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轧制,挤压和拉伸 / 挤压 / 等通道角挤压 / 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

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

阅读:937发布:2021-07-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中 水 平波浪板包括:波浪板驱动 电机 、波浪板 凸轮 、板间固定杆、板凸轮 连杆 、板用 摇臂 、W型板;所述W型板位于板间固定杆之间,且W型板两侧与板间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板间固定杆的一端与板用摇臂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板用摇臂位于板间固定杆一侧上部,板用摇臂的上端与板凸轮连杆粗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板凸轮连杆细端与波浪板凸轮外圆面不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波浪板凸轮位于整个水平波浪板装置上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动化操作,传输效率高,维修率低、使用寿命长;该装置采用曲线结构,运行平稳,能够有效防止物品滑落、防止 变形 。,下面是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包括:支架(1),驱动电机(2),转速传感器(3),减速器(4),限轨装置(5),传输带(6),刹车器(7),曲线轨道(8),电气控制柜(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曲线轨道(8),支架(1)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支架(1)数量不低于5个;所述曲线轨道(8)上设有传输带(6),传输带(6)与曲线轨道(8)滑动连接;所述曲线轨道(8)端部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和减速器(4),曲线轨道(8)端部另一侧设有刹车器(7);
减速器(4)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减速器(4)一端中心设有转速传感器(3);所述限轨装置(5)位于曲线轨道(8)上部,限轨装置(5)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限轨装置(5)数量不低于5个;所述电气控制柜(9)置于曲线轨道(8)底部,电气控制柜(9)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2)和转速传感器(3)控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支架驱动电机(1-1),变速齿轮箱(1-2),内藏式齿轮(1-3),含有齿条滑轨(1-4),支架外壳(1-5),固定(1-6),L型滑块(1-7);所述支架外壳(1-5)位于支架(1)底座的上部,支架外壳(1-5)与支架(1)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支架外壳(1-5)为中空结构;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设于支架外壳(1-5)内部,含有齿条滑轨(1-4)与支架(1)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L型滑块(1-7)布置于含有齿条滑轨(1-4)一侧,L型滑块(1-7)内部设有内藏式齿轮(1-
3);所述内藏式齿轮(1-3)与含有齿条滑轨(1-4)啮合连接;所述L型滑块(1-7)通过内藏式齿轮(1-3)与含有齿条滑轨(1-4)的啮合实现与含有齿条滑轨(1-4)的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6)位于L型滑块(1-7)顶端,固定块(1-6)与曲线轨道(8)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箱(1-2)布置于L型滑块(1-7)一侧,变速齿轮箱(1-2)与内藏式齿轮(1-3)传动连接;所述支架驱动电机(1-1)位于变速齿轮箱(1-2)下端一侧,支架驱动电机(1-1)与变速齿轮箱(1-2)传动连接,支架驱动电机(1-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
(4)包括:摩擦皮带控制器(4-1),摩擦皮带(4-2),转动盘(4-3),转动轴(4-4),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转动轴冷却箱(4-6);所述转动盘(4-3)布置于转动轴(4-4)一端,转动盘(4-3)与转动轴(4-4)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皮带(4-2)缠绕于转动盘(4-3)上,摩擦皮带(4-2)的一端与摩擦皮带控制器(4-1)控制连接;所述摩擦皮带控制器(4-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相连;所述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位于转动盘(4-3)一侧,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的前端与转动盘(4-3)上部的摩擦皮带(4-2)相连,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
5)的下端与摩擦皮带控制器(4-1)相连;所述转动轴冷却水箱(4-6)设于转动轴(4-4)中部且两者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冷却水箱(4-6)包括:转动轴冷却水流管(4-6-1),水箱水平板(4-6-2),水箱减速网(4-6-
3),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转动轴散热室(4-6-5),水平波浪板(4-6-6),冷却水输出管(4-6-7),水箱专用(4-6-8),转动轴冷却室(4-6-9);所述水箱专用泵(4-6-8)固定连接在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壁一侧,水箱专用泵(4-6-8)与电气控制柜(9)通过导线控制相连;所述冷却水输出管(4-6-7)位于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部上侧,冷却水输出管(4-6-7)一端插入转动轴散热室(4-6-5),冷却水输出管(4-6-7)另一端与水箱专用泵(4-6-8)连接;
所述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位于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部下侧,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一端插入转动轴冷却室(4-6-9),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另一端与水箱专用泵(4-6-8)连接;所述转动轴散热室(4-6-5)为转动轴冷却水箱(4-6)上部腔体结构;所述转动轴冷却室(4-6-9)为转动轴冷却水箱(4-6)下部腔体结构;所述水平波浪板(4-6-6)设于转动轴散热室(4-6-5)和转动轴冷却室(4-6-9)内,转动轴散热室(4-6-5)和转动轴冷却室(4-6-9)内水平波浪板(4-6-6)的数量均不少于3个,每个水平波浪板(4-6-6)之间等距分布;所述水箱水平板(4-6-2)布置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水平波浪板(4-6-6)下方,水箱水平板(4-6-2)的两端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壁固定连接,水箱水平板(4-6-2)的数量为4个,相邻水箱水平板(4-6-2)之间等距分布;所述水箱减速网(4-6-3)位于水箱水平板(4-6-2)下部,水箱减速网(4-6-3)与转动轴冷却室(4-6-9)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设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壁下端,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波浪板(4-6-6)包括: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波浪板凸轮(4-6-6-2),板间固定杆(4-6-6-
3),板凸轮连杆(4-6-6-4),板用摇臂(4-6-6-5),W型板(4-6-6-6);所述W型板(4-6-6-6)位于板间固定杆(4-6-6-3)之间,且W型板(4-6-6-6)两侧与板间固定杆(4-6-6-3)固定连接;
所述板间固定杆(4-6-6-3)的一端与板用摇臂(4-6-6-5)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板用摇臂(4-6-6-5)位于板间固定杆(4-6-6-3)一侧上部,板用摇臂(4-6-6-5)的上端与板凸轮连杆(4-6-6-4)粗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板凸轮连杆(4-6-6-4)细端与波浪板凸轮(4-6-6-2)外圆面不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波浪板凸轮(4-6-6-2)位于整个水平波浪板(4-6-6)装置上部,波浪板凸轮(4-6-6-2)与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传动连接;所述波浪板驱动电机(4-
6-6-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轨装置(5)包括:固定块(5-1),水平夹持杆(5-2),垂直滑杆(5-3),水平滑杆(5-4),垂直夹持杆(5-
5),限位杆(5-6),水平滑块(5-7),垂直滑块(5-8);所述固定块(5-1)数量为2个,每个固定块(5-1)上均设有垂直滑杆(5-3);所述垂直滑杆(5-3)上设有垂直滑块(5-8),垂直滑块(5-
8)数量为2个,垂直滑块(5-8)与垂直滑杆(5-3)滑动连接,其中每个垂直滑块(5-8)上均置有水平夹持杆(5-2),水平夹持杆(5-2)与垂直滑块(5-8)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滑杆(5-4)位于垂直滑杆(5-3)顶端,水平滑杆(5-4)与垂直滑杆(5-3)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滑杆(5-4)上设有水平滑块(5-7),水平滑块(5-7)与水平滑杆(5-4)滑动连接,水平滑块(5-7)数量为3个,其中每个水平滑块(5-7)上均布置有垂直夹持杆(5-5);所述水平夹持杆(5-2)和垂直夹持杆(5-5)上置有限位杆(5-6),其中限位杆(5-6)数量不超过5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
(5-1)包括:固定块基座(5-1-1),卡钉调节装置(5-1-2),卡钉外套管(5-1-3),卡钉(5-1-
