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水处理 / 污水处理 / 净化 / 生物滞留 /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

一种用于雨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

阅读:359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雨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雨 水 收集 净化 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传统道路及 停车场 等处的条带式绿化带改造,该联合系统包括若干个链式单元;各链式单元均包括若干个净化结构和一个储水结构,链式单元内各净化结构 串联 连接,且各净化结构底部的出水管均连接至储水结构,构成一个完整的净化储水结构;每个储水结构均与用水装置连接;所述的净化结构为 生物 滞留 池或生态树池。该多级单元联合系统既充分开发利用了绿化及地下空间,同时实现了对汇入雨水高效的收集、净化以及储存、回用功能。,下面是一种用于雨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雨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联合系统包括若干个链式单元;各链式单元均包括若干个净化结构和一个储水结构,链式单元内各净化结构串联连接,且各净化结构底部的出水管均连接至储水结构,每个储水结构均与用水装置连接;所述的净化结构为生物滞留池或生态树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净化结构末端均开设第一溢流口,每个净化结构中的雨水溢流至相邻净化结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链式单元并列设置,每个链式单元末端的净化结构中的雨水通过第一溢流口进入相邻的链式单元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链式单元中的净化结构为2-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和生态树池交替设置,依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树池和生物滞留池内部装有过滤介质,过滤介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过滤层、过渡层和排水层,过滤层、过渡层和排水层中的过滤介质粒径依次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净化结构均中均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进水端平铺于排水层内,出水管的尾端伸出净化结构连接至单元汇水管,再以单元汇水管为交集与相应的储水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在排水层内的部分开设多个小孔或割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净化结构均设置第二溢流口,第二溢流口均连接至市政雨水管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水装置为自动喷灌装置或清洗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雨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领域及水环境治理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市政道路两侧及停车场等处的绿化带设计方法未充分考虑对雨水的处理功能,这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关于实现“留住水、会呼吸”的要求。
[0003] 现有的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中用于道路或停车场等的条带状雨水花园(或称作生物滞留带),大多数实施案例主要采用自然下渗的方式,大量的雨水在短时间内被排走,没有充分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利用。同时由于设计缺陷、系统规划不足、介质性能未充分论证,出现积水、堵塞等问题,没有实现预期的雨水处理目标。
[0004] 另外现有部分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中在道路两侧应用生态树池进行雨水收集处理,其主要存在绿化带空间利用有限、雨水处理能有限等问题,尤其对于单一的树池系统,未形成体系,很难实现大面积处理雨水的功能,也不能水资源再利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将生物滞留池与生态树池以及储存结构组成链式单元进行净化水和储水,再将储水结构与用水装置连接,既充分开发利用了绿化及地下空间,同时实现了对汇入雨水高效大面积的收集、净化以及储存、水资源回用功能。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雨水径流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传统道路及停车场等处的条带式绿化带改造,该联合系统包括若干个链式单元;各链式单元均包括若干个净化结构和一个储水结构,链式单元内各净化结构串联连接,且各净化结构底部的出水管均连接至储水结构,每个储水结构均与用水装置连接;所述的净化结构为生物滞留池或生态树池。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个净化结构末端均开设第一溢流口,每个净化结构中的雨水溢流至相邻净化结构中。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个链式单元并列设置,每个链式单元末端的净化结构中的雨水通过第一溢流口进入相邻的链式单元中。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各链式单元中的净化结构为2-4个。净化结构太少,雨水存储能力达不到最低的设计和使用需求,太多配套的单元内储水体积需相应增加,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同时增加安全隐患,单元内功能结构连接和在线管理更加复杂,增加维护成本。
[0011] 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和生态树池交替设置,依次连接。链式单元内的各生物滞留池和生态树池表面导水系统可互通。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态树池和生物滞留池内部装有过滤介质,过滤介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过滤层、过渡层和排水层,过滤层、过渡层和排水层中的过滤介质粒径依次增大。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的各净化结构均中均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进水端平铺于排水层内,出水管的尾端伸出净化结构连接至单元汇水管,再以单元汇水管为交集与相应的储水结构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管在排水层内的部分开设多个小孔或割缝。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个净化结构均设置第二溢流口,第二溢流口均连接至市政雨水管网。链式单元内大于设计处理能力的过量雨水,通过溢流系统连接至雨水管网排走,保证行洪安全。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水装置为自动喷灌装置或清洗装置。各储水结构中收集的净化雨水可在旱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补充,也可以通过自动喷灌系统,就地进行非雨季灌溉应用,或者可进一步将储水结构连接至清洗装置,用于道路清洗或停车场洗车,或者进一步开发用于消防功能或补充地表水,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0017] 自动喷灌装置或清洗装置均为常规的装置。