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轧制,挤压和拉伸 / 挤压 / 等通道角挤压 / 可印刷可弯曲板、包括该板的构造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可印刷可弯曲板、包括该板的构造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阅读:8发布:2021-06-09

专利汇可以提供可印刷可弯曲板、包括该板的构造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由易组装且易拆卸的轻量材料制成的模 块 化构造,其中这些构造的结构部件由包围 支撑 结构的多壁板制成。支撑结构可以是 各向异性 响应于沿着 指定 的弯曲线朝着这两个表面中的可弯曲表面施加的压 力 的多个 泡沫 件、波状或有凹槽的结构。第二表面与可弯曲表面相对的具备纹理,该纹理允许在其上印刷在弯曲区域中不被拉伸或损坏的图像,从而能够实现沿着整个印刷区域的连贯图像。弯曲线可通 过热 学方式、机械方式或热学和机械操作的组合来形成。这些板折向自己以形成模块化构造,诸如 搁板 系统、内阁、壁橱、梳妆台和食具柜。,下面是可印刷可弯曲板、包括该板的构造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被配置为承载大重量负载并容纳和储存物品的、模化的、可逆地组装的构造,所述构造包括由绕自己折叠的平板制成的、包围中空空间的多个结构部件,所述结构部件通过螺钉-连接器联接件可逆地附接至彼此,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与所述结构部件的开口侧配合,所述螺钉被配置为定在所述连接器内并延伸穿过包围在所述结构部件内的中空空间并锁定在所述中空部件的平行壁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还包括顶部封盖,所述顶部封盖被配置为与连接器-连接器联接件配合,所述连接器-连接器联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顶部封盖的开口边缘以及相邻结构部件的开口顶部边缘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连接器-连接器联接件为三部件联接件,所述三部件联接件包括两个侧部件,所述两个侧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顶部封盖或所述相邻结构部件的开口侧配合,并且中间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侧部件配合,所述侧部件、中间部件、顶部封盖的侧面以及相邻结构部件的侧面倾斜45°,其中所述侧部件、中间部件、顶部封盖的侧面以及相邻结构部件的侧面的各自倾斜的方向被配置为与相邻倾斜的相反方向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还包括栓,所述栓被配置为封闭所述结构部件的开口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还包括覆盖在所述结构部件的开口侧上的封盖以及被配置为将所述封盖附接至所述开口侧的专用螺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中间和边缘凹陷,所述中间和边缘凹陷被配置为与所述结构部件的所述开口边缘的有造型的边缘配合,所述边缘凹陷包括突片,所述突片被配置为压靠所述螺钉并将所述螺钉锁定在所述边缘凹陷内。
7.一种单头螺钉,包括顶部、中部和下部,所述顶部包括彼此平行的顶部平坦表面和底部平坦表面、以及位于所述顶部平坦表面和所述底部平坦表面之间的竖直间隔件、以及远离所述顶部平坦表面延伸的阶梯形突片,所述阶梯形突片包括远离所述突片竖直延伸的齿,所述中部包括上部和下部长型主体,所述上部包括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出来的垂片,所述下部长型主体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延伸穿过位于结构部件内且位于所述结构部件的内表面之间的中空空间,所述上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下部长型主体的厚度,所述下部包括彼此平行定向的两对垂片,每个垂片都沿与所述两对垂片中的任何一对中的第二垂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远离所述下部延伸。
8.一种模块化双头螺钉,包括顶部、中部和下部,所述顶部包括彼此平行的顶部平坦表面和底部平坦表面、以及位于所述顶部平坦表面和所述底部平坦表面之间的竖直间隔件、以及远离所述顶部平坦表面延伸的阶梯形突片,所述阶梯形突片包括远离所述突片竖直延伸的齿,所述中部包括上部和下部长型主体,所述上部包括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出来的垂片,所述下部长型主体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延伸穿过位于结构部件内且位于所述结构部件的内表面之间的中空空间,所述上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下部长型主体的厚度,所述下部包括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从所述下部延伸出来的一对垂片、从所述垂片远离并沿着所述下部长型主体的轴线延伸的中空圆柱部件、以及与所述顶部头相同的底部头,所述底部头还包括圆柱形中空空间,所述圆柱形中空空间被配置为容纳所述下部的所述圆柱形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构造选自搁板系统、壁橱、内阁、梳妆台、橱柜、以及食具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搁板系统包括单组搁板,所述单组搁板平行于彼此放置且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并且相对于它们的开口边缘处的两个竖直侧板平放置并连接至这两个竖直侧板,所述搁板和竖直侧板为所述结构部件,所述螺钉为单头螺钉,所述两个竖直搁板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位于它们相对于所述搁板的近侧壁处的贯通孔、以及水平地远离所述贯通孔的非贯通槽、以及位于所述竖直侧板的远侧壁处的平行于所述贯通孔的非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单头螺钉的长型主体插入,所述非贯通槽被配置为锁定从所述单头螺钉的所述顶部延伸的突片,所述长型主体的长度等于所述竖直侧板的所述近侧壁与所述远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单头螺钉包括位于其中部的上部处的垂片,所述垂片被配置为压靠所述竖直侧板的所述近侧壁的所述内表面,并且位于所述单头螺钉下部处的两对垂片被配置为压靠所述竖直侧板的所述远侧壁的所述内表面的外侧和内侧,所述突片包括远离所述垂片竖直延伸的齿,所述齿被配置为压靠与搁板的边缘配合的连接器内的凹陷内的内部突片并锁定在所述凹陷内。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搁板系统包括至少两组搁板,每组搁板都包括多个搁板,这些搁板平行于彼此放置且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并且相对于竖直侧板水平放置,所述至少两组搁板相对于彼此放置在相同水平高度上,处于相同水平高度上且来自不同组的两个搁板通过双头螺钉-连接器联接件连接至位于这两个搁板之间的竖直侧板,所述竖直侧板包括位于其相对于所述搁板的近侧壁和远侧壁处的贯通孔、以及位于近侧壁处的贯通孔、以及位于竖直侧板的远侧壁处且平行于所述竖直侧板的各侧处的彼此水平间隔的所述贯通孔的非贯通槽,所述贯通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双头螺钉的长型主体插入,所述非贯通槽被配置为锁定从所述双头螺钉的所述顶部延伸的突片,所述长型主体的长度等于所述竖直侧板的所述近侧壁与所述远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双头螺钉包括位于其中部的上部处的垂片,所述垂片被配置为压靠所述竖直侧板的所述近侧壁的所述内表面,位于所述双头螺钉的下部处的一对垂片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远离所述下部延伸,并且中空圆柱形部件沿着所述下部长型主体的轴线远离所述垂片延伸,所述双头螺钉的底部头和顶部头彼此相同,所述底部头还包括圆柱形中空空间,所述圆柱形中空空间被配置为容纳所述下部的所述圆柱形部件,所述顶部头和所述底部头被配置为从两个具有相同水平高度的搁板之间的竖直侧板的两侧支撑这两个搁板,所述螺钉的每个头的每个突片都包括远离所述突片竖直延伸的齿,所述齿被配置为压靠与搁板的边缘配合的连接器内的凹陷内的内部突片并锁定在所述凹陷内。
12.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竖直侧板的开口边缘通过H形型材、塑料螺钉或通过使用超声焊接焊接彼此来彼此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侧板和搁板的厚度被配置为稳定地分担所述搁板上的负载,其中所述侧板维持竖直刚性姿态,并且所述搁板维持水平刚性姿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厚度位于4cm与1.5cm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侧板还包括T形肋,所述T形肋在所述侧板内沿着所述侧板的边长延伸并与所述边长对接。
16.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单头螺钉或双头螺钉通过选自菌头螺钉、常规螺钉、卡接螺钉和螺母的螺钉替换,所述螺钉能够从所述栓和侧板拆下或在所述栓和侧板内永久地固定到位。
