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阅读:79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连接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连接器具备:被同轴 电缆 的中心导体和绝缘体穿过的内侧套筒、被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绝缘体及屏蔽部件穿过的外侧套筒;内侧套筒具有被配置在周向且向径向外方突出并被插入到同轴电缆的绝缘体和屏蔽部件之间的多个突起部,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径向弹性变位,外侧套筒具有内周面,内周面 覆盖 内侧套筒的多个突起并沿同轴电缆在朝向同轴电缆的前端的第一方向变细,同轴电缆的屏蔽部件被夹持在内侧套筒的多个突起部和外侧套筒的内周面之间。本 发明 能够实现一种小型且在安装连接器的作业中难以脱落地可靠地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下面是连接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连接器,被安装于同轴电缆的前端,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外周部被绝缘体覆盖,且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部被屏蔽部件覆盖,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侧套筒,被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绝缘体穿过;和
外侧套筒,被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中心导体、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屏蔽部件穿过,所述内侧套筒具有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被配置在周向且向径向外方突出,并被插入到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屏蔽部件之间,所述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径向弹性变位;
所述外侧套筒具有内周面,所述内周面覆盖所述内侧套筒的所述多个突起部,并沿所述同轴电缆在朝向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前端的第一方向变细;
被配置在所述多个突起部的外周侧的所述屏蔽部件的外径比所述外侧套筒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的内径大;
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部件被夹持在所述内侧套筒的所述多个突起部和所述外侧套筒的所述内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套筒的所述多个突起部分别能够在径向弹性变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套筒的所述多个突起部等间距地被配置在以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中心导体为中心的预定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套筒的所述多个突起部分别具有越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则径向突出量越小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套筒由导电材料形成,并具有被配置在比所述多个突起部更靠所述第一方向侧且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凸缘,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部件通过与所述凸缘接触而与所述内侧套筒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部件被夹持在所述内侧套筒的所述凸缘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的面和所述外侧套筒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形状的连接器本体,收容所述内侧套筒和所述外侧套筒,并具有与所述内侧套筒抵接且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抵接面;
中心触头,被保持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内且与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中心导体电连接;和紧固螺母,通过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螺纹啮合,向所述第一方向推所述外侧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部件由具有弹性的织物构成。

说明书全文

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被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为了同轴电缆的连接而使用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图9所示那样的连接器1。连接器1具备壳体3和紧固环4,连接螺母2被可旋转地嵌于壳体3。同轴电缆5具有以下结构:中心导体6的外周部被绝缘体7覆盖,绝缘体7的外周部被屏蔽部件8和套管9覆盖。
[0003] 在将连接器1安装于同轴电缆5时,首先,同轴电缆5穿过紧固环4,将同轴电缆5的前端的预定长度的套管9除去后,将屏蔽部件8折叠到同轴电缆5的外周部以露出绝缘体7。在此状态下,连接器1的壳体3的筒状部3A被插入到同轴电缆5的绝缘体7和屏蔽部8之间,如图10所示,紧固环4向连接螺母2的方向移动直至与壳体3接触,利用未图示的工具使紧固环
4变形并被紧固,完成连接器1的安装。
[0004] 此时,同轴电缆5的屏蔽部件8和套管9被夹持在连接器1的壳体3的筒状部3A和紧固环4之间,并在同轴电缆5的径向被紧固环4压紧。藉此,连接器1以不从同轴电缆5脱落的方式被保持。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实开平1-124669号公报
[0008] 但是,由于连接器1的壳体3的筒状部3A被插入到同轴电缆5的绝缘体7和屏蔽部件8之间,所以屏蔽部件8和套管9形成朝向连接器1的连接螺母2的方向头变粗的倾斜面,具有从连接螺母2离开方向的的成分的垂直反作用力从这种屏蔽部件8和套管9作用于紧固环
4的内面。因此,在安装连接器1的作业中存在紧固环4容易脱落的问题。
[0009] 而且,如果为了抑制紧固环4脱落,增大壳体3的筒状部3A和紧固环4的轴向长度,增大紧固环4在同轴电缆5的径向对屏蔽部件8和套管9压紧的面积,增大紧固环4和被折叠的屏蔽部件8之间的摩擦力,则产生连接器1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在安装连接器的作业中难以脱落地可靠地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
