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差动输入级 / 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及智能充气开关柜

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及智能充气开关

阅读:45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及智能充气开关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及配合使用该配电方法的智能充气 开关 柜,配电方法包括在新充气柜初次启动时和充气柜内添加新电气模 块 时执行的电气模块 配对 阶段,用于智能编排和配对电气模块;在充气柜正常运行阶段执行常规配电阶段,用于常规智能配电和电气模块老化损坏的辅助检测;所述的智能充气开关柜包括开关柜主体、电气模块、绝缘气体箱、 控制器 、 温度 传感器 组和夹持架,通过控制器运算平均输出 电流 ,以平均输出电流作为基准进行智能配电,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组配合控制器初步判定发热损坏的电气模块,辅助人工检测。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方法及开关柜具有可智能配对电气模块、实现不断电配电限制和老化损坏辅助检测的优点。,下面是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及智能充气开关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气模(2)配对阶段和常规配电阶段;
所述的电气模块(2)配对阶段首先是将多个电气模块(2)通过夹持架(6)依次并排安装在绝缘固定架上,每个电气模块(2)与充气柜的控制器(4)直接通信连接,每个夹持架(6)依次串联通信连接后再通过最左端的夹持架(6)通信连接到充气柜的控制器(4);电气模块(2)单独向控制器(4)发送配对请求,同时夹持架(6)测量电气模块(2)的宽度后将宽度数据直接或者间接发送到控制器(4),控制器(4)根据预设数据和电气模块(2)宽度数据建立模拟安装图,再通过模拟安装图对电气模块(2)进行定位和定义编号,完成配对,再进入常规配电阶段,根据电气模块(2)的编号进行配电;
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包括如下动作:
动作A1:非满负荷配电,当所有与充气柜连接的电器设备的总实际负荷电量低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时执行,控制器(4)控制每个电气模块(2)对与其连接的电器设备分配电器设备实际所需电量;同时电气模块(2)通过传感器检测自己的输入电流电压和输出电流、电压,将检测到的数据生成数据包发送到控制器(4);
动作A2:数据分析,控制器(4)接收到电气模块(2)发送的数据包后,将数据进行储存并生成该电气模块(2)的数据库,比较实际输入电压是否等于电气模块(2)的额定电压,比较输入电流是否大于电气模块(2)的额定电流;对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分别建立坐标系,记录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同时计算出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曲线函数;
动作A3:一级配电限制,当所有与充气柜连接的电器设备的总实际负荷电量大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时执行,控制器(4)比较每个电气模块(2)的实际输出电流和平均输出电流的大小,计算实际输出电流大于平均输出电流的电气模块(2)的实际输出电流与平均输出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控制器(4)控制从差值最小到差值最大的电气模块(2)开始依次进行配电限制,配电限制方式为:保持输入电压不变的同时将实际输出电流降低到平均输出电流,直至总实际负荷电量等于或者少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
动作A4:二级配电限制,当一级配电限制中所有电气模块(2)的实际输出电流降低到平均输出电流,但总实际负荷电量仍大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时执行,控制器(4)按配电优先等级从低到高对电气模块(2)的输出电流进行限制,将输出电流限制到平均输出电流以下,直至总实际负荷电量等于或者少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同时向管理人员发出满负荷检修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模块(2)配对阶段详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将电气模块(2)通过夹持架(6)从左到右安装在绝缘固定架上,并且将电气模块(2)的控制通信线连接到充气柜的控制器(4),同时将夹持架(6)的位置通信线连接到左边相邻的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上,夹持架(6)通过位置通信线只能与左边相邻的夹持架(6)通信;若电气模块(2)安装在充气柜的绝缘固定架最左端,则该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通过预设的由控制器(4)连接到每个绝缘固定架最左端的位置通信线连接到充气柜的控制器(4);
步骤S20:启动充气柜的控制器(4),控制器(4)根据生产时预设数据生成自身的模拟安装图,所述的模拟安装图的数据包括绝缘固定架的长度、绝缘固定架的数量及编号;启动电气模块(2),电气模块(2)通过控制通信线向控制器(4)发送配对请求和自身电气模块(2)类型、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同时夹持架(6)通过位置通信线发送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和电气模块(2)的宽度数据;
