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视觉反馈 / 温灸-温度生物反馈仪

温灸-温度生物反馈仪

阅读:209发布:2021-09-13

专利汇可以提供温灸-温度生物反馈仪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温灸- 温度 生物 反馈仪是一种适用于心身 疾病 的行为(心理) 治疗 装置。由温度生物反馈系统和温灸系统两部分构成,温度生物反馈系统由温度 传感器 、放大 电路 、A/b转换电路、 锁 存译码电路、听觉反馈电路、 视觉反馈 电路、LEb显示阵列以及扬声器组成。它能检测人体 皮肤 表面温度,并转换成视、听觉 信号 ,反馈给病人进行训练。与此同时,有模拟的温灸装置,进行 穴位 治疗,能 加速 生物闭环的形成,帮助病人较快地学会自我控制皮肤温度。,下面是温灸-温度生物反馈仪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温灸-温度生物反馈装置,由温度生物反馈系统和温灸系统两部分构成,温度生物反馈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存译码电路、听觉反馈电路、视觉反馈电路,LED显示阵列以及扬声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温灸装置由控制温度预置电路,温灸温度检测电路、温度信号放大电路,比较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及PTC加热元件组成,其中,当控制温度预置电路给出的预置电平和温灸温度检测电路给出的电平取代数和之后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V0经比较电路比较,当V0低于所说的代数和时,逻辑电路给出信号,激发驱动电路使PTC元件开始加热,而当V0低于所说的代数和时,PTC停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TC元件和温灸温度检测头安装于一个一侧开放的园柱腔体内,园柱腔采用隔热绝缘材料做成,该腔体的壳体和盖板使腔体为一封闭腔体,腔体下部留有一个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温灸温度检测头为热敏电阻或P-N结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空腔内有一个药物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单片机和CRT显示器、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信号经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与CRT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绘图仪,单片机采集的数据送入绘图仪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是集成温度传感器,它封装在一个有机玻璃壳体中,壳体中有固定板焊接板,所说的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固定板上。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为(心理)治疗装置。

温度生物反馈是以指尖皮肤温度作为反馈信息,通过病人对指尖温度的自我调节,达到改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治疗技术。反馈仪把人体的生理信息经过视觉,听觉反馈给大脑,但生物闭环中体内有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和交感神经参与。交感神经通过控制血管口径改变血流量,从而影响皮温的变化。交感神经属自主神经系统,因而皮肤温度不受意识的随意控制,所以在温度生物反馈治疗时,生物闭环的形成有一定困难,需要病人的努配合和较长时间训练。这是温度生物反馈临床推广应用中的主要障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用专编制的放松磁带指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虽有一定成效,但仍不理想。多数病人仍需要一段训练过程,有的病人虽经训练,仍不能达到皮温的自我调节,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加速生物闭环形成的温度生物反馈装置,它能使病人较快地学会自我调节指尖皮肤温度,并能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两个温度传感器检测人体双侧皮肤温度,经放大,A/D转换,再转换成用条状灯阵列显示温度变化的视觉信号和用不同音调指示温度变化的听觉信号。在进行温度反馈同时,用两个凹型腔体,内藏PTC元件,产生温热,经过一浸润药物的药垫,施加于人体双侧一定穴位。温灸温度受皮肤温度反馈控制,有两种方式:1)人体双侧的皮肤温度反馈与温灸治疗同步进行,或交叉进行,温灸温度呈恒温。2)由皮肤温度反馈控制温灸温度,温灸温度随皮肤温升高而下降,在皮肤温达到35℃时,温灸中止。

本实用新型是在温度生物反馈原理基础上,应用了祖国医学中的温灸原理。在温度生物反馈时,皮肤温度的视,听觉反馈信号投射到大脑边缘系统,温灸的触觉信号通过下丘脑中的温度感受器,也投射到大脑边缘系统。再通过大脑的下行纤维进入下丘脑,改善交 感神经的紧张度,控制外周血管的口径,影响血流,从而产生皮肤温度的变化。温灸作用可以促进这一过程完成,加速生物反馈闭环的形成。生物闭环的建立,病人就能较容易的实现皮肤温度的自我调节,在治疗过程中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温灸不仅能帮助生物闭环的形成,而且由于它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就能显著地增强疗效。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温灸--温度生物反馈仪原理方框图

图2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温灸盒结构示意图

图4双道皮肤温度检测控制电路

图5A/D转换,存,译码电路

图6视,听觉反馈信号电路

图7系统主板电路

图8TVG显示板电路

图9温灸及控制电路

图2中:1.盖板        2.引出线        3.焊接板        4.壳体

5.固定板        6.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

图3中:7.盖板        8.引出线        9.PTC上电极        10.壳体

11.热敏电阻        12.PTC元件        13.PTC下电极        14.空腔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工作原理。