[0011] 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是被安装于同轴电缆的前端的连接器,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外周部被绝缘体覆盖且绝缘体的外周部被屏蔽部件覆盖。该连接器具备被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绝缘体穿过的内侧套筒、被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绝缘体及屏蔽部件穿过的外侧套筒。内侧套筒具有多个突起部,多个突起部被配置在周向且向径向外方突出并被插入到同轴电缆的绝缘体和屏蔽部件之间,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径向弹性变位;外侧套筒具有内周面,内周面覆盖内侧套筒的多个突起部并沿同轴电缆在朝向同轴电缆的前端的第一方向变细。同轴电缆的屏蔽部件被夹持在内侧套筒的多个突起部和外侧套筒的内周面之间。
[0012] 优选地,内侧套筒的多个突起部能够分别在径向弹性变位。
[0013] 内侧套筒的多个突起部等间距地被配置在以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为中心的预定圆周上。
[0014] 而且,优选地,内侧套筒的多个突起部分别具有越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则径向突出量变得越小的倾斜面。
[0015] 优选地,内侧套筒由导电材料形成,并具有被配置在比多个突起部更靠第一方向侧且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凸缘,同轴电缆的屏蔽部件通过与凸缘接触而与内侧套筒电连接。在此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同轴电缆的屏蔽部件通过被夹持在内侧套筒的凸缘的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的面和外侧套筒的朝向第一方向的端面之间,而被保持。
[0016] 也可以具备:管形状的连接器本体,收容内侧套筒和外侧套筒,并具有与内侧套筒抵接且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抵接面;中心触头,被保持在连接器本体内且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电连接;紧固螺母,通过与连接器本体螺纹啮合,向第一方向推外侧套筒。
[0017] 另外,同轴电缆的屏蔽部件也可以由具有弹性的织物构成。
[0018] 发明的效果
[0019] 根据本发明,由于被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绝缘体穿过的内侧套筒具有被插入到同轴电缆的绝缘体和屏蔽部件之间的多个突起部,被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绝缘体及屏蔽部件穿过的外侧套筒具有沿同轴电缆在朝向同轴电缆的前端的第一方向变细的内周面,同轴电缆的屏蔽部件被夹持在内侧套筒的多个突起部和外侧套筒的内周面之间,所以能够实现一种小型且在安装连接器的作业中难以脱落地可靠地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组装图。
[0021] 图2是显示被安装于同轴电缆前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2] 图3是显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内侧套筒的立体图。
[0023] 图4是显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内侧套筒的局部侧剖视图。
[0024] 图5是显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外侧套筒的立体图。
[0025] 图6是显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外侧套筒的局部侧剖视图。
[0026] 图7是显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安装于同轴电缆的前端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7] 图8是图7的关键部位的放大剖视图。
[0028] 图9是显示将现有连接器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9] 图10是显示被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现有连接器的侧视图。
[0030] 附图标记
[0031] 1连接器 2连接螺母 3壳体 3A筒状部 4紧固环 5同轴电缆 6中心导体 7绝缘体 8屏蔽部件 9套管 11连接器 12连接器本体 12A中心触头收容部 12B同轴电缆收容部 12C突出部 12D抵接面 12E内螺纹 13中心触头组件 13A中心触头 13B中心触头保持部 13C中心导体收容孔 13D开口部 14内侧套筒 14A弹簧部 14B突起部 14C倾斜面 14D凸缘 15外侧套筒 15A内周面 16垫圈 17紧固螺母 17A筒状部 17B外螺纹 17C凸缘 21同轴电缆 21A同轴电缆的前端 22中心导体 23绝缘体 24屏蔽部件 25套管 C中心轴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N垂直反作用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文,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3]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11的组装图。连接器11被安装于同轴电缆21的前端21A,并具有下述结构,即沿着中心轴C,在连接器本体12依次顺序组装有中心触头组件13、内侧套筒14、外侧套筒15、垫圈16和紧固螺母17。
[0034] 而且,同轴电缆21具有中心导体22、覆盖中心导体22的外周部的绝缘体23、覆盖绝缘体23的外周部的屏蔽部件24、覆盖屏蔽部件24的外周部的套管25。
[0035] 此时,为了方便,将沿着同轴电缆21且朝向同轴电缆21的前端21A的方向称作第一方向D1,将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称作第二方向D2。
[0036] 图2显示连接器11已被安装于同轴电缆21的前端21A的状态。
[0037] 如图2所示,连接器本体12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的管状部件,在连接器本体12的内部,在第一方向D1侧形成有中心触头收容部12A,在第二方向D2侧,形成具有比中心触头收容部12A的直径大的直径的同轴电缆收容部12B。
[0038] 而且,在中心触头收容部12A沿着中心轴C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连接器本体12的内周面形成有朝向中心轴C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12C;在中心触头收容部12A和同轴电缆收容部12B的边界部分,形成有朝向第二方向D2的环状抵接面12D。另外,在连接器本体12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在连接器本体12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12E。
