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信号处理 / 信号 / 扰动信号 / 一种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

一种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

阅读:78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智能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控 制模 块 、智能化动 力 学参数辩识模块、无传感主动柔顺 控制模块 、 力反馈 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和多轴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对多轴驱动模块进行实时控制;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根据协作 机器人 运动状态,及时向控制模块提供 协作机器人 的力学参数辩识 信号 ;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根据协作机器人运动状态,及时向控制模块提供协作机器人的 位置 信号、力信号和环境信号;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根据协作机器人运动状态,及时向控制模块提供协作机器人的安全状态信号;多轴驱动模块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实时控制协作机器人的运动。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对机器人的控制能力。,下面是一种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协作机器人(6),所述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1)、智能化动学参数辩识模块(2)、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和多轴驱动模块(5);
所述控制模块(1)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指令,或/和由所述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和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根据协作机器人(6)的状态所反馈过来的信号,对所述多轴驱动模块(5)进行实时控制,以进一步使所述多轴驱动模块(5)控制协作机器人(6)的运动;
其中,所述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用于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向控制模块(1)反馈所述协作机器人(6)的力学参数辩识信号;所述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用于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向控制模块(1)反馈所述协作机器人(6)的位置信号、力信号和环境信号;所述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用于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向控制模块(1)反馈所述协作机器人(6)的安全状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包括:
标称模型(21),所述标称模型(21)基于拉格朗日的动力学模型,用于: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获取所述协作机器人各连杆上任一点的运动速度,计算所述协作机器人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以及所述协作机器人运动的总动能;计算所述协作机器人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位能,以及所述协作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参考位能面的总位能;根据所述协作机器人总动能和总位能,构造所述协作机器人的拉格朗日函数;对所述拉格朗日函数进行求导运算,以获得所述协作机器人的标称动力学方程式;
实际动力学模型(22),用于根据预设的参数,得出所述协作机器人实际动力学模型的实际动力学方程式;
参数辨识神经网络(23),用于将所述协作机器人设置为力矩工作模式,在关节力矩最小到最大的范围内选取一段平滑的力矩曲线作为所述协作机器人的输入,利用各个关节的码盘获取各个关节的位移、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在一个采样周期(T)内设定采样时间(t),采取N组包含有力矩、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数据,作为一次训练样本数据;
学习优化模块(24),用于将样本数据中的力矩τ(k)通过所述标称模型得到理论输出值将力矩τ(k)结合样本中的实际输出值 输入
至所述参数辨识神经网络,得到输出修正值 并将所述理论输出值与所
述输出修正值结合得到辨识输出值 将实际输出值与所述辨识输出值
作差获得输出误差 利用所述输出误差建立所述参数辨识神经网络的损
