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

阅读:648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注塑模具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 注塑模具 ,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所述前模设有型腔;调节 块 组件,所述调节块组件设于所述型腔内;后模,所述后模与所述前模合模时,所述后模、所述调节块组件、以及所述前模共同围设形成注塑产品的模腔;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调节块组件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块组件包括多个调节块,多个所述调节块沿所述型腔的周向设置,且相邻两所述调节块相抵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多个所述调节块靠近或远离所述型腔的 侧壁 ,以调节所述模腔的大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一套注塑模具就可以成型出不同规格的前壳,以匹配不同规格的 液晶 屏玻璃装配,避免了因液晶屏玻璃尺寸变更而需要重复开新模具所产生高昂开模具 费用 。,下面是注塑模具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模,所述前模设有型腔;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块组件设于所述型腔内;
后模,所述后模与所述前模合模时,所述后模、所述调节块组件、以及所述前模共同围设形成注塑产品的模腔;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调节块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块组件包括多个调节块,多个所述调节块沿所述型腔的周向设置,且相邻两所述调节块相抵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多个所述调节块靠近或远离所述型腔的侧壁,以调节所述模腔的大小;所述调节块组件还包括中央控制块,多个所述调节块设于所述中央控制块的外围,多个所述调节块与所述中央控制块之间还连接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驱使多个所述调节块靠近所述中央控制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斜导柱,所述调节块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配合的第一斜孔,所述斜导柱安装于所述前模并且自由端插入所述第一斜孔内,所述斜导柱通过与所述第一斜孔的相对滑动以带动所述调节块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一斜孔设置有至少两个,且两所述第一斜孔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斜孔分别靠近所述调节块的两端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底壁开设有第二斜孔,所述斜导柱背离所述第一斜孔的端部卡接于所述第二斜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孔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靠近所述第一斜孔设置,且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
所述斜导柱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柱段和第二导柱段,所述第一导柱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斜导柱的直径;
所述第一导柱段容置于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第二导柱段限位于所述第二孔段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包括伸入所述型腔内的型芯,所述型芯的周缘形成搭接部,所述调节块的周缘凸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被所述型腔的底壁和所述搭接部所夹持,所述搭接部、所述插接部、以及所述型腔的底壁和侧壁共同围成所述模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包括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相抵接的表面为相配合的斜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说明书全文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显示装置(如电视机)的模组屏结构尺寸不断的更新,其前壳边框尺寸也不同,即前壳边框宽窄不同;但是,现有成型前壳的注塑模具大部分为一体结构,同一尺寸的注塑模具只能成型一种边框尺寸的前壳,不同宽窄边框的前壳则需要多个尺寸的注塑模具,这样会使得注塑模具的适用范围较差;同时,因前壳的边框尺寸的改变,原注塑模具往往会造成报废,则需要重新制造新的模具,如此,造成了大量模具的浪费,也产生了高昂的开模具费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旨在成型出不同规格的前壳,以匹配不同规格的液晶屏玻璃装配,避免了因液晶屏玻璃尺寸变更而需要重复开新模具所产生高昂开模具费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所述前模设有型腔;调节组件,所述调节块组件设于所述型腔内;后模,所述后模与所述前模合模时,所述后模、所述调节块组件、以及所述前模共同围设形成注塑产品的模腔;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调节块组件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块组件包括多个调节块,多个所述调节块沿所述型腔的周向设置,且相邻两所述调节块相抵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多个所述调节块靠近或远离所述型腔的侧壁,以调节所述模腔的大小。
[0005]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斜导柱,所述调节块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配合的第一斜孔,所述斜导柱安装于所述前模并且自由端插入所述第一斜孔内,所述斜导柱通过与所述第一斜孔的相对滑动以带动所述调节块滑动。
[0006] 可选地,每一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一斜孔设置有至少两个,且两所述第一斜孔间隔设置。