17.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侧板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邻近所述侧板的上边缘并使得与所述栓的联通成为可能,所述栓包括盖,所述角盖连接至柔性板,所述柔性板在所述栓内面对所述通孔,所述孔被配置为能够实现所述栓和上部搁板从所述侧板的解锁。
18.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开口框架盒,所述开口框架盒的尺寸适于紧密地相对于所述搁板竖直地容纳在由所述侧板围成的中空空间内,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位于由所述框架围成的空间内的形成菱形的交叉肋、以及沿着所述框架位于所述菱形的顶点处的孔,其中所述孔被配置为能够实现螺钉从所述侧板的一个壁向相反壁的插入,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向所述侧板提供额外的强度和刚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将用于将所述搁板附接至所述侧板的螺钉插入位于所述连接器中的中间孔之上或之下的孔实现所述搁板在第一位置之上或之下的切换。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连接器是双连接器,所述双连接器还包括水平连接梁,所述水平连接梁连接在位于其侧面的两个连接器之间。
21.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侧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的近侧壁和远侧壁处的贯通孔和通孔,所述孔沿着所述侧板的长度分布,所述孔被配置为使得用于将所述搁板附接至所述侧板的螺钉的插入成为可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构造,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开口框架盒,所述开口框架盒的尺寸适于紧密地相对于所述搁板竖直地容纳在由所述侧板围成的中空空间内,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位于由所述框架围成的空间内的形成菱形的交叉肋、以及沿着所述框架位于所述菱形的顶点处的孔,其中所述孔被配置为能够实现螺钉从所述侧板的一个壁向相反壁的插入,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向所述侧板提供额外的强度和刚性。
23.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还包括上部搁板,所述上部搁板通过栓可释放地附接至所述侧板的上边缘,所述栓包括角盖和在所述栓内延伸的柔性板,所述柔性板面对位于所述侧板的上边缘处的通孔,所述通孔被配置为能够实现刚性杆的插入以按压所述板并将所述栓和上部搁板从所述侧板释放。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构造是浮置搁板,所述浮置搁板包括来自折向自己的板的单结构部件、被配置为分别配合所述搁板的开口侧的两个栓、被配置为滑入所述栓中的轨道槽的两个支撑件、被配置为将所述支撑件锁定至所述栓的螺钉、以及被配置为封闭所述栓的暴露侧的外部封盖。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构造是悬置搁板,所述悬置搁板包括来自折向自己的板的单结构部件、被配置为分别配合所述搁板的开口侧的两个栓、被配置为滑入所述栓中的轨道槽的两个挂钩、被配置为将所述支撑件锁定至所述栓的螺钉、以及被配置为封闭所述栓的暴露侧的外部封盖。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还包括附接至所述竖直侧板的远侧的背部支撑件。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背部支撑件为实心板、X形放置的铝轨或X形放置的带,所述铝轨和带被配置为与所述竖直侧板的顶端和底端连接。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X形带还包括与所述带的交叉部配合的盒,所述盒包括箱和栓,所述栓被配置为与所述箱配合并锁定在所述箱内,所述盒被配置为绕其轴线转动并即将所述带拉伸至期望的张紧度。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构造,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构造连接至壁,所述连接装置为具有两个肋的直角的形式,所述直角在一个肋处连接至所述竖直侧板的外表面并在另一个肋处连接至所述壁。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还包括强化H形铝轨,所述强化H形铝轨被配置为封闭所述结构部件的相邻边缘并锁定至与所述结构部件的侧边配合的连接器,所述相邻边缘不附接至彼此。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H形铝轨包括外部平坦表面以及通道,所述外部平坦表面被配置为压靠所述结构部件的表面的侧边或连接在相邻的结构部件之间,所述通道位于所述平坦表面之间并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结构部件的边缘。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H形铝轨包括外部平坦表面以及边缘,所述外部平坦表面被配置为压靠相邻的结构部件,所述边缘从所述外部平坦表面之一的端部延伸并被配置为与所述相邻结构部件的壁内的非贯通通道配合。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平板包括可印刷表面、位于所述可印刷表面对面的可弯曲表面以及位于所述可印刷表面与所述可弯曲表面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间隔件在空间中被定向,所述空间包括对接所述可印刷表面的顶端以及对接所述可弯曲表面的底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可印刷表面使所述结构部件的外表面,所述可弯曲表面是所述结构部件的内表面。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可印刷表面具备纹理以使得一层涂料能够粘附至所述可印刷表面。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平板是聚丙烯泡沫板,所述聚丙烯泡沫板包括有纹理的可印刷表面和与所述有纹理的可印刷表面相对的可弯曲表面,这两个表面都是刚性的,其中所述间隔件是朝着所述有纹理的可印刷表面定向的聚丙烯泡沫件,其中所述泡沫件的顶端包括相对于所述泡沫件的下端更薄的聚丙烯层。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具有蜂窝结构、有凹槽的或波状的挤压形成物的形式,或者所述平板具有多壁结构的形式。
38.用于从聚合物平板印刷或成形具有至少一个弯曲区域的3D物品的方法,包括:
向多壁配置板的可印刷表面施加底漆;
在所述多壁配置板的所述可印刷表面上印刷图案;
可选地在所述图案上施加密封层;
将所述板切割成期望的宽度和长度;
加热所述板的可弯曲表面处的所选的弯曲区域;以及
沿着被加热区域朝着所述板的所述可弯曲表面弯曲所述板。
39.用于从聚合物平板印刷或成形具有至少一个弯曲区域的3D物品的方法,包括:
向多壁配置板的可印刷表面施加底漆;
在所述多壁配置板的所述可印刷表面上印刷图案;
可选地在所述图案上施加密封层;
将所述板切割成期望的宽度和长度;
通过加热和熔化被选的弯曲区域在所述板的所述可弯曲表面处以期望的深度、宽度和长度从所述被选的弯曲区域移除材料;以及
在所述被选的弯曲区域中朝着所述板的所述可弯曲表面弯曲所述板。
40.用于从聚合物平板印刷或成形具有至少一个弯曲区域的3D物品的方法,包括:
向多壁配置板的可印刷表面施加底漆;
在所述多壁配置板的所述可印刷表面上印刷图案;
可选地在所述图案上施加密封层;
将所述板切割成期望的宽度和长度;
通过从被选的弯曲区域机械地去除材料在所述板的所述可弯曲表面处以期望的深度、宽度和长度从所述被选的弯曲区域移除材料;以及
在所述被选的弯曲区域中朝着所述板的所述可弯曲表面弯曲所述板。
41.如权利要求38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平板选自由聚酸酯聚合物构成的平板、由苯乙烯聚合物构成的平板、由脂肪聚合物构成的平板、由酯聚合物构成的平板、由氟乙烯聚合物构成的平板、由乙烯聚合物构成的平板、由乙酸乙烯酯聚合物构成的平板和由这些聚合物的组合构成的平板。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平板选自由聚碳酸酯构成的平板、由聚苯乙烯构成的平板、由聚乙烯构成的平板、由聚丙烯构成的平板、由聚酯构成的平板、由聚醋酸乙烯酯构成的平板和由聚三氟构成的平板、以及由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醋酸乙烯酯和聚三氟的组合构成的平板。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平板为聚丙烯泡沫板。
44.如权利要求38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印刷在选自UV数字印刷、数字印刷、丝网印刷或人工染色或涂漆的印刷方法中执行。

说明书全文