失函数,并对所述参数辨识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完成动力学模型的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称动力学方程式为:
其中,D(q)∈Rn×n为对称正定的惯量矩阵; 为哥氏力与离心力矩阵;G(q)∈Rn×1为重心项矩阵; q为机械的关节角位移矢量、为机械臂的角速度矢量以 为机械臂的角加速度矢量;τ∈Rn为机械臂各关节控制力矩矢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际动力学方程式为:
其中,F(q)代表关节运动的摩擦, 代表机械臂运动中的扰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包括位置环(31)、力环(32)和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
其中,所述位置环(31)包括末端位置输入端(311)、位置选择矩阵(312)和位置控制律模块(313);所述末端位置输入端(311)用于输入末端位置信号给所述位置选择矩阵(312),末端位置信号依经过所述位置选择矩阵(312)和所述位置控制律模块(313)处理后的位置信号输入给所述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
其中,所述力环(32)包括末端力输入端(321)、力选择矩阵(322)、力控制律模块(313)和基于电机电流的关节力矩估计模块(324),所述末端力输入端(321)用于输入末端力信号给所述力选择矩阵(322),末端力信号依经过力选择矩阵(322)和力控制律模块(323)处理后的力信号输入给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所述关节力矩估计模块(324)将关节电机(35)的实时电流反馈给末端力输入端(321);所述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给关节电机(35)输入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信号(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还包括机器人运动学模型(314),所述机器人运动学模型(314)将协作机器人(6)的关节角度和角速度反馈给末端位置输入端(311)。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还包括补偿模块(34),所述补偿模块(34)介于所述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和所述关节电机(3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节力矩估计模块的构造为完整的机器人动力学方程为:
其中M∈Rn×n为关节空间惯性矩阵;C∈Rn×n为哥氏力和向心力计算矩阵;g∈Rn×1为重力项向量;q∈Rn×1为驱动关节角度向量;τ∈Rn×1为驱动关节转矩;
电机转矩τm驱动的方程式为:
τ=Nτm;
其中N∈Rn×n为每个关节减速比的对角矩阵,设Jm为电机转子的惯量;推导过程中,将电机转子处的摩擦项 代入电机转矩模块和关节转矩的关系,得出基于电机电流的关节力矩估计模块,从而得到力检测输出:
其中,Ψ(i)=τm为电机输出力矩与电流之间的映射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检测模块(4)包括:
动力学方程建立模块(41),用于在预定机器人平台上,采用D-H参数法建立连杆坐标系,并根据拉格朗日动力学公式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碰撞检测算子和扰动观测器建立模块(42),根据所述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和动量方程,构造基于机器人能量不变的碰撞检测算子和基于广义动量变化量的扰动观测器;
数据分析模块(43),基于机器人系统电流实时反馈,确定各关节扭矩和碰撞力之间的关系,并给出机器人雅克比矩阵求解方法,并分析其检测碰撞的有效性;
安全防护策略制订模块(44),基于碰撞检测模型的检测结果,针对不同碰撞情形,结合实际工况,制订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
仿真验证及优化模块(45),基于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机器人碰撞检测算子的有效性和安全防护策略的合理性进行仿真验证及优化;
实际效果验证模块(46),基于预定机器人平台,验证评估基于力反馈的避障防护安全策略实际效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检测模块(4)还包括:
单目双视图立体匹配模块(47),用于构建基于SVS的单目双视图立体匹配模型,在损失函数上优化几何约束条件,通过左右视图合成过程和双视图立体匹配,实现单目图像中检测目标深度的准确估计;
卷积特征提取模块(48),基于单目摄像头采集的RGB图像,采用ResNet模型进行深度卷积特征提取;
人体骨骼关键点处理模块(49),根据人体骨骼关节几何先验知识及关节间的相关关系,优化双分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实现关节点及其关节关联关系的同步处理,其中一分支通过概率热图和偏移量结合的方式进行人体骨骼关键点回归,一分支检测图像中多人的关节关联信息,并通过二分图匹配形成人体骨骼序列数据;
人体骨架图像数据处理模块(410),用于结合工业人机协作场景特点重构人体骨架图像数据集,并进行关节点数据标注,结合人工调整获得面向工业协作场景的姿态数据集。

说明书全文

