承受300℃的热震时涂层不起层脱落。
[0055]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效果:
[0056] (1)采用喷涂技术制造电磁炉铝锅复合底层,使涂层和锅体实现了牢固而无缝隙的一体结构形式,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涂层材料的选择范围广的特点,容易实现多种花样的高中档锅。
[0057] (2)设计的内镶嵌式涂层结构形式,可避免涂层边缘起层脱落,容易控制涂层的喷涂厚度,适宜喷涂后涂层的加工,加工后的涂层与锅底是一个平面,使用时不容易碰掉涂层,圆形带色泽的涂层外表非常美观,见附图5。设计的外层涂层要比里层涂层直径大的结构方案,能避免里层涂层外露的缺陷。设计的两层涂层的结构方式,内层涂层保证锅的导磁性,外层涂层具有多功能(装饰、抗腐蚀、耐磨损、传热均匀等)的实用性。
[0058] (3)导磁涂层选用纯铁、铁合金材料,不但能满足电磁炉铝锅的导磁性,而且材料价位低,货源充足,涂层结合强度也比较高。功能涂层选用白铜、黄铜、纯铜、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镍、铬、陶瓷材料。这些材料加工后的表面光亮美观,而且各有不同的色泽,铜、铝还具有传热快的功能,不锈钢、陶瓷材料具有耐腐蚀、抗磨损、保温等特点。
[0059] (4)锅的整体防护设计,有效地避免了锅的损伤,利于自动化喷涂作业。附图说明:
[0060] 附图1是本发明的单层导磁涂层锅底结构示意图;
[0061]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两层涂层锅底结构示意图;
[0062] 附图3是本发明的喷涂锅底用的防护胎具结构示意图;
[0063] 附图4是本发明的喷涂锅底使用的自动喷涂设备示意图;
[0064] 附图5是本发明的涂层复合锅底电磁炉铝锅半产品照片。
[0065] 附图4标记说明:
[0066] 1锅,2防护胎具,3吸盘转台,4真空泵,5转动装置,6喷涂枪,7喷涂机,8喷涂枪行走机构。
[0067] 具体实施方例:
[0068] 实施例一:电磁炉铝锅单层复合底(430不锈钢)涂层的喷涂
[0069] 1.条件:锅的外形见附图5,锅底直径150mm,锅口直径210mm,锅高50mm,材质为铝合金,锅体为薄壁厚底结构。喷涂锅底复合层,用于电磁炉使用,属低中档锅。
[0070] 2.涂层的设计:根据喷涂对象的使用条件,涂层采用单层结构,涂层材料选用Ф1.6mm的430不锈钢丝,具有导磁好、耐腐蚀、抗磨损的特点。加工后的涂层厚度为4.5mm,考虑到加工余量,喷涂后的涂层厚度≥4.8mm。涂层与锅底结合面的结构方式设计为凹形内镶嵌圆形结构形式,用车床加工,直径Ф130mm,深4.7mm,内圈边缘为45°斜角,底面加工成0.5mm深的细螺纹状。
[0071] 3.喷涂工艺:将锅1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30mm的喷砂防护胎具2内(附图4),对锅底喷涂部位喷砂处理。然后将锅从胎具中取出,再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35mm的喷涂防护胎具内,装在自动喷涂设备上(附图4),采用电弧喷涂的方法进行连续喷涂到设计尺寸后即可。
[0072] 4.涂层加工:采用磨削的方法,将涂层和锅底一起磨平,但涂层厚度不得<4.6mm,然后采用抛光设备,将锅底抛到镜面为止。
[0073] 实施例二:电磁炉铝锅双层复合底(铁+黄铜)涂层的喷涂
[0074] 1.条件:锅的外形见附图5,锅底直径150mm,锅口直径210mm,锅高50mm,材质为铝合金,锅体为薄壁厚底结构。喷涂锅底复合层,用于电磁炉使用,属高中档锅。
[0075] 2.涂层的设计:根据喷涂对象的使用条件,涂层采用双层结构,里层为导磁涂层,外层为功能涂层,导磁材料选用Ф1.6mm的铁丝,具有导磁好、结合强度高、价格便宜的特点;功能材料选用Ф1.6mm的黄铜丝,具有传热好、结合强度高、色泽美观的特点。导磁涂层的厚度为4.5mm,黄铜涂层加工后的厚度≥0.2mm,考虑到加工余量,总涂层厚度≥4.8mm。涂层与锅底结合面的结构方式设计为凹形内镶嵌圆形结构形式,用车床加工,内圈边缘为45°斜角,底面加工成0.5mm深的细螺纹状,里层直径Ф120mm,深4.5mm,外层直径Ф130mm,深0.4mm。
