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信号处理 / 串并转换 / 实现软频率复用、数据发送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实现软频率复用、数据发送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阅读:479发布:2021-12-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实现软频率复用、数据发送的方法及接入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软 频率 复用的方法,包括:将所有载波划分成大于一个的组;每个小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本小区的主载波进行小区边缘的通信,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载波进行小区内部的通信;相邻小区选择不同的主载波;为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 门 限,且设置主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大于副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进一步结合小区呼吸,实现各个小区的负荷量平均。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了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软频率复用的数据发送方法,和一种多载波系统接入设备。使用本发明,可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软频率复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下面是实现软频率复用、数据发送的方法及接入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软频率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 含:
将所有载波划分成大于一个的组;每个小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本小区的主 载波进行终端在小区边缘的通信,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载波进行终端在小 区内的通信;相邻小区选择不同的主载波;
为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限,且设置主载波的发射功 率门限大于副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 和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统计小区负荷量;该 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小区的负荷量高于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时,降低主载波和副载波的 发射功率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小区载波 发射功率第一门限值和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 限值;
判断主载波或副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降至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第二门限值 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高于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不再降低主载波和副载波 的发射功率门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 和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统计小区负荷量;该 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小区的负荷量低于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时,提高主载波和副载波的 发射功率门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小区载波 发射功率第一门限值和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 限值;
判断主载波或副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增至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第一门限值 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低于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不再提高主载波和副载波 的发射功率门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负荷量的统计 为定时进行或事件触发方式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为多载波 无线通信系统,所述载波为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子载波
8、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软频率复用的数据发送方法,各个小区 采用多载波系统,相邻小区采用相同的频谱资源,其特征在于,各个小区基 站发送数据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输入的串行数据流转换为多路并行子数据流;
各路子数据流乘上一个用于对所映射的子载波进行功率调整的功率系 数,所述各路功率系数被控制有各自的功率系数门限,并控制一部分子数据 流所乘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高于其他子数据流功率系数的门限;其中,每个小 区所乘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高的子数据流所映射的子载波称为该小区的主子 载波,其他子载波称为该小区的副子载波;
将各路子数据流作傅立叶反变换映射到各路对应的子载波上;
将傅立叶反变换后的各路子载波并串转换为一路输出;
