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工智能 / 远程存在 / 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阅读:394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 水 收集的智能 回收利用 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实时获取记录城市的天气信息并分析是否有处于降雨天气,若有则控制密封阻水机构启动并控制集雨口开启;控制第一 增压 泵 启动通过补给管道将雨水供给至建筑生态槽顶端的补给口内并控制补给口每隔预设时间开启,控制高压水枪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并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握持高压水枪,若有则控制第二 增压泵 启动通过供水管道将雨水供给至高压水枪,控制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并分析是否有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存在人体手掌触摸,若有则第三增压泵启动通过导水管将雨水供给至触摸手掌感应层内部的修补管道并控制渗水口开启将雨水渗出至所在区域的 生物 混凝土 层。,下面是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取记录城市的天气信息并根据天气信息分析记录城市是否有处于降雨天气;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位置的密封阻水机构启动通过密封板与天台进出口框内壁的密封胶层抵触进入密封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的集雨口开启进入雨水收集模式以将收集的雨水通过集雨管导入至集雨仓内;
S3、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一增压启动通过补给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建筑生态槽顶端的补给口内并控制补给口每隔预设时间进入开启状态;
S4、控制设置于建筑底端区域的高压水枪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握持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握持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握持所述高压水枪;
S5、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二增压泵启动通过供水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所述高压水枪位置;
S6、控制设置于建筑外墙区域的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分析是否有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存在人体手掌触摸;
S7、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三增压泵启动通过导水管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有人体手掌触摸的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内部区域的修补管道位置并控制所述修补管道侧端的渗水口开启将雨水渗出至所在区域的生物混凝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内壁位置的第一液位计启动实时获取集雨仓内部的水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雨仓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高度;
S2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四增压泵启动通过临接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超过第一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建筑的集雨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底端沉淀凹坑的密封盖位置的旋转感应器启动实时获取密封盖的旋转信息并根据旋转信息实时分析所述密封盖是否有处于旋转状态;
S1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处于旋转状态的密封盖所在的沉淀凹坑与集雨仓连接位置的伸缩密封机构伸出将所述沉淀凹坑与集雨仓之间进行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2、控制设置于建筑各个房间墙壁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分析是否有房间区域温度超过预设温度;
S1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五增压泵启动通过降温总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导入至设置于超过预设温度的房间墙壁内部位置的降温支管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4、若城市所有建筑对应的集雨仓内部水位高度均超过第一预设高度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六增压泵启动通过排水管道导入至城市核心区域的集水总仓内并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内部位置的第二液位计启动获取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信息;
S15、根据所述第二液位计获取到的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高度;
S16、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侧端位置的大型增压泵启动通过远程管道将集水总仓超过第二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内。
6.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包括集水装置、第一利用装置、第二利用装置以及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密封阻水机构、集雨口、集雨管、集雨仓、第一液位计、沉淀凹坑、密封盖、旋转感应器、集水总仓以及第二液位计,所述密封阻水机构设置于建筑天台的进出口区域,用于伸出后与建筑天台进出口门框内壁抵触密封;所述集雨口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并与集雨管连接,用于将建筑天台收集的雨水导入连接的集雨管;所述集雨管分别与集雨口以及集雨仓连接,用于将集雨口收集的雨水导入至集雨仓内;所述集雨仓设置于建筑底部区域,用于存储雨水并将存储的雨水进行沉淀净化;所述第一液位计设置于集雨仓内壁位置,用于获取集雨仓内部的水位信息;所述沉淀凹坑设置于集雨仓底部位置并在与集雨仓连接区域设置有伸缩密封机构,用于收集雨水沉淀物;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沉淀凹坑底部位置,用于旋转密封沉淀凹坑;所述旋转感应器设置于旋转盖位置,用于获取旋转盖的旋转信息;所述集水总仓设置于城市核心区域位置并通过排水管道与城市区域建筑的集雨仓连接;所述第二液位计设置于集水总仓内壁位置,用于获取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信息;