[0039] 中心触头组件13具有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且沿中心轴C直线状延伸的中心触头13A、由绝缘材料形成且保持中心触头13A的圆柱形状的中心触头保持部13B。中心触头13A沿着中心轴C穿过被形成于中心触头保持部13B的通孔,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和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分别从中心触头保持部13B突出。
[0040] 而且,在中心触头13A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形成有沿着中心轴C延伸且向第二方向D2开口的中心导体收容孔13C,还形成有与中心导体收容孔13C连通并朝向与中心轴C正交方向的开口部13D。
[0041] 在中心触头保持部13B的第一方向D1侧的周缘部与连接器本体12的环状突出部12C接触的状态下,中心触头组件13被连接器本体12的中心触头收容部12A收容。而且,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的端部被收容于中心触头13A的中心导体收容孔13C,通过从开口部
13D进行钎焊,中心触头13A与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连接。
[0042] 内侧套筒14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的环状部件,如图3和图4所示,其具有在周向上排列且分别沿中心轴C向第二方向D2延伸的悬臂状的4个弹簧部14A,在各个弹簧部14A形成有向径向外方突出的突起部14B。这些突起部14B等间距地被配置在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预定圆周上,分别被构成得因对应的弹簧部14A而能在径向弹性变位。另外,各个突起部14B具有越朝向第二方向D2则径向的突出量变得越小的、朝向径向外方的倾斜面14C。
[0043] 而且,在内侧套筒14,在比4个突起部14B靠第一方向D1侧形成向径向外方外伸的环状凸缘14D。
[0044] 内侧套筒14具有比同轴电缆21的绝缘体23的外径稍大的内径,如图2所示,在被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和绝缘体23穿过、且4个突起部14B插入到同轴电缆21的绝缘体23和屏蔽部件24之间的状态下,内侧套筒14以凸缘14D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与连接器本体12的抵接面12D接触的方式,被连接器本体12的同轴电缆收容部12B收容。
[0045] 外侧套筒15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的环状部件,如图5和图6所示,具有朝向第一方向D1变细的圆锥面状的内周面15A。内周面15A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的内径被设定成比同轴电缆21的套管25的外径大的数值,内周面15A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具有比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的内径小且比内侧套筒14的内径大的内径。
[0046] 如图2所示,在被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绝缘体23和屏蔽部件24穿过且由内周面15A覆盖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的状态下,外侧套筒15被连接器本体12的同轴电缆收容部12B收容。而且,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被夹持在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和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之间。
[0047] 垫圈16的构成是由弹性部件形成的环状部件,通过被压缩而能弹性变形。垫圈16以围绕同轴电缆21的套管25的外周部的方式被配置。
[0048] 紧固螺母17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的管状部件,具有被插入连接器本体12的同轴电缆收容部12B的筒状部17A,在筒状部17A的外周部形成有与连接器本体12的内螺纹部12E对应的外螺纹部17B。而且,在紧固螺母17,在筒状部17A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凸缘17C。
[0049] 紧固螺母17具有比同轴电缆21的套管25的外径稍大的内径,在被同轴电缆21穿过的状态下,筒状部17A被插入到连接器本体12的同轴电缆收容部12B,通过外螺纹部17B与连接器本体12的内螺纹部12E啮合,紧固螺母17被保持于连接器本体12。
[0050] 当通过利用凸缘17C使紧固螺母17围绕中心轴C旋转,使紧固螺母17向第一方向D1前进时,外侧套筒15经由垫圈16向第一方向D1被推压,被夹持在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和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之间的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被夹持在内侧套筒14的凸缘14D的朝向第二方向D2的面和外侧套筒15的朝向第一方向D1的端面之间,藉此,同轴电缆
21被连接器11保持。
[0051] 此时,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与中心触头组件13的中心触头13A电连接,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经由内侧套筒14的凸缘14D与连接器本体12电连接。
[0052] 此时,在将连接器11安装于同轴电缆21的前端21A时,首先,如图7所示,同轴电缆21穿过紧固螺母17和垫圈16,以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露出的方式从同轴电缆21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沿着中心轴C将预定长度的套管25除去。进一步,屏蔽部件24露出的同轴电缆21的前端21A穿过外侧套筒15,外侧套筒15被配置在内周面15A与套管25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接触的位置
[0053] 然后,从同轴电缆21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被插入到同轴电缆21的绝缘体23和屏蔽部件24之间,在此状态下,内侧套筒14向第二方向D2被推压。这样一来,当内侧套筒14向第二方向D2移动时,则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的倾斜面14C经由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与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的第一方向D1侧的缘部接触。
[0054] 此时,被配置在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的外周侧的屏蔽部件24的外径比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的内径大,上述外径就是被配置有4个突起部14B且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周的直径与被夹持在内侧套筒14和外侧套筒15之间的屏蔽部件24的厚度的2倍值之和。