可印刷可弯曲板、包括该板的构造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能够印刷和弯曲的板。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包括弯曲的可印刷聚合板的构造以及制造这种可印刷弯曲板和构造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大部分当前可用的模化储存构造(诸如家具和箱)都是由木头、木夹板、纸板、金属和刚性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这些模块化构造的部件的组装包含诸多缺点。首先,它们中的一些种类需要使用螺丝和钉来使它们的部件彼此结合以形成构造。这使得它们用起来不太方便,尤其是对在组装这些构造方面缺乏经验或不够熟练的那些人来说。另外,由于螺丝和螺母被粗暴地插入这些构造的不同部分,故它们本身会带来削弱效果,特别是在拆开该构造并对部件进行重新组装时。这些构造中的其他类型通过将在构造上彼此匹配的凸起和凹陷进行联接来克服这些缺陷。然而,由于这种联接的相对较弱的定,重量负载经由它们的不均匀的过渡,以及整个构造之上的不均匀的重量分布,这些构造具有有限的载重能。所有这些类型的构造中所储存的物品的大重量趋向于在不同部件之上不均匀分布并最终使得它们在这些构造和关节的不承重区域产生塌陷。这是因为,这些构造中缺乏足够强力且平衡的骨架或其他承受和分布负载的元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些构造的部件可以被制造得更厚、更重和更硬。另外,也可以在关节处使用更加稳健的联接元件。这进而消除了这些构造的重量轻、易组装和拆卸的优点。另外,例如,由轻量材料形成和/或包含相对少量材料的储藏用家具被提供为现成的产品。这种家具也易受快速磨损的影响。
[0003] 用于构造的当前使用的材料的另一个缺点是缺少合适的方法来使印刷在这种材料的平板上的图像在将这些平板弯曲之后在弯曲区域处保持连续且完整。事实上,大多数类型的印刷都趋向于在弯曲由上面提到的任何一种材料制成的板时由于它们表面沿着弯曲线的拉伸而开裂。这在之前连续的图片中产生了空白空间,从而严重地损害了该构造的美观程度。
[0004]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模块化、轻量、用户友好且可逆地组装的构造,该构造克服了当前生产的模块化构造的缺点。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轻量材料制成以产生这种构造的弯曲板,其中该弯曲板被设计为这些构造的三维(3D)部件。
[0006]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可印刷和可弯曲板以及在保持弯曲板的整个表面的印刷完整性的同时印刷及弯曲它们的方法。
[0007]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模块化的印刷构造,其中这些构造的所有部件上的印刷都形成所需的连续完整图像。
[0008] 随着描述的进行,本发明的这一目的和其他目的将变得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0009] 下文将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方面和实施方式。
[0010] 构造
[0011]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由易组装和易拆卸的轻量材料制成的模块化构造(construction),其中这些构造的结构部件由折向自己以围成中空空间的板(sheet)制成。
[001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由轻量材料制成的板包括刚性和一定量的柔性,这使得它们适于折叠为这些结构的结构化的中空封闭部件并承载较大重量的负载。这些刚性板的弯曲提供了形成具有任何封闭形状的单件中空部件的优点,因为该弯曲不限于这些板的具体区域。中空封闭形状使这些构造的结构部件轻量化并因此易于携带和处理。这还减少了制造这些构造的成本,同时也不显著降低它们的负载承受能力。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些板为在它们之间围成中空空间的双侧板(beam)。这些板是刚性的且它们之间的中空空间可填充有支撑它们的结构。具体地,该支撑结构可具有多个间隔件诸如填充中空空间的泡沫件(bubble)、蜂窝结构、波状或有凹槽结构的形式,或者双侧板可具有多壁结构的形式。对于板的侧面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空空间内的支撑结构来说,可制造板的材料的具体示例为聚丙烯,泡沫聚丙烯,发泡PVC(聚氯乙烯),聚酸酯,聚苯乙烯,聚酯,聚乙烯以及它们的组合。
[0013]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构造的组装通过使用贯通(through-and-through)螺钉和凹陷的嵌入式联接件将封闭的形状彼此附接来实现的。这仅需要用户除了将部件连接起来之外最终进行少量工作,例如,根据与套件有关的具体设计,该套件包括构造的所需部件。这种组装过程是用户友好的。进一步地,该构造部件是三维的,这使得它们更加稳定,因此即便对不是有在技术上有经验的用户来说也更加易于操纵。
[0014]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些板和由它们构成的结构部件具有足够的厚度来容纳螺钉并将螺钉的主体强有力地保持在它们在部件中的各自的凹陷中。此外,这些板的体积具有足够的强度来将这些螺钉锁定到位并在互连的部件之间产生连续的负载分布。因此,尽管在由结构部件围成的空间内缺少实心材料,也获得了平衡的、更好的载重构造。
[0015]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些结构部件的载重能力通过强化组件进行增强。具体地,强化组件被引入结构部件的接缝线内并接触部件之间的区域,从而赋予更强的载重能力以及向构造的更加均匀的负载分布并且还增强了它们的结构稳定性
[0016] 相应地,结构部件的中空封闭形状、制造这些部件的刚性材料以及重量承载和分布连接组件的组合克服了缺少足够实心材料的问题并形成了稳定且强有力的构造。
[001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被配置为承载大重量负载并容纳和储存物品的、模块化的、可逆地组装的构造,所述构造包括由绕自己折叠的平板制成的、包围中空空间的多个结构部件,所述结构部件通过螺钉-连接器联接件可逆地附接至彼此,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与所述结构部件的开口边缘配合,所述螺钉被配置为锁定在所述连接器内并延伸穿过包围在所述结构部件内的中空空间并锁定在所述中空部件的平行壁内。
[0018] 该构造还可包括顶部封盖,所述顶部封盖被配置为与连接器-连接器联接件配合,所述连接器-连接器联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顶部封盖的开口边缘以及相邻结构部件的开口顶部边缘配合。
[0019] 该连接器-连接器联接件可以是三部件(triple-part)联接件,所述三部件联接件包括两个侧部件,所述两个侧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顶部封盖或所述相邻结构部件的开口边缘配合,并且中间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侧部件配合,所述侧部件、中间部件、顶部封盖的边缘以及相邻结构部件的边缘倾斜45°,其中所述侧部件、中间部件、顶部封盖的边缘以及相邻结构部件的边缘的各自倾斜的方向被配置为与相邻倾斜的相反方向配合。
[0020] 该构造还可包括栓,所述栓被配置为封闭所述结构部件的开口边缘。
[0021]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构造还包括覆盖在结构部件(具体为竖直部件)的开口侧上的封盖以及被配置为将这些封盖附接至结构部件的开口侧的专用螺钉。可选地,这些开口侧可暴露在外。
[0022]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板折叠至3D结构而形成的竖直侧(例如竖直侧板)的开口边缘通过H形型材、塑料螺钉或超声焊接彼此连接。
[0023] 该连接器还可包括中间和边缘凹陷,所述中间和边缘凹陷被配置为与所述结构部件的所述开口边缘的有造型的边缘配合,所述边缘凹陷包括突片,所述突片被配置为压靠所述螺钉并将所述螺钉锁定在所述边缘凹陷内。
[0024]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头螺钉,包括顶部、中部和下部,该顶部包括彼此平行的顶部平坦表面和底部平坦表面、以及位于该顶部平坦表面和该底部平坦表面之间的竖直间隔件、以及远离该顶部平坦表面延伸的阶梯形突片,该中部包括上部和下部长型主体,该上部包括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出来的垂片,该下部长型主体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延伸穿过位于该结构部件内且位于该结构部件的内表面之间的中空空间,该上部的厚度大于该下部长型主体的厚度,该下部包括彼此平行定向的两对垂片,每个垂片都沿与该两对垂片中的任何一对中的第二垂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远离该下部延伸。
[0025]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双头螺钉,包括顶部、中部和下部,该顶部包括彼此平行的顶部平坦表面和底部平坦表面、以及位于该顶部平坦表面和该底部平坦表面之间的竖直间隔件、以及远离该顶部平坦表面延伸的阶梯形突片,该中部包括上部和下部长型主体,该上部包括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出来的垂片,该下部长型主体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延伸穿过位于该结构部件内且位于该结构部件的内表面之间的中空空间,该上部的厚度大于该下部长型主体的厚度,该下部包括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从该下部延伸出来的一对垂片、从该垂片远离并沿着该下部长型主体的轴线延伸的中空圆柱形部件、以及与该顶部头相同的底部头,该底部头还包括圆柱形中空空间,该圆柱形中空空间被配置为容纳该下部的该圆柱形部件。
[0026] 本发明的构造可以是用于储存和容纳物品的搁板(shelf)系统、或家具,诸如壁橱、内阁、梳妆台、橱柜、以及食具柜中的任何类型。