[0076] 3.喷涂工艺:将锅1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30mm的喷砂防护胎具2内(附图4),对锅底喷涂部位喷砂处理。然后将锅从胎具中取出,再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20mm的喷涂防护胎具内,装在自动喷涂设备上(附图4),采用电弧喷涂的方法,进行里层导磁涂层的喷涂,涂层厚度达到4.5mm为止。将锅从胎具中取出,再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35mm的喷涂防护胎具内,采用电弧喷涂的方法,进行外层黄铜涂层的喷涂,涂层总厚度≥5.1mm为止。
[0077] 4.涂层加工:采用磨削的方法,将涂层和锅底一起磨平,但涂层总厚度不得<4.8mm,然后采用抛光设备,将锅底抛到镜面为止。
[0078] 5.锅的特点:锅底传热效果好,制造成本低,锅底的黄铜涂层像一面圆形铜镜,非常漂亮美观。
[0079] 实施例三:电磁炉铝锅双层复合底(铁+铝)涂层的喷涂
[0080] 1.条件:锅的外形见附图5,锅底直径150mm,锅口直径210mm,锅高50mm,材质为铝合金,锅体为薄壁厚底结构。喷涂锅底复合层,用于电磁炉使用,属高中档锅。
[0081] 2.涂层的设计:根据喷涂对象的使用条件,涂层采用双层结构,里层为导磁涂层,外层为功能涂层,导磁材料选用Ф1.6mm的铁丝,具有导磁好、结合强度高、价格便宜的特点;功能材料选用Ф1.6mm的铝合金丝,具有传热好、结合强度高、色泽与锅体一样、价格便宜的特点。导磁涂层的厚度为4.5mm,铝涂层加工后的厚度≥0.2mm,考虑到加工余量,总涂层厚度≥4.8mm。涂层与锅底结合面的结构方式设计为凹形内镶嵌圆形结构形式,用车床加工,内圈边缘为45°斜角,底面加工成0.5mm深的细螺纹状,里层直径Ф120mm,深4.5mm,外层直径Ф130mm,深0.4mm。
[0082] 3.喷涂工艺:将锅1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30mm的喷砂防护胎具2内(附图4),对锅底喷涂部位喷砂处理。然后将锅从胎具中取出,再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20mm的喷涂防护胎具内,装在自动喷涂设备上(附图4),采用电弧喷涂的方法,进行里层导磁涂层的喷涂,涂层厚度达到4.5mm为止。将锅从胎具中取出,再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135mm的喷涂防护胎具内,采用电弧喷涂的方法,进行外层铝涂层的喷涂,涂层总厚度≥5.1mm为止。
[0083] 4.涂层加工:采用磨削的方法,将涂层和锅底一起磨平,但涂层总厚度不得<4.8mm,然后采用抛光设备,将锅底抛到镜面为止。
[0084] 5.锅的特点:锅体传热效果好,制造成本很低,锅底的涂层与锅体一样的颜色,像全铝锅一样,但可用于电磁炉使用。
[0085] 实施例四:电磁炉铝锅双层复合底(铁+陶瓷)涂层的喷涂
[0086] 1.条件:锅的外形见附图5,锅底直径150mm,锅口直径210mm,锅高50mm,材质为铝合金,锅体为薄壁厚底结构。喷涂锅底复合层,用于电磁炉使用,属高档锅。
[0087] 2.涂层的设计:根据喷涂对象的使用条件,涂层采用双层结构,里层为导磁涂层,外层为功能涂层,导磁材料选用Ф1.6mm的铁丝,具有导磁好、结合强度高、价格便宜的特点;功能材料选用Al2O3+TiO240%陶瓷粉末材料,具有保温好、耐磨损、抗高温氧化、耐腐蚀、色泽光亮的特点。导磁涂层的厚度为4.5mm,陶瓷涂层加工后的厚度≥0.2mm,考虑到加工余量,总涂层厚度≥4.8mm。涂层与锅底结合面的结构方式设计为凹形内镶嵌圆形结构形式,用车床加工,内圈边缘为45°斜角,底面加工成0.5mm深的细螺纹状,里层直径Ф120mm,深4.5mm,外层直径Ф130mm,深0.4mm。
[0088] 3.喷涂工艺:将锅1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30mm的喷砂防护胎具2内(附图4),对锅底喷涂部位喷砂处理。然后将锅从胎具中取出,再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20mm的喷涂防护胎具内,装在自动喷涂设备上(附图4),采用电弧喷涂的方法,进行里层导磁涂层的喷涂,涂层厚度达到4.5mm为止。将锅从胎具中取出,再固定在通孔直径为Ф135mm的喷涂防护胎具内,装在自动喷涂设备上,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进行外层陶瓷涂层的喷涂,涂层总厚度≥5mm为止。
[0089] 4.涂层加工:采用金刚砂轮磨削的方法,将涂层和锅底一起磨平,但涂层总厚度不得<4.7mm,然后采用抛光的方法,将锅底抛到镜面为止。
[0090] 5.锅的特点:保温好、耐磨损、抗高温氧化、耐腐蚀、好清洗、涂层为黑色,光亮照人,十分美观。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