所述第一利用装置包括第一增压泵、补给管道、补给口、第二增压泵、供水管道、高压水枪、手掌电容式感应层、第三增压泵、修补管道以及渗水口,所述第一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补水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补给管道内;所述补给管道分别与第一增压泵以及补给口连接,用于将第一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补给口位置;所述补给口设置于建筑的生态槽顶端位置,用于将补给管道导入的雨水供给至生态槽内的种植物位置;所述第二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供水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供给管道内;所述供水管道分别与第二增压泵以及高压水枪连接,用于将第二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高压水枪位置;所述高压水枪放置于建筑底端侧壁区域并在握把区域设置有电容式感应层,用于将补给管道导入的雨水喷洒;所述手掌电容式感应层设置于建筑划分的修补区域位置,用于获取人体手掌触摸信息;所述第三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修补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修补管道内;所述修补管道分别与第三增压泵以及渗水口连接,用于将第三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渗水口位置;所述渗水口设置于建筑划分修补区域墙壁的内部位置,用于将修补管道导入的雨水渗出至建筑划分修补区域的生物混凝土区域;
所述第二利用装置包括第四增压泵、临接管道、温度传感器、第五增压泵、降温总管道、降温支管道、第六增压泵、排水管道、大型增压泵以及远程管道,所述第四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临接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临接管道内;所述临接管道分别与第四增压泵以及其他建筑的集雨仓连接,用于将第四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其他建筑的集雨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建筑各个房间内部,用于获取建筑房间区域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五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降温总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降温总管道内;所述降温总管道分别与第五增压泵以及降温支管道连接并设置有分液器,用于将第五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需求降温房间对应的降温支管道内;所述降温支管道设置于建筑房间墙壁表层内部位置,用于通过循环雨水为建筑房间内部进行降温;所述第六增压泵设置于集水总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水总仓以及排水管道连接,用于将集水总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排水管道内;所述排水管道分别与第六增压泵以及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连接,用于将第六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内;所述大型增压泵设置于集水总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水总仓以及远程管道连接,用于将集水总仓内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远程管道;所述远程管道分别与大型增压泵以及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连接,用于将大型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内;
所述服务器设置于城市管理中心位置,所述服务器包括:
无线模,用于分别与密封阻水机构、集雨口、旋转感应器、第二液位计、第一增压泵、补给口、第二增压泵、高压水枪、手掌电容式感应层、第三增压泵、渗水口、第四增压泵、温度传感器、第五增压泵、降温总管道、第六增压泵、大型增压泵、城市管理中心以及建筑管理中心无线连接;
天气获取模块,用于记录城市位置信息并根据记录的城市位置信息获取对应城市的天气信息;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阻水密封模块,用于控制密封阻水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密封阻水操作;
集雨开关模块,用于控制集雨口开启或关闭;
第一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补给开关模块,用于控制补给口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开关操作;
握持感应模块,用于控制高压水枪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或关闭;
第二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二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手掌感应模块,用于控制手掌触摸层启动或关闭;
第三增压模块,于控制第三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渗水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渗水口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开关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一液位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液位计启动或关闭;
第四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四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旋转感应模块,用于控制旋转感应器启动或关闭;
密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沉淀凹坑与集雨仓连接位置的伸缩密封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伸缩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第五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五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降温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降温总管道将雨水导入至指定的降温支管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液位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液位计启动或关闭;
第六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六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大型增压模块,用于控制大型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说明书全文