[0027]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搁板系统包括单组搁板,该单组搁板平行于彼此放置且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并且相对于它们的开口边缘处的两个竖直侧板平放置并连接至这两个竖直侧板,该搁板和竖直侧板为该结构部件,该螺钉为单头螺钉,该两个竖直搁板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位于它们相对于该搁板的近侧壁处的贯通孔、以及水平地远离该贯通孔的非贯通槽、以及位于该竖直侧板的远侧壁处的平行于该贯通孔的非贯通孔,该贯通孔被配置为允许该单头螺钉的长型主体插入,该非贯通槽被配置为锁定从该单头螺钉的该顶部延伸的阶梯形突片,该阶梯形突片包括远离突片竖直延伸的齿,该长型主体的长度等于该竖直侧板的该近侧壁与该远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该单头螺钉包括位于其中部的上部处的垂片,该垂片被配置为压靠该竖直侧板的该近侧壁的该内表面,并且位于该单头螺钉下部处的两对垂片被配置为压靠该竖直侧板的该远侧壁的该内表面的外侧和内侧。
[0028]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搁板系统包括至少两组搁板,每组搁板都包括多个搁板,这些搁板平行于彼此放置且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并且相对于竖直侧板水平放置,该至少两组搁板相对于彼此放置在相同水平高度上,处于相同水平高度上且来自不同组的两个搁板通过双头螺钉-连接器联接件连接至位于这两个搁板之间的竖直侧板,该竖直侧板包括位于其相对于该搁板的近侧壁和远侧壁处的贯通孔、以及位于近侧壁处的贯通孔、以及位于竖直侧板的远侧壁处且平行于该竖直侧板的各侧处的彼此水平间隔的该贯通孔的非贯通槽,该贯通孔被配置为允许该双头螺钉的长型主体插入,该非贯通槽被配置为锁定从该双头螺钉的该顶部延伸的阶梯形突片,该阶梯形突片包括远离该突片竖直延伸的齿,该长型主体的长度等于该竖直侧板的该近侧壁与该远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该双头螺钉包括位于其中部的上部处的垂片,该垂片被配置为压靠该竖直侧板的该近侧壁的该内表面,位于该双头螺钉的下部处的一对垂片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远离该下部延伸,并且中空圆柱形部件沿着该下部长型主体的轴线远离该垂片延伸,该双头螺钉的底部头和顶部头彼此相同,该底部头还包括圆柱形中空空间,该圆柱形中空空间被配置为容纳该下部的该圆柱形部件,该顶部头和该底部头被配置为从两个具有相同水平高度的搁板之间的竖直侧板的两侧支撑这两个搁板。
[0029] 该构造是浮置搁板,该浮置搁板包括来自折向自己的板的单结构部件、被配置为分别配合该搁板的开口边缘的两个栓、被配置为滑入该栓中的轨道槽的两个支撑件、被配置为将该支撑件锁定至该栓的螺钉、以及被配置为封闭该栓的暴露侧的外部封盖。
[0030]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构造是悬置搁板,该悬置搁板包括来自折向自己的板的单结构部件、被配置为分别配合该搁板的开口边缘的两个栓、被配置为滑入该栓中的轨道槽的两个挂钩、被配置为将该支撑件锁定至该栓的螺钉、以及被配置为封闭该栓的暴露侧的外部封盖。
[0031] 该构造可包括附接至该竖直侧板的远侧的背部支撑件。
[0032] 具体地,该背部支撑件选自实心板,该实心板覆盖构造在竖直侧板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整个后侧。该背部支撑件还可以为X形放置的金属(例如铝)轨道或X形放置的带,该铝轨和带被配置为与该竖直侧板的顶端和底端连接。
[0033] 具体地,该X形带还包括与该带的交叉部配合的盒,该盒包括箱和栓,该栓被配置为与该箱配合并锁定在该箱内,该盒被配置为绕其轴线转动并即将该带拉伸至期望的张紧度。
[0034]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构造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装置,该至少一个连接装置被配置为将该构造连接至壁。这种连接装置可以具有直的形式,该直角在一个肋处连接至该搁板系统的竖直侧板的外表面并在另一个肋处连接至该壁。
[0035] 这种直角为搁板系统提供额外的强化和稳定性。该连接装置可由刚性合成或金属材料制成。
[0036] 可向构造中的相邻结构部件的结构部件增加额外的强化金属(具体为铝)轨道或型材,该强化轨道或型材被配置为封闭该构造部件的相邻边缘,该相邻边缘不附接至彼此。
[0037] 金属(例如铝)轨道/型材的使用可用于强化水平结构部件,诸如搁板。通过将水平部件(例如搁板)上的负载转移至连接至这些搁板的竖直结构部件(诸如通过合适连接器连接至搁板的侧板),该轨道/型材还可稳定这些水平部件。
[0038] 铝型材/轨道包括外部平坦表面以及通道,该外部平坦表面被配置为压靠该结构部件的表面的侧边或连接在相邻的结构部件之间,该通道位于该平坦表面之间并被配置为容纳表面的边缘。除了强化和稳定结构部件之外,型材/轨道还被配置为锁定在结构部件的相反边缘封装结构部件(诸如水平搁板)的栓或连接器。型材/轨道通过沿着搁板的整个长度将其底边缘锁定至彼此并且还从搁板的相对侧保持边缘包含并封装这种搁板(折叠板)。
[0039]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铝轨包括外部平坦表面以及边缘,该外部平坦表面被配置为压靠相邻的结构部件,该边缘从该外部平坦表面之一的端部延伸并被配置为与该相邻结构部件的壁内的非贯通通道配合。
[0040]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该平板包括可印刷表面、位于该可印刷表面对面的可弯曲表面以及位于该可印刷表面与该可弯曲表面之间的间隔件,该间隔件在空间中被定向,该空间包括对接该可印刷表面的顶端以及对接该可弯曲表面的底端,所述间隔件的顶端包括相对于所述间隔件的底端更厚的材料层。
[0041] 该可印刷表面使该结构部件的外表面,该可弯曲表面是该结构部件的内表面。
[0042] 该可印刷表面具备纹理以使得一层涂料能够粘附至该可印刷表面。
[004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平板是聚丙烯泡沫板,该聚丙烯泡沫板包括有纹理的可印刷表面和与该有纹理的可印刷表面相对的可弯曲表面,这两个表面都是刚性的,其中该间隔件是朝着该有纹理的可印刷表面定向的聚丙烯泡沫件,其中该泡沫件的顶端包括相对于该泡沫件的下端更薄的聚丙烯层。
[0044]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平板是挤压成型的聚丙烯有凹槽多壁,或位于双侧平板的侧面之间的空间中的支撑结构时内部蜂窝结构或有凹槽或波状结构。对于板的侧面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空空间内的支撑结构来说,可制造板的材料的具体示例为聚丙烯,泡沫聚丙烯,发泡PVC(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酯,聚乙烯以及它们的组合。
[0045] 印刷
[0046]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板上印刷并将这些板弯曲至期望的形状同时维持该印刷在弯曲区域的连续和完整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三维形状通过可定制的连续印刷表面来产生。也就是说,该印刷和弯曲方法能够实现在任何构造的所有结构部件上设计连续流畅的该印刷。这也许可以通过特殊的可拉伸类型的涂料来实现,但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不需要这些来实现在该构造中的连续流畅的印刷。
[0047] 应知晓,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任何在这些板上印刷的方法。这是因为,3D形状的形成保持印刷在这些板上的印刷物或图像,而与制造它们的方法无关。相应地,各种印刷方法可应用于形成3D形状和结构。印刷方法的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为UV数字印刷、数字印刷、丝网印刷。还应注意,在根据用户的决定生产定制的预先设计的图像时,这些板的人工染色或涂漆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0048] 根据上述内容,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该构造具有其结构部件的可印刷表面,其中这些表面能够实现在该构造的整个表面上设计可定制的连续流畅的印刷或图像。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套件,其包括构造的所有结构部件,该构造具有可定制的预先设计的印刷或图像,这些印刷或图像在整个构造表面上形成连贯的图案。
[0049] 这种连续流畅的印刷或图像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板和材料来获得。具体地,由同时具备刚性和一定程度的弹性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板可各向异性地响应于所施加的应力并在弯曲时在它们的外表面上使印刷或图像保持完整。在本发明中可构想的具体的聚合物材料可选自聚碳酸酯聚合物、、苯乙烯聚合物、脂族聚合物、酯聚合物、氟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和它们的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内所构想的具体聚合物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醋酸乙烯酯和聚三氟以及它们的组合。