步骤S30:当左边的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收到右边的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发送的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后,左边的夹持架(6)向左边的电气模块(2)转发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和自己接收到的右边的电气模块(2)的宽度数据,左边的电气模块(2)再通过控制通信线向控制器(4)发送间接位置确认请求、自身位置编号及右边的电气模块(2)的宽度数据;
步骤S40:控制器(4)同时收到配对请求和位置确认请求后,判断位置确认请求信号为直接位置确认请求还是间接位置确认请求,若为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则将请求配对的电气模块(2)的副编号定义为1;若为间接位置确认请求,控制器(4)从同时收到的位置编号中提取副编号,并将请求配对的电气模块(2)的副编号定义为“提取的副编号+1”,将电气模块(2)的副编号结合绝缘固定架编号生成电气模块(2)的位置编号,同时控制器(4)将位置编号通过控制通信线发送到电气模块(2);
步骤S50:更新模拟安装图,控制器(4)在模拟安装图中对应的绝缘固定架上根据收到的电气模块(2)的宽度数据选定对应的范围,将该选定范围定义为占用状态,并同时将该选定范围的编号设定为与该电气模块(2)一致的编号;
步骤S60:在控制器(4)中自定义或者由控制器(4)通过默认选项设定该电气模块(2)的配电优先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还包括动作A5温度检测及查找发热源,和动作A6过热救济,详细如下:
动作A5:温度检测及查找发热源,充气柜中平设置有能上下滑动的条状温度传感器组(5),温度传感器组(5)由多个温度传感器(51)并排组成,分别通信连接到控制器(4)中;
温度传感器组(5)两端及中央的温度传感器(51)为常开状态,温度传感器(51)定时从上到下移动检测充气柜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到控制器(4),控制器(4)将温度数据配合模拟安装图生成温度分布图;当常开的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充气柜内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标准时启动充气柜自带的散热操作;另外,再启动所有温度传感器(51)重新进行温度检测,控制器(4)生成更加详细的温度分布图,同时控制器(4)通过温度分布图和安装模拟图确定发热的电气模块(2),控制器(4)记录每个电气模块(2)的发热次数;
动作A6:过热救济,当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充气柜内温度超过预设的最高安全值时,控制器(4)控制断开发热的电气模块(2),同时记录一次过热;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温度恢复到标准范围内时,控制器(4)重新连接该电气模块(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还包括动作A7:分析老化损坏情况,根据实际充气柜的重要等级在控制器(4)中对监测的数据预设报警标准,控制器(4)监测到相关数据达到报警标准时发出老化或者接触不良的检修提醒;监测的数据包括有效发热频率和过热次数,所述的有效发热频率为控制器(4)每次记录到电气模块(2)发热时该电气模块(2)的持续运行时间的长短;所述的过热次数为同一电气模块(2)被检测出过热的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模块(2)通信连接到与其匹配安装的夹持架(6),在步骤S20中,电气模块(2)向控制器(4)发送配对请求的同时和与其匹配安装的夹持架(6)通信,发送位置确认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模块(2)配对阶段在新充气柜初次启动时和充气柜内添加新电气模块(2)时执行,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在充气柜正常运行阶段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提醒。
8.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对开关柜内的电气模块(2)进行配电和管理,通过能测量电气模块(2)宽度的夹持架(6)连接电气模块(2)和绝缘固定架,通过电气模块(2)、夹持架(6)和控制器(4)相互通信,配对并定位电气模块(2),从而进行后续的管理和配电;
包括开关柜主体(1)、电气模块(2)、绝缘气体箱(3)、控制器(4)、温度传感器组(5)和夹持架(6);所述的开关柜主体(1)固定安装地面上,所述的绝缘气体箱(3)固定安装在开关柜主体(1)内的底部;所述的夹持架(6)包括第一半边夹(61)和第二半边夹(62),所述的第一半边夹(61)靠外的一侧设置有围栏挡边(63),底侧设置有承托边(64),靠内的一侧边设置有若干水平的凹槽(65),凹槽(65)内设置有水平的电阻片(651);所述的第二半边夹(62)靠外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半边夹(61)相互对称的围栏挡边(63),底侧同样设置有承托边(64),第二半边夹(62)靠内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半边夹(61)的凹槽(65)相匹配且数量一致的凸出的插杆(66),插杆(66)与电阻片(651)相对的一侧上覆盖电极片(661),第二半边夹(62)通过插杆(66)插入到第一半边夹(61)的凹槽(65)内完成组装形成夹持架(6),且电极片(661)与电阻片(651)相互传导连接,所述的第二半边夹(62)内固定设置有单片微控制器(67)、电阻检测模块(68)和测量电源(69),当两个半边夹组成夹持架(6)时,电阻片(651)、电极片(661)和测量电源(69)组成回路,电阻检测模块(68)检测回路中的电阻大小并将电阻信息发送到与其通信连接的单片微控制器(67),所述的单片微控制器(67)根据电阻大小换算成夹持架(6)的宽度;所述的电气模块(2)由夹持架(6)固定夹持,夹持架(6)再固定安装在水平设置在绝缘气体箱(3)内的绝缘固定架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5)由多个直线排列的温度传感器组(5)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5)滑动设置在电气模块(2)前的绝缘气体箱(3)侧壁上,上下滑动并检测绝缘气体箱(3)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到控制器(4)上;