其中,不同相邻的各个小区对应功率系数门限高的子数据流映射的子载 波互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小 区负荷量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和低门限值小区负荷量低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 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统计小区负荷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小区的负荷量高于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时,降低主载波和 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直至小区的负荷量降到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以 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小区载 波发射功率系数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和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第二门限值,第 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
判断主载波或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降至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第 二门限值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高于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不再降低主载波 和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 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和低门限值小区负荷量低门限值第二门限值, 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统计小区负荷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小区的负荷量低于小区负荷量低门限值第二门限值时,提高主载波和 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直到小区的负荷量高于小区负荷量低门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小区载 波发射功率系数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和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第二门限值,第 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
判断主载波或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增至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第 一门限值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低于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不再提高主载波 和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负荷量的统 计为定时进行或事件触发方式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输入的串行数据流 转换为多路并行子数据流后,或将各路子数据流作傅立叶反变换前,进一步 包括:对各路子数据流进行交织排列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8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傅立叶反变换 后的各路子载波并串转换为一路之前,进一步包括:各路子载波加循环前缀。
16、一种多载波系统接入设备,包括:
串并变换器,用于将输入的数据串并转换为多路并行子数据流输出;
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用于接收所述多路数据流进行傅立叶反变换映射 到对应的多路子载波上;
并串变换器,用于接收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输出的多路子载波,并串变 换为一路输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子载波功率系数调节器,用于将串并变换器输出的多路并行子数据流在 由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接收之前,对各路并行子数据流分别乘上各个功率系 数,该功率系数用于对各路子数据流所映射的子载波功率进行调整;
子载波功率门限控制逻辑器,用于对所述各路子数据流所乘的功率系数 的门限进行控制,控制一部分子数据流所乘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高于其他子数 据流功率系数的门限;其中,每个小区内所乘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高的子数据 流所映射的子载波称为该小区的主子载波,其他子载波称为该小区的副子载 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小区呼吸因子调节器,用于在小区负荷量过重或过轻时,将子载波功率 门限控制逻辑器提供的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门限分别乘以 不同或相同的小区呼吸因子,减小或增大所述功率系数门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交 织排列器,用于将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要接收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排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加 循环前缀单元,用于将并串变换器要转换的每一路子载波加入循环前缀。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频率复用技术,特别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软频率复用 的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多载波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是正交频率多路传输分割复用传输技术。OFDM传输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数据 传输方式,其基本实现方式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多个正交子信道,在 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虽 然总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都是相对平坦的, 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带宽,因此,可以大 大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与一般多载波传输技术相比,OFDM传输技术的 不同之处在于允许子载波频谱部分重叠,只要满足子载波间相互正交,就能 够将数据信号从重叠的子载波上分离出来。由于OFDM传输技术允许子载 波频谱重叠,因此其频谱效率可大大提高,因而OFDM传输技术是一种高 效的调制方式。
