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线卡 / 连接器以及线束

连接器以及线束

阅读:234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连接器以及线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恰当保持 端子 的连接器以及 线束 。应用于线束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主体(31),其具有:容纳空间部(31a),其沿着轴线方向(X)容纳端子(10);及插通口(31b),其设置在容纳空间部(31a)的轴线方向(X)的一侧,且供与端子(10)连接的 配对 端子(T)插通;矛部(32),其面向容纳空间部(31a),能够弹性 变形 地被壳体主体(31)悬臂状地支承,且沿着轴线方向(X)朝向插通口(31b)侧延伸设置,并将被容纳在容纳空间部(31a)的端子(10)卡定;以及限制抵接部(33),其与矛部(32)抵接并限制该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下面是连接器以及线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容纳空间部,所述容纳空间部沿着轴线方向容纳端子
及插通口,所述插通口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供与所述端子连接的配对端子插通;
矛部,所述矛部面向所述容纳空间部,能够弹性变形地被所述壳体主体悬臂状地支承,且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朝向所述插通口一侧延伸设置,并卡定被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所述端子;以及
限制抵接部,所述限制抵接部与所述矛部抵接并限制该矛部向所述容纳空间部一侧的过大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矛部具有被所述端子卡定的卡定部,
所述限制抵接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在比所述卡定部更靠所述插通口一侧与所述矛部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矛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插通口一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限制抵接部抵接的肋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限制抵接部与所述壳体主体一体地形成。
5.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具备:
配线材料,所述配线材料具有导电性;以及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配线材料电连接,
所述连接器具备:
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容纳空间部,所述容纳空间部沿着轴线方向容纳与所述配线材料电连接的端子;及插通口,所述插通口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供与所述端子连接的配对端子插通;
矛部,所述矛部面向所述容纳空间部,能够弹性变形地被所述壳体主体悬臂状地支承,且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朝向所述插通口一侧延伸设置,并卡定被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所述端子;以及
限制抵接部,所述限制抵接部与所述矛部抵接并限制该矛部向所述容纳空间部一侧的过大位移。

说明书全文

连接器以及线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应用于车辆的线束等的现有的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端子配件和容纳保持该端子配件的壳体。端子配件在外周部具备向与壳体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凹陷的凹部。壳体具备:供端子配件插入的端子容纳孔;和端子卡定矛。端子卡定矛具备:弹性片,该弹性片在面对端子容纳孔的位置沿着端子容纳孔延伸设置;以及卡定突起,该卡定突起以向端子容纳孔内突出的方式突出设置在弹性片的顶端。而且,该连接器中,在端子配件向所述端子容纳孔的插入长度达到规定值时,卡定突起会与凹部卡合,从而限制端子配件向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46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连接器中,例如在将连接配对侧的端子配件与端子配件连接时,由于作用在端子配件的,将该端子配件卡定的状态下的端子卡定矛有时会与端子配件一起向内侧倾倒。希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也能够恰当地保持端子。
[000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恰当地保持端子的连接器以及线束。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容纳空间部,所述容纳空间部沿着轴线方向容纳端子;及插通口,所述插通口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供与所述端子连接的配对端子插通;矛部,所述矛部面向所述容纳空间部,能够弹性变形地被所述壳体主体悬臂状地支承,且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朝向所述插通口一侧延伸设置,并卡定被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所述端子;以及限制抵接部,所述限制抵接部与所述矛部抵接并限制该矛部向所述容纳空间部一侧的过大位移。