所述的控制器(4)固定设置在开关柜主体(1)内,且通过控制通信线连接到各个电气模块(2),通过位置通信线依次串联连接到各个夹持架(6),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温度传感器组(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架(6)的围栏挡边(63)上部设置有弹性夹片(631),第一半边夹(61)和第二半边夹(62)配合插入组装时,两侧的围栏挡边(63)上的弹性夹片(631)对电气模块(2)进行弹性夹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5)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1)、支撑架(52)、双头电机(53)和滚动齿轮(54);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1)成一直线的整齐排列在支撑架(52)上,所述的支撑架(52)内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53)且电机的动输出轴从支撑架(52)两端伸出,双头电机(53)的两条动力输出轴末端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滚动齿轮(54);绝缘气体箱(3)在电气模块(2)前端的两边侧壁处各设置有一条齿条滑轨,双头电机(53)的两条动力输出轴插入到齿条滑轨内且末端的滚动齿轮(54)与齿条滑轨啮合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及智能充气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开关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还涉及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

背景技术

[0002] 充气开关柜(switch cabinet),也叫充气柜,是一种电器设备,开关柜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低压室和绝缘气体室等,适用于配电自动化。
[0003] 目前开关柜的使用逐渐变得普遍,也使配电越来越自动化,但是目前的开关柜配电方法通常是对用电设备进行等级划分,一旦出现超负荷的情况,配电设备会关闭配电优先等级较低的用电设备以达到降低总负荷的目的,电器设备的突然关闭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造成一定的影响。
[0004] 另外,由于电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造成开关柜出现温升的问题,而电器设备的老化或者接触不良等的损坏情况会加剧发热的问题,甚至会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的开关柜只能对开关柜整体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的散热措施,在出现因部分电器设备老化或者接触不良等的问题而造成的发热现象时,不能检测出具体的老化损坏而发热的电器设备。同时在配电方法上也缺少对发热设备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及配合使用该配电方法的智能充气开关柜,配电方法包括在新充气柜初次启动时和充气柜内添加新电气模时执行的电气模块配对阶段,用于智能编排和配对电气模块;在充气柜正常运行阶段执行常规配电阶段,用于常规智能配电和电气模块老化损坏的辅助检测;所述的智能充气开关柜包括开关柜主体、电气模块、绝缘气体箱、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和夹持架,通过控制器运算平均输出电流,以平均输出电流作为基准进行智能配电,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组配合控制器初步判定发热损坏的电气模块,辅助人工检测。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方法及开关柜具有可智能配对电气模块、实现不断电配电限制和老化损坏辅助检测的优点。
[0006] 本发明通过以下详细技术方案达到目的:
[0007] 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包括电气模块配对阶段和常规配电阶段,所述的电气模块配对阶段首先是将多个电气模块通过夹持架依次并排安装在绝缘固定架上,每个电气模块与充气柜的控制器直接通信连接,每个夹持架依次串联通信连接后再通过最左端的夹持架通信连接到充气柜的控制器;电气模块单独向控制器发送配对请求,同时夹持架测量电气模块的宽度后将宽度数据直接或者间接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数据和电气模块宽度数据建立模拟安装图,再通过模拟安装图对电气模块进行定位和定义编号,完成配对,再进入常规配电阶段,根据电气模块的编号进行配电;
[0008] 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包括如下动作:
[0009] 动作A1:非满负荷配电,当所有与充气柜连接的电器设备的总实际负荷电量低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即充气柜可分配的最大负荷电量)时执行,控制器控制每个电气模块对与其连接的电器设备分配电器设备实际所需电量;同时电气模块通过传感器检测自己的输入电流、电压和输出电流、电压,将检测到的数据生成数据包发送到控制器,每个电器设备都有其特定的额定电压、电流,在初始使用时电气模块请求所分配的电量为电器设备所需要的额定电量,即特定的电压和电流;