4),固定环调节器(5-1-5),卡钉固定环(5-1-6),固定环连杆(5-1-7);所述固定块基座(5-
1-1)位于卡钉固定环(5-1-6)一侧,固定块基座(5-1-1)与卡钉固定环(5-1-6)通过固定环连杆(5-1-7)固定连接;所述卡钉固定环(5-1-6)布置于垂直滑杆(5-3)底部,卡钉固定环(5-1-6)的直径大于垂直滑杆(5-3)的直径;所述垂直滑杆(5-3)与卡钉固定环(5-1-6)中心垂直,垂直滑杆(5-3)为直径8cm~12cm的中空结构;所述卡钉外套管(5-1-3)设于卡钉固定环(5-1-6)上,卡钉外套管(5-1-3)与卡钉固定环(5-1-6)固定连接,卡钉外套管(5-1-3)的数量为3个,相邻卡钉外套管(5-1-3)以卡钉固定环(5-1-6)的圆心为中心轴等距分布,且相邻卡钉外套管(5-1-3)之间的夹为120°,每个卡钉外套管(5-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钉(5-1-4)和卡钉调节装置(5-1-2)连接;所述卡钉(5-1-4)在卡钉调节装置(5-1-2)的作用下对垂直滑杆(5-3)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环调节器(5-1-5)连接在卡钉固定环(5-1-6)外壁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夹持杆(5-2)包括:内置电机(5-2-1),夹持杆粗端(5-2-2),转轴(5-2-3),夹持杆进气口(5-
2-4),夹持杆内置风扇(5-2-5),夹持杆细端(5-2-6),夹持杆出气口(5-2-7);所述夹持杆粗端(5-2-2)布置于整个水平夹持杆(5-2)右侧,夹持杆粗端(5-2-2)的直径为15cm~25cm;所述风扇转轴(5-2-3)水平布置于夹持杆粗端(5-2-2)内部,风扇转轴(5-2-3)的一端与内置电机(5-2-1)转动连接;所述内置电机(5-2-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夹持杆进气口(5-2-4)位于风扇转轴(5-2-3)中部且两者固定连接,夹持杆进气口(5-2-4)的数量为4个,相邻夹持杆进气口(5-2-4)沿风扇转轴(5-2-3)等角度分布;所述夹持杆内置风扇(5-2-5)位于风扇转轴(5-2-3)两端,夹持杆内置风扇(5-2-5)与风扇转轴(5-2-3)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杆细端(5-2-6)布置于整个水平夹持杆(5-2)左侧,夹持杆细端(5-2-6)与夹持杆粗端(5-2-2)固定焊接且相互贯通,夹持杆细端(5-2-6)的直径为10cm~15cm;所述夹持杆出气口(5-2-7)设于夹持杆细端(5-2-6)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
(5-6)包括:油缸左腔室(5-6-1),油缸活塞(5-6-2),油缸右腔室(5-6-3),移动杆(5-6-4),右端注油器(5-6-5),注油器连通管(5-6-6),左端注油器(5-6-7),限位杆油泵(5-6-8),左端进油孔(5-6-9),右端进油孔(5-6-10);所述移动杆(5-6-4)位于限位杆(5-6)内部,移动杆(5-6-4)的直径小于限位杆(5-6)的直径;所述油缸活塞(5-6-2)设于移动杆(5-6-4)顶部,油缸活塞(5-6-2)与移动杆(5-6-4)固定连接,油缸活塞(5-6-2)与限位杆(5-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油缸右腔室(5-6-3)位于油缸活塞(5-6-2)右部,油缸右腔室(5-6-3)为移动杆(5-6-4)与限位杆(5-6)内壁之间的通道;所述油缸左腔室(5-6-1)位于油缸活塞(5-6-2)左部;所述左端注油器(5-6-7)布置于限位杆(5-6)顶部一侧,左端注油器(5-6-7)通过左端进油孔(5-6-9)与油缸左腔室(5-6-1)贯通连接,左端注油器(5-6-7)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限位杆油泵(5-6-8)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一侧,限位杆油泵(5-6-
8)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右端注油器(5-6-5)布置于限位杆(5-6)底部一侧,右端注油器(5-6-5)通过右端进油孔(5-6-10)与油缸右腔室(5-6-3)贯通连接,右端注油器(5-6-5)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注油器连通管(5-6-6)固定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与右端注油器(5-6-5)之间,注油器连通管(5-6-6)的两端分别与左端进油孔(5-6-9)和右端进油孔(5-6-10)贯通;
所述左端注油器(5-6-7)包括:注油器进油口(5-6-7-1),过滤器(5-6-7-2),注油器搅拌叶(5-6-7-3),注油器电磁(5-6-7-4),注油器旋转器(5-6-7-5),安全阀(5-6-7-6);所述注油器进油口(5-6-7-1)位于左端注油器(5-6-7)右侧,注油器进油口(5-6-7-1)与限位杆油泵(5-6-8)贯通连接;所述过滤器(5-6-7-2)水平布置于左端注油器(5-6-7)内部中心处,过滤器(5-6-7-2)的一端与左端进油孔(5-6-9)贯通连接,过滤器(5-6-7-2)另一端与注油器进油口(5-6-7-1)之间的距离为8cm~10cm;所述注油器旋转器(5-6-7-5)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内部左侧,注油器旋转器(5-6-7-5)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注油器搅拌叶(5-6-7-3)设于过滤器(5-6-7-2)一侧,注油器搅拌叶(5-6-7-3)与注油器旋转器(5-6-7-5)固定连接;所述注油器电磁阀(5-6-7-4)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注油器电磁阀(5-6-7-4)连接在左端进油孔(5-6-9)上部,另一个注油器电磁阀(5-6-7-4)连接在注油器连通管(5-6-6)上部,注油器电磁阀(5-6-7-4)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安全阀(5-6-7-6)固定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左侧外部;
所述传输带(6)包括:承载板(6-1),连接孔(6-2),衔接凹槽(6-3),滑槽(6-4),连接器(6-5),衔接凸台(6-6);所述承载板(6-1)两侧均设有滑槽(6-4),滑槽(6-4)与曲线轨道(8)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6-1)一侧设有衔接凹槽(6-3),另一侧设有衔接凸台(6-6),其中衔接凹槽(6-3)上置有连接孔(6-2),衔接凸台(6-6)内部置有连接器(6-5);
所述滑槽(6-4)包括:导轨固定栓(6-4-1),导轨立柱(6-4-2),导轨基座(6-4-3),导轨横梁(6-4-4),滑槽壳体(6-4-5);所述滑槽壳体(6-4-5)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导轨基座(6-4-3)与滑槽壳体(6-4-5)立壁固定连接,导轨基座(6-4-3)的数量为2个,相邻导轨基座(6-4-3)之间的距离为2cm~5cm;所述导轨横梁(6-4-4)与导轨基座(6-4-3)平行,导轨横梁(6-4-4)与导轨基座(6-4-3)之间通过导轨立柱(6-4-2)固定连接;所述导轨固定栓(6-4-
1)设于滑槽壳体(6-4-5)立壁上下两端,导轨固定栓(6-4-1)与滑槽壳体(6-4-5)立壁上的螺纹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器(6-5)包括:连接轴(6-5-1),减震系统(6-5-2),缓冲杆(6-5-3),弹簧固定槽(6-5-4);所述连接轴(6-5-1)上设有缓冲杆(6-5-3),缓冲杆(6-5-3)共有两组,每组数量为2个,其中缓冲杆(6-5-3)上设有弹簧固定槽(6-5-4);所述弹簧固定槽(6-5-4)上设有减震系统(6-5-2),每个弹簧固定槽(6-5-4)上减震系统(6-5-2)数量为9个;
所述连接轴(6-5-1)包括:散热盘(6-5-1-1),连接轴壳体(6-5-1-2),回流蛇管(6-5-1-
3),去流直管(6-5-1-4),进水分配器(6-5-1-5),连接轴出水管(6-5-1-6),连接轴进水管(6-5-1-7);所述连接轴进水管(6-5-1-7)设于连接轴壳体(6-5-1-2)一侧,连接轴进水管(6-5-1-7)一端与外部进水装置连接,连接轴进水管(6-5-1-7)另一端与进水分配器(6-5-
1-5)贯通连接;所述进水分配器(6-5-1-5)位于连接轴壳体(6-5-1-2)内部,进水分配器(6-
5-1-5)的右侧设有去流直管(6-5-1-4);所述去流直管(6-5-1-4)与进水分配器(6-5-1-5)贯通连接,去流直管(6-5-1-4)的数量不少于12根,各去流直管(6-5-1-4)形成去流直管(6-
5-1-4)组;所述散热盘(6-5-1-1)位于连接轴壳体(6-5-1-2)另一侧,散热盘(6-5-1-1)内的汇水管与去流直管(6-5-1-4)贯通连接;所述回流蛇管(6-5-1-3)固定缠绕在流直管(6-5-
1-4)组外壁表面,回流蛇管(6-5-1-3)的一端与散热盘(6-5-1-1)内的汇水管贯通,回流蛇管(6-5-1-3)的一端与连接轴出水管(6-5-1-6)贯通;所述连接轴出水管(6-5-1-6)位于连接轴进水管(6-5-1-7)同侧,且连接轴出水管(6-5-1-6)设于连接轴进水管(6-5-1-7)上部;
所述减震系统(6-5-2)包括:冷却水排出管(6-5-2-1),冷却水立管(6-5-2-2),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冷却水释放孔(6-5-2-4),弹簧体(6-5-2-5),弹簧稳定立柱(6-5-2-
6),弹簧基座(6-5-2-7),冷却水进入管(6-5-2-8);所述弹簧基座(6-5-2-7)位于整个减震系统(6-5-2)下部;所述冷却水进入管(6-5-2-8)设于弹簧基座(6-5-2-7)内部,冷却水进入管(6-5-2-8)一端穿过弹簧基座(6-5-2-7)与外部的送水装置连接,冷却水进入管(6-5-2-
8)另一端与冷却水立管(6-5-2-2)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立管(6-5-2-2)与弹簧基座(6-5-
2-7)中心垂直;所述冷却水释放孔(6-5-2-4)设于冷却水立管(6-5-2-2)上部,冷却水释放孔(6-5-2-4)的数量不超过6个,相邻冷却水释放孔(6-5-2-4)呈等距分布;所述弹簧稳定立柱(6-5-2-6)位于冷却水立管(6-5-2-2)外部,弹簧稳定立柱(6-5-2-6)的直径大于冷却水立管(6-5-2-2)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所述冷却水排出管(6-5-
2-1)位于弹簧基座(6-5-2-7)内部,冷却水排出管(6-5-2-1)的一端伸出弹簧基座(6-5-2-
7),冷却水排出管(6-5-2-1)的另一端与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贯通;所述弹簧体(6-5-
2-5)套接在弹簧稳定立柱(6-5-2-6)外部,弹簧体(6-5-2-5)底部与弹簧基座(6-5-2-7)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固定槽(6-5-4)包括:固定槽箱体(6-5-4-1),固定槽升降器(6-5-4-2),固定槽基板(6-5-4-3),工字型限位梁(6-5-4-4),限位梁燕尾槽(6-5-4-5),限位梁减震器(6-5-