一种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协作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一种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生产任务中担任了重要色,然而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以及实施成本,一些复杂的操作任务仍然需要依靠人来手工完成,由此催生了能运作在人机共融环境下的协作机器人
[0003] 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不需要单独的隔离空间,可以与人类近距离合作来完成生产任务,例如在3C产品的装配线上,人类可以完成复杂的组装任务,而协作机器人可以快速精准的完成零件拾取与摆放任务,这种协作分工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实现这一协作目标,需要保证安全的人机交互环境,这就对协作机器人的控制在精准性和灵活性方面提出了远高于传统机器人的要求。
[0004] 目前工业机器人一般都采取“中央运动控制器+多伺服驱动器”的分布式控制方式,这种模式布局方便,应用简单。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大部分都工作在位置制模式下,各个关节利用驱动器来实现精准的位置环PID控制,并通过总线来接收运动控制器的指令要求,这种模式控制算法简单,计算量小,数据通讯量也不大。对于协作机器人而言需要实现复杂的前馈控制、柔顺控制等算法,而分布式架构存在信号传输速率受限以及同步机制问题,其实时性和快速性很难满足协作机器人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出现了用于协作机器人的驱控一体化的控制器,其具有结构紧凑、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但是,现有的驱控一体控制器在应用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其算法实现仍需要更上层的控制器来实现,这又会产生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实时性和同步问题;二是现有动学模型参数识别算法大部分都基于传统的激励轨迹和最小二乘法来进行迭代估计实现的,其建模复杂,估计精度不高,且无法对不能建模的参数进行识别;三是现有的机器人的主动柔顺力控制信息主要通过关节上的力/力矩传感器获得,但是力/力矩传感器体积大,不适合于协作机器人上使用,如果采用较小体积的力/力矩传感器,则有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四是存在防碰撞检测能力有限,以及安全防护策略不适合于协作机器人上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可对不能建模的参数进行识别、无需传感器就能进行主动柔顺控制,以及具有良好的防碰撞检测能力和安全防护策略的适合于协作机器人上使用的智能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该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协作机器人(6),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1)、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和多轴驱动模块(5);控制模块(1)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指令,或/和由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和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根据协作机器人(6)的状态所反馈过来的信号,对多轴驱动模块(5)进行实时控制,以进一步使多轴驱动模块(5)控制协作机器人(6)的运动;其中,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用于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向控制模块(1)反馈协作机器人(6)的力学参数辩识信号;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用于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向控制模块(1)反馈协作机器人(6)的位置信号、力信号和环境信号;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用于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向控制模块(1)反馈协作机器人(6)的安全状态信号。