[0010] 动作A2:数据分析,控制器接收到电气模块发送的数据包后,将数据进行储存并生成该电气模块的数据库,比较实际输入电压是否等于电气模块额定电压,比较输入电流是否大于电气模块额定电流;对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分别建立坐标系,记录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同时计算出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曲线函数,电器设备在运行期间会根据其功率的变化会出现一定范围内的电流或者电压的波动,特别是功率可调的电器设备,电气模块的平均电流和电压输出值为电器设备最常用功率或者最接近常用功率的功率,从回归曲线函数中选取曲线较为平缓一段对应的平均值中的平均值作为后续动作的平均值(如动作A3和A4中的平均输出电流)进行配电限制,能更加准确的将电器设备的功率限制在最常用功率附近,同时通过平均值的回归函数曲线更能直观地看出电流或者电压平均值的突变,方便进行监测;
[0011] 动作A3:一级配电限制,当所有与充气柜连接的电器设备的总实际负荷电量大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时执行,控制器比较每个电气模块的实际输出电流和平均输出电流的大小,计算实际输出电流大于平均输出电流的电气模块的实际输出电流与平均输出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控制器控制从差值最小到差值最大的电气模块开始依次进行配电限制,配电限制方式为:保持输入电压不变的同时将实际输出电流降低到平均输出电流,直至总实际负荷电量等于或者少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当开关柜的配电负荷大于开关柜自身的额定负荷时即有可能造成开关柜的损坏,影响开关柜的寿命和运行,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对各电气模块的配电进行限制,传统的做法会关闭配电优先等级较低的电器设备以降低配电负荷,但是突然的断电虽然保证了总体的安全,但是影响了被断电的电器设备的使用,也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而本发明中的一级配电限制仅仅是将配电电流降低到平均电流,即降低了电器设备的功率,电器设备仍然能运行,既保证了所有电器设备的运行,也能降低总负荷,保证了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同时从与平均电流最小差值的用电器开始进行限制,由于差值少,即使降低了功率,影响也不大,尽可能的保证优越的用户体验,将配电限制的影响降到最低;
[0012] 动作A4:二级配电限制,当一级配电限制中所有电气模块的实际输出电流降低到平均输出电流,但总实际负荷电量仍大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时执行,控制器按配电优先等级从低到高对电气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限制,将输出电流限制到平均输出电流的80%,直至总实际负荷电量等于或者少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同时向管理人员发出满负荷检修提醒,当所有电器模块的输出电流降低到平均电流时,即所有电器设备都被限制到平均功率,若此时用电负荷仍然超过配电符合,即证明出现超负荷连接或者其他问题,需要进行检修,但为了保证安全和整体的运行,电器模块的运行功率降低到平均功率的80%,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对控制器的修改,增设多级的配电限制,例如增设三级配电限制,将配电功率降低到平均功率的50%等。
[0013] 其中,所述的电气模块配对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0014] 步骤S10:将电气模块通过夹持架从左到右安装在绝缘固定架上,并且将电气模块的控制通信线连接到充气柜的控制器,控制通信线用于控制器与电气模块的通信,传递控制器的控制指令,使各个电气模块能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协调运行,另外电气模块能通过控制通信线反馈运行信息,触发控制器发出下一步操作的指令;同时将夹持架的位置通信线连接到左边相邻的电气模块的夹持架上,夹持架通过位置通信线只能与左边相邻的夹持架通信,而不能越过相邻的电气模块与其他电气模块通信,包括不能与右边的电气模块、除相邻的电气模块外的左边所有电气模块;若电气模块安装在充气柜的绝缘固定架最左端,则该电气模块的夹持架通过预设的由控制器连接到每个绝缘固定架最左端的位置通信线连接到充气柜的控制器,位置通信线用于控制器确定电气模块的实际物理位置,预设的位置通信线连接到每个绝缘固定架最左端的位置,即为控制器提供了起始位置,通过起始位置再加上夹持架的宽度即可确定第一个电气模块的实际物理地址;同理,通过第一个电气模块的位置再加上相领的第二个电气模块的夹持架的宽度即可确定第二个电气模块的物理位置,以此类推即可确定绝缘固定架上的每一个电气的实际物理位置;
[0015] 步骤S20:启动充气柜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生产时预设数据生成自身的模拟安装图,所述的模拟安装图的数据包括绝缘固定架的长度、绝缘固定架的数量及编号,通过产生模拟安装图,方便向管理人员作出具象的展示,同时也方便空气器的运行管理;启动电气模块,电气模块通过控制通信线向控制器发送配对请求和自身电气模块类型、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同时夹持架通过位置通信线发送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和电气模块的宽度数据;
[0016] 步骤S30:当左边的电气模块的夹持架收到右边的电气模块的夹持架发送的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后,左边的夹持架向左边的电气模块转发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和自己接收到的右边的电气模块的宽度数据,左边的电气模块再通过控制通信线向控制器发送间接位置确认请求、自身位置编号及右边的电气模块的宽度数据;