4-6);所述固定槽基板(6-5-4-3)位于固定槽箱体(6-5-4-1)上部,固定槽基板(6-5-4-3)与固定槽箱体(6-5-4-1)无缝焊接;所述固定槽箱体(6-5-4-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工字型限位梁(6-5-4-4)固定连接在固定槽基板(6-5-4-3)上部,工字型限位梁(6-5-4-4)的数量为两个,相邻工字型限位梁(6-5-4-4)分别布置于弹簧基座(6-5-2-7)两侧;所述限位梁燕尾槽(6-5-4-5)为工字型限位梁(6-5-4-4)上下两端之间的凹槽;所述限位梁减震器(6-5-4-6)位于两侧工字型限位梁(6-5-4-4)正下方,限位梁减震器(6-5-4-6)与固定槽基板(6-5-4-3)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升降器(6-5-4-2)布置于工字型限位梁(6-5-4-4)外侧,固定槽升降器(6-5-4-2)垂直穿过固定槽基板(6-5-4-3)且两者固定连接,固定槽升降器(6-5-4-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所述刹车器(7)包括:刹车器支架(7-1),液压钳(7-2),刹车片(7-3),散热风扇(7-4),刹车器壳体(7-5),刹车传动轴(7-6);所述刹车器支架(7-1)连接在刹车传动轴(7-6)两侧下部,刹车器支架(7-1)的数量为2个,每侧刹车器支架(7-1)距刹车器壳体(7-5)外壁的距离为8cm~10cm;所述刹车传动轴(7-6)水平穿过刹车器壳体(7-5)内部;所述刹车片(7-3)位于刹车器壳体(7-5)内部,且刹车片(7-3)与刹车传动轴(7-6)同轴固定连接,刹车片(7-
3)为厚度10mm~20mm的圆形结构;所述液压钳(7-2)布置于刹车片(7-3)两侧,液压钳(7-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相连,液压钳(7-2)在电气控制柜(9)的控制下与刹车片(7-3)紧密压合;所述散热风扇(7-4)设于刹车传动轴(7-6)一端,散热风扇(7-4)与刹车传动轴(7-
6)同轴固定连接,散热风扇(7-4)的数量为2个;
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该装置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在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的整个装置中,工作人员将该装置安装固定完成后,接通电气控制柜(9)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电气控制柜(9)控制驱动电机(2)启动并通过减速器(4)带动传输带(6)运转;在传输带(6)运转过程中,转速传感器(3)实时监测传输带(6)位移速度,并产生电信号传输至电气控制柜(9),电气控制柜(9)根据转速传感器(3)反馈信息实时控制驱动电机(2)转速,维持传输带(6)运转速度在设定值附近;当传输带(6)运转过程中需要紧急刹车时,工作人员按下急停按钮,电气控制柜(9)控制驱动电机(2)停止运转,同时控制刹车器(7)启动,对运转中的传输带(6)进行紧急刹车;
第2步:在支架(1)运转过程中,接通电源并启动电气控制柜(9),电气控制柜(9)控制支架驱动电机(1-1)进行运转,并通过变速齿轮箱(1-2)带动内藏式齿轮(1-3)转动,进而促使内藏式齿轮(1-3)与含有齿条滑轨(1-4)发生啮合,实现L型滑块(1-7)的上下移动;
第3步:在减速器(4)运转过程中,摩擦皮带控制器(4-1)在电气控制柜(9)的控制下对摩擦皮带(4-2)实施拉紧,以实现摩擦皮带(4-2)对运转的转动盘(4-3)紧密缠绕,实现减速;同时,转动轴冷却水箱(4-6)对正在运作的减速器(4)进行冷却降温;
第4步:在转动轴冷却水箱(4-6)运转过程中,转动轴散热室(4-6-5)中的水经过水平波浪板(4-6-6)后流入转动轴冷却室(4-6-9);进入转动轴冷却室(4-6-9)中的水经过水平波浪板(4-6-6)、水箱水平板(4-6-2),水箱减速网(4-6-3)后流入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
1);同时,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对进入转动轴冷却室(4-6-9)中的水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输至电气控制柜(9);进入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的水在水箱专用泵(4-6-8)的作用下回流至冷却水输出管(4-6-7),并从冷却水输出管(4-6-7)再次进入转动轴散热室(4-6-5),进行循环的散热工作;
第5步:在水平波浪板(4-6-6)运转过程中,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在电气控制柜(9)的控制下进行运转,并带动波浪板凸轮(4-6-6-2)、板凸轮连杆(4-6-6-4)和板用摇臂(4-6-6-5)的转动,进而促使板用摇臂(4-6-6-5)上的转动轴带动板间固定杆(4-6-6-3)和W型板(4-6-6-6)前后摆动;
第6步:在限轨装置(5)运转过程中,是输送产品的过程,当每批次产品大小不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限轨装置(5)进行调节;工作人员首先通过调节水平滑块(5-7)和垂直滑块(5-8)分别实现水平夹持杆(5-2)和垂直夹持杆(5-5)相对位置的变动,其次再通过调节水平夹持杆(5-2)和垂直夹持杆(5-5)实现的伸出量的变动,最终完成限位杆(5-6)的位置变动;
第7步:在固定块(5-1)运转过程中,卡钉(5-1-4)通过卡钉调节装置(5-1-2)的作用实现对垂直滑杆(5-3)的固定与放松;同时,通过固定环调节器(5-1-5)实现卡钉固定环(5-1-
6)的伸缩;
第8步:在水平夹持杆(5-2)运转过程中,风从夹持杆进气口(5-2-4)进入水平夹持杆(5-2)内部;同时,内置电机(5-2-1)在电气控制柜(9)控制的控制下进行运转,并带动风扇转轴(5-2-3)和夹持杆内置风扇(5-2-5)的旋转,进而对水平夹持杆(5-2)进行散热;随后,热风从夹持杆细端(5-2-6)一端的夹持杆出气口(5-2-7)排出;
第9步:在限位杆(5-6)运转过程中,电气控制柜(9)控制限位杆油泵(5-6-8)进行运转;
同时,电气控制柜(9)控制左端注油器(5-6-7)与右端注油器(5-6-5)的打开与关闭;当左端注油器(5-6-7)处于打开状态且右端注油器(5-6-5)处于关闭状态时,油从左端进油孔(5-
6-9)进入油缸左腔室(5-6-1),促使油缸活塞(5-6-2)和移动杆(5-6-4)向右运动;当右端注油器(5-6-5)处于打开状态且左端注油器(5-6-7)处于关闭状态时,油通过注油器连通管(5-6-6)从右端进油孔(5-6-10)进入油缸右腔室(5-6-3),促使油缸活塞(5-6-2)和移动杆(5-6-4)向左运动;
第10步:在左端注油器(5-6-7)运转过程中,油从注油器进油口(5-6-7-1)进入左端注油器(5-6-7)内部;同时,注油器旋转器(5-6-7-5)在电气控制柜(9)的控制下进行运转,进而带动注油器搅拌叶(5-6-7-3)的转动,实现对油的搅拌;之后,两个注油器电磁阀(5-6-7-
4)在电气控制柜(9)的控制下打开或关闭,实现油的不同流向流动;
第11步:在传输带(6)运转过程中,位于传输带(6)内部的连接器(6-5)确保了每个承载板(6-1)的平稳运行;
第12步:在滑槽(6-4)运转过程中,滑槽(6-4)中的各个装置确保了传输带(6)在曲线轨道(8)上的平稳滑行
第13步:在连接器(6-5)运转过程中,当承载板(6-1)运动至曲线弯道处时,其中一组缓冲杆(6-5-3)上的减震系统(6-5-2)受压缩,另一组缓冲杆(6-5-3)上的减震系统(6-5-2)受力拉伸,并通过力的作用传递至连接轴(6-5-1),实现相邻两个承载板(6-1)的稳定连接和平稳运行;
第14步:在连接轴(6-5-1)运转过程中,水从连接轴进水管(6-5-1-7)进入进水分配器(6-5-1-5),并从进水分配器(6-5-1-5)流入各去流直管(6-5-1-4);散热结束后,热水从散热盘(6-5-1-1)内的汇水管进入回流蛇管(6-5-1-3),并从连接轴出水管(6-5-1-6)排出;
第15步:在减震系统(6-5-2)运转过程中,水从冷却水进入管(6-5-2-8)进入冷却水立管(6-5-2-2);水在到达冷却水立管(6-5-2-2)顶部时,从冷却水释放孔(6-5-2-4)流出,进而通过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流入冷却水排出管(6-5-2-1),进而对减震系统(6-5-2)进行冷却;
第16步:在弹簧固定槽(6-5-4)运转过程中,通过两侧工字型限位梁(6-5-4-4)的挤压对弹簧基座(6-5-2-7)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限位梁减震器(6-5-4-6)发挥减震作用;同时,固定槽升降器(6-5-4-2)在电气控制柜(9)的控制下,带动整个固定槽箱体(6-5-4-1)上升及下降;
第17步:在刹车器(7)运转过程中,接通电源后,通过启动电气控制柜(9)来控制液压钳(7-2)的运作,实现两侧液压钳(7-2)对刹车片(7-3)的紧密压合,迫使刹车片(7-3)和刹车传动轴(7-6)停止转动,最终实现传输带(6)的紧急制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
(6-5-3)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缓冲杆(6-5-3)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组成:
N-甲基-N-(三甲基甲烷基)-2,2,2-三氟代乙酰胺2~11%;
纯化湖水3~13%;
CSA促凝外加剂7~85%;
4,4-[(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苯胺4~95%;
促进剂DPG 3~39%;
锶纳米微粒9~19%;
促进催化剂D 8~68%;
所述CSA促凝外加剂为硅氧烷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特征为:
其中,R为烷基,为1~44原子
所述促进剂DPG为硅烷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X基团的分子结构式为:
该基团分子式为:C7H13N1O3P;
所述促进催化剂D为丁酸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B基团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分子式为:C12H14O4;
缓冲杆(6-5-3)的制造方法是: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N-甲基-N-(三甲基甲硅烷基)-2,2,2-三氟代
乙酰胺加入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纯化湖水,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rpm~50rpm;