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将汇集的雨水径流通过道路及停车场两侧的生物滞留池和生态树池侧面开设的进水口均匀导入生物滞留池与生态树池净化结构中,分别经过生物滞留池、生态树池净化结构中过滤介质的逐级处理后,通过净化结构底部排水层的多孔或割缝的出水管流出,再通过出水管连接至单元汇水管,再以单元汇水管为交集接入各单元内的储水结构中收集存储以及回用。每个链式单元的储水结构与相对应的用水装置连接,可将各储水结构中收集的净化雨水在旱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补充,也可以通过自动喷灌系统,就地进行非雨季灌溉应用,或者可进一步开发用于道路清洗、停车场洗车、消防等功能,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0] (1)本实用新型将生物滞留池与生态树池以及储存结构组成链式单元进行污水净化和储水,再与用水装置连接,既充分开发利用了绿化及地下空间,同时实现了对汇入雨水高效的收集、净化以及储存、回用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市政对于海绵化改造中景观塑造空间多样化的要求,且为景观带提供了多层次的生物栖息空间,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具有极好的生态价值。
[0021] (2)本实用新型将分别具有高效雨水净化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和生态树池单体结构进行串联式链接,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地面绿化和地下空间,弥补了各自应用的局限性,在区域内构建多级联合系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多级联合系统布水均匀,连接有序,实现了大面积对雨水的滞蓄、收集、净化和回用的功能,同时具有积极的生态、景观效果。
[0022] (3)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通过各单体净化结构科学的设计以及联合系统性能的模拟计算,使雨水径流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程度得到处理,净化结构具备高效的氮、磷、有机物、悬浮颗粒、有害细菌等污染物去除效果。
[0023] (4)本实用新型储水结构的储水能力大大提升,通过对雨水的回收利用,实现了雨水资源化的目标,同时满足了绿化带自身种植植物对于水源补充的需要,大大节省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具有积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24]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5] 图1是用于雨水径流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图1,一种用于雨水径流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该联合系统包括两个链式单元;各链式单元均包括若干个净化结构和一个储水结构,链式单元内各净化结构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净化结构中的雨水能够互通,且各净化结构底部的出水管均连接至储水结构,每个储水结构均与自动喷灌装置连接;所述的净化结构为生物滞留池或生态树池。所述的生物滞留池或生态树池末端均开设第一溢流口,生物滞留池或生态树池中的雨水溢流至相邻生态树池或生物滞留池中。生物滞留池和生态树池交替设置,依次连接,其中一个链式单元为两个生物滞留池中间夹一个生态树池,另一个链式单元为两个生态树池中间夹一个生物滞留池。
[0029] 进一步地,优选的,两个链式单元并列设置,两个链式单元分别通过链式单元末端的生物滞留池和生态树池连接。生物滞留池中的雨水通过第一溢流口能够进入另一个链式单元末端的生态树池中。
[0030] 上述生态树池和生物滞留池内部均装有过滤介质,过滤介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过滤层、过渡层和排水层,过滤层、过渡层和排水层中的过滤介质粒径依次增大。所述的各净化结构均中均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进水端平铺于排水层内,出水管的尾端伸出净化结构连接至单元汇水管,再以单元汇水管为交集与相应的储水结构连接。所述的出水管在排水层内的部分开设多个小孔或割缝。
[0031] 所述的每个净化结构均设置第二溢流口,第二溢流口连接至市政雨水管网。
[0032] 实施例2
[0033] 一种用于雨水径流净化处理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对雨水的净化、收集及储存和回用以及智慧管理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34] 将实施例1中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用于传统道路及停车场等处的条带式绿化带改造,汇集的雨水径流通过道路及停车场两侧的生物滞留池和生态树池侧面开设的进水口均匀导入生物滞留池与生态树池单体结构中,生物滞留池与生态树池中的雨中能够互通,雨水分别经过生物滞留池、生态树池单体结构中净化结构的逐级处理后,通过净化结构底部排水层的多孔或割缝的出水管流出,再通过出水管连接至单元汇水管,再以单元汇水管为交集接入各单元内的储水结构中收集存储以及回用。多个链式单元的连续的串联排列,能够高效净化处理具有污染物的雨水。每个链式单元的储水结构与相对应的自动喷灌装置连接,可将各储水结构中收集的净化雨水可在旱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补充,也可以通过自动喷灌系统,就地进行非雨季灌溉应用,或者将储水结构连接至洗车装置,用于停车场洗车,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0035] 实施例3
[0036] 于江苏某城市某地出站口约1200m2地面停车场进行雨水综合利用改造,项目原址采用雨水沟快排系统,未发挥绿化带的雨水处理功能,来自于停车场的污染物全部排至下游接收系统未得到有效净化。现将约50m2绿化带进行海绵化改造,充分利用原址绿化带的空间,根据绿化带空间大小、位置,构建多级单元联合系统。其中,改造排水系统的汇集方式,将停车场汇集的雨水就近导入到净化结构(生物滞留池或生态树池)中,多于设计处理能力(约20%)的雨水溢流至排水系统;同时改变原来灌木为主的绿化带形态,在功能性生物滞留带的间隔设置功能性生态树池,构建了不同层次的功能性绿化带。通过生物滞留池或生态树池净化后的雨水导入到停车场四周的储水结构,如储水罐中,储水罐与自动喷灌装置连接,将储水罐中的净水抽出,利用自动灌溉喷头覆盖灌溉场地内的植物。项目建成后,监测出水水质整体达到Ⅲ类水标准,一年内净化雨水约968m3,区域内绿化节省约70吨水,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0037] 实施例4
[0038] 于江苏某城市某社区100米道路(6米宽)两边绿化带进行小规模改造,原址道路两侧为树木绿化带(树坑宽50cm,树木间为硬化地面),区域内雨水通过道路两边雨水篦,汇集污染物进入排水系统快速排走。现将原址树木处进行条带绿化改造,去除原有硬化地面,改造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链式单元个数和净化结构个数依道路边的绿化带设计设置,构造功能性生物滞留池和功能性生态树池间隔的多级单元联合系统绿化带,和在沿道路一侧均匀设置低于路面的绿化带进水口,封闭雨水篦,将雨水均匀导至两侧的绿化带中进行充分的滞留净化,多于设计处理能力(约20%)的雨水从绿化带中的溢流管排水管网。共在道路两侧设置两处链式单元,共两个储水结构(如储水箱)用于储水,并与自动喷灌装置连接,各链式单元实现对绿化带供水,以及供内侧草坪灌溉。项目建成后,监测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Ⅲ类水标准,一年内净化雨水约528m3,节省周边绿化用水220吨,生态景观效益明显。
[0039]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