[0007] 可选地,两所述第一斜孔分别靠近所述调节块的两端设置。
[0008] 可选地,所述型腔的底壁开设有第二斜孔,所述斜导柱背离所述第一斜孔的端部卡接于所述第二斜孔。
[0009] 可选地,所述第二斜孔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靠近所述第一斜孔设置,且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斜导柱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柱段和第二导柱段,所述第一导柱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斜导柱的直径;所述第一导柱段容置于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第二导柱段限位于所述第二孔段内。
[0010] 可选地,所述后模包括伸入所述型腔内的型芯,所述型芯的周缘形成搭接部,所述调节块的周缘凸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被所述型腔的底壁和所述搭接部所夹持,所述搭接部、所述插接部、以及所述型腔的底壁和侧壁共同围成所述模腔。
[0011] 可选地,所述调节块包括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相抵接的表面为相配合的斜面。
[0012] 可选地,所述调节块组件还包括中央控制块,多个所述调节块设于所述中央控制块的外围,多个所述调节块与所述中央控制块之间还连接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驱使多个所述调节块靠近所述中央控制块。
[0013] 可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001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于前模的型腔内设置调节块组件,当后模与前模合模时,后模、前模、及调节块组件共同围合形成产品的模腔;其中,调节块组件包括多个调节块、多个调节块沿型腔的周向设置,且相邻两调节块相抵触;同时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多个调节块靠近或远离型腔的侧壁,以使得调节块与型腔侧壁的间距,即调节产品模腔的大小,从而可以成型出不同边框尺寸的产品。当本发明的注塑模具用于成型显示装置的前壳时,通过调节块的滑动就可以成型出不同规格的前壳,以匹配不同规格的液晶屏玻璃装配,避免了因液晶屏玻璃尺寸变更而需要重复开新模具所产生高昂开模具费用。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发明注塑模具一实施例于成型无边面框产品情况下的结构剖视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注塑模具移除后模后的结构俯视图;
[0018]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注塑模具于成型窄边面框产品情况下一视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注塑模具于成型宽边面框产品情况下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1] 图6为图1注塑模具移除后模后另一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0022]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8为图4注塑模具移除后模后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4] 图9为图5注塑模具移除后模后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5] 附图标号说明:
[0026]
[0027]
[0028]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3]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4] 本发明提出一种注塑模具100。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注塑模具100一实施例中,注塑模具100用于成型显示装置的前壳,包括:前模10,前模10设有型腔11;调节块组件50,调节块组件50设于型腔11内;后模30,后模30与前模10合模时,后模30、调节块组件50、以及前模10共同围设形成注塑产品的模腔15;及驱动机构70,驱动机构70与调节块组件50连接;其中,调节块组件50包括多个调节块,多个调节块沿型腔11的周向设置,且相邻两调节块相抵触,驱动机构70驱动多个调节块靠近或远离型腔11的侧壁,以调节模腔15的大小。
[0036] 具体地,多个调节块沿型腔11的周向设于型腔11的底壁,并且相邻两调节块的端部相抵触;当前模10和后模30合模时,每一调节块背离型腔11底壁的表面抵触于后模30,多个调节块、前模10、及后模30共同围合形成注塑产品的模腔15。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前壳一般为L型边框,则形成的模腔15亦为L型结构,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产品亦可以为U型结构,或其他合理的结构。驱动机构70可以为气缸电机、斜导柱、或者其他合理的驱动件,驱动机构7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调节块,可以理解的,驱动机构70亦设置为多个,每一驱动机构7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一调节块,并驱动调节块靠近或远离型腔11的侧壁,从而使得调节块与型腔11侧壁的间距变小或变大,也即,通过驱动调节块的滑动来调节模腔15的大小,从而成型出不同宽度面框的产品。
[0037]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驱动机构70可以对其连接的调节块做单独的控制,进而可以控制调节块移动的顺序;在多个调节块的移动方向不同时,每一驱动机构70对每个调节块进行单独控制,以有效地避免调节块之间产生干涉。同时,通过驱动机构70对每个调节块的单独控制亦可以成型出边框宽度不统一的产品。
[0038]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于前模10的型腔11内设置调节块组件50,当后模30与前模10合模时,后模30、前模10、及调节块组件50共同围合形成产品的模腔
15;其中,调节块组件50包括多个调节块、多个调节块沿型腔11的周向设置,且相邻两所述调节块相抵触;同时设置驱动机构70,驱动机构70驱动多个调节块靠近或远离型腔11的侧壁,以使得调节块与型腔11侧壁的间距,即调节产品模腔15的大小,从而可以成型出不同边框尺寸的产品。当本发明的注塑模具用于成型显示装置的前壳时,通过调节块的滑动就可以成型出不同规格的前壳,以匹配不同规格的液晶屏玻璃装配,避免了因液晶屏玻璃尺寸变更而需要重复开新模具所产生高昂开模具费用。