[0050] 理想地,双侧平板用于制造本发明的构造的结构部件。这些双侧平板允许在它们的可弯曲侧对它们进行热弯,而不损害平板的可印刷侧的外表面上覆盖的印刷或图像。这种双侧板还能够实现在沿着期望的带以特定深度从该板的可弯曲侧去除材料之后在它们的可弯曲侧进行机械弯曲。材料的去除确保可印刷侧的外表面处的层保持无损。
[0051] 进一步地,由这种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平板可被设计为各向异性地相应施加至板的两个表面之一上的应力。例如,板的多壁配置可被设计为将施加在该板上的可印刷表面上的应力朝着该多壁的内部溶剂以及与可印刷表面相对的可弯曲表面转移。多壁板的内部空间可例如通过容纳各向异性间隔件在空间上定向,该间隔件具有与该板的可弯曲表面对接的较厚的支撑表面以及与该板的可印刷表面对接的较薄表面。这种各向异性间隔件的具体示例为使用了聚合物材料的泡沫件,其在该板的两个表面之间的空间内充气。可替换地,这些间隔件可被配置有厚度梯度,该地图从与该板的可弯曲表面对接的最厚层朝着与该板的可印刷表面对接的最薄层减少。间隔件的这种配置将施加在板的可印刷表面上的弯曲应力向内转移穿过间隔件到达可弯曲表面。这使可印刷表面的外皮保持完整,也就是说,可印刷表面的表面密度在弯曲过程中保持不变。因此,覆盖在板的可印刷表面上的任何印刷涂料都在弯曲过程中防止被拉伸并在板的整个被弯曲区域上都保持连贯和连续。
[0052] 在一个具体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本发明采用泡沫聚丙烯平板的双表面各向异性多壁结构,该平板在其外表面之一上能够进行印刷,在与可印刷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上能够进行弯曲并在弯曲时使印刷在可印刷表面上的任何印刷物或图像保持完整。这两个表面之间的空间填充有聚丙烯泡沫件,聚丙烯泡沫件具有定向配置或有凹槽/波状挤压结构,其中它们的底部与可弯曲表面的内侧对接,它们的顶部与可印刷表面的内侧对接。泡沫件的定向配置从从可弯曲表面的内侧直接将它们吹起朝着多壁板的可印刷表面的内侧定向。通过这种方法,各泡沫件的顶端与其底端相比包含更少量聚丙烯材料,因此与泡沫件底端相比也更薄且对屈服的抵抗力更差。因此,泡沫件的底端提供向多壁板的可印刷表面刚性的支撑,泡沫件将施加在板上的应力沿着它们的表面朝着可弯曲表面转移。在将在可印刷表面上的应力朝着可弯曲表面施加时,弯曲区域处的泡沫件塌陷至它们的底部,从而将沿着较薄表面施加的应力转移。通过这种方法,它们底部处的较厚表面吸收至少大部分的应力。泡沫件附接至平板的彼此分离的两侧并该两侧对接。另外,这些泡沫件之间的间隙足以允许板的均匀弯曲。由于泡沫件底端对所施加应力以及压力转移的抵抗,可印刷表面的外皮保持其原始表面密度。也就是说是,可印刷表面的外皮可以防止被拉伸,从而使其上覆盖的任何印刷物在弯曲区域处保持完整和连续。通过这种方法,连续流畅的印刷3D形状的外表面上的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弯曲区域中的印刷物和图像不留下空隙或裂缝。
[0053] 总之,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板包括有益特性:沿着它们厚度的屈服梯度、所产生的对应力的转移的响应、以及可印刷表面。这些特征的组合赋予了这些板在保持这些板的表面密度的同时从它们形成3D物品的优点。这进而为这些板提供了使覆盖在它们表面上的任何印刷物或图像保持完整的优点,这是因为,它们的表面的外皮在弯曲时不被拉伸或撕裂,从而保持了涂料层在弯曲区域的均匀连续。应注意,泡沫件配置不是排他的。波状的、有凹槽的或任何其他多壁成型件都可认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因此,平板在它们的刚性侧之间可包括支撑形成物,其中这些支撑形成物可具有有凹槽的、波状的或任何其他多壁形式。
[0054] 根据上述内容,本发明涉及从聚合物材料的平板制备包含至少一个弯曲区域的3D物品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的弯曲过程仅可应用机械力来成形3D物品或组合应用机械力和加热来实现板的期望的变形响应。优选地,本发明的成形3D物品的方法保持物品中的板的表面之一的外皮侧的原始表面密度。通过这种方法,3D物品的所有外表面上的连续印刷物或图像的优点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实现对结合在一起以形成构造的整组3D物品上的连续流畅的印刷物进行预先设计。
[0055] 印刷和成形方法
[0056]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板的可印刷表面优选具备纹理,纹理提供涂料组合物对表面的改善粘附性。应注意,适于印刷的有纹理的表面弧线与制造板或板结构的材料类型。有纹理的表面或在物理上和机械上适于保持其上的涂料层的任何类型的表面都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具体地,提供这种纹理表面的材料的组合物或增强这些板的至少可印刷表面的粗糙度的方法可在本发明中使用以获得涂料向板表面的改善的粘附性。
[0057] 包括沿着平板厚度的屈服梯度、对应力的转移响应和可印刷表面的有益特性的本发明的平板可用于形成3D物品。用于印刷和弯曲平板为这种3D物品的方法的具体非限制性实施例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0058] 热弯
[0059] 从聚合物平板成形具有至少一个弯曲区域的3D印刷物品的方法的具体非限制性实施例包括:
[0060] 向多壁配置板的可印刷表面施加底漆;
[0061] 在该多壁配置板的该可印刷表面上印刷图案;
[0062] 可选地在该图案上施加密封层;
[0063] 将该板切割成期望的宽度和长度;
[0064] 加热该板的可弯曲表面处的所选的弯曲区域;以及
[0065] 沿着被加热区域朝着该板的该可弯曲表面弯曲该板。
[0066]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选的弯曲区域是由于加热可弯曲表面而形成并沿着该板的长度或宽度延伸的端对端带。
[0067] 机械弯曲
[0068] 在又一个具体非限制性实施例中,从聚合物平板印刷或成形具有至少一个弯曲区域的3D物品的方法,包括:
[0069] 向多壁配置板的可印刷表面施加底漆;
[0070] 在该多壁配置板的该可印刷表面上印刷图案;
[0071] 可选地在该图案上施加密封层;
[0072] 将该板切割成期望的宽度和长度;
[0073] 在该板的该可弯曲表面处以期望的深度、宽度和长度从该被选的弯曲区域移除材料;以及
[0074] 在该被选的弯曲区域中朝着该板的该可弯曲表面弯曲该板。
[0075] 热弯和机械弯曲的结合
[0076] 在又一个具体非限制性实施例中,从聚合物平板印刷或成形具有至少一个弯曲区域的3D物品的方法,包括:
[0077] 向多壁配置板的可印刷表面施加底漆;
[0078] 在该多壁配置板的该可印刷表面上印刷图案;
[0079] 可选地在该图案上施加密封层;
[0080] 将该板切割成期望的宽度和长度;
[0081] 在该板的该可弯曲表面处以期望的深度、宽度和长度从该被选的弯曲区域移除材料;以及
[0082] 沿着被加热的区域朝着该板的该可弯曲表面弯曲该板。
[008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实施例2和3中的机械方法中形成的被选的弯曲区域是沿着该板的长度或宽度延伸的端对端通道,该通道的深度为3.5毫米。
[0084] 形成3D物品
[0085]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包围中空空间的3D结构元件是通过在上述方法中的任何一个中在平板上的多于一个弯曲区域中将该平板弯曲而制造的。下文详细描述了根据上述方法形成家具物品的具体非限制性实施例。应注意,下面的实施例和文中提到的设备不是排他的,并且印刷的任何其他等同方法和设备、其说明和形成本发明的3D物品都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0086] 实施例1-搁板和搁板系统
[0087] 内部空间填充有与两个平坦刚性面板之间的蜂窝形成物类似地布置的聚丙烯拱顶形泡沫件的、在意大利通过IMABALLAGGI PROTETTIVI制造的5毫米双侧多壁聚丙烯泡沫平板被用于制备侧板结构。该平板具有不对称配置,其中拱顶的顶端对接一个板(board),并且拱顶的底部对接该平板的另一个板。拱顶的较薄顶部朝着底部塌陷并且拱顶的底部随后经历绝大部分压力。与拱顶顶部对接的板是可印刷板,其表面具备纹理以结合施加至其上的涂料层。
[0088] 有纹理的板随后通过FUJI INCA/GANDY/DOMINATOR/HP或任何其他印刷机进行印刷。具体地,使用了具有40墨水头、4种彩色和1种白色的FLAT BED印刷机。被印刷的板随后通过ESKO型3轴切割机的切向刀片切割成期望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外围图案。包括灯丝温度控制器的热专用弯曲机被用于沿着板的长度在与有纹理的印刷版相对于的可弯曲板处加热弯曲线。灯丝被加热至200至400℃并沿着可弯曲板上的标记线经过。在获取了期望的加热水平之后,可弯曲板在弯曲线处被熔化并且变得足够柔性以使平板朝着可弯曲板弯曲。该平板被放置在固定装置(夹具)中,并具有期望的宽度(例如,40毫米),以沿着弯曲线进行弯曲并在该处保持几分钟。在设定好期望的弯曲形状之后,将该平板从夹具取出,并且沿着可弯曲板上的另一条弯曲线重复加热并弯曲该平板的过程。可替换地,沿着所有线的弯曲可通过同时加热多条线来同时完成。该平板随后再次被放入夹具中以弯曲并永久地设定弯曲形状。这一过程被重复,直至获得具有包围中空空间的两个开口边缘的3D双开口侧搁板。
[0089] 该搁板的这两个开口侧的沿通过切割机切割为与插入开口侧的相应的注塑连接器相配合的特定设计。该连接器包括边缘,该边缘锁定在盒的外边缘表面上,从而固定至搁板并为其提供额外的强化和稳定性。这些连接器还具有嵌入式齿,这些齿锁定至搁板的内表面中的非贯通孔内。H形铝型材沿着搁板的开放边缘滑动,从而使这些边缘彼此锁定,从而为搁板提供额外的强化和稳定性。H形铝型材还锁定在搁板侧面与搁板配合的连接器。这些连接器还具有凹陷,这些凹陷被设计为可逆地锁定至连接元件(诸如螺钉头)并将搁板在其开口侧附接至具有相同或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其他3D封装形状。根据上述过程制备的搁板通过螺钉-凹陷联接件附接至竖直侧板,从而形成搁板系统、内阁、壁橱、梳妆台、橱柜、食具柜或旨在或被设计为容纳、储存或展示不同物件的任何其他类型的家具。
