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家用器具 / 熨斗 / 电熨斗 / 底板 / 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

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

阅读:687发布:2021-06-07

专利汇可以提供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底板 双侧翻转 自卸车 ,包括车厢前、后边板和车底盘,车斗或车底盘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底板和右底板的外端铰接相连,右底板的里端与搭接板的右侧边铰接相连,搭接板的下表面与左底板里端的上表面相贴,左底板和右底板前、后二侧中部的对称 位置 分别与一个∧形拉杆的二个底端铰接相连,每个∧形拉杆的顶尖端为铰接相连,二个∧形拉杆的顶尖端分别与前提升 横杆 和后提升横杆的里端铰接相连,前提升横杆和后提升横杆分别沿车斗的 中轴 线方向穿过车厢前边板和后边板上的长 槽孔 后,其外端再与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相连。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边行走一边向车厢两侧卸车,便于维修,工作性能更稳定,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下面是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包括车斗(8)、车厢左右边板(1)、车厢前、后边板(2、3)和车底盘(4),车斗(8)或车底盘(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底板(5)和右底板(6)的外端铰接相连,右底板(6)的里端与至少一搭接板(7)的右侧边铰接相连,每块搭接板(7)的下表面与左底板(5)里端的上表面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5)和右底板(6)前、后二侧中部的对称位置分别与一个∧形拉杆(9、10)的二个底端铰接相连,每个∧形拉杆(9、10)的顶尖端为铰接相连,二个∧形拉杆(9、10)的顶尖端分别与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的里端铰接相连,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分别沿所述车斗(8)的中轴线方向穿过所述车厢前边板(2)和后边板(3)上的长槽孔后,其外端再与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相连,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前边板(2)和车厢后边板(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分别包括安装在所述车底盘(4)上的前顶升油缸(15)和后顶升油缸(16),前顶升油缸(15)和后顶升油缸(16)的活塞杆分别与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相连,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分别能滑动地安装在前滑道(19)和后滑道(20)内,前滑道(19)和后滑道(20)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前边板(2)和车厢后边板(3)上,所述前提升横杆(13)和所述后提升横杆(14)分别插装在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提升横杆(13)和所述后提升横杆(14)上位于车斗(8)内的杆段上分别安装有前挡板(21)和后挡板(22),前挡板(21)朝前的表面与所述车厢前边板(2)内表面上长槽孔的周边相贴,所述后挡板(22)朝后的表面与所述车厢后边板(3)内表面上长槽孔的周边相贴,所述左底板(5)的里端与所述右底板(6)的里端重叠相贴,左底板(5)和右底板(6)的里端相贴的表面为一个相互平行的斜面或凹进的平面,左底板(5)和右底板(6)的上表面相互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5)和所述右底板(6)的里端侧面分别为一个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7)的数量为2-16块,2-16块所述搭接板(7)并列成排的与左底板(5)里端上表面相贴。