OFDM传输技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被首次提出,但在此后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OFDM技术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应用。当时OFDM传输技 术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首先,OFDM传输技术要求各个子载 波之间相互正交,尽管理论上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可很好地实现这 种调制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当时提供的技术手段,如此复杂的实时 傅立叶变换设备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此外,发射机振荡器和接收机振荡器的 稳定性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等因素也成为实现OFDM传输技术 的制约条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 FFT的实现问题,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格栅编码(Trellis Code)技术、软判决(Soft Decision)技术、信道自适应技术等的应用,OFDM 传输技术开始从理论向实际应用转化。
图1示出了OFDM技术中用户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 户数据首先经过信道编码和交织处理,并采用一些调制方法、如二相制相移 键控信号(BPSK)调制、四相制相移键控信号(QPSK)调制、正交幅度调 制(QAM)等形成数据信元,然后经过OFDM操作调制到射频上。在OFDM 操作中,首先将待发送的数据信元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形成n路低速并行 的子数据流,每个子数据流将占用一个子载波;子数据流到子载波的映射(即 将频域信号转换到时域)可通过傅立叶反变换实现,如可以是离散傅立叶反 变换(IDFT)或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同时OFDM技术使用循环前 缀(CP)作为保护间隔,大大减少甚至消除了码间干扰,并且保证了各信 道之间的正交性,从而大大减少了信道间的相互干扰。
快跳频的OFDM无线传输技术将频谱资源划分成时间—频率栅格,每 一条物理信道对应一个时间—频率栅格的图样。在一个小区内,不同物理信 道对应的时间—频率栅格是相互正交的,以此来避免一个小区内物理信道间 的相互干扰。而且,一个物理信道在不同时间占据不同的频率,可以克服频 率选择性衰落。如图2所示OFDM基本时间—频率图样示意图,该时间— 频率图样是根据长度为15的COSTA序列产生的,其他不同小区的时间— 频率图样都是从这个基本时间—频率图样在频率域通过循环移位得到的。
快跳频的OFDM传输技术通过时间—频率图样的设计来平均相邻小区 间的相互干扰,但是,在同频组网(即不同小区采用相同的频谱资源)的情 况下,当小区的负荷量增加时,一条物理信道受到相邻小区的同频干扰也会 增加。在一个小区使用了所有的频率资源,该小区的相邻小区无论如何跳频 都会受到干扰。如果受到干扰的终端与其所在小区的天线距离比较近,则该 终端仍然具有比较高的信噪比,仍然能够达到比较小的错误概率;如果受到 干扰的终端位于其所在小区的边缘,则由于距离的差别该终端将会出现比较 高的错误概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软频率复用的 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多载波接入设备,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软频率复用的方法,包括:
将所有载波划分成大于一个的组;每个小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本小区的主 载波进行终端在小区边缘的通信,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载波进行终端在小 区内的通信;相邻小区选择不同的主载波;
为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限,且设置主载波的发射功 率门限大于副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
其中,设置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和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 高于第二门限值;统计小区负荷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小区的负荷量高于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时,降低主载波和副载波的 发射功率门限。
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第一门限值和小区载波发射功 率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
判断主载波或副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降至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第二门限值 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高于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不再降低主载波和副载波 的发射功率门限。
其中,设置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和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 高于第二门限值;统计小区负荷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小区的负荷量低于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时,提高主载波和副载波的 发射功率门限。
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第一门限值和小区载波发射功 率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
判断主载波或副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增至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第一门限值 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低于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不再提高主载波和副载波 的发射功率门限。