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雨水收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生态建筑简称ECO,ECO是Eco-build的缩写,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0003]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 ——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 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
[0004] 然,如何将雨水收集与生态建筑相结合,使得在降雨天气时,通过建筑自动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存储至设置的储水仓内,然后在需求时为建筑的种植物进行补给水分或为建筑设置的高压水枪供给清洗用水或为建筑出现裂缝区域的生物混凝土成供给修补雨水或为温度过高的建筑房间进行降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0006]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取记录城市的天气信息并根据天气信息分析记录城市是否有处于降雨天气;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位置的密封阻水机构启动通过密封板与天台进出口框内壁的密封胶层抵触进入密封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的集雨口开启进入雨水收集模式以将收集的雨水通过集雨管导入至集雨仓内;
S3、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一增压启动通过补给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建筑生态槽顶端的补给口内并控制补给口每隔预设时间进入开启状态;
S4、控制设置于建筑底端区域的高压水枪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握持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握持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握持所述高压水枪;
S5、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二增压泵启动通过供水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所述高压水枪位置;
S6、控制设置于建筑外墙区域的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分析是否有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存在人体手掌触摸;
S7、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三增压泵启动通过导水管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有人体手掌触摸的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内部区域的修补管道位置并控制所述修补管道侧端的渗水口开启将雨水渗出至所在区域的生物混凝土层。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2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内壁位置的第一液位计启动实时获取集雨仓内部的水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雨仓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高度;
S2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四增压泵启动通过临接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超过第一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建筑的集雨仓内。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底端沉淀凹坑的密封盖位置的旋转感应器启动实时获取密封盖的旋转信息并根据旋转信息实时分析所述密封盖是否有处于旋转状态;
S1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处于旋转状态的密封盖所在的沉淀凹坑与集雨仓连接位置的伸缩密封机构伸出将所述沉淀凹坑与集雨仓之间进行隔离。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2、控制设置于建筑各个房间墙壁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分析是否有房间区域温度超过预设温度;
S1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五增压泵启动通过降温总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导入至设置于超过预设温度的房间墙壁内部位置的降温支管道内。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4、若城市所有建筑对应的集雨仓内部水位高度均超过第一预设高度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六增压泵启动通过排水管道导入至城市核心区域的集水总仓内并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内部位置的第二液位计启动获取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信息;
S15、根据所述第二液位计获取到的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高度;
S16、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侧端位置的大型增压泵启动通过远程管道将集水总仓超过第二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内。
[0011] 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使用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包括集水装置、第一利用装置、第二利用装置以及服务器;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密封阻水机构、集雨口、集雨管、集雨仓、第一液位计、沉淀凹坑、密封盖、旋转感应器、集水总仓以及第二液位计,所述密封阻水机构设置于建筑天台的进出口区域,用于伸出后与建筑天台进出口门框内壁抵触密封;所述集雨口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并与集雨管连接,用于将建筑天台收集的雨水导入连接的集雨管;所述集雨管分别与集雨口以及集雨仓连接,用于将集雨口收集的雨水导入至集雨仓内;所述集雨仓设置于建筑底部区域,用于存储雨水并将存储的雨水进行沉淀净化;所述第一液位计设置于集雨仓内壁位置,用于获取集雨仓内部的水位信息;所述沉淀凹坑设置于集雨仓底部位置并在与集雨仓连接区域设置有伸缩密封机构,用于收集雨水沉淀物;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沉淀凹坑底部位置,用于旋转密封沉淀凹坑;所述旋转感应器设置于旋转盖位置,用于获取旋转盖的旋转信息;所述集水总仓设置于城市核心区域位置并通过排水管道与城市区域建筑的集雨仓连接;所述第二液位计设置于集水总仓内壁位置,用于获取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信息;
