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微电子学 / 直拉法 / CMOS器件用硅片的缺陷控制工艺

CMOS器件用片的缺陷控制工艺

阅读:28发布:2021-03-11

专利汇可以提供CMOS器件用片的缺陷控制工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半导体 材料的处理方法,特别是CMOS器件用 硅 片 缺陷 控制工艺,其工序是先将自然直拉硅单晶进行 中子 辐照,然后进行切、磨、抛等 硅片 加工,合格的硅 抛光 片清洗处理后,直接进行CMOS集成 电路 工艺制造的第一道热工序,该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可大大节约工时和能耗。用该工艺处理的硅片制造CMOS器件成品率及电参数均得到大大提高。因此,可广泛用于CMOS器件的制造。,下面是CMOS器件用片的缺陷控制工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CMOS器件用片的缺陷控制工艺,工序是将自然直拉硅单晶进行中子辐照,然后进行切、磨、抛等硅片加工,合格的硅抛光片清洗处理,然后进行热退火,其特征在于:热退火工艺是将合格的硅抛光片直接进行CM OS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第一道热工序,具体步骤是:
①将硅抛光片在干保护气氛下,1000℃-1180℃的扩散炉内恒温1-2小时;
②硅片移动到炉内温度850℃-950℃时停留1-2分钟;
③出炉后自然冷却。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材料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对经过中子嬗变掺杂后的直拉抛光片进行热处理的方法。

在1986年10月北京香山饭店国际半导体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中,美国贝尔实验室MurrdyHlLL等人公开了一种CMOS器件用硅片的内吸除工艺。其方法是,在电路工艺以前对直拉硅硅片进行内吸除热退火,详细步骤是,将直拉硅硅片放入扩散炉,在1100℃恒温2-8小时,再降温至700℃恒温24小时,再升温至1050℃恒温24小时,才能在硅片正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低缺陷剥光区,同时在硅片体内促使氧沉淀并锈生缺陷,形成缺陷吸除源,以吸除电路制造工艺过程中沾污到有源区的重金属杂质和微缺陷,保证电路有源区对硅片纯度与完整性的要求。这种工艺方法不足之处是:

1、硅片在高温下进行长达几十个小时的热处理,必然造成工时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并且很难避免沾污。

2、退火过程中极易在硅片中引入热应,造成硅片翘曲,甚至产生滑移位错,且硅片直径愈大,问题愈严重。

3、一般直拉硅的内吸除热退火处理,因受硅单晶生长的热历史的制约,效果重复性、稳定性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使中子嬗变掺杂技术(NTD)和内吸除技术(IC)相结合,提供一种对CMOS器件用硅片的缺陷控制新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1、将自然硅单晶(不掺杂的直拉硅单晶)在原子反应堆中按一定的目标电阻率进行大剂量中子辐照,中子辐照的积分通量根据原始单晶电阻率和目标电阻率确定。

2、将符合目标电阻率的硅棒进行切、磨、抛等硅片加工。

3、将合格的硅抛光片清洗处理后,直接进行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第一道热氧化工序,即:

①在干氧保护气氛下,1000℃-1180℃的扩散炉内恒温1-2小时;

②硅片移动到炉内温度为850℃-950℃时停留1-2分钟;

③出炉后自然冷却。

这时硅片正表面形成稳定的无缺陷剥光区,厚度为15-100微米,并在硅片体内形成缺陷吸除源,从而实现了对CMOS器件用硅片的缺陷控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对直拉硅进行大剂量中子辐照,利用核嬗变掺杂,获得集成电路级N型低阻硅单晶。硅片电阻率的径向不均匀度可以达到≤3%,微区不均匀度可达到≤3%,从而可以满足超大规模(VLSI)、超超大规模(ULSI)集成电路对硅片高均匀性、完整性、高纯度的要求。

2、在核嬗变掺杂的同时,伴随引入辐照缺陷,在电路工艺热过程中,辐照缺陷与硅中杂质(特别是氧)相互作用,实现氧的可控沉淀,从而使其具有如下特点:

①辐照硅片在1000℃-1100℃时退火,辐照 引入缺陷加快了硅片正表面氧的外扩散,促进了硅片正表面无缺陷剥光区的形成,并且剥光区宽度只与热处理温度有关。

②促进了硅片体内吸除源的形成,使其具有内吸除能力,免除了长时间予热退火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且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③可有效地抑制硅片表面热氧化层错(OSF)的产生,且硅片强度较高,极不易产生热应力滑移位错。

3、本发明使中子嬗变掺杂技术(NTD)与内吸除技术(IG)相结合。中子嬗变掺杂的热退火(NTD退火)和形成硅片表面剥光区、体内缺陷吸除源的热退火(IG退火)均可在CMOS电路的第一道热氧化工序中完成,完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长达几十小时的予热退火处理,大大的节省了工时和能源的消耗。

4、经上述工艺处理的CMOS器件用硅片在器件制造工艺后,成品率及电参数均得到大大改善。

以4903CMOS电路、芯片面积5.0×5.0mm2、制作1000-1100个元件为例,经器件制造工艺后,测试结果对比如下表:

附图说明:

图1,为美国贝尔实验室普通CZSi三步退火产生内吸除效应工艺示意图。图中横坐标t(h)为退火时间,纵坐标T(℃)为退火温度。

图2,为本发明一步退火工艺示意图。它是在器件制造第一道热工序中完成的。图中横坐标t(h)为退火时间,纵坐标T(℃)为退火温度。

图3,(a)为热氧化后,硅片纵向缺陷分布的腐蚀观察;

(b)为热氧化后,氧沉淀及锈生缺陷密度的纵向分布;

(c)硅片热氧化后,间隙氧含量的纵向分布;

(d)有意沾污金后的吸除效果。

图中横坐标为距硅片表面距离,Ⅰ区为无缺陷剥光区,Ⅱ区为沉淀高密度区,Ⅲ区为沉淀低密度区。

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1、原始硅单晶

N型(100)直拉硅,直径76.2毫米;

电阻率为100-200欧姆·厘米;

无位错;

氧含量1-2×1018/Cm3;

含量≤3×1016/Cm3。

2、辐照后的硅单晶及硅片

N型(100)    直径76.2毫米;

电阻率6.67欧姆·厘米;

氧含量1-2×1018/Cm3;

碳含量≤3×1016/Cm3;

电阻率径向不均匀度≤3%;

微区不均匀度≤3%。

3、硅抛光片厚度420微米,

氧化层错密度:5个/Cm2,

实施例1:

将上述硅抛光片清洗处理后,送入温度为1050℃的扩散炉内恒温1.5小时,炉内用干氧作保护气氛。在炉内温度为850℃时停留1-2分钟,然后出炉自然冷却。

氧化后硅片测试结果如下:

无缺陷剥光区厚度30微米;

吸除源缺陷密度106/cm2,缺陷分布如图3中(a);

其组成为:体层错,小位错迴线,无定形氧沉淀。

实施例2:

将上述硅抛光片清洗处理后,送入温度为1150℃的扩散炉内恒温2小时,炉内用干氧作保护气氛,在炉内温度为900℃时停留1-2分钟,出炉后自然冷却。

氧化后硅片测试结果如下:

无缺陷剥光区厚度50微米;

吸除源缺陷密度105/cm2,缺陷分布与图3中(a)近似;

其组成:主要为体层错,小位错迴线。

对经上述2例处理的硅片进行金的有意沾污,并通过中子活化分析金在热过程后,在硅片的纵向分布,证明该硅片具有极好的吸除重金层杂质的能力,如图3(d)。

将上述硅片与其他硅片在国内厂家投入CMOS电路1-4K集成度生产线,器件成品率对比如下表:

成品率(%)

实验单位    电路型号    集成度

NTDCZSi片    WackerSi片    ××厂

×××所    4930    1k    61.56    43.68    43.38

上无×厂    CC4094    中规模    23.80    15.70

上元×厂    5G14433    1k    33.40    28.40

×××厂    电子钟电路    1k    58.00    48.00    46.0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