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 一种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席夫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569发布:2023-12-2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席夫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一种席夫 碱 配体共价接枝 碳 纳米管 负载后过渡金属烯 烃 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的结构式如(I)所示的:其中R1为苯环或C2~C6的烷基链,M为Ni、Co和Pd。催化剂同时具有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的特点, 稳定性 高,重复利用性好。所述合成方法通过独特的反应物,提高产物的稳定性以及活性中心的负载量。,下面是一种席夫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席夫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的结构式如(I)所示的:
其中R1为苯环或C2~C6的烷基链,M为Ni、Co和P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氮气氛围下,将脂肪二胺或芳二胺、4-羟基和无水硫酸钠加入有机溶剂A中,然后缓慢升温至回流温度,并在回流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固体,采用有机溶剂A洗涤固体多次,真空干燥,得到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化合物(II);
步骤二,在氮气氛围下,将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有机溶剂A溶液缓慢滴入到步骤一中的羟基水杨醛席夫碱混合物(II)中,回流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室温静止一定时间,过滤得到固体,采用有机溶剂A洗涤固体3-5次;然后将洗涤后的固体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羟基席夫碱络合后过渡金属化合物(III);
步骤三,氮气氛围下,将经酸化和活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化合物(III)加入到有机溶剂B中,在回流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固体,采用有机溶剂B洗涤该固体多次,然后与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有机溶剂A为甲醇或乙醇,4-羟基水杨醛与脂肪二胺或芳二胺的摩尔比为2:1~4:1,无水硫酸钠与脂肪二胺或芳二胺的摩尔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回流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所述步骤二中恒温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静止时间为24-3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后过渡金属化合物为乙酰丙镍、乙酰丙酮钴或乙酰丙酮钯,后过渡金属化合物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1.1:1~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有机溶剂B为四氢呋喃,反应时间为24-48小时,活化多壁碳纳米管中活性基团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在助催化剂甲基烷(MAO)活化下,催化乙烯聚合产物主要为C4~C16的线性烯烃。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席夫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聚合

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和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乙烯齐聚用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过渡金属中的铬、锆、和后过渡金属中的、钴、镍类催化体系,其中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具高活性、对极性基团高的容忍性等优点,成为乙烯齐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3]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许多具有新型配体结构和金属催化活性中心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其中烯烃齐聚用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主要是Shell公司开发SHOP型催化剂(Ⅳ),除此之外,还研发了具有二齿配位结构和三齿配位结构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其中,N,O配位的亚胺配体由于具有改变配体取代基及骨架实现催化活性调控的优点,成为烯烃聚合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4]
[0005] Kim等人(Ethylene oligomerizations to low-carbon linearα-olefins by structure modulated phenoxy-imine nickel(II)complexes combined with aluminum sesquichloride[J],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2005,287(1):98-107)报道了一类二齿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助催化剂乙基倍半氯化(EAS)活化下,催化乙烯齐聚,活性高达5×108g oligomer/(mol Ni·h·atm),齐聚产物主要为低碳烯烃,且产物中不仅含有α-烯烃,而且还含有支链烯烃。
[0006]