所述第一利用装置包括第一增压泵、补给管道、补给口、第二增压泵、供水管道、高压水枪、手掌电容式感应层、第三增压泵、修补管道以及渗水口,所述第一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补水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补给管道内;所述补给管道分别与第一增压泵以及补给口连接,用于将第一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补给口位置;所述补给口设置于建筑的生态槽顶端位置,用于将补给管道导入的雨水供给至生态槽内的种植物位置;所述第二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供水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供给管道内;所述供水管道分别与第二增压泵以及高压水枪连接,用于将第二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高压水枪位置;所述高压水枪放置于建筑底端侧壁区域并在握把区域设置有电容式感应层,用于将补给管道导入的雨水喷洒;所述手掌电容式感应层设置于建筑划分的修补区域位置,用于获取人体手掌触摸信息;所述第三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修补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修补管道内;所述修补管道分别与第三增压泵以及渗水口连接,用于将第三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渗水口位置;所述渗水口设置于建筑划分修补区域墙壁的内部位置,用于将修补管道导入的雨水渗出至建筑划分修补区域的生物混凝土区域;
所述第二利用装置包括第四增压泵、临接管道、温度传感器、第五增压泵、降温总管道、降温支管道、第六增压泵、排水管道、大型增压泵以及远程管道,所述第四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临接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临接管道内;所述临接管道分别与第四增压泵以及其他建筑的集雨仓连接,用于将第四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其他建筑的集雨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建筑各个房间内部,用于获取建筑房间区域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五增压泵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以及降温总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降温总管道内;所述降温总管道分别与第五增压泵以及降温支管道连接并设置有分液器,用于将第五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需求降温房间对应的降温支管道内;所述降温支管道设置于建筑房间墙壁表层内部位置,用于通过循环雨水为建筑房间内部进行降温;所述第六增压泵设置于集水总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水总仓以及排水管道连接,用于将集水总仓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排水管道内;所述排水管道分别与第六增压泵以及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连接,用于将第六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引导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内;所述大型增压泵设置于集水总仓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水总仓以及远程管道连接,用于将集水总仓内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远程管道;所述远程管道分别与大型增压泵以及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连接,用于将大型增压泵导入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内;
所述服务器设置于城市管理中心位置,所述服务器包括:
无线模,用于分别与密封阻水机构、集雨口、旋转感应器、第二液位计、第一增压泵、补给口、第二增压泵、高压水枪、手掌电容式感应层、第三增压泵、渗水口、第四增压泵、温度传感器、第五增压泵、降温总管道、第六增压泵、大型增压泵、城市管理中心以及建筑管理中心无线连接;
天气获取模块,用于记录城市位置信息并根据记录的城市位置信息获取对应城市的天气信息;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阻水密封模块,用于控制密封阻水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密封阻水操作;
集雨开关模块,用于控制集雨口开启或关闭;
第一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补给开关模块,用于控制补给口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开关操作;
握持感应模块,用于控制高压水枪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或关闭;
第二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二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手掌感应模块,用于控制手掌触摸层启动或关闭;
第三增压模块,于控制第三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渗水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渗水口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开关操作。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一液位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液位计启动或关闭;
第四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四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旋转感应模块,用于控制旋转感应器启动或关闭;
密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沉淀凹坑与集雨仓连接位置的伸缩密封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伸缩操作。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第五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五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降温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降温总管道将雨水导入至指定的降温支管道内。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液位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液位计启动或关闭;
第六增压模块,用于控制第六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大型增压模块,用于控制大型增压泵启动或关闭。