[0017] 步骤S40:控制器同时收到配对请求和位置确认请求后,判断位置确认请求信号为直接位置确认请求还是间接位置确认请求,若为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则将请求配对的电气模块的副编号定义为1;若为间接位置确认请求,控制器从同时收到的位置编号中提取副编号,并将请求配对的电气模块的副编号定义为“提取的副编号+1”,将电气模块的副编号结合绝缘固定架编号生成电气模块的位置编号,同时控制器将位置编号通过控制通信线发送到电气模块;
[0018] 步骤S50:更新模拟安装图,控制器在模拟安装图中对应的绝缘固定架上根据收到的电气模块的宽度数据选定对应的范围,将该选定范围定义为占用状态,并同时将该选定范围的编号设定为与该电气模块一致的编号;
[0019] 步骤S60:在控制器中自定义或者由控制器通过默认选项设定该电气模块的配电优先等级。
[0020] 其中,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还包括动作A5温度检测及查找发热源,和动作A6过热救济,详细如下:
[0021] 动作A5:温度检测及查找发热源,充气柜中平设置有能上下滑动的条状温度传感器组,温度传感器组由多个温度传感器并排组成,分别通信连接到控制器中;温度传感器组两端及中央的温度传感器为常开状态,温度传感器定时从上到下移动检测充气柜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将温度数据配合模拟安装图生成温度分布图,仅仅三个温度传感器为常开状态,可以模糊检测开关柜内的温度,同时也能降低能耗,当常开的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控制器也可以控制启动相邻的温度传感器作为后备传感器;当常开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充气柜内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标准时启动充气柜自带的散热操作;另外,再启动所有温度传感器重新进行温度检测进行更加精准的温度检测,控制器生成更加详细的温度分布图,同时控制器通过温度分布图和安装模拟图确定发热的电气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组的上下移动检测,能够确定温度最高的位置,温度最高处对应的电气模块即为发热的电气模块,控制器记录每个电气模块的发热次数,发热次数用于后续的步骤的数据基础,电气模块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少量的热量,当长时间运行且发热量大于散热量时,电气模块会成为整个开关柜的发热点,此时只需要采用常规的散热手段和记录数据即可,方便为后续流程提供数据基础;
[0022] 动作A6:过热救济,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充气柜内温度超过预设的最高安全值时,控制器控制断开发热的电气模块,同时记录一次过热;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恢复到标准范围内时,控制器重新连接该电气模块,当电气模块极长时间运行或者出现老化等问题时,发热量会使电气模块的温度超过安全值,此时需要紧急的处理措施,断开电气模块,阻止电气模块的发热造成整体的损坏,同时记录数据即可,方便为后续流程提供数据基础。
[0023] 其中,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还包括动作A7:分析老化损坏情况,根据实际充气柜的重要等级在控制器中对监测的数据预设报警标准,实际开关柜的重要等级是指该开关柜连接的电器设备的重要程度,如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机房,需要严格的不断电环境,此时可以将该开关柜视为更重要,将其报警标准预设得更为严格,更容易触发报警条件;而一些相对不重要的开关柜可以将其报警标准预设得更为宽松,控制器监测到相关数据达到报警标准时发出老化或者接触不良的检修提醒;监测的数据包括有效发热频率和过热次数,所述的有效发热频率为控制器每次记录到电气模块发热时该电气模块的持续运行时间的长短,当电器设备出现老化或者接触不良等的问题时,由于电阻增加了,在相同的使用时间内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导致更快达到报警标准,所以计算电气模块达到发热标准的时间长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检测电气模块的老化程度;所述的过热次数为同一电气模块被检测出过热的次数,若电气模块的过热频率过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检测出电气模块的老化情况。
[0024] 其中,所述的电气模块通信连接到与其匹配安装的夹持架,在步骤S20中,电气模块向控制器发送配对请求的同时和与其匹配安装的夹持架通信,发送位置确认指令,使夹持架能自动跟随电气模块完成配对流程。
[0025] 其中,所述的电气模块配对阶段在新充气柜初次启动时和充气柜内添加新电气模块时执行,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在充气柜正常运行阶段执行。
[0026] 其中,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提醒和查看数据,方便工作人员远程查看开关柜的运行情况和接收检修信息,使检修更加及时。
[0027] 一种配合上述配电方法的智能充气开关柜,其上述的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对开关柜内的电气模块进行配电和管理,通过能测量电气模块宽度的夹持架连接电气模块和绝缘固定架,通过电气模块、夹持架和控制器相互通信,配对并定位电气模块,从而进行后续的管理和配电;