[0007] Yanke等人((Phenoxyimidazolyl-salicylaldimine)iron  complexes:synthesis,properties and iron catalysed ethylene reactions[J],Dalton Transactions,2014,43(37):13913-13923)报道了一类水杨醛亚胺铁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助催化剂EtAlCl2活化下,催化乙烯聚合,甲苯溶剂时,乙烯齐/聚合产物中含有1-丁烯、乙基和丁基甲苯及聚乙烯;氯苯为溶剂时,乙烯齐/聚合产物中含有C4-C12的烯烃和C30的高度支化烯烃。
[0008]
[0009] Malgas等人(The application of novel dendritic nickel catalysts in the oligomerization of ethylene[J],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08,9(7):1612-1617)报道了一类树状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助催化剂EtAlCl2的活化下,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为1.40×106g/(mol·Ni·h),齐聚产物主要为C10和C12的长链烯烃。
[0010]
[0011] 李翠勤等人(“扫帚型”镍系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乙烯齐聚的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32(5):44-48.)报道了一种“扫帚型”分子桥联水杨醛亚胺Ni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助催化剂MAO活化下,催化乙烯齐聚活性高达2.33×106g/(mol·Ni·h),聚合产物主要是C8以下烯烃。
[0012]
[0013] 虽然上述这些以水杨醛为配体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虽然通过调节其配体骨架,实现了对催化活性和产物的调控,然而,这类均相催化剂制备得到的α-烯烃分布较宽,且重复利用性较差。为了降低产物分布以及提高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0014] Kurokawa等人(Oligomerization of ethylene to produce linearα-olefins using heterogeneous catalyst prepared by immobilization ofα-diimine nickel(II)complex into fluorotetrasilicic mica interlayer[J],Catalysts,2013,3(1):125-136)报道了一种母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该催化剂以二亚胺苯配体镍为催化活性中心;该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产物主要为C10~C18,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0015] Pergher等人(Heterogeneous complexes of nickel  MCM-41withβ-diimineligands:Applications in olefin oligomerization[J],Journal of Catalysis,2015,323:45-54.)报道了一种以MCM-41分子筛为载体的负载镍系催化剂;该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且该催化剂4次重复利用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0016] 如上所述,虽然负载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克服了均相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重复利用性差的缺点,但是目前烯烃聚合所用的负载型催化剂均是通过物理负载的方式,活性中心与载体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或氢键作用,在应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重复利用次数越多,有效活性中心降低就越多,共价负载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不仅可以克服均相催化剂重复利用性差和易污染的缺点,而且还可以克服传统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易流失的缺点,成为目前烯烃聚合用过渡金属催化剂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所倚。

发明内容

[00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同时具有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的特点,稳定性高,重复利用性好。所述合成方法通过独特的反应物,提高产物的稳定性以及活性中心的负载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8]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9] 一种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该催化剂的结构式如(I)所示的:
[0020]
[0021] 其中R1为苯环或C2~C6的烷基链,M为Ni、Co和Pd。
[0022] 上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3] 步骤一,在氮气氛围下,将脂肪二胺或芳二胺、4-羟基水杨醛和无水硫酸钠加入有机溶剂A中,然后缓慢升温至回流温度,并在回流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固体,采用有机溶剂A洗涤固体多次,真空干燥,得到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化合物(II);
[0024]
[0025] 步骤二,在氮气氛围下,将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有机溶剂A溶液缓慢滴入到步骤一中的羟基水杨醛席夫碱混合物(II)中,回流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室温静止一定时间,过滤得到固体,采用有机溶剂A洗涤固体3-5次;然后将洗涤后的固体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羟基席夫碱络合后过渡金属化合物(III);
[0026]
[0027] 步骤三,氮气氛围下,将经酸化和活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化合物(III)加入到有机溶剂B中,在回流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固体,采用有机溶剂B洗涤该固体多次,然后与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I)。