[0090] 实施例2-侧板
[0091] 内部空间填充有与两个平坦刚性面板之间的蜂窝形成物类似地布置的聚丙烯拱顶形泡沫件的、在意大利通过IMABALLAGGI PROTETTIVI制造的5毫米双侧多壁聚丙烯泡沫平板被用于制备侧板结构。该板具有与制备实施例1中的盒时所使用的板相同的特性。有纹理的板随后通过FUJI INCA/GANDY/DOMINATOR/HP或任何其他印刷机进行印刷。具体地,使用了具有40墨水头、4种彩色和1种白色的FLAT BED印刷机。被印刷的板随后通过ESKO型3轴切割机的切向刀片切割成期望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外围图案。用于弯曲板的线标记在该板的可弯曲板上,并且通过使用切割和缺刻机从该板移除3.5毫米深的材料来沿着弯曲线缺刻通道。可替换地,通道沿着多个弯曲线的缺刻可同时完成,从而在同一时刻形成弯曲线。在期望的位置在可弯曲板还通过相同的缺刻和切割机切割和缺刻有非贯通孔。沿着与第一弯曲线平行的弯曲线形成通道的步骤被重复,并且该板随后沿着这些通道弯曲以获得在里面围成中空空间的3D封闭侧板。该侧板具有两个开口侧,这两个开口侧具有有造型的边缘,该边缘被设计为与匹配的注塑栓相配合,栓通过嵌入式齿和非贯通孔联接件锁定至侧板的内表面,栓的齿锁定在侧板的孔中。上部封闭栓与使用齿-凹陷联接件的锁定至侧板的栓配合。侧板的开口边缘通过塑料螺钉彼此结合,或者它们通过利用超声机通过点熔它们来焊接在一起。否则,该侧板的开口边缘可保持暴露在外。
[0092] 侧板在竖直配置中被用于水平支撑固定搁板。专用的贯通孔制造在侧板的一侧的宽度上以允许专用螺钉的插入和固定,该专用螺钉锁定至各搁板的连接器中的凹陷。在外表面上靠近侧板中的贯通孔切割出非贯通孔。非贯通孔通过齿将螺钉锁定在特定位置,齿从螺钉的各个头延伸出来并容纳在非贯通孔中。在侧板的第二壁的内侧切割出非贯通孔,这些非贯通孔与平行壁中的贯通孔平行。彼此平行且在螺钉的远端彼此间隔开的成对螺旋浆形垂片被推入非贯通孔。在将螺钉向侧面转导90°之后,其头部处的延伸的齿在前壁处锁定至非贯通孔并且两个垂片的最远侧锁定至侧板的第二壁的内表面。水平搁板可在它们的侧面附接至两个支撑侧板,从而根据需要形成任何期望的搁板系统、内阁、壁橱、梳妆台、橱柜、食具柜或旨在任何其他家具。
[0093] 实施例3-上部搁板
[0094] 内部空间填充有与两个平坦刚性面板之间的蜂窝形成物类似地布置的聚丙烯拱顶形泡沫件的、在意大利通过IMABALLAGGI PROTETTIVI制造的5毫米双侧多壁聚丙烯泡沫平板被用于制备侧板结构。该板具有与制备实施例1中的盒时所使用的板相同的特性。有纹理的板随后通过FUJI INCA/GANDY/DOMINATOR/HP或任何其他印刷机进行印刷。具体地,使用了具有40墨水头、4种彩色和1种白色的FLAT BED印刷机。被印刷的板随后通过ESKO型3轴切割机的切向刀片切割成期望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外围图案。该板沿着在如实施例1中描述的热过程中形成的弯曲线弯曲。H形铝型材穿过所形成的搁板的开口边缘滑动并将这些边缘彼此连接。H形铝型材还锁定在搁板侧面与搁板配合的连接器。对于竖直侧板,它们的外侧处的45°角的栓与侧板上侧处的有造型的边缘配合。栓的有角度的外侧随后与双侧成45°角的中间件配合。两个竖直侧板的顶端被切割45°并被造型以配合成45°角的栓。搁板和侧板的两个成45°角的栓在搁板的两侧连接至双侧成45°角的中间件。栓和中间件通过卡扣彼此锁定并且可通过螺钉固定。它们可通过释放螺钉和卡扣彼此解锁。卡扣的释放可通过用插入栓或中间件的细杆将它们按下来实现。侧板的开口边缘通过塑料螺钉彼此结合,或者它们通过利用超声机通过点熔它们来焊接在一起。否则,该侧板的开口边缘可保持暴露在外。
[0095] 任何搁板系统的侧板的顶端与上部搁板的这种形式的组装产生漂亮且美观的图案。另外,如上制造的水平搁板也可连接至它们之间的侧板。
[0096] 实施例4-浮置搁板
[0097] 内部空间填充有与两个平坦刚性面板之间的蜂窝形成物类似地布置的聚丙烯拱顶形泡沫件的、在意大利通过IMABALLAGGI PROTETTIVI制造的5毫米双侧多壁聚丙烯泡沫平板被用于制备侧板结构。该板具有与制备实施例1中的盒时所使用的板相同的特性。有纹理的板随后通过FUJI INCA/GANDY/DOMINATOR/HP或任何其他印刷机进行印刷。具体地,使用了具有40墨水头、4种彩色和1种白色的FLAT BED印刷机。被印刷的板随后通过ESKO型3轴切割机的切向刀片切割成期望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外围图案。该板沿着在如实施例1中描述的热过程中形成的弯曲线弯曲。注塑模制的栓与搁板的开口侧的有造型边缘配合并通过螺钉附接至H形铝型材,H形铝型材使搁板的开口边缘彼此连接。H形铝型材还锁定连接器,连接器在搁板侧面与搁板配合。从栓延伸的塑料突片锁定至搁板的内表面中切割出的非贯通孔。提供了具有与侧面的栓的长度和宽度匹配的长度和宽度的0.5mm厚的两个塑料封盖条以覆盖这些栓。双侧胶带被用于将封盖附接至栓的边缘。两个直角三角支撑件被提供为通过四个螺钉连接至浮置搁板的下表面并通过螺钉连接至支撑壁。
[0098] 可替换地,相同的搁板提供有悬置支撑件以取代支撑三角件。该支撑件通过螺钉连接至搁板的上侧。悬置搁板和浮置搁板配置都能够实现印刷图像和形状切割以用于装饰。
[0099] 下面将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100] 图1至图2示出了搁板系统的总体布局。
[0101] 图3至图4示出了具有指定连接装置的搁板系统布局。
[0102] 图5至图7示出了双搁板系统的总体布局。
[0103] 图8A至图10示出了平搁板及其连接装置。
[0104] 图11至图13以三维方式示出了平搁板和连接器。
[0105] 图14至图17示出了处于不同透视图中的浮置搁板以及连接至该搁板的栓和支撑器。
[0106] 图18示出了处于不同透视图中的标准搁板。
[0107] 图19示出了被配置为与搁板或侧板的开口侧相配合的栓的不同透视图。
[0108] 图20示出了被配置为与搁板的开口侧相配合的连接器的不同透视图。
[0109] 图21示出了成角度的栓之间的双侧成角度桥接件的不同透视图。
[0110] 图22示出了与配合搁板或侧板的栓相配合的互补栓的不同透视图。
[0111] 图23至图25示出了被配置为与搁板和侧板的开口边缘相配合的强化铝棒。
[0112] 图26示出了侧板的剖面图,该侧板具有用于与搁板连接的预制插口。
[0113] 图27示出了被设计为将搁板连接至支撑装置的搁板支撑螺钉的透视图。
[0114] 图28示出了不同位置下的搁板支撑螺钉的截面图。
[0115] 图29示出了不同位置下的搁板支撑螺钉的透视3D图。
[0116] 图30示出了具有双侧搁板支撑螺钉的3D双搁板系统。
[0117] 图31示出了双侧搁板支撑螺钉的截面图。
[0118] 图32示出了双侧搁板支撑螺钉的截面图和俯视图。
[0119] 图33示出了双侧搁板支撑螺钉的3D透视图。
[0120] 图34示出了搁板系统的处于交叉配置的背部支撑带。
[0121] 图35示出了背部支撑带的交叉配置。
[0122] 图36以更近的视角示出了用于拉紧背部支撑带的盘。
[0123] 图37以拉近视角示出了联接位于各个背部支撑带端部的螺钉和环以将它们连接至搁板系统。
[0124] 图38示出了用于拉紧背部支撑带的盘的不同部件。
[0125] 图39示出用于拉紧背部支撑带的盘的3D透视图和截面图。
[0126] 图40示出了搁板与侧板的连接的拉近视图。
[0127] 图41A至图41C示出了被配置为将搁板连接至侧板的中间搁板连接器的不同视图。
[0128] 图42是插设在搁板与侧板之间的搁板连接器的拉近侧截面图。
[0129] 图43是示出了位于搁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部件的分解图。
[0130] 图44是双搁板连接器的截面图。
[0131] 图45示出了具有多个搁板连接点的侧板的侧截面图。
[0132] 图46示出了具有分离孔的上部搁板和侧板的分解图。
[0133] 图47是上部搁板与侧板的分离机构的拉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34] 图1示出了搁板系统(1)的总体构造,搁板系统(1)具有两个竖直侧板(3),这两个竖直侧板(3)支撑沿着竖直侧板(3)的长度以选定距离彼此间隔的水平搁板(2)。搁板系统(1)还包含封盖搁板(4),封盖搁板(4)从上方封闭该系统并通过配合栓(6)附接至侧板(3)。与侧板(3)的下端配合的底部栓(7)为侧板提供改善的稳定性并使其免于潜在损害,即,水、尖锐物体等。图2是图1中的搁板系统(1)及其部件的截面正视图。图2还示出了搁板(2)的截面后视图,搁板(2)在其两侧具有连接至侧板(3)的连接器联接件(9)。
[0135] 应注意,侧板(3)的、测量到的从一个壁的外侧至相对壁的外侧的厚度仅由它们的功能来限定。也就是说,侧板(3)具有被配置为稳定地分担搁板(2)上的负载从而维持竖直刚性姿态的这样一种厚度。在一个具体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侧板的厚度可以在4cm与1.5cm之间变化。相同的功能也应用于搁板(2),搁板(2)被配置为具有足以维持它们在负载下的刚性的厚度,其中在一个特定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这种厚度的范围为4cm至1.5cm。
[0136] 侧板(3)可进一步通过在侧板(3)内以及沿着侧板(3)延伸并它们的侧边接续的T形肋被强化。
[0137] 图3和图4示出了具有更多具体细节的搁板系统(1)的截面视图。具体地,图4示出了三体组件配合栓(6c1、6c2、6c3)的使用,三体组件配合栓(6c1、6c2、6c3)将侧板(3)和封盖搁板(4)在封盖搁板(4)的两侧彼此连接。三体栓(6c)的截面视图在图3中的搁板系统(1)的分解视图中示出。在图3中,螺钉(8)出现在与搁板(2)相同的水平高度上并位于各个搁板(2)和竖直侧板(3)之间。这些螺钉(8)被放置在侧板(3)的近侧壁内并联接至与搁板(2)的开口侧配合的连接器(9)的凹陷。连接器及其凹陷在图8A至图13中特别详细地示出并稍后将在说明书中进行讨论。封盖搁板(4)的边缘被顺时针切出45°角以与三体栓(6c)连接器的近端连接器(6c3)的逆时针45°角互补。图4示出搁板系统(1)的透视图。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螺钉(8)看上去从搁板(2)中出来了,但事实上它们朝着搁板(2)从孔(3a)进入它们被插入的地方。这在图8G中能够更好地看到。