说明书全文

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

背景技术

自卸车在用来运输炭、沙土、石子时,由于其卸车的机械化程度高,可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1年11月21日公告的专利号为01203039.2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实用新型名称为“搭板式活动底板自卸车厢”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在一侧厢底板上铰链固定搭板、并活搭在另一侧厢底板上的方案。但该方案的自卸车厢由于是通过位于二侧厢底板底部的顶升油缸令二个厢底板倾斜卸货的,二个厢底板之间容易发生干涉,导致二个厢底板运动受阻。此外,顶升油缸位于二侧厢底板底部也会被碰坏,且不便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边行走一边向车厢两侧卸车,便于维修,工作性能更稳定,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包括车斗、车厢左右边板、车厢前、后边板和车底盘,车斗或车底盘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底板和右底板的外端铰接相连,右底板的里端与至少一搭接板的右侧边铰接相连,每块搭接板的下表面与左底板里端的上表面相贴,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前、后二侧中部的对称位置分别与一个∧形拉杆的二个底端铰接相连,每个∧形拉杆的顶尖端为铰接相连,二个∧形拉杆的顶尖端分别与前提升横杆和后提升横杆的里端铰接相连,前提升横杆和后提升横杆分别沿所述车斗的中轴线方向穿过所述车厢前边板和后边板上的长槽孔后,其外端再与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相连,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前边板和车厢后边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其中所述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分别包括安装在所述车底盘上的前顶升油缸和后顶升油缸,前顶升油缸和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前滑块和后滑块相连,前滑块和后滑块分别能滑动地安装在前滑道和后滑道内,前滑道和后滑道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前边板和车厢后边板上,所述前提升横杆和所述后提升横杆分别插装在前滑块和后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其中所述前提升横杆和所述后提升横杆上位于车斗内的杆段上分别安装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朝前的表面与所述车厢前边板内表面上长槽孔的周边相贴,所述后挡板朝后的表面与所述车厢后边板内表面上长槽孔的周边相贴,所述左底板的里端与所述右底板的里端重叠相贴,左底板和右底板的里端相贴的表面为一个相互平行的斜面或凹进的平面,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上表面相互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其中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的里端侧面分别为一个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其中所述搭接板的数量为2-16块,2-16块搭接板并列成排的与所述左底板里端上表面相贴。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在使用时,可在施工现场很方便的将车厢内装载的煤炭、沙上、石子等货物卸下,由于左底板和右底板前、后二侧中部的对称位置分别与一个∧形拉杆的二个底端铰接相连,每个∧形拉杆的顶尖端为铰接相连,二个∧形拉杆的顶尖端分别与前提升横杆和后提升横杆的里端铰接相连,前提升横杆和后提升横杆分别沿所述车斗的中轴线方向穿过车厢前边板和后边板上的长槽孔后,其外端再与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相连,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分别安装在车厢前边板和车厢后边板的外侧,利用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顶起左底板和右底板,令车斗内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分别朝二侧倾斜,使货物从车厢的左、右两侧卸下,因此,其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在卸货过程中不易发生干涉,便于维修,工作性能更稳定,并能够一边行走一边向车厢两侧卸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卸车的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包括车斗8、车厢左右边板1、车厢前边板2、后边板3和车底盘4,车斗8或车底盘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底板5和右底板6的外端铰接相连,右底板6的里端与3块搭接板7的右侧边铰接相连,搭接板7的数量也可以为2块或4块或6块或8块或10块或12块或14块或15块或16块,多块搭接板7并列成排的与左底板5里端上表面相贴,左底板5和右底板6前、后二侧中部的对称位置分别与一个∧形拉杆9、10的二个底端铰接相连,每个∧形拉杆9、10的顶尖端为铰接相连,二个∧形拉杆9、10的顶尖端分别与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的里端铰接相连,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分别沿车斗8的中轴线方向穿过所述车厢前边板2和后边板3上的长槽孔后,其外端再与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相连,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前边板2和车厢后边板3的外侧。
前提升装置和后提升装置分别包括安装在车底盘4上的前顶升油缸15和后顶升油缸16,前顶升油缸15和后顶升油缸16的活塞杆分别与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相连,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分别能滑动地安装在前滑道19和后滑道20内,前滑道19和后滑道20分别安装在车厢前边板2和车厢后边板3上,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分别插装在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上。
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上位于车斗8内的杆段上分别安装有前挡板21和后挡板22,前挡板21朝前的表面与车厢前边板2内表面上长槽孔的周边相贴,后挡板22朝后的表面与车厢后边板3内表面上长槽孔的周边相贴。前挡板21和后挡板22可防止车斗8内装的物料经由车厢前边板2和车厢后边板3上的长槽孔漏出去。
左底板5的里端与右底板6的里端重叠相贴,左底板5和右底板6的里端相贴的表面为一个相互平行的斜面或凹进的平面,左底板5和右底板6的上表面相互平齐。左底板5和右底板6的里端侧面分别为一个弧形面,以减少左底板5和右底板6翻转时的摩擦。
在车斗8的左、右两侧设有车厢左右边板1,每个车厢左右边板1的顶部与车斗8铰接相连。
在使用时,如果需要卸下车上的货物,可通过车辆上的控制装置令前顶升油缸15和后顶升油缸16作顶升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的运动,并使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分别沿着前滑道19和后滑道20向上滑动,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则分别通过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向上提升二个∧形拉杆9、10,二个∧形拉杆9、10则拉动左底板5和右底板6,使左底板5和右底板6打开形成一个中间高、二侧外端低的斜面,从而令放置在左底板5和右底板6上的货物从车辆的二侧推开车厢边板10后卸下,直到货物全部卸完。卸货完毕后,可通过车辆上的控制装置令每个顶升油缸3作收缩活塞杆的运动,并使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分别沿着前滑道19和后滑道20向下滑动,前滑块17和后滑块18则分别通过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向下放下二个∧形拉杆9、10,于是,左底板5、右底板6和搭接板7就会恢复到平原位。在上述运动过程中,前挡板21和后挡板22会分别随着前提升横杆13和后提升横杆14一道运动,令车厢前边板2和车厢后边板3上的长槽孔始终处于封闭状态。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烫斗底板 2020-05-12 259
底板 2020-05-11 151
底板 2020-05-11 104
数字底板 2020-05-12 130
底板构件 2020-05-11 544
车用底板 2020-05-13 986
熨斗底板 2020-05-13 456
手机底板 2020-05-13 462
底板 2020-05-11 561
底板及底板组件 2020-05-11 76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