[0039] 请参阅图2,驱动机构70包括斜导柱71,调节块上设有与斜导柱71配合的第一斜孔511,斜导柱71安装于前模10并且自由端插入第一斜孔511内,斜导柱71通过与第一斜孔511的相对滑动以带动调节块滑动。
[004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斜导柱71的一端卡接于前模10,另一端插设于第一斜孔511内,可以通过调节斜导柱71插入第一斜孔511内的长度,来实现调节块与型腔11侧壁的间距,斜导柱71插入第一斜孔511内的长度越大,调节块与型腔11侧壁的间距越小,如此可成型出不同边框宽度的产品。斜导柱71和第一斜孔511的倾斜方向一致,其倾斜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优选地,其倾斜方向为朝向型腔11侧壁的方向,如此,可使得调节块与型腔11侧壁的间距调节过程快速且有效。
[0041] 在本发明注塑模具100用于成型显示装置的前壳过程中,当斜导柱71插入第一斜孔511内的长度较大时,可以成型出无边框的前壳(见图3和图7);当斜导柱71插入第一斜孔511内的长度稍微缩短时,可以成型出较窄边框的前壳(见图4和图8);当斜导柱71插入第一斜孔511内的长度进一步缩短时,可以成型出较宽边框的前壳(见图5和图9);如此,可通过调节斜导柱71插入第一斜孔511内的长度,来实现不同宽窄边框尺寸的前壳。
[0042] 请再次参阅图2,每一调节块上的第一斜孔511设置有至少两个,且两第一斜孔511间隔设置。第一斜孔511设置有至少两个,斜导柱71亦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如此的设置,可使得调节块的受较均匀,有效地避免了调节块于合模时因受力不均而造成晃动的情况,从而保证注塑成型出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品质。
[0043] 进一步地,两第一斜孔511分别靠近调节块的两端设置。如此的设置,可使得调节块的受力更加均匀,更有效地避免了调节块于合模时因受力不均而造成晃动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注塑产品的品质。
[0044] 请再次参阅图7至图9,型腔11的底壁开设有第二斜孔13,斜导柱71背离第一斜孔511的端部卡接于第二斜孔13。第二斜孔13与第一斜孔511对应设置,通过第二斜孔13的设置,可保证斜导柱71具有较好的稳固性,从而保证了调节块于合模时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注塑成型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品质。
[0045] 第二斜孔1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孔段131和第二孔段133,第一孔段131靠近第一斜孔511设置,且第一孔段131的孔径小于第二孔段133的孔径;斜导柱7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柱段711和第二导柱段713,第一导柱段711的直径小于第二斜导柱71的直径;第一导柱段711容置于第一孔段131内,第二导柱段713限位于第二孔段133内。如此的设置,可使得斜导柱71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简单且方便;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柱段711和第二导柱段713的相对长度,来调节第一导柱段711显露于第一孔段131的自由端的长度,即,调节第一导柱段711插入第一斜孔511的长度,从而实现了调节模腔15的大小的效果。当然,在不改变第一导柱段711和第二导柱段713的相对长度的情况下,亦可以通过调节斜导柱71的整体长度,来调节斜导柱71插入第一斜孔511的长度,亦能实现调节模腔15的大小的效果。
[0046] 需要说明的是,斜导柱71的成本较低,通过不同长度的斜导柱71或第一导柱段711和第二导柱段713的相对长度不同,则可实现调节模腔15的大小的效果,有效地避免了因液晶屏玻璃尺寸变更而需要重复开新模具所产生高昂开模具费用。
[0047] 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5,后模30包括伸入型腔11内的型芯31,型芯31的周缘形成搭接部311,调节块的周缘凸设有插接部513,插接部513被型腔11的底壁和搭接部311所夹持,搭接部311、插接部513、以及型腔11的底壁和侧壁共同围成模腔15。
[0048]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搭接部311设于型芯31背离后模30的表面,且搭接部311的外周表面与型芯31的外周表面相平齐,插接部513设于调节块的周缘,且插接部513的一表面与调节块面向型腔11底壁的表面相平齐,于是地,当前模10和后模30合模时,插接部513的一表面抵接于型腔11的底壁,另一相对表面抵接于搭接部311,则搭接部311、插接部513、及型腔11的底壁和侧壁围合形成的模腔15为L型。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搭接部311、插接部513、及型腔11的底壁和侧壁围合形成的模腔15亦可以为U型结构或其他合理的结构。
[0049] 请再次参阅图2,调节块包括第一调节块51和第二调节块53,第一调节块51和第二调节块53交错设置,第一调节块51和第二调节块53相抵接的表面为相配合的斜面。
[0050] 具体地,型腔11大致呈方形,第一调节块51位于型腔11的四角处,第二调节块53位于型腔11的边缘处,第一调节块51和第二调节块53交错分布,且二者相抵接的表面为斜面,如此的设置,可单独移动每一调节块,也可同时移动每一调节块。
[0051]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调节块组件50还包括中央控制块55,多个调节块设于中央控制块55的外围,多个调节块与中央控制块55之间还连接有弹性复位件57,弹性复位件57驱使多个调节块靠近中央控制块55。
[0052] 具体地,中央控制块55安装于型腔11的底壁,其安装方式可以为卡扣固定、螺钉固定、或者其他合理有效的固定方式。弹性复位件57的设置,可使得调节块于开模时靠近中央控制块55滑动,以便于产品的取出;特别是对于L型或U型结构的产品,弹性复位件57的设置可更便于产品的取出。
[0053] 弹性复位件57一般为具有弹性的物件,优选地,弹性复位件57为弹簧,以调节块的复位过程更加快速且有效。
[0054] 此外,请再次参阅图2,该注塑模具100还包括模架90,该模架90用于固定安装前模10,以增加前模10的稳固性。
[005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注塑模具 2020-05-11 281
注塑模具 2020-05-11 469
注塑模具 2020-05-11 799
注塑模具 2020-05-12 847
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 2020-05-11 392
注塑模具 2020-05-13 192
注塑模具 2020-05-13 545
注塑模具 2020-05-11 257
注塑模具 2020-05-11 293
注塑模具 2020-05-12 45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