[0028] 包括开关柜主体、电气模块、绝缘气体箱、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和夹持架;所述的开关柜主体固定安装地面上,所述的绝缘气体箱固定安装在开关柜主体内的底部;所述的夹持架包括第一半边夹和第二半边夹,所述的第一半边夹靠外的一侧设置有围栏挡边,底侧设置有承托边,靠内的一侧边设置有若干水平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水平的电阻片;所述的第二半边夹靠外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半边夹相互对称的围栏挡边,底侧同样设置有承托边,第二半边夹靠内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半边夹的凹槽相匹配且数量一致的凸出的插杆,插杆与电阻片相对的一侧上覆盖电极片,第二半边夹通过插杆插入到第一半边夹的凹槽内完成组装形成夹持架,且电极片与电阻片相互传导连接,所述的第二半边夹内固定设置有单片微控制器、电阻检测模块和测量电源,该测量电源可以是连接到电气模块中以获取电源或者另外设置蓄电电源,当两个半边夹组成夹持架时,电阻片、电极片和测量电源组成回路,电阻检测模块检测回路中的电阻大小并将电阻信息发送到与其通信连接的单片微控制器,所述的单片微控制器根据电阻大小换算成夹持架的宽度;所述的电气模块由夹持架固定夹持,夹持架再固定安装在水平设置在绝缘气体箱内的绝缘固定架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由多个直线排列的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滑动设置在电气模块前的绝缘气体箱侧壁上,上下滑动并检测绝缘气体箱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到控制器上;所述的控制器固定设置在开关柜主体内,且通过控制通信线连接到各个电气模块,通过位置通信线依次串联连接到各个夹持架,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温度传感器组,由于电气模块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各种开关和仪器,其宽度大小不一致,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电气模块配合,满足现场需求,从而实现配电自动化,即难以在工厂生产时就已经在开关柜的绝缘固定夹中设定好相应的位置,所以通过夹持架对电气模块进行夹持,夹持架在夹持不同的电气模块时,其电极片和电阻片的接触面积不一样,形成不同的电阻,通过对电阻大小的测量能够换算成电极片和电阻片的接触面积,从而计算出夹持架夹持电气模块后的最终宽度,从而能够配合起始位置确定电气模块的物理位置。
[0029] 其中,所述的夹持架的围栏挡边上部设置有弹性夹片,第一半边夹和第二半边夹配合插入组装时,两侧的围栏挡边上的弹性夹片对电气模块进行弹性夹持。
[0030] 其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支撑架、双头电机和滚动齿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成一直线的整齐排列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内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且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从支撑架两端伸出,双头电机的两条动力输出轴末端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滚动齿轮;绝缘气体箱在电气模块前端的两边侧壁处各设置有一条齿条滑轨,双头电机的两条动力输出轴插入到齿条滑轨内且末端的滚动齿轮与齿条滑轨啮合
[0031]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0032] 1、通过采用可测量电气模块宽度的夹持架将电气模块固定在绝缘固定架上,同时通过夹持架相互之间、夹持架和控制器之间的单向串联连接方式,配合电气模块与控制器之间的广播连接方式,实现了对电气模块进行通信定位和物理定位,继而进行配对、编号和形成模拟安装图,使充气柜的配电和管理更加智能化,实现不断电配电限制。
[0033] 2、配合模拟安装图和温度传感器组,能直接定位大量发热的电气模块,辅助工作人员对开关柜进行检修,提高了检修效率。附图说明
[0034] 图1,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5] 图2,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的夹持架仰视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的夹持架正视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8] 图5,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的温度传感器组及绝缘气体箱柜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40]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其包括电气模块2配对阶段和常规配电阶段,所述的电气模块2配对阶段在新充气柜初次启动时和充气柜内添加新电气模块2时执行,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在充气柜正常运行阶段执行;所述的电气模块2配对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0041] 步骤S10:将电气模块2通过夹持架6从左到右安装在绝缘固定架上,并且将电气模块2的控制通信线连接到充气柜的控制器4,同时将夹持架6的位置通信线连接到左边相邻的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上,夹持架6通过位置通信线只能与左边相邻的夹持架6通信;若电气模块2安装在充气柜的绝缘固定架最左端,则该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通过预设的由控制器4连接到每个绝缘固定架最左端的位置通信线连接到充气柜的控制器4;