[0028] 上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有机溶剂A为甲醇或乙醇,4-羟基水杨醛与脂肪二胺或芳二胺的摩尔比为2:1~4:1,无水硫酸钠与脂肪二胺或芳二胺的摩尔比为1:1。
[0029] 上述步骤一中回流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所述步骤二中恒温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静止时间为24-36小时。
[0030] 上述步骤二中,后过渡金属化合物为乙酰丙镍、乙酰丙酮钴或乙酰丙酮钯,后过渡金属化合物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1.1:1~2:1。
[0031] 上述步骤三中,有机溶剂B为四氢呋喃,反应时间为24-48小时,活化多壁碳纳米管中活性基团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1:2。
[0032] 上催化剂在助催化剂甲基铝烷(MAO)活化下,催化乙烯聚合产物主要为C4~C16的线性烯烃。
[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活性主要是由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中配体与金属中性共同决定的,其中席夫碱配体起主要作用;催化剂的稳定性主要是载体碳纳米管决定的,二者互相结合才使得这种催化剂不仅具有传统均相催化剂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传统非均相催化剂的特性。所述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重复利用性和催化活性,以及所述制备方法通过独特反应物、特定有机反应等,从而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目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推广价值和实际生产潜力。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实施例1羟基席夫碱配体的红外光谱
[0035] 图2是实施例1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的红外光谱。
[0036] 图3是实施例1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的红外光谱。
[0037] 图4是助催化剂用量对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的影响曲线图。
[0038] 图5乙烯压力对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的影响。
[0039] 图6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重复利用结果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实验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0041] 实施例1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的制备:
[0042] 步骤一:在氮气氛围下,将0.60克(0.01mol)乙二胺、2.44克(0.02mol)4-羟基水杨醛和0.90克无水硫酸钠加入15mL无水乙醇中,回流条件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室温静置24小时,过滤得到固体,采用无水乙醇洗涤固体3-5次;然后将洗涤后的固体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III),收率为95.73%,其红外谱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3420cm-1左右处为酚羟基(ph-OH)的特征吸收峰,2950cm-1处为-CH2-的特征吸收峰,1630和1550cm-1左右处出现了席夫碱C=N的特征吸收峰,1455cm-1左右处出现了苯环骨架的特征吸收峰,1110cm-1左右处出现了在C-N的特征吸收峰,这些特征峰的出现证实了乙二胺与4-羟基水杨醛发生了席夫碱反应,合成了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
[0043] 步骤二:在氮气氛围下,将上述步骤一所得的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溶于无水乙醇中,然后将2.83克(0.011mol)乙酰丙酮镍溶于无水乙醇中,将所得的乙酰丙酮镍的乙醇溶液滴加到配体的乙醇溶液中,回流条件下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室温下静置24小时,过滤得到固体产物,采用无水乙醇洗涤固体3-5次,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干燥12小时,得到羟基水杨醛席夫碱络合镍化合物,收率为81.62%;羟基水杨醛席夫碱络合镍化合物红外谱图-1 -1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3420cm 左右处酚羟基(ph-OH)的特征吸收峰减弱,1630和1550cm左右处席夫碱C=N的特征吸收峰向低频移动,580cm-1左右处出现了在N-Ni的特征吸收峰,这些特征峰的出现证实了镍化合物与席夫碱发生了络合反应,生成了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
[0044] 步骤三:在氮气氛围下,将经酸化和活化处理后的多臂碳纳米管0.100g(0.0003mol羟基)和步骤二制得的羟基席夫碱络合镍催化剂0.325克(0.001mol)加入到20mL四氢呋喃中,然后缓慢升温并在回流下进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固体,将该固体采用四氢呋喃洗涤3次,并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得到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红外谱图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
