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路 / 零电流关断 / 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

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

阅读:546发布:2024-01-01

专利汇可以提供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智能化 断路器 过载特性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其特点是它包括有一 工业控制计算机 、一工业触摸显示屏和一稳流电源;工业控制计算机与工业触摸显示屏相连;稳流电源包括有:一继电器控制单元、 接触 器控制单元、 信号 处理电源、 电机 正反转回路、自耦 变压器 、互耦变压器及其原边初级抽头组合 电路 。本发明提供的稳流电源具有两级自动调压和1级手动调压功能,可满足不同阻抗断路器的使用需求。其稳流电源输出范围宽可达AC 10~1000A,最大输出与最小输出之比为100倍。由于采用工控机控制变压器原边线圈进行抽头组合,使得试验台具有不同量程的三挡 电流 输出,所以稳流速度快,测量 精度 高并且独特的稳流过程对断路器触头冲击最小。,下面是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其特征是:它包括有一工业控制计算机、一工业触摸显示屏和一稳流电源;所述的工业触摸显示屏通过配套线缆与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所述的稳流电源包括有:一开关电源、一继电器控制单元、接触器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机(M1)正反转回路、自耦变压器(TV1)和互耦变压器(T2)及其原边线圈抽头组合电路;所述的开关电源并接在220伏电源间,产生电源24伏、及对应的地GND1,和产生电源5伏、及对应的地GND;所述的继电器控制单元中的第一~第四继电器(KA1~KA4)的各一个常开接点分别与所述的接触器控制单元的第一~第四接触器(KM1~KM4)的控制线圈串联后,再彼此并联接220伏电源;所述的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第五继电器(KA5)的一个常开接点串联在所述的自耦变压器(TV1)的原边端,而第六继电器(KA6)的两组常开接点和两组常闭接点分别接入所述的电机(M1)正反转回路;所述的电机(M1)正反转回路的一端接24伏电源正极,另一端接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1)的源极接地GND1;所述的场效应管(VT1)的栅极与三极管(V10)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的三极管(V10)的集电极接24伏正极,其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的输出端口3端,其发射极通过第八电阻(R8)接地GND1;所述的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第一~第六继电器(KA1~KA6)的线圈的一端接24伏正极,另一端分别顺序接第一~第六光耦(U1~U6)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第六光耦(U1~U6)的发射极与地GND1相连,其阴极分别与地GND相连,第一~第六光耦(U1~U6)的阳极分别顺序通过第一~第六限流电阻(R1~R6)接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的输出端口第4~9端;所述的电机(M1)的旋转带动所述的自耦变压器(TV1)的滑动端移动;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2输入互耦变压器(T2)副边线圈的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的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1输入互耦变压器(T2)副边线圈反映自耦变压器(TV1)滑动端位置的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信号,所述的信号经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放大后分别输入到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的采集端口2、1端;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原边线圈包括有第一~第四(C1~C4)四个绕组,其中第一和第二绕组(C1、C2)串接,第三和第四绕组(C3、C4)串接;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器(KM3、KM4)分别的一个常开接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与所述的自耦变压器(TV1)的副边线圈的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四接触器(KM4)的该常开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C1)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接触器(KM3)的该常开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C1)与第二绕组(C2)的连接点,所述第三和第四接触器(KM3、KM4)分别的另一个常开接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与所述的自耦变压器(TV1)的副边线圈