[0042] 步骤S20:启动充气柜的控制器4,控制器4根据生产时预设数据生成自身的模拟安装图,所述的模拟安装图的数据包括绝缘固定架的长度、绝缘固定架的数量及编号;启动电气模块2,电气模块2通过控制通信线向控制器4发送配对请求和自身电气模块2类型、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同时夹持架6通过位置通信线发送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和电气模块2的宽度数据;如图2所示,在图2中的充气柜从上到下具有3个绝缘固定架,由于绝缘固定架在出厂时已经固定数量和位置,所以在出厂时可以预先设定这3个绝缘固定架从上到下的编号为“1-3”,1号绝缘固定架上有4个电气模块,2号和3号绝缘固定架上分别有2个电气模块;
[0043] 步骤S30:步骤S30:当左边的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收到右边的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发送的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后,左边的夹持架6向左边的电气模块2转发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和自己接收到的右边的电气模块2的宽度数据,左边的电气模块2再通过控制通信线向控制器(4)发送间接位置确认请求、自身位置编号及右边的电气模块2的宽度数据,由于夹持架6的位置通信线只连接相邻的夹持架6,所以在如图2所示的充气柜中,1号绝缘固定架上的第三个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从左到右排序)只能向第二个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发送信号,所以当第二个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收到第三个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发来的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后,通过第二个电气模块2向控制器发送间接位置确认请求,其他电气模块2的位置确认请求发送流程类似;
[0044] 步骤S40:控制器4同时收到配对请求和位置确认请求后,判断位置确认请求信号为直接位置确认请求还是间接位置确认请求,若为直接位置确认请求,则将请求配对的电气模块2的副编号定义为1;若为间接位置确认请求,控制器4从同时收到的位置编号中提取副编号,并将请求配对的电气模块2的副编号定义为“提取的副编号+1”,将电气模块2的副编号结合绝缘固定架编号生成电气模块2的位置编号,同时控制器4将位置编号通过控制通信线发送到电气模块2;如图2所示,在1号绝缘固定架上最左边的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6的直接位置确认请求会发送到控制器4,此时控制器4会将最左边的电气模块2的副编号定义为“1”,控制器将该电气模块的副编号“1”与绝缘固定架编号“1”结合生成位置编号“11”;在1号绝缘固定架上的第二个电气模块2(从左到右排序)的夹持架6的直接位置确认请求会发送到11号电气模块2,11号电气模块2的夹持架收到直接位置确认后通过11号电气模块2向控制器发送间接位置确认请求,此时控制器4会将第二个电气模块2(从左到右排序)的副编号定义为“2”,控制器将该电气模块的副编号“2”与绝缘固定架编号“1”结合生成位置编号“12”,其他位置的电气模块2的编号类似;由于夹持架6的位置通信线只有一条,所以只能从左到右顺序安装,即使在使用中途增加电气模块2,也只能在原有的电气模块2的右侧安装;而如果要拆除电气模块2再安装其他电气模块2的时候,当电气模块2拆除的时候,因为电气模块2是夹持在夹持架6上,拆除电气模块2必须先松开夹持架6,而松开夹持架6则会造成自身及后续的夹持架6都出现位置变动,也就是需要将自身及后续的电气模块2和夹持架6断开,控制器会将通信断开的电气模块默认为拆除,当拆除作业完成后再次接通的时候会重新执行配对流程;
[0045] 步骤S50:更新模拟安装图,控制器4在模拟安装图中对应的绝缘固定架上根据收到的电气模块2的宽度数据选定对应的范围,将该选定范围定义为占用状态,并同时将该选定范围的编号设定为与该电气模块2一致的编号;
[0046] 步骤S60:在控制器4中自定义或者由控制器4通过默认选项设定该电气模块2的配电优先等级;
[0047] 所述的常规配电阶段包括如下动作:
[0048] 动作A1:非满负荷配电,当所有与充气柜连接的电器设备的总实际负荷电量低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时执行,控制器4控制每个电气模块2对与其连接的电器设备分配电器设备实际所需电量;同时电气模块2通过传感器检测自己的输入电流、电压和输出电流、电压,将检测到的数据生成数据包发送到控制器4;
[0049] 动作A2:数据分析,控制器4接收到电气模块2发送的数据包后,将数据进行储存并生成该电气模块2的数据库,比较实际输入电压是否等于电气模块2的额定电压,比较输入电流是否大于电气模块2的额定电流;对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分别建立坐标系,记录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同时计算出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曲线函数;
[0050] 动作A3:一级配电限制,当所有与充气柜连接的电器设备的总实际负荷电量大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时执行,控制器4比较每个电气模块2的实际输出电流和平均输出电流的大小,计算实际输出电流大于平均输出电流的电气模块2的实际输出电流与平均输出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控制器4控制从差值最小到差值最大的电气模块2开始依次进行配电限制,配电限制方式为:保持输入电压不变的同时将实际输出电流降低到平均输出电流,直至总实际负荷电量等于或者少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
[0051] 动作A4:二级配电限制,当一级配电限制中所有电气模块2的实际输出电流降低到平均输出电流,但总实际负荷电量仍大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时执行,控制器4按配电优先等级从低到高对电气模块2的输出电流进行限制,将输出电流限制到平均输出电流以下,例如将电流限制到80%平均输出电流,直至总实际负荷电量等于或者少于充气柜的额定配电负荷,同时向管理人员发出满负荷检修提醒;
