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挤压成型 / 热压成型 / 拉深 / 一种深拉模具结构

一种深拉模具结构

阅读:1009发布:2021-01-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深拉模具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深拉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二上垫板、 夹板 背板 、第一 上夹板 、第二上夹板、第一脱背板、第二脱背板、第一脱料板、第二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第一上夹板位于第一上垫板的下方,夹板背板位于第一上夹板与第一上垫板之间,第二上夹板位于第二上垫板的下方,第二上夹板与第二上垫板固定连接,下模板设置在第一脱料板的下方,下模板延伸至第二脱料板的下方,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第一上垫板与第一上夹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柱,第一上夹板与下模板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柱。该深拉模具结构能够在同一物料上进行 拉深 工段与其他工段的同步操作, 冲压 成型效果好。,下面是一种深拉模具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深拉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二上垫板、夹板背板、第一上夹板、第二上夹板、第一脱背板、第二脱背板、第一脱料板、第二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第一上垫板位于所述上模座的下端中部,所述第二上垫板位于所述上模座的下端侧部,所述第一上垫板与所述第二上垫板均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夹板位于所述第一上垫板的下方,所述夹板背板位于所述第一上夹板与所述第一上垫板之间,所述第二上夹板位于所述第二上垫板的下方,所述第二上夹板与所述第二上垫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脱料板位于所述第一上夹板的下方,所述第二脱料板位于所述第二上夹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脱背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脱料板靠近所述第一上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脱背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脱料板靠近所述第二上夹板的一侧,所述下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脱料板的下方,所述下模板延伸至所述第二脱料板的下方,所述下模座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下方,所述下垫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上垫板与所述第一上夹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上夹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拉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背板与所述第一上夹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拉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与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拉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拉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模座的边沿与所述下模座的边沿。

说明书全文

一种深拉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拉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拉深的产品要求模具拉深工站单独分板来加工产品,传统模具结模无法解决拉深工段和其他工段的同步压料,传统模具结模对与拉深产品的冲压成型效果不好。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拉模具结构,该深拉模具结构能够在同一物料上进行拉深工段与其他工段的同步操作,冲压成型效果好。
[0004]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拉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二上垫板、夹板背板、第一上夹板、第二上夹板、第一脱背板、第二脱背板、第一脱料板、第二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第一上垫板位于所述上模座的下端中部,所述第二上垫板位于所述上模座的下端侧部,所述第一上垫板与所述第二上垫板均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夹板位于所述第一上垫板的下方,所述夹板背板位于所述第一上夹板与所述第一上垫板之间,所述第二上夹板位于所述第二上垫板的下方,所述第二上夹板与所述第二上垫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脱料板位于所述第一上夹板的下方,所述第二脱料板位于所述第二上夹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脱背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脱料板靠近所述第一上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脱背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脱料板靠近所述第二上夹板的一侧,所述下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脱料板的下方,所述下模板延伸至所述第二脱料板的下方,所述下模座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下方,所述下垫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上垫板与所述第一上夹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上夹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柱。
[000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板背板与所述第一上夹板固定连接。
[0006]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垫板与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
[0007]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垫板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
[000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模座的边沿与所述下模座的边沿。
[0009]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柱的数量为4。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深拉模具结构,该深拉模具结构能够在同一物料上进行拉深工段与其他工段的同步操作,冲压成型效果好。附图说明
[0011]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深拉模具结构的开模阶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1中:
[0014] 1、上模座;2、第一上垫板;3、第二上垫板;4、夹板背板;5、第一上夹板;6、第二上夹板;7、第一脱背板;8、第二脱背板;9、第一脱料板;10、第二脱料板;11、下模板;12、下垫板;13、下模座;14、第一连接柱;15、第二连接柱;16、第三连接柱;17、缓冲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6]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深拉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1、第一上垫板2、第二上垫板3、夹板背板4、第一上夹板5、第二上夹板6、第一脱背板7、第二脱背板8、第一脱料板9、第二脱料板10、下模板11、下垫板12和下模座13,所述第一上垫板2位于所述上模座1的下端中部,所述第二上垫板3位于所述上模座1的下端侧部,所述第一上垫板2与所述第二上垫板3均与所述上模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夹板5位于所述第一上垫板2的下方,所述夹板背板4位于所述第一上夹板5与所述第一上垫板2之间,所述第二上夹板6位于所述第二上垫板3的下方,所述第二上夹板6与所述第二上垫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脱料板9位于所述第一上夹板5的下方,所述第二脱料板10位于所述第二上夹板6的下方,所述第一脱背板7固定在所述第一脱料板9靠近所述第一上夹板5的一侧,所述第二脱背板8固定在所述第二脱料板10靠近所述第二上夹板6的一侧,所述下模板11设置在所述第一脱料板9的下方,所述下模板11延伸至所述第二脱料板10的下方,所述下模座13位于所述下模板11的下方,所述下垫板12设置在所述下模座13与所述下模板11之间,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13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4,所述第一上垫板2与所述第一上夹板5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5,所述第一上夹板5与所述下模板11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柱16。
[0017] 其中,所述夹板背板4与所述第一上夹板5固定连接,所述下垫板12与所述下模座13固定连接,所述下垫板12与所述下模板11固定连接,包括4个缓冲柱17,所述缓冲柱1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模座1的边沿与所述下模座13的边沿。
[0018] 在该深拉模具结构工作的时候,具有三个阶段,分别为开模阶段、成型阶段和闭模阶段。
[0019] 开模阶段中,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13分离开,由所述第一连接柱14进行支撑
[0020] 成型阶段中,所述第一连接柱14与所述第三连接柱16收缩,所述上模座1驱动所述第一上夹板5压在所述第一脱背板7上,使得所述第一脱料板9把物料压在所述下模板11上,同时,所述第二脱料板10也在所述上模座1下压的过程被所述第二脱背板8带动下压,所述第二脱料板10也压在物料上,物料的两个部位同时被所述第一脱料板9和所述第二脱料板10所压持,造成拉深工段与其他工段的同步压料。
[0021] 闭模阶段中,所述第二连接柱15收缩,所述第一上垫板2在所述上模座1的作用下继续下压,压在所述夹板背板4上,而所述第二上垫板3压在所述第二脱背板8上,完成闭模。
[0022]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调节拉深坯料体积的拉深方法 2020-05-14 330
一种拉深方法及拉深装置 2020-05-14 856
液压拉深装置 2020-05-13 161
一种拉深模具 2020-05-13 855
一种拉深模 2020-05-11 998
拉深成型方法 2020-05-12 986
拉深加工装置 2020-05-12 285
一种拉深模 2020-05-11 947
拉深机构 2020-05-11 595
斜拉深工艺 2020-05-11 65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