[0007] 其中,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包括:标称模型(21),标称模型(21)基于拉格朗日的动力学模型,用于: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获取协作机器人各连杆上任一点的运动速度,计算协作机器人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以及协作机器人运动的总动能;计算协作机器人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位能,以及协作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参考位能面的总位能;根据协作机器人总动能和总位能,构造协作机器人的拉格朗日函数;对拉格朗日函数进行求导运算,以获得协作机器人的标称动力学方程式;实际动力学模型(22),用于根据预设的参数,得出协作机器人实际动力学模型的实际动力学方程式;参数辨识神经网络(23),用于将协作机器人设置为力矩工作模式,在关节力矩最小到最大的范围内选取一段平滑的力矩曲线作为协作机器人的输入,利用各个关节的码盘获取各个关节的角位移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在一个采样周期(T)内设定采样时间(t),采取N组包含有力矩、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数据,作为一次训练样本数据;学习优化模块(24),用于将样本数据中的力矩τ(k)通过标称模型得到理论输出值 将力矩τ(k)结合样本中的实际输出值 输入至参数辨识神经网络,得到输出修正值
并将理论输出值与输出修正值结合得到辨识输出值
将实际输出值与辨识输出值作差获得输出误差 利用输出误差建立参数
辨识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并对参数辨识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完成动力学模型的修正。
[0008] 其中,标称动力学方程式为: 其中,D(q)∈Rn×n为对称正定的惯量矩阵; 为哥氏力与离心力矩阵;G(q)∈Rn×1为重心项矩阵;
q为机械的关节角位移矢量、为机械臂的角速度矢量以 为机械臂的角加速度矢量;τ∈Rn为机械臂各关节控制力矩矢量。
[0009] 其中,实际动力学方程式为: 其中,F(q)代表关节运动的摩擦, 代表机械臂运动中的扰动。
[0010] 其中,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包括位置环(31)、力环(32)和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其中,位置环(31)包括末端位置输入端(311)、位置选择矩阵(312)和位置控制律模块(313);末端位置输入端(311)用于输入末端位置信号给位置选择矩阵(312),末端位置信号依经过位置选择矩阵(312)和位置控制律模块(313)处理后的位置信号输入给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其中,力环(32)包括末端力输入端(321)、力选择矩阵(322)、力控制律模块(313)和基于电机电流的关节力矩估计模块(324),末端力输入端(321)用于输入末端力信号给力选择矩阵(322),末端力信号依经过力选择矩阵(322)和力控制律模块(323)处理后的力信号输入给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关节力矩估计模块(324)将关节电机(35)的实时电流反馈给末端力输入端(321);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给关节电机(35)输入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信号(G)。
[0011] 其中,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还包括机器人运动学模型(314),机器人运动学模型(314)将协作机器人(6)的关节角度和角速度反馈给末端位置输入端(311)。
[0012] 其中,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还包括补偿模块(34),补偿模块(34)介于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和关节电机(35)之间。
[0013] 其中,关节力矩估计模块的构造为完整的机器人动力学方程为:其中M∈Rn×n为关节空间惯性矩阵;C∈Rn×n为
哥氏力和向心力计算矩阵;g∈Rn×1为重力项向量;q∈Rn×1为驱动关节角度向量;τ∈Rn×1为驱动关节转矩;电机转矩τm驱动的方程式为:τ=Nτm;其中N∈Rn×n为每个关节减速比的对角矩阵,设Jm为电机转子的惯量;推导过程中,将电机转子处的摩擦项 代入电机转矩模块和关节转矩的关系,得出基于电机电流的关节力矩估计模块,从而得到力检测输出:
[0014] 其中,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检测模块(4)包括:动力学方程建立模块(41),用于在预定机器人平台上,采用D-H参数法建立连杆坐标系,并根据拉格朗日动力学公式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碰撞检测算子和扰动观测器建立模块(42),根据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和动量方程,构造基于机器人能量不变的碰撞检测算子和基于广义动量变化量的扰动观测器;数据分析模块(43),基于机器人系统电流实时反馈,确定各关节扭矩和碰撞力之间的关系,并给出机器人雅克比矩阵求解方法,并分析其检测碰撞的有效性;安全防护策略制订模块(44),基于碰撞检测模型的检测结果,针对不同碰撞情形,结合实际工况,制订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仿真验证及优化模块(45),基于ADAMS-Simul 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机器人碰撞检测算子的有效性和安全防护策略的合理性进行仿真验证及优化;实际效果验证模块(46),基于预定机器人平台,验证评估基于力反馈的避障防护安全策略实际效果。
