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防火与消防 / 阻燃性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电池保护膜

阅读:1034发布:2020-05-2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电池保护膜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 能源 汽车 用动 力 电池 保护膜, 自上而下 依次包括耐候层、压敏胶A层、介孔纳米 二 氧 化 硅 膜层、压敏胶B层、 碳 /碳 复合材料 层、导热胶黏剂层、 离型膜 层;所述耐候层、压敏胶A层、介孔纳米 二氧化硅 膜层、压敏胶B层、碳/碳复合材料层、导热胶黏剂层、离型膜层采用 热压 胶粘叠层复合,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层上表面设置有凸起,在压敏胶B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印花。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基于碳碳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有耐寒性佳, 阻燃性 和耐候性好,高温刚性大的优点,能很好的 散热 ,有效避免了高温带来的电池爆炸等 风 险。,下面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电池保护膜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耐候层、压敏胶A层、介孔纳米膜层、压敏胶B层、/碳复合材料层、导热胶黏剂层、离型膜层;所述耐候层、压敏胶A层、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压敏胶B层、碳/碳复合材料层、导热胶黏剂层、离型膜层采用热压胶粘叠层复合,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层上表面设置有凸起,在压敏胶B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印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厚度为40-60μm,由聚四氟乙烯、聚偏氟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A层和压敏胶B层分别独立的是丙烯酸压敏胶、聚酰亚胺压敏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厚度为30-4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层厚度为40-6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黏剂层为有机硅导热胶,环氧树脂AB胶,聚酯胶,聚氨酯导热导电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A层、压敏胶B层、导热胶黏剂层上分别均匀开设有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为波浪形,宽度为1-3μm,深度为2-5μm。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电池保护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对于汽车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由此,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部件,动力电池组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被广泛应用,其供电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决定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0003] 电动汽车在行驶时具有高速移动、剧烈震动、高温工作和快速充电的特点,致使动力电池在使用时存在撞击、刺伤、跌落、火烧、短连结等潜在危险。因此,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用材料包裹保护,使得锂电池组安全绝缘隔离是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保护材料是是聚丙烯类材料和纤维材料,这类材料具有易加工、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但是其耐紫外线能力很差,也易受高能辐射的破坏,在受到上述破坏时,它都会降解产生低分子物质,另外,其耐寒性差,阻燃性和耐候性也不好,高温刚性不足。碳纤维类材料价格较高,且与电池组之间的粘结性能不好。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该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基于碳碳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有耐寒性佳,阻燃性和耐候性好,高温刚性大的优点,能很好的散热,有效避免了高温带来的电池爆炸等险,能够进行大规模批量化生产。
[0005]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耐候层、压敏胶A层、介孔纳米膜层、压敏胶B层、碳/碳复合材料层、导热胶黏剂层、离型膜层;所述耐候层、压敏胶A层、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压敏胶B层、碳/碳复合材料层、导热胶黏剂层、离型膜层采用热压胶粘叠层复合,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层上表面设置有凸起,在压敏胶B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印花。
[0007] 进一步地,所述耐候层厚度为40-60μm,由聚四氟乙烯、聚偏氟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压敏胶A层和压敏胶B层分别独立的是丙烯酸压敏胶、聚酰亚胺压敏胶中的一种。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厚度为30-40μm;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层厚度为40-60μm;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胶黏剂层为有机硅导热胶,环氧树脂AB胶,聚酯胶,聚氨酯导热导电胶中的一种。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压敏胶A层、压敏胶B层、导热胶黏剂层上分别均匀开设有散热孔。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印花为波浪形,宽度为1-3μm,深度为2-5μm。
[0014]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基于碳碳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有耐寒性佳,阻燃性和耐候性好,高温刚性大的优点,能很好的散热,有效避免了高温带来的电池爆炸等风险,能够进行大规模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
[001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6] 在附图中: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1耐候层,2压敏胶A层,3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4压敏胶B层,5碳/碳复合材料层,6导热胶黏剂层,7离型膜层,8凸起,9凹槽,10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如图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耐候层(1)、压敏胶A层(2)、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3)、压敏胶B层(4)、碳/碳复合材料层(5)、导热胶黏剂层(6)、离型膜层(7);所述耐候层(1)、压敏胶A层(2)、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3)、压敏胶B层(4)、碳/碳复合材料层(5)、导热胶黏剂层(6)、离型膜层(7)采用热压胶粘叠层复合,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层(5)上表面设置有凸起(8),在压敏胶B层(4)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8)相对应的凹槽(9);所述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3)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印花。
[0021] 所述耐候层(1)厚度为40-60μm,由聚四氟乙烯、聚偏氟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0022] 所述压敏胶A层(2)和压敏胶B层(4)分别独立的是丙烯酸压敏胶、聚酰亚胺压敏胶中的一种。
[0023] 所述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膜层(3)厚度为30-40μm;
[0024] 所述碳/碳复合材料层(5)厚度为40-60μm;
[0025] 所述导热胶黏剂层(6)为有机硅导热胶,环氧树脂AB胶,聚氨酯胶中的一种。
[0026] 所述压敏胶A层(2)、压敏胶B层(4)、导热胶黏剂层(6)上分别均匀开设有散热孔(10)。
[0027] 所述印花为波浪形,宽度为1-3μm,深度为2-5μm。
[002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