的另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四接触器(KM4)的该常开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绕组(C4)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接触器(KM3)的该常开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绕组(C3)与所述第四绕组(C4)的连接点;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一个常开接点的两端分别接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第一绕组(C1)与第二绕组(C2)的连接点和第三绕组(C3)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另一个常开接点的两端分别接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第三绕组(C3)与第四绕组(C4)的连接点和第二绕组(C2)的自由端;第一接触器(KM1)的一个常开接点的两端分别接所述第二绕组(C2)及第三绕组(C3)的自由端;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副边线圈的两端接与被测断路器连接的连接端,其中所述的互耦变压器(T2)副边线圈具有4个抽头(A1、A2、A3、A4),其中一个抽头(A4)为公共端;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副边线圈中的3个(A1、A2、A3)中的任何一个,分别与公共端(A4)为与被测断路器连接的连接端。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在进行试验电流设定后,其控制步骤如下:
1)自耦变压器(TV1)旋转归零,接通输出电流最低档电流3档并调整负载电流从0缓慢上升;
2)将调整的负载电流与设定的试验电流比较;对比当前的负载电流是否达到设定的试验电流或反映自耦变压器(TV1)位置电压达到最低档电流3档满量程的一半;
3)若当前的负载电流没有达到设定的试验电流或反映自耦变压器(TV1)位置电压没有达到最低档电流3档满量程的一半时,返回步骤2);
4)若当前的负载电流达到设定的试验电流或反映自耦变压器(TV1)位置电压达到最低档电流3档满量程的一半时,由设定的试验电流与当前的负载电流的比值和当前的自耦变压器(TV1)位置电压推算出设定的试验电流对应的位置电压,并记录最终使用的电流档数;
5)将最终使用的电流档数上的位置电压换算成最低档电流3档上对应的电压,并继续调整自耦变压器(TV1)及判断是否达到该位置电压,若没有达到该位置电压,返回步骤5);
6)若达到该位置电压,关断最低档电流3档,接通记录的电流档;
7)进一步调整自耦变压器(TV1),判断实际电流值与设定的试验电流之差是否小于设定的试验电流的0.5%,若没有达到小于设定的试验电流的0.5%时,返回步骤7);
8)若实际电流值与设定的试验电流之差达到小于设定的试验电流的0.5%时,关断电流输出,由显示器提示稳流成功,是否开始试验;
其中,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由输出端口第6,5端分别控制所述第三、第二光耦(U3、U2)工作从而控制所述第三、第二继电器(KA3、KA2)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所述第三、第二接触器(KM3、KM2)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使得所述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所述第三、第二绕组(C3,C2)并联,此为电流1档;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由输出端口第6,4端分别控制所述第三、第一光耦(U3、U1)工作,从而控制所述第三、第一继电器(KA3、KA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使所述第三、第一接触器(KM3、KM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使得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所述第二、第三绕组(C2、C3)串联,此为电流2档;或者,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由输出端口第7,4端分别控制所述第四、第一光耦(U4、U1)工作从而控制所述第四、第一继电器(KA4、KA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所述第四、第一接触器(KM4、KM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使得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所述第一~第四绕组(C1、C2、C3、C4)串联,此为最低档电流3档。

说明书全文