[0052] 动作A5:温度检测及查找发热源,充气柜中水平设置有能上下滑动的条状温度传感器组5,温度传感器组5由多个温度传感器51并排组成,分别通信连接到控制器4中;温度传感器组5两端及中央的温度传感器51为常开状态,温度传感器51定时从上到下移动检测充气柜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到控制器4,控制器4将温度数据配合模拟安装图生成温度分布图;当常开的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充气柜内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标准时启动充气柜自带的散热操作;另外,再启动所有温度传感器51重新进行温度检测,控制器4生成更加详细的温度分布图,同时控制器4通过温度分布图和安装模拟图确定发热的电气模块2,控制器4记录每个电气模块2的发热次数;
[0053] 动作A6:过热救济,当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充气柜内温度超过预设的最高安全值时,控制器4控制断开发热的电气模块2,同时记录一次过热;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温度恢复到标准范围内时,控制器4重新连接该电气模块2。
[0054] 动作A7:分析老化损坏情况,根据实际充气柜的重要等级在控制器4中对监测的数据预设报警标准,控制器4监测到相关数据达到报警标准时发出老化或者接触不良的检修提醒;监测的数据包括有效发热频率和过热次数,所述的有效发热频率为控制器4每次记录到电气模块2发热时该电气模块2的持续运行时间的长短;所述的过热次数为同一电气模块2被检测出过热的次数。
[0055]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电气模块2通信连接到与其匹配安装的夹持架6,在步骤S20中,电气模块2向控制器4发送配对请求的同时和与其匹配安装的夹持架6通信,发送位置确认指令。
[0056]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方法能使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开关柜发送的检修提醒和查看开关柜的运行数据。
[0057] 使用上述配电方法的一种智能充气开关柜,其采用上述的充气柜智能配电方法对开关柜内的电气模块2进行配电和管理,通过能测量电气模块2宽度的夹持架6连接电气模块2和绝缘固定架,通过电气模块2、夹持架6和控制器4相互通信,配对并定位电气模块(2),从而进行后续的管理和配电;
[0058] 包括开关柜主体1、电气模块2、绝缘气体箱3、控制器4、温度传感器组5和夹持架6;所述的开关柜主体1固定安装地面上,所述的绝缘气体箱3固定安装在开关柜主体1内的底部;所述的夹持架6包括第一半边夹61和第二半边夹62,所述的第一半边夹61靠外的一侧设置有围栏挡边63,围栏挡边63上部设置有弹性夹片631,第一半边夹61和第二半边夹62配合插入组装时,两侧的围栏挡边63上的弹性夹片631对电气模块2进行弹性夹持,底侧设置有承托边64,靠内的一侧边设置有若干水平的凹槽65,凹槽65内设置有水平的电阻片651;所述的第二半边夹62靠外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半边夹61相互对称的围栏挡边63,底侧同样设置有承托边64,第二半边夹62靠内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半边夹61的凹槽65相匹配且数量一致的凸出的插杆66,插杆66与电阻片651相对的一侧上覆盖有电极片661,第二半边夹62通过插杆66插入到第一半边夹61的凹槽65内完成组装形成夹持架6,且电极片661与电阻片651相互传导连接,所述的第二半边夹62内固定设置有单片微控制器67、电阻检测模块68和测量电源69,当两个半边夹组成夹持架6时,电阻片651、电极片661和测量电源69组成回路,电阻检测模块68检测回路中的电阻大小并将电阻信息发送到与其通信连接的单片微控制器
67,所述的单片微控制器67根据电阻大小换算成夹持架6的宽度;所述的电气模块2由夹持架6固定夹持,夹持架6再固定安装在水平设置在绝缘气体箱3内的绝缘固定架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5由多个直线排列的温度传感器组5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5滑动设置在电气模块2前的绝缘气体箱3侧壁上,上下滑动并检测绝缘气体箱3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到控制器4上;所述的控制器4固定设置在开关柜主体1内,且通过控制通信线连接到各个电气模块2,通过位置通信依次串联线连接到各个夹持架6,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温度传感器组
5。
[0059]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5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1、支撑架52、双头电机53和滚动齿轮54;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1成一直线的整齐排列在支撑架52上,所述的支撑架52内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53且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从支撑架52两端伸出,双头电机53的两条动力输出轴末端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滚动齿轮54;绝缘气体箱3在电气模块2前端的两边侧壁处各设置有一条齿条滑轨,双头电机53的两条动力输出轴插入到齿条滑轨内且末端的滚动齿轮54与齿条滑轨啮合。
[006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