[0011] 另外,在上述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矛部具有被所述端子卡定的卡定部,所述限制抵接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在比所述卡定部更靠所述插通口一侧与所述矛部抵接。
[0012] 另外,在上述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矛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插通口一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限制抵接部抵接的肋部。
[0013] 另外,在上述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限制抵接部与所述壳体主体一体地形成。
[001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线材料,所述配线材料具有导电性;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配线材料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具备: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容纳空间部,所述容纳空间部沿着轴线方向容纳与所述配线材料电连接的端子;及插通口,所述插通口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供与所述端子连接的配对端子插通;矛部,所述矛部面向所述容纳空间部,能够弹性变形地被所述壳体主体悬臂状地支承,且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朝向所述插通口一侧延伸设置,并卡定被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所述端子;以及限制抵接部,所述限制抵接部与所述矛部抵接并限制该矛部向所述容纳空间部一侧的过大位移。
[0015] 发明效果
[0016]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以及线束能够利用矛部将容纳在壳体主体的容纳空间部的端子卡定。该状态下,连接器使经由壳体主体的插通口而插通的配对端子与端子连接。该情况下,连接器中例如即使由于在连接配对端子时作用在端子的力而使将端子卡定的状态下的矛部与端子一起以向内侧倾倒的方式位移,也能够通过限制抵接部与矛部抵接而限制矛部向容纳空间部侧的过大位移。根据该结构,连接器能够恰当地维持端子在容纳空间部被矛部卡定的状态,能够维持在容纳空间部将端子恰当地保持的状态。其结果,连接器以及线束起到能够恰当地保持端子的效果。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8]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壳体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9]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壳体的概要结构的剖面立体图。
[0020]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壳体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0021]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壳体的概要结构的沿着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0022] 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壳体的包含限制抵接部在内的部分立体图。
[0023] 符号说明
[0024] 1 连接器
[0025] 2 壳体
[0026] 3 内壳体
[0027] 8 端子卡定结构
[0028] 10 端子
[0029] 11 配线材料连接部
[0030] 12 端子连接部
[0031] 12b 卡定槽部
[0032] 13 弹簧部件
[0033] 31 壳体主体
[0034] 31a 容纳空间部
[0035] 31b 插通口
[0036] 31c 缺口部
[0037] 31ca 窄幅部
[0038] 31cb 宽幅部
[0039] 32 矛部
[0040] 32a 臂部
[0041] 32b 卡定部
[0042] 32c 肋部
[0043] 33 限制抵接部
[0044] T 配对端子
[0045] W 配线材料
[0046] WH 线束
[0047] X 轴线方向
[0048] Y 宽度方向
[0049] Z 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置换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005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图1用双点划线来仅将多个配线材料的一部分省略而图示,在其他图中省略配线材料的图示本身。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彼此交叉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中,将第一方向称为“轴线方向X”,将第二方向称为“宽度方向Y”,将第三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此处,轴线方向X、宽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彼此正交。轴线方向X典型地是沿着连接器相对于连接对象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方向,进一步言之,是沿着端子相对于连接器的容纳空间部的插入方向的方向。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各方向表示各部件相互组装的状态下的方向。