[0016]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智能回收利用系统启动后,实时监控城市的天气信息并在处于降雨天气后,控制密封阻水机构伸出以让建筑天台收集雨水,同时控制建筑天台的集雨口开启以实时将建筑天台收集的雨水导入至集雨仓内进行沉淀,然后通过第一增压泵将雨水增压供给至建筑生态槽顶端的补给口位置并根据设定的时间为建筑生态槽种植物补充水分;当检测到有人体握持高压水枪后,通过第二增压泵将雨水增压供给给该高压水枪,以供人体利用高压水枪清洗物品;当检测到建筑外墙划分区域的手掌电容式感应层有人体手掌触摸后,通过第三增压泵将雨水供给至该手掌电容式感应层所在区域内部的修补管道位置,以让修补管道将雨水渗出至生物混凝土层进行修补建筑裂缝;实时监测建筑房间环境的温度信息,当超过设定的温度后,通过第五增压泵将雨水供给至超过设定温度的建筑房间内部的降温支管道内进行循环通过房间墙壁吸取房间的热度,从而达到降温。
[0017] 2.当一个建筑的集雨仓满载后将多余的雨水供给至临近建筑的集雨仓内;当城市所有建筑的集雨仓满载后将多余的雨水供给至城市的集水总仓内;当城市的集水总仓满载后,将多余的雨水供给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内。
[0018] 3.将检测到有密封盖被旋转后,控制该密封盖所在沉淀凹坑与集雨仓连接区域的伸缩密封机构伸出将该密封盖所在沉淀凹坑与集雨仓隔离,从而让工作人员将沉淀在密封盖内部的沉淀物进行清除。附图说明
[0019]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0]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集雨仓水位存储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密封盖旋转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房间降温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集水总仓存储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密封阻水机构所在区域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集雨仓所在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生态槽所在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房间墙壁内部降温支管道所在区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集水总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 实施例一参考图1,图4,图6-10所示。
[0023]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获取记录城市的天气信息并根据天气信息分析记录城市是否有处于降雨天气。
[0024] 在S1中,具体在所述服务器4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天气获取模块41实时获取记录城市的天气信息,其中天气获取模块41记录有服务器4所在的城市位置信息;在天气获取模块41获取到天气信息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信息分析模块42根据天气信息实时分析记录城市是否有处于降雨天气。
[0025]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位置的密封阻水机构10启动通过密封板与天台进出口门框内壁的密封硅胶层抵触进入密封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的集雨口11开启进入雨水收集模式以将收集的雨水通过集雨管12导入至集雨仓13内。
[0026] 在S2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42分析出记录城市有处于降雨天气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阻水密封模块43控制位于建筑天台进出口区域的升降液压泵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将阻水板伸出,在阻水板伸出完成后,控制阻水板的侧方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伸缩杆将密封板伸出与建筑天台进出口区域门框内壁抵触密封并控制气囊层位置的充气元件启动进入充气状态;同时,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集雨开关模块44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的集雨口11开启进入雨水收集模式以将收集的雨水通过集雨管12导入至集雨仓13内;其中,所述集雨口11采用伸缩开关式,即在集雨口11设置有伸缩开关门体。
[0027] S3、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一增压泵20启动通过补给管道21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供给至建筑生态槽顶端的补给口22内并控制补给口22每隔预设时间进入开启状态。
[0028] 在S3中,具体在集雨口11开启过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第一增压模块45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一增压泵20启动通过补给管道21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供给至建筑生态槽顶端的补给口22内,其中,所述补给管道21连接有若干补给口22,所述第一增压泵20进水口与集雨仓13连接,出水口与补给管道21连接;在第一增压泵20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补给开关模块46每隔36小时控制补给口22开启一次,每次开启时间为10分钟,且将雨水呈雾状喷洒;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为36小时,该时间由建筑管理中心设置,根据生态建筑种植的种植物种类进行调试。
[0029] S4、控制设置于建筑底端区域的高压水枪25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握持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握持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握持所述高压水枪25。
[0030] 在S4中,具体在集雨口11开启过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握持感应模块47控制设置于建筑底端区域的所有的高压水枪25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握持信息,在建筑所有的高压水枪25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42根据所有电容式感应层获取到的握持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高压水枪25被人体握持。
[0031] S5、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二增压泵23启动通过供水管道24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所述高压水枪25位置。