第2步: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运转3~13分钟后,加入CSA促凝外加剂和4,4-[(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氧)]二苯胺,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蒸汽传导加热器,使温度升至7℃~85℃,加入促进剂DPG和锶纳米微粒,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I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D,与I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蒸汽传导加热器,控制温度为4℃~95℃,保温2~39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缓冲杆(6-5-3)。

说明书全文

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传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输带是物品运输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免去了人搬运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和劳力支出。但有些需要高处运往低处的物品如果也通过普通的传输带传输,物品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下滑,可能导致物品摔坏、人身伤害、传输带故障的意外发生,影响货物传输效率,维修率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包括:支架1,驱动电机2,转速传感器3,减速器4,限轨装置5,传输带6,刹车器7,曲线轨道8,电气控制柜9;所述支架1上设有曲线轨道8,支架1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支架1数量不低于5个;
所述曲线轨道8上设有传输带6,传输带6与曲线轨道8滑动连接;所述曲线轨道8端部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和减速器4,曲线轨道8端部另一侧设有刹车器7,减速器4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减速器4一端中心设有转速传感器3;所述限轨装置5位于曲线轨道8上部,限轨装置
5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限轨装置5数量不低于5个;所述电气控制柜9置于曲线轨道8底部,电气控制柜9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2和转速传感器3控制相连。
[0004]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支架1结构的说明。所述支架1包括:支架驱动电机1-1,变速齿轮箱1-2,内藏式齿轮1-3,含有齿条滑轨1-4,支架外壳1-5,固定1-6,L型滑块1-7;所述支架外壳1-5位于支架1底座的上部,支架外壳1-5与支架1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支架外壳1-5为中空结构;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设于支架外壳1-5内部,含有齿条滑轨1-4与支架1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L型滑块1-7布置于含有齿条滑轨1-4一侧,L型滑块
1-7内部设有内藏式齿轮1-3;所述内藏式齿轮1-3与含有齿条滑轨1-4啮合连接;所述L型滑块1-7通过内藏式齿轮1-3与含有齿条滑轨1-4的啮合实现与含有齿条滑轨1-4的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块1-6位于L型滑块1-7顶端,固定块1-6与曲线轨道8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箱1-2布置于L型滑块1-7一侧,变速齿轮箱1-2与内藏式齿轮1-3传动连接;所述支架驱动电机1-1位于变速齿轮箱1-2下端一侧,支架驱动电机1-1与变速齿轮箱1-2传动连接,支架驱动电机1-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0005]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减速器4结构的说明。所述减速器4包括:摩擦皮带控制器4-1,摩擦皮带4-2,转动盘4-3,转动轴4-4,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转动轴冷却箱4-6;所述转动盘4-3布置于转动轴4-4一端,转动盘4-3与转动轴4-4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皮带4-2缠绕于转动盘4-3上,摩擦皮带4-2的一端与摩擦皮带控制器4-1控制连接;所述摩擦皮带控制器4-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相连;所述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位于转动盘4-3一侧,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的前端与转动盘4-3上部的摩擦皮带4-2相连,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的下端与摩擦皮带控制器4-1相连;所述转动轴冷却水箱4-6设于转动轴4-4中部且两者连接。
[0006]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转动轴冷却水箱4-6结构的说明。所述转动轴冷却水箱4-6包括:转动轴冷却水流管4-6-1,水箱水平板4-6-2,水箱减速网4-6-3,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转动轴散热室4-6-5,水平波浪板4-6-6,冷却水输出管4-6-7,水箱专用4-6-8,转动轴冷却室4-6-9;所述水箱专用泵4-6-8固定连接在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壁一侧,水箱专用泵4-6-8与电气控制柜9通过导线控制相连;所述冷却水输出管4-6-7位于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部上侧,冷却水输出管4-6-7一端插入转动轴散热室4-6-5,冷却水输出管4-6-7另一端与水箱专用泵4-6-8连接;所述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位于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部下侧,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一端插入转动轴冷却室4-6-9,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另一端与水箱专用泵4-6-8连接;所述转动轴散热室4-6-5为转动轴冷却水箱4-6上部腔体结构;所述转动轴冷却室4-6-9为转动轴冷却水箱4-6下部腔体结构;所述水平波浪板4-6-6设于转动轴散热室4-6-5和转动轴冷却室4-6-9内,转动轴散热室4-6-5和转动轴冷却室4-6-9内水平波浪板4-6-6的数量均不少于3个,每个水平波浪板4-6-6之间等距分布;所述水箱水平板4-6-2布置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水平波浪板4-6-6下方,水箱水平板4-6-2的两端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壁固定连接,水箱水平板4-6-2的数量为4个,相邻水箱水平板4-6-2之间等距分布;所述水箱减速网4-6-3位于水箱水平板4-6-2下部,水箱减速网4-6-3与转动轴冷却室4-6-9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设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壁下端,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水平波浪板4-6-6结构的说明。所述水平波浪板4-6-6包括: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波浪板凸轮4-6-6-2,板间固定杆4-6-6-3,板凸轮连杆4-6-6-4,板用摇臂4-6-6-5,W型板4-6-6-6;所述W型板4-6-6-6位于板间固定杆4-6-6-3之间,且W型板4-6-6-6两侧与板间固定杆4-6-6-3固定连接;所述板间固定杆4-6-6-3的一端与板用摇臂4-6-6-5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板用摇臂4-6-6-5位于板间固定杆4-6-6-
3一侧上部,板用摇臂4-6-6-5的上端与板凸轮连杆4-6-6-4粗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板凸轮连杆4-6-6-4细端与波浪板凸轮4-6-6-2外圆面不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波浪板凸轮4-6-6-2位于整个水平波浪板4-6-6装置上部,波浪板凸轮4-6-6-2与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传动连接;所述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0008]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限轨装置5结构的说明。所述限轨装置5包括:固定块5-1,水平夹持杆5-2,垂直滑杆5-3,水平滑杆5-4,垂直夹持杆5-5,限位杆5-6,水平滑块5-7,垂直滑块5-8;所述固定块5-1数量为2个,每个固定块5-1上均设有垂直滑杆5-3;所述垂直滑杆5-3上设有垂直滑块5-8,垂直滑块5-8数量为2个,垂直滑块5-8与垂直滑杆5-3滑动连接,其中每个垂直滑块5-8上均置有水平夹持杆5-2,水平夹持杆5-2与垂直滑块5-8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滑杆5-4位于垂直滑杆5-3顶端,水平滑杆5-4与垂直滑杆5-3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滑杆5-4上设有水平滑块5-7,水平滑块5-7与水平滑杆5-4滑动连接,水平滑块5-7数量为3个,其中每个水平滑块5-7上均布置有垂直夹持杆5-5;所述水平夹持杆5-2和垂直夹持杆5-5上置有限位杆5-6,其中限位杆5-6数量不超过5根。
[0009]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块5-1结构的说明。所述固定块5-1包括:固定块基座5-1-1,卡钉调节装置5-1-2,卡钉外套管5-1-3,卡钉5-1-4,固定环调节器5-1-5,卡钉固定环5-1-6,固定环连杆5-1-7;所述固定块基座5-1-1位于卡钉固定环5-1-6一侧,固定块基座5-1-1与卡钉固定环5-1-6通过固定环连杆5-1-7固定连接;所述卡钉固定环5-1-6布置于垂直滑杆5-3底部,卡钉固定环5-1-6的直径大于垂直滑杆5-3的直径;所述垂直滑杆5-3与卡钉固定环5-1-6中心垂直,垂直滑杆5-3为直径8cm~12cm的中空结构;所述卡钉外套管5-1-3设于卡钉固定环5-1-6上,卡钉外套管5-1-3与卡钉固定环5-1-6固定连接,卡钉外套管5-1-3的数量为3个,相邻卡钉外套管5-1-3以卡钉固定环5-1-6的圆心为中心轴等距分布,且相邻卡钉外套管5-1-3之间的夹为120°,每个卡钉外套管5-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钉5-1-4和卡钉调节装置5-1-2连接;所述卡钉5-1-4在卡钉调节装置5-1-2的作用下对垂直滑杆5-3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环调节器5-1-5连接在卡钉固定环5-1-6外壁一侧。