其中,所述小区负荷量的统计为定时进行或事件触发方式进行。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为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所述载波为多载波无线 通信系统中的子载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软频率复用的数据发送方 法,各个小区采用多载波系统,相邻小区采用相同的频谱资源,各个小区基 站发送数据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输入的串行数据流转换为多路并行子数据流;
各路子数据流乘上一个用于对所映射的子载波进行功率调整的功率系 数,所述各路功率系数被控制有各自的功率系数门限,并控制一部分子数据 流所乘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高于其他子数据流功率系数的门限;其中,每个小 区所乘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高的子数据流所映射的子载波称为该小区的主子 载波,其他子载波称为该小区的副子载波;
将各路子数据流作傅立叶反变换映射到各路对应的子载波上;
将傅立叶反变换后的各路子载波并串转换为一路输出;
其中,不同相邻的各个小区对应功率系数门限高的子数据流映射的子载 波互不重叠。
其中,设置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和低门限 值小区负荷量低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统计小区负 荷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小区的负荷量高于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时,降低主载波和 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直至小区的负荷量降到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以 下。
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和小 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
判断主载波或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降至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第 二门限值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高于小区负荷量第一门限值,不再降低主载波 和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
其中,设置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小区负荷量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和低门限 值小区负荷量低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统计小区负 荷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小区的负荷量低于小区负荷量低门限值第二门限值时,提高主载波和 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直到小区的负荷量高于小区负荷量低门限值。
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高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和小 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第二门限值,第一门限值高于第二门限值;
判断主载波或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增至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系数第 一门限值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低于小区负荷量第二门限值,不再提高主载波 和副载波对应的功率系数的门限。
其中,所述小区负荷量的统计为定时进行或事件触发方式进行。
其中,在将输入的串行数据流转换为多路并行子数据流后,或将各路子 数据流作傅立叶反变换前,进一步包括:对各路子数据流进行交织排列操作。
其中,将傅立叶反变换后的各路子载波并串转换为一路之前,进一步包 括:各路子载波加循环前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载波系统接入设备,包括:
串并变换器,用于将输入的数据串并转换为多路并行子数据流输出;
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用于接收所述多路数据流进行傅立叶反变换映射 到对应的多路子载波上;
并串变换器,用于接收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输出的多路子载波,并串变 换为一路输出;
子载波功率系数调节器,用于将串并变换器输出的多路并行子数据流在 由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接收之前,对各路并行子数据流分别乘上各个功率系 数,该功率系数用于对各路子数据流所映射的子载波功率进行调整;
子载波功率门限控制逻辑器,用于对所述各路子数据流所乘的功率系数 的门限进行控制,控制一部分子数据流所乘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高于其他子数 据流功率系数的门限;其中,每个小区内所乘的功率系数的门限高的子数据 流所映射的子载波称为该小区的主子载波,其他子载波称为该小区的副子载 波。
其中,进一步包括:小区呼吸因子调节器,用于在小区负荷量过重或过 轻时,将子载波功率门限控制逻辑器提供的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对应的功率 系数门限分别乘以不同或相同的小区呼吸因子,减小或增大所述功率系数门 限。
其中,进一步包括:交织排列器,用于将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要接收的 数据流进行交织排列。
其中,进一步包括:加循环前缀单元,用于将并串变换器要转换的每一 路子载波加入循环前缀。
由上述方法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在子载波上乘上一个系数,可以调整 不同子载波上的发射功率,并且各路子载波进行不同的功率门限控制。功率 门限高的子载波组作为本小区的主子载波,应用于小区边缘和小区内部的数 据传输;功率门限低小的子载波组作为副子载波,只应用于小区内部的数据 传输。其中,相邻小区的主子载波所在子载波组互不重叠,不会出现主子载 波间的同频干扰,从而降低了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而副子载波的发射功 率相对较低,也降低了对相邻小区的干扰。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并且可以实 现单频组网,提高了频谱的利用效率。