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低压电器试验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低压电器是机械工业的基础元件,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电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按照国家标准及IEC 标准,低压断路器在出厂前都必须进行包括过载长延时脱扣特性在内的试验。根据这一市场需求,市场上涌现了一批带恒流输出功能的断路器脱扣特性试验台,自动化程度高,质量可靠,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主要技术参数包括:输出电流范围:AC 100~1000 A;电流精度:±5%;可以看出试验台输出电流范围小:最大值仅是最小值的十倍,对壳架电流小于100A的微型断路器无法试用,这主要是因为变压器输出电压越低才能满足试验台最大输出1000A电流输出,而微型断路器触头电阻大又要求变压器输出电压高,这两者是矛盾的,所以大部分试验台输出电流范围不可能太宽;而且电流精度低,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上大部分智能化断路器对电流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输出电流范围宽、电流精度高的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
[0004]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于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 它包括有一工业控制计算机、一工业触摸显示屏和一稳流电源;所述的工业触摸显示屏通过配套线缆与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所述的稳流电源包括有:一开关电源、一继电器控制单元、接触器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机(M1)正反转回路、自耦变压器(TV1)和互耦变压器(T2)及其原边线圈抽头组合电路;所述的开关电源并接在220伏电源间,产生电源24伏、及对应的地GND1,和产生电源5伏、及对应的地GND;所述的继电器控制单元中的第一~第四继电器(KA1~KA4)的各一个常开接点分别与所述的接触器控制单元的第一~第四接触器(KM1~KM4)的控制线圈串联后,再彼此并联接220伏电源;所述的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第五继电器(KA5)的一个常开接点串联在所述的自耦变压器(TV1)的原边端,而第六继电器(KA6)的两组常开接点和两组常闭接点分别接入所述的电机(M1)正反转回路;所述的电机(M1)正反转回路的一端接24伏电源正极,另一端接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1)的源极接地GND1;所述的场效应管(VT1)的栅极与三极管(V10)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的三极管(V10)的集电极接24伏正极,其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的输出端口3端,其发射极通过第八电阻(R8)接地GND1;所述的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第一~第六继电器(KA1~KA6)的线圈的一端接24伏正极,另一端分别顺序接第一~第六光耦(U1~U6)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第六光耦(U1~U6)的发射极与地GND1相连,其阴极分别与地GND相连,第一~第六光耦(U1~U6)的阳极分别顺序通过第一~第六限流电阻(R1~R6)接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的输出端口第4~9端;所述的电机(M1)的旋转带动所述的自耦变压器(TV1)的滑动端移动;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2输入互耦变压器(T2)副边线圈的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的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1输入互耦变压器(T2)副边线圈反映自耦变压器(TV1)滑动端位置的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信号,所述的信号经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放大后分别输入到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的采集端口2、1端;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原边线圈包括有第一~第四(C1~C4)四个绕组,其中第一和第二绕组(C1、C2)串接,第三和第四绕组(C3、C4)串接;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接触器(KM3、KM4)分别的一个常开接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与所述的自耦变压器(TV1)的副边线圈的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四接触器(KM4)的该常开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C1)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接触器(KM3)的该常开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C1)与第二绕组(C2)的连接点,所述第三和第四接触器(KM3、KM4)分别的另一个常开接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与所述的自耦变压器(TV1)的副边线圈的另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四接触器(KM4)的该常开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绕组(C4)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