[0010]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水平夹持杆5-2结构的说明。所述水平夹持杆5-2包括:内置电机5-2-1,夹持杆粗端5-2-2,转轴5-2-3,夹持杆进气口5-2-4,夹持杆内置风扇5-2-5,夹持杆细端5-2-6,夹持杆出气口5-2-7;所述夹持杆粗端5-2-2布置于整个水平夹持杆5-2右侧,夹持杆粗端5-2-2的直径为15cm~25cm;所述风扇转轴5-2-3水平布置于夹持杆粗端5-2-2内部,风扇转轴5-2-3的一端与内置电机5-2-1转动连接;所述内置电机5-
2-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夹持杆进气口5-2-4位于风扇转轴5-2-3中部且两者固定连接,夹持杆进气口5-2-4的数量为4个,相邻夹持杆进气口5-2-4沿风扇转轴5-2-
3等角度分布;所述夹持杆内置风扇5-2-5位于风扇转轴5-2-3两端,夹持杆内置风扇5-2-5与风扇转轴5-2-3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杆细端5-2-6布置于整个水平夹持杆5-2左侧,夹持杆细端5-2-6与夹持杆粗端5-2-2固定焊接且相互贯通,夹持杆细端5-2-6的直径为10cm~
15cm;所述夹持杆出气口5-2-7设于夹持杆细端5-2-6一端。
[0011]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限位杆5-6结构的说明。所述限位杆5-6包括:油缸左腔室5-6-1,油缸活塞5-6-2,油缸右腔室5-6-3,移动杆5-6-4,右端注油器5-6-5,注油器连通管5-6-6,左端注油器5-6-7,限位杆油泵5-6-8,左端进油孔5-6-9,右端进油孔5-6-10;所述移动杆5-6-4位于限位杆5-6内部,移动杆5-6-4的直径小于限位杆5-6的直径;所述油缸活塞5-6-2设于移动杆5-6-4顶部,油缸活塞5-6-2与移动杆5-6-4固定连接,油缸活塞
5-6-2与限位杆5-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油缸右腔室5-6-3位于油缸活塞5-6-2右部,油缸右腔室5-6-3为移动杆5-6-4与限位杆5-6内壁之间的通道;所述油缸左腔室5-6-1位于油缸活塞5-6-2左部;所述左端注油器5-6-7布置于限位杆5-6顶部一侧,左端注油器5-6-7通过左端进油孔5-6-9与油缸左腔室5-6-1贯通连接,左端注油器5-6-7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限位杆油泵5-6-8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一侧,限位杆油泵5-6-8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右端注油器5-6-5布置于限位杆5-6底部一侧,右端注油器5-6-
5通过右端进油孔5-6-10与油缸右腔室5-6-3贯通连接,右端注油器5-6-5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注油器连通管5-6-6固定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与右端注油器5-
6-5之间,注油器连通管5-6-6的两端分别与左端进油孔5-6-9和右端进油孔5-6-10贯通。
[0012]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左端注油器5-6-7结构的说明。所述左端注油器5-6-7包括:注油器进油口5-6-7-1,过滤器5-6-7-2,注油器搅拌叶5-6-7-3,注油器电磁
5-6-7-4,注油器旋转器5-6-7-5,安全阀5-6-7-6;所述注油器进油口5-6-7-1位于左端注油器5-6-7右侧,注油器进油口5-6-7-1与限位杆油泵5-6-8贯通连接;所述过滤器5-6-7-2水平布置于左端注油器5-6-7内部中心处,过滤器5-6-7-2的一端与左端进油孔5-6-9贯通连接,过滤器5-6-7-2另一端与注油器进油口5-6-7-1之间的距离为8cm~10cm;所述注油器旋转器5-6-7-5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内部左侧,注油器旋转器5-6-7-5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注油器搅拌叶5-6-7-3设于过滤器5-6-7-2一侧,注油器搅拌叶5-6-7-
3与注油器旋转器5-6-7-5固定连接;所述注油器电磁阀5-6-7-4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注油器电磁阀5-6-7-4连接在左端进油孔5-6-9上部,另一个注油器电磁阀5-6-7-4连接在注油器连通管5-6-6上部,注油器电磁阀5-6-7-4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安全阀5-6-7-6固定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左侧外部。
[0013]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传输带6结构的说明。所述传输带6包括:承载板6-1,连接孔6-2,衔接凹槽6-3,滑槽6-4,连接器6-5,衔接凸台6-6;所述承载板6-1两侧均设有滑槽6-4,滑槽6-4与曲线轨道8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6-1一侧设有衔接凹槽6-3,另一侧设有衔接凸台6-6,其中衔接凹槽6-3上置有连接孔6-2,衔接凸台6-6内部置有连接器6-5。
[0014]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滑槽6-4结构的说明。所述滑槽6-4包括:导轨固定栓6-4-1,导轨立柱6-4-2,导轨基座6-4-3,导轨横梁6-4-4,滑槽壳体6-4-5;所述滑槽壳体6-4-5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导轨基座6-4-3与滑槽壳体6-4-5立壁固定连接,导轨基座6-4-3的数量为2个,相邻导轨基座6-4-3之间的距离为2cm~5cm;所述导轨横梁6-4-4与导轨基座6-4-3平行,导轨横梁6-4-4与导轨基座6-4-3之间通过导轨立柱6-4-2固定连接;所述导轨固定栓6-4-1设于滑槽壳体6-4-5立壁上下两端,导轨固定栓6-4-1与滑槽壳体6-
4-5立壁上的螺纹转动连接。
[0015]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连接器6-5结构的说明。所述连接器6-5包括:连接轴6-5-1,减震系统6-5-2,缓冲杆6-5-3,弹簧固定槽6-5-4;所述连接轴6-5-1上设有缓冲杆6-5-3,缓冲杆6-5-3共有两组,每组数量为2个,其中缓冲杆6-5-3上设有弹簧固定槽6-5-4;所述弹簧固定槽6-5-4上设有减震系统6-5-2,每个弹簧固定槽6-5-4上减震系统6-5-2数量为9个。
[0016]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连接轴6-5-1结构的说明。所述连接轴6-5-1包括:散热盘6-5-1-1,连接轴壳体6-5-1-2,回流蛇管6-5-1-3,去流直管6-5-1-4,进水分配器6-5-1-5,连接轴出水管6-5-1-6,连接轴进水管6-5-1-7;所述连接轴进水管6-5-1-7设于连接轴壳体6-5-1-2一侧,连接轴进水管6-5-1-7一端与外部进水装置连接,连接轴进水管6-
5-1-7另一端与进水分配器6-5-1-5贯通连接;所述进水分配器6-5-1-5位于连接轴壳体6-
5-1-2内部,进水分配器6-5-1-5的右侧设有去流直管6-5-1-4;所述去流直管6-5-1-4与进水分配器6-5-1-5贯通连接,去流直管6-5-1-4的数量不少于12根,各去流直管6-5-1-4形成去流直管6-5-1-4组;所述散热盘6-5-1-1位于连接轴壳体6-5-1-2另一侧,散热盘6-5-1-1内的汇水管与去流直管6-5-1-4贯通连接;所述回流蛇管6-5-1-3固定缠绕在流直管6-5-1-
4组外壁表面,回流蛇管6-5-1-3的一端与散热盘6-5-1-1内的汇水管贯通,回流蛇管6-5-1-
3的一端与连接轴出水管6-5-1-6贯通;所述连接轴出水管6-5-1-6位于连接轴进水管6-5-
1-7同侧,且连接轴出水管6-5-1-6设于连接轴进水管6-5-1-7上部。
[0017]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减震系统6-5-2结构的说明。所述减震系统6-5-2包括:冷却水排出管6-5-2-1,冷却水立管6-5-2-2,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冷却水释放孔6-5-2-4,弹簧体6-5-2-5,弹簧稳定立柱6-5-2-6,弹簧基座6-5-2-7,冷却水进入管6-5-
2-8;所述弹簧基座6-5-2-7位于整个减震系统6-5-2下部;所述冷却水进入管6-5-2-8设于弹簧基座6-5-2-7内部,冷却水进入管6-5-2-8一端穿过弹簧基座6-5-2-7与外部的送水装置连接,冷却水进入管6-5-2-8另一端与冷却水立管6-5-2-2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立管6-
5-2-2与弹簧基座6-5-2-7中心垂直;所述冷却水释放孔6-5-2-4设于冷却水立管6-5-2-2上部,冷却水释放孔6-5-2-4的数量不超过6个,相邻冷却水释放孔6-5-2-4呈等距分布;所述弹簧稳定立柱6-5-2-6位于冷却水立管6-5-2-2外部,弹簧稳定立柱6-5-2-6的直径大于冷却水立管6-5-2-2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所述冷却水排出管6-5-
2-1位于弹簧基座6-5-2-7内部,冷却水排出管6-5-2-1的一端伸出弹簧基座6-5-2-7,冷却水排出管6-5-2-1的另一端与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贯通;所述弹簧体6-5-2-5套接在弹簧稳定立柱6-5-2-6外部,弹簧体6-5-2-5底部与弹簧基座6-5-2-7固定连接。
[0018]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弹簧固定槽6-5-4结构的说明。所述弹簧固定槽6-5-4包括:固定槽箱体6-5-4-1,固定槽升降器6-5-4-2,固定槽基板6-5-4-3,工字型限位梁6-5-4-4,限位梁燕尾槽6-5-4-5,限位梁减震器6-5-4-6;所述固定槽基板6-5-4-3位于固定槽箱体6-5-4-1上部,固定槽基板6-5-4-3与固定槽箱体6-5-4-1无缝焊接;所述固定槽箱体6-5-4-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工字型限位梁6-5-4-4固定连接在固定槽基板6-5-4-
3上部,工字型限位梁6-5-4-4的数量为两个,相邻工字型限位梁6-5-4-4分别布置于弹簧基座6-5-2-7两侧;所述限位梁燕尾槽6-5-4-5为工字型限位梁6-5-4-4上下两端之间的凹槽;
所述限位梁减震器6-5-4-6位于两侧工字型限位梁6-5-4-4正下方,限位梁减震器6-5-4-6与固定槽基板6-5-4-3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升降器6-5-4-2布置于工字型限位梁6-5-