同时采用小区呼吸机制后,使小区的覆盖范围随小区的负荷量而变化。 当小区负荷量很重时,覆盖范围就会逐渐收缩。本小区边缘的部分用户将被 转移到负荷量较轻的相邻小区,实现小区之间的负载平衡。可见,本发明可 使某小区负荷量过重或负荷量过轻时,通过小区呼吸调整小区发射功率和覆 盖范围,使小区负荷量均衡,以满足通信质量,并提高总的通信容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OFDM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OFDM基本时间一频率图样示意图
图3示出了现有OFDM频率分组划分形成的组网干扰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OFDM实现的频率复用方式组网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OFDM频率分组划分形成的组网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使用小区呼吸机制过程;
图7示出了本发明OFDM传输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针对现有技术小区干扰的情况进行分析,如图3示出现有OFDM 频率分组划分形成的组网,现有技术中OFDM系统中各子载波的发射功率 门限相同,这样,由于各子载波的覆盖范围相同,因此在各相邻小区的边缘 区域,处于同频的子载波之间就会产生比较强的干扰。
鉴于此,本发明中,将OFDM系统所有子载波划分成N组,不同的相 邻小区选择不同组的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主子载波,其他子载波作为本小区 的副子载波,对各小区的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门限,且 主子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高于副子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以主子载波的覆盖 范围确定小区边界。这样,对于小区内部,主要采用低功率副子载波传输数 据,由于离基站比较近,终端可以接收到本小区清晰的信号,并且由于副子 载波功率小,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比较小;而在各相邻小区边缘区域,采用高 功率主载波传输数据,处于边缘区域的终端主要接收到的是不同相邻小区的 主子载波,由于不同相邻小区的主子载波不相重叠不处于同频上,处于正交, 因此相互干扰就会大大降低。
具体可以参见图4示出的本发明中频率复用方式下组网示意图,基站1 管辖终端11和终端12,终端12位于基站1管辖区域的内部,如位于以基 站1为中心的小区半径的30%处,终端11位于基站1管辖区域的边界,如 位于以基站1为中心的小区半径的90%处;同样的,基站2管辖终端21和 终端22;基站3管辖终端31和终端32。以基站1来说,发射的子载波中, 灰色表示的是主子载波,其功率较大;斜划线表示的是副子载波,发射功率 较小,并且不同的基站采用的主子载波不同。这样,位于小区边界的终端 11接收基站1的主子载波时,虽然会收到基站2、基站3的主子载波的干扰, 但由于接收的不同基站的主子载波并不在同频上且互为正交,因此可避免同 频干扰。位于基站1的小区内部的终端12来说,由于各个基站通过对发射 功率的限制,不会受到相邻基站信号的干扰,或者干扰很小。
另外,子载波的分组以及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的划分可固定不变,也可 根据时间进行动态变化,即子载波的分组以及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的划分可 随意变化,只要保证在同一时间内相邻小区没有同时使用同一子载波即可。 例如,有6个子载波,相应标识分别为1、2、3、4、5和6,在一个时间段 内,将标识为1和2的子载波划分为一组子载波,将标识为3和5的子载波 划分为一组子载波,将标识为4的子载波划分为一组子载波,将标识为6的 子载波划分为一组子载波,小区1以标识为1和2的这组子载波作为本小区 的主子载波,其余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副子载波,相邻小区2以标识为4的 这组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主子载波,其余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副子载波;一 段时间后,可将这5个子载波重新分组,将标识为2和5的子载波划分为一 组子载波,将标识为4和6的子载波划分为一组子载波,将标识为1的子载 波划分为一组子载波,将标识为3的子载波划分为一组子载波,小区1以标 识为4和6的这组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主子载波,其余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 副子载波,相邻小区2以标识为3的这组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主子载波,其 余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副子载波。
考虑到系统的容量、频谱效率等宏观问题,如图5示出的OFDM频率 分组划分形成的组网图,分组的典型值可取3,此时的组网形式也即为蜂窝 网(每三个小区两两相邻),这种形式蜂窝网可使得系统容量达到最大,频 谱效率达到最高。不难理解,若要使频谱效率达到最高,对于子载波分为3 组,由相邻的小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子载波组。另外,N也可取其他值,如4、 5、6、7、8等等。
另外,本发明还可进一步采用小区呼吸机制,在某一小区的负荷量过重 或负荷量过轻时,通过采用小区呼吸机制,可使负荷量在各小区内重新分配 和平衡,从而保证各小区可以进行正常的通信活动。下面进行说明:
在多小区软频率复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当小区的负荷量过大时,减小 该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使其覆盖范围缩小;而当小区的负荷量过小时,则 提高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扩大其覆盖范围。由于相邻小区发射功率不平衡, 通过小区呼吸机制,可使小区的边缘用户在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切换,使负荷 量较重小区的用户分流到相邻负荷量较轻的小区内,达到负荷量均衡的目 的。
小区呼吸机制的启动可以有两种触发机制,第一种方式是系统定时统计 小区的负荷量,并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比较,来决定是否启动小区呼吸进行 调节;第二种方式是事件触发方式,系统并非定时统计小区的负荷量,而是 累积负荷量,一旦达到系统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即可启动小区呼吸进行调节。
如图6所示的流程图,为多小区软频率复用的小区呼吸的实现流程图。 系统定时统计小区的负荷量,或非定时地累积小区的负荷量,小区负荷包含 无线资源、用户终端等,负荷量是各种负荷的一个总和,不同的负荷相加可 以乘以不同的权值。由于负荷量的统计和计算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对负荷量 的统计和计算过程进行赘述。
预先要设置两个负荷量高低门限值,分别记为Lmax和Lmin,且Lmax >Lmin。当小区负荷量介于Lmax和Lmin之间时,小区覆盖范围不变。当小 区的负荷量过大,如超过门限值Lmax时,降低小区基站发射功率,使小区 的覆盖半径缩小,小区边缘的部分用户将被分流到邻近的小区,直至本小区 的负荷量重新降到Lmax以下;但是当基站发射功率降至某一门限Pmin时, 小区的负荷量仍然高于Lmax,则停止小区呼吸,基站不再进行功率降低。