接触器(KM3)的该常开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绕组(C3)与所述第四绕组(C4)的连接点;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一个常开接点的两端分别接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第一绕组(C1)与第二绕组(C2)的连接点和第三绕组(C3)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另一个常开接点的两端分别接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第三绕组(C3)与第四绕组(C4)的连接点和第二绕组(C2)的自由端;第一接触器(KM1)的一个常开接点的两端分别接所述第二绕组(C2)及第三绕组(C3)的自由端;
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副边线圈的两端接与被测断路器连接的连接端,其中所述的互耦变压器(T2)副边线圈具有4个抽头(A1、A2、A3、A4),其中一个抽头(A4)为公共端;所述互耦变压器(T2)的副边线圈中的3个(A1、A2、A3)中的任何一个,分别与公共端(A4)为与被测断路器连接的连接端。
[0006]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于上述智能化断路器过载特性试验台的控制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在进行试验电流设定后,其控制步骤如下:
[0007] 1)自耦变压器(TV1)旋转归零,接通输出电流最低档电流3档并调整负载电流从0缓慢上升;
[0008] 2)将调整的负载电流与设定的试验电流比较;对比当前的负载电流是否达到设定的试验电流或反映自耦变压器(TV1)位置电压达到最低档电流3档满量程的一半;
[0009] 3)若当前的负载电流没有达到设定的试验电流或反映自耦变压器(TV1)位置电压没有达到最低档电流3档满量程的一半时,返回步骤2);
[0010] 4)若当前的负载电流达到设定的试验电流或反映自耦变压器(TV1)位置电压达到最低档电流3档满量程的一半时,由设定的试验电流与当前的负载电流的比值和当前的自耦变压器(TV1)位置电压推算出设定的试验电流对应的位置电压,并记录最终使用的电流档数;
[0011] 5)将最终使用的电流档数上的位置电压换算成最低档电流3档上对应的电压,并继续调整自耦变压器(TV1)及判断是否达到该位置电压,若没有达到该位置电压,返回步骤5);
[0012] 6)若达到该位置电压,关断最低档电流3档,接通记录的电流档;
[0013] 7)进一步调整自耦变压器(TV1),判断实际电流值与设定的试验电流之差是否小于设定的试验电流的0.5%,若没有达到小于设定的试验电流的0.5%时,返回步骤7);
[0014] 8)若实际电流值与设定的试验电流之差达到小于设定的试验电流的0.5%时,关断电流输出,由显示器提示稳流成功,是否开始试验;
[0015] 其中,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由输出端口第6,5端分别控制所述第三、第二光耦(U3、U2)工作从而控制所述第三、第二继电器(KA3、KA2)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所述第三、第二接触器(KM3、KM2)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使得所述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所述第三、第二绕组(C3,C2)并联,此为电流1档;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由输出端口第6,4端分别控制所述第三、第一光耦(U3、U1)工作,从而控制所述第三、第一继电器(KA3、KA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使所述第三、第一接触器(KM3、KM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使得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所述第二、第三绕组(C2、C3)串联,此为电流2档;或者,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由输出端口第7,4端分别控制所述第四、第一光耦(U4、U1)工作从而控制所述第四、第一继电器(KA4、KA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所述第四、第一接触器(KM4、KM1)线圈得电,其常开接点闭合使得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所述第一~第四绕组(C1、C2、C3、C4)串联,此为最低档电流3档。
[0016]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因为本设计使用的稳流电源具有两级自动调压和1级手动调压功能,可以满足不同阻抗断路器的使用需求。其稳流电源输出范围宽,可达AC 10~1000 A,最大输出与最小输出之比为100倍。另外由于采用工控机控制互耦变压器T2原边线圈进行抽头组合,使得试验台具有不同量程的三挡电流输出即电流3、电流2,电流1,所以稳流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并且独特的稳流过程对断路器触头冲击最小。