4-4外侧,固定槽升降器6-5-4-2垂直穿过固定槽基板6-5-4-3且两者固定连接,固定槽升降器6-5-4-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0019]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刹车器7结构的说明。所述刹车器7包括:刹车器支架7-1,液压钳7-2,刹车片7-3,散热风扇7-4,刹车器壳体7-5,刹车传动轴7-6;所述刹车器支架7-1连接在刹车传动轴7-6两侧下部,刹车器支架7-1的数量为2个,每侧刹车器支架7-1距刹车器壳体7-5外壁的距离为8cm~10cm;所述刹车传动轴7-6水平穿过刹车器壳体7-
5内部;所述刹车片7-3位于刹车器壳体7-5内部,且刹车片7-3与刹车传动轴7-6同轴固定连接,刹车片7-3为厚度10mm~20mm的圆形结构;所述液压钳7-2布置于刹车片7-3两侧,液压钳7-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相连,液压钳7-2在电气控制柜9的控制下与刹车片7-3紧密压合;所述散热风扇7-4设于刹车传动轴7-6一端,散热风扇7-4与刹车传动轴7-6同轴固定连接,散热风扇7-4的数量为2个。
[002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其优点在于:该装置采用自动控制,操作方便,工作高效平稳,其内部的连接器在保证传输带平稳工作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传输带的工作寿命。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架1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减速器4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转动轴冷却水箱4-6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水平波浪板4-6-6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限轨装置5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块5-1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水平夹持杆5-2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限位杆5-6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0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左端注油器5-6-7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传输带6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滑槽6-4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3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器6-5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4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轴6-5-1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5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减震系统6-5-2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6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弹簧固定槽6-5-4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7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刹车器7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8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缓冲杆6-5-3抗疲劳强度增率与N-甲基-N-(三甲基甲烷基)-2,2,2-三氟代乙酰胺掺量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0040]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铰接式传送带及其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包括:支架1,驱动电机2,转速传感器3,减速器4,限轨装置5,传输带6,刹车器7,曲线轨道8,电气控制柜9;所述支架1上设有曲线轨道8,支架1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支架1数量不低于5个;所述曲线轨道8上设有传输带6,传输带6与曲线轨道8滑动连接;所述曲线轨道8端部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和减速器4,曲线轨道8端部另一侧设有刹车器7,减速器4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减速器4一端中心设有转速传感器3;所述限轨装置5位于曲线轨道8上部,限轨装置5与曲线轨道8螺纹连接,其中限轨装置5数量不低于5个;所述电气控制柜9置于曲线轨道8底部,电气控制柜9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2和转速传感器3控制相连。
[0041]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架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支架1包括:支架驱动电机1-1,变速齿轮箱1-2,内藏式齿轮1-3,含有齿条滑轨1-4,支架外壳1-5,固定块1-6,L型滑块1-7;所述支架外壳1-5位于支架1底座的上部,支架外壳1-5与支架1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支架外壳1-5为中空结构;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设于支架外壳1-5内部,含有齿条滑轨1-4与支架1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L型滑块1-7布置于含有齿条滑轨1-4一侧,L型滑块1-7内部设有内藏式齿轮1-3;所述内藏式齿轮1-3与含有齿条滑轨1-4啮合连接;所述L型滑块1-7通过内藏式齿轮1-3与含有齿条滑轨1-4的啮合实现与含有齿条滑轨1-4的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6位于L型滑块1-7顶端,固定块1-6与曲线轨道8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箱1-2布置于L型滑块1-7一侧,变速齿轮箱1-2与内藏式齿轮1-3传动连接;所述支架驱动电机1-1位于变速齿轮箱1-2下端一侧,支架驱动电机1-1与变速齿轮箱1-2传动连接,支架驱动电机1-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0042]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减速器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减速器4包括:摩擦皮带控制器4-1,摩擦皮带4-2,转动盘4-3,转动轴4-4,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转动轴冷却水箱4-6;所述转动盘4-3布置于转动轴4-4一端,转动盘4-3与转动轴4-4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皮带4-2缠绕于转动盘4-3上,摩擦皮带4-2的一端与摩擦皮带控制器4-1控制连接;所述摩擦皮带控制器4-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相连;所述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位于转动盘4-3一侧,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的前端与转动盘4-3上部的摩擦皮带4-2相连,摩擦皮带松紧调节器4-5的下端与摩擦皮带控制器4-1相连;所述转动轴冷却水箱4-6设于转动轴4-4中部且两者连接。
[0043]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转动轴冷却水箱4-6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转动轴冷却水箱4-6包括: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水箱水平板4-6-2,水箱减速网4-6-3,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转动轴散热室4-6-5,水平波浪板4-6-6,冷却水输出管4-6-7,水箱专用泵4-6-8,转动轴冷却室4-6-9;所述水箱专用泵4-6-8固定连接在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壁一侧,水箱专用泵4-6-8与电气控制柜9通过导线控制相连;所述冷却水输出管4-6-7位于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部上侧,冷却水输出管4-6-7一端插入转动轴散热室4-6-5,冷却水输出管4-6-7另一端与水箱专用泵4-6-8连接;所述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位于转动轴冷却水箱4-6外部下侧,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一端插入转动轴冷却室4-6-9,转动轴冷却水回流管4-6-1另一端与水箱专用泵4-6-8连接;所述转动轴散热室4-6-5为转动轴冷却水箱4-6上部腔体结构;所述转动轴冷却室4-6-9为转动轴冷却水箱4-6下部腔体结构;所述水平波浪板4-6-6设于转动轴散热室4-6-5和转动轴冷却室4-6-9内,转动轴散热室4-6-5和转动轴冷却室4-6-9内水平波浪板4-6-6的数量均不少于3个,每个水平波浪板4-6-6之间等距分布;所述水箱水平板4-6-2布置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水平波浪板4-6-6下方,水箱水平板4-6-2的两端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壁固定连接,水箱水平板4-6-2的数量为4个,相邻水箱水平板4-6-2之间等距分布;所述水箱减速网4-6-3位于水箱水平板4-6-2下部,水箱减速网4-6-3与转动轴冷却室4-6-9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设于转动轴冷却室4-6-9内壁下端,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4-6-4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