[0032] 在S5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42分析出有高压水枪25被人体握持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第二增压模块48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二增压泵23启动通过供水管道24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供给至被人体握持的高压水枪25位置,提供人体利用高压水枪25清洗物品;同时也根据握持手掌大小进行判断,若判断为小于设定尺寸的手掌后,控制高压水枪25死并通知安保人员前往进行检查,避免被儿童拿取玩耍。
[0033] S6、控制设置于建筑外墙区域的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启动实时获取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分析是否有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存在人体手掌触摸。
[0034] 在S6中,具体在集雨口11开启过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手掌感应模块49控制设置于建筑外墙区域的所有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启动,其中,所述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数量与建筑外墙划分的区域一致,即建筑外墙划分的每个区域中心均设置一个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在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42根据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分析是否有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存在人体手掌触摸,即分析是否有五指均进行触摸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的手掌存在。
[0035] S7、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三增压泵27启动通过导水管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有人体手掌触摸的手掌感应层内部区域的修补管道28位置并控制所述修补管道28侧端的渗水口29开启将雨水渗出至所在区域的生物混凝土层。
[0036] 在S7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42分析出有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存在人体手掌触摸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第三增压模块50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三增压泵27启动通过导水管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有人体手掌触摸的手掌感应层内部区域的修补管道28位置,其中所述导水管连接有若干修补管道28,该若干修补管道28的数量与建筑外墙划分的区域一致,修补管道28埋设于建筑外墙划分的区域,所述导水管通过电动分液器将雨水导入至对应的修补管道28内;在所述第三增压泵27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渗水开关模块51控制有人体手掌触摸的手掌感应层内部区域的修补管道28侧端的渗水口29开启将雨水渗出至所在区域的生物混凝土层,以让生物混凝土层的芽孢杆菌获取到雨水后发芽、增殖并使用乳酸,再通过代谢把钙和酸离子结合,形成方解石或石灰石,逐渐弥合裂缝。
[003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2、控制设置于建筑各个房间墙壁位置的温度传感器32启动实时获取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分析是否有房间区域温度超过预设温度。
[0038] 具体的,在集雨口11开启过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温度检测模块56控制设置于建筑各个房间墙壁位置的温度传感器32启动实时获取所在建筑房间环境的温度信息,在温度传感器32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42根据温度信息分析是否有房间区域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为28℃。
[0039] S1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五增压泵33启动通过降温总管道34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导入至设置于超过预设温度的房间墙壁内部位置的降温支管道
35内。
[0040]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42分析出有建筑房间区域的环境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第五增压模块57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五增压泵33启动通过降温总管道34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导入至设置于超过预设温度的房间墙壁内部位置的降温支管道35内,以让雨水在降温支管道35循环流动从而通过墙壁吸取房间内部的热度达到为房间降温的目的;其中,所述降温总管道34连接有若干降温支管道35,该若干降温支管道35的数量与建筑存在的房间数量一致,降温支管道35埋设于建筑房间墙壁内部,所述降温总管道34通过电动分液器将雨水导入至对应建筑房间的降温支管道35内。
[0041] 实施例二参考图2,图5-6,图8,图11所示。
[004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2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内壁位置的第一液位计14启动实时获取集雨仓13内部的水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雨仓13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高度。
[0043] 具体的,在集雨口11开启过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第一液位模块52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内壁位置的第一液位计14启动实时获取集雨仓13内部的水位信息,在第一液位计14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42根据水位信息分析是否有集雨仓13内部的水位超过第一预设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为集雨仓13内部总高度的十分之九,例如集雨仓13内部总高度为300厘米则第一预设高度为270厘米,只要集雨仓13雨水高度超过270厘米则超过第一预设高度。
[0044] S2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四增压泵30启动通过临接管道31将集雨仓13存储的超过第一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建筑的集雨仓13内。
[0045]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42分析出有集雨仓13内部水位高度超过第一预设高度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第四增压模块53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四增压泵30启动通过临接管道31将集雨仓13存储的超过第一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建筑的集雨仓13内;每个集雨仓13均通过临接管道31与临近建筑的集雨仓13连通。