[0138] 图8A更加详细地示出了搁板(2)和搁板连接器(9)的组装,其中搁板连接器(9)配合搁板(2)的开口边缘。搁板连接器(9)包括位于搁板连接器(9)内的中空的中间部(11a)和边缘部(11b)。图8B示出了搁板连接器(9)的边缘部(11b)的拉近视图。搁板连接器(9)的拉近视图示出了突片(11c),突片(11c)压靠螺钉(8)并锁定在内。这种连接将附接至两边的竖直侧板(3)的搁板(2)牢固地保持在水平位置上。搁板(2)能够轻易地从竖直侧板(3)拆下,因为螺钉不是永久地连接至搁板连接器(9)。图8G是搁板(2)、螺钉(8)和竖直侧板(3)的组装的分解图。螺钉头(具体在图26-29所示并在说明书中关于它们进行了讨论)朝着搁板连接器(9)(此图中未示出)定向并提供坚固且稳定的支撑,这足以承载搁板(2)的负荷以及加载在搁板(2)上的重量。图8E和8F是搁板系统(1)的封盖搁板(4)和搁板(2)以及它们各自的搁板连接器(6)和(9)的分解图。这两种类型的搁板的连接器都可从顶部正视图和背视图看到,对于封盖搁板(4),连接器被标记为(6a)和(6b),而对于搁板(2),连接器被标记为(9a)和(9b)。连接器(6)内用于封盖搁板(4)的中空空间包括凹陷,一旦连接器固定在封盖搁板(4)的开口边缘中的每一个内时,两个螺钉(8)就被插入凹陷中。相同的配置也应用于搁板(2),如图8F,图9和图10所示,这几幅图是搁板(2)和连接器(9)在彼此联接之前的俯视图和正视图。图11呈现了搁板(2)和连接器(9)的底部透视图,示出了中间凹陷(11a),中间凹陷(11a)适配至位于搁板(2)的底表面中部处的有造型的部分,并在搁板(2)的折叠配置下形成于搁板(2)的开口端之间的接口(12)的端部处的槽(2b)直接匹配。连接器(9)的凹陷(11a)锁定至搁板(2)的两个开口端上并将它们固定在一起在它们的接口(12)处。搁板(2)的有造型的边缘形成矩形槽(2b),凹陷(11a)的侧边插入该矩形槽(2b)内。位于连接器(9)端部处的凹陷(11b)相对于槽(2b)锁定至搁板(2)边缘的凸起造型端上。图13是连接器(9)的中部的拉近图,其同时示出了突入搁板(2)的开口端之间的接口(12)内的凹陷(11a)以及搁板(2)的有造型的边缘,特别是槽(2b),其中凹陷(11a)的端部锁定在槽(2b)内。图12示出了连接器(9)的突片(11c),一旦螺钉(8)被引导至连接器(9)内,突片(11c)就压靠螺钉(8)的头部并保持连接器(9)稳定就位。
[0139] 图46中的上部搁板(4)和侧板(3)的分解图还示出了通过位于侧板的上边缘附近并能够与栓(6)联通成的孔(6d)的分离。孔(6d)能够通过插入刚性杆轻易且稳定地使栓(6)从侧板(3)分离,刚性杆压迫从角盖(6e)延伸的柔性板(6f),角盖(6e)是栓(6)的集成部分并面对孔(6d),图47中以拉近方式示出角盖(6e)。板(6f)在被压时推挤栓(6)并将栓从其锁定位置向侧板(3)和上部搁板(4)释放。
[0140] 图19至图22示出了用于与例如搁板(2)、竖直侧板(3)、封盖搁板(4)的折叠结构的开口边缘配合的不同栓和连接器的不同视图。图19示出了栓的透视前视图(A、B)和后视图(C、D)、上部正视图(F)、底部正视图(I)、俯视图(H)和左侧视图(E)和右侧视图(G),栓用于封闭并保护竖直侧板(3)的顶部边缘(6a)和底部边缘(7)。例如,栓的凹陷(21a)配合并锁定至开口边缘的有造型形状,从而提供坚固的封盖并保护其免于机械损害和/或流体滤出。
[0141] 图20示出了用于搁板系统(1)中的搁板(2)的连接器的透视正视图(A、C)和后视图(D、F)、左侧视图(G)和右侧视图(I)、俯视图(H)和上侧视图(B)和下侧视图(G)。在不同视图中示出的连接器(9)的中间凹陷(11a)和边缘凹陷(11b)的不同透视图提供至搁板(2)的开口边缘的精确锁定并通过从中间凹陷(11a)延伸的轮廓(11d)使搁板(2)的开口侧彼此锁定。
[0142] 图21示出用于使竖直侧板(3)的顶部开口边缘与封盖搁板(4)的开口边缘彼此连接的三体部件栓的中部连接器(6c2)。示出了透视俯视图(A)、侧视图(C、G)和仰视图(E)、前视图(B、H)和后视图(D、F)。中部连接器(6c2)在三体部件栓的组件中的位置位于(I)中所示的下部和上部之间。中部连接器(6c2)的两侧在它们边缘处包含与栓的上部和下部的互补突片配合的夹子(22a)。这提供模块化的连接,这种模块化的连接能够当于自助式模式中构建搁板系统时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
[0143] 图22示出栓(6c1/6c3)的另一种配置的透视图(A、C、D、F)、侧视图(G、I)、前视图(B)、后视图(E)和俯视图(H),该栓(6c1/6c3)可用于本发明的任何搁板系统的封闭折叠的搁板和侧板的开口边缘,这些系统例如为搁板(2)、竖直侧板(3)、封盖搁板(4)、浮置或悬置搁板系统(17)(图14至17中所示)或任何其他搁板系统。突片(22b)压靠搁板或侧板的内侧并锁定至朝着壁的内侧钻出的非贯通孔内。四个一组的突片(22b)在图22A中更好地可见,这些突片(22b)位于在按压时提供突片自由移动空间的窗(22c)内。栓(6)的边缘(22d)适于覆盖搁板或侧板的外部表面的边缘,从而保护其免于由流体导致的机械损害或破坏。边缘(22d)还为搁板或侧板的开口边缘提供美观的封闭。
[0144] 搁板(2)和侧板(3)之间的连接通过如之前的附图和相应描述中所示出和描述的栓和螺钉来完成。具体地,这种连接通过螺钉来完成,螺钉从中空侧板的一个壁延伸至相对的壁并锁定在这些壁上或位于这些壁之间。这在图28至29中最佳地示出,图28-29将在说明书中稍后讨论。这种螺钉为侧板本身提供改善的强度,侧板可通过连接器(3b)进一步增强,诸如通过在图41A-C中的截面图、侧面图和透视图中示出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塞在侧板(3)内并与搁板(2)在相对竖直位置上齐平(见图42、43和45)。连接器(3b)包括开口框架盒(3f),其尺寸适于紧密地容纳在由侧板(3)围成的中空空间内并相对于搁板(2)竖直地容纳(见图43)。位于由框架(3f)围城的空间内的形成菱形的交叉肋(3d)为连接器(3b)提供额外的强度并用于将孔(3c)定位在顶点,螺钉通过这些孔(3c)从侧板(3)的一个壁插入至相对壁。具体地,搁板(2)至侧板(3)通过如图43的分解图所示的连接器(3b)的连接通过插进栓(9)的螺钉(9a)来完成,栓(9)封闭搁板(2)的侧面和完整头(81)。螺钉随后穿过侧板(3)的近侧壁并穿过连接器(3b)的孔(3c)。螺钉(9a)随后锁定在侧板(3)的远侧壁内。这种配置使螺钉(9a)稳定到位,同时为它们提供防护和保护并进一步强化侧板(3)本身,为其提供附加的刚性。图42和图45例示了沿着侧板(3)的长度纵向地重新定位搁板(2)的可能性。这是通过沿着连接器(见图41A-C)一个接着一个均匀间隔的孔(3c)实现的,类似于侧板(3)的近侧壁和远侧壁(未示出)中的贯通孔(3a)那样。搁板(2)和连接器(3b)的组合随后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向上和向下移动。最后,图44给出了连接器(3b)的具有双连接器(3g)形式的变型,其包括通过水平连接梁(3f)彼此连接的两个连接器(3b)。这种双连接器(3g)为连接器(3b)自身提供稳定度,从而防止它们从它们的位置偏移或相对于它们的位置倾斜。这同样增强了侧板(3)的刚性。
[0145] 现在回到其他可能的搁板组件,图5-7示出了具有三个竖直侧板(3)的双搁板系统(10),这三个竖直侧板(3)支撑两组水平搁板(2),且上面没有封盖搁板。顶部栓(6a)和底部栓(7)分别封闭竖直侧板(3)的开口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还提供保护以防止机械损害或流体渗漏进侧板(3)。图5和6示出了双搁板系统(10)的左侧透视图和右侧透视图,并且图7示出了系统(10)的截面图、竖直侧板(3)的正视图和搁板(2)的正视图(图的顶部)和后视图(图的底部)。图6和7还示出了处于相同水平位置的搁板(2)事实上通过螺钉(8)互连,螺钉(8)穿过中间竖直侧板(3)并支撑两个搁板(2)。这种螺钉(8)具有两个头,一端一个,这使其能够与搁板连接器(9)联接,搁板连接器(9)与搁板(2)的彼此邻近的平行边缘配合。螺钉(8)的双头配置在图30-33中更加具体地示出。
[0146]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任何搁板系统的关键特征之一是螺钉(8),螺钉(8)与搁板连接器(9)内的凹陷配合,例如,搁板连接器(9)本身与搁板(2)的有造型的开口边缘配合。图26-29示出了螺钉(8)的不同方面。图26示出了插入竖直侧板(3)的中空空间并穿过侧板(3)壁的螺钉(8)的侧视图(A、B、D)。竖直侧板(3)的正视图(C)示出了贯通孔(3a)和非贯通槽(3b),螺钉(8)被插入贯通孔(3a),螺钉的延伸的突片被锁定至和非贯通槽(3b)。槽(3b)和突片的放大图在图27和29中提供并在说明书中关于它们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图26中的竖直侧板(3)的透视图(E)示出了侧板(3)的内部的在螺钉(8)的位置处的切开视图。螺钉(8)事实上穿过孔(3a)并相对于侧板(3)的长度水平延伸至侧板(3)的平行壁内。这也在说明书中参照图28-29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单头螺钉(8)在图27中在顶部透视图(A、B)和底部透视图(C、I)、侧视图(F)、正视图(H)和后视图(D)和顶视图(E)和底视图(G)详细地示出。螺钉(8)可分为近侧头部、主体和远侧尖端部。
[0147] 头部包括水平顶部平坦表面(8b)、水平底部平坦表面(8a)、位于这两个水平平坦表面之间的竖直间隔件(8i)、顶部(8b)、底部(8a)和从水平顶部平坦表面(8b)延伸突片(8c)。这种配置允许头部联接在搁板连接器(9)的合适凹陷内。位于两个顶部水平表面(8b)与底部水平表面(8a)之间的竖直间隔件(8i)具有足够的厚度和长度以在插入搁板连接器(9)中的凹陷时支撑搁板。顶部水平表面(8b)锁定在搁板连接器(9)的内部,而顶部水平表面压靠竖直侧板(3),例如见图28(A)和29(B)、(D)和(E)。在插入侧板(3)之后,螺钉(8)可在贯通孔(3a)内转动。突片(8c)被成形为阶梯以将螺钉(8)锚固至侧板(3)通过向一旁转动螺钉(8)并将阶梯的下部锁定在侧板(3)的非贯通槽(3b)内。槽(3b)可定位在孔(3a)附近一定距离处,该距离等于突片(8c)的阶梯的上部的长度。突片(8c)包括齿(8s),齿(8s)远离突片(8s)竖直地延伸,其中齿(8s)被配置为压靠与搁板边缘匹配的连接器内的凹陷内的内部突片并锁定在该凹陷内。