[0044]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水平波浪板4-6-6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水平波浪板4-6-6包括: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波浪板凸轮4-6-6-2,板间固定杆4-6-6-3,板凸轮连杆4-6-6-4,板用摇臂4-6-6-5,W型板4-6-6-6;所述W型板4-6-6-6位于板间固定杆4-6-6-3之间,且W型板4-6-6-6两侧与板间固定杆4-6-6-3固定连接;所述板间固定杆4-6-6-3的一端与板用摇臂4-6-6-5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板用摇臂4-6-6-5位于板间固定杆4-6-
6-3一侧上部,板用摇臂4-6-6-5的上端与板凸轮连杆4-6-6-4粗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板凸轮连杆4-6-6-4细端与波浪板凸轮4-6-6-2外圆面不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波浪板凸轮4-6-6-
2位于整个水平波浪板4-6-6装置上部,波浪板凸轮4-6-6-2与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传动连接;所述波浪板驱动电机4-6-6-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0045]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限轨装置5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限轨装置5包括:固定块5-1,水平夹持杆5-2,垂直滑杆5-3,水平滑杆5-4,垂直夹持杆5-5,限位杆5-6,水平滑块5-7,垂直滑块5-8;所述固定块5-1数量为2个,每个固定块5-1上均设有垂直滑杆5-3;所述垂直滑杆5-3上设有垂直滑块5-8,垂直滑块5-8数量为2个,垂直滑块5-8与垂直滑杆
5-3滑动连接,其中每个垂直滑块5-8上均置有水平夹持杆5-2,水平夹持杆5-2与垂直滑块
5-8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滑杆5-4位于垂直滑杆5-3顶端,水平滑杆5-4与垂直滑杆5-3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滑杆5-4上设有水平滑块5-7,水平滑块5-7与水平滑杆5-4滑动连接,水平滑块
5-7数量为3个,其中每个水平滑块5-7上均布置有垂直夹持杆5-5;所述水平夹持杆5-2和垂直夹持杆5-5上置有限位杆5-6,其中限位杆5-6数量不超过5根。
[0046]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块5-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固定块5-1包括:固定块基座5-1-1,卡钉调节装置5-1-2,卡钉外套管5-1-3,卡钉5-1-4,固定环调节器5-1-5,卡钉固定环5-1-6,固定环连杆5-1-7;所述固定块基座5-1-1位于卡钉固定环5-1-6一侧,固定块基座5-1-1与卡钉固定环5-1-6通过固定环连杆5-1-7固定连接;所述卡钉固定环
5-1-6布置于垂直滑杆5-3底部,卡钉固定环5-1-6的直径大于垂直滑杆5-3的直径;所述垂直滑杆5-3与卡钉固定环5-1-6中心垂直,垂直滑杆5-3为直径8cm~12cm的中空结构;所述卡钉外套管5-1-3设于卡钉固定环5-1-6上,卡钉外套管5-1-3与卡钉固定环5-1-6固定连接,卡钉外套管5-1-3的数量为3个,相邻卡钉外套管5-1-3以卡钉固定环5-1-6的圆心为中心轴等距分布,且相邻卡钉外套管5-1-3之间的夹角为120°,每个卡钉外套管5-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钉5-1-4和卡钉调节装置5-1-2连接;所述卡钉5-1-4在卡钉调节装置5-1-2的作用下对垂直滑杆5-3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环调节器5-1-5连接在卡钉固定环5-1-6外壁一侧。
[0047]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水平夹持杆5-2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水平夹持杆5-2包括:内置电机5-2-1,夹持杆粗端5-2-2,风扇转轴5-2-3,夹持杆进气口5-2-4,夹持杆内置风扇5-2-5,夹持杆细端5-2-6,夹持杆出气口5-2-7;所述夹持杆粗端5-2-2布置于整个水平夹持杆5-2右侧,夹持杆粗端5-2-2的直径为15cm~25cm;所述风扇转轴5-2-3水平布置于夹持杆粗端5-2-2内部,风扇转轴5-2-3的一端与内置电机5-2-1转动连接;所述内置电机5-2-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夹持杆进气口5-2-4位于风扇转轴5-2-3中部且两者固定连接,夹持杆进气口5-2-4的数量为4个,相邻夹持杆进气口5-2-4沿风扇转轴5-2-3等角度分布;所述夹持杆内置风扇5-2-5位于风扇转轴5-2-3两端,夹持杆内置风扇5-
2-5与风扇转轴5-2-3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杆细端5-2-6布置于整个水平夹持杆5-2左侧,夹持杆细端5-2-6与夹持杆粗端5-2-2固定焊接且相互贯通,夹持杆细端5-2-6的直径为10cm~15cm;所述夹持杆出气口5-2-7设于夹持杆细端5-2-6一端。
[0048] 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限位杆5-6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限位杆5-6包括:油缸左腔室5-6-1,油缸活塞5-6-2,油缸右腔室5-6-3,移动杆5-6-4,右端注油器5-6-5,注油器连通管5-6-6,左端注油器5-6-7,限位杆油泵5-6-8,左端进油孔5-6-9,右端进油孔5-6-10;所述移动杆5-6-4位于限位杆5-6内部,移动杆5-6-4的直径小于限位杆5-6的直径;
所述油缸活塞5-6-2设于移动杆5-6-4顶部,油缸活塞5-6-2与移动杆5-6-4固定连接,油缸活塞5-6-2与限位杆5-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油缸右腔室5-6-3位于油缸活塞5-6-2右部,油缸右腔室5-6-3为移动杆5-6-4与限位杆5-6内壁之间的通道;所述油缸左腔室5-6-1位于油缸活塞5-6-2左部;所述左端注油器5-6-7布置于限位杆5-6顶部一侧,左端注油器5-6-7通过左端进油孔5-6-9与油缸左腔室5-6-1贯通连接,左端注油器5-6-7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限位杆油泵5-6-8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一侧,限位杆油泵5-6-8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右端注油器5-6-5布置于限位杆5-6底部一侧,右端注油器5-6-5通过右端进油孔5-6-10与油缸右腔室5-6-3贯通连接,右端注油器5-6-5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注油器连通管5-6-6固定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与右端注油器5-6-5之间,注油器连通管5-6-6的两端分别与左端进油孔5-6-9和右端进油孔5-6-10贯通。
[0049] 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左端注油器5-6-7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左端注油器5-6-7包括:注油器进油口5-6-7-1,过滤器5-6-7-2,注油器搅拌叶5-6-7-3,注油器电磁阀5-6-7-4,注油器旋转器5-6-7-5,安全阀5-6-7-6;所述注油器进油口5-6-7-1位于左端注油器5-6-7右侧,注油器进油口5-6-7-1与限位杆油泵5-6-8贯通连接;所述过滤器5-6-7-2水平布置于左端注油器5-6-7内部中心处,过滤器5-6-7-2的一端与左端进油孔5-6-9贯通连接,过滤器5-6-7-2另一端与注油器进油口5-6-7-1之间的距离为8cm~10cm;所述注油器旋转器5-6-7-5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内部左侧,注油器旋转器5-6-7-5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所述注油器搅拌叶5-6-7-3设于过滤器5-6-7-2一侧,注油器搅拌叶5-
6-7-3与注油器旋转器5-6-7-5固定连接;所述注油器电磁阀5-6-7-4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注油器电磁阀5-6-7-4连接在左端进油孔5-6-9上部,另一个注油器电磁阀5-6-7-4连接在注油器连通管5-6-6上部,注油器电磁阀5-6-7-4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连接;所述安全阀5-6-7-6固定连接在左端注油器5-6-7左侧外部。
[0050] 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传输带6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传输带6包括:承载板6-1,连接孔6-2,衔接凹槽6-3,滑槽6-4,连接器6-5,衔接凸台6-6;所述承载板6-1两侧均设有滑槽6-4,滑槽6-4与曲线轨道8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6-1一侧设有衔接凹槽6-3,另一侧设有衔接凸台6-6,其中衔接凹槽6-3上置有连接孔6-2,衔接凸台6-6内部置有连接器6-5。
[0051] 如图12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滑槽6-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滑槽6-4包括:导轨固定栓6-4-1,导轨立柱6-4-2,导轨基座6-4-3,导轨横梁6-4-4,滑槽壳体6-4-5;所述滑槽壳体6-4-5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导轨基座6-4-3与滑槽壳体6-4-5立壁固定连接,导轨基座6-4-3的数量为2个,相邻导轨基座6-4-3之间的距离为2cm~5cm;所述导轨横梁6-
4-4与导轨基座6-4-3平行,导轨横梁6-4-4与导轨基座6-4-3之间通过导轨立柱6-4-2固定连接;所述导轨固定栓6-4-1设于滑槽壳体6-4-5立壁上下两端,导轨固定栓6-4-1与滑槽壳体6-4-5立壁上的螺纹转动连接。