[0015] 其中,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检测模块(4)还包括:单目双视图立体匹配模块(47),用于构建基于SVS的单目双视图立体匹配模型,在损失函数上优化几何约束条件,通过左右视图合成过程和双视图立体匹配,实现单目图像中检测目标深度的准确估计;卷积特征提取模块(48),基于单目摄像头采集的RGB图像,采用ResNet模型进行深度卷积特征提取;人体骨骼关键点处理模块(49),根据人体骨骼关节几何先验知识及关节间的相关关系,优化双分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实现关节点及其关节关联关系的同步处理,其中一分支通过概率热图和偏移量结合的方式进行人体骨骼关键点回归,一分支检测图像中多人的关节关联信息,并通过二分图匹配形成人体骨骼序列数据;人体骨架图像数据处理模块(410),用于结合工业人机协作场景特点重构人体骨架图像数据集,并进行关节点数据标注,结合人工调整获得面向工业协作场景的姿态数据集。
[0016] 本发明具有可对不能建模的参数进行识别、无需传感器就能进行主动柔顺控制,以及具有良好的防碰撞检测能力和安全防护策略的适合于协作机器人上使用的优点。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图4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请参见图1,图1揭示的是一种用于多轴协作化工业机器人的智能驱控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和多轴驱动模块5。
[0023] 所述控制模块1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指令,或/和由所述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和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根据协作机器人6的状态所反馈过来的信号,对所述多轴驱动模块5进行实时控制。
[0024] 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及时向控制模块1提供协作机器人6的力学参数辩识信号。
[0025] 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及时向控制模块1提供协作机器人6的位置信号、力信号和环境信号。
[0026] 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控制模块4,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及时向控制模块1提供协作机器人6的安全状态信号。
[0027] 多轴驱动模块5,根据所述控制模块1的指令,实时控制协作机器人6的运动。
[0028] 图1中的市电输入接口7为控制模块1和多轴驱动模块5提供电力,由于控制模块1需要低压直流电,所以在市电输入接口7与控制模块1设有电源适配器8。
[0029] 请见图2,本发明中的智能化动力学参数辩识模块2,包括基于拉格朗日的动力学模型的标称模型21,根据协作机器人6运动状态,求得协作机器人各连杆上任一点的运动速度;计算协作机器人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以及整个协作机器人运动的总动能;计算协作机器人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位能,以及整个协作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参考位能面的总位能;根据上述求得的协作机器人总动能和总位能,构造协作机器人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对上述过程中得到拉格朗日函数进行求导运算,来获得该协作机器人系统的标称动力学方程式。
[0030] 实际动力学模型22,用于在标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实际动力学模型,从协作机器人系统的实际使用出发,加入预设的难以模型化的参数,得出协作机器人实际动力学模型的实际动力学方程式。
[0031] 神经网络训练样本获取模块23,获取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数据,将协作机器人设置为力矩工作模式,在关节力矩最小到最大的范围内选取一段平滑的力矩曲线作为协作机器人的输入,利用各个关节的码盘获取各个关节的角位移、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在一个采样周期T内设定采样时间为t,采取N组包含有力矩、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数据,作为一次训练样本数据。
[0032] 参数辨识神经网络训练模块24,将样本数据中的力矩τ(k)通过标称模型得到理论输出值 将力矩τ(k)结合样本中的实际输出值输入至参数辨识神经网络;得到输出修正值 理论输出值与输出修正值
结合得到辨识输出值 将实际输出值与辨识输出值作差获得输出误差
利用输出误差建立参数辨识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采取自我学习进化
的优化策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完成动力学模型的修正。
[0033] 优选的,所述标称动力学方程式为:
[0034]
[0035] 其中,D(q)∈Rn×n为对称正定的惯量矩阵; 为哥氏力与离心力矩阵;G(q)∈Rn×1为重心项矩阵; q为机械的关节角位移矢量、为机械臂的角速度矢量以 为机械臂的角加速度矢量;τ∈Rn为机械臂各关节控制力矩矢量。
[0036] 优选的,所述实际动力学方程式为:
[0037]
[0038] 上式中,F(q)代表关节运动的摩擦, 代表机械臂运动中的扰动。