[0052] [实施方式]
[0053]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例如应用于汽车等所使用的线束WH等。线束WH例如是为了搭载于车辆的各装置间的连接,而将电源供给、信号通信所使用的多个配线材料W扎成束而成为集合部件,再用连接器等将多个配线材料W与各装置连接的部件。线束WH具备:配线材料W,其具有导电性;以及连接器1,其与配线材料W电连接。配线材料W例如由如下材料构成:将由多个导电性的金属裸线构成的导体部(芯线)的外侧用绝缘性的覆皮部覆盖而成的电线、将该电线束集而成的电线束、将导电性的棒状材料的外侧用绝缘性的覆皮部覆盖而成的金属棒等。线束WH也可以被构成为除此之外还包含:索环、保护器、固定件、电气接线箱等。
[0054]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典型地构成将逆变器等装置作为连接对象,并将配线材料W和连接对象电连接的配线材料对装置用的连接装置。连接器1通过与在连接对象的框体等形成的嵌合孔嵌合,从而在该连接器1与该连接对象之间形成电连接部位。具体地,连接器1具备:壳体2、内壳体3、前保持器4、后盖5以及垫圈6、7。壳体2、内壳体3、前保持器4、后盖5以及垫圈6、7分别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连接器1中,有时将轴线方向X上的连接对象侧称为前侧,将轴线方向X上的相反侧称为后侧。
[0055] 壳体2是沿着轴线方向X容纳端子10(参照图2)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借由设置在内部的内壳体3沿着轴线方向X容纳、保持端子10。壳体2被形成为中心轴线沿着轴线方向X且轴线方向X上的两端部开口的大致长圆筒状,并在内部空间部2a容纳内壳体3。内壳体3是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部2a,且沿着轴线方向X容纳、保持端子10的部件。壳体2在轴线方向X的前侧端部的开口部2b安装有防部件即垫圈6及前保持器4。前保持器4是在轴线方向X上在该前保持器与壳体2之间保持内壳体3、垫圈6的部件。内壳体3在内部空间部2a中,在轴线方向X上被保持在壳体2和前保持器4之间。内壳体3在被保持在壳体2和前保持器4之间的状态下,内壳体3的一部分经由壳体2的轴线方向X的前侧端部的开口部2b以及前保持器的内侧向着轴线方向X的前侧露出外部。另一方面,壳体2在轴线方向X的后侧端部的开口部2c安装有防水部件即垫圈7及后盖5。后盖5是与垫圈7一起安装在壳体2的轴线方向X的后侧端部的开口部2c,并封闭该开口部2c的部件。而且,配线材料W经由配线材料插通部2d沿着与轴线方向X正交的高度方向Z插通壳体2。此处,壳体2插通有2条配线材料W。经由配线材料插通部2d插通到内部空间部2a的配线材料W例如经由中继端子、中继汇流条等与被内壳体3保持的各端子10电连接。
[0056]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通过在内壳体3应用具备限制抵接部33的端子卡定结构8,从而实现能够恰当地保持端子10的结构。以下,参照各图对内壳体3的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57]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内壳体3具备内壳体主体31、矛部32以及限制抵接部33,这些部件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内壳体3利用矛部32和限制抵接部33构成将被壳体主体31保持的端子10卡定的端子卡定结构8。
[0058] 被壳体主体31保持的端子10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配件。本实施方式的端子10是与阳型的配对端子T电连接的阴型端子。端子10被构成为包含配线材料连接部11和端子连接部12。端子10的配线材料连接部11位于轴线方向X的后侧,端子连接部12位于轴线方向X的前侧,它们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配线材料连接部11是与配线材料W的末端电连接的部分。配线材料连接部11被构成为包含夹紧片(桶片)等,配线材料W的导体部分被该夹紧片压接而导通。端子连接部12是与配对端子T电连接的部分,在阴型的端子10中被形成为筒状。本实施方式的配对端子T被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连接部12与该配对端子T的形状对应地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2的轴线方向X上的两端部开口。端子连接部12形成有多个缩进部12a,该缩进部12a用于确保内周面侧与配对端子T的触点。另外,端子连接部12在内部设置有弹簧部件13。弹簧部件13是为了保持耐振动性而用于对配对端子T施加必要的载荷的施力部件。弹簧部件13对被插入到端子连接部12的内部的配对端子T沿着径向(图2中为高度方向Z)施加按压载荷。端子10供配对端子T从端子连接部12的轴线方向X的前侧的开口插入。端子10利用弹簧部件13确保耐振动性的同时借由缩进部12a在彼此间形成电连接部位。而且,端子10在端子连接部12形成有卡定槽部12b,作为用于经由矛部32被壳体主体31卡定的结构。卡定槽部12b是被矛部32卡定的部分。卡定槽部12b贯通构成端子连接部12的壁体而形成。此处,卡定槽部12b在端子连接部12b中,在沿着径向(图2中为高度方向Z)与弹簧部件13对置的一侧的壁体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