[0055] 因此,当内侧套筒14向第二方向D2继续被推压时,则内侧套筒14的各个突起部14B的倾斜面14C承受来自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的第一方向D1侧的缘部朝向中心轴C方向的反作用力,则内侧套筒14的4个弹簧部14A中的至少一个朝向中心轴C弹性变形,藉此,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经过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的第一方向D1侧的缘部。这样一来,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位于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的内侧,已弹性变形的弹簧部14A返回初始状态。即,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被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覆盖。
[0056] 此时,通过以内侧套筒14的凸缘14D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作为导向件,将同轴电缆21的绝缘体23切断,并将第一方向D1侧的绝缘体23除去,如图7所示,能够使在第一方向D1侧突出的中心导体22露出。
[0057] 此时,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处于被夹持在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和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之间的状态。而且,由于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具有朝向第一方向D1变细的圆锥面形状,所以如图8所示,具有朝向第二方向D2的方向的力成分的垂直反作用力N从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作用于内侧套筒14的各个突起部14B。因此,在安装连接器11的作业中,也能防止4个突起部14B被插入到同轴电缆21的绝缘体23和屏蔽部件24之间的内侧套筒14从同轴电缆21沿第一方向D1的脱落。
[0058] 在此状态下,通过向第一方向D1突出的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插入中心触头组件13的中心触头13A的中心导体收容孔13C,并从开口部13D钎焊,能够将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与中心触头13A连接。此时,如上所述,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被夹持在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和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之间,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被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覆盖,内侧套筒14从同轴电缆21沿第一方向D1的脱落被防止,所以能够高效地进行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和中心触头13A的连接作业。
[0059] 而且,由于同轴电缆21在机器人等中被使用,所以在屏蔽部件24由具有弹性的织物构成以便能够忍耐往复弯曲操作的情况下,在图9和图10所示的现有结构的连接器中,连接器组件特别容易从同轴电缆21脱落。但是,针对具备由具有弹性的织物构成的屏蔽部件24的同轴电缆21,该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11能够实现可靠地安装。
[0060] 这样一来,当中心触头组件13的中心触头13A与同轴电缆21的中心导体22连接时,同轴电缆21的前端21A被连接器本体12的同轴电缆收容部12B收容,从而使得中心触头组件13从连接器本体12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插入到连接器本体12的中心触头收容部12A内,且内侧套筒14的凸缘14D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与连接器本体12的抵接面12D接触。另外,被同轴电缆21穿过的垫圈16和紧固螺母17的筒状部17A被插入连接器本体12的同轴电缆收容部12B,使紧固螺母17围绕中心轴C旋转,将紧固螺母17的外螺纹部17B与连接器本体12的内螺纹部12E啮合,藉此,完成连接器11与同轴电缆21的安装。
[0061] 而且,当将紧固螺母17拧紧在连接器本体12上时,被配置在外侧套筒15和紧固螺母17之间的垫圈16向第一方向D1被压缩并弹性变形,将连接器本体12的同轴电缆收容部12B的内周面和同轴电缆21的套管25的外周面之间密封。藉此,确保同轴电缆21和连接器11之间的防性,并能防止紧固螺母17从连接器本体12松开。
[0062] 但是,在防水性和紧固螺母17的阻止松动不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省略垫圈16而形成紧固螺母17直接与外侧套筒15接触那样的结构。
[0063] 根据这样的连接器11,通过将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夹持在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和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之间,不依赖内侧套筒14和外侧套筒15及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沿着中心轴C的长度,便能相对于同轴电缆21保持内侧套筒14和外侧套筒15,所以能够实现连接器11的小型化。
[006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通过将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形成在4个弹簧部14A而分别能在径向弹性变位,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至少一个突起部14B被形成在对应的弹簧部14A并能在径向弹性变位,则在4个突起部14B被插入到同轴电缆21的绝缘体23和屏蔽部件24之间的状态下,内侧套筒14向第二方向D2被推压时,内侧套筒14的4个突起部14B就能经过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的第一方向D1侧的缘部,而位于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的内侧。
[0065] 而且,内侧套筒14的突起部14B并不局限于4个,只要内侧套筒14具有2个以上的突起部14B,则在同轴电缆21的屏蔽部件24被夹持在这些突起部14B和外侧套筒15的内周面15A之间的状态下,就能相对于同轴电缆21保持内侧套筒14和外侧套筒15,能够实现一种小型且在安装连接器11的作业中难以脱落地可靠地安装于同轴电缆21的前端21A的连接器
1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