[0039] 优选的,所述扰动包括负荷变动、建模误差或/和电气干扰。
[0040] 优选的,所述难以模型化的参数包括协作机器人的摩擦参数、间隙参数或/和变形参数。
[0041] 请参见图3,图3揭示的是无传感主动柔顺控制模块3,包括位置环31和力环32,所述位置环31包括末端位置输入端311、位置选择矩阵312和位置控制律模块313;所述末端位置输入端311用于输入末端位置信号给所述位置选择矩阵312,末端位置信号依经过位置选择矩阵312和位置控制律模块313处理后的位置信号输入给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所述力环32包括末端力输入端321、力选择矩阵322、力控制律模块323和基于电机电流的关节力矩估计模块324,所述末端力输入端321用于输入末端力信号给所述力选择矩阵322,末端力信号依经过力选择矩阵322和力控制律模块323处理后的力信号输入给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所述关节力矩估计模块324将关节电机35的实时电流反馈给末端力输入端321;所述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给关节电机35输入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信号G,关节电机35通过传动机构36控制协作机器人6动作。
[0042] 图3中, 和fd分别为理想的末端位置和接触力。
[0043] 优选的,本发明还包括机器人运动学模型314,所述机器人运动学模型314将协作机器人6的关节角度和角速度反馈给末端位置输入端311。
[0044] 优选的,本发明还包括补偿模块34,所述补偿模块34介于所述力位混合控制律输出模块33和所述关节电机35之间。
[0045] 优选的,所述位置选择矩阵312和所述力选择矩阵322是合二为一的,称为柔顺选择矩阵S。
[0046] 优选的,所述柔顺选择矩阵S的表达式为:
[0047] S=diag(s1,s2,...,sn);
[0048] 当机械臂末端的第i个自由度为位置控制时,si=1,为力控制时,si=0;柔顺选择矩阵S基于力觉信息进行在线调整。
[0049] 优选的,所述基于电机电流的关节力矩估计模块324的构造为,完整的机器人动力学方程为式一:
[0050]
[0051] 其中M∈Rn×n为关节空间惯性矩阵;C∈Rn×n为哥氏力和向心力计算矩阵;g∈Rn×1为重力项向量;q∈Rn×1为驱动关节角度向量;τ∈Rn×1为驱动关节转矩;
[0052] 电机转矩τm驱动的方程式为:
[0053] τ=Nτm;
[0054] 其中N∈Rn×n为每个关节减速比的对角矩阵,设Jm为电机转子的惯量;推导过程中,将电机转子处的摩擦项 代入电机转矩模块和关节转矩的关系,得出基于电机电流的关节力矩估计模块,从而得到力检测输出:
[0055]
[0056] 其中,Ψ(i)=τm为电机输出力矩与电流之间的映射模块。
[0057] 请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中,所述力反馈人机协作防碰撞检测模块4,包括:
[0058] 动力学方程建立模块41,用于在预定机器人平台上,采用D-H参数法建立连杆坐标系,并根据拉格朗日动力学公式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0059] 碰撞检测算子和扰动观测器建立模块42,根据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和动量方程,构造基于机器人能量不变的碰撞检测算子和基于广义动量变化量的扰动观测器;
[0060] 数据分析模块43,基于机器人系统电流实时反馈,确定各关节扭矩和碰撞力之间的关系,并给出机器人雅克比矩阵求解方法,并分析其检测碰撞的有效性;
[0061] 安全防护策略制订模块44,基于碰撞检测模型的检测结果,针对不同碰撞情形,结合实际工况,制订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
[0062] 仿真验证及优化模块45,基于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机器人碰撞检测算子的有效性和安全防护策略的合理性进行仿真验证及优化;
[0063] 实际效果验证模块46,基于预定机器人平台,验证评估基于力反馈的避障防护安全策略实际效果。
[0064]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安全防护策略包括:1、碰撞后停止,即机器人控制系统检测到了碰撞信号后控制系统立刻让伺服驱动器断开使能;或者,2、碰撞后机器人控制系统切换控制模式,将位置模式转换为力矩模式;或者,3、碰撞后机器人改变原来的运动轨迹,离开碰撞区域。
[0065] 优选的,本发明还包括:
[0066] 单目双视图立体匹配模块47,用于构建基于SVS的单目双视图立体匹配模型,在损失函数上优化几何约束条件,通过左右视图合成过程和双视图立体匹配,实现单目图像中检测目标深度的准确估计;
[0067] 卷积特征提取模块48,基于单目摄像头采集的RGB图像,采用ResNet模型进行深度卷积特征提取;
[0068] 人体骨骼关键点处理模块49,根据人体骨骼关节几何先验知识及关节间的相关关系,优化双分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实现关节点及其关节关联关系的同步处理,其中一分支通过概率热图和偏移量结合的方式进行人体骨骼关键点回归,一分支检测图像中多人的关节关联信息,并通过二分图匹配形成人体骨骼序列数据;
[0069] 人体骨架图像数据处理模块410,以微软COCO数据集为基础,结合工业人机协作场景特点重构人体骨架图像数据集,采用上海交通大学开源alphapose进行关节点数据标注,结合人工调整获得面向工业协作场景的姿态数据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