[005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内壳体3与插通到内部空间部2a的2条配线材料W对应地保持2个端子10,并具有2套壳体主体31、矛部32以及限制抵接部33的组合(参照图1)。内壳体3的2个壳体主体31沿着宽度方向Y并排配置,且轴线方向X的后侧端部利用基部连结。而且,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部2a中,内壳体3的基部被夹持在壳体2和前保持器4之间而保持。在以下使用图2、图3、图4、图5、图6的说明中,由于上述2套结构是基本相同的结构,所以主要说明该2套中的一者,而尽可能地省略另一者的图示、说明。
[0060] 壳体主体31是沿着轴线方向X容纳、保持端子10的主要的部分。壳体主体31具有容纳空间部31a和插通口31b。壳体主体31被形成为筒状,内部空间部构成容纳空间部31a。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31与端子10的形状对应,被形成为中心轴线沿着轴线方向X的大致圆筒状。容纳空间部31a被形成为中心轴线沿着轴线方向X的大致圆柱状的空间部,且是构成供端子10沿着轴线方向X插入的端子插入室(空腔)的空间部。容纳空间部31a沿着轴线方向X容纳、保持端子10。壳体主体31的轴线方向X的两端部开口。壳体主体31中,端子10经由在轴线方向X的后侧端部形成的开口被插入容纳空间部31a内。另一方面,壳体主体31的在轴线方向X的前侧端部形成的开口构成插通口31b。插通口31b是设置在容纳空间部31a的轴线方向X的一侧,即设置在前侧,供配对端子T插通的开口。
[0061]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31具有设置有矛部32的缺口部31c。缺口部31c在构成壳体主体31的壁体中沿着轴线方向X形成为狭缝状。缺口部31c设置在壳体主体31的高度方向Z上的一侧的壁体,且沿高度方向Z贯通该壁体而形成。缺口部31c中,轴线方向X的后侧的部分构成窄幅部31ca,轴线方向X的前侧的部分构成宽幅部31cb。窄幅部31ca是在缺口部31c中,沿着宽度方向Y的宽度相对窄的部分。窄幅部31cb是在缺口部31c中,沿着宽度方向Y的宽度相对宽的部分。宽幅部31cb的轴线方向X上的前侧端部与插通口31b连通。
[0062] 矛部32是将被容纳在容纳空间部31a中的端子10卡定的部分。矛部32设置成面对容纳空间部31a,被壳体主体31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地支承,且沿轴线方向X向插通口31b侧延伸。更详细而言,矛部32被构成为包含臂部32a、卡定部32b。
[0063] 臂部32a位于壳体主体31的缺口部31c内而设置,并沿轴线方向X延伸而形成。臂部32a从壳体主体31的缺口部31c的轴线方向X的后侧端部沿着轴线方向X向前侧(换言之插通口31b侧)臂状地突出而形成。即,臂部32a的轴线方向X的后侧端部即基端部被缺口部31c的缘部固定并支承,轴线方向X的前侧端部即顶端部是自由端。由此,臂部32a被壳体主体31能够沿着高度方向Z弹性变形地悬臂状地支承。
[0064] 卡定部32b是矛部32中被端子10卡定的部分。卡定部32b从臂部32a的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表面向容纳空间部31a的内部侧爪状地突出而形成。卡定部32b被形成在比臂部32a的轴线方向X的中央位置更靠顶端部(前侧端部)侧的位置。在被容纳在壳体主体31的容纳空间部31a的端子10位于预先设计确定的规范位置的状态下,卡定部32b位于端子10的卡定槽部12b内,并被该卡定槽部12b卡定。
[0065] 随着将端子10沿着轴线方向X插入容纳空间部31a并组装的动作,如上述构成的矛部32整体沿着端子10的端子连接部12的外表面在宽度方向Y上弯曲,同时在规范位置处卡定部32b移动到卡定槽部12b内(参照图4)。其结果,矛部32的卡定部32b能够被卡定槽部12b的轴线方向X上的前侧缘部卡定,并将端子10在容纳空间部31a内的规范位置处卡定。
[0066]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矛部32被构成为还包含肋部32c。肋部32c是利用限制抵接部33限制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时与该限制抵接部33抵接的部分,是用作压曲防止用肋部的部分。此处,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换言之相当于矛部32向端子10的卡定方向的过大位移。肋部32c形成在矛部32的臂部32a的轴线方向X上的插通口
31b侧的顶端部(参照图2、图3、图4等)。肋部32c形成在臂部32a的顶端部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各肋部32c形成为分别从臂部32a的顶端部沿宽度方向Y向外侧(容纳空间部31a)突出。
各肋部32c沿着轴线方向X直线状地延伸而形成。
[0067] 限制抵接部33是与矛部32抵接,并限制该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限制抵接部33与壳体主体31一体地形成。限制抵接部33在壳体主体31中形成在缺口部31c的宽幅部31cb和插通口31b的连通部分(参照图4等)。限制抵接部33在该连通部分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合计两个。各限制抵接部33在该连通部分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形成有阶梯形状,从而形成为承接肋部32c的承接面。被形成为肋部32c的承接面的各限制抵接部33分别位于沿着高度方向Z与肋部32c对置的位置。此处,各限制抵接部33被形成为沿着宽度方向Y且朝向高度方向Z的肋部32c侧的平坦表面。