[0148] 螺钉(8)的主体部分包括上部(8j),上部(8j)具有垂片(8e),垂片(8e)沿相反方向相对于彼此延伸。孔(3a)的形状、长度和宽度适于允许上部(8j)和垂片(8e)在垂片(8e)处于与孔(3a)平行的位置时穿过。当螺钉(8)在孔内(3a)转动90°或相对于孔(3a)的平面处于任何角度时,垂片(8e)同样转动并压靠侧板(3)的近侧壁的内表面。这可在图28(C)和图29(A)和(C)中看到。垂片(8e)将螺钉(8)锁定至侧板(3),从而为搁板系统的构造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强度。上部(8j)的厚度等于侧板(3)的近侧壁的厚度,从而牢固地位于其中。螺钉(8)的中间长型部(8f)接续上部(8j)并且具有更小的直径以及等于侧板(3)的近侧壁与远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中空空间(3c)中的距离相等的长度。例如,这可在图29(A)和(D)中示出。螺钉(8)的下部(8k)具有两对垂片(8d)和(8g),其中一对垂片位于另一对垂片之上。下部垂片对(8g)插入侧板(3)的远侧壁内的非贯通孔(3d)内,孔(3d)被成形和定尺寸为允许垂片(8g)位于远侧壁内,例如见图29(F)。侧板(3)的远侧壁内的孔(3d)具有足够的深度和空间以能够使垂片(8g)在其中相对于孔(3d)入口的平面以任何角度转动。当螺钉(8)被转动时,垂片对(8g)在孔(3d)的空间内转动,并且位于它们上方的垂片对(8d)也一致地转动。垂片(8g)和(8d)从两侧压靠侧板(3)的远侧壁的内表面,从而将螺钉(8)锚固至侧板(3)并为水平放置的搁板(2)向竖直侧板(3)的附接提供基本的强度和稳定性。这在图28(A)-(C)和29(B)以及(D)中最佳地示出。搁板系统的构造获得了稳定结构作为结果,该稳定结构被配置为承载大重量的负载。
[0149] 同样地,使用其他类型的螺钉来将搁板(2)附接至侧板(3)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相应地,可使用螺钉,诸如菌头螺钉,常规螺钉,卡接螺钉和螺母(nit)或其他类型的螺钉。进一步地,这些螺钉在插入栓(9)和侧板(3)中的孔(8a)之后能够可释放地或永久地固定到位。
[0150] 图5-7中所示的双搁板组件系统(10)要求将两个搁板(2)连接至它们之间的竖直侧板(3)的螺钉(8)具备双头(81)。双头螺钉的这种配置在图30-33中示出。具体地,图31中示出了双头螺钉的分解呈现的正视图和后视图。在图31中,(A)和(D)示出了螺钉(8)的主体,并且(B)和(D)示出了完整头(81)。图32更加详细地示出了双头螺钉的不同部分。具体地,在移除了下部垂片(8g)之后,螺钉(8)的下部(8n)的主体形成螺钉(8)的中部(8f)的长型部。该下部(8n)限制由上部垂片(8d)及其主体(8n)限定,主体(8n)自身具有圆柱形形状,该形状具有与完整头(81)内的中空圆柱空间相联接的外径。该联接允许将两个搁板(2)附接至它们之间的竖直侧板(3),其中这两个头都与与搁板的开口边缘配合的连接器中的凹陷联接。处于组装和拆解配置的双头螺钉的不同视图在图32中示出。具体地,图32(B)示出了拆解配置,其中圆柱形下部(8n)的主体面对完整头(81)的中空空间(8m)。螺钉(8)和完整头(81)的组装配置,特别是下部(8n)与圆柱形凹陷(8m)的联接在图32(F)中示出。图32(H)和(I)在正视图和后视图中示出了组装配置。图32(A)、(D)、(E)和(G)为双头螺钉在从螺钉头观察时的俯视图以及完整头的透视图。图32(B)和(F)还示出了齿(8s),齿(8s)在两头远离突片(8c)竖直地延伸。与单头螺钉类似,齿(8s)被配置为压靠与搁板边缘配合的连接器内的凹陷内的内部突片并锁定在该凹陷内。图33分别以(A)和(B)示出了处于拆解和组装配置下的双头螺钉的立体图。
[0151] 图30(A)-(C)示出了双头螺钉在构造搁板系统时的实际定位。螺钉(8)首先被插入竖直侧板(3)中的贯通孔(3a)。其随后在远侧壁的外表面处与竖直侧板(3)的另一侧上的完整头(81)联接(当从螺钉(8)的位置看时)。双头螺钉的两个头彼此平行地定向,从而允许从竖直侧板(3)的两侧联接搁板连接器(9)的凹陷(11b)。图30(b)示出双搁板系统的完整构造,其中螺钉(8)及其头部由搁板连接器(9)覆盖。这种形式的隐藏的螺钉-凹陷联接在搁板系统中的搁板(2)与侧板(3)之间产生平整和连续的过渡。这种连续的过渡的优点在于搁板系统的整个可见表面上的连续的图像或印刷。这进而使得设计图像概念(例如Logo、图片和图像)成为可能,该设计将搁板系统的所有可见表面当作一个整体。因此,单个图像可预先设计并印刷在本发明的由折叠搁板和侧板构建的任何搁板系统或构造的整个可见表面上。
[0152] 图14-17示出了基于折叠搁板(2)的浮置搁板(17)和悬置搁板(17a)构造的其他示例。搁板(2)是开口侧面向下的折叠板。对于图14中的浮置搁板(17)来说,搁板连接器(20)与搁板(2)的开口边缘配合,该边缘被造型以与搁板连接器(20)锁定。螺钉(15)倍插入搁板连接器(20)中的匹配孔(15a)并穿过滑入搁板连接器(20)内的上部轨道的支撑件(16)中的重合孔。通过这种方式,螺钉(15)将支撑件(16)固定至搁板连接器(20)。封盖(14)封闭搁板连接器(20)的暴露的内侧,从而为它们提供保护和外观美感。对于图15和16中所示的悬置搁板(17a),该结构与浮置搁板(17)一样,有所不同的是,挂钩(16a)滑入搁板连接器(20)的下部轨道内。挂钩(16a)通过螺钉固定至搁板连接器(20),并且搁板连接器(20)的暴露的内侧由封盖(14)盖住以出于保护和美学的目的。图17示出了浮置搁板(17)的透视图(A、C、D、F)、俯视图(I)、底视图(G)、正视图(H)以及侧视图(B、E)。具体地,搁板连接器(20)的中部和侧面凹陷(20a)和(20b)分别被示出,它们被用于锁定至搁板(2)的有造型的开口边缘并容纳将支撑件(16)固定至搁板连接器(20)的螺钉(15)。轨道(18)在透视图(F)和(D)中示出,其中支撑件(16)滑动至轨道内。
[0153] 图18通过透视图(A、C、E、G)、俯视图(B)、底视图(F)和侧视图(H、D、I)示出了本发明的折叠搁板(2)的大体构造。凹陷(2b)被用于容纳在折叠搁板(2)的两个开口边缘的端部附近的螺钉。
[0154] 搁板(2)和搁板构造的额外强化总体上为H形铝型材,该型材用于互连折叠搁板(2)的开口端或搁板构造的相邻结构部件。互连铝型材(24)和(25)的示例在图23和24中分别示出。型材(24)的边界条(24a)、(24b)和(24d)、型材(25)的(25a)和(25c)封闭在折叠搁板或相邻的结构部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从而为它们提供外部骨架支撑。中间轨道(24c)和(25c)通过容纳这些部分的边缘来提供额外的支撑。这种铝型材(26)的具体用途在图25中示出,其中外部边界条(26c)封闭并覆盖构造的两个相邻部分之间的间隙,并且边缘条(26a)和(26b)在另一侧锁定在构造部分之内。
[0155] 本发明的构造的另一种额外后面强化选择在图34-39中示出。两个其他选择是连接至本发明的搁板系统或任何其他构造的竖直侧板的后端的板。这种选择在图1中示出,其中板(5)密封搁板系统(1)的开放后侧并提供额外的支撑以将整个构造稳定在竖直位置。另一个选择是两个刚性铝型材的交叉配置,这两个刚性铝型材在竖直侧板的后面连接至竖直侧板的顶端和底端。搁板系统(1)在分解或拆解视图中示出,其中带(26)的交叉配置稍微远离侧板(3)一定距离。带拉伸模块化盒(27)在带(27)的交叉点处连接至带(27)。盒(27)被配置为使带(26)从相对松弛的状态调整至拉紧状态,用于使交叉带(26)提供给搁板系统(1)的支持最大化。图37中放大的环(26a)和螺钉(28)对被用于将带(26)固定至竖直侧板(3)的顶端和底端。如图37中所示,螺钉(28)的螺旋配置配合环(26a),环(26a)将其固定至侧板(3)端部。通过径向转动在带(26)的交叉点处保持带(26)的盒(27),带可在将它们与螺钉(28)和环(26a)的联接体配合之后拉紧。
[0156] 图35示出了位于搁板系统后面的交叉带(26)。图36放大了图35中所示的盒(27)。盒(27)包括容纳箱(27a)和与箱(27a)配合的栓(27b)。箱的底部是中空部(27e),其允许卡合突片(27g)(图38中所示)压靠中空底部(27e)的边缘,推出并锁定其外侧。通过这种方式,栓(27b)保持锁定至盒(27a),这使得其能够自由径向转导并拉近带(26)。盒(27)的拉伸机构包括在栓(27b)顶部竖直延伸的波纹形把手(27c)。把手(27c)的端部(27d)具有粗糙纹理,粗糙纹理包括凸起线条。把手(27c)被四个隆起(27h)(见图38)包围,当把手(27c)在其轴线上转动时,这些隆起与把手(27c)的凸起线条接合。当盒(27)在带(27c)的交叉处关闭时,把手(27c)在其轴线上转动并且隆起(27h)锁定在把手(27c)的凸起线条之间。栓(27b)的中空有槽延伸(27k)(图38和39(A)中最佳地可见)在带(26)的交叉处配合带(26)并提供紧密空间以保持带(26)。因此,带(26)通过绕它们的纵向轴线径向转动来响应栓(27b)在箱(27a)内的转动。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了带(26)的拉紧效果。由于隆起(27h)在凸起隆起(27c)之间的锁定,带(26)因此被拉紧并保持它们的拉紧位置。带(26)在如上所述的把手的转动和锁定时还进一步被拉紧。在箱(27a)的边缘处的具有开口端的槽(27f)压住栓(27b)的有纹理的底部,从而相对于彼此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并为盒(27)在其栓(27b)倍转动时提供进一步的稳定性。
[0157] 与本发明有关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必要的变化、变型和修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