[004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4、若城市所有建筑对应的集雨仓13内部水位高度均超过第一预设高度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六增压泵36启动通过排水管道37导入至城市核心区域的集水总仓18内并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18内部位置的第二液位计19启动获取集水总仓18内部的水位信息。
[0047]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42分析出城市所有建筑对应的集雨仓13内部水位高度均超过第一预设高度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第六增压模块6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的第六增压泵36启动通过排水管道37导入至城市核心区域的集水总仓18内,同时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第二液位模块59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18内部位置的第二液位计19启动获取集水总仓18内部的水位信息、S15、根据所述第二液位计19获取到的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水总仓18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高度。
[0048] 具体的,在第二液位计19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42根据所述第二液位计19获取到的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水总仓18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高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高度为集水总仓18内部总高度的十分之九,例如集水总仓18内部总高度为10米则第一预设高度为9米,只要集水总仓18雨水高度超过9米则超过第二预设高度。
[0049] S16、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18侧端位置的大型增压泵38启动通过远程管道39将集水总仓18超过第二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18内。
[0050]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42分析出集水总仓18内部的雨水超过第二预设高度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大型增压模块61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18侧端位置的大型增压泵38启动通过远程管道39将集水总仓18超过第二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18内。
[0051] 实施例三参考图3,图6,图8所示。
[005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底端沉淀凹坑15的密封盖16位置的旋转感应器17启动实时获取密封盖16的旋转信息并根据旋转信息实时分析所述密封盖16是否有处于旋转状态。
[0053] 具体的,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旋转感应模块54控制设置于集雨仓13底端沉淀凹坑15的密封盖16位置的旋转感应器17启动实时获取密封盖16的旋转信息,在旋转感应器17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42根据旋转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密封盖16处于旋转状态。
[0054] S1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处于旋转状态的密封盖16所在的沉淀凹坑15与集雨仓13连接位置的伸缩密封机构伸出将所述沉淀凹坑15与集雨仓13之间进行隔离。
[0055]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42分析出有密封盖16处于旋转状态后,所述服务器4包含的密封控制模块55控制设置于处于旋转状态的密封盖16所在的沉淀凹坑15与集雨仓13连接位置的密封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密封伸缩板伸出将所述沉淀凹坑15与集雨仓13之间进行隔离。
[0056] 实施例四参考图6-11所示。
[0057]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使用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包括集水装置1、第一利用装置2、第二利用装置3以及服务器4;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密封阻水机构10、集雨口11、集雨管12、集雨仓13、第一液位计14、沉淀凹坑15、密封盖16、旋转感应器17、集水总仓18以及第二液位计19,所述密封阻水机构
10设置于建筑天台的进出口区域,用于伸出后与建筑天台进出口门框内壁抵触密封;所述集雨口11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并与集雨管12连接,用于将建筑天台收集的雨水导入连接的集雨管12;所述集雨管12分别与集雨口11以及集雨仓13连接,用于将集雨口11收集的雨水导入至集雨仓13内;所述集雨仓13设置于建筑底部区域,用于存储雨水并将存储的雨水进行沉淀净化;所述第一液位计14设置于集雨仓13内壁位置,用于获取集雨仓13内部的水位信息;所述沉淀凹坑15设置于集雨仓13底部位置并在与集雨仓13连接区域设置有伸缩密封机构,用于收集雨水沉淀物;所述密封盖16设置于沉淀凹坑15底部位置,用于旋转密封沉淀凹坑15;所述旋转感应器17设置于旋转盖位置,用于获取旋转盖的旋转信息;所述集水总仓
18设置于城市核心区域位置并通过排水管道37与城市区域建筑的集雨仓13连接;所述第二液位计19设置于集水总仓18内壁位置,用于获取集水总仓18内部的水位信息;
所述第一利用装置2包括第一增压泵20、补给管道21、补给口22、第二增压泵23、供水管道24、高压水枪25、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第三增压泵27、修补管道28以及渗水口29,所述第一增压泵20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13以及补水管道连接,用于将集雨仓
13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补给管道21内;所述补给管道21分别与第一增压泵20以及补给口
22连接,用于将第一增压泵20导入的雨水引导至补给口22位置;所述补给口22设置于建筑的生态槽顶端位置,用于将补给管道21导入的雨水供给至生态槽内的种植物位置;所述第二增压泵23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13以及供水管道24连接,用于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供给管道内;所述供水管道24分别与第二增压泵23以及高压水枪25连接,用于将第二增压泵23导入的雨水引导至高压水枪25位置;所述高压水枪25放置于建筑底端侧壁区域并在握把区域设置有电容式感应层,用于将补给管道21导入的雨水喷洒;所述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设置于建筑划分的修补区域位置,用于获取人体手掌触摸信息;所述第三增压泵27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13以及修补管道28连接,用于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修补管道28内;所述修补管道28分别与第三增压泵