3420cm-1左右处为羟基的特征吸收峰,与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的红外谱图相比,该峰强度增强,主要是由于该羟基峰主要是羟基席夫碱配体中ph-OH和碳纳米管中的羟基峰重合的结果。1630和1550cm-1左右处为席夫碱C=N的特征吸收峰,1455cm-1左右处出现了苯环骨架的特征吸收峰,580cm-1左右处出现了在N-Ni的特征吸收峰。与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的红外谱图相比,1400-1000范围的吸收峰变弱,这主要是由于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在碳纳米管上的负载量较低。但是关键的特征峰的出现也证实了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负载到了碳纳米管,生成了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
[0045] 实施例2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
[0046] 步骤一:在氮气氛围下,将1.18克(0.01mol)己二胺、6.10克(0.05mol)4-羟基水杨醛和1.8克无水硫酸钠加入30mL无水甲醇中,回流条件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室温静置36小时,过滤得到固体,采用无水甲醇洗涤固体3-5次;然后将洗涤后的固体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羟基席夫碱络合后过渡金属化合物(III),收率为94.5%。
[0047] 步骤二:在氮气氛围下,将上述步骤一所得的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溶于无水甲醇中,然后将2.83克(0.011mol)乙酰丙酮镍溶于无水甲醇中,将所得的乙酰丙酮镍的甲醇溶液滴加到配体的甲醇醇溶液中,回流条件下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室温下静置24小时,过滤得到固体产物,采用无水甲醇洗涤固体3-5次,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干燥24小时,得到羟基席夫碱络合镍化合物,收率为85.6%。
[0048] 步骤三:在氮气氛围下,将经酸化和活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0.100g(0.0003mol羟基)和步骤二制得的羟基席夫碱络合镍催化剂0.325克(0.001mol)加入到20mL四氢呋喃中,然后缓慢升温并在回流下进行反应36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固体,将该固体采用四氢呋喃洗涤3次,并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得到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烯烃聚合催化剂。
[0049] 实施例3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钴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
[0050] 步骤一:在氮气氛围下,将1.76克(0.02mol)丁二胺、4.88克(0.04mol)4-羟基水杨醛和1.8克无水硫酸钠加入30mL无水乙醇中,然后缓慢升温并在回流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混合物;
[0051] 步骤二:在氮气氛围下,将7.83克(0.022mol)乙酰丙酮钴溶于乙醇中,然后缓慢滴加到步骤一所得的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混合物中,室温下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无水乙醚,在0℃下静止36小时,过滤得到固体产物,将该固体产物采用0℃无水乙醚洗涤3次,于真空条件下干燥12小时,得到羟基席夫碱络合钴化合物,收率为81.6%;
[0052] 步骤三:在氮气氛围下,将经酸化和活化处理后的多臂碳纳米管0.100g(0.0003mol羟基)和步骤二制得的羟基席夫碱络合物后过渡金属催化剂0.329克(0.001mol)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然后缓慢升温并在回流下进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固体,将该固体采用二氯甲烷洗涤3次,并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得到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钴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
[0053] 实施例4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
[0054] 步骤一:在氮气氛围下,将1.2克(0.02mol)丁二胺二胺、4.88克(0.04mol)4-羟基水杨醛和1.8克无水硫酸钠加入30mL乙醇中,然后缓慢升温并在回流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混合物,收率为90.12%;
[0055] 步骤二:在氮气氛围下,将6.71克(0.022mol)乙酰丙酮钯溶于乙醇中,然后缓慢滴加到步骤一所得的羟基水杨醛席夫碱配体混合物中,室温下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无水乙醚,在0℃下静止36小时,过滤得到固体产物,将该固体产物采用0℃无水乙醚洗涤3次,于真空条件下干燥12小时,得到羟基席夫碱络合后过渡钯化合物,收率为83.76%;
[0056] 步骤三:在氮气氛围下,将经酸化和活化处理后的多臂碳纳米管0.100g(0.0003mol羟基)和步骤二制得的羟基席夫碱络合后过渡钯化合物0.329克(0.001mol)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然后缓慢升温并在回流下进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固体,将该固体采用二氯甲烷洗涤3次,并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得到所述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钯烯烃聚合催化剂。
[0057] 实施例5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性能:
[0058] 采用实施例1中合成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为主催化剂,首先将50ml反应釜抽真空并用乙烯置换三次后,在乙烯气体保护下加入15mL环己烷溶剂;在25℃下,以Al/Ni比为500加入助催化剂MAO;将1mL浓度为5mg/mL主催化剂的环己烷5mL溶液加到反应釜中,通入乙烯至0.5MPa并维持该压力,恒压反应30min后,放空至常压;用气相色谱对齐聚产物进行分析,同时也做了负载前的均相催化剂-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的实验,结果见表1。助催化剂用量对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见,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在本发明的乙烯聚合方法中,Al/Ni摩尔比为700时催化活性最大,达到7.45×106g/(mol Ni·h)。而随着Al/Ni摩尔比的增大,催化剂活性呈现减小的趋势。当Al/Ni摩尔比较小时,助催化剂MAO仅用来消除反应体系中残存的水和氧,用于活化主催化剂使其形成活性物种的MAO量很少;随着Al/Ni摩尔比的增大,用于活化主催化剂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的MAO量增加,因此,催化活性也随之增加;当Al/Ni摩尔比大于700时,过量的MAO堆积会在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中心处,阻碍乙烯分子的插入,催化活性降低。当摩尔比为700时,C8+烯烃选择性为31.76%,达到最佳。综合考虑,最优Al/Ni摩尔比为700。乙烯压力对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的影响见图5,图5可知,随着反应压力从0.1MPa增加到2.0MPa时,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先增大后变化幅度较小,当反应压力为0.5MPa时,催化活性为
7.45×106g/(mol Ni·h),C8+的选择性最高,为31.76%;当反应压力2.0MPa时,催化活性为10.29×106g/(mol Ni·h),C8+的选择性降低,为17.71%;这是由于在高压条件下有利于乙烯齐聚催化体系中乙烯的消除而促进链终止速率,高压有利于低碳烯烃的产生。
[0059] 表1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性能对比
[0060]
[0061]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负载型催化剂是利用具有催化活性的均相催化剂活性基团与活化碳纳米管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以共价键的形式将无机载体与有机化合物结合,所得的负载型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活性中心分布均匀等优点,且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高于负载前的均相催化剂-羟基席夫碱镍络合物,且活性相差一个数量级,这进一步表明采用碳纳米管共价负载后,催化活性中心分散均匀,增加了原料分子乙烯与活性中心的接触,增加了催化活性,且负载后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0062] 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测试:
[0063]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考察了其用于乙烯齐聚的循环稳定性,即重复进行上述的测试例5的乙烯齐聚方法,而当反应结束后,可对所得液相体系进行过滤,得到催化剂,用环己烷充分洗涤多次后,干燥,从而可用于下一次的反应,借此考察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和循环催化性能。
[0064] 分别在循环使用1次、2次、4次、6次、8次和10次后,测量其各个性能数据,结果见下表2,为了更直接地进行对比,将第1次的性能数据(即测试例5的数据)也一同列出。
[0065] 表2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和循环催化性能
[0066]
[0067] 由上表2可见,本发明的乙烯齐聚化剂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循环使用10次后,仍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尤其是仍具有非常优异的高碳(C6+)烯烃选择性,表现出了优异的高碳(C6+)烯烃选择性的循环稳定性。这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由于催化活性中心与无机载体碳纳米管之间是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相比于传统负载型催化剂物理吸附负载,循环稳定性好,可多次重复利用。
[0068] 实施例6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钴和钯催化乙烯聚合性能:
[0069] 分别采用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合成的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钴和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钯为主催化剂,首先将50ml反应釜抽真空并用乙烯置换三次后,在乙烯气体保护下加入15mL环己烷溶剂;在25℃下,以Al/Ni比为500加入助催化剂MAO;将1mL浓度为5mg/mL主催化剂的环己烷5mL溶液加到反应釜中,通入乙烯至0.5MPa并维持该压力,恒压反应30min后,放空至常压;用气相色谱对齐聚产物进行分析,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钴和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钯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的实验,结果见表
3。
[0070] 表3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纳米管负载钴和钯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性能对比[0071]
[0072] 由表3可知,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高于羟基席夫碱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钴催化剂,且C8+烯烃。
[007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席夫碱配体共价接枝碳纳米管负载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能,所述合成制备方法通过独特反应物,从而可以得到稳定性很高的共价键负载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为该化合物提供了全新的合成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推广价值和实际生产潜力。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