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0] 如图1所示,工业触摸显示屏通过配套线缆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稳流电源包括有:一开关电源、一继电器控制单元、接触器控制单元、信号处理电源、电机M1正反转回路、自耦变压器TV1和互耦变压器T2及其原边抽头组合电路;开关电源并接在220伏电源间,产生电源24伏、及对应的地GND1,和产生电源5伏、及对应的地GND;继电器控制单元中的继电器KA1~KA4的各一个常开接点分别与接触器控制单元的接触器KM1~KM4的控制线圈串联后,再彼此并联接220伏电源;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继电器KM5的一个常开接点串联在自耦变压器TV1的原边端,而继电器KA6的两组常开接点和两组常闭接点分别接入所述的电机M1正反转回路;电机M1正反转回路的一端接24伏电源正极,另一端接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1的源极接地GND1;场效应管VT1的栅极与三极管V10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V10的集电极接24伏正极,其基极通过电阻R7接工业控制计算机的3端,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8接地GND1;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继电器KA1~KA6的线圈的一端接24伏正极,另一端分别顺序接光耦U1~U6的集电极;光耦U1~U6的发射极与地GND1相连,其阴极分别与地GND相连,光耦U1~U6的阳极分别顺序通过限流电阻R1~R6接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第4~9端;电机M1的旋转带动自耦变压器TV1的滑动端移动;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
2输入互耦变压器T2副边的电流互感器CT1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1输入互耦变压器T2副极边反映自耦变压器TV1滑动端位置的电流互感器CT2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中采用OP07等集成运放将输入端口1,2的信号放大成工控机可以识别的等效信号;信号经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放大后分别输入工业控制计算机的2、1端。互耦变压器T2的原边抽头组合电路包括有C1~C4四个绕组,其中绕组C1、C2串接,绕组C3、C4串接;自耦变压器TV1的副边线圈的两端各分别串接接触器KM3、KM4的一个常开接点的一端,而自耦变压器TV1的副边线圈的两端各分别串接接触器KM3、KM4的一个常开接点,接触器KM3、KM4常开接点的另一端分别接互耦变压器T2的绕组C1和绕组C4的两端;接触器KM2的两个常开接点的两端分别接互耦变压器T2的绕组C1和绕组C2的连接点与绕组C3的自由端和绕组C3与绕组C4的连接点与绕组C3的自由端;接触器KM1的一个常开接点的两端分别接绕组C2与绕组C3的自由端。互耦变压器T2的副边线圈的两端接与被测断路器K连接的连接端。
[0021] 在图1中:信号处理单元输入端口2采集CT1互感器的微弱信号,并放大成适合工控机输入的信号,由信号处理单元输出端口4输出,输入到工控机采集端口2,工控机将此信号换算成实际电流与设定值比较,并由工控机输出端口9控制光耦U6工作从而控制继电器KA6线圈是否得电决定电机M1旋转方向,同时工控机由输出端口3控制三极管V10导通,进而使得场效应管VT1导通,电机M1转动并带动自耦变压器TV1旋转,改变互耦变压器T2初级线圈输入电压,达到调整输出电流的目的,这是1级自动调压。工控机由输出端口6,5分别控制光耦U3,U2工作从而控制KA3、KA2继电器线圈得电,其常开节点闭合,接触器KM3、KM2线圈得电,其常开节点闭合使得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C2,C3并联(电流1档);或者,工控机由输出端口6,4分别控制光耦U3,U1工作从而控制KA3、KA1继电器线圈得电,其常开节点闭合,接触器KM3、KM1线圈得电,其常开节点闭合使得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C2,C3串联(电流2档);或者,工控机由输出端口7,4分别控制光耦U4,U1工作从而控制KA4、KA1继电器线圈得电,其常开节点闭合,接触器KM4、KM1线圈得电,其常开节点闭合使得互耦变压器T2初级抽头组合,原边线圈使用C1,C2,C3,C4串联(电流3档);在互耦变压器T2输入相同的情况下,原边线圈C1,C2,C3,C4经过不同组合后,相比原边线圈未经组合时,互耦变压器T2副边的带负载能力分别提升了4倍,2倍和1倍,所以这种方法使得该试验台输出电流范围宽,这又是1级自动调压。互耦变压器T2副边具有4组抽头A1,A2,A3,A4,其中A4为公共端,A1,A4之间最大输出电压12V;A2,A4之间最大输出电压6V;A3,A4之间最大输出电压3V,因为塑壳断路器系列电流范围宽,断路器体积从小到大,断路器内阻与体积的大小成反比,所以根据断路器的体积,灵活选择互耦变压器T2副边的两个抽头,其中体积越小应使用较大输出量程的抽头,这是1级手动调压,方便用户获得高精度,宽范围的恒定电流。
[0022] 如图2所示,程序中一直等待用户进行试验电流设定;一旦设定后,工控机控制调压器旋转至最低,接通电流3档,负载回路电流从0缓慢上升,上升过程中一直将当前电流与设定电流比较,当前电流达到设定电流或反应调压器位置电压达到电流3档满量程(0.75V)的一半时,由设定电流与当前电流的比值和当前的位置电压推算出设定电流对应的位置电压,并记录最终使用的电流档数;因为当前接通的是输出电流最小的电流3档,将最终使用的电流档数上的位置电压换算成电流3档上对应的电压,继续调整调压器到达该位置电压;然后关断电流3档,接通记录的电流档,这时实际电流与设定电流相差只有几安培,此后进入细调过程,当两者差值低于设定电流的0.5%时,关断电流,提示用户稳流成功,是否需要开始测试,经用户确认后接通刚刚调整好的电流,进行试验。由于采用工控机控制,反应速度快,计算能力强,上述稳流完成时间在2s以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