图1    示出的实施例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温度生物反馈部分,下部为温灸部分。A,B为两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两个位置或双侧的体表温度。通道选择用于工作方式选择,可A道或B道单道工作,也可双道交替工作,根据临床需要选取。信号经放大,送入A/D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分为三路,一路直接用数字显示皮肤温度,二路送入单片机储存和处理,用CRT    和绘图仪监测和记录皮肤温度的变化趋势。第三路经锁存、译码、转换成视觉和听觉反馈信号。

图2    示出的温度传感器,采用AD590作为测温元件6,并封装在有机玻璃壳体4内, AD590用固定板5定位,经焊接板3和引出线2与测温电路连接,再用盖板1封闭腔体。

图3示出温灸盒结构,由盖板7和壳体10构成一封闭腔体,内藏PTC    发热元件12、上电极9和下电极13与引出线8连接,14为一留出空腔,在使用时,垫入一药物垫。

图4是双道皮肤温度检测电路。IC24和IC25为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    ,输出电流经IC26(4066)模拟开关送入精密电流--电压变换器IC28(LM725)输出与皮肤温度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再送入A/D转换器。IC29(LF353)是缓冲器,输出模拟信号由仪器后面板引出,可外接记录器或送入其它分析器进行再处理。IC27为精密恒压源,输出2.5V稳定电压,分压后经IC26(4066模拟开关,送入A/D转换器作为参考电压。IC30(4049)的上半部组成振荡器,IC31为分频器,四个输出端分别输出20S、40S、80S、160S半周期的方波信号,控制IC26(4066)用于选择温度传感器及相应的参考电压值。IC30的下半部驱动LED21、LED22指示由模拟开关选中的温度测量通道(A或B),K2为手动/自动选择通道开关,K3为手动状态下用以选择A或B温度测量通道。

图5是A/D转换、锁存、译码电路。IC4(ICL7135)为4-1/2位双积分A/D转换器,参考电源由Vr引入,Vt为温度信号电压,IC4的输出信号为BCD码,经IC5(74LS247)进行四线--七段码译码,形成字驱动,IC6(SN75491)为位驱动,使BS1、BS2、BS3半导体发光数码管显示出测量温度值。IC4的输出同时经IC8.IC10(74LS175)进行一级锁存,IC9、IC11(74LS175)进行二级锁存,形成与温度测量尾值相对应的BCD编码,由L0--L5传至视、听觉反馈信号发生部分。K1用于选择数据锁存脉冲,经IC7整形延时后,控制一级锁存IC8,IC10和二级锁存IC9、IC11,使K1具有灵敏度选择功能。

图6为视觉和听觉反馈信号电路。视觉反馈信号发生电路:皮肤温度BCD    编码由L0--L5输入,IC12、IC13(74LS175)    组成    6线--20线译码器,译码器输出端驱动LED0--LED19共20支发光二极管,由输入BCD编码决定发光次序。听觉反馈信号发生电路:    6线--20线译码器的输出端,同时还控制由IC14、IC15、IC16、IC17、IC18(CD4066)组成的模拟开关阵列,以改变R1-R20组成的电阻阵列的等效电阻值,IC19(4069)的上半部为振荡器,由输入BCD编码决定振荡频率。IC3(LF353)上半部形成缓冲器,驱动T1进行功率放大,W3为音量控制电位器。

图7为系统主板电路。IC38(8031)是CPU的核心部件,用于完成各种操作。IC39(74LS138)是三--八译码器,完成选址功能,IC40(74LS373)具有地址锁存作用IC41(2764)是程序表格存贮器,IC42(6264RAM)用于存贮采样数据,IC43为扩展显示用的扩充插座,IC44(8155)为并行接口,用作采样数据的输入通道,IC45(74LS245)可连接打印机及绘图仪,用于采样数据的硬拷贝。

图8为TVG显示板电路。IC46(6847)是电路核心部件,用于产生视频信号。IC47(6264RAM)为显示缓冲区,为6847提供显示缓冲,统过修改其中内容来改变屏幕上的显示内容。IC48(74LS245)用于消除屏幕上的不正常闪烁。IC49(74LS245)用于对6847进行初始化,以改善屏幕显示方式。IC50(74LS245)和IC51(74LS245)是地址通道控制器。IC52(74LS245)为6847的数据通道控制器。

图9为温灸及控制电路。a通道:BT1为半导体温度传感器(BTS100),探测温灸温度,经IC32(LF353)上半部运放进行放大和电平调整,取得温灸头的温度。皮肤温度信号V0由IC35(LF353)放大处理后与温灸头温度相比较。IC32(LF353)的下半部组成具有施密特特性的比较器,其输出逻辑电平送入IC34(75451)。IC34经与非门后驱动T3(BD241)进行功率放大,控制PTC加热元件的电源通断,b通道原理与a通道相同。J1引入的通道选择信号经IC36(4049)处理后,与IC32(LF353)的输出电平一同控制IC34(75451)进行温灸通道切换。W10、W11为温灸温度调节电位器。IC37(LM317)为可调稳压电源,由W12调节其输出电压,从而控制了PTC的温度上限。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