[0052]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器6-5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连接器6-5包括:连接轴6-5-1,减震系统6-5-2,缓冲杆6-5-3,弹簧固定槽6-5-4;所述连接轴6-5-1上设有缓冲杆6-5-3,缓冲杆6-5-3共有两组,每组数量为2个,其中缓冲杆6-5-3上设有弹簧固定槽6-5-4;所述弹簧固定槽6-5-4上设有减震系统6-5-2,每个弹簧固定槽6-5-4上减震系统6-5-2数量为9个。
[0053] 如图1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轴6-5-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连接轴6-5-1包括:散热盘6-5-1-1,连接轴壳体6-5-1-2,回流蛇管6-5-1-3,去流直管6-5-1-4,进水分配器6-5-1-5,连接轴出水管6-5-1-6,连接轴进水管6-5-1-7;所述连接轴进水管6-5-1-7设于连接轴壳体6-5-1-2一侧,连接轴进水管6-5-1-7一端与外部进水装置连接,连接轴进水管6-5-1-7另一端与进水分配器6-5-1-5贯通连接;所述进水分配器6-5-1-5位于连接轴壳体6-5-1-2内部,进水分配器6-5-1-5的右侧设有去流直管6-5-1-4;所述去流直管6-5-1-
4与进水分配器6-5-1-5贯通连接,去流直管6-5-1-4的数量不少于12根,各去流直管6-5-1-
4形成去流直管6-5-1-4组;所述散热盘6-5-1-1位于连接轴壳体6-5-1-2另一侧,散热盘6-
5-1-1内的汇水管与去流直管6-5-1-4贯通连接;所述回流蛇管6-5-1-3固定缠绕在流直管
6-5-1-4组外壁表面,回流蛇管6-5-1-3的一端与散热盘6-5-1-1内的汇水管贯通,回流蛇管
6-5-1-3的一端与连接轴出水管6-5-1-6贯通;所述连接轴出水管6-5-1-6位于连接轴进水管6-5-1-7同侧,且连接轴出水管6-5-1-6设于连接轴进水管6-5-1-7上部。
[0054] 如图15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减震系统6-5-2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减震系统6-5-2包括:冷却水排出管6-5-2-1,冷却水立管6-5-2-2,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冷却水释放孔6-5-2-4,弹簧体6-5-2-5,弹簧稳定立柱6-5-2-6,弹簧基座6-5-2-7,冷却水进入管6-5-2-8;所述弹簧基座6-5-2-7位于整个减震系统6-5-2下部;所述冷却水进入管6-5-2-8设于弹簧基座6-5-2-7内部,冷却水进入管6-5-2-8一端穿过弹簧基座6-5-2-7与外部的送水装置连接,冷却水进入管6-5-2-8另一端与冷却水立管6-5-2-2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立管6-5-2-2与弹簧基座6-5-2-7中心垂直;所述冷却水释放孔6-5-2-4设于冷却水立管6-5-
2-2上部,冷却水释放孔6-5-2-4的数量不超过6个,相邻冷却水释放孔6-5-2-4呈等距分布;
所述弹簧稳定立柱6-5-2-6位于冷却水立管6-5-2-2外部,弹簧稳定立柱6-5-2-6的直径大于冷却水立管6-5-2-2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所述冷却水排出管
6-5-2-1位于弹簧基座6-5-2-7内部,冷却水排出管6-5-2-1的一端伸出弹簧基座6-5-2-7,冷却水排出管6-5-2-1的另一端与冷却水回流涌道6-5-2-3贯通;所述弹簧体6-5-2-5套接在弹簧稳定立柱6-5-2-6外部,弹簧体6-5-2-5底部与弹簧基座6-5-2-7固定连接。
[0055] 如图16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弹簧固定槽6-5-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弹簧固定槽6-5-4包括:固定槽箱体6-5-4-1,固定槽升降器6-5-4-2,固定槽基板6-5-4-3,工字型限位梁6-5-4-4,限位梁燕尾槽6-5-4-5,限位梁减震器6-5-4-6;所述固定槽基板6-5-4-3位于固定槽箱体6-5-4-1上部,固定槽基板6-5-4-3与固定槽箱体6-5-4-1无缝焊接;所述固定槽箱体6-5-4-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工字型限位梁6-5-4-4固定连接在固定槽基板6-5-4-3上部,工字型限位梁6-5-4-4的数量为两个,相邻工字型限位梁6-5-4-4分别布置于弹簧基座6-5-2-7两侧;所述限位梁燕尾槽6-5-4-5为工字型限位梁6-5-4-4上下两端之间的凹槽;所述限位梁减震器6-5-4-6位于两侧工字型限位梁6-5-4-4正下方,限位梁减震器
6-5-4-6与固定槽基板6-5-4-3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升降器6-5-4-2布置于工字型限位梁6-5-4-4外侧,固定槽升降器6-5-4-2垂直穿过固定槽基板6-5-4-3且两者固定连接,固定槽升降器6-5-4-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控制相连。
[0056] 如图17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刹车器7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刹车器7包括:刹车器支架7-1,液压钳7-2,刹车片7-3,散热风扇7-4,刹车器壳体7-5,刹车传动轴7-6;所述刹车器支架7-1连接在刹车传动轴7-6两侧下部,刹车器支架7-1的数量为2个,每侧刹车器支架7-1距刹车器壳体7-5外壁的距离为8cm~10cm;所述刹车传动轴7-6水平穿过刹车器壳体7-5内部;所述刹车片7-3位于刹车器壳体7-5内部,且刹车片7-3与刹车传动轴7-6同轴固定连接,刹车片7-3为厚度10mm~20mm的圆形结构;所述液压钳7-2布置于刹车片7-3两侧,液压钳7-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9相连,液压钳7-2在电气控制柜9的控制下与刹车片
7-3紧密压合;所述散热风扇7-4设于刹车传动轴7-6一端,散热风扇7-4与刹车传动轴7-6同轴固定连接,散热风扇7-4的数量为2个。
[0057]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作为缓冲杆6-5-3,它是本发明的重要组件,由于它的存在,增加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为整体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通过以下是实施例,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所述的缓冲杆6-5-3,所表现出的高于其他相关专利的物理特性。
[0058] 实施例1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缓冲杆6-5-3,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N-甲基-N-(三甲基甲硅烷基)-2,2,2-三氟代乙酰胺2%加入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纯化湖水3%,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rpm;
第2步: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运转3分钟后,加入CSA促凝外加剂7%和4,4-[(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苯胺4%,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蒸汽传导加热器,使温度升至7℃,加入促进剂DPG 3%和锶纳米微粒9%,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I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D 8%,与I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蒸汽传导加热器,控制温度为4℃,保温2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缓冲杆6-5-3。
[0059] 实施例2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缓冲杆6-5-3,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N-甲基-N-(三甲基甲硅烷基)-2,2,2-三氟代乙酰胺11%加入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纯化湖水13%,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0rpm;
第2步: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运转13分钟后,加入CSA促凝外加剂85%和4,4-[(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氧)]二苯胺95%,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蒸汽传导加热器,使温度升至85℃,加入促进剂DPG 39%和锶纳米微粒19%,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I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D68%,与I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罐中的蒸汽传导加热器,控制温度为95℃,保温39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缓冲杆6-5-3。
[0060] 对照例对照例为市售某品牌与本申请缓冲杆6-5-3同样部件,为进行性能测试试验。
[0061] 实施例3将实施例1~2制备获得的缓冲杆6-5-3和对照例所获得的同样部件进行使用效果对比。对二者热变形温度、抗压强度、弯曲刚度腐蚀速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0062] 从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的缓冲杆6-5-3,其上述性能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0063] 实施例4研究N-甲基-N-(三甲基甲硅烷基)-2,2,2-三氟代乙酰胺成分占比对缓冲杆6-5-3性能的影响。变化N-甲基-N-(三甲基甲硅烷基)-2,2,2-三氟代乙酰胺掺量为总量的 10%、20%、
30%、40%,以缓冲杆6-5-3抗疲劳强度增率为评价指标。从本发明中所述的缓冲杆6-5-3抗疲劳强度增率与N-甲基-N-(三甲基甲硅烷基)-2,2,2-三氟代乙酰胺掺量关系图中看出,N-甲基-N-(三甲基甲硅烷基)-2,2,2-三氟代乙酰胺的含量,对其材料抗疲劳强度增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产品性能。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