[0068]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该限制抵接部33在轴线方向X上在比卡定部32b更靠插通口31b侧(即顶端部侧)与矛部32抵接,从而限制该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此处,更详细而言,各限制抵接部33通过与在矛部32的轴线方向X的前侧的顶端部形成的上述各肋部32c抵接,从而限制该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
[0069] 以上说明的连接器1、线束WH通过使壳体2的前保持器4侧的端部与连接对象的嵌合孔嵌合而连接器接合,从而端子10和配对端子T电连接,相互间形成电连接部位。由此,线束WH中,配线材料W与连接对象经由该连接器1电连接。
[0070] 在这种结构中,对于连接器1,能够利用矛部32将被容纳在壳体主体31的容纳空间部31a中的端子10卡定。该状态下,连接器1中,随着向连接对象的嵌合孔嵌合的嵌合动作,经由壳体主体31的插通口31b而插通的配对端子T与端子10连接。
[0071] 该情况下,例如如图5所示,对于连接器1,在将配对端子T经由插通口31b沿着轴线方向X向箭头A侧插通而与端子10连接时,如图5中箭头B所示,将配对端子T向箭头A侧压入的插入荷载所引起的力从该配对端子T作用在端子10。而且,对于连接器1,如图5、图6中箭头C所示,由于从配对端子T作用在端子10的力(箭头B),处于将该端子10卡定的状态中的矛部32趋向于一边以与该端子10一起向内侧(容纳空间部31a)弯曲一边倾倒的方式位移(变形)。在该情况下,对于连接器1,在矛部32仅位移了矛部32与限制抵接部33之间的间隙的相应量的阶段,该限制抵接部33就会与矛部32抵接,从而能够限制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典型地,会使作为矛部32的功能降低的那种大的位移)。根据该结构,连接器1能够恰当地维持端子10在容纳空间部31a被矛部32卡定的状态,能够维持在容纳空间部31a中将端子10恰当地保持的状态。其结果,连接器1以及线束WH能够恰当地保持端子10。
[0072] 特别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由于采用利用端子10的内部的弹簧部件13对配对端子T施加载荷来提升耐振动性的结构,所以将配对端子T插入端子10的端子连接部12的内部时所需要的插入载荷(箭头A)存在相对变大的倾向。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配对端子T的插入载荷所引起的从该配对端子T作用到端子10的力(箭头B)也存在相对变大的倾向,使矛部32与端子10一起向内侧倾倒的力也存在相对变大的倾向。对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即使如上述那样,是对矛部32作用有相对大的朝向内侧的力的结构,也能够通过使限制抵接部33与该矛部32抵接从而可靠地限制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更显著地实现能够恰当地保持端子10的效果。
[0073] 另外,以上说明的连接器1、线束WH中,由于限制抵接部33在比卡定部32b更靠插通口31b侧(顶端部侧)与矛部32抵接,所以能够构成为限制抵接部33和矛部32在相对远离矛部32的基端部(支承端部)的位置抵接。根据该结构,连接器1、线束WH由于能够将矛部32向内倾倒的位移量抑制得相对小,所以能够更恰当地保持端子10。
[0074] 此处,以上说明的连接器1、线束WH中,矛部32在轴线方向X上的插通口31b侧的顶端部具有与限制抵接部33抵接的肋部32c。根据该结构,连接器1、线束WH中,利用肋部32c使限制抵接部33与矛部32可靠地抵接,能够将矛部32向内倾倒的位移量抑制得小,所以能够更恰当地保持端子10。
[0075] 另外,以上说明的连接器1、线束WH中,由于限制抵接部33与壳体主体31一体形成,所以在抑制部件个数增加的同时,能够像上述那样恰当地保持端子10。
[007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以及线束不被上述的实施方式限定,而能够在权利要求的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077] 在以上的说明中,限制抵接部33以与壳体主体31一体形成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限制抵接部也可以设置在与壳体主体31分开形成,并安装在该壳体主体31的部件(例如,所谓的前保持器等)。
[0078] 在以上的说明中,端子连接部12以与配对端子T的形状对应而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结构来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为矩形箱状等。该情况下,壳体主体31、容纳空间部31a也与之对应地形成为矩形箱状。另外,若配对端子T为阴型端子,则端子10被构成为阳型的端子,该情况下,端子连接部12被形成为阳型舌状。
[0079] 在以上的说明中,限制抵接部33被说明为在限制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时与肋部32c抵接,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矛部32也可以不具有肋部32c,只要是限制矛部32向容纳空间部31a侧的过大位移的位置,限制抵接部33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与矛部32抵接,例如可以是限制位移部33与臂部32a直接抵接的结构。
[0080]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于连接器1,以具备限制抵接部33的端子卡定结构8被应用于内壳体3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连接器1也可以是不具备内壳体3,将壳体2作为壳体主体,在该壳体2应用端子卡定结构8。
[0081] 在以上的说明中,连接器1也可以构成能够将配线材料彼此电连接的配线材料对配线材料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