27以及渗水口29连接,用于将第三增压泵27导入的雨水引导至渗水口29位置;所述渗水口
29设置于建筑划分修补区域墙壁的内部位置,用于将修补管道28导入的雨水渗出至建筑划分修补区域的生物混凝土区域;
所述第二利用装置3包括第四增压泵30、临接管道31、温度传感器32、第五增压泵33、降温总管道34、降温支管道35、第六增压泵36、排水管道37、大型增压泵38以及远程管道39,所述第四增压泵30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13以及临接管道31连接,用于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临接管道31内;所述临接管道31分别与第四增压泵30以及其他建筑的集雨仓13连接,用于将第四增压泵30导入的雨水引导至其他建筑的集雨仓13内;所述温度传感器32设置于建筑各个房间内部,用于获取建筑房间区域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五增压泵33设置于集雨仓13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雨仓13以及降温总管道34连接,用于将集雨仓13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降温总管道34内;所述降温总管道34分别与第五增压泵33以及降温支管道35连接并设置有分液器,用于将第五增压泵33导入的雨水引导至需求降温房间对应的降温支管道35内;所述降温支管道35设置于建筑房间墙壁表层内部位置,用于通过循环雨水为建筑房间内部进行降温;所述第六增压泵36设置于集水总仓18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水总仓18以及排水管道37连接,用于将集水总仓18存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排水管道37内;所述排水管道37分别与第六增压泵36以及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18连接,用于将第六增压泵36导入的雨水引导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18内;所述大型增压泵38设置于集水总仓18侧端位置并分别与集水总仓18以及远程管道39连接,用于将集水总仓18内部的雨水增压导入至远程管道39;所述远程管道39分别与大型增压泵38以及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18连接,用于将大型增压泵38导入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18内;
所述服务器4设置于城市管理中心位置,所述服务器4包括:
无线模块40,用于分别与密封阻水机构10、集雨口11、旋转感应器17、第二液位计19、第一增压泵20、补给口22、第二增压泵23、高压水枪25、手掌电容式感应层26、第三增压泵27、渗水口29、第四增压泵30、温度传感器32、第五增压泵33、降温总管道34、第六增压泵36、大型增压泵38、城市管理中心以及建筑管理中心无线连接;
天气获取模块41,用于记录城市位置信息并根据记录的城市位置信息获取对应城市的天气信息;
信息分析模块42,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阻水密封模块43,用于控制密封阻水机构10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密封阻水操作;
集雨开关模块44,用于控制集雨口11开启或关闭;
第一增压模块45,用于控制第一增压泵20启动或关闭;
补给开关模块46,用于控制补给口22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开关操作;
握持感应模块47,用于控制高压水枪25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或关闭;
第二增压模块48,用于控制第二增压泵23启动或关闭;
手掌感应模块49,用于控制手掌触摸层启动或关闭;
第三增压模块50,于控制第三增压泵27启动或关闭;
渗水开关模块51,用于控制渗水口29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开关操作。
[005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4还包括:第一液位模块52,用于控制第一液位计14启动或关闭;
第四增压模块53,用于控制第四增压泵30启动或关闭。
[005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4还包括:旋转感应模块54,用于控制旋转感应器17启动或关闭;
密封控制模块55,用于控制沉淀凹坑15与集雨仓13连接位置的伸缩密封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伸缩操作。
[006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4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56,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32启动或关闭;
第五增压模块57,用于控制第五增压泵33启动或关闭;
降温控制模块58,用于控制降温总管道34将雨水导入至指定的降温支管道35内。
[006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4还包括:第二液位模块59,用于控制第二液位计19启动或关闭;
第六增压模块60,用于控制第六增压泵36启动或关闭;
大型增压模块61,用于控制大型增压泵38启动或关闭。
[0062] 其中,所述密封阻水机构10包括升降液压泵、升降液压杆、阻水板、侧方伸缩电机、伸缩杆、密封板、抵触硅胶层以及气囊层,所述升降电机设置于建筑天台进出口区域底端位置并与升降液压杆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伸缩;所述升降液压杆与阻水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阻水板伸缩;所述阻水板位于建筑天台进出口区域底端位置;所述侧方伸缩电机设置于阻水板侧方内部位置并与伸缩杆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伸缩杆伸缩;所述伸缩杆分别与阻水板以及密封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密封板伸缩;所述密封板设置于伸缩杆前端位置,用于伸出后与建筑天台进出口区域门口内壁的密封硅胶层抵触;所述抵触硅胶层设置于密封板外表面位置;所述气囊层包裹于伸缩杆区域并分别与阻水板侧面以及密封板侧面连接。
[0063] 其中,所述伸缩密封机构包括密封伸缩电机、密封伸缩板以及密封硅胶层,所述密封伸缩电机数量与沉淀凹坑15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沉淀凹坑15与集雨仓13连接区域,且与密封伸缩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密封伸缩板伸缩;所述密封伸缩板设置于沉淀凹坑15与集雨仓13连接区域并与密封伸缩电机连接,用于伸出后将沉淀凹坑15与集雨仓13隔离;所述密封硅胶层包裹于密封伸缩板外部。
[0064] 应理解,在实施例四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0065]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诉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0066]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