当某一小区的负荷量减轻,如降至门限值Lmin以下时,提高基站发射 功率,使小区的覆盖半径扩大,相邻小区的部分用户将被分流到本小区内, 直到本小区的负荷量重新高于Lmin门限时,小区半径不再扩大;但是当基站 发射功率增至某一门限Pmax时,小区的负荷量仍然低于Lmin,则停止小区 呼吸,基站不再进行功率增加。
下面参见图6,对本发明正交软频分复用调制方法来实现对各个子载波 功率控制、以及进而实现本发明OFDM系统频率复用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OFDM的信号发送方法中,OFDM的调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经过调制后的用户数据信元进行OFDM操作时,首先进行串并 变换,将输入的串行数据信元转换为n路并行子数据流,设n路并行子数据 流为f(1),f(2)...f(n);。
步骤2:经过串并变换后的n路子数据流分成N个组,N的取值从1到 最大子载波数;(分为N个组,每组可以包括m个子载波,m<=N<=n), 设这N个组记为:g(1),g(2)...g(N)。
步骤3:每个组的各个子数据流乘上一个功率系数,用于调整所映射的 各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这可以由子载波功率系数调节器实现。不同组可以 采用不同的功率系数门限。
并且,所述各路功率系数被控制有各自的功率系数门限,这可以由子载 波功率门限控制逻辑器实现。其中,可以控制一部分组的子数据流所乘的功 率系数的门限高于其他组子数据流的功率系数门限,如,将功率系数门限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功率系数门限为G1,另一部分为G2,且G1>G2。可以将 G1所对应的子载波组作为本小区的主子载波,G2对应的子载波组作为副子 载波。这样当不同小区选用不同主子载波时,便可实现本发明的OFDM系 统的频率复用方式。
例如,参考图4,当小区1采用了子载波g(1)组功率门限为G1,其 他子载波组功率门限为G2;相邻小区2采用了g(2)组功率门限为G1,其 他子载波组功率门限为G2;相邻小区3采用了g(3)组功率门限为G1,其 他子载波组功率门限为G2,就可以实现图4所示的OFDM频率复用。
需要说明的是,要实现图4的蜂窝网(每三个小区两两相邻)中频谱使 用率最高,需要将子载波分为3组,由两两相邻的三个小区分别采用不同的 子载波组,要实现这样的子载波分配,就需要所述三个小区分别对应的功率 系数门限高的子数据流路数的和与所述多路子数据流总路数相同。
另外,如上面所述的小区呼吸机制,当判断小区负荷量过重或过轻(如 图6所示)时,启动呼吸机制,对功率系数门限进行调节。对于小区负荷量 过重的情况,将功率系数门限G1和G2分别乘以一个小区呼吸因子,降低 功率系数门限,使G1和G2减小,从而使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覆盖的半径 减小。反之,对于小区负荷量过轻的情况,G1和G2分别乘以一个小区呼吸 因子,使功率系数门限均增大,使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覆盖的半径扩大。其 中,G1和G2所乘的因子可以不相同。
步骤4:n路并行数据流根据一定的方式进行交织和排列,交织排列的 方式决定了子载波的映射方式。
步骤5:交织排列后的并行数据流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可以是 IFFT/IDFT),映射为n路数据对应的n个子载波。
步骤6:每个子载波加循环前缀CP,用于克服符号间串扰,然后进行 并串变换为一路,完成OFDM操作。
其中,对应步骤4的交织排列、步骤6的加循环前缀是可选的步骤,另 外,步骤4所述的交织排列也可以在步骤1之后。
参见图7,为了实现各个子载波功率被控下可调整,还相应的提供了设 备,参见图7,包括:
串并变换器,用于将输入的数据串并转换为多路并行数据输出;
子载波功率系数调节器,用于将串并变换器输出的多路并行数据流在由 傅立叶反变换接收之前,对各路并行数据流乘上一个功率系数,该功率系数 用于对各路数据流所映射的子载波功率的调整;
子载波功率门限控制逻辑器,用于对所述各路子载波功率系数的门限进 行控制,具体来说,子载波功率门限控制逻辑器为每一路子载波所乘的功率 系数分别提供一个门限,限制功率系数只能在其门限内进行变化,具体可参 见上述步骤3提到的使用功率系数门限的例子,此处不再赘述;
小区呼吸因子调节器,用于根据小区负荷量对子载波功率门限控制逻辑 器提供的功率系数门限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当小区负荷量达到高门限值 Lmax或低门限值Lmin时,对子载波功率门限控制逻辑器提供的功率系数门 限乘以小区呼吸因子,使功率系数门限降低或增加,从而来控制小区的发射 功率,使各小区的负荷量均衡。其中,可以向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对应的功 率系数门限分别提供不同的小区呼吸因子;
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用于接收所述多路数据流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后映 射到对应的多路子载波上;
并串变换器,用于接收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输出的多路子载波,并串变 换为一路输出。
如图,还可包括,用于将傅立叶反变换变换器要接收的数据流进行交织 排列的交织/排列单元、用于将并串变换器要转换的每一路子载波加入循环 前缀的加循环前缀单元。
使用本发明方法来承载无线信道时,针对全覆盖类型信道,如广播信道、 公共控制信道等,可设置这些信道只使用本小区的主子载波,采用较高的发 射功率,相邻小区的覆盖区域虽有重叠,但相互间干扰比较低,有利于终端 的小区选择、切换和正确接收公共控制信息。另外为了保证信令的可靠性, 也可只使用主子载波承载信令。
可设置终端位于所在小区边缘区域时,业务信道只使用主子载波,由于 相邻小区的主子载波互不重叠,能够降低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高通信 质量。小区边缘区域可预先定义,如将基站覆盖范围的75%以外视为小区的 边缘区域。
可设置终端距离基站较近时,同时使用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实现高速 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传输。由于副子载波的发射功率相对较低,降低了对相 邻小区的干扰,提高了频谱的利用效率。该距离可为设定的范围,如小区覆 盖区域的75%之内,如果终端与基站的距离在设定范围内,则均可视为终端 与基站相距较近。
本发明虽然以OFDM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难理解,也适用于为多 载波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载波直接扩展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或为多音调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载波时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 为时频域二维扩展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